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合集下载

地基与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详解

地基与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详解

地基与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详解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与基础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基与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包括地基处理的目的与方法、基础处理的种类与步骤,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地基处理的目的与方法1. 地基处理的目的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地基的物理性质,提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一个良好的地基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地基沉降、滑动等问题。

2. 地基处理的方法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包括填土加固、土体改良和基础加固。

填土加固是指在原有地基上填充土壤,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土体改良是通过改变土体结构或性质,以达到改善地基的目的。

基础加固是指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二、基础处理的种类与步骤1. 基础处理的种类基础处理的种类有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

浅基础是指埋深较浅的基础形式,如地基扩大、加大或加固,常用于较小规模的建筑物。

深基础是指埋深较深的基础形式,如桩基、连续墙基、沉井等,常用于高层建筑或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

2. 基础处理的步骤(1)基础勘察:在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详细的勘察,确定地基的性质和特点,为后续的处理工作提供依据。

(2)基础设计:根据勘察结果和建筑物的要求,进行基础设计,确定基础的形式和尺寸。

(3)基础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开挖,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基础处理:根据地基的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包括填土加固、土体改良和基础加固等工作。

(5)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的施工,包括浇筑混凝土、安装钢筋等。

三、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1. 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按照规定佩戴好防护装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土壤和水源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影响。

3. 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 研究与应用
地基处理 基础设计 Ⅱ
马 越
(中国建筑 东北设计研 究院有 司,辽宁 沈阳 100 限公 103)
[ 摘 要 ]根据建筑物和基础之 间的连接 。建筑物通过主体 集 中点荷载 、线荷载 的形 式传 递至基础 ,以此形 式扩 散 以 至地基 ,以提供 了一个承载能力的分布 。 [ 关键词 ]地 基 ;基础 [ 中图分 类号 ]T 4 U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 . 6 /IS 0 9 0 4 . 1 . . 2 03 9J S N 10 — 122 1 0 9 012 2
料 ,以备 目后审计查看 。
5 9
辽 宁 建 材
21 0 1年 第 1 2期
据地 质勘 查部 门提供 相应 的参数 ,以及此 地 区常年 地质情
况 ,地下稳定水位情况 ,做出相应的基础处理方法 。
混凝土的条形基础进行设计. 。如结构形式为 内框架 ,其柱下
有较大的集 中荷载 。除框架柱需使用钢筋混凝土外 ,其下部
1 引 言
如果地基承载力是足够 的 ,则分布方式可相同于 的结构 竖向布置相 同。但有 时因为土壤或荷载条件下 ,需要采 用满 铺的基础形式 ,筏板式 基础 ,以扩大基础接触面的优 势 ,其
为加强其建筑的抗震性能, 同时满足地基的承载力要求, 建
议使用筏板基础的基础方式 。除此之外 ,加设预应力或拱式 基础连 接构 件措施 也 可 以使 独 立基础 的荷载 分布更 加均 匀 使其更接近于筏板基础的性能。 为了使基础形式更合理更经济 在选用基础形式前应对 整个建筑物的重量和基础面积进行估算 从而得到一个均匀 的荷载分布形式 如建筑物的每平米的均匀荷载在地基承载 力四倍以上 建议采用独立基础进行设计 ;如建筑物的每平 米的均匀荷载在地基承载力二倍 以下 建议采用筏板基础进 行设计 其他情况应根据实际的现场 而定 。如果地基承载力 不足以满足建筑物 的要 求 可以判断此地基为软弱地基 ,我 们必须采取地基处理措施 此 类场地 一般指 由软基泥浆 ,淤 泥质土 冲填土 ,杂填土等 其他具有高压缩 性的土质组成 。 在建筑场地 中发现局部存在此类土质 应考虑进行局部 的地

给水管道设计之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

给水管道设计之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

给水管道设计之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基础工程是研究基础或包含基础的地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一门科学。

地基处理是人为改善岩土的工程性质或地基组成,使之适应基础工程需要而采取的措施。

所谓基础,是指将上部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根据埋置深度不同可分为浅基础(埋深乞5m)和深基础(埋深>5m)。

浅基础包括独立基础(含刚性基础和扩展基础)、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筏板基础等,深基础包括桩基础、沉井基础、墩基础、箱形基础及地下连续墙等。

给水管道工程的基础形式一般为浅基础,因长直管道的基础往往连续布设,故作为条形基础进行设计是合理的。

对跨河管桥工程,当跨度不大时可一跨通过,并在两头设置混凝土镇墩,镇墩应满足稳定性要求,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

当不能一跨通过时,在多跨管桥的中部可采用桩基础,因为多在水上作业,故宜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其桩径一般为0.6〜1.0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5。

由于桩基既可承受竖向荷载,亦可承受水平向荷载,因此是多跨管桥基础设计时较为合理的形式。

跨越较大河沟时,若因各种原因不允许采用管桥时,则往往采用顶管或定向钻从底部穿越。

顶管一般适用于DN800及以上的大直径管道,因为施工过程中需采用人工或机械出土,管径过小时将无法操作。

顶管施工时需设置工作坑,其工作坑后背必须确保安全、稳定、可靠。

若穿越位置较浅,可采用混凝土实体后背;若穿越位置较深,则采用沉井作为工作井和接收井比较合理。

定向钻是非开挖施工的一种方法,既可以在土层中穿越,也可以在岩层中穿越。

定向钻适用于不超过DN1200的管道工程,其布置相对比较灵活。

给水管道所经场地因地基土性状不一,并非所有天然地基都能直接铺设管道,这就涉及到地基处理问题。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有:置换法,排水固结法,压实和夯实法,振密和挤密法,加筋法,等等。

置换法中的换土垫层法和褥垫法在给水管道工程中使用较多。

换土垫层法是将基础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弱土层全部或部分挖除,然后分层回填并夯实砂、碎石、素土、灰土等强度较大、性能稳定和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从而提高浅层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量。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摘要: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

