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研究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以其独特的小说创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她的小说生涯中,后期的作品展现了更加成熟和深刻的文学技巧与主题,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其创作的崭新视角。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创作特点鲜明,她在文学技巧、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创新。
从文学技巧角度来看,张爱玲后期小说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将现实与幻觉、回忆与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主题方面,张爱玲后期小说主要人性的复杂、命运的无常以及生死、爱情等哲学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揭示出生命的真谛。
在人物形象上,张爱玲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他们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常常通过跳跃的叙事手法和时空转换来组织情节,让读者在看似无关的片段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多舛。
例如,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张爱玲以主人公振保的视角,描绘了他与两个女人的情感纠葛,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矛盾与挣扎。
张爱玲在小说中运用大量的象征元素,如《小团圆》中的九莉与蕊生的人生历程,巧妙地隐喻了人生的曲折与无常。
张爱玲后期小说的主题深刻而多元,不仅个体情感,还涉及家庭、社会等层面。
在《半生缘》中,张爱玲通过曼桢和世钧这对恋人的故事,揭示了命运的无奈和人性的复杂。
同时,小说还展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社会的世态炎凉,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人生百态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红玫瑰与白玫瑰》则从更加现实的视角探讨了爱情与婚姻的矛盾,揭示了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
在人物形象方面,张爱玲后期小说的人物性格鲜明、丰满。
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振保,他既渴望真挚的爱情,又难以摆脱现实的束缚,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命运。
《半生缘》中的曼桢和世钧也塑造得十分立体,他们在命运的捉弄下相爱却无法相守,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凉。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文学技巧、深刻的主题以及鲜活的人物形象。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一)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一)随着张爱玲1952年出走香港,1956年移居美国,大陆的评论家忽视了她,大陆的新一代读者不知道她。
然而在台湾、海外,张爱玲一直受着读者的青睐和研究者的推崇。
80年代以来,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大陆也掀起了一阵不小的“张爱玲热”,众多出版社争相推出她的作品,研究文章也越来越多,关于她的传记也有了四部。
本文是对整整半个世纪的海内外张爱玲研究情况的综述,其目的是为研究界提供一个简明的研究资料,并尝试性地探讨如何深化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一)40年代上海张爱玲的名字与她最初发表的作品一同被读者注意,一同为文坛重视。
她是上海某些杂志的座上客,《传奇》一出版,即有活跃文人参加的“《传奇》集评茶会”。
第一篇正式评论张爱玲创作成就的论文作者,是著名的翻译家傅雷。
他以“迅雨”为笔名,发表了《论张爱玲的小说》这篇长文〔①〕。
以翻译著称的傅雷,评论文字似不多见,但他以纯正的审美品味和艺术眼光,发现了张爱玲的独特价值。
傅雷开宗明义地指出,在时代的重压之下,张爱玲的出现,似乎是个奇迹,人们被怔住了。
他所做的工作,正是要说明这个奇迹之“奇”和何以会发生。
紧接着,傅雷从技巧与主义的角度,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了一番检讨。
他说:“我们的作家,一向对技巧抱着鄙夷的态度。
‘五四’以后,消耗了不少笔墨的关于主义的论战,仿佛一有准确的意识就能立地成佛似的,区区艺术更不成问题。
……哪一种主义也好,倘没有深刻的人生观,真实的生活体验,迅速而犀利的观察,熟悉的文字技能,活泼丰富的想象,决不能产生一件象样的作品,而且这一切都得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
”从艺术必须首先是艺术这一现代基本艺术的观念出发,他批评了新文学中长期存在的忽视技巧的倾向,以及仅从文学的外部因素这一单一角度评判作品的缺陷。
傅雷立意的起点颇高,且具有针对性,还涉及到对新文学的整体评价问题。
或许,触动他写作此文的思绪的,正是他对某些作家忽视技巧的流弊的反感和对张爱玲惊人才华的欣赏。
新世纪二十年张爱玲研究述评
析 了 张 爱 玲 创 作 和 自 译 《秧 歌》 的 动 机 及 译 本
名——否定结构及其有机构成、产生的原因和文本
《跋》 中对故事真实性进行辩护的目的,探究了改写
存在。
随着 20 世纪语言论转向、西方叙事学、语言诗
背后的话语权利表现,并对改写的效果进行了简要
不失精当的评价;黎昌抱、孟洁如的 《译者主体性
美追求。她裹挟着内心深处库存已久的温淡与热
的日常叙事》 ,深入分析了张爱玲小说所创造的
望、决绝与妥协,在永远的黑暗中,一直走,真实
日常现代性,并抽丝剥茧地辨析了以张爱玲为代表
真实再真实,到最后就是地老天荒。她笔下参差林
的日常生活叙事的艺术特点;张彩霞的 《论张爱玲
立的繁复意象,似一座座森森丛林,很多时候,读
114
南方文坛
2020.5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新世纪二十年张爱玲研究述评
伍志恒
真检阅俗世的酸惨琐屑,然后又抱有不甚其多的执
一、张爱玲小说艺术的本体性研究
拗,肩窝盛满一地的惘然。这类研究论述集中紧
凑,往往能于管窥一豹间由点带面,深入细致地勾
本体性研究指就张爱玲小说文体、艺术构成及
掘、世俗人生的执着、孤寂苍凉的叙述语式等四个
为张爱玲的家庭小说在哲学观念、情感结构、叙事
方面来谈张爱玲爱情文本的思想意蕴与艺术特点;
模式和精神承传等方面,整体上为中国现代家庭小
娄秀荣的 《月亮·玻璃·墙——张爱玲小说意象小
说写作开辟了新境界,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精神
③
议》 ,指出在张爱玲的小说作品中时常出现的意象
115
能动性直接影响着译者,制约着翻译成果的表达,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一、本文概述1、简要介绍张爱玲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女作家。
