2017-2018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化学 试题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7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三化学高考预测卷一、选择题(48分)1. 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下列现象成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 将盐卤或石青加人豆浆中,制成豆腐B. 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C. 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D. 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将卤水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利用的是胶体聚沉形成的凝胶,和胶体有关,A不符合;B、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与胶体有关,..................考点:考查胶体性质的分析判断2.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mol/L氯化铜溶液中的Cu2+数小于N AB. 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 28g聚乙烯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D. 情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线路中通过1N A电子电量,则阳极产生气体11.2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未指明溶液的体积,且Cu2+发生水解,错误;B、Cl2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错误;C、正确;D、阳极产生5.6LO2,错误。
考点:考查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的计算等相关知识。
3.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L1.0mol/L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 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AC.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D. 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 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NaAlO2水溶液中不仅有NaAlO2,还有H2O,1.0L1.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N A,A错误;B、根据石墨的分子结构可知,每个六元环含有2个碳原子,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A,B正确;C、25℃时,没有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C错误;D、1 mol的羟基所含电子数为9N A,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为10 N A,D错误。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于质量:H1 C12 N14 O16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 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现代家居装修材料中普遍存在甲醛、苯及苯的同系物等有毒物质。
若按官能团进行分类,则甲醛属于醛。
下列对有机物的分类与此分类法不相同的是A.HOOC-CH2-CH2-COOH 属于羧酸B. 属于脂环化合物C. 属于卤代烃D.CH3-O-CH3属于醚2.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3-甲基-4-乙基-7-甲基辛烷B. 3-甲基-3-乙基庚烷C. 2- 甲基-3-戊烯D. 2- 甲基一1- 丙醇3.C5H12的一氯代物有A.5种B.6种C.7种D. 8 种4.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少量乙烯的方法是A.通入足量溴水中B.在空气中燃烧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5.含有一个—C≡C—的炔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此炔烃可能的结构有A.1种B.2种C.3种D.4种6.联苯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联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联苯分子中含有6个碳碳双键B.联苯的一硝基取代产物有3 种C.联苯易发生加成反应,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联苯和蒽()同属于芳香烃,两者互为同系物7.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澳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A.加入稀硝酸,振荡,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呈酸性,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C.加入NaOH 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D.加入NaOH 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8.可以被催化氧化成醛的戊醇有A.4种B.5种C.7种D. 8 种9.下列实验装置图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B.装置②可用于分离苯和甲苯C.装置③可用于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烯10.下列有机物的转化中没有进行的反应类型是A.加成反应B.消去反应C.取代反应D.氧化反应11.将ag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然后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bg.下列所插入的物质(足量)与铜丝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无水乙醇:a=bB.石灰水:a >bC.NaHSO4溶液:a =bD.盐酸:a<b12.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该有机物可能是A. B.C. D.13.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7H14O3,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等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结构可能有A.3 种B.4 种C.5 种D.6 种14.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30,小于160。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普通班)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普通班)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2 C12; N14;016;Fe56; Cu64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l) △H=-517.6kJ ▪mol-1,则氢的燃烧热285.8 kJ ▪mol-1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p)=CH3COONa(ap) +H20(l) △H=-57.4kJ·molD.已知2C(s)+2O2(g)=2C02(g) △H1 2C(s)+02(g)=2C0(g)△H2,则△H1>△H22.(江苏)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H4+H203H2+C0,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0H--2e-=H2OC.电池工作时,向电极B移动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02+2C02+4e-=2CO32-3.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里充人2mol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g)+N(g)⇌E(g)。