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

本文就地基的处理进行的讨论。

关键词: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一、引言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

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

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

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

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

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

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

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

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

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

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

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

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

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

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

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

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

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一、地基的处理方法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

建筑物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法

建筑物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法

建筑物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法一、地基的处理方法当工程基础所处地质环境为软弱土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①淤泥和淤泥质土,比较适合选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比较单薄时,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②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③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

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

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对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钢油罐、堆料场等,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

结构工程师需根据有关规范分别提供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验算的荷载值;根据建筑物荷载差异大小、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方法、施工顺序等,按有关规范和地区经验对地基变形允许值合理提出设计要求。

地基处理后,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并在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必要时尚应在使用期间继续观测,用以评价地基加固效果和作为使用维护依据。

复合地基设计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要求。

浅谈高填涵洞的基础设计与地基处理

浅谈高填涵洞的基础设计与地基处理

高 填涵 洞采 用 分离式 基础 ( 图 1 a , 底附 加 压 力 如 - )基
般超 过30P , 5k a并且 受基 础 两侧填 土 重 力影 响 , 用 多 采
阶 基础 无法 解 决地基 承载 力 不足 的问题 。 因此 , 传 统 的 在 分 离 式基 础 上 出现 了钢 筋 砼整 体 式 基础 ( 图卜 b , 如 ) 基 础 设计 成整 体 后 , 由于 土压 力不 产生 对基 底 的弯 矩 , 支 且
力 ,地基 处 理 也 只 对涵 洞 基 础 范 围 内的 地基 进行 处 理 。 而对 外土柱 地 基基 本 上不 作处 理 ,形成 “ 强涵 基 ,两侧
涵 洞作 为 上埋 式构 件 ,基 础 受地 基 系数 K的 影响 是
非常 大 的 ,因 此 ,建 议 采 用采 用弹 性地 基 梁 法计 算 。弹 性地 基 梁 的数 值分 析方 法 有很 多 .本 文仅 介绍 最 常 用 的
倒 梁 法 精 确 较 多 ,配 筋 量 比 倒 梁 法 约 节 省 1%~ 5 0 3 %不
等 。倒梁 法 计算 简单 且 要求 提供 的 地基 基 础数 据 少 。但 计算 成 果与 实 际偏 差大 。因此 ,建议 高 等级 公 路整 体 式 基础 计 算采 用弹 性 地基 梁 法 。
注 :本 表 摘 自福 建 交通 规 划 设 计 院盖 板 通 用 图。
圈 福 交 科 21 第 期 建 通 技 0 年 6 1
置■ ■"
■■■- I■■一翻町 瞳f I - _
i t
,t i_

—瞄 蕾蠲 嘲 瞳雹 一
22 钢筋 砼 整体 式基 础 的计 算方 法 . 221 常规 方 法 ..
洞 的难 点和 重 点 。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如果地 基 的承载 能 力足够 , 基础 的分布 方式 可 与竖 向结 构 则
应按 的分 布方 式相 同。但 有 时 由于 土 或荷 载 的条件 , 要采 用 满铺 的 局 部范 围 内有高 压缩 性土层 时 , 局部软 弱土层 考虑 。勘 察 时, 需 应 查 明软 弱土层 的均 匀性 、 成 、 组 分布 范围 和土质 情 况 , 据 拟采 根 伐 形基 础 。伐 形 基础 有扩 大地基 接 触 面 的优 点 , 与独 立基 础 相 但 比 , 的造价 通常要 高的 多 . 它 因此 只在 必要 时才使 用。不论 哪一种 用 的 地基 处 理 方 法提 供相 应 参数 。 冲填 土 尚应 了解 排 水 固结 条 明确 自重 下稳 定 性、 湿陷 性等基 本因 情 况 , 础 的概 念 都是 把 集 中荷 载分 散 到地 基 上 , 荷载 不超 过 件 。杂填 土应查 明堆积 历史 . 基 使
预应 力梁 式 的基 础连 接构 件 , 这样 可 以比独 立基 础更 均匀地 分 布 荷载 。
筑物 竖 向体 系传 来 的荷 载 传 给 地 基 。从 平 面上 可见 , 向结 构 竖
体 系将荷栽集 中于点 , 分布成线形 , 作为最终支承机 构 的 或 但
地 基 . 供 的 是 一 种 分布 的承 载 能 力。 提
地基 的长 期承载 力 。因此 , 散 的程 度 与地基 的承载 能力成 反比 。 分 有 时 。 子可 以 直接 支 承在 下 面 的方 形 基础 上 , 则 支承 在沿 墙 柱 墙 长度 方 向布置 的 条形基础 上 。 当建筑 物 只有 几层 高 时 , 需要 把 只 墙 下的条 形基 础和 柱下 的方 形基 础结 合使 用 , 常常 足 以把荷 载 就 传给 地基 。这些 单独 基础 可 用基础 梁 连接 起 来 , 以加 强基础 抵 抗

浅谈地基处理方法及基础设计

浅谈地基处理方法及基础设计

主要作用是处理地基沉降以及地基稳定性的问题。 除此 之 外 , 还 有 水 泥粉 煤 灰碎 石 桩 法 、 夯实 水 泥 土桩 法 、 石 灰桩 法 、 灰 土
挤密 桩法 等方 法 , 限于 篇 幅 , 不一 一 赘述 。
烈度等综合考虑之后来进行确定。


