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人物分析[整理]

合集下载

《李尔王》中埃德蒙的人物形象分析

《李尔王》中埃德蒙的人物形象分析

《李尔王》中埃德蒙的人物形象分析《李尔王》中埃德蒙的人物形象分析人性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概括和总和,人性总反映着社会、历史、伦理以及情感。

弗洛伊德把人描述为“欲望的集合体”,弗洛姆认为人性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规律”,“ 既有适应性,又有反抗性”。

《李尔王》(1605)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三部主要悲剧,莎翁在李尔王及葛罗斯特伯爵的悲剧中描写了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塑造了不同人性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埃德蒙、高纳里尔、里根代表着一种绝对利己的视界,在他们看来,仇恨与欺诈是人性的基础”,人性的扭曲与挣扎在埃德蒙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一点也加强了《李尔王》的悲剧性。

“十一世纪以前,英伦三岛已经流传着李尔王和他的女儿们的故事。

这个原始剧本与莎士比亚剧本的最大不同在于对结局的处理:在法国军队的帮助下,考狄利娅为代表的正义一方获得了胜利,李尔恢复了王位,并继续统治国家十年之久。

”莎翁悲剧结局的《李尔王》(1605)则增添了葛罗斯特伯爵的悲剧线索,情节也变得复杂而曲折,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结局还安排了善良孝顺的考狄利娅在监牢中被秘密杀害。

莎翁对于结局的悲剧安排和剧中过于复杂的人物设置受到了后来众多学者的质疑,甚至因为太过荒诞和悲情的结局导致他的剧本在舞台上销声匿迹长达一百多年。

直到十九世纪中期,莎士比亚的原剧才再次出现在舞台上。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莎士比亚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故事的情节和结局呢?他到底想通过李尔王的悲剧反映如何的社会现实呢?十七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末年,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都尖锐化起来。

圈地运动的加速进行,导致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同时,资产阶级、新贵人性的挣扎我们在阅读《小城畸人》时始终能感受到乔治的在场。

他作为《温士堡鹰报》的记者,几乎出现在所有畸人的故事里。

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正是采用的这种松散的形式,由一个主线式的人物将25个短篇故事串联起来。

读者沿着青年猎人的行猎足迹,走向俄罗斯原野,拜访了那些乡村和庄园的贵族,了解了他们的丑恶残暴的本性;结识了生活贫苦的俄罗斯农民,并且发现了他们的才干和无穷的创造力。

李尔王人物形象分析(2)

李尔王人物形象分析(2)

李尔王人物形象分析(2)李尔王人物形象分析惊天动地的暴风雨的无情,傻瓜弄人挨淋受冻、无家可归的惨象,使李尔有生以来第一次痛切地想到旁人的冷暖;而从此刻开始,李尔禁不住联想到社会上普遍存在受难的人们,他跪下祈祷:“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地方,都得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

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腹中饥肠蠕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这是李尔思想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升华。

他把自己的命运跟一切不幸的人们的命运在意识上统一了起来。

李尔的乍看起来很不平常的命运,结果跟千千万万的穷人的命运相同。

他如今深自怨艾了,自己过去很少想到,或竟完全没有想到在他国境之内无数的苦难的人们。

现在,李尔个人的悲剧就和人民的悲剧、广大群众的悲剧结合在一起了。

剧中的暴风雨场景是全剧的中心和转折点,也是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菁华。

自然界的暴风雨在剧中与主人公李尔的内心的风暴相互呼应。

动-乱的时间使他认识到,他所渴求的理想君主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他所向往的通过理想君王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只是一种空想,现实世界中的重重罪恶不是人文主义者独力所能消除的。

因此,在他创作悲剧的整个阶段,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越来越减弱,浪漫主义的色彩越来越淡薄,而批判社会的现实主义描写则越来越突出。

在本剧中,作者深刻地揭露了现实社会中人性的浅薄。

过去视为神圣的人伦关系已经被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所破坏,在金钱关系支配下连亲生子女都利欲熏心、忘恩负义。

另一方面,作者也着力抒写昏聩的国王只有通过沦为乞丐的痛苦经历,才能对现实世界有所认识,从而完成莎士比亚所希望的道德改善,变成合乎人文主义理想的有人性的君主。

剧中有两个平等的故事线索交错发展,相互补充,最后融合在一起。

这样的结构,可以展开广阔的社会画面,描绘众多的人物。

同可怜的汤姆的相处,更使他受到了深刻的思想影响。

除了憎恨利欲熏心的恶人,同情无家可归的乞丐以外,他进而仇视社会的不义。

李尔王人物分析

李尔王人物分析

李尔王人物分析————————————————————————————————作者:————————————————————————————————日期:狄利娅次的主角就是小女儿考狄利娅了。

她在剧中可以说是完美和正义的化身。

当被父王问及有多爱父亲时,她诚实地把心中地想法表达出来;当得知父亲被姐姐抛弃时,她又毅然为自己得父亲讨回公道。

正是她在父亲颠沛流离之时期兵讨伐两个不孝的姐姐,但是悲剧总是这样,把美好的事情毁灭给人看,小女儿最终失败自缢而死,老王也因此而悲痛去世。

她的诚实可以说是对于虚荣心的一个警醒,一个警钟,其实她是最爱父亲的女儿,只是由于拙于表达而是父亲误会了她的意思。

只是因为这样,导致了最后的悲剧结果。

但是考狄利娅又是幸福的,她嫁了个懂得她的善良所在的法兰西国王,避开了这些趋炎附势之徒,如果单从这方面来看,她是最幸福的。

这又提出一个问题供我们思考,人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是金钱,是权力,还是内心的满足?考狄利娅和整个悲剧回答了这个问题。

剧本通过李尔王的小女儿考狄利娅等正面形象,宣扬了人和人应该和谐真诚、应该尊重人格、应该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思想。

而与之相对应的爱德伽,也富有这种性格。

善良敦厚,不忍心对自己得兄弟作坏的揣测,也重不放弃自己得的父亲,即使自己处境再艰难。

《李尔王》中的人物形象浅析《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二个时期,即他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写出的悲剧之一。

莎士比亚的伟大悲剧作品中,不仅刻画出主人公处在社会生活的紧要关头,而且刻画出他们所经受的重大精神危机。

在巨人般的主人公形象中,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情欲在我们面前揭示出来。

莎士比亚创造了具有巨大概括意义的人物,无怪乎悲剧主人公们的名字成为表示一定的人类特征和品质的通用名词了。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悲剧性不仅作为对抗的社会势力的冲突,而且也作为主人公心灵上内在矛盾的斗争表现出来。

同其他悲剧一样,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运用人物自白、人物的相互关系,写出了各种独特的人物情调和精神境界,显示出莎士比亚的高度技巧,或者称之为“莎士比亚化”的特色。

