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散文(2011)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八年级语文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班级姓名课内现代文(一)说明文一、说明文知识归纳: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摹状貌、作诠释、下定义、画图表、引用格式:本句/段运用了xx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地说明了xx(说明对象)的xx特点,使读者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问: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本文使用了xx的说明顺序,对xx(说明对象)加以说明,使文章更具条理性。

4.语言特点(准确、形象生动、简明平实)格式:本文充分体现了说明文的xx特点,如xx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征。

5.语言品析例1:A.xx词有何作用?B.xx词能否去掉,为何? C.xx词能否换成另一个格式:不可以,xx词原来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它生动形象/准确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特征(情况),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若删去/改变,原句就会变成什么意思,显得太绝对(或是与原句意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例2:“××”词好在哪里?格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或是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6.某句在文中的作用格式:结构上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引出说明对象,使文章结构严谨。

内容上肯定强调、生动形象、准确具体,增强说服力。

二、阅读《中国石拱桥》(节选),完成下面题目。

(一)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散文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散文

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
期而不去寻找更多的新知音。
综合 表述
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 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PA R T. 0 1
高考散文阅读 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一、熟悉 文体
添加标题
转承句——承上启 下,过渡,承接上 文,引出下文;
添加标题
中心句——点明中 心、揭示主旨;
添加标题
点睛句——点明全文 中心,统领全文;句 子含义深刻,耐人寻 味,读后能给人以启 迪。
添加标题
情感句——从字面上看 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 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 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 解。
3.修辞技巧
1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
2
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
富。
3
排比:能强烈表达思想感情。议论,增加
语势,增强说服力;抒情,可淋漓尽致 。
4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
气氛
5
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
感。
6
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感染力强。
审题,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进行筛选。
第二步:分析筛选出的内容,进行摘要。
(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和神 秘莫测
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 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 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 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 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 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
(钟子期)能丝毫不差地感应他的琴 声,神奇地领悟他弹奏出来的情 思
第一类:记叙性散文

专题13:现代文阅读(散文)-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强化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3:现代文阅读(散文)-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强化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13:现代文阅读(散文)现代文阅读(一)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不等人毕啸南①意识到爸妈老去,是一个模糊而漫长的过程。

第一次有这样的具体感知,是十四年前,我出发去济南念大学的那天。

②舅舅开车送我和我爸去火车站,妈给我准备了六大包的行李,我坚持只带一个皮箱。

她像雨前忙着搬家的蚂蚁,左右摇晃着略显圆实的身体,自顾自地来来回回,连拖带抱,硬生生地把大大小小的包裹都塞进了车里。

③临行前,妈逐一把包裹拆开来检查一遍。

少年的我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冲妈妈大声嚷嚷:“哎呀,别翻了,说了不带不带,跟逃荒似的。

”说着,我便转身蹿进车里。

“哪里像逃荒,满嘴胡诌。

”妈妈见我恼了,笑中有些歉意,随即又笑呵呵地招呼着亲戚邻里。

她天生一张鹅蛋脸,嵌了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笑起来嘴巴像弯月挂在满是晚霞的天空中。

④车快发动了,妈突然大喊了一声:“糟了糟了,到底是忘了东西。

”她跑进院子,又跑了回来,手里拎着一大袋子煮熟的花生。

她一只手托着袋子从车窗递给我说:“差点就忘了,刚刚煮好的,别烫着,带着路上吃。

”热腾腾的花生冒着热气,蒸得我眼前发白。

妈妈的脸挤进了车窗里,我望着她,竟感觉有些陌生。

⑤十八年来,这似乎是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看她,看她的脸。

她的眼角已不知何时爬上了皱纹,曾经光滑的额头已藏不住淡淡的褶子,右耳的鬓边几缕青丝也已成了白发。

我望着她,她也凝望着我,我在她水汪汪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个泪汪汪...的少年。

