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发现、阐释文本原意
阐释学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
一
尽管同一文本对不 同文 化 、不 同时代 的读者来说可 能“ 味” 意 着不 同的东 西 , 者 由于 自身个体 的诸多 读 原因可能对文本生成不 同的理 解 ,但读者对文本 的
理解诠释 应该 以原 文本 为基础 。“ 解在历 史 中变 会
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 这句接受 美
杨 玉 英
( 乐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四川 乐山 640 ) 100
摘
要: 英美文学课程 的教学 目的正 在于在教学过程 中采取教师 引导 、 学生独立思考与发现的方法 , 导学 生运用正 指
确 的方 法将 自己在文 学作 品鉴赏过程 中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用 英文 准确地表达出来 , 以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 同时培养
学 生的文学鉴赏力和英语 的写作表达能力 , 提高学生 的生活情趣和人文素质。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 的过程 中去找寻 、
发现 、 阐释文本 的原意 、 会现实意义和读者 自己的会解则是英 美文 学教学与鉴赏的重要任务。 社 关键词 : 阐释学 ; 英美 文学教学 ; 文本意义 ; 会解 中图分类号 :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 8 6 ( 0 1 1- 0 9 0 10 — 6 6 2 1 )1 0 9 — 3
第2 6卷 第 1 期 1 2 1 年 1 月 01 1
乐 山师 范 学 院学 报
J u a fL s a e c esC l g o r lo eh nT a h r ol e n e
Vo .6No1 1 , .1 2 N V2 1 O .0 1
阐释学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解” 正如美 国诠释学家赫希( . . r h 12 一 所 。 E D Hic ,9 8 ) s
阐释学视角下的文本阐释
阐释学视角下的文本阐释伍凌【摘要】文本阐释作为阐释学的研究核心,一直以来处于两难的境地,关于文本阐释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之争伴随着阐释学的整个发展历程.一派学者坚持以“读者意图”为阐释标准,一派学者坚持以“作者意图”或“文本意图”为阐释标准.实际上,这两派学者之争,就是哲学中“经验论”和“先验论”之争的某种延续.本文在梳理阐释学主客之争的基础上,借用了“阐释共同体”这一概念,指出在特定时期,由“阐释共同体”所提出的“主流阐释”就是文本阐释的标准,而“阐释共同体”和“主流阐释”又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1)004【总页数】6页(P104-109)【关键词】文本阐释;阐释学;阐释共同体【作者】伍凌【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重庆40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1.引言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阐释,翻译与阐释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在《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专列一章从阐释学的角度探讨翻译研究,他指出:“一切理解及有关理解的表达论述都是翻译。
”(Steiner,2001:312)文本阐释的标准与翻译的标准密不可分。
而文本阐释的标准在阐释学发展进程中,一直就处于经验论和先验论的两难境地。
先验论者认为意义是客观的,由“文本意图”或“作者意图”所决定,阐释者的任务只是从一座迷宫中找出唯一的珍宝,而经验论者却认为意义是主观的,是由“读者意图”决定,阐释者的任务就像是从宝库中挑选出自己中意的珍宝。
本文借用“阐释共同体”这一概念,提出文本阐释是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旨在化解文本阐释的主客之争。
2.两难境地2.1 文本阐释的开放性针对文本阐释的开放性,海德格尔提出了“前理解”概念,他认为:“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行具有、先行视见与先行掌握来起作用的。
文学文本分析的四个视角
文学文本分析的四个视角◎李曙光李"#,广东学+文学与传/学+教1。
文学文本(以下简称文本)分析是文学研究和语文教学的基础之一,文本分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文学研究和语文教学的水准。
目前的文学理论虽然林林总总,但关于文本分析的却屈指可数,并且不少舶自国外,和中国文学难以做到完全熨帖,部分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具备实操性,只能高踞云端,顾影自怜。
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在文本分析尤其是微观分析上缺少一之的理论指,基本于和的。
当务之急,是建属于中国文学的文本分析的操作方法、理论体系。
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在实践上的一是,面对文本,不,本文于方A的文学理论,文学是的,于高于,是作性的,作者的和文本具自性,可以不作之外的其在文本不可能完全,与之前的文本总是在少的系。
基于以上,本文来探讨文本分析的文本与关系之文本与作关系之文本内部关系之视文本与文本关系之A文本比作一座精美的楼阁,那么这四个视角便是它的四扇窗户,,可以到的风景。
一、文本与生活关系之视角文学是的,但并是对生活照镜子似的机械刻板的反映,而是在作、审的支配下,进行加工剪裁的,文本和现实总会有所差异。
