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历史沿革简表永惠编辑版

合集下载

甘肃省庄浪县家乡介绍-柳发宁

甘肃省庄浪县家乡介绍-柳发宁

春秋中期, 秦国力量逐渐强 大起来,秦穆公 攻灭和臣服了十 二个西戎部落, 遂称霸整个西戎 地区,后秦孝公 灭狟戎(在今武 山县一带),秦 昭王灭义渠戎 (在今庆阳、平 凉一带)。
历经几十年的整田造地,庄 浪县八成以上的耕地被整治成梯田, 1998年,庄浪第一个被授予“全国梯 田化模范县”。 站在“全国梯田化 模范县”的石碑前,县委常委、常务 副县长王智国告诉记者:“庄浪县依 靠梯田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 了农民收入,夯实了农业现代化的基 础。今后,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打梯田 牌、走梯田路,通过土地整治深化梯 田建设。
叟搬兵,枪战歼匪,拯救 城民”十六个字,经讯问看管的
老人得知,画面上记录的是当地 老百姓的一个传说。
“花儿”歌手 在云崖寺录节 目
花 儿 大 赛 颁 奖 典
《 皇 圑 詣 剧 照
|
|
一文 喜 东 《老 灯师 下的 春著 秋作 》之
——
庄浪精 神的象 征—— 奋进牛
巍巍紫荆山,昂首迎佳节。 悠悠水洛河,欢歌颂盛世。 正月十二日,第十五届庄浪 艺术节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 盛大开幕。上午九点,43万 勤劳质朴的庄浪儿女扶老携 幼、呼朋唤友,摩肩接踵、 纷纭而至,云集紫荆文化广 场,喜迎一年一度的庄浪艺 术节,一时间万头攒动、群 情振奋,整个水洛城成了欢 乐的海洋。 9点30分,中共 庄浪县委副书记、县长樊文 浩宣布:第十五届庄浪艺术 节开幕。
紫荆山寺 观,始为儒、 释、道三家 活动场所。 在1700多年 历史中,历 代不断修葺 增建,成为 陇上颇负盛 名的道观寺 院。 千年古刹——紫荆山
紫荆山远景及山上寺庙
吴玠(1093年- 1139年),字晋卿, 德顺军陇干(今甘肃 静宁)人。父亲吴扆 为军校,母亲刘氏, 生二子吴玠、吴璘。 后迁居水洛城(今甘 肃庄浪),中国南宋 抗金名将。

庄浪发展历程

庄浪发展历程

庄浪发展历程庄浪县位于中国甘肃省武威市,地处临泽高原的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

庄浪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公元前269年的西汉初年,距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

庄浪古称庄虏,是“西域之道,东南倚青凉”的要冲。

早在3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庄浪就有人类起居痕迹,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据传说,西汉初年,庄浪的始祖“襄聊姜”带领部族迁入此地,以其姓氏命名为庄虏,后改为庄浪。

此后,庄浪成为历代各朝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的中心。

庄浪的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次事件是唐朝时期的“庄浪变”,这是党项族首领麦秀的起义。

麦秀起义后,党项族首府西陌(即今天的庄浪县城)成为临泽京师重镇,沿袭至今。

庄浪曾是军事要地,被尊称为“甘州第一县”。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历史的转折,庄浪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庄浪积极参与,并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庄浪县委于1943年成立,庄浪成为一个“红色的摇篮”。

改革开放以来,庄浪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迅速发展。

庄浪的农业以小麦、马铃薯、棉花等为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基地之一。

庄浪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发展了农机具、农产品加工和生态农业等产业,提高了农村经济收入水平,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

此外,庄浪还积极发展旅游业。

庄浪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庄浪古城、黄河壶口瀑布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庄浪还以庄浪纸雕、庄浪布匹等手工艺品而闻名于世,这些都为庄浪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财富。

如今,庄浪正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庄浪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建设和生态环保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做出贡献。

作为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庄浪注定要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裕的县城。

在未来的发展中,庄浪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引导和支持各行各业的发展,打造温馨宜居的都市环境,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庄浪书画名人永惠编辑版

