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理论
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
加强农村教育投入
总结词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措施 。
详细描述
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导致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进而影响其就业和收入水平。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 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和条件,提高农村 教师的待遇和素质,加强对农村学生的职业培训和就业 指导,从而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总结词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 径。
详细描述
产业结构布局的失衡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 个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产业结构的规划和 引导,推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和农村的良性 互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从而逐步缩小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研究 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于制定合理的城乡发展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 义。
研究内容与方法
01
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机制和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02
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 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城镇化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的过程,包括人口居住地的城市 化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向 农村地区的扩散。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理论分析
在 社 会总 收 入不 变 的情 况 下 . 果 如
鬣
。
羞
25 / .
.
费 需求 的变化 量为
、
C t C = ( + Y) T f Yl △ + -
fY ( 厂△Y)fY ) f ( 2 一( 一 Y )
筹 发 展 、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的 历 史 任 建 务 是 一 个 严 峻 挑 战 . 须 采 取 切 实 可 行 必
由拉 格 朗 日中 值 定 理 得 ,在 ( Y,
Yl△ 之 间 一 定 存 在 着 一 点 £( 毒< + Y) 。Y <
Y+ Y 使 等 式 f(。 -Y+ Y ) fYx △ ) , )f , £ = ( A -( ) 一
△Y
1 城 乡 居 民收 入 比 和 基 尼 系 数 的 变化
城 乡 收 入 差 距 过 大 必 将 引起 消 费
需 求 内 生 性 收 缩 笔 者 在 此 通 过 一 个 数 学 推 导 来 解 释 这 一 点 类 居 民— — 城 市 居 民 1和 农 村 居 民 2.
△Y
产生 的原 因 . 而提 出解 决 该 问题 的对 进
策 性 建 议
由此 , 市 居 民 和 农 村 居 民 的 消 费 城 需 求 分 别 为 C= ( 。, 2fY ) 社 会 消 1fY ) C= ( 。 费 总 需 求 为
收入差距理论
1.标题: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现状评判与政策选择
作者:湖南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喻国良
时间:2008-10-28 0:00:00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40期
正文:
一、收入差距的概念及类型
收入差距(本文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是历史上任何国家都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一个国家只要不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实行单一的平均分配方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就必然存在差距,只不过不同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特别是收入分配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特别是收人分配政策)等因素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程度、形成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等不尽相同而已。
研究和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首先必须从理论上弄清楚收入差距这一基本概念,界定收入差距的内涵和外延,研究收入差距的具体类型。什么是收入差距?对于这一基本概念,至今尚未有明确的解释,笔者认为:收入差距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或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内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按照同一货币单位或实物指标所表示的人均收入的数量差别,包括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两种。收入绝对差距是指以同一货币单位或实物指标表示的人均收入绝对数的差距,它可以衡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富裕程度。而收入相对差距是指以同一货币单位或实物指标表示的人均收入比值、比重或以相对份额表示的收入差距,是社会成员之间人均收入的相对比重的差别,是衡量收入差距大小的主要指标。收入相对差距指标主要有国际上通用的基尼系数和人均收入比值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收入差距,实际上是指收入相对差距,因为收入相对差距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小程度,而收入绝对差距则不具备这一功能。对于收入差距,我们可以而且应当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研究。
