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基基础处理探讨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岩溶裂隙处理案例分析

房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岩溶裂隙处理案例分析

房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岩溶裂隙处理案例分析地基与基础工程在房屋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岩溶裂隙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地基与基础工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以某地区房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岩溶裂隙处理为例,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岩溶裂隙的特点岩溶裂隙是指在岩石中由于长期溶蚀作用形成的裂隙,具有广泛的分布和不规则的形态。

岩溶裂隙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不规则性强:岩溶裂隙存在着各种不规则形态和大小不一的裂隙,难以预测和确定。

2. 存在性广泛:岩溶裂隙分布广泛,几乎在任何类型的岩石中都可能存在,对地基与基础工程构成威胁。

3. 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岩溶裂隙会导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甚至引发地基沉降不均导致房屋倾斜、开裂等严重问题。

二、案例分析某地区是一个岩溶区,该地区的房屋建筑面临着岩溶裂隙问题。

某开发商计划在该地区开发一处住宅小区,但在进行地质勘察时发现地下岩溶裂隙严重,给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发商邀请了专业的地质工程团队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岩溶裂隙处理方案。

1. 地质勘察与分析地质工程团队首先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确定了岩溶裂隙的分布范围和裂隙的形态特征。

通过地质钻孔和岩芯采样分析,确定了该地区的岩溶裂隙类型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地质工程团队还对岩溶裂隙对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得出了岩溶裂隙处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2. 岩溶裂隙处理方案针对该地区岩溶裂隙的情况,地质工程团队提出了以下岩溶裂隙处理方案:(1)注浆加固:对于岩溶裂隙较小的区域,采用注浆加固技术进行处理,填充岩溶裂隙,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2)悬浆注浆:对于岩溶裂隙较大、分布复杂的区域,采用悬浆注浆技术进行处理,通过悬浆充填和固化,有效控制岩溶裂隙扩展和变形。

(3)加固桩基:对于岩溶裂隙严重影响地基整体稳定性的区域,采用加固桩基技术进行处理,通过加固桩基的设置和回填填充,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耐震性。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地基处理分析岩溶地区是指石灰岩、石膏岩、白云岩、大理石等溶蚀岩石层发育、地表岩溶地貌发达的地区。

岩溶地区具有地形复杂、土壤质量差、地基条件复杂等特点,对于岩溶地区地基处理的要求也比较高。

而在岩溶地区进行桩基施工时,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处理溶洞地基。

岩溶地区溶洞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填充法填充法是比较常用的溶洞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向溶洞内部灌注一定量的水泥浆、沙浆等材料,填充洞穴,形成均匀的坚硬基础。

该方法成本较低,适用于小范围的洞穴。

但采用填充法处理溶洞地基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填充材料的流散、清空过程中的中空或滑动等现象。

二、点接触法在点接触法中,通过埋设锚杆或钢筋等锚固设施,将桩基固定在地基中,从而在桩基和溶洞之间形成点接触。

点接触法对地基的要求较高,但其处理效果较好,不会对基础产生不良影响,且适用范围较广。

三、拡散埋深法拡散埋深法是一种先进的处理溶洞地基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钻孔等方式,在溶洞周围形成深度达到数米乃至十数米的拓展埋深,然后再将桩基嵌入到岩层深处,从而避免了溶洞对基础产生影响。

这种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溶洞地基处理中面临的困难,但由于成本较高,需要考虑实际施工情况和地质条件。

四、悬挂法悬挂法是通过建造悬挂结构,将建筑物的荷载转移到悬挂结构上,从而避免了建筑物直接受力于溶洞地基的状况。

这种方法对地基的要求不高,且能有效地降低溶洞地基的强度要求,但需要考虑锚固点稳定性和钢链等结构材料的腐蚀问题。

总之,填充法、点接触法、拡散埋深法和悬挂法都是处理岩溶地区溶洞地基的有效方法。

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条件和地质情况综合考虑,确保基础结构的安全稳定。

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分析

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分析

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分析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对于建筑的安全与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以往的设计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岩溶地区地基设计、地基处理以及地基评价等方面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标签: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岩溶地区岩溶地区普遍存在漏斗、暗河、溶槽、溶洞等地质情况,存在形式十分隐蔽。

岩溶作用指的是流水对岩石造成腐蚀与冲击,部分情况下表现为机械式的侵蚀,使岩石形态发生变化。

岩溶不良地质所构成的岩溶地基普遍存在不均匀沉降、承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导致地基塌陷或地基滑动。

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岩溶地区兴建高层建筑方面的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设计单位需要对岩溶地基建设房屋时所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的解决,做好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工作,对岩溶地基基础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使所制定的地基处理方案更具合理性与经济性。

1、岩溶地基相关方面的评价设计单位需要重点设计好岩溶地区的房屋基础,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工程的造价与施工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施工区域或周围所存在的岩溶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施工安全,需要对岩溶进行勘察,综合性地对岩溶地基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科学客观地制定地基处理方案。

计算方法、数学模型以及力学模型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步骤,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岩溶地基分析评价流程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尤其是在稳定性分析方面已经可以由以往十分繁琐的定量分析转化为直观、简化的定性分析。