她出生于上海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这使得她的作品既有古典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的意识。
张爱玲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张爱玲的创作生涯虽然不算长,但她的作品却影响深远。
她的小说多以旧上海为背景,描绘了都市男女的爱情与生活,展现了他们面临的种种困境和内心的挣扎。
她的文字细腻而富有感染力,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张爱玲的笔下,无论是繁华的都市风景,还是琐碎的生活细节,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她的作品不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她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和人性的独特视角。
通过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也能更好地领略她的文学魅力。
2、简述《金锁记》的创作背景及作品概况。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张爱玲独特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深刻问题。
创作背景上,张爱玲身处乱世,亲历了家族的兴衰和个人的荣辱,这些经历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情感基础。
张爱玲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家族观念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这些背景因素共同构成了《金锁记》的创作土壤。
作品概况方面,《金锁记》以曹七巧为中心人物,通过她的命运变迁,展现了封建家族制度下的种种弊端。
曹七巧原是一个麻油店的女儿,却嫁给了一个大户人家的残疾二少爷,从此被金钱和家族锁链所束缚。
民国四大女记者研究
内容摘要
然而,女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瓶颈。首先,性别歧视仍然存在。 许多女在求职过程中都曾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这使得她们的就业机会和 职业晋升受到限制。其次,社会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新闻 行业中,女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同样的成绩,这使得她们在事业发 展中更加艰辛。
一、萧红:勇敢追求自我价值的 文学才女
一、萧红:勇敢追求自我价值的文学才女
萧红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和女,代表作品包括《生死场》、《呼兰河传》 等。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然而却选择了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她曾在多 所大学就读,最终投身文学创作。萧红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探 索,同时也反映了她对女性地位和权益的。在爱情经历上,她曾与多个男性有过 情感纠葛,但最终选择了与萧军共同度过了一段动人的时光。
三、女西医在社会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挑战
其次,女西医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方面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例如,面对 瘟疫和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女西医需要挺身而出,承担起防治和救助患者 的重任。然而,由于她们在卫生防疫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相对有限,往往面临着巨 大的压力和困难。
四、女西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四、女西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内容摘要
通过对历史资料和现有研究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女的职业身份认同和个人 身份认同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她们通过从事新闻工作实现了经济独立和社会 地位的提高,进而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社交网络和职业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她们 往往强调自己在新闻业中的性别优势,如更具同理心、更善于发现细节等,从而 在职场中树立独特的专业形象。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民国时期,女的出现为新闻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性别 与职业身份认同的独特视角。本次演示将通过对这一群体的深入研究,探讨性别 与职业对其身份认同的影响。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
,
”。
”
,
。
,
,
,
。
落痛快 的文章是 天 造地设的一 般 … …譬喻的巧 妙 形象的 入 画 固是 作者风 格的特 色 但 在完成整个 作 ” 品上 从 没象在这篇 里那 样地尽 快妙用 论 文 对《金 锁记 》 价极 高 毫 无 疑 问 《金 锁 评 是张 记 》 女士 截 止 目前 为 止 的最完满 之 作 颇有《猎
。
,
,
。
,
,
,
,
的研 究几乎在张刚 成名 就开 始 了 而且 有 着较 高 的 起点 有着 良好的开端
,
。
,
,
”
,
,,,来自又 张是 格外注 目的 寸
。
二
,
一
年代
、
海外
、
还 值得注意的是 一 篇题 为《评张爱 玲 》 的文 章
。
,
它 的 作者是 与 小 说 家共 同 生活过 一 段 时 间 的 胡 兰 此 成 ④ 文对其作品 的分 析 很 空泛 但却是第一个 将
,
“
鲁迅 之 后有 她 她 是 个 伟大的寻 求者 和 鲁迅
,
,
。
。
不同的地方是 鲁迅 经过 几 十年来 的几次革 命 和 反 动 他的寻 求是战场上 的受伤的斗士 的凄厉 的呼唤
张爱玲 则 是一 株新生的 苗
,
、
时代的女 作家与这 两 位 年 代的女 红人 作了这 样 “ 的 比较 我 们读了以 前 的冯沉 君 谢 冰莹 黄 白微 诸 家的 作品 再 来读这 两 位的 便 生出 了后 来 何 以 不 能 居上 的疑 问 因 为前 者 都是向着全 面 的压 抑作反 杭 后 者仅仅是 为 了 争 取属 于 人 性 的 一 部分 情欲 的 自由 前者是 社会大众的呼声 后者只 喊 出 了 就 在 个人 也仅是 偏方 面 的苦闷 谭先 生认为张爱玲 是重 视人 情甚 于 世 情 的 作家 他重 世情 因而 有后 来 不能 居上的看 法 与 傅先 生看重 其对 人 性情 欲 的 挖 掘刚好相左 或许谭先生 指 出 了张 氏部分 作品 内容 的某 种局限 但评 论者 自己 对 作品 内容的理解 未 必 是 没 有局限的 不 错 爱情婚姻两 性 关系是 张爱玲 观 照 人 生的 基本角度 但 在她 描写 的 媒约 婚姻 金钱 婚 姻 高 等 调情 通 奸 拼 居 及其 它 种 种畸型 变态的两 性 纠结 中 包含 着十分 丰 富的人性与社会文明的 冲 突 正 是在这 一点 上 张爱玲超越 了一般的海派小说 家