收入差距与社会不平等问题
收入差距与社会不平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就是收入差距
带来的社会不平等。收入差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还涉及到社会公平、人权以及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重要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收入差距的成因、后果和可能的解决办法,来探讨这一深邃而复杂的问题。
收入差距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教育。教育是人力资本的
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必然带来社会不平等。例如,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机会通常只对富裕家庭的子女开放,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输在了起跑线上。这种教育不平等导致了职业门槛的不平等,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差距。
另外一个导致收入差距的因素是性别歧视。尽管我们在法律上规定了男女平等,但事实上,仍然存在着对女性的薪资歧视。统计数据显示,相同工作、相同能力的女性通常比男性获得的报酬要低。这种性别差距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公平,限制了女性的发展空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此外,经济和社会制度的不完善也是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资本主义经济系统
通常以市场为核心,市场的运作规则往往会导致财富的集中。虽然市场经济对于激励个体创造财富有积极作用,但缺乏规范和监管也容易导致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现象。此外,社会福利政策的不健全也加剧了贫富差距,使得收入差距问题更加突出。
收入差距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后果。首先,不平等的收入分配使得穷人
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陷入贫困。他们难以获得优质教育、医疗和基本生活需求,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而富人则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其优势地位。其次,收入差距扭曲了社会契约,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社会不公平会导致不满和怨恨的积累,最终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不和谐。
理论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
理论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
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收
入分配是指社会经济中各个层面个体之间财富的分配情况,贫富差距则是指社会经济中不同个体之间财富的差距。理论经济学致力于研究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原因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理论经济学中,有许多理论模型用来解释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产生和发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和政府政策对于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认为通过社会福利、税收和财政政策等手段,可以实现相对较为平等的收入分配和减少贫富差距。而新古典经济学则认为市场机制是决定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主要因素,其强调个人努力、技能和市场竞争对收入的决定作用,认为自由市场能够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
然而,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往往呈现出复杂而多样的特征。首先,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常常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富人富越富,贫人贫越贫,形成“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现象。这是因为富人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本、技能和资源,可以通过投资、创业等方式获取更多的收入,而贫困人口则往往受制于教育、技能和社会资源的限制,难以改变自身的经济状况。
其次,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形成还与经济结构和制度环境密切相关。在发展