庄浪书画名人永惠编辑版
甘肃省庄浪县书画名人
孙克昌
孙克昌(1910一1960),水洛乡孙家庄村人。擅长行楷,行笔苍劲,结体严整。
朱秉衡(1889一1945),字玉伯,朱店镇中街村人。民国时供职兰州、平凉等地,善长草书,亦能篆隶。笔力雄健纵逸,师古而出新意。
史良贵
史良贵(1873一1945),字弼臣,通化乡樊史村人。光绪壬寅(1902)拔贡。善长诗文,书法遒劲挺拔,爽朗(1897)拔贡生。卒于民国10年(1921)。书临欧、柳,俊秀洒脱。
柳维岳
柳维岳(1817-1894),朱店镇杨柳家村人。廪生。行笔圆劲飞动,功力深厚。相传,朱店戏楼悬所书“响遏行云”四字匾额,秦安翰林、书法家安维峻赞称:“非六十年莫书。”
赵献玉
赵献玉,赵贡玉兄,生卒不详。贡生,临摹钟、王,行笔俊朗圆润,宽舒冲和。
李毓华
李毓华,朱店镇高庙村人,道光丁酉(1837)乡试副榜。卒于同治九年(1870)。墨迹浑厚严谨,遒劲舒畅。
柳炯
柳炯(1819-1865),朱店镇柳庄村人,咸丰癸丑进士。曾任四川江安县知县。有条幅、对联等传世,行笔沈雄凝重。
王作棠
王作棠(1873一1944),字振斋,阳川乡王家新城村人。光绪丁酉(1897)拔贡,临摹广泛,用功甚勤,墨迹古朴,拙中见丽。
柳晋泮
柳晋泮(1861一1928),朱店镇中堡村人。贡生。善长山水画,用笔洗炼,设色浅淡,清逸生动。
柳逢原
柳逢原(1857-1926),刘庙乡三台村人。光绪已丑(1889)科举人,墨迹苍劲朴实,平中有奇。

庄浪县历史沿革

庄浪县历史沿革

庄浪县历史悠久,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渭水流域,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

三代时期,庄浪地属不太明确。

相传夏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庄浪在夏商时属“雍州之域”;西周是西戎的游牧之地,划在“候服”的范围;春秋战国时,仍为西戎所占据。

春秋中期,秦国力量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攻灭和臣服了十二个西戎部落,遂称霸整个西戎地区,后秦孝公灭狟戎(在今武山县一带),秦昭王灭义渠戎(在今庆阳、平凉一带)。

至此,甘肃黄河、洮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归并秦国版图。

为了对这些地区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统治,秦国于公元前279年,首置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郡级行政区域陇西郡,并于公元前272年置北地郡。

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

终秦一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关中五郡(陇西、北地、九原、上郡、内史)之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县)所辖。

汉承秦制,西汉地方行政区划仍分郡县两级,尤其初期行政建置沿革多循秦代。

到西汉中后期以来,特别是汉武帝不断“北却匈奴,西逐诸羌”,经略西域,西汉王朝的疆域空前扩大,设郡多达一百多个。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部,刺史部下设郡、县以统之。

庄浪地区为凉州刺史部(州治陇城,今年秦安县陇城镇)下的天水郡所辖。

县域分属天水郡之略阳道(治所今甘肃秦安县。

)、街泉县(治所今甘肃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成纪县(治所今甘肃静宁县治平乡)。

县城东北属安定郡的泾阳县(治所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辖。

王莽篡汉的十多年,随意乱改地名,改天水郡为“填戎郡”,还曾设阿阳郡,庄浪地区又分属上述两郡。

东汉明帝永平17年(74),改凉州刺史部的天水郡为汉阳郡(今甘肃甘谷县),废街泉县,并入略阳县,庄浪又分属略阳县及阿阳两县。

汉献帝初平四年(139),从汉阳郡中又分置永阳郡,改略阳县为街亭县,庄浪地区又分属永阳郡的阿阳、街亭县(县治在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

庄浪发展历程

庄浪发展历程

庄浪发展历程
庄浪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年的汉朝西汉时期。

自那时以来,庄浪经历了数个朝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飞速演变。

在古代,庄浪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使得它成为了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

它与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贸易往来使得庄浪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同时,庄浪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历经多次战乱,但也为庄浪的军事发展提供了契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庄浪逐渐从一个贸易中心转变为一个文化中心。

庄浪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学者、文人和艺术家。

这些为庄浪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得庄浪成为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近代以来,庄浪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庄浪的农业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种植为主,各种优质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

工业方面,庄浪以新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为主导,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旅游业也发展迅速,庄浪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以及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如今,庄浪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的发展。

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庄浪也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周边地区开展经济合作,
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体而言,庄浪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蓬勃发展,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庄浪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人民智慧和勤劳的力量,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辉煌与魅力。

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庄浪石窟(全)

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庄浪石窟(全)

第一章庄浪石窟的兴衰及其历史背景第一节庄浪石窟概说庄浪石窟指的是甘肃省庄浪县城东十六处石窟的总称。

初建于北魏,经西魏、北周、唐、宋、元、明至清诸代,形成了今天的八大寺群:云崖寺、红崖寺、竹林寺、大寺、西寺、朝阳寺、金瓦寺和佛沟寺(插图1),另有木匠崖、三教洞、殿湾、店峡、陈家洞、石窑河滩、红崖湾等多处石窟群。

从庄浪县城沿安(口)庄(浪)公路东行30公里即进入关山的佛沟。

峡谷两旁,窟龛星布,奇峰耸立,秀木葱茏,满目怪石嶙峋。

沟内有两峰并立,形如秋千之架,故名‚秋千架‛(图版壹)。

又以其酷似竹笋而又被称做‚竹枝峰‛。

云崖寺石窟,又称主山白云洞,位于韩店乡黄草村西。

石窟分布在云崖主峰长约300米,高约80米的峭壁之上(图版壹、贰),共有编号窟龛19个,其中有5个开凿于北周,其余14个都属明朝之物(也有个别洞窟或许开凿于元代)。

