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分析与上机图课件Ppt

合集下载

面料织物成分及结构分析PPT课件

面料织物成分及结构分析PPT课件
随着人们对纺织品性能要求的提高,对面料织物成分及结构的分析显得尤为重 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还有助于推动纺织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面料织物成分及结构的分析, 了解其性能特点、品质差异和用途范 围,为纺织品的生产、研发、品质控 制和市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意义
有助于提高纺织品的性能和品质,满 足消费者需求;有助于推动纺织行业 的科技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有助 于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耐磨性好,弹性好,但易产生静电。
混纺纤维成分
棉麻混纺
结合了棉花和麻的优点, 既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 性,又有快干性。
涤棉混纺
结合了涤纶和棉花的优点, 既有棉花的柔软舒适,又 有涤纶的耐磨性。
毛涤混纺
结合了羊毛和涤纶的优点, 既有羊毛的保暖性和弹性, 又有涤纶的不易变形性。
03
面料织物的结构分析
表面结构分析
纱线结构
分析纱线的细度、捻度、股数等 结构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织物 的质地、弹性和耐磨性的作用。
织物密度
测量织物的经纬密度、纱线密度 等参数,以评估织物的紧密程度
和工艺水平。
织物组织结构分析
织物组织
研究织物的组织结构,如平纹、斜纹、缎纹等,以及不同组织结 构对织物的外观、手感和性能的影响。
交织规律
表面纹理
描述织物表面的凹凸、颗粒、起 绒等纹理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
织物外观和触感的影响。
表面光泽
分析织物表面的反射和折射特性, 以及如何影响织物的光泽度和视觉 效果。
表面疵点
识别和分析织物表面可能存在的瑕 疵、破损、色差等问题,以及这些 问题对织物品质的影响。
内部结构分析
纤维排列

织物结构学课件——1.2 织物的上机图

织物结构学课件——1.2  织物的上机图

物 2、什么是飞穿?在什么情况下采用飞穿?
结 3、照图穿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构 4、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分区穿法?

5、在什么情况下采用间断穿法? 6、筘的作用什么?
1.2.5 纹板图:


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

1、纹板图位于组织图右侧的绘制方法:

1)纹板图所代表的含义:

其纵行表示与穿综图对应的一页综片,其
4 3 2 1
12345678
优点:减轻经纱与综丝的摩擦,减少经纱
织 断头,提高开口清晰度 物 结 缺点:所需的综页数增多
构 学 适用:组织循环少(简单),经密大的织物
3、照图穿法:

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内。
物 结
穿综循环:r=Rj 穿综规律:r=Rj >Z 优点:可以减少综页的页数。
顺序自左至右,因此其纵行数等于综页数;
其横行表示一块纹板或一排纹钉,其横行
数等于组织循环纬纱数。
2) 绘制方法:


第一根经纱穿
结 入第一页综,那么 就在纹板图对应的
构 第 1 纵行内将组织
学 图中第一根经的沉
浮规律填入纹版中
图第一纵行内,以
此类推。
4 3 2 1
1234
1234
4)优点:绘图方便 核对简单

筘齿内的经纱则在筘齿图中的另一横行连续 涂以符号表示。
穿筘原则:

经纱密度大的则每筘齿穿入数可多些; 直接销售的坯布和色织布穿入数可少些;

需经后整理加工的织物穿入数可大些。

总之,每筘的穿入数应等于组织循环经
纱根数或等于其约数或等于其倍数。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节 织物的形成及织物组织概述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二、织物组织概述
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组织点飞数 平均浮长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服用纺织品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装饰用纺织品
绪论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产业用纺织品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课程是纺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研究的对 象是织物及织物中经纬纱交织的规律。根据纺织 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事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 必须具备一定的织物组织结构知识和产品综合设 计、开发能力,具备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市场分 析和开拓能力,能够对纺织面料的色彩、图案、 织纹、质地、功能、风格等进行综合设计,因而 设置了《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 织物组织概述
织物组织 经组织点 纬组织点 组织循环 组织循环经纱数 组织循环纬纱数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章
《织物结构与设计》(第5版)