中国家,农村和城市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这是因为城市地区通常具有更好的经济基础设施和就业机会,而农村地区则常常面临资源匮乏和农业收益低下的问题。此外,不同行业和职业之间收入的差异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一些高技能、高薪水的产业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更能吸引人才和资本,进而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均衡。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分析(统计学角度)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分析(统计学角度)
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区域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可能危及社会和政治稳定,阻碍国民经济健康顺利发展;过大的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可能会加剧落后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经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如果持续扩大的收入差距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有可能激化民族矛盾,危及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本文分析了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和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测度方法和指标选取
(一)绝对差距
1.极差(R):反映总体中指标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离差,用以说明指标值的变动范围和幅度,其值越大,说明收入的绝对差距越大。
2.标准差(S):反映指标值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其值越大,说明收入的绝对差距越大。
计算公式为:nS i x/)(2
(二)相对差距
1.变异系数
将标准差计算公式中的收入水平进行标准化处理,就得到变异系数。分组和不分组的情况下计算公式分别为:
1
2()/uwi Vxn
2()/wii Vpx
V是变异系数或加权变异系数,V越大,表示收入差别越大。V UW表示不加权变异系数,V W表示加权变异系数。
2.泰尔指数
1967年泰尔(Theil)根据统计信息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测度指标,用收入的对数值与等值分配的对数测度它们之间的差别,并用收入比重加权。一般主要使用下列分解公式:
Nii yLOGNI11)0(
GggggGggg vpLOGpIpI11)0()0(
劳动经济学 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2、部门不平衡发展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先驱者之一赫尔希曼针对平衡增长观点,提出了 一个不平衡增长理论。他指出,穷国之所以穷.是因为缺乏资 本,因此不可能对所有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而只能选 择其中某些部门优先投资
引致投资是指由经济 中的内生变量引起的 投资,即为适应某些 现有产品或整个经济 的开支的实际或预期 增加而发生的投资。 引致投资产生的主要 原因有收入的增长和 人口的增长,因为这 两者都会造成对产品 和服务的更大需求
全球经济竞 争使智力性 创造分配的 财富越来越 多
六、其他原因
1
机会不平等
2
不公平的垄断交易机制
3
没有建立真正民主法制的政治体制
1、机会不平等
机会平等:个人的努力、偏好和主动性,而不是家 庭背景、种姓、种族或社会性别,成为人与人之间 经济成就不同的主要原因
(1)对公平性理解不多 (2)教育不平等、身份差别性、制度安排 初始程序与内容不公平都导致个人机会不 平等
按照刘易斯的观点,劳动力转移所增加的收 人主要是由资本所有者和企业家作为剩余占有, 劳动者因为有无限的劳动供给,仅仅只得到一个 不变的维持生存状态的工资水平。由此可知在一 个二元经济鲜明、剩余劳动丰富的国家里,收入 分配是向资本家阶级倾斜的,这样就必然会导致 劳动者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收人分配不平等的 加剧
以上海为例:
上海1999年人均GNP相对于1985年下降了,1985年的人均GNP 与全国人均GNP平均值之比是5.02,到1999年这个比例下降到 4.7
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
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
一、本文概述
《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旨在深入探究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背景、现状、原因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概述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存在情况,接着分析了这一差距产生的政治经济学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制度性障碍、资源分配不均、劳动力流动限制、社会保障差异等。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城乡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稳定、资源利用效率、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本文的研究视角综合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问题逐渐凸显,引起了社会