内有石造像18尊、泥塑55尊、壁画14平方米,明碑2通。

大寺石窟位于云崖寺石窟东1公里处,共有编号窟龛12个,形制基本相同,均为长方形平顶窟,有石造像3尊、壁画30平方米左右,题记3则。

红崖寺石窟位于云崖寺石窟东5公里处,共有编号窟龛14个,造像50尊,壁画16平方米,清碑l通。

窟形基本一致,为方形平顶窟,当系明清时代之遗留。

西寺石窟位于云崖寺石窟西约2公里处,共有编号洞窟7个,壁画、雕塑均已损毁,仅存明碑一通。

朱林寺(又称主林寺或竹林寺)石窟位于云崖寺石窟西北约4公里处,共有编号窟龛5个,造像5尊、壁画1.5平方米。

、分布云崖寺石窟周围的小型石窟还有朝阳寺(又作乔阳寺)石窟(洞窟3个)、金瓦寺石窟(残破不成型窟龛4个)、佛沟寺石窟(小型洞窟5个,摩崖造像3尊)、殿湾石窟(洞窟5个)、店峡石窟(洞窟2个)、木匠崖石窟(洞窟1个)和三教洞石窟(洞窟1个)等多处。

距离云崖寺石窟较远者为坐落于庄浪县城东北30公里处通边乡陈堡村的陈家洞石窟(又名龙眼山石窟)。

该窟分布于距地面2至4米的石崖上,现存大小不等的洞窟9个。

甘肃庄浪的由来——庄浪源于藏族部落名称

甘肃庄浪的由来——庄浪源于藏族部落名称

甘肃庄浪的由来——庄浪源于藏族部落名称原创牛汝辰庄浪地处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甘(肃)宁(夏)两省交汇处,东邻华亭,南与张家川、秦安毗邻,西接静宁,北与隆德、泾源接壤。

庄浪县是全国梯田化规模县。

唐朝时,唐初庄浪西南属陇右道秦州(州治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西北)陇城县辖,东北属关内道陇州(州治通渭,今陕西陇县)华亭县辖。

宝应三年,吐蕃贵族率兵东侵,占有今陇山地区,庄浪也陷入吐蕃之手,时庄浪境内生活着许多的吐蕃部落,唐的地方行政建置被废。

宋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凤路的德顺军之陇干县所辖。

德顺军是属州级的带有军政合一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庆历三年,把原属渭州的笼竿城提升为军。

这一时期,庄浪是北宋和西夏的边界地区,又是渭州与秦州的联络点,军事战略地位较为重要,因而县域內设有多处军政性质的城、堡、寨等,如水洛城、通边寨等。

1227年,元太祖铁木真南下攻静宁、隆德、庄浪一带,避暑六盘山,不久死于清水的萨里川,约在这时置庄浪路于南湖镇,庄浪路是直属于陕西行省的二级行政单位,但辖地较小,领有今天庄浪县全部,静宁以及隆德的一部分。

“庄浪'之名从此开始,元成宗铁木真大德八年二月改庄浪路为庄浪州,仍为隶属于省的二级行政区域。

早在唐时,在积石山地区和河曲地带(今青海东南)居住着一个称庄浪族、属吐蕃的支族。

金与西夏并立时,庄浪族已发展成四个不小的部落,在积石及河曲一带很有影响。

金和西夏两个政权都想征服庄浪族,他们不惜动用武力,多次发动战争。

庄浪一名系藏语,“庄”,意为野牛,“浪”,意为沟或谷,“庄浪”就是“野牛沟'或“野牛谷'之意。

野牛沟或野牛谷所反映的是一派天然的水草丰茂之地,是游牧民族最佳的生活地域。

原来,庄浪族原系唐末宋初吐蕃西凉六谷部中一支,居住在河谷(今永登县)。

这里遍地野牛,吐蕃人便称该河谷为“庄浪。

庄浪

庄浪

庄浪三大自然人文景观千年道观——紫荆山庄浪,这个以修梯田而全国闻名的地方,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

这里,聪慧的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造就了许多山川名胜。

而千年道观紫荆山,就是自然和文化共同孕育的人间仙境。

绵延起伏的关山,犹如巨龙一般一路向西,在南北洛河交汇的地方——水洛城猛然立住了脚。

而恰恰这一停,却成就了陇上名山——紫荆山。

紫荆山,因山上植有紫荆树而得名。

每年三四月份,紫荆花竞相开放,一簇簇、一丛丛,争奇斗艳,远望犹如片片红紫相间的轻云,近闻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清代的水洛举人孙庆伯曾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洛城三月四月间,紫荆花开紫荆山。