地 基处பைடு நூலகம்理方 法
现在 常用 的地 基 处 理 方 法 主要 有 以下 几 种 : 强夯法 、 换垫层法 、 砂 石 桩 法、 水泥土搅拌法 、 振冲法 、 高压喷射注浆法、 预压法 、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夯实水泥土桩法、 石灰桩法 、 灰土挤密桩法等。
二、 基 础设 计
基 础设 计 是 整个 建筑 设计 的 关键 环节 , 什 么样 的上部 结 构配 什 么样 的基 础, 不仅如此, 房屋的基础设计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 , 需要根据建筑体型和功 能要求、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 上部荷载的大小 以及分布情况 、 建筑施工条件、
此 种 方法 主 要适 用 于浅 层 的软 弱地 基 以及 地基 不 均匀 的时候 。 换 填垫 层 法 的 主要 作 用 和强 夯法 很 相 似 , 主要 是 提 高 地 基 的承 载 能 力 、 加 速软 弱 土 层
够采用砂石桩置换法来进行地基处理,使得砂石桩和软粘土形成复合地基 , 加 速 了软 土排 水 固结 , 从 而提 高 了地 基 土的 承载 能力 。
4 、 水 泥土 搅拌 法
水泥土搅拌法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浆液深层搅拌法 , 另一种是粉体喷搅
法。 水泥 搅 拌法 的 适用 范 围 主要是 : 处 理正 常 固结 的 淤泥 质 土 、 粉土、 粘性 土 、 饱 和黄 土 以及 没 有流 动地 下 水 的饱 和松 散砂 土 等 地基 。当 然 , 水 泥搅 拌 法 也 有 它 的局 限性 , 它不 适 宜用 在 处 理 泥 炭土 、 具 有 腐 蚀性 地 下 水 及 有机 质 含 量 太 高 的地 基 , 如果 必须 采用 时 一 定要 通过 试 验来 确定 适 用性 。

软土地基的基础设计及处理方法分析

软土地基的基础设计及处理方法分析

软土地基的基础设计及处理方法分析软土地基一般是指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以及具有其它不良性质的地基土,如天然的淤泥与淤泥质土。

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及其地基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变形特征,防止其对建筑物的危害。

软土地基基础设计是否恰当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结合工程实践,对存在软土地基时的基础形式、设计时应采取的措施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一、基本设计原则与要求1.基本技术要求:软土工程设计应以最少的投资,最短的工期,达到设计基准期内安全运行,并满足所有的预定功能要求,即包括三个方面:预定功能要求;安全性和耐久件要求;投资和工期的经济性要求。

2.注意场地条件:防治灾害应充分搜集场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水文地质等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

场地可能的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由于工程建设引起的灾害,如采空塌陷、抽水塌陷、边坡失稳、管涌、交水等;均应在勘察、预测和评价的基础上,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3.合理选用岩土参数:选用岩土参数时,应注意其非均质性与参数测定方法、测定条件与工程原型之间的差异、参数随时间和环境的改变,以及出于工程建设而可能产生的变化等。

由于土体参数是随机变量与模糊量,故在划分工程地质单元的基础上,应进行统计分析,算出各项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确定其特征值和设计值。

在选定测试方法时,应注意其适用性。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分析的首要步骤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主要包括工程选址和场地适宜件评价、场地地质背景和地质稳定性评价、土体性质的直观鉴定等。

定量分析可采用解析法、图解法或数值法性,是在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较为成熟的理论和类似工程的经验,进行论证,并宜提出多个方案进行比较。

二、软土地基的设计常用处理方法1.强夯处理法: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巨大冲力能所产生地冲击波反复夯击地基土,将夯面以下一定深度地土层夯实,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土体的稳定性,降低压缩性,可以分为强夯置换法和强夯挤密法。

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

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

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建筑地基和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它们为建筑物提供稳定的支撑和抵御地震、风力等外部力量的能力。

本文将从地基选择、设计原则和施工要点等方面论述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

1. 地基选择地基选择是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中的第一步。

在选择地基时,应充分考虑地质、土壤条件、水文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地下水位、地震状况等。

对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建筑物,应采取相应的地基设计和技术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土壤条件是地基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

各种土壤类型的承重力、稳定性、渗透性等特性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和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

2. 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地基设计必须满足建筑物的承载要求和使用要求,确保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期内不发生倾覆、沉降等安全问题。

(2)经济性原则:地基设计应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成本,降低工程投资,并针对具体项目选择最经济的地基设计方案。

(3)合理性原则:地基设计应考虑周边环境、建筑物用途和设计要求等多个因素,确保地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施工要点(1)地基处理:根据土壤条件和设计要求,可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如挖土、加固、灌桩等,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基础结构:基础结构是建筑物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的纽带,应采取合适的结构形式,如浅基础、深基础或复合基础等,以满足工程需求。

(3)基础防护: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合理设置防水层和排水系统,以避免地下水对地基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4)施工质量控制: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地基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 现代地基与基础设计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地基与基础设计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提升和创新。