各界的广泛关注。本节将从多个角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从统计数据来看,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缩小城乡差距,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这种趋势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城乡收入差距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居民在消费、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也存在较大差异。这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形成了恶性循环。城镇地区因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资金,发展速度快,而农村地区则因为资源匮乏,发展相对滞后。城乡收入差距还导致人才流失。许多优秀的农村青年因为无法承受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而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不仅加剧了城乡之间的人才差距,也进一步削弱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动力。
收入分配差距: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考察及对中国的启示
生箜 塑 .
:蒸室壹 醒差距: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考察及对中国的启示
83
起 的 讨 论 浪潮 可 谓 一 波接 一 波 ,视 角 也 呈 现 出 多样 化 ,但 主 要 线 索有 两条 ,其 一 就 是 沿 着 库 兹 涅 兹 的 研 究方 向继 续 探讨 和 验 证 是 否 真 的存 在 这 样 一条 倒 u 型 曲线 ,其 二 就 是 何 时实 现 以及 如 何 实 现这 样 一 条倒 U 型 曲线 上 关键 性 的拐 点 。值 得 强调 的是 ,首 先 ,对 于库兹 涅兹 曲线难 以 自动实 现的论 证 已经 得到 较 广泛 的认 同,这是建 立在学 界对此 曲线进 行研 究的 热烈 回应 和历 史继续 发展 的客 观事 实基础 之上 的 。随 着 1948年 以后数 据 的获 得和 处理水平 等方面 的提 高 , 不 少 学 者 都利 用 模 型 得 出 了与 库 兹 涅 兹 曲线 相 悖 的 结论 ,因而 库兹涅 兹 曲线也一度 遭学 界摒弃 ,认为其 错误 的结 论使之 丧失 了被关注 的意义 。但其实 库兹涅 兹 曲线所 提 出 的 问题及 其 引发 的 关注 与 探 讨 是有 重 大 意义 的 。在首 先承 认 库兹 涅 兹 曲线不 会 自动 产生 , 即收入 分配 公 平 程度 的 改善 不 会 随经 济 增 长 而 自动 发生 的基础 上 ,学界 对库兹 涅兹 曲线如何 实现 的探讨 。 主要 集 中在库 兹 涅茨 转 折点 相伴 刘 易斯转 折 点而 生 、 政府缩 小差 距的意愿 和政策 力度 至关重要 、产业 和技 术结构 以及 全球化影 响收入 分配 、单纯分 蛋糕 的民粹 主义政 策适得 其反等 四个方 面 ,是颇 具参 考意义 的“新 库兹涅兹 事 实” 。
收入差距原因以及调整举措
收入差距原因以及调整举措
收入差距是指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程度:教育程度通常与个人能力和技能相关联,高学历的人通常更容易找到高薪工作。因此,教育程度的差异会导致收入差距。
2. 职业和行业选择:不同职业和行业的收入水平存在差异。一些高技能、高风险和高需求的职业通常会支付更高的薪酬,而一些低技能的工作可能薪酬较低。
3. 性别和种族:性别和种族也可能影响收入差距。在一些社会中,女性和某些少数族裔往往面临更高的就业障碍和薪酬差距。
4. 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条件也会影响收入差距。如果某个行业的需求超过供应,薪酬可能较高。相反,如果供应超过需求,薪酬可能较低。
为了调整收入差距,可以采取以下举措:
1. 教育改革:提供公平和高质量的教育,使更多人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能力,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薪酬水平。
2. 薪酬公平:建立公平的薪酬机制,消除性别和种族等因素对薪酬的影响,确保同样工作的人获得同样的报酬。
3. 政府干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调节收入差距,例如提高富人的税负,减少贫困人口的税负,提供社会福利和救助等。
4. 劳动力市场监管: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防止非法雇佣和不平等待遇,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保护。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调整举措,具体的政策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调整收入差距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现状评判与政策选择
差距 , 因为 收入 相对差 距 能够 比较 准确 地 反 映 出
社会成 员之 间的收入 差距大 小 程度 , 而收 入绝 对
差 距则 不具 备这 一功 能 。对 于 收入 差距 , 我们 可
以而且应 当从 多个 不 同的角 度进 行分类 研究 。
由于经济发 展水 平 、 经济 制 度 ( 别是 收入分 特
配 制 度 ) 经 济 体 制 、 济 政 策 ( 别 是 收 入 分 、 经 特
配 政 策 ) 因 素 不 同 , 会 成 员 之 间 收 入 差 距 等 社 的 大小 程 度 、 成 原 因 以 及 解 决 办 法 等 不 尽 相 形
同而 已。
1 法 正 常 收 入 差 距 和 非 法 非 正 常 收 入 .合
人 和非 法 非 正 常 收入 两 类 , 此 也 可 以把 收 入 由 差距 区分 为 合法 正 常 收入 差 距 和非 正 常收 入 差 距 。合 法 正 常收 入 是指 在 执行 法 律 制 度 框 架 内
通 过 合 法 、 常 的途 经 而获 得 的各 种 收入 , 括 正 包
差距 的内涵和外延 , 研究 收入差距 的具体类型。
.
差别 , 括 收入 的绝对 差距 和 相对 差距 两 种 。收 包 入 绝对 差距 是指 以 同一 货 币单 位 或 实 物 指标 表
导 致 收入 的差 距 , 要 社 会 成 员 的各 种 收 入 都 只
基于社会学理论分析的工资差距研究
基于社会学理论分析的工资差距研究
工资差距一直是社会学家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工资差距是指不同职业、不同
地区和不同个体之间工资收入的差异。这种差距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其形成原因涉及众多因素,包括教育、性别、种族、地理位置、技能水平等。本文将基于社会学理论,对工资差距的研究进行分析。
首先,教育是造成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往往会导致工