红云一朵天外来,俗草凡英一笔删。

千树万树总同花,绛云仙子晒丹砂。

一山幻成花一朵,武陵仙桃娇妖娜。

”美丽的紫荆花,为紫荆山留下了瑰丽的诗篇,也留下了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美丽的梅花神鹿被紫荆山的灵气、美景所吸引,它从关山腾云驾雾来到了这里。

于是人们便经常看见这只出没于紫荆山,整个水洛城也是香气弥漫。

后来,有两个贪心的猎手射死了这只神鹿,当他们喜滋滋的跑到猎物前时,却发现这只神鹿消失了,地上只留下一滩血,紧接着长出了几簇美丽的、香气袭人的鲜花,后来,这花便开满了全山。

人们为了怀念这只神鹿,便将此花起名为紫荆花。

据史书记载,紫荆山寺观建于西秦,游览区面积1.5万平方米,有唐柏、宋堡、楼阁,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儒、释、道三家活动的场所。

紫荆山山势玲珑剔透,建筑古香古色;道场香火鼎盛,游人络绎不绝。

依山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座“四柱三间七顶歇殿牌坊门”。

门上镶嵌着飞龙、狮子滚绣球、八宝、八仙及琴、棋、书、画传统浮雕。

门前两尊巨型石狮,工艺精巧,形象威武,给紫荆山增添了几分厚重、庄严的气势。

石碑上刻有“紫荆山”三个大字,是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途经庄浪时挥笔题写的,笔力刚柔相济,严谨中不失洒脱。

紫荆山建有吴玠、吴璘纪念馆、财神殿、文昌阁、玉皇阁、三清殿等18座殿阁。

庄浪

庄浪
置身其中,相信大家一 定能够感受到一份世外 桃源的宁静美丽,感悟 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统一
这里山青水秀 景色迷人
这里四季分明 风景如画 这里民风淳朴 祥和安泰
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她是一个不景气的小城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 她也是我的根...... 让我们走进庄浪 一同领略这个西北小镇的风采!
庄浪县,是甘肃省平凉市下属的一个县, 东边华亭县,南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秦安县, 西边静宁县,北边隆德县、泾源县。全县面积 1556平方公里,下辖1街、5镇、13乡,县政府 驻水洛镇。庄浪县先后获得全国文化模范县、 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民俗风情
社会经济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 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抢抓机遇,苦干 实干,使全县经济社会和各项社会事业 得到了长促发展。
在这丹桂飘香、硕果满 枝的美好季节,走进“梯 田王国”——庄浪,令 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庄浪位于甘肃省中部,东邻华亭县,西 依静宁县,北与宁夏隆德县、泾源县毗邻, 南和张川县、秦安县接壤。东西长56.37公里, 南北阔46.60公里。 庄浪县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县境内南 北气温差异大,年平均气温7.9℃;降雨偏少, 年均降雨量为547.8毫米;光热资源丰富,年 均日照时为2179小时。
境内资源丰富,已发现铜、铅、锌、锰、铁、 石灰石等矿藏带9处,洋芋、林果、亚麻、草编、 蔬菜、药材、小杂粮、山野菜等自然资源开发前 景相当广阔。全县拥有劳动力资源21万人,具有 抢占劳动力密集型市场的明显优势。主要农作物 有冬小麦、玉米、洋芋,是陇东洋芋、果品、胡 麻、荞麦、蚕豆、中药材的重要产区,县城以西 洛河两岸,盛产果菜,素有“瓜果之乡”美誉, 以小尾寒羊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日益发展壮大。有 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6处,电力供应比较充足。

《庄浪年鉴(2013)》

《庄浪年鉴(2013)》

作者: 梁兴明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地方志年鉴
页码: 217-217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年鉴;中国共产党;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服务与管理;庄浪县;人民团体;民主党派
摘要:6月,甘肃省庄浪县政府主办、庄浪县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庄浪年鉴(2013)》出版。

该卷年鉴为第3卷,采用中小编结构,主体内容设特载、县情概览、大事记、中国共产党庄浪县委员会、庄浪县人大常委会、庄浪县人民政府、县政协、民主党派与人民团体、政法武装、环保住建、水利水保、交通电力、邮政通信、农业、工业商业、财税金融、经济管理与监督、教育科技卫生、文体广电旅游、社会服务与管理、乡镇、先进集体、人物、艺文选辑、附录25个类目,45万字。

庄浪县城从南湖南迁止水洛

庄浪县城从南湖南迁止水洛

人们都知道,庄浪城过去在(今庄浪县南湖镇),新中国成立以后,庄浪县城便北辙南迁止水洛。

人们不禁要问,因何治所达八百年之久的庄浪城要搬迁呢?《庄浪文史》刊登的几份珍贵史料,为我们揭示了真相。

一、庄浪历史变迁据史料记载,庄浪县地从春秋时入秦国版图,至北宋设相当于县的建置,正式设县级建置始于金皇统二年(1142)。

秦统一后(前221),仍属陇西郡所辖,设有基层建置受渠亭(今南湖镇)、水洛亭(今县城)。

宋庆历三年(1043)十月,铎厮那献地归宋,瓦亭寨钤辖代理静边寨主刘沪进驻水洛城,为渭州(治今平凉)德顺军(时置宁夏隆德县,后迁静宁县)所辖一城,相当于县。

庆历八年(1048),置通边寨(今通边)。

金皇统二年(1142),以水洛城、通边寨置水洛县、通边县,属凤翔路德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元庄浪州宣差老关笃坚降明。

