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织物组织与织物上机图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3ddba810a6f524cdbf858d.png)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节 织物的形成及织物组织概述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二、织物组织概述
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组织点飞数 平均浮长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服用纺织品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装饰用纺织品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产业用纺织品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绪
论
本课程是纺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研究的对 象是织物及织物中经纬纱交织的规律。根据纺织 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事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 必须具备一定的织物组织结构知识和产品综合设 计、开发能力,具备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市场分 析和开拓能力,能够对纺织面料的色彩、图案、 织纹、质地、功能、风格等进行综合设计,因而 设置了《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 织物组织概述
织物组织 经组织点 纬组织点 组织循环 组织循环经纱数 组织循环纬纱数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第一章织物组织与织物上机图
![第一章织物组织与织物上机图](https://img.taocdn.com/s3/m/c61c92f81ed9ad51f01df2cc.png)
第一章织物组织与织物上机图教学目标与要求:1、让学生掌握织物组织的基本概念;2、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织物的上机图及上机图的构成与布局;3、掌握穿综方法及原则;4、掌握穿入数如何在穿筘图中表示方法;5、掌握纹板图的含义及其绘图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织物组织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一、织物的形成二、织物组织与组织循环织物交织示意图如下:平纹组织2/1 斜纹组织图1-1 织物交织(结构图和剖面图)1.织物组织:在织物中经、纬相互浮沉交织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1)交错:如图所示经(纬)纱由浮到沉、或由沉到浮,我们称之为交错。
2)交织:经(纬)纱由沉到浮,再由浮到沉;或者由浮到沉,再由沉到浮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交织2、组织点(浮点):把经纬纱线相交处,称为组织点。
1)经组织点(经浮点):经纱浮在纬纱上,2)纬组织点(纬浮点):纬纱浮在经纱上3、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浮沉交织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
用R 表示。
1)经循环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称为经循环数。
用R j表示。
2)纬循环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纬纱数,称为纬循环数。
用R w 表示。
4、经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经组织点多于纬组织点的,称为经面组织。
5、纬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纬组织点多于经组织点的,称为纬面组织。
6、同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经组织点等于纬组织点的,称为同面组织。
三、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1、方格法:1)意匠纸:带有格子的纸,其中的横行代表纬纱,纵行代表经纱。
一般习惯上将经纱填绘符号来表示(○、×、■、●、▲等),纬组织点为空白格。
利用交织示意图与组织图示意讲解组织图:绘组织图注意的问题:画组织图以前先画范围和边框,标出经纬纱序号,再画组织点。
2、分式表示法适用于较简单的织物,分子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分母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
四、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如图1-1中所示)1、纵向截面示意图:表示沿织物的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切断,再将断面翻转900后的剖面视图。
第一章 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PPT
![第一章 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ca6eb5e2bd960590c677bb.png)
按织物组织的分类方法:在常用的织物商品名称中所见不多,常 见的平纹布、斜纹布缎纹布等都以组织进行分类。
第一章 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 机织物(woven fabric)的形成和分类
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时首先遇到的是产品的规格设计,所以, 以下着重介绍一下纺织产品的五个指标的含意及其设计的依据。