⑥爸说:“走吧,时间不等人。

”⑦车终究还是开动了。

我坐在车里,整张脸贴在车窗的玻璃上,目光透过车窗看妈离我远去,越来越远。

她的身影越来越小,我有些困惑,有些懊恼,妈怎么突然变得这样矮小了呢?直到视线里再也看不到她,我才意识到,远去的人原来是我啊,而妈妈只是停留在了原地。

⑧上了火车,爸从威海到济南送我入校。

等我安顿好,天已经渐渐暗了,落日刚刚垂入山间。

【A】为了省钱,爸订了当晚回老家的火车票。

我送他到校门口的路上,他似乎又想起了些什么,拐弯去了学校的超市,【B】给我在大学刚刚认识的舍友一人买了一袋苹果,挨个放在大家的桌子上。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6 1(现代文阅读篇)--小说、散文阅读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6 1(现代文阅读篇)--小说、散文阅读

专题6.1(现代文阅读篇)--小说、散文阅读(一)知识梳理小说阅读散文阅读、(二)考点指津小说阅读◆考点一小说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常见问法】1. 文章以“……”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2. 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知识放送】小说标题的作用1. 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3. 设置悬念。

4. 贯穿全文的线索。

5. 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6.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7.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题技巧】详见“散文阅读”专题讲解中“考点一”的“解题技巧”。

【答题模板】标题的含义是……,它概括(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内容、线索等),引起读者对……的深思(阅读兴趣),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考点二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常见问法】1. 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简要概述。

2. 请根据文章内容及提示,补全故事情节。

3. 根据提示,将文中表现“我”心情的词语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4. 请按照时间顺序将小说的内容补充完整。

【解题技巧】1. 首先,审清题意,弄清楚题目要求填写的内容。

所填写的内容可能是时间、地点、场景,也可能是故事情节、心理活动等。

2. 其次,确定答题范围。

根据题目所给的线索提示,理清小说的写作思路,找到空缺情节在文中所对应的段落。

3. 最后,概括段意,精练表达。

抓住关键语句,如起首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体现思路的标示句等,加以提炼整合,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考点三探究小说主题【常见问法】1. 结合文章主题,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

2.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3. 说说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解题技巧】1. 把握主题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把重点放在以下几点上:(1)小说反映的社会现象。

(2)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

(3)通过对人物命运的考察所领悟到的哲理。

2. 应多注意文中抒情议论性的句子,作者的思想、观点往往隐藏于其中。

高考语文专题散文阅读

高考语文专题散文阅读

高考语文专题散文阅读高考语文专题:散文阅读考纲考点解析【考点透析】依照《考纲》规定,散文阅读从三个别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分三大类,共八个考点。

散文的要紧特点是“形散神别散”。

散文别像小讲,有完整的故情况节可循,它的内容广泛,跳跃性非常大,可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计民生,花鸟虫鱼等诸多方面。

“形散”要紧表如今:1、时刻跨度大。

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谢谢土地是上苍的赏赐。

2、空间转换广。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一下子写古人怎么听雨,自个儿童年怎么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怎么听雨……3、事件牵涉多。

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XXX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

XXX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XXX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别暇。

4、表达方式活。

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跑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神别散”就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环绕一具中心,贯通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形散神别散”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别知所云,别得要领,如此硬着头皮去答题,结果自然是答别到要点上去,多为无效答案。

“形散神别散”的特征更是命题人设题咨询题时必须思考的因素,考生惟独依据文体特征分析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才干明白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一、梳理文脉《考纲》要求考生“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C。

散文往往“形散”,笔墨似随意挥洒,为了做到“神别散”,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通成一具有机整体,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能够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实际的物体,也能够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固然,也能够是人物。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现代文阅读Ⅱ•散文含“双文本阅读”新题型__知识清单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现代文阅读Ⅱ•散文含“双文本阅读”新题型__知识清单课件

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 (2)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 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3.哲理散文 哲理,是奥秘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智慧的结晶。它纵贯古今, 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中, 闪现出思维领域的万千景观。高明的散文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 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 哲理散文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 质、揭示事物的底蕴、极具震撼力的审美效果。
四、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定义
象征 衬托 托物言志 渲染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 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相关点,使被象征物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使主旨含而不露。
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 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手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等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 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了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 情融入事物中,借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这种表现手法使内容具有含蓄性、哲 理性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等做多方面的挥洒铺陈, 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从而强化作品的主题。
主题思想表达模式:本文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描写,反映了… …的社会生活,赞美了……的精神品质(或批判了……的思想/现象),表达 了作者……的理想追求(或思想感情)。 八、散文的语言风格 散文的语言风格一般有绚丽、平实、明快、含蓄、简洁、细腻、豪 放、柔婉、幽默、深刻等。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 文学类散文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 文学类散文阅读备考指南与答题技巧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如何读懂散文一、掌握散文文体知识1.散文的基本概念现代文学中,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除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2.散文的文本特征(1)形散神聚现代散文的“形”主要指的是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