张爱玲研究
学思想的基本倾向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题材选择的非政治性 张爱玲的小说,就题材而言,几乎清一色是恋 爱、婚姻等爱情故事,且大多数是不如意或不幸的 婚恋故事。“‘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 写不出来的,也不打算尝试。”张爱玲在《自己的 文章》(《张爱玲文集》第4卷)中如是说。因此,张爱 玲永远与时代保持着距离。“十里洋场”的悲欢离 合是难以让人体会到鲜明的时代气息的。即使像 《十八春》这部蕴涵时代投影较多的作品,也最终 被改成了作者的故调。 这样的创作倾向,无疑是其生存环境与人生观 念共同影响之下的结果。出身阀阅门第,从小熟读 古典小说的张爱玲所喜欢编织的,是《红楼梦》一 样的故事。父母并不阻止她去阅读那些描写婚恋题 材的旧小说以及充满市井情趣的通俗小报。她见过
说里指的是找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终身能有所依 托。比如《留情》里的敦凤就是一位求安稳的女性。 她年纪轻轻,却愿意嫁给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头──米 先生,只是为了钱,为了找到依靠,敦凤就像一条 青藤找到一棵可以攀附的大树一样,她蹂躏了自己 的感情。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生在这世上,没 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敦凤与米先生在 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着。”张爱玲从表面“相爱着” 而实则没有感情的矛盾中,展示了她对隐藏在女性 内心深处的依附心理的深刻剖析。 张爱玲写作的年代虽然有一部分人经过女权运 动后,已取得独立的人格及人身自由了,但无可否 认的是,这种依附观念仍存在于一部分女性身上, 尤其是中上层女性身上。张爱玲以其女性的切身的 体验和站在男性的角度的观察,在小说中借女主人 公的感情矛盾,半推半就、若即若离、游戏式的恋
堆的麻烦里。他看不惯父亲的猥琐,受不了母亲爱 子的方式,更讨厌父母和姊姊将已长大的他与还是 小孩子的弟妹一起看待。这“使他痛心疾首”。年 轻人总是要恋爱的,他单恋上了一个白俄姑娘沁西 亚。但是恋情还没展开,就夭折了。沁西亚嫁给了 一个低级的白俄军官。婚后的沁西亚在潘汝良眼中 没有了往日的风采,从此他不在书上画小人了。 再如《心经》中的许小寒一家也生活在麻烦之 中。父女二人不合常理的“爱”,将小寒的母亲冷 落一旁。承受不了伦理的谴责,许峰仪选择了小寒 的女朋友绫卿,留下了小寒母女两人。直到最后小 寒才感受到母爱的力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对于小说中这许多“麻烦”,张爱玲说:“是 个 故事,就得有点戏剧性。戏剧就是冲突,就是磨难, 就是麻烦。”(《自己的文章》)俗世的生活,令张爱 玲更注重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她也将这种观察
金锁记文献综述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综述和我的研究题目。
研究框架103班10011172 高炳丽一、《金锁记》研究综述随着人们研究视角的扩大和研究氛围的变化,张爱玲以及她的文学作品的地位和价值得到了重新的审视与评价,关于张爱玲以及她的小说《金锁记》人们已经进行了相当充分的研究。
整理、了解历来人们的研究以及研究成果,对于重新的认识和评价《金锁记》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爱玲的《金锁记》在1943年11月首次发表在上海《杂志》月刊第12卷2期上,后收入小说集《传奇》,1944年上海杂志社出版。
(一)最早的研究以及其他著名作家、人士的评论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那篇写于1944年4月7日、发表于同年5月上海《万象》第3卷第11期的雄文《论张爱玲的小说》(署名“迅雨”),是对于《金锁记》的最早的具有分量的评论。
他主要的观点是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在结构、节奏、色彩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他说“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1]他从新文学文坛过于注重“主义”的论战,而缺乏“深刻的人生真实观,真实的生活体验,迅速而犀利的观察,熟练的文字技能,活泼丰富的想象"等弊病出发,详尽、系统的分析了张爱玲小说作品。
他主要从作者的心理分析方法、节略法的运用以及作者的风格来体现作者在《金锁记》这个小说上的成就。
有一些著名的作家、著名人士对《金锁记》做过评论,比如严加炎说《金锁记》把主人公的心理写得很复杂、深刻和透彻,把悲剧写得细致入微而又震撼人心。
他说“把主人公心理写得如此复杂、深刻和透彻,把人类悲剧的后果写得如此细致入微,而又如此震撼人心的,却只有张爱玲的《金锁记》。
”[2]一是细细分析曹七巧在小说中那种自己得不到幸福也不让儿女得到幸福的变态心理,以及她所说的那些刀子似的在他人的心灵上能划出伤痕的话语,以此来体现张爱玲在小说两性心理刻画上的前所未有的深刻性;二是细细分析《金锁记》中的那些鲜活而富有艺术魅力的意象,以此又说明了张爱玲小说的艺术成就的独到。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张爱玲自译作品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张爱玲自译作品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张爱玲自译作品研究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备受争议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批评界引起广泛关注,而且也受到了国际间的高度评价。
然而,在她的成名之后,她自己选择了自我翻译自己的作品,并积极参与自己作品的翻译工作。
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张爱玲的自译作品,探究她为何选择自我翻译,以及自我翻译对她自己的作品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贡献。
一、自我翻译的动机张爱玲自我翻译的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爱玲的语言背景和生活经历张爱玲出生在一个文化背景复杂多样的家庭,其父母均受过西方教育,她自己也在年轻时期移居美国,接受了广阔的文化熏陶。
这样的背景使得张爱玲拥有了独特的文化视角,同时也给她带来了语言上的困扰。
在她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她对词汇的重视和塑造力的追求,这也是她自我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
她希望在翻译中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尽可能地保存原作的美感和完整性。
2. 翻译市场和读者的考虑张爱玲是一名专业的作者和翻译家,她非常了解翻译市场的需求和读者的口味。
她自我翻译的一个动机就是希望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并获得更好的市场反馈。