第一节 机织物(woven fabric)的形成和分类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第一章 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 机织物(woven fabric)的形成和分类
二、 机织物的形成 (一)织物概念
机织物(woven fabrics)是由相互垂直排列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 机上按一定的浮沉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在织物内,平行于布边方向的纱 线称为经纱(warp yarn)。与布边垂直的纱线称为纬纱(weft or filling yarn)。
素织物
结构图
第一章 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 机织物(woven fabric)的形成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 机织物(woven fabric)的形成和分类
提花组织
第一章 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 机织物(woven fabric)的形成和分类
针 织 物
第一章 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4、织物经线纬线使用的原料及其组合(加工) 织物经线纬线使用的原料及其组合(加工)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原材料,即织物的经线纬线使用什么样的原料。 二是原料的组合(加工)的工艺,原料加工工艺对织物的结构 与性能影响很大。 根据织物的需要,适当地选择原料,制订合理工艺,用较低 档的原料织出高档的产品,是在设计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和遵 循的原则。
织物组织与结构
![织物组织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bd1228f680203d8ce2f2439.png)
(2)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
均为纬(经)组织点。 这就决定了原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必然等于组织循环 纬纱数。亦即Rj=Rw=R。
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种组织。因而称这三种
组织为三原组织,它是各种织物组织的基础。 在三原组织的织物中,在其他条件(纱线的性质、线密度、 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组织循环中的每根纱线只与另 一系统纱线纱线交织一次,因而组织循环纱线数(R)愈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组织循环经纱数顺序是从左至右;组
织循环纬纱数顺序是从下至上。在绘制组织循环图时,一
般都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的相交处作为组织循环的 起始点。一般情况下,组织图用一个组织循环表示,或者 表示为组织循环的整数倍。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
纵向截面示意图是表示沿着织物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将织物
相交的方格作为起始点。单起平纹、双起平纹。习惯上均
以经组织点作为起始点来平纹组织图。
在织造经密较小的平纹织物里,可采用两页综的顺穿法; 一般织造中等密度的平纹织物,如市布,采用两页复列式 综页飞穿法;在织经密很大的平纹织物,如细布和府绸, 可采用两页四列式综页,或四页复列式综页用双踏盘织造。
二、平纹组织的应用 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交织,因此 纱线在织物中的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能使织物挺括、 坚牢,因此在织物中应用最为广泛。如棉织物中的细布、
机)。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中的纬纱根数。纹板图的画法
是:根据组织图中经纱穿入综片的次序依次按该经纱组织 点交错规律填入纹板图对应的纵行中。
在钉植纹钉时,考虑减少经纱开口张力及操作方便,应使
用机前部分的纹钉。 由于多臂龙头挂置纹板时花筒只有八个槽,所以花筒所挂 纹板数至少应为八块,不够时应使nRw是大于16的偶数。
织物组织与结构培训教材(PPT270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培训教材(PPT270页)](https://img.taocdn.com/s3/m/5a8d7edc7fd5360cba1adbdf.png)
5.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经纱 数,用Rj表示;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纬纱根数称为 组织循环纬纱数,用Rw表示。 6.在一个组织循环中,当其经组织点数等于纬组织点数时 称为同面组织,当其经组织点数多于纬组织点数时称为经 面组织,当其纬组织点数多于经组织点数里称为纬面组织。 组织循环有大小之别,其大小取决于组织循环纱线数的多
第六章 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一节 表、里接结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二节 表、里换层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七章 起毛起绒组织 第一节 纬起绒组织 第二节 毛巾组织
第八章 织物分析
第一章 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 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
一、织物组织的概念
1.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 物组织。 2.在经纬纱相交处,即为组织点(浮点)。 3.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凡纬组 织点浮在经纱上,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4.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 组织循环(或完全组织)。