[转载]对《李尔王》的人物形象分析_simplelisa

[转载]对《李尔王》的人物形象分析_simplelisa

[转载]对《李尔王》的人物形象分析_simplelisa一、人文主义精神的捍卫者考狄利娅:考狄利娅身上体现着与当时的世俗社会格格不入的美好品格。

当两位姐姐急于用热切而又虚伪的话来表达对李尔的爱时,她想到的是“考狄利娅应该怎么好呢?默默地爱着吧。

”她不以娓娓动人的口才和违心的话语来取悦于父亲,而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她内心里深爱着父亲却又坦言出嫁后不能全心全意爱着父亲。

她认为精神上的富有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真诚无私的爱、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胜于父亲的国土。

她寄托着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作品的悲剧性的突出体现之处就在于考狄利娅之死。

她的死增加了戏剧的艺术震撼效果和感染力,也使得人物形象在读者的惋惜深思中不断充实、完善、丰富起来。

同时,考狄利娅的死又带有一定必然性,她善良、诚实,与世俗社会不容,她的城市严谨的话语拉开了悲剧的序幕。

她过于完美,接近于神的形象,在伦理败坏的社会里难有立足之地。

考狄利娅之死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为李尔之死做铺垫,李尔的最后的希望,美好的愿景寄予小女儿身上,小女儿的死意味着希望的破灭。

因此,他只能死去,在残酷无爱的世界里多待一刻都是对他的酷刑。

考狄利娅是美好人性的象征,安排这样的人物死去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莎士比亚对人性的质疑,对人文主义理想的迷惘。

肯特:肯特是戏剧中从头至尾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的人,是理性思维和真相的代表。

在戏剧开场时, 刚愎自用的李尔执意要把领土分给两个女儿,并把最孝顺的小女儿赶出国门。

面对这样固执、狂怒的君王肯特毫不畏惧:“你究竟要怎样, 老头? 你以为有权有位的人向谄媚者低头,尽忠守职的臣僚就不敢说话了吗? 君主不顾自己的尊严, 干下了愚蠢的事情, 在朝的端人正士只好直言极谏。

”即使被李尔错误地放逐,他仍然忠心耿耿, 暗中追随君主: “我已经完全隐去我的本来面目, 要是我能够把我的语音也完全改变过来, 那么我的一片苦心,也许可以达到目的。

被放逐的肯特啊, 要是你顶着一身罪名, 还依然能够尽你的忠心, 那么总有一天,对你所爱戴的主人会大有用处的。

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总3页)《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彖分析《李尔王》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非常重要的戏剧作品。

《李尔王》作于十七世纪初的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期,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

但当时封建势力尚未清除,萌芽的资本主义已经显露出罪恶的端倪。

封建社会被奉为神圣的纲纪伦常受到冲击,各种私欲开始膨胀,英国社会出现了各种丑恶现象。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代表,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莎士比亚对人和人性问题有着异常的关注和敏感。

莎士比亚痛感于社会的黑暗与混沌,人与人之间的凶残和冷酷,传统价值和美好信念的颠覆,深刻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呼唤人们从噩梦中醒来。

《李尔王》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下而完成的作品,深刻的反映和揭露封建王权的腐朽和人伦社会的黑暗,并且在戏剧中将其放大和突出,增加了戏剧的冲突,形成了更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了更加生动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

而《李尔王》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就是国王李尔和他的小女儿考狄利娅。

一、被自私和虚荣淹没的李尔王李尔王的一出场就是给三个女儿分配国土的场景,他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相信了口蜜腹剑言不山衷的高纳里尔和里根,却对正直纯洁、不愿阿谀奉承的小女儿考迪利娅大发雷霆,没有分给她一寸土地和嫁妆,就把她远嫁到了法兰西。

然而,后来李尔王的命运却是急转直下,与曾经的弊贵奢华竟是天壤之别。

他失去土地后,被两个女儿轮番的羞辱虐待,最后被赶出去,流落荒郊野外,没有栖身之所。

然而,最终一直深爱着他,为他发兵夺回王权的却是当初那个被他抛弃的小女儿考狄利娅。

最后,考狄利娅被杀害了,李尔怀抱着女儿,深深的忏悔,并跟随心爱的女儿悲痛的死去了。

结局是那样的令人悲伤和惋惜,而这个自食苦果的结局完全是拜李尔自己所赐,曾经拥有至高无上的王权,人人阿谀奉承,致使他的虚荣心日益膨胀,再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他从不考虑女儿们真正的想法,只是自私的要求所谓的“孝顺”,来满足自己那可笑乂可悲的虚荣心。

李尔王人物分析

李尔王人物分析

狄利娅次的主角就是小女儿考狄利娅了。

她在剧中可以说是完美和正义的化身。

当被父王问及有多爱父亲时,她诚实地把心中地想法表达出来;当得知父亲被姐姐抛弃时,她又毅然为自己得父亲讨回公道。

正是她在父亲颠沛流离之时期兵讨伐两个不孝的姐姐,但是悲剧总是这样,把美好的事情毁灭给人看,小女儿最终失败自缢而死,老王也因此而悲痛去世。

她的诚实可以说是对于虚荣心的一个警醒,一个警钟,其实她是最爱父亲的女儿,只是由于拙于表达而是父亲误会了她的意思。

只是因为这样,导致了最后的悲剧结果。

但是考狄利娅又是幸福的,她嫁了个懂得她的善良所在的法兰西国王,避开了这些趋炎附势之徒,如果单从这方面来看,她是最幸福的。

这又提出一个问题供我们思考,人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是金钱,是权力,还是内心的满足?考狄利娅和整个悲剧回答了这个问题。

剧本通过李尔王的小女儿考狄利娅等正面形象,宣扬了人和人应该和谐真诚、应该尊重人格、应该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思想。

而与之相对应的爱德伽,也富有这种性格。

善良敦厚,不忍心对自己得兄弟作坏的揣测,也重不放弃自己得的父亲,即使自己处境再艰难。

《李尔王》中的人物形象浅析《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二个时期,即他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写出的悲剧之一。

莎士比亚的伟大悲剧作品中,不仅刻画出主人公处在社会生活的紧要关头,而且刻画出他们所经受的重大精神危机。

在巨人般的主人公形象中,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情欲在我们面前揭示出来。

莎士比亚创造了具有巨大概括意义的人物,无怪乎悲剧主人公们的名字成为表示一定的人类特征和品质的通用名词了。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悲剧性不仅作为对抗的社会势力的冲突,而且也作为主人公心灵上内在矛盾的斗争表现出来。

同其他悲剧一样,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运用人物自白、人物的相互关系,写出了各种独特的人物情调和精神境界,显示出莎士比亚的高度技巧,或者称之为“莎士比亚化”的特色。

李尔是《李尔王》的主人公,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济金根》时指出:“……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