“形散”是指:①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丰富奇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②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夹叙夹议、状物写景、借景抒情;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可旁敲侧击,曲径通幽。

现代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

“神聚”,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的“神”整体统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在结构上往往需要有一条鲜明的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常见的线索:①以时间变化、空间转移为线索;②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③以人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2)意境深邃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便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二、散文阅读方法第一步,关注标题(对象)①明示写作对象或内容;②提示阅读线索;③明示或暗示文章的主题。

第二步,概括内容①标记各段落序号;②概括各段落内容。

第三步,梳理思路1.把握线索①寻找作品的线索;②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③注意文中议论、抒情句。

高考散文复习(1)——明确文体特征,读懂散文

高考散文复习(1)——明确文体特征,读懂散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Ⅱ.表现手法 手法
具体阐释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 1.象征
感情。
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
2.衬托 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主要形象 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3.先抑 引发好奇,感情铺垫。
后扬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二)知道怎样写的——理清思路和关系 1.梳理行文思路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 络。理清散文的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概括段意、划分层次入手 第一步:化整为零,标画圈点 以自然段落为单位,标画圈点领起句段、过渡句段,标志 事件阶段过程的时间词,标志段落之间语意因果、转折、并列 等关系的关联词,标志层次的总分词语,段落间的指代词,段 落中心句,表达主旨的议论抒情句段。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2)从捕捉“线索”入手 散文的“线索”主要有: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 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3)从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入手 “思路”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及照应、穿插、虚实结合、欲 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运用中。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二、掌握阅读技巧 (一)了解写了什么——抓住标题和由头 标题,或点明写作对象、或是线索、或表明主旨。关注标 题能了解文章写作对象、文体类型、作者感情倾向等,为梳理 文脉打好基础。 有些文章往往由一个故事(事件、人物)引出,然后围绕这 个事件(或人物)生发开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个引出见解的 故事或事件,常称之为“由头”:抓住散文的“由头”,就抓 住了议论抒情的起点,就能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赏析句子 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赏析句子   答题模板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散文)考点六赏析句子模板揭秘1.理解句子的含义。

(1)抓关键词法。

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和文意,抓住隐含解题信息的关键词,理解其语境义、比喻义、反义(语)、言外之意等,将这个词所要表示的本来意思在句中表达出来。

(2)借助修辞法。

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寻找本体,把生动、形象的说法还原为平易朴实的说法。

(3)返本法。

开头、结尾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根据语境,结合文章主旨、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

2.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句子在开头的作用:①开篇点题;②总领下文或统领下文;③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2)句子在中间的作用:①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3)句子在结尾的作用:①篇末点题;②总结全文,深化中心;③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④点明中心,升华情感;⑤引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⑥如果句子本身是修辞,就要从修辞的角度回答;⑦如果句子本身是特殊句式,就要从句式的特点回答。

小试牛刀:叶圣陶评价《孔乙己》一文时说:“小说中最妙的文字是‘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最妙的文字”妙在何处。

(苏州市中考题)答:从结构上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既写出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更巧妙地揭示了人情的冷漠和3.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

(1)从修辞角度赏析。

常见修辞及特点:比喻(生动形象);拟人(形象生动);夸张(突出特点);排比(增强气势);对偶(整齐凝练);反复(突出强调);设问(引起注意,引发思考);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景/物……的特点/特征,表达了……的情感。