第二章织物分析方法与织物上机图ppt课件

第二章织物分析方法与织物上机图ppt课件
本章重点知识
织物分析方法与步骤
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的 画法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Page 1
第一节 织物分析方法
一、 取样
六、 测定经纬纱线密度
二、 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七、 鉴定经纬纱原料
三、 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四、 确定织物的经纬密度 五、 测定经纬纱缩率
八、 概算织物质量 九、 分析织物的组织及色纱的配合
Page 2
第二节 织物的上机图
一、上机图的组成
二、上机图的画法 1.组织图 2.穿综图 3.穿筘图 4.纹板图 三、上机图的相互关系
Page 3
一、上机图的组成
Page 4
二、上机图的画法
(一)组织图
表示织物组织中经纬纱浮沉规律的图解
Page 5
(二)穿综图
表示组织图的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片顺序的图解
Page 12
3.纹钉的钉植法
右手车左龙头纹板钉植
Page 13
左手车右龙头纹板钉植
Page 14
三、上机图的相互关系
已知穿综图和纹板图求作组织图
Page 15
已知组织图和纹板图求穿综图
Page 16
穿综方法:顺穿法、飞穿法、照图穿法、间断穿法、分区穿法
顺穿法
Page 6
飞穿法
Page 7
照图穿法(省综穿法、山形穿法)
Page 8
分区及齿穿入的经纱根数
Page 10
(四)纹板图 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
1.纹板图在组织图的右侧
Page 11
2.纹板图在穿综图的右侧或左侧

织物上机图

织物上机图
一、取样 (一)取样位置 从整匹取样时,样品到布边距离不小于 5 厘 米,离两端距离在棉织物上不少于 1.5--3米;在 毛织物上不少于3米;在丝织物上约3.5—5米。 (二)取样大小 取样面积大小,应随织物种类、组织结构而 异。
织物分析步骤和方法
二、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四、测定织物的经纬密度 1、直接测定法 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直接测数 2、间接测定法 用于密度大的,纱线特数小的规则组织织物。
2、常用穿综方法:
顺穿法:
说出1、2、3、4的含义
2、常用穿综方法:

练习题
顺穿法的特点:


优点:操作简便,不宜出错。 缺点:① 经纱循环数大时,综框数增加,会造 成上机困难。② 经纱密度过大,综框数又少, 则在开口时经纱与综丝严重摩擦,易造成断头或 开口不清。 顺穿法时,r(穿综循环经纱数) = Z(综片页 数) = Rj (组织循环经纱数)(采用四片综框 织高密府绸时,穿综顺序 1234,提综顺序 1、3, 2、4,此时 r = Z> Rj )
(4)分区、间断穿法:



当织物组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或用不 同性质的经纱织造时,多采用分区穿法。 分区穿法是把所有综片分成若干区,各区中所包 括的综片数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分区数应等于织物中不同组织的数目,每一区的 综片数应根据该区的组织循环和穿综方法来定。 间断穿法是将穿综区域左右并列,即先把某一组 织的经纱全部穿入一区内,然后把另一组织的经 纱全部穿入另一区内。
第三章 机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
上机图的组成 上机图的画法 上机图的相互关系 织物分析

本章主要知识点:
穿综的原则 顺穿、飞穿、照图穿、分区穿法 穿综图的数字表示 穿筘图的画法及数字表示 纹板图的画法及数字表示 组织图、穿综图、纹板图三者的关系 织物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织物组织与结构(PPT270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PPT270页)