《李尔王》人物形象解读

《李尔王》人物形象解读

的发展 . 当 时 条 件 下 的 消 费 方 式 已经 不 能 满 足 封 建 贵族 们 的需求 . 流 人 的黄 金 使 得 物 价 飞 涨 。 给 他 们 带 来 了 巨 大 的
儿, 在这 种 情 形 下 , 土地 被分 割 , 但在形式上 , 依 旧 能够 表 明 自己领 土 的完 整 。而且 他 给女 儿 赠 送 嫁 妆 多 少是 以女 儿 对 自己 的尊 重 态 度 以及 忠诚 等 方 面 作 为标 准进 行 衡 量 的 。但 是 就 人 类 的血 缘 关 系 而 言 , 这 一 标 准本 身 就 是 错 误 的 。 他 主 要 是 想 通 过 这 种 方 式 来 告 诉 那 些 新 兴 发 展 的 资 本 主义 , 在 他 的 王 国不 允 许 欺 侮 和 背叛 。从 而 能 够 阻 止 他 们 对 自己 王 国进 行 瓜 分 。 其实 , 造 成 种种 悲 惨 局 面 发 生 的 原 因 正在 于他 把 自身拥 有 的权 利 错 误 地 用 在 了人 伦 关 系 上 ,没 有 意 识 到
我只有恪尽我的责任回报您这句话明里暗里是在向众人展示和贵族阶层的准则相比较李尔所要求的回报会更多这也在表明这种要求是在对贵族阶层的人伦关系进行破坏后李尔取消了考狄利娅在婚嫁时所承诺的嫁妆此时考狄利娅又说了一句话她的价格已经跌落了这句话是在向李尔暗示在贵族的传统价值模式中李尔已经将衡量资产阶级的价值体系混入其中了李尔对考狄利娅的所作所为已经表明了封建贵族伦理秩序的错位并且这种伦理秩序的错位是从资本主义的兴起开始形成的在新兴的资产阶级社会伦理体系中人伦所具有的价值主要是由外在的经济价值决定的从血缘方面而言考狄利娅失去了土地的继承权从社会经济价值来看考狄利娅已经不再是交易的最佳对象法兰西国王说封建贵族阶层的价值观即一个人的高贵出身就是最大的价值即使没有土地自身所拥有的高贵血统就足以衡量其价值法兰西国王之所以对考狄利娅如此肯定主要是对这一时期英格兰贵族阶层人伦的坚守而考狄利娅则是以守望的形式来表现这份坚守与肯定的李尔王剧中所描述的父权中心则表现为男孩子需要脱离母亲而生存这样才能够长大并获得自己的身份和地母亲的肉体给以父权为中心的社会伦理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他们与正常的社会伦理同时存在但是它的存在与正常的社会伦理秩序相矛盾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社会伦理的正常逻辑秩序李尔王通过法律秩序等级关系权威伦理体系等方方面面对嫡子与私生子之间进行划分在剧本的结尾私生子则以伦理颠覆者的形象站在了父权中心的对立面在资本主义不断上升和膨胀的时期英格兰王国的社会伦理秩序在李尔王剧本中的这些人物中得以表现出来除此之外李尔的另外两个女儿高那里尔与里根那里也展现出了人伦的错位她们不仅以谎言的方式将李尔的土地骗到手还破坏了封建贵族阶层的伦理秩序准则她们不想遵守这种封建贵族传承下来的传统伦理秩序于是对这种已经存在的人伦关系进行了破坏3

李尔王人物分析[整理]

李尔王人物分析[整理]

李尔王人物分析[整理]狄利娅次的主角就是小女儿考狄利娅了。

她在剧中可以说是完美和正义的化身。

当被父王问及有多爱父亲时,她诚实地把心中地想法表达出来;当得知父亲被姐姐抛弃时,她又毅然为自己得父亲讨回公道。

正是她在父亲颠沛流离之时期兵讨伐两个不孝的姐姐,但是悲剧总是这样,把美好的事情毁灭给人看,小女儿最终失败自缢而死,老王也因此而悲痛去世。

她的诚实可以说是对于虚荣心的一个警醒,一个警钟,其实她是最爱父亲的女儿,只是由于拙于表达而是父亲误会了她的意思。

只是因为这样,导致了最后的悲剧结果。

但是考狄利娅又是幸福的,她嫁了个懂得她的善良所在的法兰西国王,避开了这些趋炎附势之徒,如果单从这方面来看,她是最幸福的。

这又提出一个问题供我们思考,人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是金钱,是权力,还是内心的满足,考狄利娅和整个悲剧回答了这个问题。

剧本通过李尔王的小女儿考狄利娅等正面形象,宣扬了人和人应该和谐真诚、应该尊重人格、应该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思想。

而与之相对应的爱德伽,也富有这种性格。

善良敦厚,不忍心对自己得兄弟作坏的揣测,也重不放弃自己得的父亲,即使自己处境再艰难。

《李尔王》中的人物形象浅析《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二个时期,即他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写出的悲剧之一。

莎士比亚的伟大悲剧作品中,不仅刻画出主人公处在社会生活的紧要关头,而且刻画出他们所经受的重大精神危机。

在巨人般的主人公形象中,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情欲在我们面前揭示出来。

莎士比亚创造了具有巨大概括意义的人物,无怪乎悲剧主人公们的名字成为表示一定的人类特征和品质的通用名词了。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悲剧性不仅作为对抗的社会势力的冲突,而且也作为主人公心灵上内在矛盾的斗争表现出来。

同其他悲剧一样,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运用人物自白、人物的相互关系,写出了各种独特的人物情调和精神境界,显示出莎士比亚的高度技巧,或者称之为“莎士比亚化”的特色。

李尔是《李尔王》的主人公,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济金根》时指出:“……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

李尔王人物分析范文

李尔王人物分析范文

李尔王人物分析范文《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该剧以英国历史上的国王李尔王为背景,展现了权力、欺诈、背叛和痛苦等主题。

在这部戏剧中,李尔王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角色,他的形象丰满而复杂,具有多面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李尔王的性格、行为和心理揭示其人物特点。

首先,李尔王是一个具有威严和正直品质的君主。

在第一幕中,他决定将王国分割给自己的三个女儿。

他要求女儿们用言辞来表示爱意,以决定每个女儿得到的领土。

然而,长女甘燕和次女雷根明显是虚伪的,只有最小的女儿科康利不愿迎合父亲的要求,她坚持说自己是“由愿望只做声为准,而不做体作为”,这让李尔王大怒。

这一幕展示了李尔王对权力的错误认识,以及他对伪善的嗤之以鼻。

他期望女儿们的爱意是真实而深切的,但最终他却被伪善的表象蒙蔽。

其次,李尔王在过程中逐渐醒悟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随着他失去权力和地位,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行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愚蠢。

在流浪的时候,李尔王经历了痛苦的考验,见证了人性的丑恶和虚伪。

他发现真实的爱是没有条件的,他后悔当初拒绝了科康利的表白,而对甘燕和雷根虚伪的言辞深感懊悔。

这一过程使李尔王逐渐变得谦卑,他内心的傲慢和自负被击碎,他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

此外,李尔王的精神状态也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他开始变得疯狂,背离了现实。

他剥去了王位和权力的外衣,成为一名流浪汉,但他却开始感到无助和绝望。

他的精神崩溃表现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悲伤,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爱过科康利,他深陷内疚和自责之中。