)(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内容+中心。

(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

中考散文专题复习公开课用

中考散文专题复习公开课用

对比(衬托)
欲扬先抑
铺垫(引出下文)
象征、烘托 渲染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以物喻人) 画龙点睛 想象 联想
以小见大
设置悬念等
题型四----表现手法----学以致用
《藤野先生》中 1、2段 对写藤野先生有怎样的 作用?(3分)
答案:
1、1、2段主要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 舞。(1分) 2、作者对东京生活的厌恶、失望为下文见藤 野先生作铺垫。离开东京去仙台是见藤野先生 的原因。(2分)
作用: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的感情、(1分)
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题技巧=角度+内容+作用
题型二----句子赏析----- 学以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 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答案:
1、运用动作描写。(1分) 2、攀、缩、微倾这些动作生动形象表现了父亲买橘子的 的艰难。(2分) 3、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
――中考散文专题复习指导
考试后
你 的 心 情 会 是 怎 样?
现代文课外阅读《泰山之思》?
泰安市2011年中考
• 28.第①段中作者描写了圆明园中的景物,这些景 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 29.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简要谈谈本文 的语言特点。 (3分) • 30.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 你的理解。 (3分) • 31.文章中多次提到“结”,请你联系全文内容简 要谈谈文中中的“结”是指什么? (3分)
(1分)
题型三
句段的作用
例如:
第9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 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 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 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①结构上,在全文中起到过渡作用。 (1分) ②内容上,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 “我”告别百草园时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与无奈的 感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的艺术夏丐尊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聚居了好几日。

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

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

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

我得知就去望他。

云水堂中住著四五十个游方僧。

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

他住在下层,见了我微笑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到宁波三日了。

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小旅馆)里的。

”“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罢。

”我说。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

我惘然了。

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

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很破旧的席子包的。

到了白马湖后,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那很破的席子大师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再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

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

“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

“那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

”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

他是过午不食了的。

第二日未到中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强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菜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大师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菜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

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的,我说:“这太咸了!”“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我家和他寄寓的春社相隔有一段路,第三日,他说饭不必送去,可以自己来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等的话。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

• 0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 理解词句含义 (17题——4分) 概括内容要点(11题、16题、18题——13分) 赏析描写语句(12题——4分) 分析写法作用(13题、15题——6分) 表达思想观点(14题——3分)
题号
11
12 13 14

要点概括
语言赏析 写法作用 观点表达

题型
简答
简答 简答 简答
• 二是主题意识。 考生可在阅读文章后,先按照概括中心 思想的方法概括出文章主题:本文用什么 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或情感。因为不管文章用什么表现手法行 文,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在 答题时,考生要有强烈的主题意识,重视 答案与主题间的关系。
• 三是区间意识。在解题时,准确确定信息 提取区间很重要。确定信息提取区间时宜 大不宜小,应在快速筛选信息过程中慢慢 缩小包围圈。同时,考生还应重视思考题 与题之间的区间制约关系。两道题的答案 出自同一区间,这样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 09散文为《向一棵树鞠躬》,通过写 榆树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的十八年艰难 成长,来表现乡村老人十八年坚毅乐观 的人生品质。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关注人生 关注自然 关注人生+关注自然
关注人生 关注人生+关注自然 自然? 低碳?人生 ? ? 灾难 ?
• 《向一棵树鞠躬》 -------选入河北省高考模拟试题 • 河北省2009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 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2009-05-17 07:17:57 次数:5
• 散文就像一座干净的村庄温暖着 焦灼的读者,熏陶滋养着一个又 一个心灵。
• 福斯特:假如散文衰亡了,思想 也将同样衰亡,人类相互沟通的 最好道路将因此而切断。

2011语文考点复习课件 散文阅读 体会词句含义类考题破确

2011语文考点复习课件 散文阅读 体会词句含义类考题破确


(2010·江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题。 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 题 江西 阅读下面的文字,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 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 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 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 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 比秋茶更酽。 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 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 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 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 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 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 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 李白的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 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路;秋瑾的汨罗江, 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路;秋瑾的汨罗江,是 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 ……到这里 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 不住问自己: 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15现代文阅读(散文)-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原卷版)

15现代文阅读(散文)-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原卷版)

15现代文文阅读(散文)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种子秘语祁云枝整个秋天,种子们星罗棋布,在不同的高度和维度上梳妆打扮。

它们涂脂抹粉,描眉画眼,一切就绪后,开始唤风、唤雨、唤水流,唤身穿皮毛的动物,唤小鸟的肠胃、人类的嘴巴……一旦邂逅,便从高空跃下,从地面起飞,在半空里弹射,于水面上漂浮,或者,干脆搭乘动物和人类这一辆辆目标航班,去远方开疆拓土。