三年,庄浪州由直隶陕西省改隶凤翔府。

八年(1375),降州为县,隶平凉府静宁州。

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占领庄浪。

五年(1648)十一月,由静宁州直隶平凉府。

乾隆四十三年(1778),撤庄浪县建置,属隆德县,驻县丞,称庄浪乡。

中华民国2年(1913)2月,恢复庄浪县建置。

1949年8月,庄浪解放,12月成立庄浪县人民政府,属平凉分区。

1950年5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改属天水分区。

1956年1月,再改属平凉专区,合并于静宁县。

1961年12月恢复了庄浪县建置。

二、庄浪区域划分以前庄浪划区地域狭小,民国31年(1942),甘肃省政府调整了庄浪县辖域,划庄浪所属广盈乡、云萃乡属静宁县,划静宁县所属水洛镇、通野镇、朱店乡、万马乡、良野乡、章麻乡、焦韩乡全部及曹计乡、韩店乡之一部分共计80保、9.1万人口地区属庄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又多次调整了与邻县插花辖地,形成了庄浪县现有辖区地域。

地域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致使庄浪县政府所在地显得比较偏远。

三、庄浪县城搬迁1951年4月,庄浪县人民政府请示甘肃省人民政府天水专员公署搬迁县城。

庄浪社会风俗之变迁

庄浪社会风俗之变迁

庄浪社会风俗之变迁杨小强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晏子春秋·问上》风俗者,系指历代相袭积久而成的风尚和习俗,古书上也有“上导之为风,下行之为俗”的说法。

如是形成习惯,代代传承形成风俗。

俗话说“俗随时变”,历来风俗的变迁总是和社会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庄浪县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渭水流域,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

庄浪的今昔,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与历史的变迁。

处在新时期的庄浪,不仅仅在经济、文化上发生着巨大变革,习俗与风尚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移风易俗成为时代的潮流。

一批属于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被剔除,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主义改良后的新习俗,这种新习俗和中国传统习俗共同存在,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局面。

窥斑见豹。

我们以下从服饰、饮食、居住、出行、消费、节日、婚嫁、丧葬等八个方面进行概括,大致可以窥见近代庄浪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之一服饰在社会风俗范畴,就没有一样东西能像是服饰一样,在彻彻底底的变革。

中国的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

它是一个地区物质生活、历史时期、价值观念、个性特征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反映。

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

庄浪是全省18个干旱县和国扶贫困县,自古就有“苦甲天下”之说,在靠天吃饭的日子里,吃饭尚且成为问题,穿衣服就更简单了。

简单归简单,但是也在慢慢地发展变化着。

庄浪人受传统文化涵养,醇厚憨直,但较为闭塞的交通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信息,人们安贫克己,接受新生事务较慢。

建国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一直是老粗布为主,基本上属于自给。

那时候,农村纺织工具主要有用棉花纺细棉线的手摇纺车和用麻纺粗线的脚踏纺车,自制的拧车、线杆等捻线工具,擀毡的弓等用具,一直到70年代后期才停用。

老粗布、白洋布占据了庄浪民间服饰好长时间,一直发展到后来的单面咔叽、双面咔叽等布料。

那时候,有一套蓝色的单名咔叽,一直就穿着洗到发白,身上补丁摞上补丁,但也是最好的衣服了,村里谁有这么一套衣服,还是很风光的。

甘肃庄浪县50年前遍地荒山,农民一铲子下去,如今到处是梯田

甘肃庄浪县50年前遍地荒山,农民一铲子下去,如今到处是梯田

甘肃庄浪县50年前遍地荒山,农民一铲子下去,如今到处是梯田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梯田,但要说最有代表性的梯田,当数甘肃省平凉市西部的庄浪县。

放眼望去,庄浪梯田宏伟壮观,就像是一座座生机勃勃的绿色金字塔,层层叠叠,美得像一幅精致的画,让人心中涌动出惊喜和感叹。

庄稼都能美成这个样子,难怪会得到“梯田王国”的美誉。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5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干旱多灾、资源贫乏的地方。

从地理位置上说,庄浪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六盘山分东麓和西麓,主峰最高的地方海拔有2942米,巨大山体影响着东麓和西麓的气候条件,东麓温和湿润,西麓干旱少雨。

庄浪县位置并不理想。

庄浪县海拔在1045米至2857米之间,95%是山地和丘陵。

由于地下没有可利用的资源,所以农民生存全靠这片黄土高原的土地。

但此地人多地少又干旱少雨,出产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好不容易来点雨,都哗啦啦顺着陡坡地跑下山了,不仅如此,还跑土、跑肥。