同时她也知道,自己翻译自己的作品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可以在保证原作精神的前提下对作品进行改编和改写。
3. 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张爱玲并没有直接谈论女性主义的话题。
然而,在她的作品中,女性的角色和地位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自我翻译可以使她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写作和表达,也可以是她对女性主义意识的一种表达和探寻。
二、自我翻译的影响张爱玲的自我翻译对于她自己的作品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翻译形式的创新张爱玲的自我翻译不仅是在内容上进行了尽可能的还原和重构,还对翻译形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她尝试将原作的语言特点和美感完整地保留下来,并将原著的节奏和情感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新时期以来张爱玲研究评述
新时期以来张爱玲研究评述张爱玲(1920-1995)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被誉为“摩登女作家”。
她的作品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描绘了现代城市生活和情感困境,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文风。
自1990年代以来,张爱玲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和读者的关注,学者们对她的作品进行了广泛的评述和解读。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概述近年来的张爱玲研究评述。
近年来,张爱玲研究的评述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其作品的文学分析和批评。
许多学者注重对张爱玲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叙事结构和情节安排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认为,张爱玲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风格,以细腻的笔触和流畅的叙事方式刻画了现代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同时,张爱玲的作品也被认为是对传统文学形式的突破和创新,通过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感知和抒发,展示了作家的敏锐洞察力和文学才华。
其次,近年来的张爱玲研究注重对作家本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深入考察。
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张爱玲的日记、书信和其他相关资料,力图从多个角度展现出张爱玲个人历程和创作心路。
他们关注张爱玲与现实社会的互动关系,探讨作家在动荡年代的经历如何影响了她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选择。
另外,对于张爱玲个人经历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的探讨也成为当代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他们注意到张爱玲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离婚、婚姻困境和爱情破裂等主题与她自身的感情经历紧密相关,认为这些个人经历影响了她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此外,近年来的张爱玲研究也关注了作家与其他文学家、艺术家的关系。
张爱玲曾与当时的文化名流有过交往,例如钱钟书、萧红等。
学者们通过对与张爱玲交往的文化人物的文学作品和信件的研究,试图探讨她们之间的影响和互动关系。
这些研究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张爱玲作品的背景和内涵,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最后,对于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主题的研究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学者们认为,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尝试以女性视角叙述故事的作家,她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一、本文概述《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心理描绘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金锁记》的主题、人物塑造、叙事技巧以及文学价值,旨在揭示张爱玲如何通过这部作品对封建社会的性别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本文将概述《金锁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分析作品所呈现出的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悲剧性。
接着,本文将从主题入手,探讨作品所揭示的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以及女性如何在这种压迫下挣扎、反抗和寻求自我救赎。
本文将对作品中的人物塑造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主人公曹七巧的形象塑造。
通过对其性格、行为和命运的剖析,揭示出张爱玲如何通过对曹七巧的塑造,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与抗争。
本文还将关注《金锁记》的叙事技巧,分析张爱玲如何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如内心独白、时空跳跃等,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情感。
本文也将探讨作品的语言风格,分析张爱玲如何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悲剧氛围的文学世界。
本文将总结《金锁记》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评价张爱玲在这部作品中的艺术成就和贡献。
通过对《金锁记》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张爱玲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也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以及女性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