秋歌,种子唱得最带劲儿。

这甘甜的旅程,让动物愉悦,也完成了种子的心愿:把优秀的孩子送到自己无法抵达的远方。

诗与远方,其实也是所有草木的梦想。

此刻,我正在一棵高大的红枫树下拍摄小视频。

鲜红的枫叶,在秋风里荡秋千,荡出唰啦啦的声响。

眼前的枫树,宛若一条流向天际的河流,翻卷出红色的浪花。

小鱼般欢快的种子,从朵朵浪花里迸溅出来,进入我的镜头。

秋意渐浓。

树木多穿起金黄橙红的衣裳,这是成熟的颜色,也是富足的颜色。

天空里密布独属秋天的忙碌,看得见看不见的种子,在我的头顶上飞翔,奔赴下一年的生之约。

我仿佛看见,又一个春天来临,姹紫嫣红和万千生命的迭代,纷纷从种子里萌动。

大地,又一次演绎万种风情。

一旁的女贞树上,两只灰椋嬉闹着在枝丫间啄食。

蓝天、紫果、绿叶,组合成一幅画,鸟儿,是这幅画面上动态的笔触。

灰椋吃饱喝足后抹着嘴巴飞远了,在鸟儿新陈代谢时,女贞种子穿越鸟儿的肠胃,被播种到远方。

鸟儿播种的同时,还顺带施了肥。

我追着一粒种子拍摄。

镜头里,红枫种子旋转出令我痴迷的轻盈,它晃晃悠悠,漫无目的而又充满了希望。

我知道,种子飞行的方向和距离,取决于那一刻经过它身旁的风,这种不确定的飞行,像极了我们称之为命运的东西。

我用手接住一枚旋转着落下的翅果,一枚翅果含两粒种子,像两条吻在一起的小鱼身体呈倒八字张开。

橙黄的鱼头是种子,鲜红透亮的鱼尾是翅膀,这枚翅果不像是现实的种子,更像是仙境里的精灵。

在这架小小“螺旋桨”的带领下,红枫种子轻舞飞扬。

红枫种子成熟后脱离母体,因重力下坠的刹那,这对小鱼翅膀即刻开启了螺旋桨的功能,在空中飞快地旋转起来。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现代文阅读——散文 专题训练(1-100篇) 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现代文阅读——散文 专题训练(1-100篇) 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散文专题训练(1-1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相思贾平凹①一个盒子,是原竹做成的,竹节的部分截下来,打磨,雕琢,玲珑剔透得万般可爱了,上边装一块活动的玻璃,这便是你的珍藏了。

下了班,或者吃着饭,或者要睡觉去,这盒子就放在你的手心,你屏住气凝视着,呼出的热气在玻璃上结成一层水珠。

盒子里边是一只蟋蟀样的昆虫,长长的腿,细细的触须,浑身金黄,像是一片跃动的金砾。

于是,你不自觉地就哼起评弹调来,在这漠漠的戈壁滩上,评弹调游丝一般的,铮铮飘远。

②唉,你是个粗糙的人,那额角,那鼻头,那方方的下巴颏子,使人想象着是用斧子砍出来的,除了两个眼镜片子,你身上还有闪亮的物件吗?头发总是乱的,胡子剪得七长八短,你应该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角色,竟偏偏玩这种玩意儿?!③你说,这是黄蛉,是你从老家带来的。

④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何等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生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

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你已经在这里奔波了二十年。

二十年的帐篷,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是能"夜半到客船"吗?妻子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的一颗爱的心。

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

孩子已经六岁了,他的记忆里,你只是一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能回答,你的竹园里却生出了无穷无尽的黄蛉,它们在鸣叫着,窸窸窣窣的,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

所以,她捉住一只,装在这精巧的盒子里,在你再一次回去的时候,送给了你吗?⑤你拥抱着你的妻儿,求他们宽恕你,但你还是又一次走了,你说:"祖国需要金子,大西北的沙漠里是有金子的,等十个金矿找到,我就回来了!"⑥一个竹子做成的盒子,一个盒子里装着的黄蛉,便和你从苏州出发,八千里路云和月,你们一起生活在了大西北。