定性评价法通常应用于常规工程地基稳定性分析与初勘阶段的场地选择,具体包含经验比拟法与综合分析法两种。

依照对洞体稳定性造成影响的有关因素与与洞隙边界条件做出合理的评价与综合性的分析。

半定量评价法是定性评价法的延伸与补充,具体包含顶板厚跨比法和顶板安全厚度计算法。

其中顶板厚跨比法不需要考虑顶板性质、荷载和大小,选取顶部最薄处厚度和水平投影跨度两项数值,能够计算出厚跨比,该数值能够用来对顶板厚度的安全性做出评价。

岩溶地区棚洞地基基础处理技术探讨

岩溶地区棚洞地基基础处理技术探讨

2 几种地 基 基础处 理 方案 的利弊 分析
由于本 工程 溶洞 顶板 与 基础 底 面之 间 的土层 厚度 小 , 其 中较浅 的离桩底只有 0 9 .0m,较 深 的离桩 底 39 .0 m,溶 洞竖 向尺寸大 ,较小 的溶 洞竖 向尺寸 6 1 .0m,较大 的溶洞 竖 向尺寸 1 .0m,溶洞 内虽有充填物 ,但不密实 ,且有被 9O 水冲蚀的可能性 ,这种 岩溶地 基未 经处 理不能 作建 筑物地
图 1 棚洞横断面 1
宽为 12 .0m,厚为 14 .0 m,相邻柱 间距 为 1.0 m。靠 山 2 O 侧边墙下设墙下 条形 基础 ,宽 27 . Βιβλιοθήκη m,高 2 O .0 m;右 侧柱
底设桩基础 ,一 柱 一桩 ,桩 心距 1 .0 m。棚 洞 全段 共 设 2O
3 桩 ,桩 径 18 2根 .0 m,桩 长 44 . 2~1. 8m,大 部 分 桩 长 07
长 ,地形较 陡。隧道 岩层为 0 5~28 m不 等 的的碎 石层 , . .
中密 。其下 为强 风 化灰 岩 ,层厚 0 5~2 5 m,风 化强 烈 , . . 结构基本破坏 ,再下为 弱风 化灰 岩 ,裂隙发 育一 般 ,裂 隙
采取桩基础穿越 溶洞 的处 理办法 ,即桩基础 挖孔 成型 且在达到设计标高后 ,继续向下开挖 ,挖穿溶洞顶板 ,让桩 [ 收稿 日期]2 0 0 06— 6—1 2
维普资讯
岩 溶 地 区 棚 洞 地 基 基 础 处 理 技 术 探 讨
陈 山泉。张 谊 ,
(.重庆 交通科 研设 计 院 , 庆 4 06 ;.重 庆市 政建设 监 理公 司 , 庆 40 6 ) 1 重 0 072 重 00 7
【 摘

岩溶地基基础处理探讨

岩溶地基基础处理探讨
可能性
地下水 无地下水
地 震 设 防 地震设 防烈度小于7 度
蚀 充填物 ,洞中见有近期
塌 落物
有 水流或 间歇 性水流 ,流 速大 .有承压性 地震 设防烈度 等于或大于 7 度 建筑 物荷重大 ,为重要建
筑物
①钻探 或冲( 孔桩作 业时 ,发生 漏浆 、漏 水 、塌孔 、卡 钻 、埋 钻) 钻 、掉钻、偏孔 ;② 同一承 台,桩长相差甚 大 ,达 数米到 十余 米 ;③ 地质钻 孔见岩 与钻 ( 桩 、人 工挖孔 桩见 岩不一致 ;④ 出现超长 桩 ; 冲) ⑤人工挖 孔桩 出现 涌水 、涌砂 、掉 人土 洞 ;⑥ 预制桩 压( 破顶板 突 打) 然掉 人 洞穴 ,深层 搅拌 桩掉 人 洞穴 ;⑦静 压 ( 锤击 ) 制 管桩 断桩 率 预 高 ,断桩 率 1%,甚至有 的高达 3% ~ 0 0 0 6 %;⑧ 地面塌 陷 ,相邻建筑 沉裂 ; 同桩抽芯 ,几个钻孔 完全不一样 。 ⑨
量 的水 ;具有地表水下 渗、地下水 流动 的途 径 。一 般地说 ,硫 酸盐岩 层 、卤素类 岩层岩溶发展 速度较 快 ;碳酸盐类 岩层则 发育速度 较慢 。 质纯层厚 的岩层 ,岩溶发 育强烈 ,且 形态齐 全 、规模 较大 ;含 泥质或
其他 杂质 的岩层 岩溶 发展 较弱 。结 品颗 粒粗 大 的岩 石 ,岩溶 较为 发 强度低 育 ;结 晶颗粒 细小 的岩石 ,岩 溶发育较 弱 。岩溶 的发育是 缓慢 的,在 岩层产状 走 向与洞轴正交或斜交 ,倾角平缓 走 向与洞轴平行 ,陡倾 角 埋藏 与基 埋藏浅 。在基底附近 ,洞 建筑 物使用 年 限内可认 为是 不变 的。覆 盖在 岩溶 面 上 的冲积 、洪 积 洞 穴 形 态 深 ,覆盖层 厚 ,洞体 小( 础 层 ,在地表水下渗 或地下水升 降变化 的情况下 ,土颗粒沿 岩溶 、洞穴 裂 隙带走 ,使上层土形成空 洞而形成土洞 。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总结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总结

岩溶地基的处理措施岩溶是由石灰岩、泥灰岩等可溶性岩石长期受水的化学溶蚀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

岩溶为可溶性岩层的特有现象,基表面形式有溶槽、溶沟、溶洞、石笋等,空隙有的被泥土充填,有的是空洞,一般以隐蔽的形式存在。

岩溶所引起的各种地表变形破坏,会严重影响地基稳定性,会造成公路铁路断道,桥涵下沉开裂,水库渗漏,建筑物损坏等等。

因此,需要根据岩溶情况慎重研究,作出妥善处理,本文结合工程的地质情况、场地特征、工程实际等探讨了针对不同基础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复杂岩溶地基的问题。

1、岩溶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1)重要建筑物宜避开岩溶强烈发育区;(2)当地基含石膏、岩盐等易溶岩时,应考虑溶蚀继续作用的不利影响;(3)不稳定的岩溶洞隙应以地基处理为主,并可根据其形态、大小及埋深,采用清爆换填、浅层楔状填塞、洞底支撑、梁板跨越、调整柱距等方法处理(4)岩溶水的处理宜采取疏导的原则;(5)在未经有效处理的隐伏土洞或地表塌陷影响范围内不应作天然地基。

对土洞和塌陷宜采用地表截流、防渗堵漏、挖填灌填岩溶通道、通气降压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采用梁板跨越。