种差异,或曰矛盾,往往体现了作者的匠心,因此应该成文本分析的一重切入点A孙绍振提出的“还原就是基于此一构想:分析的象应该是差异或者矛盾,而艺术形象是天衣无缝的、水乳交融的,进入分析,就要把未经作家主体同化(创造)的原生的形象出来,用我的说法,“还原”出来,了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才有了分析的切入口。
呻具体而言,这一方法包含两个步骤:其一,还原的原形其二,将艺术形象和原形态进行比较。
孙氏曾以贺章《咏柳》例进行说明:“柳树本不是碧玉,却说是玉;柳叶不是丝织品,偏偏说是。
……说明,诗之,并不完全是由于了真实,也由于主体的象了真,是真中有假,中A,,[1]P4(5用还原实可以解决文本分析中的许多问题,像中国的浪漫主义诗和神魔小说,以及西方现代派的许作品,惯用想象、夸张、诞、变形,为还原提了。
有限与无限之间的阐释艺术——对“阐释学”的现象学分析
[摘要]阐释学具有限性与无限性这两种面向。
从现象学的视角来看,无限性面向乃是以从主体及其视域出发的意义阐发为中心,视域是无限延展的;而有限性面向是以阐释者、阐释对象及其所处的世界为中心。
后者就是罗姆巴赫所言密释学的含义。
在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之中,阐释学不仅是达成理解的艺术,更是安置意义、使主体融入共创的世界共同体的艺术,是均衡个别世界的原初经验和多元世界之整体框架的艺术。
在这个意义上,阐释学超越了作为普遍方法的诠释学而具有一种原创性意义,即成为一种追求有限性和无限性之间均衡的生活艺术。
[关键词]阐释;有限性;无限性;密释学;均衡[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ZX083)[作者简介]王俊,哲学博士,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杭州310058)。
[中图分类号]B0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20)06-0038-06【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国阐释学研究】王俊——对“阐释学”的现象学分析有限与无限之间的阐释艺术张江教授近年对“阐释学”用力甚著,力主以“阐释学”翻译Hermeneutik/Hermeneutics ,取代“诠释学”和“解释学”等传统译法。
“阐释”这一概念不仅是一个新的译法,而且在内涵上也更为丰富,强化了这一活动的动态发生性质以及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张力,这是个很具有现象学意味的概念。
按照德文术语,“阐释”更接近于Auslegung ,而非Interpretation ,因此笔者认为,实际上不必纠结于“阐释学”应作为Hermeneutik 的更优汉译,从某种意义上说,“阐释学”的内涵经张江教授的发挥,已经超越了从施莱尔马赫到伽达默尔的“诠释学/解释学”传统,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原创性概念。
①张江教授对于“阐释”的推崇有着完整的汉字考据和义理上的分析。
在2019年《论阐释的有限与无限》一文中,他再度将“阐释”与“诠释”对置,辨析二者的内涵差别。
追寻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
追寻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作者:王红燕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09年第09期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是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当前的语文教学,部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存在浅尝辄止、形式主义的倾向我们的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正确、到位地解读文本呢?一、窥一斑而见全豹——找准文本支点其实每一篇精美的文章都有一个或几个支点,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只要能把握支点就能纲举目张。
那么怎样找准支点呢?1、寻文本语言的“亮点”——文眼文本语言的“亮点”也就是“文眼”,即文章的焦点,它把纷繁的内容凝聚在一点上。
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这“居要”的“片言”即“文眼”,是“警策”全文,“揭全文之旨”的点睛之笔,是牵制全文的艺术构思的焦点。
教师应找准文眼,并从文眼入手,从一点突破,不枝不蔓,持一点而握全局,“窥一斑而见全豹”。
“文眼”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尾,读起来酣畅淋漓,回味无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一文的文眼就在结尾处:“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我们可以紧抓观众的这两句赞赏的话在文章中寻找“棒”的依据这就是一个“定点”的过程。
定好了这一个独特的语言点,然后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从而达到文与意的真正融合、阅读的丰厚圆融!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我们语文老师要从文本中寻找出独特精妙的语言——“文眼”,借着这“眼”去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一定能走得更到位。
2、抓文本语言的“撞击点”——课眼课眼既是教育者根据课文的精华所在或是关键之处而设置的课堂教学切入点、突破口,又是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聚焦点,更是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生长点。