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4.诗意浓郁 散文的诗意与它是一种长于抒情的文体是分不开的,其诗意的浓度同作者感情的 深度总是成正比的。为什么散文长于抒情呢?因为散文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写“我” 的所见所闻所感。无论写到什么,其目的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见解, 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同时散文有自己特殊的笔调,即所谓散文笔调。散文笔调,首 先是语言凝练,优美富有文采;其次是笔法灵活疏放,挥洒自如。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 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 与必期的效果。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 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 能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 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的 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 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 管人家多么难堪。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侧重于审美体验的理解与鉴赏
文体精要 整体读文
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体裁。它是一种融叙述、描写、 抒情、议论于一体,题材广泛,形散神聚,笔法灵活,立意深远,情文并茂的文学 样式。
一、散文的选材 散文的选材范围海阔天空,表现形式灵便轻捷,行文活泼自由,记叙、描写、议 论、抒情无一不可,反映现实迅速及时。散文的创作,常常是撷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 片断甚至点滴小事,或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物件乃至一片叶、一缕光、一眼泉、一朵 花来寄托作者的情思,表达主观感受,流露某种意愿、希望和追求。散文常用象征、 衬托的手法,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寄寓某种思想感情 和生活哲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主观题基本解题思路
1.通读全文,圈点勾画。
2.审读题干,明确要求。
3.圈定范围,筛取信息。 4.综合分析,整合重组。
5.根据赋分,分点答题。
6.打好草稿,简洁通顺。
二、主观题解题过程
审题 筛选
审清题目要求,靠船下篙; 根据语境,定位筛选, 根据题目要求把筛选的信息 剥离整理,重组优化。区分 主次,权衡轻重,或紧缩摘 引,或添加补全。 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 把前面所作的分析或摘要组 织成答案。
有叙述,有抒情,更有议论。
小结:熔情、理、事于一炉
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熔铸在一起的表 达技巧,关键在于: ⑴抓好叙事——抓住那最能反映生活本质和 内心深情的举止行为。事件选得典型、感人, 情缘事而发,议由感而生,文章就会显得自然 而真切。 ⑵要使情、理、事融和在一起。以抒情、议 论之笔来叙事,收到笔笔含情,即事见理的效 果。
三、散文写作技巧
2.融情于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 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 小结:融情于叙 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 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 ⑴把浓郁的情感融于事件的叙述中 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着桔子走。 ⑵在传情处下重笔,写细节,使情感有依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 附,让人可触可感,产生共鸣。 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 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 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 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像议论,又像叙述,更似抒情。
在这有限的时刻里,战士们还多方寻思着,为 当地的父老们尽一点力。他们思虑着:哪些溪涧 在山洪到来时不好通过,就架起一座座石桥和板 桥;哪些人家离河太远,就在散居的村舍挖下一 口口水井;哪些水井靠近大路,又在水井上加了 井盖。他们还挨家挨户去看,看谁家的房子漏雨, 就苫上新草;谁家的灶台裂了缝,用泥灰把它抹 好。„„这些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滚、爬、拚搏, 无所畏惧的战士,对朝鲜人民是多么体贴入微! 怪不得朝鲜人民称颂他们“这些中国孩子的心, 简直是金子一般的心,银子一般的心,水晶一般 的晶莹玲珑的心!”
清单3:常见表现手法与技巧
1.表达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抒情类型。 2.表现手法:悬念、铺垫、伏笔、烘托、渲染、 衬托、对比、象征、想像、联想 3.布局谋篇:线索选择、顺序选用、过渡照应、 伏笔铺垫、卒章显志、详略剪裁 4.语言辞格: ⑴描绘类: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生动 形象 ⑵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强调突出 ⑶语气类:反问、设问——增强语气 特别注意:散文的反衬手法。
毛主席下山去了,红军北上抗日去了,井冈 山的人,井冈山的茅竹,同样地坚贞不屈。血 雨腥风里,茅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 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 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 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 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 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青翠竹。
具体 步骤
分析/ 摘要
综合 表述
第一步:审题,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进行筛选。 六、解题过程示范
19.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 和感激”? (知音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 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 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 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 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 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 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 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 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 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兴奋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 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 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
触“竹”生情,既回顾了当年血雨腥风中的艰苦 斗争情景,又使抽象的斗争历史,通过千枝万叶、 错节盘根的“青青翠竹”,而变得有血有肉,可 感可触了。