这种情况实在让人无奈,当地还出现了两句顺口溜,一是说“十山九坡头,耕地滚了牛”,二是说“麦子长得像马毛,一亩不超100斤”,字里行间透露着当地人的心酸。

庄浪人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但庄浪人在饥馑岁月里用愚公移山的精神,靠自己的力量逆袭改命。

1964年,庄浪县全民拿起铁锹参与荒山改梯田,最初靠人力用背篓移土,有了架子车就推土。

移动土方是高强度体力劳动,当时人们生活穷困,还挣扎在温饱线上,修梯田的村民们都瘦瘦的,有的体力严重不支,甚至还为此付出了生命。

在实践中,勤劳聪明的庄浪人摸索出“山顶乔灌戴帽,山湾梯田缠腰,梗坝牧草锁边,沟台果树围裙,沟底坝库穿靴”的生态梯田模式。

没有机械,没有资金,没有报酬,庄浪人年年天天日日,每天反反复复的“修地球”。

从1964年到1998年,梯田建设历时34年,付出了价值4.75亿元的劳动量,移动土方量2.96亿立方米,若堆成一米见方的土墙可绕地球六圈半。

全县万亩荒山坡地被改造成了90多万亩的梯田,成为国家水利部命名的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甘肃省庄浪县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有许多古代遗迹和文化遗产,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朝那湫考释。

朝那湫考释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古代遗址,它不仅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

朝那湫考释位于庄浪县城东南20公里的朝那湫乡,地处黄河流域的西部,是一处形态独特、保存完好的古代考古遗址。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朝那湫考释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历时约5000年。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朝那湫考释见证了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朝那湫考释是一个庄浪县乃至整个甘肃省的重要文化遗产,被誉为“甘肃的龙门石窟”,其规模和保存完好程度堪比著名的龙门石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那湫考释以其独特的地质奇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学者、考古学家和游客前来参观和研究,成为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场所。

朝那湫考释的地质奇观主要表现在其岩层的形态上。

整个遗址位于一片山岭之中,这片山岭的岩石由特殊的石灰石构成,因此在长时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众多石笋、石钟乳和石柱等壮丽的地质景观。

这些地质奇观为考古遗址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使得朝那湫考释成为了一处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奇特景点。

而在文化遗产方面,朝那湫考释也是一处极为珍贵的遗址。

在这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遗迹和文物,如陶器、石器、铜器、玉器等,这些文物不仅在技术上具有极高的水平,而且在艺术和制作工艺上也体现出了独特的魅力,深受研究人员的青睐。

考古学家还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墓葬和遗址,这些墓葬和遗址为研究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于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除了考古价值外,朝那湫考释还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朝那湫考释逐渐成为了庄浪县的重要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庄浪梯田历史

庄浪梯田历史

为什么山坡地要筑成梯田?山坡上的土地,大多被修成一阶一阶的,像楼梯一样,这就叫梯田。

修梯田是为了使庄稼长得更好。

因为落在山坡上的雨水,沿着山坡很快地向下流动,山坡上的泥土沙石也会被流水冲走,这样坡田上肥沃的表层土壤就会慢慢流失,植物在贫瘠的土地上自然是长不好的。

如果不修梯田,即使下雨,雨水也会顺着山坡流下去。

坡田里不能很好地蓄水,土壤非常干燥,庄稼也不能很好地生长。

梯田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因为泥沙每经过一级梯田都有浸淀,因此最后流进黄河里的水基本上已经很少泥沙了。

保持水土流失,增加耕地面积。

梯田是劳动人民在日常耕作中针对山区土地特点,为了保持水土流失,扩大耕种面积,增加粮食单产和总产而修造的。

开始时,只是小面积的,而后逐步连成大面积的梯田,形成了像古代的广西桂林梯田,当代的山西昔阳大寨梯田。

庄浪梯田庄浪梯田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

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

其“山顶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坝牧草锁边,沟底穿鞋”的生态梯田综合治理模式,将黄土高庄浪梯田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从六十年代起,酷暑严寒吓不倒、贫穷饥饿压不垮的40万庄浪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征山不止,治水不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兴修水平梯田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建设,苦战30多个春秋,终于建成了占全县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百万亩水平梯田,以倚天巨笔写下了庄浪历史上最为壮丽的一页,也写下了一串令世界惊叹的数字:修梯田付出了价值4.75亿元的劳动量,移动土方量2.96亿立方米,若堆成一米见方的土墙可绕地球六圈半。

梯田化县的建成,奠定了庄浪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把旅游业培育成西部经济支柱产业政策的实施,为庄浪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如今,走遍庄山浪水,放眼碧野蓝天,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其“山顶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坝牧草锁边,沟底穿鞋”的生态梯田综合治理模式,使得慕名前来考察的日本、以色列农业专家情不自禁地称赞:“这是庄浪人民在黄土高原上精心描绘的一幅景色迷人的风景画,简直是世界奇迹!”原精心描绘成一幅景色迷人的风景画。