(1)地基处理技术:利用现代化的土力学和地质工程技术,可以对地基进行洞挖、土壤改良和加固等措施,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对于密集群桩(桩距大于或等于4倍桩直径),自 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向四周对称施打
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避免自外向内,或从周边向中间进行 宜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a)逐排打桩 (b)从中部向边缘打桩 (c)分段打桩
2.2.3锤击沉桩
(1)桩锤选择
多采用爆发力强、锤击能量大、工效高的筒式柴油 锤沉桩。
3.1 地基处理
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稳定性;承载力;变形。 天然地基-不满足-地基处理 原理:将土质由松变实,将水的含水量由高变低
。 方法:换填法、重锤夯实法、机械碾压法、挤密
桩法(灰土桩)、深层搅拌法、化学加固法等
3.1.1 换填法
适用浅层(3M内)软弱土的处理。 1. 砂和砂石地基(垫层) 施工要点 材料:中砂、粗砂、石屑和碎石、卵石 清理;台阶 ;分层压实 质量检验:环刀取样法;贯入测定法 2.灰土垫层施工要点 材料:3︰7或2︰8 含水量控制:手握灰土成团,两指轻捏即碎
(3)上阶侧模未撑牢,下口未设置钢筋支架或混凝土垫块, 脚手板直接搁置在模板上,造成上阶侧模下口陷入混凝土 内,拆模后上台
3.防治措施
(1) 通长拉线找准,上口应定位; (2) 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木芯模底板应钻孔
以便排气,芯模外壳应涂刷脱模剂,上口要临时遮盖。 (3)上阶侧模应支承在预先设置的钢筋支架或预制混凝土垫
力层的强度、桩的承载力等;
抄平放线——在打桩现场设置水准点(至少2个), 用做抄平场地标高和检查桩的入土深度;按设计 图纸要求定出桩基础轴线和每个桩位;
定桩位——用小木桩或白灰点法标出桩位,或用 设置龙门板拉线法定出桩位(此法可以避免挤土 使白灰点或小木桩发生位移而产生的误差);
确定打桩顺序——影响打桩工程的速度和桩基质 量(挤土效应)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实例简析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实例简析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实例简析在我国,岩溶地区所占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广西全境则均有岩溶分布,其地基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上部建、构筑物的安全性。

文章对岩溶地质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初步概括,对岩溶地区的基础类型和地基加固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岩溶地区的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标签: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基础设计1、岩溶地基的性质和特征1.1岩溶的性质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盐酸盐类岩石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岩溶的发育和形成致使建设场地和地基的地质工程条件大为恶化,因此,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对岩溶地质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能够预测并及时解决因岩溶而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

1.2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地貌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基本表现是:(1)自上而下的发展,溶蚀程度先强后弱。

(2)浅处溶洞中的填充物较多,深处溶洞中的填充物略少。

(3)地下水活动越活跃的地区溶洞较发育。

(4)溶洞发育在空间上的分布没有任何规律,岩溶场地岩面起伏变化大,溶沟、溶槽、石芽、石笋等发育,有的溶洞呈串珠状。

1.3岩溶地区地下水特征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地下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按照地下水存在的介质把它分为三类:(1)存在于断裂带中,这类型的地下水具有很强的连通性。

(2)存在于残积层和冲洪积层的孔隙中,这种类型的地下水渗透性很强。

(3)存在于下覆溶洞,暗河,溶蚀裂隙中,这种类型的地下水的水量巨大,连通性也很大。

1.4岩溶地基的危害岩溶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塌陷、承载力不足、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基础滑动等地基变形乃至破坏。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兴建在岩溶地区,加强岩溶地基的准确分析和评价,采取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选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均具有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2、岩溶地区的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方式2.1岩溶地区的基础形式岩溶地区地基基础形式可为采用天然地基的浅基础、地基处理后的浅基础以及深基础(桩基础)等。