二、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背景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
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魅力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爱玲的生平经历与她的创作背景紧密相连。
她出生于一个封建大家庭,自幼便深受封建文化的熏陶。
然而,随着家庭的衰败和社会的变迁,她亲身经历了家族的没落和人生的无常,这些经历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情感基础。
在张爱玲的成长过程中,她接受了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
一方面,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另一方面,她又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学风格。
张爱玲散文研究
二、《流言》研究
一、散文创作简介
二、《流言》研究
1、思想特色
还原女性
姜向东 主讲
进入情境又超脱角色。
对女性身上的奴性、劣根性,张 爱玲表现出了她锋芒的双向性:既指 向男权社会又指向女性本身。
张爱玲从女性生活的表层进入到
精神层面,从女性生存困境中发现了
三积淀、在张女爱性玲意散识文深处研的究心理痼疾。 简介
——《烬余录》
一、散文创作简介
二、《流言》研究
1、思想内容
观察人性
姜向东 主讲
这样的审视精神,在新文学散文 中无疑是极个性化的,张爱玲是第一 个。
她使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母亲神圣” 的童话颠覆了,将蒙在家庭、亲情上 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撕破了,并彻底解
三构了、人张们爱习玲惯散了文的价研值究观念。 简介
现代文学资源库
所以在张爱玲的散文中,热闹的
三俗世、生张活爱是玲她散的文背景研音究乐,其主题是 简对人介生本质的思考。
她的散文既写俗世又超越俗世。
二、《流言》研究
什么都是模糊的,瑟缩,靠不住。……房子可 以毁掉,钱转眼可以成废纸,人可以死,自己 更是朝不保暮……无牵无挂的虚空与绝望。
——《烬余录》
《中国人的宗教》
《烬余录》 《童言无忌》
《私语》
三、张爱玲散文研究 简介
现代文学资源库
二、《流言》研究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 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 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 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 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 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 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一个 人都是孤独的。
张爱玲小说专题研究报告
张爱玲小说专题研究报告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作家之一,被誉为“华语小说史上最伟大的
女作家”。
她的小说以其细腻而凄美的情感描写而闻名,作品
涉及爱情、婚姻、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和矛盾。
这份报告将对张爱玲的小说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张爱玲的生平与文学背景:介绍张爱玲的生平经历,包括她的成长环境、受教育情况以及与文学界的关系等。
同时,还将简要探讨张爱玲在当时文学背景下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
2. 张爱玲小说的主题与风格:分析张爱玲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如爱情与婚姻、女性命运、家庭纠葛、社会变迁等等。
同时,还将研究张爱玲小说的风格特点,如细腻的描写、幽默的语言、独特的叙事方式等。
3. 张爱玲小说的情感描写:重点讨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情感描写,探究她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和复杂情感的表达。
特别关注的点包括爱与恨的边界、痛苦与欢乐的并存以及人物形象的情感刻画。
4. 张爱玲小说的文化批判:探讨张爱玲小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象的批判,如封建礼教、家族观念、性别角色等。
同时,还将关注她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和反思。
5. 张爱玲小说的影响与价值:讨论张爱玲小说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影响,考察其对后续作家的启示和影响。
同时,还将探讨张爱玲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评价她作为作家的地位和贡献。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希望能更全面地了解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揭示她作品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同时也能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她的作品提供一些启示。
张爱玲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王羽-第二编,第二章
三、爱情
1、《倾城之恋》 (1)封建诗礼之家的亲情危机 三爷直问到她脸上道:“我用了你的钱?我用 了你几个大钱?你住在我们家,吃我们的,喝我 们的,从前还罢了,添个人不过添双筷子,现在 你去打听打听看,米是什么价钱?我不提钱,你 倒提起钱来了!”
(2)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情感错位
白流苏: 需要一纸婚书来保障自己的未 来,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以期向 排挤她的娘家人还以颜色 范柳原: 对爱情和婚姻极为悲观,惯常游 戏人间
第二章 《传奇》与《传奇增订本》
《传奇》
1944年8月,张爱玲的第一部小说集《传奇》由 《杂志》社出版,收入十篇小说: 《金锁记》《花凋》
《琉璃瓦》《茉莉香片》 《倾城之恋》《心经》
《年青的时候》《封锁》
《沉香屑 第一炉香》
《沉香屑
第二炉香》
《传奇增订本》
1946年11月,山河图书公司出版了张 爱玲的《传奇增订本》,除原有的十 篇小说之外,又收入《留情》、《鸿 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和《桂花蒸 阿小悲秋》五篇小说,另 有一篇400余字的序言,一篇《中国 的日夜》为跋
① 先天悲剧:他本身不应对父母的婚姻悲剧负责, 却必须背负这份横加的原罪 ②性格悲剧:由于长期受到压抑并早已习惯,他对父 亲的一切恶举都逆来顺受 ③理想悲剧:他一方面仇恨着父亲,一方面却难以剥 除自己身上遗传来的父亲的因子,于是越发渴望一 个真正的父亲
(4)结尾
丹朱没有死。隔两天开学了。他还得在学 校里见到他。他跑不了。 ① 暴力:因得不到爱而施行的报复 ② 轮回:原有的生活程序还会无限期地延续