他失去了对现实的认知,开始相信只有他所经历的痛苦才是真实的,而其他人都是虚假的。

这一过程凸显了李尔王内心的混乱和挣扎。

最后,在剧末李尔王死前的场景中,他在与科康利的对话中体现出自己的悔过和智慧。

虽然他承认自己犯下了错误,并后悔当初如何对待科康利,但他也明确表示他并不是一个完全受害者。

他认识到自己在过去的行为中也存在着错误,因为他没有预见到女儿们的背叛。

李尔王分析

李尔王分析

在悲剧开始时,李尔王是作为一个专制的独裁帝王的形象出现的。

处于七、八十年的至尊地位,使他不仅刚愎自用,而且性情暴躁了。

他要求儿女们象他几十年统治下的臣民一样绝对地服从他;他幻想把领土、王权全都放弃,照享权力和尊荣。

正是由于他的刚愎自用、性情暴躁,使之惑于虚夸、谄媚,容忍不了小女儿直言的真实和顶撞,发展成践踏天伦挚爱和君臣关系的专横暴戾;小女儿应得的家产和土地被他命令她的两个姊姊平分,进忠言的侍臣肯特伯爵被驱赶出境;而用无耻的谎言与奉承谄媚他的大、二女儿却把其权力和土地一起骗到了手。

接着,李尔就开始自食其果。

他在高纳里尔处居住不久,这个大女儿就虎起脸要删减他的“有恃无恐”的随从,以掌权者的威严逼他让步,使他在自己让出权力、地位、土地,下位伊始的时刻就碰壁。

但他受到了大女儿的冷落后,还想着里根,幻想“我还有一个女儿哩”。

小女儿更有甚者的言论和行动在敲击着他。

她的丈夫康华尔把他的仆人枷了起来。

她和大女儿此唱彼和地向他进攻,说他的随从“依我看来,一个也不需要”,“他的那帮跟随的人,我可一个也不能容纳”。

随着两个女儿的傲慢相待,他的臣仆也对他轻视起来。

现实的实际关系的变化,极为沉痛地刺激着李尔的心灵。

以致他全部生活的信念都破灭了,他对于自己以及他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了一种认识。

他不得不抛弃关于自己地位特殊的概念,感觉到了他也是同别人一样的人。

假如一个人没有了权力、没有了财富、没有了地位的话,那么他尽管过去是令人尊敬的国王,现在也不过变成了“一个可怜的、赤条条的两足动物”而已。

“两个不孝的妖妇”终于使他睁开了眼睛。

李尔的思想感情随着现实的惩罚、处境的突变,对人与人之间冷酷关系的强烈感受而有了极大的变化。

女儿们的忘恩负义和忍心害理给他留下了永久的斫伤;他透过她们的极端自私和凶残冷酷看到了种种罪恶与不义。

李尔从开始的谅解、呼吁、不肯让步,慢慢转向痛心、妥协和暴怒。

他被激疯了,他奔向了暴风雨中的荒野,他呼叫霹雳与大风雨,他“在跟暴怒的大自然竞争”“在他渺小的一身之内,正在进行着一场比暴风雨的冲突更剧烈的斗争”。

分析李尔王形象

分析李尔王形象

分析李尔王人物形象关键词:前期:专横残暴、刚愎自用、虚荣心、无心无肝后期:回归人性、善良、正义、不甘低头、知错能改、悲剧李尔王在盛怒之下,厉声问道:“谁能告诉我我是什么人?”如果说《哈姆莱特》是青年的悲剧,《奥瑟罗》是中年的悲剧,那么《李尔王》就是老年的悲剧了。

然而,李尔王并不是悲剧的发泄,更不是恐怖的渲染,他的人性在自己的经历了艰难过程后最终复归,他最终也在错误中认清了世界,醒悟了人生。

起初的李尔王是一个专横暴虐、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

一位强大的君主年老丧妻,决定放弃国事,摆脱世务,以求灵魂的安宁。

在他的女儿中间举行一次演讲比赛,看看谁最能表达她们对父亲的爱,以便决定分给他们最大的土地份额。

老人家好像看不出也不太懂得事理的样子。

里根和高纳里尔的虚伪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脾气暴躁的李尔王却听信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花言巧语,国土都分给了她们,而误解了小女儿忠诚表达父爱的话语,剥夺了她的继承权。

法兰西国王慧眼知人,娶了没有嫁妆的李尔没有嫁妆的小女儿为妻。

李尔在饱受长女和次女的虐待之后沦落荒野,最后还是小女儿把他救了出来,并为此付出了生命。

所以作为一个人,一个对性格的审批者,李尔王难免有些幼稚、可笑、荒唐、甚至是愚蠢。

他听惯了赞美的话,听惯了甜言蜜语,必然不习惯于小女儿的诚实和拙于言语。

可以说小女儿的诚实是对他虚荣心的极大讽刺,长期习惯于生活在虚荣中的人必然不习惯于这种诚实,也不喜欢这种诚实,所以他才会如此恼怒,才会把小女儿赶出家门。

但是这一反常却也合理,这夸张却也真实。

他的反常心理,正是他专制独裁统治所养成的正常心理,他的反常行动在他这个狂妄怪僻的暴君身上,在他惯常的肆意任为的行为中反而显得是正常的。

因为李尔王反常任性,所以他才会被表面所欺骗,因为被表面所欺骗,所以他才会被悲剧所眷顾,最后不得不面对那既不能否认又不能掩饰的事实。

李尔王的发怒是奇怪的,但决不是不自然的,他混合自私,敏感,由独特的地位和放纵个性所滋养并引发出来的感情习惯。

《李尔王》中李尔的人物分析

《李尔王》中李尔的人物分析

姓名:李鹏学号:0898413课程:西方戏剧选读《李尔王》中李尔的心理分析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李尔王》讲述了主人公李尔的悲剧一生。

李尔错误地听信了两个女儿的谄媚之言,把不善言辞的小女儿赶了出去,结果被两个大女儿冷落和愚弄,沦落为疯癫的乞丐。

李尔最后和小女儿团聚,却不得不面对最心爱的小女儿死去的现实。

纵观全剧,与李尔的不幸遭遇和最终毁灭相伴而来的,便是他的伟大转变,是他的自我净化和精神救赎。

他从一个昏聩无知、刚愎自用、盲目轻信、残忍无情之人转变成为一个成熟的、真正具有大智慧的、洞察世情的、可敬、可畏、可亲之人。

他的昏庸,他的无知,使他轻信了两个大女儿的谎言,却对小女儿最真诚的爱视而不见,不仅没有分其财产,甚至将其赶出国土。

而当他面临着背叛与虐待之时,内心深处反而射出了理智的光芒,疯癫的他在此时看清了正义与邪恶,分清了善良与狡诈。

李尔在整个悲剧中的转变表现出了他“兽性”与“人性”的统一,也反应了他心理中对立的两个方面,即愚昧与理智,冷漠与热情。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的心理机制可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被定义为心灵深处最古老的那一部分,是反应人类心底最原始的,本质的愿望。

超我是抑制本我冲动,遵循道德的原则。

自我则是连接本我与超我的媒介。

在此剧中,李尔的本我表现其“兽性”。

身为国王的李尔在刚开始就以“兽性”出场,并贯穿着始终。

他承诺给大女儿和二女儿“浓密的森林,肥沃的土地和广阔的国土”,在李尔的价值观里,诸如富裕的生活和高贵的权威一类的物质享受占据着重要地位,甚至将这一切看作是对女儿父爱的回报。