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达到平衡,测知M的浓度为0.2mol ▪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min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1B.4min时,用M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1C.4min后,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M的物质的量不变D.4min时,M的转化率为80%4.(江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H2O2分解产生1mol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4×6.02×1023B.室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C.钢铁水闸可用粞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其腐烛D.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5.(江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B.0.1mol▪L-1Na2CO3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C.常温常压下,22.4L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D.室温下,稀释0.1mol▪L-1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6.(四川)向1L含.01moNaAlO2和0.02mol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人CO2,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mol<n(CO2)≤0.015mol时发生的反应是:2NaAlO2+C02+3H2O=2Al(OH)3↓+Na2C03,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 )选项n(CO2)/mol 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A 0 c(Na+)>c(AlO2-)+c(0H-)B 0.01 c(Na+)>c(Al02-)>c(OH-)>c(C032-)C 0.015 c(Na+)>c(HCO3-)>c(CO32-)>c(OH-)D 0.03 c(Na+)>c(HCO3-)>c(OH-)>c(H+)7.在25℃时已知下列三种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为Ksp(FeS)=1.6×10-19;Ksp(CuS)=6.3×10-36;Ksp(ZnS)=2.9×10-25。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化学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于质量:H1 C12 N14 O16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 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现代家居装修材料中普遍存在甲醛、苯及苯的同系物等有毒物质。
若按官能团进行分类,则甲醛属于醛。
下列对有机物的分类与此分类法不相同的是A.HOOC-CH2-CH2-COOH 属于羧酸B. 属于脂环化合物C. 属于卤代烃D.CH3-O-CH3属于醚2.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3-甲基-4-乙基-7-甲基辛烷B. 3-甲基-3-乙基庚烷C. 2- 甲基-3-戊烯D. 2- 甲基一1- 丙醇3.C5H12的一氯代物有A.5种B.6种C.7种D. 8 种4.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少量乙烯的方法是A.通入足量溴水中B.在空气中燃烧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5.含有一个—C≡C—的炔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此炔烃可能的结构有A.1种B.2种C.3种D.4种6.联苯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联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联苯分子中含有6个碳碳双键B.联苯的一硝基取代产物有3 种C.联苯易发生加成反应,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联苯和蒽()同属于芳香烃,两者互为同系物7.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澳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A.加入稀硝酸,振荡,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呈酸性,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C.加入NaOH 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D.加入NaOH 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8.可以被催化氧化成醛的戊醇有A.4种B.5种C.7种D. 8 种9.下列实验装置图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B.装置②可用于分离苯和甲苯C.装置③可用于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烯10.下列有机物的转化中没有进行的反应类型是A.加成反应B.消去反应C.取代反应D.氧化反应11.将ag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然后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bg.下列所插入的物质(足量)与铜丝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无水乙醇:a=bB.石灰水:a >bC.NaHSO4溶液:a =bD.盐酸:a<b12.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该有机物可能是A. B.C. D.13.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7H14O3,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等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的结构可能有A.3 种B.4 种C.5 种D.6 种14.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30,小于160。
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火箭班)(2021学年)

箭班)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火箭班))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火箭班)的全部内容。
分卷I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0。
5分,共50分)1.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 a2(H2X)的数量级为10-6B. 曲线N表示pH与lg的变化关系C. NaHX溶液中c(H+)>c(OH-)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2.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 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40 min 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30 min 时降低温度,40 min时升高温度D. 30 min时减小压强,40 min时升高温度3.铵明矾是分析化学常用的基准试剂,其制备过程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Ⅰ反应:2NH4HCO3+Na2SO4===2NaHCO3↓+(NH4)2SO4B. 检验溶液B中阴离子的试剂仅需BaCl2溶液C.若省略过程Ⅱ则铵明矾产率明显减小D. 向铵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后观察到:刺激性气体逸出→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消失4。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常温下,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1,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 K+、Na+、MnO、SO B. Na+、CO、AlO、Cl—C. K+、Na+、Cl—、Br—D. K+、Cl—、Ba2+、HCO2。
Li﹣SO2电池具有输出功率高和低温性能好等特点.电解质是LiBr,溶剂是碳酸丙烯酯和乙腈,电池反应为2Li+2SO2Li2S2O4.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反应为可逆反应B.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C.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Li++e﹣===Li D.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换成LiBr的水溶液3。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Al3+数小于N AB.标准状况下,将2。
24 L氯化氢溶于足量水中,溶液中含有的HCl分子数为N AC. 1 mol NaBH4中含的离子的数目为6N AD. 30 g甲醛(HCHO)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目为N A4。