对重要建筑物应采用桩基或墩基;(6)应采取防止地下水排泄通道堵截造成动水压力对基坑底板、地坪及道路等不良影响以及泄水、涌水对环境的污染的措施;(7)当采用桩(墩)基时,宜优先采用大直径墩基或嵌岩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桩(墩)以下相当桩(墩)径的3倍范围内,无倾斜或水平状岩溶洞隙的浅层洞隙,可按冲剪条件验算顶板稳定;2)桩(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临空面或倾向临空面的不利角度的裂隙面可按滑移条件验算其稳定;3)应清除桩(墩)底面不稳定石芽及其间的充填物。

嵌岩深度应确保桩(墩)的稳定及其底部与岩体的良好接触。

2 、岩溶的处理地基基础措施:①当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浅基,充分利用上覆性能较好的土层为持力层或使基底与洞体间保留相当厚度的完好岩体。

②当以岩石作持力层时,局部加深基础,通过钻孔灌注桩或墩穿过单个洞体,使基础荷载传递到下部完好的岩体上。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实例简析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实例简析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实例简析在我国,岩溶地区所占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广西全境则均有岩溶分布,其地基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上部建、构筑物的安全性。

文章对岩溶地质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初步概括,对岩溶地区的基础类型和地基加固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岩溶地区的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标签: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基础设计1、岩溶地基的性质和特征1.1岩溶的性质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盐酸盐类岩石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岩溶的发育和形成致使建设场地和地基的地质工程条件大为恶化,因此,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对岩溶地质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能够预测并及时解决因岩溶而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

1.2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地貌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基本表现是:(1)自上而下的发展,溶蚀程度先强后弱。

(2)浅处溶洞中的填充物较多,深处溶洞中的填充物略少。

(3)地下水活动越活跃的地区溶洞较发育。

(4)溶洞发育在空间上的分布没有任何规律,岩溶场地岩面起伏变化大,溶沟、溶槽、石芽、石笋等发育,有的溶洞呈串珠状。

1.3岩溶地区地下水特征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地下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按照地下水存在的介质把它分为三类:(1)存在于断裂带中,这类型的地下水具有很强的连通性。

(2)存在于残积层和冲洪积层的孔隙中,这种类型的地下水渗透性很强。

(3)存在于下覆溶洞,暗河,溶蚀裂隙中,这种类型的地下水的水量巨大,连通性也很大。

1.4岩溶地基的危害岩溶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塌陷、承载力不足、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基础滑动等地基变形乃至破坏。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兴建在岩溶地区,加强岩溶地基的准确分析和评价,采取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选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均具有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2、岩溶地区的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方式2.1岩溶地区的基础形式岩溶地区地基基础形式可为采用天然地基的浅基础、地基处理后的浅基础以及深基础(桩基础)等。

关于岩溶地区不良地质的地基处理措施分析

关于岩溶地区不良地质的地基处理措施分析

关于岩溶地区不良地质的地基处理措施分析摘要:岩溶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物质、能量、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其具有生态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的特征。

岩溶对工程建设带来了较不利的影响,在碳酸盐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当存在岩溶(溶洞、溶蚀裂隙等)、土洞等现象时,应考虑其对地基稳定的影响。

本文针对存在岩溶地区的地基基础的设计进行分析,重视地区经验,因地制宜的选择岩溶地区地基处理的方式方法。

溶洞:由岩溶作用所形成且发育在岩体内的空洞的通称。

溶洞按成因可分为包气带洞、饱水带洞和深部承压带洞等。

土洞:发育在可溶岩上覆土层中的空洞。

关键词:岩溶地区、溶洞、土洞、工程建设、地基处理引言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在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带,对于工程建设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岩溶地带的发育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而为了做好工程施工建设工作,就需要对岩溶不利地质进行处理。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岩溶地质处理方法与技术也在不断取得进步。

本文就本人负责的一个建设于岩溶地质区域的项目设计为例,简要论述了消除岩溶影响的设计过程,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工程概况某集团(中国)饮料工业园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启源大道以东、省道118以北,总征地面积约为125741m2。

该集团工业园整个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10万方,总建筑面积约20.78万方,共分三期进行建设。

项目类型涵盖车间、仓库、配套办公、宿舍等类型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含人防工程。

具体项目情况列表如下:表一项目单体概况统一表二、勘察阶段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设计前期勘察该场地一共167个孔,其中发现土洞溶洞共19个孔。

由于土洞溶洞对桩基施工及构筑物的安全存在隐患,故要求对土洞灌注水泥浆。

土洞灌浆的目的与要求是:通过灌浆使土洞土体得到改良,由流塑状态达到可塑状态,遏止土洞的发展,土洞得到有效充填,封堵土洞与溶洞联系通道。

根据工程情况,采用灌注水泥浆对场地土洞进行加固处理,灌浆方法采用袖阀管注浆工艺。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探讨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探讨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探讨摘要:岩土勘察工程往往需要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岩溶地区就是复杂条件中的一种,这种复杂地质条件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质地脆弱、分布面广、复杂性高的特点,因此对岩溶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不能采用常规方法来开展工作,必须选择针对性的方法,同时,为了保障勘察结果可靠,要注意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1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1.1物探勘察法对岩溶地基进行勘察时,较常见的方法为物探法,即通过电磁、雷达等手段,对区域地质物理性质进行勘察,如密度、放射性等。

对于该勘察方法来说,主要应用在岩溶较深,或者是规模较大的岩溶地区,通过这一方法的应用,可以准确了解岩溶的分布情况,但实际操作时,对操作人员有较高要求[1]。

常用的物探法包括高密度法、探地雷达法、大地电磁法与电磁波CT法等,其中,对于前两者来说,受到装置的影响,一般勘察较浅的岩溶;对于大地电磁法来说,一般勘察较深的岩溶;对于电磁波CT法来说,一般勘察岩溶的空间剖面。

1.2示踪实验法对于一些岩溶地质来说,位于水源区域,采用物探法对其进行勘察,往往很难得的精确的结果,因而需要采用示踪实验法。

即在岩溶勘察时,加入特定的示踪剂,通过检测地下水流状态,以及岩溶的发育情况等。

采用该方法时,操作非常简单,并能够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可以为水源地区岩溶地基的处理提供有利支持。