由上述所举各例知道穿综方法是多样的,要确定穿综方法 可从织物组织、经纱密度、经纱性质和操作几个方面综合 考虑。操作便利的穿综方法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穿错 的可能性。
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工厂往往不用上述的方格法来描绘穿 综图,而是用文字加数字来表示。穿综方法可写成小花纹 织物,用4页综,穿法:1、2、3、4、3、2。又可写成用 8页综,穿法:1、2、3、4、5、6、7、8。
穿综的原则是: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 页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 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出其 不一个穿综循环。
现将常用的穿综方法分述于下。 1、顺穿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逐一地顺次穿在 每一页综片上,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Rj)等于所需的 综片页数(Z)。此种方法的穿综循环经纱数(r)也与Rj、 Z相等,即Rj=Z=r。
四、纹板图
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它是多臂开口机构植纹钉的 依据。此种方法绘图方便、校对简捷,所以工厂(尤其是 色织厂)一般采用此法。
纹板图中每一纵行表示对应的一页(列)综片,其顺序是 自左向右,其纵行数等于综页(列)数。每一横行表示一 块纹板(单动式多臂织机)或一排纹钉孔(复列式多臂织 机)。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中的纬纱根数。纹板图的画法 是:根据组织图中经纱穿入综片的次序依次按该经纱组织 点交错规律填入纹板图对应的纵行中。
少。
二、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1.组织图表示法 织物组织的经纬纱浮沉规律一般用组织图来表示。对于简 单的织物组织大多采用方格表示法。用来描绘织物组织的、 带有格子的纸称为意匠纸,其纵行格子表示经纱,横行格 子表示纬纱。在简单组织中,每个格子代表一个组织点 (浮点)。当组织点为经组织点时,应在格子内填满颜色 或标以其他符号。当组织点为纬组织点时,即为空白格子。

织物分析ppt课件

织物分析ppt课件
1
为了能获得比较正确的分析结果,在分析前要计划分析的 项目和它们的先后顺序。操作过程要细致,并且要在满足 分析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布样用料。 织物分析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取样 分析织物时,资料的准确程度与取样的位置、样品面积大 小有关,因而对取样的方法应有一定的要求。由于织物品 种极多,彼此间差别又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样品的选 择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16
七、鉴定经纬纱原料 1.经纬纱原料的定性分析 鉴别纤维一般采用的步骤是先决定纤维的大类, 属天然纤维素纤维,还是属于天然蛋白质纤维或 是化学纤维。再具体决定是哪一品种。常用的鉴 别方法有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法和化学 溶解法等,其具体方法与纤维的鉴别方法相同。
(10)条子织物其条子方向通常是经纱。
8
(11)在不同原料交织中,一般棉毛或棉麻
交织的织物,棉为经纱;毛丝交织物中, 丝为经纱;毛丝棉交织物中,则丝、棉为
经纱;天然丝与绢丝交织物中,天然丝为 经纱;天然丝与人造丝交织物中,则天然 丝为经纱。
9
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一)直接测定法 直接测定法凭借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来完成。
13
(1)在拨出和拉直纱线时,不能使纱线发生退捻 或加捻。对某些捻度较小或强力很差的纱线,应 尽量避免发生意外伸长; (2)分析刮绒和缩绒织物时,应先用火柴或剪刀 除去表面绒毛,然后再仔细地将纱线从织物中拨 出; (3)粘胶纤维在潮湿状态下极易伸长,故在操作 时避免手汗沾湿纱线。
14
六、测算经纬纱线密度 纱线线密度是指纱线单位长度的重量,常用指标 特克斯来表示。特克斯指1000cm的纱线在公定回 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计算公式如下:Tt=1000G/L 式中:Tt—经(纬)纱线密度;
4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演示幻灯片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演示幻灯片
④花式穿筘:利用筘穿入数的变化可设计出别致新颖的 条形织物,如在同一筘幅内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筘穿入 数,或者空出若干筘齿,使织物经密发生变化,形成新颖 的纵条纹织物。
23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3.穿筘方法 (1)平穿:均匀穿筘,用于 普通织物; (2)花穿:不均匀穿筘或空 筘,用于稀密条织物、透孔织 物等。 空筘的表示: a.在空筘位置下方以∧表示; b.以“□”等符号表示; c、用数字 “0”表示。 【12103430】3入。
时,采用分区穿法。一般把综框前后分区。 各区的综片数,由组织确定。 一般:交织多的放在前面;花纹组织放在前面,地组织放在后面。
17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分区穿法
后区 前区
分区穿法
18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三)穿筘图:表示钢筘每筘齿穿入的经纱根数的图解。
19
1.作图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②经纱密度:经纱密度增大,筘穿入数增加。
22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③组织结构:筘穿入数一般等于织物组织循环经纱数或 是其约数(或倍数)。透孔组织筘穿入数为一束经纱数。重 经组织、双层组织、毛巾组织、起绒组织的筘穿入数一般 为经纱排列比之和或为其倍数,当经纱排列比之和数值较 大时可为其约数。对于纱罗组织,同一绞组中的绞经与地 经必须穿在同一筘齿中。对于锻条手帕,在同一筘幅中筘 穿入数可以不同,如平纹处采用2穿入,缎纹处采用4穿入。
嘉兴学院 Jiaxing University
教学内容: 织物结构与设计
授课对象:纺织工程专业 教 师:徐旭凡
1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织物上机图的画法及相互关系;了解织物 分析的基本内容及步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上机图的画法及相互关系。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第一节 织物上机图织物的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用以指导织物的上机装造工艺。