穿综的原则是: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 页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 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出其 不一个穿综循环。
现将常用的穿综方法分述于下。 1、顺穿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逐一地顺次穿在 每一页综片上,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Rj)等于所需的 综片页数(Z)。此种方法的穿综循环经纱数(r)也与Rj、 Z相等,即Rj=Z=r。
第二节 织物的上机图
1.上机图是表示织上机织造工艺条件是图解。生产,仿造 或创新织物时均需绘制与编制上机图。
2.上机图是由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 排列成一定的位置而组成。上机图中各组成部分排列的位 置,随各个工厂的习惯不同而有所差异。
织物组织结构WovenFabricStructures.pptx
![织物组织结构WovenFabricStructures.pptx](https://img.taocdn.com/s3/m/66c4b74f524de518964b7dc9.png)
3. 组织点(浮点) :经纬纱线相交处
• 经组织点:经纱浮于纬纱之上的组织点。 • 纬组织点:纬纱浮于经纱之上的组织点。
4. 组织循环(完全组织):
• 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 组织循环
• Rj: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 经纱数。
• Rw: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纬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 纬纱数
– 照图穿法
• 应用场合:织物的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较复杂,但织物中 有部分经纱的浮沉规律相同。此法在小花纹织物中广泛采 用。
• 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页中,可以减少使用 综页的数目,又可称为省综穿法。
• r =Rj>Z。
– 山形穿法(人字穿法、对称穿法)
• 应用场合:组织循环大且对称的组织。
第三章、三原组织及其织物
一.原组织
1. 原组织的特征(构成条件):
穿筘的原则:
– 每筘穿入数的多少应根据织物的经纱密度、特 数及织物组织和布面风格而定。
常用织物:平布-2入;府绸-4入;Rj=4斜纹-4入
– 每筘穿入数应尽可能等于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 是它的约数或倍数。
– 边纱的穿入要增加,以保证后续加工之需。
– 不同规格织物依靠筘号和每筘经纱穿入数来控 制经密和幅宽。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经、纬)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 织机上根据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
经纱:织物内与布边平行,纵向排列的纱线
纬纱:织物内与布边垂直,横向排列的纱线
织造过程:开口、引纬、打纬、送经、卷取
三.织物组织的基本知识
1. 织物组织:
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
2. 织物结构:
根据纬纱的不同屈曲而形成的不同空间状态。
第一、二章上机图、三原组织
![第一、二章上机图、三原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ffee2c1ade80d4d8d15a4fd3.png)
分析组织图
第一节
平纹组织及其织物(plain weaves)
一、组织图的表示方法
组织参数: 平纹组织属于同面组织。
返回
织物样品
二、平纹组织的上机图
当Pj 要求较小时采用顺穿法;Pj 要求较大时采用飞 穿法。
顺穿法
两页复列式飞穿法
四页复列式飞穿法
三、常见的平纹组织织物
因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 交织,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使织物挺括(布 料挺,触摸弹性好,有反拨力),结构紧密,质 地坚牢,平整,手感较硬。 棉织物:细布、平布、粗布、府绸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二、织物组织概述
(一)织物组织的概念与组织循环
(二)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 (四)组织点飞数
返回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1织轴;2经纱; 3后梁; 4停经片; 5综框; 6综丝眼; 7钢筘; 8梭口; 9纬纱; 10织口; 11胸梁; 12卷取辊; 13导布辊; 14卷布辊
3、照图穿法(省综穿法)
适用于组织循环较大,且在一个组织循环中有 若干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为了减少综片数, 把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片综中。对于 例图乙也叫做山形穿法。 优点:节省综片; 缺点:操作不易记忆;易出现各片上穿综 的综丝数不等。
返回
照图穿法
山形穿法
4、间断穿法
适用于两种组织合并成的条格组织织物。第一种组 织按照其经纱运动规律穿若干个循环后另一种组织按照 其规律穿入另一区,每个穿综规律称为一个穿综区,每 个区中有各自的穿综循环。
b、当经密较大时,综丝密度变大,纱线受 磨损易断头。 返回
顺穿法
2、飞穿法 一页综丝上有2—4列综丝,为复列式综框。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1534b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75.png)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第一节 织物上机图织物的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用以指导织物的上机装造工艺。