浅谈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

浅谈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
维普资讯
J东建材 20 年第 1期 _ 。 06 1
建筑设计与 装饰
浅谈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
吴有来 ( 广州市第 一建筑 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 :往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丁对地基的处理午基础的设计, 者是密小町分的。 ¨ . . 地丛处胛的好
坏 将 接 必系剑 基 础 的 选 和造 价 。 在地 瑟艰 础 改 计I I 础 的选 型必 须 根 据 } 结 构 的 茼 裁 、 撼 l基 】 邮 地 士体的承找 力和 样造价等备方 的情况综合确定。
关键 词 :地基处理; 基础设汁
1 地基的处理方法
在 选择地 基 处理方 法 时 , 综合 考虑 场地 程 地质 应 I
素填 - ̄ 杂填 t等 地基 ,主 要J 来提 高地 基承 载 力 , Iu - : 1 j 减 少地基沉 降量 , 可用 来提 高十坡 的抗滑 稳定 性或 提高 还 f 的抗 剪强度 。 体 不加 填料振 冲法 适用 于处 理粘粒 含晕
不火 丁 1% 0 的 粗砂 地 。 ( 水泥 I 5 ) 搅拌 法分 为浆液 深 层搅 拌法 ( 简称 法)
简称 法) 水泥士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 _ 。 『 和水 文地 质 条件 、 建筑 物 对 地基 要 求 、 筑 结构 类 型和 和粉体喷搅浊 ( 建 常 固结 的淤泥 与 淤泥 质 土 、 性 土 、 土 、 年 黄 土 、 粘 粉 饱 ¨ 索 基础 型式 、 围环 境条件 、 料供 应情 况 、 周 材 施 条件 等 因 填 土 以及无 流动地 下水 的饱和 松 散砂 : { 等地基 。 宜, 不 1 I 素, 经过 技 术经济 指标 比较 分析斤 择优 采 。 于 处理 泥炭土 、 性 指数 大于 2 5的粘 十 、 具有腩 蚀性 地 常 用 的地 基 处理方 法有 : 换填 垫 层法 、 夯法 、 强 砂石 1k以及有机 质含 量较 高的地 基 , " , T 若需 采用 时 必须通 过 桩法 、 振 法 、 水泥 f 拌法 、 搅 高压 喷 射注 浆法 、 压法 、 预 试 验 确定 其适用 性 。当地基 的天然 含 水最 小 ‘ 0 ( j % 黄 3 夯实水 泥土 桩法 、 水泥粉 煤 灰碎石 桩 法 、 灰 桩法 、 石 灰土 土 含 水量 小于 2 % 、 人于 7 % 5) 0 或地 下水 的 p{ 小 于 4 }值 挤密桩 法和 土挤 密桩法 等 。 时不 宜采用此 法 。 连续搭 接 的水泥 搅拌 桩可 作为基 坑 的 () 填 垫 层法 适 』 于 浅层 软 弱地 及 不均 匀 地基 1 换 f 】 I 帷幕 , 水 受其 搅 拌 能力 的 限制 , 该法 在 地基 承 裁 力人 的处理 。 主要作 用 是提 高地 承载 力 , 少沉 降量 , 其 减 加 r 10P 4k a的粘性 土和 粉土地 基 中的应用 有 一 定难度 。 速软 弱 上 层 的排 水 固结 ,防止 冻 胀 和 消除 膨胀 士 的胀 () 喷射注 浆法 适用 于处 碑淤 泥 、淤泥 质土 、 6笥压 粘 缩。 性 一 粉 十、 土 、 T填 土和碎 石上地 基 。t 卜、 砂 人 苛压旋 喷桩 () 夯 法适 用 于 处 珥碎 石 土 、 l、 2强 砂 低饱 和 度 的粉 的处 理深 度较 大 , 除地 基加 固外 , 也可 作 为深 基 坑或 入 十与粘 性士 、 陷性黄 土 、 湿 杂填 和素 填土等 地基 。 强夯 坝 的 止水 帷幕 , 目前最 人 处理 深 度 已超过 3m 0 。当地 基 置换 法适 州 十高 饱和度 的 粉土 、 ~流 的粘 性土 等 地 软 中含 有较 多的大粒 径块 石 、 量 植物根 茎 或较 高 的有机 大 基 卜 对变 形控制 不严 的] 程 , 设计 前 必须通 过现 场试 _ 在 质时 , 应根据 现场 试验 结果确 定 其适 用性 。对 地下 水流 验确 定其 适用性 年 处理效 果 。 ¨ 强夯法 和强 夯置换 法 主要 速 度 过大 、 喷射浆 液无 法存注 浆 套管 周 围凝 吲等情 况不 用 米提 高 t的强度 , 少 压缩 性 , 善 士体 抵 抗振 动 液 减 改 宜采 川 。 化 能力和 消除土 的湿 陷性 。 对饱 和粘 性士 宜结 合堆载 预 ( 预压 法适 用 丁处理 淤 泥 、 泥质 十 、 填 土等 饱 7 ) 淤 冲 法 和 直排水 法使 用 。 和粘 性 地 基 。 』 : 按倾压 方法 分为 堆载预 压法及 真 空预压 () 石桩法 适用 于挤 密松 散砂 上 、 3砂 粉 、 粘性 土 、 素 法 。堆载 预压分 塑料排 水 带 、 井地 基堆 载预 压和 天然 砂 填 _、 _ 杂填 十等地 基 , J 提高 地基 的承 载 力和 降低 压缩 性 , 地基 堆载预 压 。 当软 上层 厚度小于 4 m时 , 采用 灭然地 可 也町用。处理可液化地基 。 】 对饱和粘土地基 变形控制 基堆 载预 压法 处理 , 当软 士层 厚度 超过 4 m时 , 采用 塑 应 严 的 丁程也 可采用 砂石 桩置 换处 理 , 使砂 行桩 与 软粘 料排 水 带 、 砂井 等 蛏 向排 水预』 法 处理 。对真 空预 压 1 : 土构成 复 合地 基 , 速 软 土 的排 水 固 结 , 高 地基 承 载 加 提 程 , 须在地基 内设置排 水竖井 。 颁压法 主 要用 来解 决 必

单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基础与地基处理

单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基础与地基处理

单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基础与地基处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在单层住宅建筑设计中,基础与地基处理是建筑安全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单层住宅建筑设计中基础与地基的处理方式,并提出相关的设计要点。

首先,基础设计是单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关键。

基础承载着整个建筑的重量,起到了分散荷载、保护地基、传递荷载等作用。

基础设计应该合理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地基的性质以及预防地基沉降的措施。

一般来说,单层住宅建筑的基础可以选择浅基础或深基础。

对于地基承载能力较好的场地,适合选择浅基础,如扩展基础、独立基础等;而地基承载能力较差的场地,则需要考虑使用深基础,如桩基、地下连续墙等。

此外,为了保证基础的稳定性,还应考虑基础的形式、尺寸和材料的选择,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在进行基础设计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处理。

地基作为建筑物承受荷载的基础,其性质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单层住宅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地基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地基处理通常包括地基加固、地基改良和降低地基沉降等措施。

当地基承载能力较差或者地基土质较松软时,可以考虑采取地基加固的方式,如使用桩基进行地基加固。

地基改良则可以通过改良地基土质的方式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如加固土壤或深夯。

此外,为了降低地基沉降,可以采取预压法、预加固法等措施,提前对地基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减少地基沉降带来的影响。

除了基础与地基处理,单层住宅建筑设计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布局和结构形式,合理规划房间功能和使用面积,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要注意保温隔热和防潮防水的设计。

保温隔热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采取合理的保温措施来实现,以提高室内温度的舒适性和节能效果。

防潮防水则可以通过地下排水系统和合理的防水材料来实现,以保护建筑物免受水分侵害。

此外,还应考虑室内环境的设计,如室内采光、通风和装饰等,以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地下室的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

地下室的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

地下室的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地下室是一种位于地下的建筑结构,通常用于商业、住宅或其他公共用途。

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是地下室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下室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的一些关键要点。

一、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指对地下室所在地的土壤进行相关处理,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地基处理的目标包括土壤的加固、排水和抗渗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1. 挖土与填土地下室的地基处理常常需要对土壤进行挖土与填土的作业。

挖土是为了清除原有土层中的松散物质,确保地基的稳定。

填土是为了填充土壤间的空隙,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 土方加固在地下室地基处理中,有时需要采用土方加固的方法。

比如使用填筑固结土或加固土来增加土壤的稠密度和强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3. 地基处理材料在地下室地基处理过程中,常常使用一些地基处理材料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例如,使用地基加固网、地下室防水涂料或防渗材料等。

二、基础设计基础设计是指根据地下室的结构和土壤条件,设计适合的基础类型和尺寸。

基础设计的目标是确保地下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基础类型:1. 承台基础承台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室基础类型。