设计人员根据所设计的织物组织确定综框页数、穿综顺序、综框的提升顺序以及穿筘的方法。

所以织物上机织造前必须先确定上机图。

一、上机图的组成上机图由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及纹板图四个部分排列成一定的位置组成的。

上机图的布置应符合在织机上的工作位置,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1)组织图在下方,穿综图在上方,穿筘图在它们中间,而纹板图在组织图的右侧。

如图2-1(a)所示。

(2)组织图在下方,穿综图在上方,穿筘图在它们中间,而纹板图在穿综图的右侧(或左侧)如图2-1(b)所示。

工厂里的上机图,一般不把四个图全画出来,只画纹板图或只画穿综图与纹板图,穿综图及穿筘图常以文字说明。

(a)(b)图2-1 上机图的组成及布置二、上机图的画法(一)组织图组织图是表示织物组织中经纬纱浮沉规律的图解。

一般用意匠纸来描绘组织图。

意匠纸是一种专门用来描绘织物组织的方格纸,如图2-2所示,为八之八意匠纸。

图2-2 八之八意匠纸意匠纸上每一纵行代表一根经纱,经纱的顺序为自左至右;每一横行代表一根纬纱,纬纱的顺序为自下而上。

每一个方格代表一个组织点(浮点)。

当组织点为经组织点时,则在格子内涂满某种颜色或标上某种符号,如符号█等;当组织点为纬组织点时,则小方格为空白格子,即方格内不绘符号。

图2-3(a)中为意匠纸表示的组织图,(b)为结构图,(c)为第1根经纱剖面图;(d)为第1根纬纱剖面图。

图2-3 织物的组织图、结构图与剖面图在描绘组织图时,一般只需画出一个组织循环即可,如图2-3(a)中箭头标出的范围。

垂直箭头左侧的经纱根数为完全经纱数R j,水平箭头下面的纬纱根数为完全纬纱数R w。

图2-3(a)中,R j= R w=2。

图2-4(a)(b)(c)分别是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及双面组织三种组织的组织图。

三种组织的R j = R w=4。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第一节织物及其结构的概念一、织物的概念织物可分为机织物、编织物和无纺织物(非织造物)。

[出示样布]1、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经纱和纬纱),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

编织物是指由单独一组线编连而成的织物,分经编和纬编两种。

非织造布是将松散的纤维用粘合法或针刺法而连成的织物。

2、织物的分类:(1)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棉、毛、丝、麻、化纤;纯纺、混纺、交织物。