设计人员根据所设计的织物组织确定综框页数、穿综顺序、综框的提升顺序以及穿筘的方法。
所以织物上机织造前必须先确定上机图。
一、上机图的组成上机图由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及纹板图四个部分排列成一定的位置组成的。
上机图的布置应符合在织机上的工作位置,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1)组织图在下方,穿综图在上方,穿筘图在它们中间,而纹板图在组织图的右侧。
如图2-1(a)所示。
(2)组织图在下方,穿综图在上方,穿筘图在它们中间,而纹板图在穿综图的右侧(或左侧)如图2-1(b)所示。
工厂里的上机图,一般不把四个图全画出来,只画纹板图或只画穿综图与纹板图,穿综图及穿筘图常以文字说明。
(a)(b)图2-1 上机图的组成及布置二、上机图的画法(一)组织图组织图是表示织物组织中经纬纱浮沉规律的图解。
一般用意匠纸来描绘组织图。
意匠纸是一种专门用来描绘织物组织的方格纸,如图2-2所示,为八之八意匠纸。
图2-2 八之八意匠纸意匠纸上每一纵行代表一根经纱,经纱的顺序为自左至右;每一横行代表一根纬纱,纬纱的顺序为自下而上。
每一个方格代表一个组织点(浮点)。
当组织点为经组织点时,则在格子内涂满某种颜色或标上某种符号,如符号█等;当组织点为纬组织点时,则小方格为空白格子,即方格内不绘符号。
图2-3(a)中为意匠纸表示的组织图,(b)为结构图,(c)为第1根经纱剖面图;(d)为第1根纬纱剖面图。
图2-3 织物的组织图、结构图与剖面图在描绘组织图时,一般只需画出一个组织循环即可,如图2-3(a)中箭头标出的范围。
垂直箭头左侧的经纱根数为完全经纱数R j,水平箭头下面的纬纱根数为完全纬纱数R w。
图2-3(a)中,R j= R w=2。
图2-4(a)(b)(c)分别是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及双面组织三种组织的组织图。
三种组织的R j = R w=4。
(完整版)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完整版)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01f1a7f111f18582d05a4c.png)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第一节织物及其结构的概念一、织物的概念织物可分为机织物、编织物和无纺织物(非织造物)。
[出示样布]1、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经纱和纬纱),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
编织物是指由单独一组线编连而成的织物,分经编和纬编两种。
非织造布是将松散的纤维用粘合法或针刺法而连成的织物。
2、织物的分类:(1)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棉、毛、丝、麻、化纤;纯纺、混纺、交织物。
(2)按织物的用途分:衣着用织物:外衣、内衣、衬里等,约占50%;装饰用织物:窗帘、床罩、帷幔等,约占30%;产业用织物:传动带、水龙带、帘子布等,约占20%。
三者所占比例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改变。
(3)按织物组织(织物交织规律)分: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复杂组织、大花纹组织。
二、织物的量度1、匹长(米):约25—40米工厂一般以联匹形式:厚重织物二联匹,中厚织物3—4联匹,轻薄织物4—5联匹。
2、幅宽(厘米):织物向宽幅发展。
窄幅织物:80—120厘米;宽幅织物:127—168厘米。
织机分44”、56”、65”、75”等。
(1”=2.54cm)3、厚度(mm):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织物的耐磨性、保暖性随织物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4、重量(克/平方米):指每平方米织物的无浆干重的克数。
它与纱线细度和织物组织等有关。
三、织物组织的概念1、经纱和纬纱:经纱——沿织物长度方向的纱(与布边平行的纱)。
纬纱——沿织物宽度方向的纱(与布边垂直的纱)。
2、织物组织和组织点:(1)织物组织: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的规律。
(2)组织点:经纱和纬纱交织处。
经组织点用涂色表示,纬组织点用空白“口”表示。
(3)组织循环(完全组织循环)R:经、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在织物中重复是时的纱线数。
分经纱循环数Rj和纬纱循环数Rw。
3、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用组织图表示:纵行表示经纱,次序从左到右;横行表示纬纱,次序由下而上。
[例]指出下列各组织图的Rj和Rw,并用符号表示。
织物结构学课件——1.2 织物的上机图
![织物结构学课件——1.2 织物的上机图](https://img.taocdn.com/s3/m/64ccbbd402768e9950e7386c.png)
图并按一定的位置排列组成。
其排列形式有两种:
织
物 穿综图 结
构
学
穿筘图
穿综图 穿筘图
纹版图
组织图
纹版图
(a)
组织图 (b)
1.2.2 组织图
织
表示织物中经纬纱沉浮规律的图解。 组织图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物 直线表示法和方格表示法。
结 1、直线表示法: 构
学
2、方格表示法:
织 什么是意匠纸? 用来描绘织物组织的带有格子的纸称为意匠纸。
物 纵行格子代表经纱;横行格子代表纬纱。 结 每一个格子代表一个组织点。 构 学
123456 (甲)
123456 (乙)
1.2.3 穿综图
织
表示将组织图中的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页内
物 顺序的图解。
结
穿综的目的是:根据所设计的织物组织,
构 把经纱分成上下两层,以便投入纬纱形成织物。 学 一、穿综图代表的含义:
穿综次序达到重复的最少经纱根数。
四、穿综原则:
织 1、把浮沉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 物 内,也可以穿在不同的综片内;不同 交 结 织规律的经纱穿入另一页综内; 构 2、穿综图至少要画一个循环。 学
织 课后复习题:
物 1、什么是上机图?上机图是由哪几部分 结 组成的? 构 2、组织图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学 3、什么是穿综图?穿综的目的和原则是
什么?