它是在地下室周围建造一道深而宽的基础,以承担地下室的重量和荷载。

2. 承台桩基承台桩基是在地下室的基础上安装桩来增强地基承载能力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承受地下室的荷载,并分散荷载到桩和土壤中。

3. 悬挂墙基础悬挂墙基础适用于地下室位于软土或水下的情况。

它是通过在地下室边缘建造一道悬挂墙,将地下室悬挂在墙上以减小地基荷载。

4. 沉井基础沉井基础是一种适用于地下室建设的深基础类型。

它通过在地下室所在位置挖掘一个深井,并在井内建造基础来支撑地下室。

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地下室的荷载,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地震荷载等,以确保地下室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结论地下室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对于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及建筑基础设计浅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及建筑基础设计浅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及建筑基础设计浅析摘要:湿陷性黄土属特殊土地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黄河流域。

凡天然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或在上覆土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

本文以益羊铁路王木匠站新建站房综合楼工程设计实例,简单论述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及建筑的结构及基础设计。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基础设计一、建筑主要特征及地质情况王木匠站站房综合楼位于青州,建设场区输失陷性黄土地区。

综合楼为主体四层局部五层框架结构建筑,体型不规则,建筑高度24.38米,属乙类建筑。

依据地质报告,该地区揭露土层描述如下:①、杂填土:黄褐色,稍湿,稍密。

粘性土为主,含碎石、砖块、沥青及灰渣等,局部含量约20%,块径30-80mm。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30-3.00m,平均1.17m。

②、粘土:浅褐色~褐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锈斑,干强度及韧性高,有光泽,摇振反应无。

部分钻孔上部为粉质黏土,薄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3.60m,平均2.12m。

fak=120KPa。

③、黄土:黄褐色,可塑-硬塑,见针状孔隙,局部含少量白色菌丝及虫孔,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00-4.80m,平均3.33m。

fak=125KPa。

④、粉土: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湿,含铁锰质锈斑及其结核,含2-5%小姜石,粒径小于5mm,干强度及韧性差,无光泽,摇振反应中等。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10-14.00m,平均9.77m。

fak=140KPa。

根据钻孔、探井揭露,场区第③层为第四系Q41湿陷性黄土。

经取样湿陷试验,湿陷系数为0.016-0.027,平均0.021,黄土湿陷性程度为轻微,湿陷性分布不均匀。

湿陷起始压力为64-186kPa,平均129.6 kPa。

根据《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判定青州地区黄土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对建筑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的浅要探讨

对建筑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的浅要探讨
构、 有地下室 、 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严、 防水性能好 、 网较均匀 , 柱 柱 可采用筏板基础 。有地下室, 无防水 基础对地基和建筑物 来说是 必要的连接体 。 础把建筑物竖 向体系 适合选用箱形基础 ; 网不均匀时 , 基 柱网、 荷载较均匀 、 地基较好 , 可采用独立柱基 , 抗震设防 区加柱基 传 来的负荷 均传 给地基。从平面上可 以看得出, 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 要求, 竖 中于点, 或着 分布成 线形, 可是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 只能提供的是 拉梁。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或筏板基础 。 适宜采用板式筏形基础 , 在筏板基础上的柱荷载 比较小 、 柱网 比较 种 分布 的承载 能力 。 小且均匀的情况下 。 不管采取什么基础都必须处理好基础底板与地下室 1 地 基 的处 理 方法 外墙的连 结节 点。当柱荷载不同、 柱距较大 时, 应采取梁板式筏基 。框 剪 () 1 淤泥和淤泥质土, 应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 , 当上覆土 结构无地 下室、 地基较好 、 荷载较均匀 , 可选用单独柱基 , 墙下条基 , 震 抗 层较薄, 宜采用 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 土扰动 的措施 ; 设防地区柱基下 设拉梁并与墙下条基连 结在一起 。 无地下室 , 地基较差, () 2 冲填土 、 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 的工业废料 , 当均匀性和密 实度较 荷载较大 , 柱下可选用交叉条形基础 并与墙下条基连结在 一起 , 为了加 好 时 , 可 采 取 用 作 持 力层 ; 都 强整体性 , 如果还不能满足地基承 载力或变形的要求 , 以选用筏板 基 可 () 3 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 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 的工业废料 础 。剪力墙结构无地下室或有 地下室, 对防水性 能要求不高, 地基较好, 等杂填土 , 未经处理不应 当作持力层 。局部软弱土层 以及暗沟 、 暗塘 等, 可选用交叉条形基础。 当有 防水要求时, 宜选用筏板基础或箱形基础 。 高 可采取基础梁、 换土 、 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 。在考虑地基处理方法 时, 应 层建筑 一般情况下都设有地下 室, 可以采用筏板基础 ; 如果地下 室设置 该综 合考 虑场地工程地质 和水文地质条件 、 建筑物对地基要 求、 建筑 结 有均匀 的钢筋混凝土隔墙 时, 可选用箱形基础 。当地基较差 , 了满足地 为 构类 型和基础型式 、 周围环境条件 、 料供 应情况 、 材 施工条件 等因素 , 进 基 强度和沉 降要求, 可以选用桩基或人工处理地基 。 行技术经济指标 比较分析后择优采取 。 当多栋高楼与裙房在地基较好 、 降差较小 、 沉 基础底标高 相等的 时 2 基 础 的设计 候基础可不分缝 。如果地基一般 , 通过计算或采用各项措施控制高层和 房屋基 础设计和采 用经 济合理的基础 型式时应综合 考虑相邻建筑 裙房间的沉 降差 , 那么高层和裙房基础也可不设缝, 建在 同一笺基上 。 施 基础情况 、 荷载 大小和分布 情况、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建筑体型与 工时可设后浇带 以调整高层与裙房的初期沉降差。后浇带设计因调整地 功能要求 、 工条件 和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烈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如 基初期不均匀沉降而设的后浇带 , 施 带宽 80 l0 m 后浇带 自基础开始 0 O0 m。 C 5素混凝土条形基础 、 1 灰土条 形基础 、 石混凝土条 形基础和 四合土 在各层相 同位 置直到裙 房屋顶板全部设 后浇带 , 毛 包括 内外墙体 。施工时 条形基础 等都是砌体结构中采取的刚性条形基础, 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扩 后浇带两边梁板必须支 撑好, 直到后浇带封 闭并混凝土达 到设计强度 后 展基础即柔性基础 当基础宽度大于 2 m时 。多层 内框架结构, . 5 中柱宜选 拆除。后浇带内的混凝 土等级采 用比原构件提 高一 级的微膨胀混凝 土。 用柱下钢 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在地基土较差的情况下 , 钢筋混凝土柱可 以 如沉降观测 记录在高层 封顶时, 降曲线平 缓应在 高层封 顶一 个月后封 沉 作为中柱 。 以采用单独柱基框架结构在没有地下室、 可 地基较稳 、 负荷载 闭后浇带 。当沉 降曲线不缓和的话应延长封 闭后浇带时间。 不大的情况下 , 可按 《 建筑抗震 设计规 范》 611 条在抗震设 防区设置 第 ..1 基础后浇带封闭前要求施工时覆盖,以免杂物 垃圾掉落难于清理 。 柱基拉梁 。为了增强整体性, 减少不均匀沉 降, 当没有地下室、 地基 不好 、 并提出清除杂物垃圾的措施, 如后浇带处垫层局部降低等。有必要时后 荷载不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十字交叉梁条形基础 。 浇带 中设置适量加强钢筋 , 如梁面、 底钢筋相 同等措施 。设计者必须认真 可选用筏板基础 ( 有梁或无梁) 如果选择上述基础 不能符合地基基 考虑 因为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 , , 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 础强度和变形要求 , 又不适合选择桩基或人工地基 时的情况下 。框架 结 设置伸缩缝时 必须采取切实可行 的措施, 防止 结构开裂的情况发生。 在