2岩溶形成的基本原理岩溶形成的基础在于天然存在的可溶性岩石,如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等,此类岩石如果受含有碳酸钙经流水长期冲刷就会逐渐被溶蚀,结合沉积作用或其他化学作用,就会形成多种岩溶地区,较为常见的有裂隙、石芽、石沟、石林、溶洞、钟乳石等。

在形成条件上有大量可溶性岩石和大量水体两种:(1)大量可溶性岩石。

岩溶地区的形成既需要可溶性岩石,且岩石的数量也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否则受流水冲刷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效应,并不能形成岩溶地区。

在岩体分类上,大多数可溶性岩石属于碳酸盐岩、硫酸盐岩以及卤化盐岩类等,这些岩石的成分复杂,在流水侵蚀条件下,会逐渐形成岩溶地区。

浅析“岩溶地区” 地基基础持力层的勘察及其治理

浅析“岩溶地区” 地基基础持力层的勘察及其治理

浅析“岩溶地区” 地基基础持力层的勘察及其治理摘要:岩溶是工程活动中的常见的地质问题,就其危害而言,不但要评价其现状,更要着眼于工程有效使用期限内对工程的影响。

因此必须对岩溶深入了解、认识。

关键词:岩溶、治理、稳定性分析岩石和水是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水(地表水、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素岩等)的化学作用(溶蚀、沉淀)和机械作用(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以及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为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

在岩溶地貌中又以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及其间的过渡岩石)为主,其分布面积广(占我国领土的13%,以湘西、鄂西、贵州、广西、滇东分布较集中)、发育典型,与工程建设关系密切。

岩溶地区发育的溶洞、地下河、岩溶漏斗、岩溶坍陷等是对工程安全有影响或潜在影响的一类地质灾害。

因此工程建设前对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岩溶时,应进行地基基础持力层岩溶勘察,并针对岩溶情况具有针对性的作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安全的处理措施。

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安全的治理岩溶方案,应对岩溶发育的条件、规律进行理解,并结合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已有的岩溶形态及类型选用有效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对岩溶进行勘察及治理:一、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1、具有可溶性岩层,即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的石灰岩、白云岩及一系列过渡型岩石;2、具有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3、具有地下水运动,即地表水下渗、地下水流动的途径。

二、岩溶发育的规律1、岩石的成分、成层条件和组织结构等直接影响岩溶的发育程度和速度。

一般情况下,岩溶发育强烈程度:灰岩大于白云岩,质纯层厚的岩层大于含泥质或其它杂质的岩层,晶粒粗的岩层大于晶粒细的岩层。

2、地下水的运动形式及岩层的产状、地质构造等对岩溶形态、规模的影响较大。

当岩层平缓时,地下水运动以水下运动为主,岩溶形态也主要以水平溶洞为主,岩溶发育较弱,反之较强;断裂构造、断层、节理裂隙及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为地下水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岩溶也较发育。

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

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

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一、岩溶地段建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是相当复杂的工作,因为岩溶地段的地貌特点、土质条件和水文环境会对建筑物周围的地基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岩溶地段的地形地貌复杂,地表下有许多裂缝和洞穴,同时地表受到长期淋洗和暴雨冲刷,形成了大量的坑洼、钟乳石群等地形。

这些地貌会对建筑物的地基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2.岩溶地段的土质条件复杂,其中有大量的碎石、砾石和粘土,这些土壤的支撑力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地下水流和土壤侵蚀也都会对土体的稳定性和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3.岩溶地段的水文环境也会对建筑物的地基产生影响,地下水流的强弱、方向和深度等都会影响地基的抗压能力,同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也会对建筑材料的腐蚀和老化造成影响。

4.此外,岩溶地段的气候条件也需要考虑,因为极端天气和高温环境会对建筑物的地基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的复杂情况,建筑专家需要在建筑地基处理和基础选型中,聚焦以下几个方面:1.对建筑地发进行详细的勘探和调查,确定岩溶地段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以及地表地形特点。

在此基础上,确定建筑物分布区域和地基做法。

2.在建筑地基处理中根据岩溶地段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特点,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

如加固土壤、添填垫层、加铺隔离层等。

3.在基础选型中,根据岩溶地段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选择适合的基础形式。

如浅基础、深基础、桩基等。

4.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中,需要设计出相应的结构体系和加强节点,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5.同时,在建筑物施工中,需要对以上所述的细节要求严格贯彻和执行,确保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处理质量和可靠性。

二、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方式分析在岩溶地段建筑地基处理中,针对区域地质特点和水文环境,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地基处理方式:1.添填垫层法:此处理方法适用于岩溶地段土体较薄弱,支撑力较差的区域。

可以通过添填石子等压实材料,使得土体更加紧密,并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探索岩溶地质地基处理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探索岩溶地质地基处理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探索岩溶地质地基处理及桩基础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依据岩溶地质的特点,对岩溶地质地基处理及桩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泥浆护壁、回填冲孔等方法的综合,对工程中的施工问题进行了处理,从而维护工程在岩溶地质中的有效开展和实施。

关键词:岩溶地质;地基处理;桩基础岩溶地质的结构较为复杂,岩溶发育规模大,地下有暗河交错,且溶洞成串出现。

要确保冲孔桩基础在多层溶洞的顺利穿过,由于内充填物的影响,仅依靠常规的机械冲孔施工方法是难以有效进行施工的。

要进一步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和缺陷,就要通过有效的地基处理和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实施,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一、施工要点(一)准备工作依据工程的桩位设计,采用交会法布置基线控制网,并将桩位准确放出;根据桩径的设计,对桩锤、钢护筒进行加工,钢护筒厚度为10-12mm;安装冲桩机组之后,通过冲桩机设备的应用,对冲桩机适宜位置进行移动,并在其滚轴下进行枕木的铺设。