庄浪历史人物

庄浪历史人物

庄浪历史人物(一)忠烈侯刘沪刘沪,字子濬(jùn),保州保塞(今河北保定市)人。

其祖父刘审琦(qí)随宋太祖赵匡胤(yìn)平定天下,在讨平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之乱时殉职。

父亲刘文质是宋太祖的祖母简穆皇后(追封)的内从孙,曾知代州,任秦州钤(qián)辖。

凭这一层皇亲关系,刘沪幼年常出入宫禁。

他的本传中说他“颇知书传,深沉寡言,有智略”。

曾荫补三班奉职,后被迁为右侍禁。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赵元昊(又依李唐朝廷赐其祖继迁、父德明以国姓“李”而称李元昊)建立了以党项族为主的大夏国(史称“西夏”),与中原宋政权对峙抗衡。

翌(yì)年,元昊向宋廷提出称帝要求,遭到拒绝,宋夏战争遂全面爆发。

初期,夏兵狡黠(jiǎo xiá)剽悍,宋军败绩接踵。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刘平兵败殉国于延州(今陕西延安);庆历元年(1041年)春,任福丧师殒身于好水川(今隆德县榆河及静宁威戎一带);庆历二年(1042年),葛怀敏战死于渭州(今平凉)。

一时,边鄙殆危,朝野震恐。

这时,刘沪任渭州瓦亭寨(即今固原境内的东瓦亭)监押兼管静边寨;此期间已率兵破党留一族,斩将搴(qiān)旗,崭露头角。

这时的水洛,“有青铜白金,秀林美实;大车之扑,广厦之材,民所取之。

其利斯博,故其民弃泾原故土即水洛新居者万有馀(yú,同“余”)“户,善利诱之然也。

然又于三山两川间可城可戍者有数十处所。

其川谷气候、田畴膏壤,在秦之下、陇之上”(引自庄浪韩店新出土之《皇宋王家城新建城隍庙碑铭》)。

在区域的辖制上,水洛近属德顺军(军是当时的一级行政区划),远归泾原路,地处秦(天水)渭之间,战略位置十分要紧。

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住户中一部分是汉民之触罪逋(bū)逃者,另一部分为“熟户”,即归顺汉政权、发展程度较高且居于城邑内的少数民族边民。

但宋廷并未实际掌控这块地方。

宋历三年(1043年),水洛生户(其义与熟户反)王元宁家族欲献水洛城地与宋。

我的家乡甘肃庄浪

我的家乡甘肃庄浪
20XX
我的家乡甘肃 庄浪
引言 1 3 历 史 文 化 5 美 食 特 产
7 结语 9 教 育 和 医 疗
-
目录
2 地理环境 4 旅游景点 6 热情好客的人民 8 农业与产业 10 结语
1
引言
引言
1
甘肃庄浪是一个美丽而富 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方,位于中国西北
的甘肃省
2
这个地方以其独特的地理 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
-
谢谢观看
XXXXX
XXXXXX XXXXX
4
5
美食特产
美食特产
庄浪的美食和特产也是不可错过的
这里有许多传统的美食和特色小吃,如庄浪的 土豆、庄浪的苹果、庄浪的牛筋面等
这些美食口感独特,味道鲜美,深受当地人和 游客的喜爱
此外,庄浪还以盛产各种优质水果而闻名,如 苹果、桃子、杏子等
这些水果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是游客们必买 的特产之一
6
热情好客的人 民
3
资源和肥沃的土壤
3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01
02
庄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早在 明朝时期,这里就建立了著名的军事要 塞——庄浪卫,为保卫国家安全发挥了重 要作用。此外,庄浪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 节点之一,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 合
在近代,庄浪人民在中国革命史上也留下 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曾是红军长征的 重要经过地之一,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和 纪念碑。这些历史遗迹不仅见证了庄浪人 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巨大贡
热情好客的人民
1 庄浪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
2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你都可以感受 到这里人民的热情和友好
3 在庄浪,你会被这里的纯朴和真诚所感 动

庄浪历史传说

庄浪历史传说

庄浪历史传说华胥氏之国与庄浪庄浪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孕育了许多神话传说。

她是自秦以来,古代国家举行水神大祭的地方,《史记》“名山七”中的中吴岳,“名川四”中朝那湫(jiū, 古代或当地人读音)的属地,石鼓《诅(zǔ)楚文》(秦国石刻,秦王祈求天神制克楚兵,复其边城,故后世称“诅楚文”)的发掘处,秦霸业的奠基地。

华胥氏与女娲华胥(xū)氏,她是我国上古时期(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母系社会中一位民族部落的杰出女首领,是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女娲(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的生身之母。

华胥氏族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文字初具雏形,语言以“华”音为基,“华”代表一种美丽(繁盛)的事物,古作“光华”解,燧(suì,古代取火器具)人氏崇拜太阳与火,因为称“华”,如“火华”,由于花果瓜菜有艳丽的“光华”,故又以华称瓜果,如树华,甲骨文的“华”字,就是一株挂着果实的花树。