建设工程中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建设工程中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建设工程中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是建设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影响着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地基处理的原理和方法地基处理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对地基进行改良和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夯实法、加固法、土工合成材料法等。

夯实法是通过施加重锤或振动器等设备对地基进行实施夯实作业,使地基颗粒重新排列,减小孔隙度,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加固法主要是通过灌注或浆液注入,将固化材料填充入地基中,增加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土工合成材料法则是通过使用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布、土工网等)来改善地基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二、基础设计的原则和步骤基础设计是指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地基情况,确定适合的基础形式和尺寸,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设计。

基础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承载力原则、变形原则和安全性原则。

基础设计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调查和勘察,了解地基的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其次是进行地基的力学性质试验,获取地基的力学参数;然后是根据工程的荷载情况和地基性质,选择适合的基础形式和尺寸;最后是进行基础的计算和验算,确保基础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三、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要确保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要求,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是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的力学性质有全面准确的了解。

然后是要合理选择地基处理的方法和基础的形式,以满足工程的要求和经济效益。

最后是要进行充分的计算和验算,确保地基和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地基和基础的变形和沉降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在建设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地基处理通过改良和加固地基,提高了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基础设计则保证了基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地基处理设计方案

地基处理设计方案

地基处理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

咱这有个工程,要在一块地上盖房子或者搞个啥大型建筑之类的。

这块地的地基有点“调皮”,有些地方软得像棉花糖,有些地方又硬得像石头,这地基要是不处理好,那盖起来的房子就跟搭在沙滩上的城堡一样,说倒就倒,可吓人了。

所以咱得好好琢磨一个地基处理的方案。

二、地基问题分析。

1. 土质不均匀。

咱先说说这土质不均匀的事儿。

就像一个蛋糕,有的地方是奶油,有的地方是蛋糕胚,地基的土也是这样,软的地方和硬的地方交错着。

这种情况要是不管,房子盖起来,有的地方就会陷下去,有的地方又纹丝不动,那房子不得裂成好几瓣儿啊。

2. 承载力不足。

还有这承载力的问题。

地基就像人的脚,得能稳稳地撑住上面的建筑这个“大胖子”。

可是现在有些地方的土太弱了,就像一个小瘦子要背一个大胖子,根本扛不住啊。

要是强行往上盖,房子就会慢慢下沉,最后变成“地下室”,可这不是咱想要的那种地下室呀。

三、处理目标。

1. 均匀沉降。

咱的目标呢,首先就是要让房子均匀沉降。

就像大家排队一样,要整整齐齐的,不能有的在前有的在后。

地基沉降也得这样,每个地方都要同步下沉,不能有哪个地方搞特殊。

2. 满足承载力要求。

然后就是要让地基的承载力足够。

这就好比给房子找了一双强壮有力的脚,不管房子有多重,这双脚都能稳稳地托住它,让房子稳稳当当的,住起来才安心嘛。

四、处理方法选择。

# (一)换填法。

1. 原理。

这换填法呢,就像给地基做个小手术。

把那些软得不像话的土挖出来,就像拔掉坏牙齿一样,然后再填上又结实又靠谱的土或者其他材料,比如砂石之类的。

这样地基就变得强壮有力了。

2. 适用范围。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那些软土层不厚的地方。

要是软土层太厚,那挖起来可费劲了,成本也会像火箭一样飙升,咱可不能干这种赔本买卖。

# (二)强夯法。

1. 原理。

强夯法就比较猛啦。

就像拿个大锤子使劲砸地基,把那些松松垮垮的土砸得紧紧实实的。

这个大锤子可不得了,每次砸下去都能让土颗粒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样地基的强度就提高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
摘要:地基基础设计包括处理地基和基础设计两部分,二者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地基基础设计中,基础选型必须综合土体的承载力、上部结构的荷载和工程造价等各方面的情况来确定。