追求各种生理享受,正是一种潜意识中的本能的欲望。

除了对对物质的追求,禽兽般的邪恶也隐藏在李尔的内心深处。

虚荣与愤怒可以胜过父女的亲情,将亲生女儿赶出国土;暴怒与仇恨可以用毒蛇形容高纳里尔、里根,并在暴风雨中发出如“但愿天上蓄积的愤怒一起降临在她无情无义的头上,但愿恶吹打她腹中的胎儿,让他生下地来就是个瘸子”,“迅疾的闪电啊,把你的炫目的火焰射进她的傲慢的眼睛里去吧,在烈日的熏陶下蒸发起来的沼泽地的瘴气啊,损坏她的美貌,毁灭她的骄傲吧”之类的诅咒。

《李尔王》人物形象解读

《李尔王》人物形象解读
义。 从 而更 加 理 解 作 品 中的 不 同人 物 形 象 。

二、 《 李 尔 王》 剧 本 的 人 物形 象 1 . 李 尔 的错 位 人 伦 封 建 贵 族 中 的人 伦 错 位 最 明 显 的表 现 就 是 在 “ 嫁妆 ” 这

部 分 的 描述 中 .李 尔 三 个 女 儿 婚 嫁 中所 分 配 的不 同 嫁 妆
2 . 其 他 人 物 形 象 的伦 理错 位
《 李尔王》 中对考狄利娅叛逆的描 写是 为了对英格兰封
建 贵 族 人 伦 秩 序 的 肯 定 。嘲 这 种 贵 族 中 传 统 的人 伦 秩 序 已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1 0 - 1 0 作 者 简 介 : 陶冉 冉 ( 1 9 8 1 一 ) , 女, 河 南 固始 人 , 讲 师, 硕士, 研究方 向: 英 语 教 育 与文 学。
值 主要 是 由外 在 的 经 济价 值 决 定 的 。 从 血 缘 方 面 而言 . 考狄 利娅 失 去 了土 地 的 继 承权 , 从社会经济价值来看 . 考 狄 利娅 已经 不 再 是 交 易 的 最佳 对 象 。 法 兰 西 国王 说 封 建 贵 族 阶层 的 价值 观 即一 个 人 的 高 贵 出身 就 是 最 大 的价 值 , 即使 没有
《 李 尔王 》 剧 本 时代 背景 的 基 础上 , 深 刻而 入 微地 剖 析剧 中的人 物形 象 , 对 于 更好 地 理 解 该剧 本 具有 十 分重 要 的意 义。 关键词 : 序
中 图分 类 号 : I 1 0 6 . 3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 9 0 0 4 ( 2 0 1 5 ) 0 3 - 0 0 6 3 - 0 2

_李尔王_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_李尔王_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经 典 重 释
《李尔王》 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丁 珏
(湖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 关键词 本文对 《李尔王》 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 李尔王 女性形象
湖南・长沙
0082)
莎士比亚 (1564-1616) 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有影响力 的作家, 其悲剧创作时期 (1601-1607) 亦是创作高峰时期。 这 一时期是伊丽莎白统治的晚期, 社会逐渐从繁荣昌盛和解的 盛世走向衰落和动荡。为了追逐各自私利, 不满女皇统治的 新旧贵族们开始策划实施种种宫廷阴谋。一时间, 整个社会 危机四伏, 处处透露出让人惴惴不安的阴郁气氛, 仿佛乌云蔽 日一般。 莎士比亚作为一位敏感的时代思考者, 一方面, 是人文主 义的积极倡导者, 其剧本中洋溢着对世俗社会和人性的巨大 热情; 另一方面, 作为刚刚走过漫长中世纪文化影响的欧洲民 众的一员, 又时时流露出对圣经文化的认同, 并且在其作品中 自觉不自觉的流露出来。 文艺复兴思潮使得文学作品摆脱了 中世纪教会文学的枷锁, 给予作家在作品中展现世俗社会人 心的权利和源自古希腊罗马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莎士比亚 充分的使用这一时代的馈赠, 积极主动的利用文艺复兴时期 大写的 “人” 的智慧观察和思考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 并在作 品中巧妙影射。在莎士比亚这种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 传统 文化的积淀和制约也不断显现出来, 这其中既包括古希腊古 罗马, 也包括圣经文化的影响。 四大悲剧之一 《李尔王》 取材于古代传说, , 讲述了老迈昏 聩的不列颠国王李尔根据三个女儿对他 “爱的表白” 分配财富 和国土, 由此引发一系列宫廷阴谋, 并最终导致他自己一无所 有, 颠沛流离, 痛失爱女的故事。剧中的三位主要女性, 李尔 王的三个女儿高纳里尔, 里根, 考狄利亚形象鲜明并蕴藏着复 杂, 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 形象分析 文学人物形象的塑造其实质是作者主观世界与客观外在 世界双向共建的过程, 既是客体的主体化, 又是主体的客体 化, 是从作者的观察思考角度出发的个性塑造, 这种个性既包 括了普遍的人类共性, 又包含了个体的差异性。具体到高纳 里尔, 里根, 考狄利亚这三个形象而言, 既不能说是简单的, 截 然的对立, 也不能忽视她们显而易见的差异。 应该说, 这三个 形象异中有同, 同中有异。 她们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圣经文 化, 人文主义理想, 以及莎士比亚所处的社会政治背景在他的 主观构思世界里相互交错冲突的产物。 二、 共性——人性 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期, 源自古希腊古罗马精神的“人 性” 苏醒, 是鲜明的时代特征。 苏醒的人性在不同个性和社会 地位的人身上都得以体现。

_李尔王_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_李尔王_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_李尔王_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摘要: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代表作之一,《李尔王》通过讲述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女儿和父亲的关系展开叙述,为我们勾画了一副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面貌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三个女性角色的设置,对整部作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对比和反衬中使作品血肉丰满,精彩异常。

关键词:时代感个性张扬真善美的追求角色的精心设置《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代表悲剧之一,主要来源于古代传说,讲述了年事已高的不列颠国王李尔荒谬地根据三个女儿对他父爱的表白分配自己财富和国土,由此引发三个女儿的钩心斗角和悲惨命运,并且伴随了一系列宫廷阴谋,并最终导致他自己一无所有、颠沛流离到荒郊野外的故事。

剧中的三位主要女性,李尔王的三个女儿高纳里尔、里根、考狄利亚形象鲜明并蕴藏着复杂、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为作品中的主人公,这三位女性身上都透露出鲜明的时代感和张扬的人性。

她们富有个性,思想独立。

整部悲剧从总体上看是男主人公李尔王,但是在他每次命运的转折中,女儿们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角色,或是卑劣地制造父亲的悲剧,或是勇敢无畏地拯救父亲。

她们是情节的有力推动者。

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充分地展现各自性格,是文艺复兴时期作家所推崇的“人性”在女性身上的体现。