(2)按织物的用途分:衣着用织物:外衣、内衣、衬里等,约占50%;装饰用织物:窗帘、床罩、帷幔等,约占30%;产业用织物:传动带、水龙带、帘子布等,约占20%。

三者所占比例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改变。

(3)按织物组织(织物交织规律)分: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复杂组织、大花纹组织。

二、织物的量度1、匹长(米):约25—40米工厂一般以联匹形式:厚重织物二联匹,中厚织物3—4联匹,轻薄织物4—5联匹。

2、幅宽(厘米):织物向宽幅发展。

窄幅织物:80—120厘米;宽幅织物:127—168厘米。

织机分44”、56”、65”、75”等。

(1”=2.54cm)3、厚度(mm):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织物的耐磨性、保暖性随织物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4、重量(克/平方米):指每平方米织物的无浆干重的克数。

它与纱线细度和织物组织等有关。

三、织物组织的概念1、经纱和纬纱:经纱——沿织物长度方向的纱(与布边平行的纱)。

纬纱——沿织物宽度方向的纱(与布边垂直的纱)。

2、织物组织和组织点:(1)织物组织: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的规律。

(2)组织点:经纱和纬纱交织处。

经组织点用涂色表示,纬组织点用空白“口”表示。

(3)组织循环(完全组织循环)R:经、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在织物中重复是时的纱线数。

分经纱循环数Rj和纬纱循环数Rw。

3、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用组织图表示:纵行表示经纱,次序从左到右;横行表示纬纱,次序由下而上。

[例]指出下列各组织图的Rj和Rw,并用符号表示。

(完整版)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完整版)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第一节织物及其结构的概念一、织物的概念织物可分为机织物、编织物和无纺织物(非织造物)。

[出示样布]1、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经纱和纬纱),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

编织物是指由单独一组线编连而成的织物,分经编和纬编两种。

非织造布是将松散的纤维用粘合法或针刺法而连成的织物。

2、织物的分类:(1)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棉、毛、丝、麻、化纤;纯纺、混纺、交织物。

(2)按织物的用途分:衣着用织物:外衣、内衣、衬里等,约占50%;装饰用织物:窗帘、床罩、帷幔等,约占30%;产业用织物:传动带、水龙带、帘子布等,约占20%。

三者所占比例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改变。

(3)按织物组织(织物交织规律)分: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复杂组织、大花纹组织。

二、织物的量度1、匹长(米):约25—40米工厂一般以联匹形式:厚重织物二联匹,中厚织物3—4联匹,轻薄织物4—5联匹。

2、幅宽(厘米):织物向宽幅发展。

窄幅织物:80—120厘米;宽幅织物:127—168厘米。

织机分44”、56”、65”、75”等。

(1”=2.54cm)3、厚度(mm):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织物的耐磨性、保暖性随织物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4、重量(克/平方米):指每平方米织物的无浆干重的克数。

它与纱线细度和织物组织等有关。

三、织物组织的概念1、经纱和纬纱:经纱——沿织物长度方向的纱(与布边平行的纱)。

纬纱——沿织物宽度方向的纱(与布边垂直的纱)。

2、织物组织和组织点:(1)织物组织: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的规律。

(2)组织点:经纱和纬纱交织处。

经组织点用涂色表示,纬组织点用空白“口”表示。

(3)组织循环(完全组织循环)R:经、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在织物中重复是时的纱线数。

分经纱循环数Rj和纬纱循环数Rw。

3、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用组织图表示:纵行表示经纱,次序从左到右;横行表示纬纱,次序由下而上。

[例]指出下列各组织图的Rj和Rw,并用符号表示。

织物结构学课件——1.2 织物的上机图

织物结构学课件——1.2  织物的上机图

图并按一定的位置排列组成。
其排列形式有两种:

物 穿综图 结


穿筘图
穿综图 穿筘图
纹版图
组织图
纹版图
(a)
组织图 (b)
1.2.2 组织图

表示织物中经纬纱沉浮规律的图解。 组织图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物 直线表示法和方格表示法。
结 1、直线表示法: 构

2、方格表示法:
织 什么是意匠纸? 用来描绘织物组织的带有格子的纸称为意匠纸。
物 纵行格子代表经纱;横行格子代表纬纱。 结 每一个格子代表一个组织点。 构 学
123456 (甲)
123456 (乙)
1.2.3 穿综图

表示将组织图中的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页内
物 顺序的图解。

穿综的目的是:根据所设计的织物组织,
构 把经纱分成上下两层,以便投入纬纱形成织物。 学 一、穿综图代表的含义:
穿综次序达到重复的最少经纱根数。
四、穿综原则:
织 1、把浮沉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 物 内,也可以穿在不同的综片内;不同 交 结 织规律的经纱穿入另一页综内; 构 2、穿综图至少要画一个循环。 学
织 课后复习题:
物 1、什么是上机图?上机图是由哪几部分 结 组成的? 构 2、组织图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学 3、什么是穿综图?穿综的目的和原则是
什么?
织 五、穿综方法:

顺穿法

飞穿法

照图穿法

分区穿法
间断穿法
1、顺穿法:
织 将组织图中的每一根经纱逐一地、顺序
物 地穿入每一页综内。
结 穿综循环 : r=Rj =Z

2织物组织与上机图

2织物组织与上机图

19
d)间断穿法——由不同的穿综规律划分不同的穿综
区(左右),每个区有各自的穿综循环。
20
e)分区穿法——若组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不
同组织,或不同性质的经纱织造时,采用分区穿法。 一般把综框前后分区。
后区
后区
前区
前区
21
(3)穿筘图
穿筘图——经纱穿入钢筘板筘齿穿入数图解。 A. 钢筘的规格 筘号——每10cm钢筘 (英制:每2英寸)内的筘齿数。 B. 钢筘的作用 a. 控制织物的密度以及排列次序 b. 在织机工作中起打纬的作用 c. 在引纬中形成有效的梭口,并给引纬器导向作用。
12
二页复列式飞穿法上机图
15
(2)穿综图
穿综图——表示织物所需综页数及组织图中各根经纱 穿综顺序的图解。
A. 穿综原则
沉浮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页综片,有时也可穿入不同 综片;沉浮规律不同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的综页内。
a. 一根经纱一般只能穿入一页综片的一根综丝(有极少例外)。 b. 综页:分单列式和复列式(2~4列)。一页综框上各列综片的 运动规律相同。 c. 穿综图至少画出一个穿综循环
23
D. 穿筘方法
a、平穿:均匀穿筘,用于普通织物; b、花穿:不均匀穿筘或空筘,用于稀密条织物、透孔织物等。
24
(3)纹板图
纹板图——是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 A. 纹板图的画法 穿入某页综的经纱的沉浮规律即为该页综对应纵行的纹板图。
特例:顺穿法时,纹板图=组织图。
纹板图
25
B. 纹钉的钉植(以复动式开口机构为例) a、确定左、右手车——右手车,左龙头;左手车,右龙头。 b、纹板(八角花筒)—— 一块纹板上有两排纹钉孔,每排纹钉控制一 次开口;每排各有16个孔眼,每个孔眼控制一页综片,尽量用靠近机前 的孔眼(前综),纹板数应大于等于8。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第一章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置2、简述从哪几个方面对织物进行量度?3、试分别说明组织点(浮点)、经组织点(经浮点)、纬组织点(纬浮点)的含义。