织 五、穿综方法:
物
顺穿法
结
飞穿法
构
照图穿法
学
分区穿法
间断穿法
1、顺穿法:
织 将组织图中的每一根经纱逐一地、顺序
物 地穿入每一页综内。
结 穿综循环 : r=Rj =Z
织物结构与设计ppt课件
![织物结构与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4c296c700abb68a982fbda.png)
绪论
.
绪论
针织物
.
绪论
非织造布
.
绪论
机织物
.
绪论
三原组织
.
绪论
变化组织
.
绪论
联合组织
.
绪论
复 杂 组 织
.
绪论
大 提 花 组 织
.
第一章
第 第 织第
三 二 物一
节 节 组节
织 物 分 析
织 物 上 机
织 概 述
织 物 的
形
图成
及
织第 物一 上章 机 图 与 织 物 分 析
.
第一章
.
绪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1、系统地掌握织物组织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各种组织 对织物外观的影响,并能分析织物样品。 2、学会织物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及小样试织的方法。 3、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关心生产及市场销售信息, 注意搜集、分析样品资料,以开阔思路,丰富知识。 4、了解服用纺织品的风格、性能特征及设计依据、原则 和方法。
织物结构与设计
织
物
结
构
( 第
与
四 版
设
)计
.
织物结构与设计
课件制作
荆妙蕾 卢士艳 聂建斌 沈兰萍 田琳
.
织物结构与设计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第二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第三章 纹织物的装造与设计
第四章 织物几何结构的概念
第五章 服用织物设计
.
织物结构与设计
绪论
本课程是纺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研 究的对象是织物及织物中的经纬纱交织的 规律。根据纺织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从 事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织 物基础知识和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因而 设置了《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
织物结构与设计ppt课件
![织物结构与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5eef350b1c59eef8c7b4cc.png)
第二章
用第
织第 物四
织第 物三
织第 物二
织第 物一
织 物
二 章
节 节 节 节组
复 联 变 三织
杂 组
合 组
化 组
原 组
与
织 织 织 织应
及及及及
其其其其
-
第二章
本章要点
1、三原组织的基本特征、上机图的画法及 常用织物
2、浮长线、平均浮长的概念 3、变化组织上机图的画法及常用织物 4、联合组织织物的外观特点和形成原因 5、联合组织上机图的画法和设计要点 6、复杂组织的构成方法及织物设计要点 7、复杂组织上机图的画法和常用织物
-
第一章
-
第一章
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1、组织图表示法(方格表示法): 经组织点:填符号,如: 纬组织点;为空白“□”。
等。
-
第一章
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2、分式表示法: 一般为第一根纱线上
经组织点数 纬组织点数 (缎纹组织除外)
经组织点数 纬组织点数
-
第一章
组织点飞数
经向飞数Sj 纬向飞数Sw
-
本例:
Sj=3 Sw=2
第一章
组织点飞数
-
第一章
第二节 织物上机图
一、 织物上机图的组成 二、上机图的画法 (一)组织图 (二)穿综图 (三)穿筘图 (四)纹板图(提综图) 三、 组织图、穿综图、纹板图的相互关系
-
第一章
一、 织物上机图的组成
-
第一章
-
第一章
二、上机图的画法
穿综图、穿筘图、 纹板图
-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节 三原组织及其织物
一、原组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二、三原组织 (一)平纹组织及其织物 (二)斜纹组织及其织物 (三)缎纹组织及其织物 三、平均浮长
第一章、织物基本知识和上机图
![第一章、织物基本知识和上机图](https://img.taocdn.com/s3/m/a7318722cfc789eb172dc83c.png)
上机图(14)
4. 纹板图(提综图)
• 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每次引纬时综框升降 的次序)