二女儿黄家珍 大儿子黄德贻 五女儿黄家芝
(2)反高潮的开端
全然不是这回事。的确,她是美丽的,她喜欢 静,她是生肺病死的,她的死是大家同声惋惜的, 可是……全然不是那回事。
张爱玲研究
张爱玲研究佚名一、关于张爱玲的生平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小说大多写的是上海没落淑女的传奇故事,她把自己的小说集也命名为《传奇》,而她的身世本身也是一部苍凉哀婉而精彩动人的女性传奇。
张爱玲生于1920年9月30日,(比鲁迅小39岁,比老舍小21岁,比曹禺小10岁),卒于1995年(终年75岁),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原名张英。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
可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败落。
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则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
3岁时张爱玲随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
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
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西洋化的。
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娶姨太太后,母亲不但勇敢地冲出了家庭的牢笼,而且更勇敢地与姑姑一起出洋留学,而年幼的张爱玲,则在失去了母爱之后,还要承受旧家庭的污浊。
因此,张爱玲后来在文学创作中总是以"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作为文化背景。
张爱玲是一个天才儿童,6岁入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
如果说第一篇小说写一个家庭悲剧,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那么第二篇小说写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故事,则充分显示了她的文学创造力。
此外,她还写过一篇名为《快乐村》的类似乌托邦式的小说,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幻想。
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
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
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
张爱玲研究
张爱玲研究张爱玲,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小说艺术的开山鼻祖”。
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观察力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而闻名。
在她的作品中,她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感情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人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所体验到的痛苦和困惑。
张爱玲的作品常常以女性为主角,以女性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切入点。
她对人性的描绘犀利而准确,深刻地反映了女性在家庭、婚姻、爱情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她的作品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直接而真实地描绘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存在的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家庭关系的弊端。
她的小说中常常出现的爱情是一种悲剧,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外部社会中,都受到了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和摧残。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尤为突出。
她细腻入微地描绘了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她善于用细节来展现人物的个性特点,使读者对人物能够有更直观的感受。
她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女性角色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内在的坚强,她们在生活的压力和困境中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此外,张爱玲的作品中常常包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度观察和批判。
她善于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揭示出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和虚伪。
她的小说既有对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批判,又有对女性地位和自由的呼喊。
她在小说中反复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偏见和压迫的不满。
总的来说,张爱玲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度的思考而闻名。
她的作品深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在独特的视角下展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她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上的价值,更是对社会现象和人类情感的独立思考和深刻洞察。
因此,她的作品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时至今日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张爱玲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王羽-第一编,下,第十章
4、1957年8月下旬得知母亲病 重,随后母亲去世,得到一箱古董 我小时候她就自己学会做洋裁,也常 见她车衣。但是她做皮包卖的计划似乎并 未成功,来信没再提起。当时不像现在欧 美各大都市都有青年男女沿街贩卖自制的 首饰等等,也有打进高价商店与大百货公 司的。后工业社会才能够欣赏独特的新巧 的手工业。她不幸早了二三十年。
(1)从1958年春天开始,张爱玲就提出 迁居。她从骨子里是一个属于大都市的 人,而赖雅已经是近70岁的老人,只想 找个宁静、平和的小地方了度余生 (2)1958年11月13日,他们来到洛杉矶 亨亭屯·哈特福基金会