4、试说明组织循环(完全组织)、经纱循环数Rj、纬纱循环数Rw的含义。

5、试分别说明同面组织、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异面组织的含义。

6、试说明织物中经纬纱交错次数与交织次数的区别。

第一节织物及其结构的概念一、织物的概念织物可分为机织物、编织物和无纺织物(非织造物)。

[出示样布]1、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经纱和纬纱),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

编织物是指由单独一组线编连而成的织物,分经编和纬编两种。

非织造布是将松散的纤维用粘合法或针刺法而连成的织物。

2、织物的分类:(1)按构成织物的原料分:棉、毛、丝、麻、化纤;纯纺、混纺、交织物。

(2)按织物的用途分:衣着用织物:外衣、内衣、衬里等,约占50%;装饰用织物:窗帘、床罩、帷幔等,约占30%;产业用织物:传动带、水龙带、帘子布等,约占20%。

三者所占比例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改变。

(3)按织物组织(织物交织规律)分: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复杂组织、大花纹组织。

二、织物的量度1、匹长(米):约25—40米工厂一般以联匹形式:厚重织物二联匹,中厚织物3—4联匹,轻薄织物4—5联匹。

2、幅宽(厘米):织物向宽幅发展。

窄幅织物:80—120厘米;宽幅织物:127—168厘米。

织机分44”、56”、65”、75”等。

(1”=2.54cm)3、厚度(mm):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织物的耐磨性、保暖性随织物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4、重量(克/平方米):指每平方米织物的无浆干重的克数。