• 每一纵行代表一页综框:纹板图纵行数=综页数 • 每一横行代表一次开口:纹板图横行数=组织图
横行数(纬纱数) • 纹板图的画法:根据组织图中经纱穿入综片的次
序依次按该经纱组织点交错规律填入纹板图对应 的纵行中 • 填绘点表示综框的提升符号,不代表经组织点
2. 穿筘图:
• 钢筘的作用:打纬、保证纬纱密度;保证经 密,使经纱排列均匀;控制布幅(筘片数)。
• 穿筘图:表示每筘齿内经纱的穿入数,用两 个横行表示,位于组织图和穿综图之间。
• 穿筘图横向行数为两行,纵向行数等于完全 经纱数的整数倍。
Hale Waihona Puke 上机图(4)上机图(5)
• 穿筘的原则:
– 每筘穿入数的多少应根据织物的经纱密度、特 数及织物组织和布面风格而定。
上机图(11)
– 分区穿法
– 应用场合:织物组织 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 上组织,或用不同性 质的经纱织造时。
– 图例:综分为前后两 个区,综页数目由织 物组织而定。
上机图(12)
上机图(13)
• 穿综方法的选择原则:
– 可从织物组织、经纱密度、经纱性质和操作几 个方面综合考虑。
– 操作便利的穿综方法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 穿错的可能性。
常用织物:平布-2入;府绸-4入;Rj=4斜纹-4入
– 每筘穿入数应尽可能等于其组织循环经纱数或 是它的约数或倍数。
– 边纱的穿入要增加,以保证后续加工之需。 – 不同规格织物依靠筘号和每筘经纱穿入数来控
制经密和幅宽。
• 筘号:单位长度内的筘齿数,公制:/10cm;英制:/2inch。
第一二章上机图三原组织
![第一二章上机图三原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d39bfc202cc58bd63086bddd.png)
二、织物应用的三大领域
1、服用织物:内衣、外衣、库料、裙子、便服、礼 服等。要求服用织物实用、美观、舒适。
2、装饰织物:要求舒适、美观、艺术化,如台布、 窗帘、沙发布、巾被、床罩、壁挂、墙布、地毯 等。大部分装饰织物为大提花织物和印花织物。
3、产业用织物:有工业、农业、医疗卫生、交通、 体育、军工国防、宇航等用途的织物。一般主要 考虑其功能性,如宇航服、匀压服、原子能防护 服、人造血管、滤布等。
返回已知组织图纹板图绘制穿综图已知穿综图纹板图绘制组织图返回第一节第一节平纹组织平纹组织第二节第二节斜纹组织斜纹组织第三节第三节缎纹组织缎纹组织第四节第四节平均浮长平均浮长第五节第五节织物紧度织物紧度第六节第六节织物分析织物分析第二章第二章三原组织及其织物三原组织及其织物返回本章要点11平纹斜纹缎纹组织上机图的画法22织物的种类及风格特征及其上机织造要点33浮长线平均浮长的概念44通过分析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织物分析的方法概述11括原组织包括纹平纹斜纹缎纹三种
(3)按加工方法分 ①机织物(woven fabric):在织机上由经纬纱 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 ②针织物(knitted-fabric):由针织机加工而成 的织物。 ③针、机织联合布:由针织、机织共同制成的织 物,又称编织物。 ④非织造布(nonwoven fabric):又称无纺布, 是一种由纤维层构成的纺织品。
3、纬纱(weft,filling yard):在织物中与布边 垂直的横向排列的纱线。
(二)织物分类 (1)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 ①纯纺织物(fure raw fabric):经纬纱均由同一 种原料纺纱织成的织物。 ②混纺织物(combination fabric):由两种或两 种不同种类的纤维混纺的经纬纱织成的织物。 ③交织物(union cloth):由不同纤维纺成的经纱 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织物组织与织物上机图教学目标与要求:1、让学生掌握织物组织的基本概念;2、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织物的上机图及上机图的构成与布局;3、掌握穿综方法及原则;4、掌握穿入数如何在穿筘图中表示方法;5、掌握纹板图的含义及其绘图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织物组织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一、织物的形成二、织物组织与组织循环织物交织示意图如下:平纹组织 2/1 斜纹组织图 1-1 织物交织(结构图和剖面图)1.织物组织:在织物中经、纬相互浮沉交织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
1)交错:如图所示经(纬)纱由浮到沉、或由沉到浮,我们称之为交错。
2)交织:经(纬)纱由沉到浮,再由浮到沉;或者由浮到沉,再由沉到浮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交织2、组织点(浮点):把经纬纱线相交处,称为组织点。