(二)成孔依据溶洞的分布情况,通常以先外后内、先易后难、先短后长的原则对桩的施工顺序进行确定各,相邻孔不得同时进行施工。

钢护筒下沉后,冲锤进行往复冲击,使冲孔中的土石破碎,借助高压泥浆泵悬浮出渣。

通过溶岩进行冲孔时,应注意以下一些内容。

1.对泥浆质的控制进行加强,其体积密度为1.2-1.4,粘度必须大于20s。

如果优质的粘土极为缺乏,就将水泥和泥浆掺入到泥浆中,对泥浆的悬浮能力、胶体率进行增加。

2.岩面倾斜较大、冲锤摆动剧烈的情况下,偏孔及塌孔的问题非常容易发生。

此时通过坚硬片石的回填,在低冲程反复冲砸的作用下,对偏孔及塌孔问题进行处理。

3.部分土层为松散不稳定的充填物,可通过泥浆护壁方法的使用进行处理。

利用优质的泥浆,对孔内的水位高度进行合理设定。

将潮湿泥块、片石投入孔内,在低冲程冲击的作用下,使抛填物挤入溶洞孔壁中进行加固,促使封闭环的形成,避免塌孔、漏浆问题的出现。

(三)清孔终孔之后,进行充分的掏渣,然后将泥浆、水泥、黄土混合物投入,利用小冲程冲砸造浆,泥浆体积密度为 1.5时反复进行掏渣,至泥浆中的颗粒不超过2mm为止。

房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岩溶裂隙处理案例分析

房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岩溶裂隙处理案例分析

房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岩溶裂隙处理案例分析1. 引言1.1 介绍岩溶地区地基工程的特点岩溶地区地基工程的特点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复杂、地表塌陷、地下水位变化大、地表沉降等特点。

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岩溶溶洞、岩溶孔洞等地质构造存在较多,导致地基稳定性差,施工难度大。

岩溶地区地表塌陷现象普遍,地面容易发生塌陷、龟裂等现象,对房屋建筑造成严重影响。

岩溶地区地下水位变化较大,地下水对地基及建筑物产生较大的渗透压力,加剧了地基的不稳定性。

岩溶地区地表沉降问题较为突出,地表沉降会导致建筑物沉降、开裂等影响,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岩溶地区进行地基工程时,需要根据地质特点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说明岩溶裂隙对房屋建筑的影响岩溶裂隙是岩溶地区地基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它对房屋建筑有着重要的影响。

岩溶裂隙的存在会导致地基的不稳定性增加,容易引发地基沉降或开裂,从而影响房屋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岩溶裂隙会使得地基土层变得不均匀,导致房屋在受力时承受不均匀的压力,容易造成结构变形或倾斜。

岩溶裂隙还可能导致地基土层的变形和流动,从而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而影响房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要保证房屋建筑在岩溶地区地基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对岩溶裂隙进行有效处理。

只有通过科学的岩溶裂隙处理技术和方案,才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岩溶裂隙对房屋建筑的不利影响。

在进行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时,对岩溶裂隙的处理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房屋的安全性。

2. 正文2.1 岩溶地区地基工程的一般处理方法1. 岩溶地质勘察:在进行地基工程前,需要对岩溶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

包括地下水位、地表水位、岩溶洞穴、裂隙分布等情况的调查,以便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法。

2. 地基处理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设计地基处理方案。

可以采取加固地基、填充洞穴、封堵裂隙等方式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地基处理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地基处理施工。

岩溶地基处理措施探讨

岩溶地基处理措施探讨

岩溶地基处理措施探讨摘要:岩溶地基是指在岩溶体当中所存在的溶蚀裂缝、溶洞,或者是岩体表面所存在的一些溶石漏斗、石芽、溶沟、溶槽,或者是覆盖层当中存有可溶岩类残积土,主要包括冲击土或经过搬运沉积产生的沉积土等等。

岩溶地基存在着承载力不足,地基不稳定及塌陷等工程问题,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就目前来看,在对岩溶洞体稳定性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主要有定量、半定量及定性等评价方法,对于稳定的围岩,将洞体顶板当做是结构承重体系,可以用结构力学分析法来进行评价。

而对于不稳定的围岩,则一般采取散体理论分析的方法。

岩溶地基处理的方法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处理、避绕及处理3种基本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岩溶;地基;处理措施引言岩溶地基是指岩体中存在溶洞、溶蚀裂隙,或岩体表面存在石芽、溶沟(槽)、溶蚀漏斗,或覆盖层中存在可溶岩类残积土(包括经搬运沉积次生的沉积土、冲积土)、伴生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地基。

岩溶地基存在地基不稳定、承载力不足、塌陷等工程问题,面对形态各异的岩溶地基,如何进行地基基础处理是一项技术难题。

1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特点1.1岩溶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地区常常由多种岩石类型构成,岩层结构复杂,地下水流动方向不稳定,地下岩溶构造发育,形成地下洞穴和地下河流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工程地质条件的判断和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1.2岩溶地区岩土结构破碎岩溶地区的地下岩石多为碳酸盐岩、石灰岩等易溶岩石,其物理和力学性质都相对较弱,容易破碎、溶解和侵蚀,形成岩溶构造和洞穴等地下空洞。

这种特点使得岩溶地区的地基工程面临着塌陷、沉降、不稳定等问题。

1.3岩溶地区地下水系统复杂岩溶地区的地下水系统具有复杂的水文地质特点,地下水位变化大,水流速度快,水文循环复杂,形成了不同的水文地貌。

同时,地下水对于岩溶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下空洞具有溶解和侵蚀作用,对于工程建设的影响较大。

2岩溶地基处理措施2.1溶洞灌浆处理技术在进行岩溶地基加固的过程中,岩溶灌浆是最为首要的一种加固方法。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探讨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探讨

第50卷第3期2020年2月上建筑结构Building StructureV〇1.50No.3Feb. 2020DOI :10. 19701/j.jzjg.2020. 03. 022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探讨李国胜w(1铜陵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査有限公司,铜陵244000;2铜陵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监测有限公司,铜陵244000)[摘要]针对岩溶地区溶洞和土洞的特点,总结其基础设计方法和土洞及表层(或浅层)岩溶的处理方法。

当满 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6.6. 6条规定时,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当岩溶以 上有厚度较大、承载力较高的覆土,且岩溶稳定、基岩顶标髙总体基本相同时,可采用整体性较好的筏基和箱基。