它与纱线细度和织物组织等有关。

三、织物组织的概念1、经纱和纬纱:经纱——沿织物长度方向的纱(与布边平行的纱)。

纬纱——沿织物宽度方向的纱(与布边垂直的纱)。

2、织物组织和组织点:(1)织物组织: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的规律。

(2)组织点:经纱和纬纱交织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经纱的线密度:经纱的线密度增大,筘穿入 数减少。
②经纱密度:经纱密度增大,筘穿入数增加。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③组织结构:筘穿入数一般等于织物组织循环经纱数或 是其约数(或倍数)。透孔组织筘穿入数为一束经纱数。重 经组织、双层组织、毛巾组织、起绒组织的筘穿入数一般 为经纱排列比之和或为其倍数,当经纱排列比之和数值较 大时可为其约数。对于纱罗组织,同一绞组中的绞经与地 经必须穿在同一筘齿中。对于锻条手帕,在同一筘幅中筘 穿入数可以不同,如平纹处采用2穿入,缎纹处采用4穿入。
由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四部分组成,并 按一定位置排列而成。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常用的排列方式有:
二、上机图的画法
(一)组织图:略 (二)穿综图 1.定义:表示织物所需综页数及组织图中各根经纱穿综顺序的图解。 2.穿综原则:
沉浮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页综片,有时也可穿入不同综片; 沉浮规律不同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的综页内; 一根经纱一般只能穿入一页综片的一根综丝(有极少例外)。 综页:分单列式和复列式(2~4列)。一页综框上各列综片的运
第二章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织物上机图的画法及相互关系;了解织物 分析的基本内容及步骤。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上机图的画法及相互关系。
三.学时分配:4学时 四.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组织1个学时
的现场教学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上机图: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 一、 织物上机图的组成
二页复列式飞穿法
四页复列式飞穿法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形式:采用复列式综框(每页综框上有2~4列综丝)或成倍增 加单列式综框。 r = Rj ×每页综丝列数
只适应于有梭织机 目的:减小综丝密度,减小综丝对经纱的摩擦,减少经纱断头并
利于开口不清。 适用:Rj较小而Pj较大的织物。如高密府绸、细布、纱卡等
c、穿综和织造操作较复杂,不易记忆。 实例:如右图所示
(4)间断穿法:由不同的穿综规律划分不同的穿综
区(左右),每个区有各自的穿综循环。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5)分区穿法 若组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组织,或不同性质的经纱织造
时,采用分区穿法。一般把综框前后分区。 各区的综片数,由组织确定。 一般:交织多的放在前面;花纹组织放在前面,地组织放在后面。
④花式穿筘:利用筘穿入数的变化可设计出别致新颖的 条形织物,如在同一筘幅内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筘穿入 数,或者空出若干筘齿,使织物经密发生变化,形成新颖 的纵条纹织物。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穿筘方法 (1)平穿:均匀穿筘,用于 普通织物; (2)花穿:不均匀穿筘或空 筘,用于稀密条织物、透孔织 物等。 空筘的表示: a.在空筘位置下方以∧表示; b.以“□”等符号表示; c、用数字 “0”表示。 【12103430】3入。
[12304560]3入
(四)纹板图:是控制综框提升顺序的图解。 是多臂织机植纹钉(或打纹孔)或踏盘织机设计凸轮外形的依据。 电子多臂开口织机依此编辑程序(织物组织CAD)来控制综框的运动规律。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1.纹板图的位置及做法 (1)位置:一种位于组织图右侧,另一种是位于穿综图的右侧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分区穿法
后区 前区
分区穿法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三)穿筘图:表示钢筘每筘齿穿入的经纱根数的图解。
1.作图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位置:在组织图和穿综图之间。
两横格,代表相邻筘齿。穿入同一 筘齿的经纱涂以连续符号,穿入相 邻筘齿的经纱在另一横行涂以连续 符号。
画至少一个穿筘循环。生产中常用 数字表示,如2入、4入
(左手织机)或左侧(右手织机)。实际中常用第一种。 每一横行:一排纹钉(或一块纹板),对应开一次口,引入一根
纬纱。
纹板图横行数=组织图纬纱根数。 每一纵行:相当一列纹钉,对应 一页综片。
穿入数可大些。
(3)尽可能使穿入数等于Rj 的约数或倍数。 (4)要考虑某些组织的特殊要求。如:小花纹组织、凸条组织、
纱罗组织、透孔组织等织物的风格要求。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1、在设计织物上机图时,原则上应该如何确定 穿筘图中每筘齿穿入数? 答:每筘齿穿入的经纱根数称筘穿入数。确定筘 穿入数的原则,是既要保证织造的正常进行,又 需考虑对织物外观与质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以 少为宜。影响因素如下: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2.每筘齿穿入数的确定 筘号:每10cm钢筘 (英制:每2英寸)内的筘齿数。 同一织物:入数大,筘齿稀,经纱排列不匀,易产生筘路,对经
纱磨损小;入数小,筘齿密,经纱排列均匀,但对经纱磨损大;
据经验:棉织物2~4入,毛织物可达4~6入。 确定: (1)经密大,穿入数可较大; (2)色织和直接销售的坯布,穿入数应小些;要进行后整理的,
动规律相同。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3.穿综图画法
与组织图位置对应 每1纵行表示1根经纱,纵行数=组织图中经纱根数 =穿综循环经纱数。 每1横行表示1页综片(或1列综丝),横行数=综页数或综丝列 数
穿综图至少画一个穿综循环。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4.穿综方法(常用方法)
(1)顺穿法:把一个组织循环中的经纱逐一顺次穿入各页
综片内。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所需综片页数Z=穿综循环经纱数r=Rj 适用:经密较小的简单组织和某些小花纹组织织物,
既Pj、Rj均较小。 若组织较复杂, Rj大,则综片页数Z多,受织机
(开口机构)限制,上机、织造困难。
此方法的优点是:操作方便,不易穿错。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2)飞穿法:按经纱顺序间跳式地穿入各列综丝。
(3)照图穿法(省综穿法):根据组织图,将沉浮
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片内。可节省用综数目
照图穿法
山形穿法
第二章 织物分析与上机图
r=Rj>Z 适用:组织较复杂(Rj较大),且有部分经纱运动规律相同的织
物。如小花纹织物。 特点:a、省综;
b、各片综上综丝数不一定相等,综片负荷不匀, 摩擦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