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茅竹滑下 山来了么?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 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下了溪水,转入大 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 去吧,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 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 着你们——井冈山的翠竹啊!快快地去吧,带 去井冈山人的心愿,带去井冈山人的干劲,也 带去井冈山人的风格吧。
第二步:分析筛选出的内容,进行摘要。 (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
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 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 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 伯牙 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 一般。 (钟子期)能丝毫不差地感应他的琴声,神奇 地领悟他弹奏出来的情思
一、散文的基本类型
1.叙事性散文——以小见大 ①写小事琐事凡事——小事见深意 ②取材于真人真事——不靠虚构 ③以多个片断剪影表达主题——少用单一故事 2.哲理性散文——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 ①抒写人生生活——意蕴丰富,含意深远 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②情景交融 ③细腻描写 4.抒情性散文——直抒胸臆,朴实自然 5.文化散文——文化意象,文化韵味 ①文化视角 ②人文情怀 ③思想意蕴
题型四:词句含意理解阐释题
P2第15题 P3第15题 P4第19题 P5第14题 P7第16题 P9第15题 P12第16题(标题理解) P14第15题 P15第20题 P16第19题 《耕作的诗人》第16题 《一朵午荷》第16题
题型二:原因分析题
P5第16题 P8第14题 P9第16题 P10第18题 P11第12题 P14第14题 《泥泞》第17题
题型二:原因分析题解题思路
1.明确位置: 找出题干所述的观点、情感、现象等在文中的 位置,做好圈画标记。 2.圈定内容: 联系语境,追本溯源,圈定相关文本区域。 3.筛选信息: 在圈定的文本范围内提取有效信息,筛选关键 词句。 4.整合重组: 将分散于各处的关键词句进行整合重组,形成 答案。
98年高考《报秋》29: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 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 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①……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 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 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 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 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能么得了!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 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⑴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⑵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 用。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清单1:文章构件的一般作用
1.题目 ①写作对象;②文章体裁;③其它重要内容。 2.开头 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⑶引出下文;⑷烘托渲染 3.主体部分 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表明观点态度 4.结尾 ⑴卒章显志(点明……的中心),画龙点睛; ⑵总结全文,深化(强调、升华)中心; ⑶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呼应题目)。
子急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激情!没有真情融 ①摹形要善于使用修辞手法,刻画丰满的形象。 注,对竹子描写就可能变成客观死板的风景画;离 ②在形象描摹中要融注激情,使“摹形”和“传神” 开了各具神态的竹的形象,感情的抒发,就会因失 有机结合。 去依托而成为无病呻吟!
一连串的动词,写活了竹子的形象,也表现了竹 小结:形神俱备
清单2:人称选用的效果作用
第一人称 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可以增强 文章的可信度、真实感; 第二人称 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 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交流 感情,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 第三人称 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可使文章张驰自由, 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表达感情。
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 期而不去寻找更多的新知音。 综合 表述 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 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高考散文阅读 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题型一:局部内容作用分析题
P2第14题 P4第17题 P8第12题 P10第16、19题 P13第17题 P15第18题第⑴小题 《泥泞》第16题 《溜索》第12题 《一朵午荷》第17题 P3第14、16题 P7第18题第二问 P9第14题 P11第11题 P14第17题
第三步:综合筛选摘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组 织转换成答案。
答案: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钟 子期却能够准确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21.愈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 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 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 答。 人们灵魂的声音,……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 审题 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 筛选 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 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 好啊!……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 分析/ 太艰辛了……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 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 摘要 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三、散文写作特点
3.形神俱备
“形”,就是描述对象的具体特征,即形象; “神”,就是作者通过联想、寄寓等精神活动,移 注到描述对象之中去的某种思想感情。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茅竹。 从远处看,一片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到近处看,有的峻峭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 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一支奇兵;有 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形” 的刻画:生动地勾勒出苍山竹海的蓊郁气势。 (袁鹰《青山翠竹》) “神”的寄寓:井冈山人民战斗风貌的剪影。 效果:笔笔写“竹”而又笔笔见“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