1)经组织点(经浮点):经纱浮在纬纱上,2)纬组织点(纬浮点):纬纱浮在经纱上3、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浮沉交织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
用 R 表示。
1)经循环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称为经循环数。
用 R j表示。
2)纬循环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纬纱数,称为纬循环数。
用 R w 表示。
4、经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经组织点多于纬组织点的,称为经面组织。
5、纬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纬组织点多于经组织点的,称为纬面组织。
6、同面组织:织物组织中,经组织点等于纬组织点的,称为同面组织。
三、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1、方格法:1)意匠纸:带有格子的纸,其中的横行代表纬纱,纵行代表经纱。
一般习惯上将经纱填绘符号来表示(○、×、■、●、▲等),纬组织点为空白格。
利用交织示意图与组织图示意讲解组织图:绘组织图注意的问题:画组织图以前先画范围和边框,标出经纬纱序号,再画组织点。
2、分式表示法适用于较简单的织物,分子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分母表示每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
四、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如图1-1中所示)1、纵向截面示意图:表示沿织物的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切断,再将断面翻转900后的剖面视图。
2、横向截面示意图:表示沿织物的中某根纬纱正中间切断,再将断面翻转900后的剖面视图。
五、飞数(描述织物组织的参数)飞数:同一系统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飞数。
用 S 表示。
即相应的经(纬)组织点在纬纱(经纱)上的序数差。
1)经向飞数:沿经纱方向数的飞数,称为经向飞数。
用 Sj 表示。
(沿经纱方向数的相邻两根经纱上相应两个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经向飞数)。
从前一根经纱向后一根经纱数。
2)纬向飞数:沿纬纱方向数的飞数,称为纬向飞数。
用 Sw 表示。
(沿纬纱方向数的相邻两根纬纱上相应两个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纬向飞数)。
从前一根纬纱向后一根纬纱数。
飞数是一个向量。
经向飞数向上为正(+),向下为负(-);纬向飞数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图示讲解:课堂练习题说出飞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解为主,配以多媒体教学第二节织物的上机图一、上机图定义及其组成1、上机图是表示织物织造工艺条件特征的图解。
2、上机图构成:由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排列成一定的位置而组成,如图1-5 所示。
实际生产中,上机图并不全部画出,如穿筘图、穿综图常以文字说明,平纹组织的上机图以文字说明。
二、组织图三、穿综图(一)穿综图1、定义:表示组织图中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框顺序的图解。
2、穿综图中的纵横行与经纱与综框的关系:每一横行代表一列综丝(或一片综框),每一纵列代表与组织图相对应的一根经纱。
1)复列式综框:一片综框上分挂几列综丝(如两列、三列、四列等)2)单列式综框:一片综框上只有一列综丝。
在穿综图中综框的排列顺序是自下向上排列。
在织机上是由织口(或胸梁)向织轴(或后梁)方向排列。
表示某一根经纱穿入某列综丝上,则在代表纵列经纱与代表横行综丝的交叉处的方格内用符号●、■、×表示。
(二)穿综的基本原则是:1、浮沉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列综丝;有时为了减少综丝密度,则分穿在几列综丝或几片综框。
2、浮沉规律不同的经纱必须穿入不同的综框。
3、每列综丝密度不宜过大,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综框片数。
4、提综次数多的经纱一般穿入前面综框。
5、穿入经纱数多的综框放在前面。
6、穿综规律应尽量简单,便于记忆。
(三)穿综方法根据织物的组织与密度不同而不同。
常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飞穿法、山形穿法、照图穿法、分区穿法、间断穿法等。