大女儿高纳里尔不仅对父亲进行各种形式的迫害,而且还诱导别人犯错,是罪恶的推波助澜者。

在父亲“让国”后,她就对里根说:“让我们同心合力,决定一个方策。

要是我们的父亲顺着他这种脾气滥施威权起来,这一次的让国对于我们未必有什么好处。

”后来,她气走父亲后又立刻给妹妹里根写信,要妹妹也采取同样的态度不给父亲好脸色。

但是小女儿考狄利亚身为公主,善良淳朴,对世俗权力财富毫无欲望。

她在拒绝撒谎失去父亲宠爱之前一直是李尔王最心爱的女儿,李尔王“本想在她的看护之下,终养我的天年”。

她高贵而纯洁的灵魂不允许她说出任何违背自己心意的话。

但在父亲受难之后,她又毅然担当起拯救者的角色,说服法兰西国王,率兵攻打两个姐姐。

李尔王人物形象分析

李尔王人物形象分析

李尔王人物形象分析《李尔王》是莎士比亚伟大悲剧之一,讲述的是国王李尔想要退位,安享晚年,决定根据女儿们对他的爱来决定分配给他们的国土的份额,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花言巧语的谄媚讨好李尔而分别得到了三分之一的国土;而小女儿考狄利娅因没有用华丽的词藻表达对父亲的爱而被驱逐出国,与法兰西国王回到法兰西。

李尔自己仅保留了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打算轮流住在大女儿和二女儿家里安享晚年,但是两个女儿得到财产后却原形毕露,不仅不好好照顾父亲,反而将李尔赶出家门,使他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最后还是由小女儿考狄利娅出兵替父亲讨伐两个姐姐,但是不幸失败,最后缢死。

老王也抱着小女儿的尸体悲痛的死去。

当然两个怀女儿也必定没有好下场,由于嫉妒和猜疑而死去。

李尔是剧中的核心人物,他作为一个国家长期的统治者,听惯了人们无尽的赞美,甜言蜜语等。

对于他这样一位一直生活在浮华的谎言世界里,虚荣心很强的国王来讲,当他的小女儿没有说出他所设想中的华丽赞美之词,而是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父爱,只是说:“我是个笨拙的人,不会把我的心涌上我的嘴里;我爱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时,他不习惯了,他也不喜欢小女儿的这种朴实的真实,所以他恼羞成怒了,不再给小女儿任何嫁妆并把小女儿赶了出去。

由此看出,李尔只相信用华丽语言拼凑出来的情感,却不接受埋于心底的难以表达的深情,也正是因为他的虚荣心,刚愎自用等人性的弱点导致他看不清真实的人性,自食恶果,李尔的不幸可以说是他自己编织的一种苦难生活,是他自己为自己筑造了一座充满悲凉和苦难的宫殿。

刚开始,李尔是想通过提早分国,避免自己死后出现子女争权夺利,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

由此看出,其实李尔在本质上并非邪恶之人,他所追求的也是人性善的一面。

他想通过分割王国来得到女儿们的爱戴、关心。

李尔梦想的是一种田园诗般闲适的生活,分国后,他将享有国王的所有特权却不必承担国王的责任。

他可以不理朝政,却受到女儿们的爱戴与无尽的感恩。

《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外国文学)

《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外国文学)

《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外国文学)《李尔王》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李尔王》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非常重要的戏剧作品。

《李尔王》作于十七世纪初的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期,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

但当时封建势力尚未清除,萌芽的资本主义已经显露出罪恶的端倪。

封建社会被奉为神圣的纲纪伦常受到冲击,各种私欲开始膨胀,英国社会出现了各种丑恶现象。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代表,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莎士比亚对人和人性问题有着异常的关注和敏感。

莎士比亚痛感于社会的黑暗与混沌,人与人之间的凶残和冷酷,传统价值和美好信念的颠覆,深刻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呼唤人们从噩梦中醒来。

《李尔王》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下而完成的作品,深刻的反映和揭露封建王权的腐朽和人伦社会的黑暗,并且在戏剧中将其放大和突出,增加了戏剧的冲突,形成了更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了更加生动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

而《李尔王》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就是国王李尔和他的小女儿考狄利娅。

一、被自私和虚荣淹没的李尔王李尔王的一出场就是给三个女儿分配国土的场景,他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相信了口蜜腹剑言不由衷的高纳里尔和里根,却对正直纯洁、不愿阿谀奉承的小女儿考迪利娅大发雷霆,没有分给她一寸土地和嫁妆,就把她远嫁到了法兰西。

然而,后来李尔王的命运却是急转直下,与曾经的尊贵奢华竟是天壤之别。

他失去土地后,被两个女儿轮番的羞辱虐待,最后被赶出去,流落荒郊野外,没有栖身之所。

然而,最终一直深爱着他,为他发兵夺回王权的却是当初那个被他抛弃的小女儿考狄利娅。

最后,考狄利娅被杀害了,李尔怀抱着女儿,深深的忏悔,并跟随心爱的女儿悲痛的死去了。

结局是那样的令人悲伤和惋惜,而这个自食苦果的结局完全是拜李尔自己所赐,曾经拥有至高无上的王权,人人阿谀奉承,致使他的虚荣心日益膨胀,再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他从不考虑女儿们真正的想法,只是自私的要求所谓的“孝顺”,来满足自己那可笑又可悲的虚荣心。

李尔王人物形象分析

李尔王人物形象分析

李尔王人物形象分析《李尔王》是莎士比亚伟大悲剧之一,讲述的是国王李尔想要退位,安享晚年,决定根据女儿们对他的爱来决定分配给他们的国土的份额,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花言巧语的谄媚讨好李尔而分别得到了三分之一的国土;而小女儿考狄利娅因没有用华丽的词藻表达对父亲的爱而被驱逐出国,与法兰西国王回到法兰西。

李尔自己仅保留了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打算轮流住在大女儿和二女儿家里安享晚年,但是两个女儿得到财产后却原形毕露,不仅不好好照顾父亲,反而将李尔赶出家门,使他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最后还是由小女儿考狄利娅出兵替父亲讨伐两个姐姐,但是不幸失败,最后缢死。

老王也抱着小女儿的尸体悲痛的死去。

当然两个怀女儿也必定没有好下场,由于嫉妒和猜疑而死去。

李尔是剧中的核心人物,他作为一个国家长期的统治者,听惯了人们无尽的赞美,甜言蜜语等。

对于他这样一位一直生活在浮华的谎言世界里,虚荣心很强的国王来讲,当他的小女儿没有说出他所设想中的华丽赞美之词,而是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父爱,只是说:“我是个笨拙的人,不会把我的心涌上我的嘴里;我爱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时,他不习惯了,他也不喜欢小女儿的这种朴实的真实,所以他恼羞成怒了,不再给小女儿任何嫁妆并把小女儿赶了出去。

由此看出,李尔只相信用华丽语言拼凑出来的情感,却不接受埋于心底的难以表达的深情,也正是因为他的虚荣心,刚愎自用等人性的弱点导致他看不清真实的人性,自食恶果,李尔的不幸可以说是他自己编织的一种苦难生活,是他自己为自己筑造了一座充满悲凉和苦难的宫殿。