7、决定远赴台湾
(1)写作:她来到美国将近六年,在写作上并无 真正的进展,便想以英语世界熟悉的“西安事 变”为背景创作小说,为此需要赴台北收集资 料
——张爱玲:《对照记》
5、与胡兰成最后的通信
为翻译台湾作家陈纪滢的《荻村传》, 1958年1月,张爱玲给已在日本定居的
胡兰成寄去一张明信片,上面别无他话,
也没有上下款,只简短地写着意图:
胡兰成在日本
手边如有《战难和亦不易》、《文明的传统》 等书(《山河岁月》除外),能否暂借数月作参 考?请寄……
6、迁居洛城
2、 1956年3月2日,接到文艺营审批委员会的入 营通知,即刻动身来到营地,创作她的下一部英 文小说《Pink Tears》
3、结识赖雅
(1)甫德南·赖雅(1891—1967) (Ferdinand Reyher)
生于美国费城,幼年即表现出文学才华
1908年入宾西法尼亚大学文学专业学习 1914年获哈佛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任教于麻省理工 1917年至1926年与女权主义者吕蓓卡·郝威琪生活 1931年8月到好莱坞当编剧
第十章 打拼
张爱玲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王羽-张爱玲研究old
《张爱玲研究》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1、张爱玲出自晚清贵族之家,清末谴责小说《孽海花》就描写了其祖父的故事2、14岁时,张爱玲创作了一部模仿《红楼梦》笔法的“故事新编”小说《摩登红楼梦》,晚年在美国又完成了一部别开生面的《红楼梦》研究著作《红楼梦魇》3、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就读期间,张爱玲发表了处女座《不幸的她》和整个创作生涯中惟一一篇历史小说《霸王别姬》4、1939年至1941年,张爱玲就读于香港大学5、港战期间,张爱玲曾短期担任防空员和医院看护6、1942年,初回上海的张爱玲曾为英文刊物《二十世纪》撰稿7、为了卖文为生,张爱玲曾登门拜访《紫罗兰》主编周瘦鹃,为自己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沉香屑第二炉香》毛遂自荐。
周瘦鹃初读之下便击节较好,认为其风格酷似英国小说家毛姆8、小说《年青的时候》提到人生必然面临的两个泥沼,即“家庭”和“孤独”9、张爱玲的小说中,具有现实原型的有《金锁记》《花凋》《茉莉香片》《创世纪》等。
10、张爱玲曾于1946年赴温州看望胡兰成11、抗战胜利后,张爱玲与导演桑弧合作推出了《不了情》和《太太万岁》等影片12、上海解放之初,张爱玲在新创刊的小报《亦报》上以“梁京”的笔名发表了《十八春》和《小艾》13、1950年,张爱玲受邀参加了上海市第一次文学代表大会14、50年代在香港,张爱玲曾翻译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15、50年代,张爱玲先后创作了两部饱受争议的反共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其中《秧歌》完成后,她曾将小说稿寄给时在美国的胡适16、在美国期间,张爱玲曾为香港电懋公司创作电影剧本,包括《情场如战场》《南北一家亲》《桃花运》《人财两得》等17、1961年,张爱玲为创作以“西安事变”为题材的小说而远赴台湾收集资料18、张爱玲的小说《怨女》是以其巅峰时代的名作《金锁记》为基础重新创作的作品19、张爱玲一生中两次以作品获奖,第一次是1939年以《天才梦》在上海《西风》杂志征文比赛中获名誉奖第三名,第二次是以其平生最后一部作品《对照记》获台湾《中国时报》“终身成就奖”20、张爱玲一生中曾在文学创作、话剧剧本创作、电影剧本创作、翻译以及学术研究领域有所建树21、张爱玲小说创作上的主要缺憾是,带有较深的旧小说痕迹、题材狭窄、技巧饱和22、在华语研究界,对张爱玲研究做出过贡献的学者有夏济安、夏志清、唐文标、水晶、周芬伶、苏伟贞、林幸谦、陈子善等23、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首次将张爱玲纳入研究视野,奠定了“张学”研究基础。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一)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一)随着张爱玲1952年出走香港,1956年移居美国,大陆的评论家忽视了她,大陆的新一代读者不知道她。
然而在台湾、海外,张爱玲一直受着读者的青睐和研究者的推崇。
80年代以来,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大陆也掀起了一阵不小的“张爱玲热”,众多出版社争相推出她的作品,研究文章也越来越多,关于她的传记也有了四部。
本文是对整整半个世纪的海内外张爱玲研究情况的综述,其目的是为研究界提供一个简明的研究资料,并尝试性地探讨如何深化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一)40年代上海张爱玲的名字与她最初发表的作品一同被读者注意,一同为文坛重视。
她是上海某些杂志的座上客,《传奇》一出版,即有活跃文人参加的“《传奇》集评茶会”。
第一篇正式评论张爱玲创作成就的论文作者,是著名的翻译家傅雷。
他以“迅雨”为笔名,发表了《论张爱玲的小说》这篇长文〔①〕。
以翻译著称的傅雷,评论文字似不多见,但他以纯正的审美品味和艺术眼光,发现了张爱玲的独特价值。
傅雷开宗明义地指出,在时代的重压之下,张爱玲的出现,似乎是个奇迹,人们被怔住了。
他所做的工作,正是要说明这个奇迹之“奇”和何以会发生。
紧接着,傅雷从技巧与主义的角度,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了一番检讨。
他说:“我们的作家,一向对技巧抱着鄙夷的态度。
‘五四’以后,消耗了不少笔墨的关于主义的论战,仿佛一有准确的意识就能立地成佛似的,区区艺术更不成问题。
……哪一种主义也好,倘没有深刻的人生观,真实的生活体验,迅速而犀利的观察,熟悉的文字技能,活泼丰富的想象,决不能产生一件象样的作品,而且这一切都得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
”从艺术必须首先是艺术这一现代基本艺术的观念出发,他批评了新文学中长期存在的忽视技巧的倾向,以及仅从文学的外部因素这一单一角度评判作品的缺陷。
傅雷立意的起点颇高,且具有针对性,还涉及到对新文学的整体评价问题。
或许,触动他写作此文的思绪的,正是他对某些作家忽视技巧的流弊的反感和对张爱玲惊人才华的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爱玲研究·
[主持人的话]自1952年离开大陆以后,张爱玲再次出现在读书界,在台湾是在1950年代,在香港是在
1970年代,在大陆是在1990年代。
记得读大学时,我绝对不知道张爱玲,我以为我的老师也不知道张爱玲。
但张爱玲的这次出现却非同小可,在一地又一地掀起了文学的风暴,震动了文坛。
如果说我们的文学版图原
来已经划分好了的,张爱玲这一来,却使原来的版图有点零乱起来。
我们先有的版图是鲁、郭、茅、巴、老、曹
……依次排列下去,整整齐齐,甚至有点一丝不苟。
到1990年代中,批评界才出现了重新排座次的冲动,武
侠小说大师金庸闪亮出场,大有占四抢三的风头。
张爱玲也进入了前十。
但现在看看,金庸的出现只是在形
式上改变了版图,或者说是版图的扩容,即从清一色的雅文学扩展到兼容形形色色的俗文学,如学界所说,现
代文学应当有一对翅膀,一只是雅的,一只是俗的,这样飞起来才平衡,现在飞的这只现代文学之鸟平衡了。
但从价值评判的角度看,金庸被同构了,只是他的言说方式与我们所习惯的高雅文学不同而已。
张爱玲的出
现,却是异数。
在现代文学原版图的前十作家中,没有女性,要挑战这个排名,绝非易事。
早在
1980年代,刘
小枫撰写《拯救与逍遥》,他用冰心的爱对抗鲁迅的恨,但冰心的创作深广度远不及鲁迅,这次对抗,使刘小枫
转入了基督教研究,但对现代文学版图的改变没有什么实质触动。
张爱玲却来势汹汹,原来的版图是以男性
为主体的、雅化的甚至是欧化的、指定的、形成习惯的,但她却是女性的、非雅非俗的、中国化的、从边缘到流