1、顺穿法顺穿法是将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逐一地顺次穿入各片综框。
顺穿法的优点:操作简便,不宜出错。
顺穿法的缺点:①经纱循环数大时,综框数增加,会造成上机困难。
②经纱密度过大,综框数又少,则在开口时经纱与综丝严重摩擦,易造成断头或开口不清。
顺穿法时,r(穿综循环经纱数) = Z(综片页数) = R j(组织循环经纱数)(采用四片综框织高密府绸时,穿综顺序 1234,提综顺序 13、24,此时 r = Z> R j )2、飞穿法飞穿法是把所有综片划分为若干组,分成的组数等于经纱循环数或经纱循环数的倍数,穿综的次序是先穿各组中的第 1 片综丝,然后再穿各组中的第 2 片综丝,依次类推。
飞穿法时采用复列式综框或增加单列式综框的片数。
飞穿法适用于经密较大,经纱循环数较小的织物。
如高密府绸、高密斜纹等。
飞穿法时, r = Z> R j3、照图穿法照图穿法是将浮沉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片综框,将浮沉规律不同的经纱穿入不同的综框。
照图穿法在丝织物中常被采用,俗称“花捞”。
照图穿法时, r = R j > Zr:穿综循环数; Z:综丝列数; R j:经纱循环数。
照图穿法适用于经循环较大而其中含有经纱浮沉规律相同的组织(如绉组织、平纹小提花组织)。
分区、间断穿法适用于条格花纹织物、重经组织织物、多层组织织物等,其缺点是各片综的综丝数不等,因此各片综的综丝密度和负荷也不同,各片综的磨损情况不同4、分区穿法当织物组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或用不同性质的经纱织造时,多采用分区穿法。
分区穿法是把所有综片分成若干区,各区中所包括的综片数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分区数应等于织物中不同组织的数目,每一区的综片数应根据该区的组织循环和穿综方法来定。
例题:下图看怎么穿及其r、Z由计算可得出结论:分区穿法的穿综循环由区数及各区的穿综循环来决定。
当各区穿综排列比为1比1时,总穿综循环应为各区穿综循环的最小公倍数×区数 r总 = r1、r2、r3 ......的最小公倍数×区数,此时 r = R j > K5、间断穿法是分区穿法的一种,只是穿综区域非上下并列,而是左右并列),即先把某一组织的经纱全部穿入一区内,然后把另一组织的经纱全部穿入另一区内。
间断穿法的穿综循环等于经纱循环数。
r = R j照图穿法、分区穿法,其优点是减少综片数,在多臂机上能织出较复杂的花纹织物。
其缺点是各片综的综丝数不等,因此各片综的综丝密度和负荷也不同,各片综的磨损情况不同。
四、穿筘图确定每筘齿穿入经纱数的图,称为穿筘图。
在穿筘图中,用两个横行表示相邻筘齿,以横向方格连续涂绘符号●、■、×表示穿入同一筘齿中的经纱根数。
每筘齿穿入经纱根数的多少,应根据经纱的密度、线密度以及织物组织等因素来确定,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织物外观为原则。
选择穿入经纱根数少,筘号大的钢筘,经纱分布均匀;但筘片与经纱摩擦严重,断头增加。
选择穿入经纱根数多,筘号小的钢筘,经纱分布不均匀,筘路明显;但钢筘价格便宜。
每筘齿穿入经纱根数应等于其经循环数或经循环数的约数或倍数。
为了使布边坚牢,便于织造和后整理加工,边经穿入经纱根数一般比地经穿入经纱根数要多。
在穿筘图中,空筘用符号“∧”表示。
也可用空格表示。
穿筘数除了用穿筘图表示之外,还可以用数字表示。
让学生来说一下,各种组织的穿筘数五、纹板图1、定义: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2、位置:一种位于组织图右侧,另一种是位于穿综图的右侧(左手织机)或左侧(右手织机)。
在实际中,常用纹板图位于组织图右侧的画法3、纹板图纵横行与综和经纱的对应关系每一纵列表示对应的一片综,其纵列数等于综片数,其顺序是自左向右。
过去每一横行表示一块纹板(单动式多臂织机)或一排纹钉(复动式多臂织机),现在每一横行表示一根纬纱的浮沉情况(每投一纬各综框的升降情况),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中的纬纱根数(纬循环数)。
经纱提起以符号●、■、×表示,经纱下沉以空格表示。
4、纹板的植钉纹板图是多臂开口织机植纹钉(或打纹孔)的依据,是设计踏盘(凸轮)外形的依据。
传统的多臂开口织机是在纹板上植纹钉,以此来控制综框的运动规律。
现在的机械多臂开口织机多是打纹孔来控制综框的运动规律,电子多臂开口织机靠编辑程序(织物组织CAD)来控制综框的运动规律。
六、组织图、穿综图、纹板图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机图中组织图、穿综图、纹板图三者之间关系密切。
已知组织图、穿综图、纹板图中的任意两图,可求出第三个图。
1、已知组织图和穿综图,绘纹板图2、已知组织图和纹板图,绘穿综图(图1—18)3、已知穿综图、纹板图绘组织图(图1—19)教学方法与手段: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初学者稍有一点难理解,以图示讲解为主,多联系实际,课后给学生一定的作业,加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