刚开始,李尔是想通过提早分国,避免自己死后出现子女争权夺利,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

由此看出,其实李尔在本质上并非邪恶之人,他所追求的也是人性善的一面。

他想通过分割王国来得到女儿们的爱戴、关心。

李尔梦想的是一种田园诗般闲适的生活,分国后,他将享有国王的所有特权却不必承担国王的责任。

他可以不理朝政,却受到女儿们的爱戴与无尽的感恩。

关于《李尔王》中爱德蒙的形象分析

关于《李尔王》中爱德蒙的形象分析

关于《李尔王》中爱德蒙的形象分析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最为经典的悲剧之一,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便是爱德蒙。

在整个故事中,爱德蒙作为反派的形象一直存在,他的人性与复杂性让读者相对复
杂。

首先,爱德蒙的形象是邪恶的,在整个故事中一开始就被描写成为一个非常自私、贪婪、欺骗性强的人物。

当他决定背叛自己的父亲和哥哥时,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邪恶行径。

他趁着哥哥爱伦斯和他的父亲昏睡之时,偷走了相关文件,并在政治上试图取代哥哥。


这个过程中,他还谎称哥哥想要杀死国王利亚。

这些行径都让他显得十分狡猾且邪恶。

其次,爱德蒙的形象也是欺骗者的。

他的欺骗手段和魅力让人相信他的说辞,甚至包
括了剧中的女主角吉娜维尔和雷根。

他成功地达至所有目的。

他堆砌了众多聪明言辞和手段,使得人们不得不对他的演说产生信任,虽然他的那些话都是用来欺骗人的。

这种高超
表演的技巧,也让他在整个故事中的夺权那一段时间内拥有了可观的支持声浪。

然而,与此同时,爱德蒙也充满了人性。

他出生不是在正统的婚姻关系中,也就没有
任何权力继承的资格,这是导致他这个角色性质的一个原因。

在一段时间内的权力顶点,
他也领悟到了这些权力是多么的实在。

他亲自经历了权力的魅力和荒谬,也被自己的恶行
所制约。

综上所述,爱德蒙的形象充满了复杂性。

他的邪恶、欺骗和欲望在故事中清晰地描绘
出来,但是他同样也拥有自己的人性和渴望。

这让这位角色在剧本中赢得了读者们的注意
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尔王人物分析[整理]狄利娅次的主角就是小女儿考狄利娅了。

她在剧中可以说是完美和正义的化身。

当被父王问及有多爱父亲时,她诚实地把心中地想法表达出来;当得知父亲被姐姐抛弃时,她又毅然为自己得父亲讨回公道。

正是她在父亲颠沛流离之时期兵讨伐两个不孝的姐姐,但是悲剧总是这样,把美好的事情毁灭给人看,小女儿最终失败自缢而死,老王也因此而悲痛去世。

她的诚实可以说是对于虚荣心的一个警醒,一个警钟,其实她是最爱父亲的女儿,只是由于拙于表达而是父亲误会了她的意思。

只是因为这样,导致了最后的悲剧结果。

但是考狄利娅又是幸福的,她嫁了个懂得她的善良所在的法兰西国王,避开了这些趋炎附势之徒,如果单从这方面来看,她是最幸福的。

这又提出一个问题供我们思考,人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是金钱,是权力,还是内心的满足,考狄利娅和整个悲剧回答了这个问题。

剧本通过李尔王的小女儿考狄利娅等正面形象,宣扬了人和人应该和谐真诚、应该尊重人格、应该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思想。

而与之相对应的爱德伽,也富有这种性格。

善良敦厚,不忍心对自己得兄弟作坏的揣测,也重不放弃自己得的父亲,即使自己处境再艰难。

《李尔王》中的人物形象浅析《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二个时期,即他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写出的悲剧之一。

莎士比亚的伟大悲剧作品中,不仅刻画出主人公处在社会生活的紧要关头,而且刻画出他们所经受的重大精神危机。

在巨人般的主人公形象中,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情欲在我们面前揭示出来。

莎士比亚创造了具有巨大概括意义的人物,无怪乎悲剧主人公们的名字成为表示一定的人类特征和品质的通用名词了。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悲剧性不仅作为对抗的社会势力的冲突,而且也作为主人公心灵上内在矛盾的斗争表现出来。

同其他悲剧一样,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运用人物自白、人物的相互关系,写出了各种独特的人物情调和精神境界,显示出莎士比亚的高度技巧,或者称之为“莎士比亚化”的特色。

李尔是《李尔王》的主人公,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济金根》时指出:“……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

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

”李尔这个悲剧人物,也是体现这一准则的生动实例。

作品的写作背景《李尔王》写成的时期正是十七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末年,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都尖锐化起来。

农村的圈地运动在加速进行,失地农民四处流浪,城市贫民的情况不断恶化。

同时,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势力更加强大,他们同王室之间的暂时联盟在开始瓦解,他们之间的斗争也开始公开化。

政治的腐败和繁重的剥削引起了城乡广大人民的不满。

这时,随着对现实认识的加深,莎士比亚深切感到现实的发展同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因而,这一时期的悲剧中,充满着强烈的揭露批判的力量,带上了悲愤沉郁的色彩。

《李尔王》这部悲剧,通过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在同名老戏的基础上,改写成了反映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现象,揭露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批判利己主义对于权势、财富的贪欲的巨著。

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灾难,而且更出现了一种无形而又有迹可寻的、可怕的思想道德的变化,即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和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如果说莎士比亚在他早期创作的喜剧中是正面宣扬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把尖锐的社会矛盾理解为善恶两种势力的斗争,往往通过恶人的悔悟和好人的宽恕来求得矛盾的解决的话;那么,莎士比亚中期创作的悲剧中,则是创造出一系列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性格,反映出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这些剧本里描写了体现着人民理想的人们同违背人道原则的代表者之间的斗争。

尽管主人公们在这个斗争中遭到毁灭,正义却好象由于道德残忍的代表人物受到应有的惩罚而恢复起来。

道德上的胜利始终归于高尚的主人公们。

李尔王正是这样的人物。

在悲剧开始时,李尔王是作为一个专制的独裁帝王的形象出现的。

处于七、八十年的至尊地位,使他不仅刚愎自用,而且性情暴躁了。

他要求儿女们象他几十年统治下的臣民一样绝对地服从他;他幻想把领土、王权全都放弃,照享权力和尊荣。

正是由于他的刚愎自用、性情暴躁,使之惑于虚夸、谄媚,容忍不了小女儿直言的真实和顶撞,发展成践踏天伦挚爱和君臣关系的专横暴戾;小女儿应得的家产和土地被他命令她的两个姊姊平分,进忠言的侍臣肯特伯爵被驱赶出境;而用无耻的谎言与奉承谄媚他的大、二女儿却把其权力和土地一起骗到了手。