对于高度较大的高层建筑,覆土承载力不满足时,可采用CFG桩等刚性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当覆土承载力较低时,可采用人工挖孔桩、冲击成孔灌注桩或旋挖桩,不能采用管桩或其他预制桩。

采用桩基时,应保证桩端以下3 倍直径且不小于5m深度范围内无土洞、溶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 6条第6款规定的“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应无岩体临空面”的规定,可根据具体工程的覆土厚度、临空面坡度和软弱面倾斜方向等,分析其影响程度;不是所有临空面都影响地基稳定。

嵌岩桩承载力大多由桩身混凝土强度控制,应重视桩身强度验算和桩身完整性检测。

[关键词]岩溶;溶洞;土洞;临空面;基础形式;桩基;嵌岩深度;超前钻中图分类号:TU4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48X(2020)03-0119-10Discussion on ground treatment and foundation design method in karst areaLi Guosheng1’2(1 Tongl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rawing Design Review C o., Ltd., Tongling 244000, China;2 Tongl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onitoring C o., Ltd., Tongling 244000, China)Abstract: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caves and soil caves in karst area, the foundation design methods and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soil caves and surface (or shallow) karsts were summarized. When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article6. 6. 6 of Code fo r design o f building foundation ( GB 50007—2011) , the influence of kars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foundationcan be neglected. The raft foundation and box foundation with good integrity can be used when there is a covering soil with large thickness and high bearing capacity above the karst and the karst is stable and the elevation of the bedrock top is basically the same. For high-rise buildings with large height, rigid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such as CFG pile can be used for treatment if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covering soil is not satisfied; if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covering soil is low, manual hole digging p ile, percussive bored pile or rotary excavation pile can be used instead of pipe pile or other prefabricated piles. When pile foundation is adopted, it shall be ensured that there is no adverse ge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soil cave, karst cave, broken zone or weak interlayer within the range of 3 times of diameter and not less than 5m depth below the pile end.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clause 6, article 8. 5. 6 of Code fo r design o f building foundation( GB 50007—2011) , there shall be no free surface of rock mass within the stress diffusion range at the pile bottom, so the influence degree can b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thickness of covering soil, the slope of free surface and the inclined direction of weak face;not all free surfaces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the groun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rock socketed pile is mostly controlled by the concrete strength of the pile shaft, so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hecking calculation of pile shaft strength and the integrity detection of the pile shaft.Keywords: karst;karst cave;soil cave;free surface;foundation form;pile foundation;rock socketed depth;advance drilling〇引言我国幅员辽阔,岩溶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 集中在西南(广西、贵州、云南东部、四川南部和广 东北部)地区,占西南地区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 上最大的岩溶区之一。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分析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分析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分析摘要:在岩溶地区的工程项目中,地基处理与基础设计成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

在本次研究中,本文详细介绍了岩溶地区地基处理的方法,包括注浆法、挖填法、注浆法、强夯法等;同时根据岩溶地区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地基基础设计的方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基础设计前言:我国岩溶地貌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主要集中在广东、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区,已经成为上述地区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岩溶地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较大,可能危及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所以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地基基础设计与处理方案。

1.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方法分析目前我国处理岩溶地区地基的技术较为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其中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1)挖填法。

当岩溶土洞较浅的情况下,采用挖填法施工,即直接挖除软弱土壤,并用强度更高的级配砂石置换;或者在清除不良地质后在块石上铺设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砂作为反滤层,并在反滤层上做粘土夯实。

(2)注浆法。

注浆法是处理岩溶地区的合理手段,即通过注浆设备,将具有一定黏度的水泥浆液等注入到周围土体的裂缝与孔隙上,最终使土壤在浆液的作用下形成整体,此时加工后的土壤具有更强的强度以及压缩性,稳定性良好,满足岩溶地区处理的要求。

同时,注浆法也是改善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技术相比,该方法可以阻塞地下水甬道,避免不良地质进一步发育,具有技术成熟、工艺简单等优点[1]。

(3)强夯法。

当项目的施工范围远离居民区,且土洞浅埋、分布密集的区域,若挖除的工程量较大,则需要采用强夯法施工,用强夯夯塌土洞之后,经碎石回填;或者采用重锤夯实的方法做进一步处理等。

在施工期间,强夯可以有效加固不良地质,根据相关项目的施工经验,强夯法的加固深度与夯击能、土洞性质有关,正常情况下的夯击深度控制在4-9m。

(4)桩基法施工。

对于部分岩溶地区的项目施工经验可以发现,在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少部分溶洞依然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或者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导致形成新的土洞。

房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岩溶裂隙处理案例分析

房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岩溶裂隙处理案例分析

房屋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岩溶裂隙处理案例分析一、背景地基和基础工程是房屋建筑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固和安全。

而在建筑地基和基础工程中,岩溶裂隙处理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

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岩溶裂隙处理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本文将结合一个实际的岩溶裂隙处理案例,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以期能够为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案例描述某地区的一座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基础工程遇到了岩溶裂隙处理的难题。

该地区地下岩层呈片状分布,且岩石中存在大量的裂隙和孔洞。

这种地质条件给基础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如果不处理裂隙和孔洞,就有可能会引发房屋建筑的不稳定性和安全隐患。

岩溶裂隙处理成为了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问题分析对于岩溶裂隙处理问题,首先需要了解裂隙的性质和分布情况。

裂隙的性质包括裂隙的宽度、长度和深度等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裂隙处理的方式和效果。

裂隙的分布情况也需要考虑,因为不同区域的裂隙分布情况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本案例中,裂隙的宽度和深度较大,裂隙的分布情况也比较复杂。

这就要求施工方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处理这些裂隙,防止裂隙对基础工程的稳固性造成影响。

四、处理方案针对岩溶裂隙处理问题,施工方采取了以下几种处理方案:1. 灌浆对于较宽和较深的裂隙,施工方采用了灌浆的方式进行处理。

灌浆是将固化剂注入到裂隙中,填满裂隙并固化形成一种坚硬的物质,防止裂隙对基础工程的影响。

在本案例中,采用了高强度的固化剂,确保填满裂隙并且形成坚固的填充物。

2. 锚杆加固对于裂隙较大的区域,施工方采用了锚杆加固的方式进行处理。

通过在裂隙中安装锚杆,并对锚杆进行固定和加固,可以有效地加强裂隙处的承重能力,避免裂隙对基础工程的危害。

3. 地基处理以上几种处理方案结合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建筑工程中岩溶裂隙处理的问题,确保了建筑的稳固和安全。