资水平的差异。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被视为一种投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通常具备更高的技能,更容易得到高薪工作。此外,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也是造成工资差距的重要原因。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一些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这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往往无法获得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工作,进而导致工资差距的扩大。
其次,性别也是导致工资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女性在职
场中常常面临着工资不平等的问题。性别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职业选择和薪酬结构。女性往往被迫选择一些因特定性别而低薪的职业,例如护士、教师等,而男性则更倾向于从事高薪职业,如科学家、工程师等。此外,女性在薪酬结构上也受到一定的歧视,同样的工作,男性往往会得到更高的报酬。这种性别差距的存在与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密不可分,呼吁性别平等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种族的差异也是造成工资差距的一个因素。研究表明,某些族群在工资
水平上面临着明显的不公正。这一现象与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复杂性有关。由于历史上的种族歧视以及社会的不公平分配机制,某些族群往往更难获得高薪工作。虽然种族歧视已经被法律禁止,但其影响仍然存在。种族差距是一种不平等现象,需要通过政策和法律措施来加以解决。
收入差距坡度理论与应用
为差 距坡 度 。
(- 差距 坡 度 的原理 与测 量 -)
高低收入差距坡度不仅具有可计算性 ,而且具有可测量性 。以图 2为例 ,我们 以高收入值 G 为纵轴 ,在横轴上找到与高收入值 G相等的坐标点作为低收入值 D的位置 ( 低值 D的坐标点的确 定是关键 ) ,用量角器测量这个坐标点上的低收入值与高值所构成的角度 ,其测量度数与用差距坡 度公式计算 出来的差距坡度数完全吻合 。当然 ,我们在实际运用当中并不需通过量角器来获得高低
收入分配政策 ,将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 内,使经济社会始终处于和谐状态。
一
、
收入差距坡度理论
( )“ 一 差距 坡度 ” 的概念
我们 知道 两个 高度不 等 的物体 ,直 立于 同一 水平 面上 ,存 在高低 差距 ,将 两物体 的顶 端连成 直 线 ,便 可发现 两物 体 之 间存 在 差 距 斜 坡 ,这 个 差 距 斜 坡 与 水 平 面 构 成 的夹 角 度 数 就 是 两 者 间 的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提高低收人扩大中等收人调节高收人保护合法收人取缔非法收人的收人分配方针通过加大收人分配税收调节扶贫济困等政策调控力度和强度有效遏制城乡居民收人差距和区域收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期间应使城乡和区域差距坡度逐步缩小将城乡居民收人和省区间的居民收人差距坡度控制在3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理论研究综述
4 %,城 市内部 和农村 内部 的收入差距 分别 占全国 收入差距 的 1 . 3 85 %
和 3 .%。 85 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造 成的影 响越来 越大 , 已经引起党 中央 和社会 各 界的高度重视 。党 的十六届六 巾全会《 中共 中央关 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 社会若 干重 大问题 的决定》 出,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指 要 规范收入 分配秩
20 0 7年 第 l 7卷 第 3 O期
收 稿 日期 :0 7 0 一 l 2 0 — 9 O
个人 Leabharlann Baidu入分 配差距理论研 究综述
储 成 勇
( 安徽 财 经 大 学 , 徽 蚌 埠 ,30 1 安 234 )
摘 要 : 阐述 了收入分配 问题研 究的意 义 , 总结和分析 了国内外收入分 配差距 问题 的
在《 国经济 评论》 同时 发表文章 , 用世 界银行 2 世 纪 6 美 上 运 O 0年代 以 来 的数据 ,互为补充地论证 了收入 分配的不平等 确实妨碍 了经济 的增
长。 罗纳德 ・ 菲舍 提出了一个 分析贸易 自由化 后收入分 配变化的一般框
架 , 究贸易 自由化后 收入不平等 的短期和长 期趋势 , 研 他得 出的结论 是 要 素禀赋 决定贸易 自由化对收入 不平等的影响 , 土地充裕 的国家 , 贸易
由 36 41 元 增 加 到 130 48亿 元 , 均 G 2 . 亿 8 8 . 人 DP由 3 9元 增 加 到 1 4 7 40 0
收入差距问题(中英文双版)
现状
New data from a Chinese think tank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succeeded in tamping down on inequality, flying in the face of academic evidence and sparking fresh controversy over the divide between China's haves and have-nots.
中国一家智库机构的新数据显示,政府成功地抑制了贫富差距的扩大。这与学术证据不符,并再次引发有关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争论。
The calculation by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Urban Development in Beijing puts China's Gini coefficient a widely used measure of inequality at 0.438 in 2010. That means China is fractionally more unequal than in 2005, when the Gini coefficient came in at 0.425 according to data from the World Bank.