接着,李尔就开始自食其果。

他在高纳里尔处居住不久,这个大女儿就虎起脸要删减他的“有恃无恐”的随从,以掌权者的威严逼他让步,使他在自己让出权力、地位、土地,下位伊始的时刻就碰壁。

但他受到了大女儿的冷落后,还想着里根,幻想“我还有一个女儿哩”。

小女儿更有甚者的言论和行动在敲击着他。

她的丈夫康华尔把他的仆人枷了起来。

她和大女儿此唱彼和地向他进攻,说他的随从“依我看来,一个也不需要”,“他的那帮跟随的人,我可一个也不能容纳”。

随着两个女儿的傲慢相待,他的臣仆也对他轻视起来。

现实的实际关系的变化,极为沉痛地刺激着李尔的心灵。

以致他全部生活的信念都破灭了,他对于自己以及他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了一种认识。

他不得不抛弃关于自己地位特殊的概念,感觉到了他也是同别人一样的人。

假如一个人没有了权力、没有了财富、没有了地位的话,那么他尽管过去是令人尊敬的国王,现在也不过变成了“一个可怜的、赤条条的两足动物”而已。

“两个不孝的妖妇”终于使他睁开了眼睛。

李尔的思想感情随着现实的惩罚、处境的突变,对人与人之间冷酷关系的强烈感受而有了极大的变化。

女儿们的忘恩负义和忍心害理给他留下了永久的斫伤;他透过她们的极端自私和凶残冷酷看到了种种罪恶与不义。

李尔从开始的谅解、呼吁、不肯让步,慢慢转向痛心、妥协和暴怒。

他被激疯了,他奔向了暴风雨中的荒野,他呼叫霹雳与大风雨,他“在跟暴怒的大自然竞争”“在他渺小的一身之内,正在进行着一场比暴风雨的冲突更剧烈的斗争”。

惊天动地的暴风雨的无情,傻瓜弄人挨淋受冻、无家可归的惨象,使李尔有生以来第一次痛切地想到旁人的冷暖;而从此刻开始,李尔禁不住联想到社会上普遍存在受难的人们,他跪下祈祷:“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

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腹中饥肠蠕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 这是李尔思想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升华。

他把自己的命运跟一切不幸的人们的命运在意识上统一了起来。

李尔的乍看起来很不平常的命运,结果跟千千万万的穷人的命运相同。

他如今深自怨艾了,自己过去很少想到,或竟完全没有想到在他国境之内无数的苦难的人们。

现在,李尔个人的悲剧就和人民的悲剧、广大群众的悲剧结合在一起了。

剧中的暴风雨场景是全剧的中心和转折点,也是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菁华。

自然界的暴风雨在剧中与主人公李尔的内心的风暴相互呼应。

动乱的时间使他认识到,他所渴求的理想君主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他所向往的通过理想君王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只是一种空想,现实世界中的重重罪恶不是人文主义者独力所能消除的。

因此,在他创作悲剧的整个阶段,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芒越来越减弱,浪漫主义的色彩越来越淡薄,而批判社会的现实主义描写则越来越突出。

在本剧中,作者深刻地揭露了现实社会中人性的浅薄。

过去视为神圣的人伦关系已经被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所破坏,在金钱关系支配下连亲生子女都利欲熏心、忘恩负义。

另一方面,作者也着力抒写昏聩的国王只有通过沦为乞丐的痛苦经历,才能对现实世界有所认识,从而完成莎士比亚所希望的道德改善,变成合乎人文主义理想的有人性的君主。

剧中有两个平等的故事线索交错发展,相互补充,最后融合在一起。

这样的结构,可以展开广阔的社会画面,描绘众多的人物。

同可怜的汤姆的相处,更使他受到了深刻的思想影响。

除了憎恨利欲熏心的恶人,同情无家可归的乞丐以外,他进而仇视社会的不义。

他特别抗议无辜人民非人的处境。

这时,李尔的形象在内容上有了质的变化,闪出了崇高思想的光芒。

于是,李尔终于成为“时代思想的代表”。

他控诉道:“一个人就是没有眼睛,也可以看见这世界的丑恶。

”李尔在疯癫中,说了许多“疯话”。

但这些“疯话”,正如爱德伽所说的,“虽然是疯话,却不是全无意义的”。

那些断续的发现和回忆,新得的印象与感触,形成了尖锐透彻的揭发与批判。

他不但指出了世界的丑恶,而且对于威权、法官、法律等不义的实质也进行了彻底的揭露:“你没看见那法官怎样痛骂那卑贱的偷儿吗,侧过你的耳朵来,听我告诉你:让他们两人换了地位,谁还认得出哪个是法官,哪个是偷儿,”“你还看见那家伙怎样给那条狗赶走吗,从这一件事情上面,你就可以看到威权的伟大的影子;一条得势的狗,也可以使人家惟命是从。

”“褴褛的衣衫遮不住小小的过失;披上锦袍裘服,便可以隐匿一切。

罪恶镀上了金,公道的坚强的枪刺戳在上面也会折断,把它作破烂的布条裹起来,一根侏儒的稻草就可以戳破它。

” “没有一个人是犯罪的,我说,没有一个人;我愿意为他们担保;相信我吧,我的朋友,我有权力封住控诉者的嘴唇。

” 李尔的思想和感受在此刻达到了最高峰。

他的“疯话和正经话夹杂在一起”,表面上是“疯话”,实质上是正经话。

他的“疯话”,实际上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实质;同时也反映出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之中找不到出路的绝望。

他说,“我要象一个新郎似的勇敢地死去”,这种绝望也就构成了李尔悲剧思想的核心。

李尔经过痛苦的考验,变为另外一个人了。

他由专制独裁、刚愎自用的封建国王,在灵魂深处逐步地展示出所有的美好方面来:宽宏大度,举止温和,对不幸者抱同情心,对人民的苦难有了怜悯的公正态度,“到最后才摆脱了庄严气派,他的沉重的悲伤和激情汹涌的气势”。

他不仅对两个不义的女儿进行了愤怒的诅咒,而且对科狄利娅深深地抱着负疚,直到悔悟自己过去很少想到过不幸的人民。

对于他的认识,我们起初会对这个专制暴君感到痛恨;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却越来越会把他作为一个普通人而加以谅解;最后,我们就已经不是对他而是对整个野蛮而非人的世界感到愤激而仇恨。

李尔在绝望之中,听到侍臣的话,使他觉得还有“几分希望”,他也还想用武力夺回王位。

但他在同小女儿一起被捕时,却甘愿同爱女一样坐牢。

最后科狄利娅被害,他托着爱女的尸体,自己也愤然、悲哀地死去。

因此,整个剧本不但写出了李尔王的急躁、暴烈,也写出了他的帝王的仪态和尊严;写出了他举止威严,但又喜讽刺作戏;而特别重要的是,写出了李尔性格的根本转变。

李尔形象的本身,反映出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不可解决的矛盾。

道义上的胜利使李尔的悲剧留给了人们决不至于悲观的感觉。

葛洛斯特葛洛斯特在《李尔王》中是有着同李尔王类似的遭遇的人物。

他轻信私生子爱德蒙的谗言,而把自己的大儿子爱德伽驱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