在空气中直接蒸发下列盐的溶液:①Fe2(SO4)3②Na2CO3③KCl ④CuCl2⑤NaHCO3可以得到相应盐的晶体(可以含有结晶水)的是()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⑤5。
将含有一个羟基的化合物 A 10 g,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酯11。
85 g,并回收到未反应的 A1。
3 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A. 98 B. 116 C. 158D. 2786.a mL三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常温、常压),体积共缩小2a mL。
则三种烃可能是( )A. CH4、C2H4、C3H4 B. C2H6、C3H6、C4H6C. CH4、C2H6、C3H8 D. C2H4、C2H2、CH47。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火箭班)含答案

2016级高二火箭班10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卷Ⅰ(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计50分)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氰化钾(KCN)B.碳酸氢钾(KHCO3)C.乙炔(C2H2)D.碳化硅(SiC)2.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A.乙醇(水):加入生石灰,蒸馏,收集馏出物B.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C.苯(苯酚):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D.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烷中混有乙烯,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洗气除去乙烯B.检验C2H5Cl中氯原子时,将C2H5Cl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加入稀硫酸酸化C.用无水乙醇和浓H2SO4共热至140 ℃可以制得乙烯气体D.制取溴苯应用液溴、铁屑和苯混合,反应后并用稀碱液洗涤4.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A.质谱法B.红外光谱法C.紫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氢谱法5.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A。
①④⑥⑦B。
④⑥⑦⑧ C. ①②③⑤ D.②③⑤⑧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1 mol CH≡CH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2 mol Br2B.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可以说明苯分子不具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C. 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D。
己烷的沸点高于2。
甲基戊烷7.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
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B.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 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甲烷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 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8.下列化合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是A.B.CH2(CHO)-CH2-CH(OH)-COOHC.CH3—CH=CH-COOH D.CH3CH (OH)CH2CHO9.和醛基相邻的碳原子上的氢叫α。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1.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已知2H2(g)+O2(g)=2H2O(l) △H=-517.6kJ ▪mol-1,则氢的燃烧热285.8 kJ ▪mol-1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p)=CH3COONa(ap) +H2O(l) △H=-57.4kJ·mol-1D. 已知2C(s)+2O2(g)=2CO2(g) △H1 2C(s)+02(g)=2C0(g)△H2,则△H1>△H2【答案】A【解析】A 2mol H2完全燃烧产生2mol的液态水,放出热量是571.6 kJ,所以产生1mol的液态水,放出热量是571.6 kJ÷2=285.8KJ,所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A正确;B.根据物质的转化可知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物质所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则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B错误;C.由于醋酸是弱酸。
电离需要吸收热量,所以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产生1mol的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4 kJ,因此反应热△H>-57.4 kJ/mol,C错误;D.这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则反应热就越小,所以△H1<△H2,D错误。
答案:A。
2.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B. 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H2OC. 电池工作时,向电极B移动D.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每消耗1摩尔甲烷,转移6摩尔电子,错误,不选A;B、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盐,不含氢氧根离子,错误,不选B;C、B极通入氧气,为正极,碳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错误,不选C;D、电极B上氧气得到电子生成碳酸根离子,正确,选D。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精品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一种高容量的固态锂电池以锂超离子固态导体(组成为Li30GeP2S2)为电解质,该锂电池能在-100℃至100℃之间的超宽温度范围内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L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 原子半径:P>SC. 酸性:H3PO4<H2SO4D. Li、Ge、.P、S都属于短周期元素【答案】D【解析】A. L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正确; B. P和S同周期,P的原子序数较小,所以原子半径:P>S,B正确;C. P的非金属性比S弱,所以酸性:H3PO4<H2SO4,C正确;D. Li、P、S都属于短周期元素,Ge位于第4周期,属于长周期元素,D不正确。
本题选D。
2. 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①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不同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②电子排布在不同能级时,总是优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然后再占据能量高的轨道③电子排布在同一轨道时,最多只能排2个,且自旋方向必须相反④电子的排布总是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②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及其特例,①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不同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为洪特规则内容,①正确;②电子排布在不同能级时,若电子先占据能级高的轨道使其处于半满或全满的稳定状态,这样排布可使整个体系能量最低,②错误;③电子排布在同一轨道时,最多只能排2个,且自旋方向必须相反,为泡利原理内容,③正确;④电子的排布要综合考虑“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并不一定每条都符合,④错误。
综上所述,C正确,本题选C。
点睛:核外电子排布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理是能量最低原理,有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看似没有遵循,如Cr的价电子排布为3d54s1,但其遵循了洪特规则排布为半充满状态,就是为了使整个体系能量最低,所以这三条原理之间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