根据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Urban Development)的计算,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38。这意味着中国贫富差距较2005年只是略有扩大。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数据,当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25。
当前的分配制度下,个人收入差距现状,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案
一、我国个人收入差距的现状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分配制度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的收入分配制度,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生了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国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收入分配过分均等,在0。3-0.4之间属于收入分配正常差异状态,高于0。4属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超过0。45则反映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据一项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的0。28上升到2007年的0.48,进两年实际已超过0.5。这一数据充分反映了我国个人收入差距已严重趋于两极化。[1]
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后,我国把战略重点放在了发展工业上。工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而工业化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镇的发展建设上,从而促进了城镇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生存在农村的人口,主要靠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来维持生计。然而,由于农业生产的次要地位,有关部门对农业生产的不够重视,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农业生产效率普遍偏低,农产品价格增长缓慢,农村生存环境恶劣,市场信息不完善,已严重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再有许多农村青年劳动力常年在城镇务工,使农村丧失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农业生产难以维持.在城镇打工的农村劳动力,由于没有较高的学历和户籍优势,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远低于城镇人口.调查表明,截止2009年第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者达1。5亿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者占15。88%,参加医疗保险者占27。5%,参加失业保险者占10。1%,参加工伤保险者也仅占33.5%。研究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7:1。0,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享有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各类保障因素,实际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之比将达到6: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标题: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现状评判与政策选择
作者:湖南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喻国良
时间:2008-10-28 0:00:00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40期
正文:
一、收入差距的概念及类型
收入差距(本文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是历史上任何国家都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一个国家只要不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实行单一的平均分配方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就必然存在差距,只不过不同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特别是收入分配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特别是收人分配政策)等因素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程度、形成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等不尽相同而已。
研究和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首先必须从理论上弄清楚收入差距这一基本概念,界定收入差距的内涵和外延,研究收入差距的具体类型。什么是收入差距?对于这一基本概念,至今尚未有明确的解释,笔者认为:收入差距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或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内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按照同一货币单位或实物指标所表示的人均收入的数量差别,包括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两种。收入绝对差距是指以同一货币单位或实物指标表示的人均收入绝对数的差距,它可以衡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富裕程度。而收入相对差距是指以同一货币单位或实物指标表示的人均收入比值、比重或以相对份额表示的收入差距,是社会成员之间人均收入的相对比重的差别,是衡量收入差距大小的主要指标。收入相对差距指标主要有国际上通用的基尼系数和人均收入比值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收入差距,实际上是指收入相对差距,因为收入相对差距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小程度,而收入绝对差距则不具备这一功能。对于收入差距,我们可以而且应当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研究。
1.合法正常收入差距和非法非正常收入差距。这是根据收入差距的性质和形成原因进行区分的。根据收入的性质和来源不同,所有社会成员的各种收入都可以区分为合法正常收人和非法非正常收入两类,由此也可以把收入差距区分为合法正常收入差距和非正常收入差距。合法正常收入是指在执行法律制度框架内通过合法、正常的途经而获得的各种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合法经营性收入以及各种生产要素收入等。合法正常收入差距是由合法正常收入所形成的差距,由于不同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工作能力以及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不同,获得的收入就会有多有少,因而必然导致收入的差距,只要社会成员的各种收入都是合法正常的,收入差距即使较大也是合法正常的。非法非正常收入是指违反现行法律制度规
定或貌似合法但有悖于道德规范而获得的各种黑色收入和灰色收入,包括贪污受贿收入、偷税漏税收入、走私贩毒收入、制假贩黄收入和垄断经营收入等。非法非正常收入差距是指由非法非正常收入所形成的差距,只要社会成员的收入是非法非正常的,收入差距即使较小也是非法非正常的。