五、效果评估经过岩溶裂隙处理后,建筑的基础工程稳固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分析

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分析

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上修筑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做好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针对岩溶地貌及其危害展开分析,其后详细探讨了岩溶场地评价与地基处理、基础设计要点,最后围绕工程案例分析了CFG地基基础在岩溶地区设计应用,以期可供参考。

[关键词]:岩溶地区;危害;地基处理;基础设计;工程案例1引言岩溶发育地貌是一种危害性和处理难度均较大的不良地质,在岩溶发育的地区内多种多样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着各类土建工程的安全。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新建于岩溶地区之上,如何科学进行地基处理,选择合适的基础型式,对于每个岩溶上盖项目都至关重要。

2岩溶地貌及其危害分析岩溶地貌(KarstLandform,KL)是指场地的可溶性基岩(包括碳酸盐类岩石、硫酸盐类岩石以及及卤盐类岩石)在不良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质现象。

我国已在23个省份或地区发现岩溶地貌,据统计我国岩溶区面积约为3.44×106m2,高达整个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岩溶不良地质内沿地基不同深度处往往分布着较多数量的溶洞或土洞。

在岩溶空洞(包括溶洞和土洞)软弱地基上建造多层或高层建筑物时,由于土洞和溶洞使得基础的地基承载力不足,稳定性变差,极易出现地面塌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和地基滑动等灾害,对基础之上的面层以对整个工程建设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每年由于岩溶塌陷所致的经济损失超过亿元,岩溶不良地质上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岩溶基岩不平整导致的上覆土层压缩变形不均匀问题;(2)岩溶不良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3)渗透和突水问题;(4)岩溶不良地基中分布复杂的土洞和溶洞,稳定性较差;(5)土洞和溶洞的坍塌问题。

3岩溶场地评价与地基处理、基础设计要点3.1岩溶场地评价3.1.1不利建筑地段的评判条件当场地或地段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可判定为工程地质条件不良,或对建筑不利的地段。

岩溶地基基础技术方案及研究

岩溶地基基础技术方案及研究

岩溶地基基础技术方案及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地质情况对建设场地进行综合分析了,岩溶的形态和岩溶地区工程实例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with geological situ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for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form and karst in karst region in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to some common phenomenon was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关键词: 岩溶地基、技术方案、处理原则、经济性1、岩溶的地质特征及其危害性:1.1、岩溶地貌的形态和形成原因:岩溶的主要形态有溶洞,水溶性岩石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经受水的溶蚀和冲蚀作用形成一种特殊的形态(如洞穴、沟槽、塌陷等),并由此构成了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

这种现象、作用及过程就叫做岩溶地貌,国外称为喀斯特地貌。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1)具有水溶性岩石层,这是岩溶发育的基本内因。

水溶性岩石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碳酸盐类岩石、硫酸盐类岩石和卤盐类岩石。

(2)具溶蚀能力和流量足够的地下水。

(3)地下水有下渗、流动的途径。

岩溶发育程度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很大。

断层破碎带和各种构造裂隙带由于透水性强,水的循环交替条件好,因而有能力吸取远离破碎带较完整岩层中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水动力条件优越,从而也为岩溶的发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一般而言,质纯层厚的岩层,岩溶发育强烈,且形态齐全、规模较大;含泥质或其他杂质的岩层岩溶发展则较弱。

结晶颗粒粗大的岩石,岩溶较为发育,结晶颗粒细小的岩石,岩溶发育则相对较弱。

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广,面积大,各省区均有分布,其中以、贵州、云南东部和广东北部分布最为广泛,湖南、湖北、川东、山东、山西等地分布的面积也较大。

浅谈岩溶地区地基基础处理的应用

浅谈岩溶地区地基基础处理的应用

浅谈岩溶地区地基基础处理的应用摘要:文章通过笔者多年从事地质勘察工作的积累,论述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地基处理的原则和地基桩基的形式。

关键词:地质勘察;地质工程;地基基础处理一、岩溶的形态和形成条件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又称喀斯特地貌。

它主要形态有溶洞、溶沟、溶槽、裂隙、暗河、石芽、漏斗及落水洞等,是可溶性岩受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的结果。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1)具有可溶性岩层,2)具溶蚀能力和流量足够的水,3)地下水有下渗、流动的途径。

一般地说,硫酸盐岩层、卤素类岩层岩溶发展速度较快;碳酸盐类岩层则发展速度较慢。

质纯层厚的岩层,岩溶发育强烈,且形态齐全、规模较大;含泥质或其他杂质的岩层岩溶发展较弱。

结晶颗粒粗大的岩石,岩溶较为发育,结晶颗粒细小的岩石,岩溶发育较弱。

覆盖在岩溶面上的土层,在地表水下渗或地下水升降变化的情况下,土颗粒沿岩溶、洞穴裂隙被带走而形成土洞。

土洞是岩溶地区一种特殊的不良地质现象,常分布于覆盖型岩溶区岩溶洞穴发育强烈、松散覆盖层较薄的负地形地段。

二、岩溶地基的分析岩溶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和塌陷等地基变形破坏。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兴建在岩溶地区,岩溶地基问题就成为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采用合理、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有着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岩溶地基分析评价过程的一般步骤为:实际洞体→几何模型→力学模型→数学模型→计算方法→结论。

其核心内容是力学模型、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的研究。

近年来在该领域内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对岩溶地基稳定性的分析评价经历了从定性→半定量→定量的过程。

定性评价法适用于初勘阶段选择场地及一般工程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为经验比拟法。

根据洞隙各项边界条件,对比表 1 中所列影响洞体的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评价。

半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有估算顶板安全厚度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溶地基基础处理探讨
:本文对岩溶的形态和岩溶地区工程活动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施工技术、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岩溶地基的有效处理措施和施工工艺。