后因避免“光华”和“花华”混淆,才创造了“花”字。

因此,华胥氏时代前期,可能是太阳、雷电与火等光华崇拜(自然灵崇拜),后期则是花华崇拜(植物灵崇拜)。

华胥氏为燧人氏族中的成员,是较早的有文化的人类,他们崇拜太阳、火等“自然神灵”。

华胥之国是一个传说中的原始“国家”,从许多古籍记载里则透露了更多的关于母系氏族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情况。

比如《列子》中说,黄帝梦游华胥国,华胥国无帅长(shuài cháng,首领),自然而已;其民无嗜好,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yāo shāng指未长大成人而死亡);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所利害。

这些远古民族生活的国家,其实就是母系氏族原始共产社会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部落成员间人人平等,没有私人占有的嗜好等一些情况。

传说黄帝在吸收了华胥国的一些治国经验后,经过28年的治理,达到了天下大治。

雷泽辨识“雷泽”是什么?“雷泽”在哪里?“雷泽”在中国文明启元时代的地位和重要意义在哪里?简单的理解,雷泽就是雷神居住的水泽。

庄浪一小校史之教育管理

庄浪一小校史之教育管理

解放前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行政管理,在中国由来已久。

光绪初年(详细年限待考),由邑人孙积善先生倡导,以荆山乐寿宫(娘娘庙)为校址,二次创办了义学。

不久,“义学”改为“道南书院”。

院设山长,首任孙积善先生,继任孙荣锦先生。

“道南书院”学制为三年。

1918年(民国七年)由邑人李藏珍为办学委员,募捐钱粮,集资在荆山修建了校舍,于是“道南书院”改为高等学堂。

同年的水洛东关仓院(现教育局地址)建起了国民初小,学制为四年。

高等学堂的校长先后有:任秉南、王尔启、万士选;高等学堂后又改为静宁第三小学,校长先后有:王三炀、李鸿烈、王绣峰。

国民初小首任校长李聚源,教师刘廷献,有学生32人,四个年级,两个教学班。

1928年(民国十七年)马界堂任校长,教师柳天一,有学生52人。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李光荣(水洛西关人)任校长,教师有柳凝池,有学生65人。

1937年(民国二十七年)刘文恒(水洛乡刘家湾人)任校长,有学生82人。

1943年(民国三十三年)柳善堂(水洛中街人)任校长,教师有柳子平、柳凝池,有学生83人。

以后直到解放。

1930年(民国二十年)李旷曾(水洛南巷人)于水洛东关上会馆(现公安局地址)办起了女子小学,当时只有李旷曾一人,即是校长,又是教员,有学生9人,以后每年学生只有三十多人。

1932年(民国二十二年)静宁县教育局聘请班育英(秦安县城关镇人)为水洛女子小学第一任校长,李旷曾为教员,每年有学生40多人,四个年级,两个教学班。

1939年(民国二十九年)裴翠英(水洛东街人)任校长,李旷曾为教员,后因学生增加到70人,又聘请王秀珍为教员。

1949年11月份,庄浪解放后,仓院国民小学、女子小学合并为荆山小学。

解放后的教育行政机构与教育管理解放后,水洛女校、仓院国民学校合并于水洛中心国民小学,改名为庄浪县荆山小学,学制为六年,有教师七人,学生二百多名,七个教学班;水洛区委通知蒙毓秀接任校长;此时,学生培养与教育管理方面有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了比较独特的内容和模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浪县历史沿革简永惠制作表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72年陇西郡
西汉公元前209年—公元25年
公元前114年天水郡阿阳县街泉县陇县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公元74年汉阳郡阿阳县略阳县陇县
三国公元220年——265年
广魏郡略阳县临渭
西晋公元265年——317年
略阳郡略阳县临渭
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前后前后西夏
赵赵秦秦秦等国
南北朝公元420年——581年北
公元431年魏略阳郡陇城县阿阳县
随公元581年——618年天水郡陇城县
公元582年安定郡华亭县
唐公元618年——907年秦州陇城县(公元763年河陇尽汲吐番)公元625年陇州华亭县
五代公元907年——960年吐后
番唐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秦渭州
公元1043年风德顺军水洛城通边砦中安堡
路(泾源路)
金公元1115年——1234年
公元1142年熙秦路德顺州水洛县通边县
元公元1206年——1368年
公元1227年庄浪路
公元1304年风翔路庄浪州
明公元1368年——1644年凤翔府庄浪县
公元1369年肇昌府静宁州
公元1549年平凉府静宁州庄浪县
清公元1644年——1911年
公元1645年平凉府静宁州庄浪县
公元1778年隆德县庄浪乡
民国公元1911年——1949年
公元1913年泾源道静宁州庄浪县
第二督查
公元1935年专员公署静宁州庄浪县
共和国公元1949年——1983年平凉行署庄浪县
公元1950年——1955年天水专区
(公元1958年——1961年曾并入静宁县)静宁县
此表由永惠工作室编辑制作QQ10834837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