2.合理收入差距和不合理收入差距。这是对合法正常收入差距的大小程度所作的区分。虽然由各种合法正常收入所形成的差距,属于合法正常收入差距,但是,如果这种差距过大或过小,也是不合理的,意味着社会成员的所得与其付出不一致,说明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分配政策不公平。因而还需要有一种数量指标作为补充标准来衡量收入差距的大小程度是否合理,只有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全面地分析评判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这种衡量收入差距的大小是否合理的数量指标,主要就是国际上通行的基尼系数和人均收入比值。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是0.25~0.35,城乡居民收入、行业收入的合理差距为1.5~2倍。
3.显性收入差距和隐性收入差距。这是以收人差距是否透明为标准来划分的。显性收入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等公开途径获得的较易统计的各种收入,即通常所说的“白色”或“阳光”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部分福利和各种生产要素收入等。由显性收入所形成的差距就是显性收入差距。隐性收入是指社会成员通过隐蔽的途径获得的难以统计的各种收人,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成员享受部分福利待遇,如公费医疗、免费住房、免费用水用电、公款消费等,减少了消费支出,相应的增加了收入;另一种是部分社会成员通过贪污受贿、偷税漏税等非法手段获得的大量黑色收入和灰色收入。由隐性收入所形成的差距就是隐性收入差距。我国理论界对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对显性收入差距的研究,对隐性收入差距则研究甚少,应改变这种研究状况,加强对隐性收人差距的研究。
4.地区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地区收入差距包括地区(狭义)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城镇收入差距和农村收入差距四个方面。地区(狭义)收入差距是指不同地区的社会成员人均收入的差距,例如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省市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城乡收人差距是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的差距;城镇收入差距是指全国各个城镇之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如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城镇与最低的城镇的差距;农村收入差距是指全国各个农村地区之间居民人均纯收人的差距,如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农村地区与最低的农村地区的差距等。
5.行业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是指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之间人均收入的差距。如垄断性经营行业与非垄断性经营行业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人均收入最高的行业与最低的行业之间的差距等。
6.阶层收入差距。阶层收入差距是指社会不同阶层成员之间人均收入的差距,如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之间的差距,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等。
此外,还有初次分配后的收入差距、再分配后的收入差距和最终分配后的收入差距等。
二、对我国收入差距现状的评判
(一)合法正常收入差距较小,非法非正常收入差距过大。
我国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虽然连续2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过去相比虽有大幅提高,但还只是达到总体小康。因此,全社会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和社会成员的平均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如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255元,据此计算,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6200多元,月均只有520多元,仍处于偏低水平。在分配制度上,近年来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贯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社会成员的收入主要是按劳分配收入,各种生产要素收入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小,加上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平均主义分配,在部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中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因此,由合法正常收入所形成的收入差距是比较小的,还保持在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大多数社会成员对这种收入差距也都基本认可并能接受。近年来我国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承认收入差距过大,也是目前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收入差距过大并不是主要表现为合法正常收入的差距过大,而是主要表现为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差距过大。因为,在我国的高收入者中,有不少人的收入不是通过诚实劳动和正当手段获得的,而是通过非法和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如通过贪污受贿、偷税漏税、走私贩毒、制假贩黄和垄断经营等。有关专家根据审计署对财政资金审计的有关数据,运用大口径的计算方法,对我国因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初步估计后认为,近年来,由寻租性腐败、地下经济腐败、税收流失性腐败、国有资产流失性腐败等所造成的各类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在9875亿-12750亿元之间,占同期全国GDP总量的比重介于13%-17%之间。这些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度高达15%左右,垄断行业不正常的高收入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正是这些巨额的非法非正常收入被少数人占有,才使得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基尼系数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接近了0.46。由此可见,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发生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非正常扩大的根本原因,也是民众产生强烈不满情绪的主要原因。
(二)显性收入差距较小,隐性收入差距过大。
理论界使用、有关部门和各种媒体公布的收入差距数据,主要是反映显性收入差距的,几乎没有包含隐性收入差距。目前我国的显性收入差距相对来说还比较小,以2004年为例,城乡之间的显性收入差距为3.21:1,地区之间的显性收入差距为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3倍左右,行业之间的显性收入差距为最高收入行业是最低收入行业的4倍左右。如果包含各种隐性收入,那么,收入差距将大得多,如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到6:1,地区收入差距将扩大到5倍,行业收入差距将高达10倍以上。可见,隐性收入差距是相当大的,由于多数社会成员没有隐性收入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