关键词:岩溶地基处理措施桩基型式
一、岩溶的一般形态和形成原因
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占地球总面积的10%,岩溶的主要形态有溶洞、溶沟、溶槽、裂隙、暗河、石芽、漏斗及钟乳石等,是可溶性岩受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的结果。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具有可溶性的岩层;具有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具有地表水下渗、地下水流动的途径。

一般地说,硫酸盐岩层、卤素类岩层岩溶发展速度较快;碳酸盐类岩层则发育速度较慢。

质纯层厚的岩层,岩溶发育强烈,且形态齐全、规模较大;含泥质或其他杂质的岩层岩溶发展较弱。

结晶颗粒粗大的岩石,岩溶较为发育;结晶颗粒细小的岩石,岩溶发育较弱。

岩溶的发育是缓慢的,在建筑物使用年限内可认为是不变的。

覆盖在岩溶面上的冲积、洪积层,在地表水下渗或地下水升降变化的情况下,土颗粒沿岩溶、洞穴裂隙带走,使上层土形成空洞而形成土洞。

二、岩溶地基勘察及其基础施工
2.1常见问题。

在岩溶场地的勘察工作中不能单纯依赖钻探忽视物探,要两相结合,互相印证。

可采用电法、电磁法探测基岩埋深、土洞,划分上覆土层和风化带,采用跨孔电磁波计算机层析成像(CT)技术探测地下洞穴、隐伏断层、破碎带。

结合利用传统钻探孔,将部分孔加深作为电
磁波发射及接收井,即可达到由点到面(剖面)的勘察效果。

岩溶地区工程活动中常见下列的一些问题:
①钻探或冲(钻)孔桩作业时,发生漏浆、漏水、塌孔、卡钻、埋钻、掉钻、偏孔;②同一承台,桩长相差甚大,达数米到十余米;③地质钻孔见岩与钻(冲)桩、人工挖孔桩见岩不一致;④出现超长桩;⑤人工挖孔桩出现涌水、涌砂、掉入土洞;⑥预制桩压(打)破顶板突然掉入洞穴,深层搅拌桩掉入洞穴;⑦静压(锤击)预制管桩断桩率高,断桩率10%,甚至有的高达30% ~60%;⑧地面塌陷,相邻建筑沉裂;⑨同桩抽芯,几个钻孔完全不一样。

2.2 地基基础处理的比选。

基础问题不但会严重影响安全、工期和造价,有时甚至成为工程成败的关键。

而目前规范规程中涉及岩溶桩基的技术规定甚少,设计与施工依据不足。

下面概述岩溶地区主要使用的桩基型式。

2.2.1复合地基。

对于建筑荷载较小,土层较厚,土洞较多,岩面起伏大,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可避免直接应用天然地基时的沉降量大和承载力小的问题。

2.2.2钻孔桩。

钻孔桩的成孔直径大,施工方便,适用于单桩荷载大、地下有孤石的情况,钻孔桩不宜用在溶岩裂隙多、溶沟多等浅层岩溶发育的基岩中。

2.2.3预应力管桩。

预应力管桩适用于地下有淤泥、土洞、流砂、地下溶洞连通暗河等情况,压桩采用的预制桩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压桩的单桩承载力可由压桩机上的压力表观察到,所以非常直观,易于掌握,但在土岩软弱过渡较快处容易出现断桩。

2.2.4冲孔灌注桩。

这种桩适用于地下岩溶发育,有多层溶洞,但溶洞洞穴小,上部洞穴顶板薄的地质情况,这种桩可冲(钻)穿上层溶洞顶板,到达下层溶洞顶板。

2.2.5群桩。

当岩溶表面极其复杂,但岩溶表面上覆盖有较厚砂卵石层时,如果采用以上各种桩型都难于施工或保证成桩质量和安全度的情况下,群桩不失为解决此类复杂地质情况的一种有效选择。

三、岩溶地基的评价
评价因素对稳定有利对稳定不利
地质构造无断裂、褶曲,裂隙不发育或胶结良好有断裂、褶曲,裂隙发育,有两组以上张开裂隙切割岩体,呈干砌状
岩性及厚度厚层块状,纯质灰岩,强度高薄层石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有互层,岩体强度低
岩层产状走向与洞轴正交或斜交,倾角平缓走向与洞轴平行,陡倾角
洞穴形态及埋藏条件埋藏深,覆盖层厚,洞体小(与基础尺寸相比) ,呈竖井状或裂隙状,单体分布埋藏浅,在基底附近,洞径大,呈扁平状,复体相连
顶板情况顶板岩层厚度与洞径比值大,顶板呈板状或拱状,有钙质胶结顶板岩层厚度与洞跨比值小,有切割的悬挂岩,未胶结
充填情况为密实沉积物填满,且无被水冲蚀的可能性未充填或半充填,水流冲蚀充填物,洞中见有近期塌落物
地下水无地下水有水流或间歇性水流,流速大,有承压性
地震设防烈度地震设防烈度小于7度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
建筑物荷重及重要性建筑物荷重小,为一般建筑物建筑物荷重大,为重要建筑物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兴建在岩溶地区,岩溶地基问题就成为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采用合理、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有着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近年来在该领域内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对岩溶空洞地基稳定性的分析评价经历了从定性半定量定量的过程。

定性评价法适用于初勘阶段选择场地及一般工程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包括综合分析法、经验比拟法。

其中综合分析法可根据洞隙各项边界条件,对比表1中所列影响洞体的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评价。

半定量评价方法:①顶板厚跨比法。

此法常用于稳定围岩。

不考虑顶板形态、荷载大小和性质,根据近似的水平投影跨度L和顶部最薄处厚度h,求出厚跨比h/L,作为安全厚度评价依据;②估算顶板安全厚度法。

定量评价法:岩溶地基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必将是由定性到定量,由平面到三维的过程。

总之,岩溶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须综合应用物探、钻探、坑探等多种技术手段,岩溶发育程度及发育特征与评价应考虑到对地基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必须运用工程地质的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勘察与评价工作,对岩溶地基的处理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进行科学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