地基处理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因而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就地基的处理和基础设计进行的讨论。

关键词:地基处理;基础设计
一、概述
基础是联系建筑物和地基的纽带,基础把建筑物整体从竖向体系上部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

地基作为最终支承机构,提供的是一种分散的承载能力,而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

地基承载能力与分散程度成反比。

如果地基有足够承载力的话,则分布方式可以与竖向布置相同。

但有时因为土壤或受到较大荷载,地基承载力不足,此时基础需要采用满铺的形式,采用筏板式的基础,以扩大基础接触面,但其工程成本会比独立基础高出很多,因此只在不得已时使用。

在前面两种情况下,基础都是通过基础形式将集中荷载扩散到地基,使扩散后荷载不超过地基的承载力极限。

当建筑物层数不是太多时,采用独立基础加条形基础就可以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但应在独立基础之间加设拉梁,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并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在地基持力层不够均匀而荷载过小时或建筑物较高而整体荷载较大时,建议使用筏板基础的基础方式,这样既能满足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又能提高建筑的抗震性。

此外,加设拱式基础连接构件措施也可以使独立基础的荷载分布更加均匀、更接近于筏板基础的性能。

二、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的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等几种,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适用条件。

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原理主要是通过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固结,防止冻胀、消除胀缩,提高地基承载力。

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碎石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质型的地基此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强夯置换法是强夯法的一种,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太严格的工程,强夯置换法设计前必须经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度及处理效果。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可以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消除土的湿陷性。

饱和粘性土宜与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结合使用。

3.砂石桩法:砂石桩法是通过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
填土等地基,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太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

4.高压喷射注浆法
利用浆液形成的高速冲击流破坏土层,土在强烈的力作用下碎成小颗粒,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与浆液混合,有规律的重排,浆液凝固后形成一个硬解体。

此法适用范围广、使用简便,可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流塑或可塑性粘土、砂土、黄土等地质地基,能使地基更加牢固。

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有机质较多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

高压旋喷桩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除用作加固地基外,还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

任何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当地下水流速度过大时高压喷射注浆法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这种情况下就不宜采用此法了。

5.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又称CFG桩)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

基础和桩顶之间需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形成复合地基,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

适用于条基、独立基础、箱基、筏基,可减少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

可液化地基可以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消除地基土的液化。

6. 预压法:预压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沉降问题,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

两种预压法用途不同,堆载预压法用途更加广泛,堆载预压又分为砂井、塑料排水带、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几种。

当软土层超过一定厚度(一般是4m)时,应采用竖向排水预压法(塑料排水带、砂井等)处理;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

需要注意的是,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

7.夯实水泥土桩法:适用于地基位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土质为粉土、杂填土、素填土、粘性土的地基。

有施工周期短、造价低、容易控制的特点。

8.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土质为饱和粘性土、淤泥质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型的地基,该法不适用于地下水下的砂类土。

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可通过减少生石灰用量、增大掺合料湿度的方式提高桩身强度。

9.土挤密桩法和灰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深度为5-15m。

若要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定性,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过大时,则不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法。

若要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宜采用土挤密桩法。

这两种方法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少渗透性上效果相近,不同之处在于灰土挤密桩法的承载力和水稳定性大于土挤密桩法地基。

三、基础设计
房屋基础设计应综合考虑工程场地的地质情况,如地下稳定水位等,以及建
筑物规模、建筑体型、使用功能、荷载大小及分布形式、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和材料供等建筑自身情况以及此区域的抗震设防标准等,来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类型。

地基基础形式主要包括浅基础(天然地基、复合地基)和深基础二种。

天然地基一般不需要进行处理就可以直接放置基础,有的天然土层就能直接用来筑地基。

当天然场地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做适当处理,形成复合地基。

当复合地基仍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物的荷载及对变形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或采用复合地基从经济上不合理时,需要将浅基础变为深基础,以保证结构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

一般的地基以复合地基多见,不同的地基采取不同的设计形式。

1.地基较好、荷载较小的建筑可采用单独柱基设计,抗震设防区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相关条目设柱基拉梁。

2.地基较好、荷载较均匀的,可以选用单独柱基,墙下条基,抗震设防地区柱基下设拉梁并与墙下条基连结在一起。

地基较好、荷载较均匀、有地下室的建筑,无特别防水要求时,可采用独立柱基。

地基较差、荷载较大又无地下室的地基,可采用十字交叉梁条形基础,能够减少不均匀沉降。

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要求高、防水要求高、有地下室、柱网不均匀、框架结构型的可采用筏板基础;柱网较均匀的可采用箱形基础。

在抗震设防区采用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或加柱基拉梁。

3.基础上柱荷载不大、柱网分布均匀的,可采用板式筏形基础。

当柱荷载不同、柱网不均匀时,宜采用梁板式筏基。

但无论采用何种基础,都要处理好基础底板与地下室外墙连结节点。

无地下室、地基较好、无防水要求,宜选用交叉条形基础;无地下室,地基较差,荷载较大,可选用交叉条形基础并与墙下条基连结在一起,以加强整体性,如果还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可采用筏板基础剪力墙结构。

如地下室设置有均匀的钢筋混凝土隔墙时,采用箱形基础。

当有防水要求时,可选用筏板基础或箱形基础。

四、总结
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宜在多种不同的方法间比选。

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等措施,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性。

已选定地基处理方法的,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是否合理、加固效果是否符合要求,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经处理后的地基,应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并修正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其的地基承载力。

受水平荷载较大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地基处理后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参考文献
[1]吴有来.浅谈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J].广东建材,2006,11:95-97.
[2]聂波.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222.
[3]马越.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J].辽宁建材,2011,12:59-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