行的、经大众认可而引发学界争议的、非指定、非习惯的。
看看
1995年张爱玲去世后的这十六年,张爱玲的
任何一本书,都是首先出现在各类书店的畅销书柜台上。
据说,《小团圆》发行时扉页上赫然印着全世界的
“张迷”有三千万,也许这只是一个概数,实际上可能没有这么多,但逢张必读的“张迷”遍布世界各地却是事
实。
据有的学者统计,仅大陆高校的研究生中,近年来以张爱玲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就高达
5500多篇,仅次
于研究鲁迅的论文数。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名人门前是非多。
张爱玲红了,关于张爱玲的评价也就分歧了。
有分歧是常态;没有分歧却是病态,这
病态出现在极端思想支配一切的时代里。
但无论怎么分歧,学界的论争应当沿着宽容、客观、求真的路径进
行下去,否则,把批评搞成骂战,无论是骂作者还是骂研究
者,都是不恰当的。
我认为,研究张爱玲是一份科
学的工作,在从事这份科学的工作时,难免表现出批评者的个人倾向,但约束好自己的倾向,才不至于让个人
倾向破坏了批评的公正。
所以,我们这里设立张爱玲研究专栏,是开放的、求真的,却不是提供骂场的。
前不
久有学者提出研究张爱玲有三种态度———俯视的、平视的与仰视的,这样分类,若不带有选择性的偏见,大概
可以用于一切对象身上,如研究鲁迅时也大抵如此。
因为看一个人,就像看一道风景,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看,
才能看出其立体性,或只俯视,或只仰视,或只平视,都只能看到一个方面。
但规定只能俯视,或只能仰视,或
只能平视,就不准确了。
平视者看不到俯视者可看到的东西,也看不到仰视者可看到的东西,反之亦然。
要
求一个人能够同时从多个角度看风景,不现实,因为每个人都因所处位置不同,所带有的文化心理不同,所坚
持的文学方向不同,只能从某个角度看问题,此时,若老老实实地提供这个角度下所看的观察报告,会因所选
站点较为恰当,眼睛没有老花或近视,特别是大脑还有判断能力,心律正常,那么,我认为这个报告就有可取
之处。
以平视否定俯视或仰视,或相反,以仰视否定俯视,以俯视否定仰视,都是以一个角度代替或否定另一
个角度,无以把握事物的整体性。
前不久,有朋友忽然问我,张爱玲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让我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我一时语塞。
后来想
想,一个作家写了那么多的作品,拥有那么多的读者,却让我只用一句话加以概括,是否有点残酷?若真的能
够概括成功,这个作家是否简单了点?我庆幸自己当时没能给出答案,否则必然是一个简单而糟糕的概括。
但后来又与朋友聊天,朋友说到人类有许多伟大的感情,如亲情、爱情、友情等,如家乡情、阶级性、民族性等,
但认为更加伟大的感情是同情。
为什么?同情可以超越人与他人的界限,甚至也能超越人与其他动物的界
限,所以是更加伟大的感情。
我惊讶。
亲情、爱情、友情、家乡情、阶级情、民族情都有可能建立在功利之上,
而惟有同情可以与功利毫无干系。
这不是说同情好,其他的如亲情、友情不好,它们好在不同的层次上。
同
1情之博大深邃,是难以企及的境界。
儒家强调仁者爱人,我们反复批判过,现在想想,这是一份多么伟大的超
越的感情啊。
只爱自己的同类人,这是小爱;只有能够设身处地爱自己并不了解的人,甚至是与自己对立的
人,这时候的爱,显得更加艰难,也更加充盈,更加令人羡慕。
《论语》曾言:“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张爱
玲很喜欢,她说:“这两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我们明白了一件事的内情,与一个人内心的曲折,我们也都
‘哀矜而勿喜’了吧。
”(《自序》)另一处说得更明白:“如果原先有憎恶的心,看明白之后,也只有哀矜。
眼中所
见,有些天资很高的人,分明在哪里走错了一步,后来怎么样也不行了,因为整个的人生态度的关系,就坏也
坏得鬼鬼祟祟。
有的也不是坏,只是没出息,不干净,不愉快。
我书里多的是这等人。
”(《我看苏青》)我突然
明白,张爱玲是一个多么富于同情心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她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广施同情。
若说张爱玲有
什么特别之处,就是这份在创作中所充分流露出来的同情心。
努力地去“得其情”,创造出“哀矜而勿喜”的作
品,是张爱玲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独特处吧。
我这样说,也许还是太简单了。
但那位朋友提了,总得有点回应。
但幸得后一位朋友的激发,才有了这样的看法。
在现代文学的版图里,张爱玲带着她的同情走来,在充满恨、
隔膜、对立、你死我活的时代里,她却提供同情,这当然是异数,却也因异数而改写着现代文学的版图。
冰心
没有做到的,张爱玲做到了?金庸没有做到的,张爱玲做到了?这些都得经过研究,经过历史的选择,才有结
论。
但不管怎么说,现代文学版图里若没有张爱玲,其路线大概是不完整的。
中国现代文学馆前的草坪上,
没有张爱玲的塑像,其景观大概是不清晰的。
说了这么多,现在说说本专栏的具体问题吧。
我认为本着以
下四点来做这个专栏,庶几可以收到一些
成效。
其一,百家争鸣。
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在争论中深化认识的,若只是指定一种观点,除了造神以外,并不
适合人类的认识革命。
张爱玲是一个天才作家,但并非出自张爱玲的一切都好,都只能捧,都不能批评。
那
样的话,张爱玲之后的时代怎么办?鲁迅曾被捧为神,今天,人们还是将其请下神坛,这时候的鲁迅,显得多
么的亲切。
其二,鉴赏把玩。
批评当然包含着分析被批评对象的得与失,有的说得,有的说失,都可以。
但批评的对
象是文学作品,批评者就像食客,面对文学大餐,没有鉴赏,没有品味,是无法从事具体的批评活动的。
就像
一个人没有了味觉,却在餐饮时说这道菜好,那道菜坏,这是荒谬。
即使有味觉,但长期养成了偏爱辣食,一
遇甜点,就说不能吃,也不合乎实际。
有正常的味觉,能够鉴赏,才能批评。
批评者首先是一位美食家,其次
才能在其美食一顿时有所挑剔。
其三,不拘一格。
不拘一格指的是接受与任用人才,这在研究张爱玲时同样重要。
现今的杂志,追求项
目GDP、教授与博导GDP、复印GDP,看谁的数目高,争取评上前十,再去“影响”学界。
有的杂志约稿时
干
脆表明,非教授、博导的文章不发,那当然是大刊物的口气。
此处的栏目,则对各类研究者开放。
尤其是硕士
生、博士生的文章,只要好,我们要。
研究生的研究,虽然青涩,却是学界的未来。
以任何理由堵塞这条路,都
会堵塞学术的发展。
其四,比较视野。
认识一位作家,其实是认识一个时代甚至是所有时代的作家,比较视野是不可缺少的。
尤其是张爱玲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张学”显然已成,但向前发展,不将张爱玲放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
审美与文化的诸多比较中加以研究,恐怕难以深入。
欢迎从不同的批评角度研究张爱玲,欢迎追踪时代新潮
将张爱玲与最新的批评思想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比如,张爱玲是用中文翻译爱默生的极早的一位译者,她与
生态运动就有这样的内在关联,说她是一位生态女性主义者,也可以从其作品中找到切实的根据。
“张爱玲研究”专栏是一块小小的园地,让我们用真诚的研究来培育它,锄草、浇水,让它万紫千红。
[主持人简介]刘锋杰,男,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出版《想像张爱玲》、《张爱玲的意象世
界》、《张爱玲一百句》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