文本文眼是基于文本自身的逻辑,而课眼的出发点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总是不惜下工夫去寻找课眼,把选择课眼看成是文本解读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这也是优秀老师有别于他人的独门绝招。
教师解读文本既要选好课眼,更要设计好课眼,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撞击出思维的火花。
追寻500字作文
追寻500字作文追寻。
追寻,是一种对未知的向往和探索,是一种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追寻,或许是追求成功,或许是追求爱情,又或许是追求内心的平静。
而我,也有着自己的追寻。
小时候,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渴望探索未知的领域,追寻着知识的宝藏。
每当放学回家,我总是第一个冲到书桌前,打开书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我追寻着知识的足迹,一步步走向着成功的道路。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追寻也慢慢改变了方向。
我开始追寻爱情,渴望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个懂得珍惜的伴侣。
我在人群中寻找着那个与我心灵相通的人,我追寻着爱情的足迹,一步步走向着幸福的彼岸。
然而,追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在追寻的路上,我也曾遇到挫折和困难。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因为我知道,追寻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坚持。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勇气和坚持,我才能不断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走向成功的道路。
追寻,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态度。
在追寻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追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因为追寻,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成长,不断前行。
追寻,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信念。
在追寻的路上,我们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也会体会失败的痛苦。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力量和信念,我们才能坚定不移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走向成功的道路。
追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境界。
在追寻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风雨,也会感受阳光。
但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坚持追寻,就一定能够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追寻,是一种生活,是一种生活。
在追寻的路上,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也会品味到生活的美好。
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用心体会,就一定能够发现生活的真谛。
追寻,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情怀。
在追寻的过程中,我们会懂得感恩,也会懂得珍惜。
但只要我们用心感恩,用心珍惜,就一定能够拥有幸福的人生。
追寻,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艺术。
在追寻的路上,我们会感受到人生的风景,也会欣赏到人生的美丽。
但只要我们用心品味,用心欣赏,就一定能够收获人生的芬芳。
郭象删定《庄子》文本及其诠释学问题试析
郭象删定《庄子》文本及其诠释学问题试析李耀南【摘要】郭象在庄学史上最早辨别《庄子》中之伪作,删定《庄子》文本。
郭象删定《庄子》的依据在于“庄子之意”。
郭象删定《庄子》的诠释学意义在于,郭象的“庄子之意”是指作为作者的庄子之初意,郭象的“庄子之意”与夫剔除不合庄子之意的篇章,删定符合庄子之意的文本,其间存有互为前提、递相促进的循环关系。
由于《庄子》是包括庄子及其后学学派之作在内的一个文集,《庄子》除了庄子之意,还包括难以确定人数的其他作者之意,且“庄子之意”本是郭象理解和解释《庄子》的结果,如此郭象所认定的符合庄子之意的文本是否可以确定为庄子所作?郭象删除的那些不合庄子之意的部分是否就一定不是庄子所作?这些都是郭象文本所留下的问题。
【关键词】郭象;庄子之意;《庄子》文本中图分类号:B235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9)01-0148-05作者简介:李耀南,湖北蕲春人,哲学博士,(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文旨在论述郭象在庄学史上最早删定《庄子》文本,以及其中隐含的诠释学问题。
一、依“庄子之意”删定《庄子》文本学界多注意到郭象《庄子注》是庄学史上诸多注庄、解庄之作中最具独创性的一部,然郭象作为最早删定《庄子》文本之人,则似鲜有论及。
郭象注庄的前提是要确定一个可靠的《庄子》文本,如此方见得是为《庄子》作注。
论者有以为:“首先辨庄子之伪作者,实为苏轼而非韩愈,”①然就现有材料看来,庄学史上首先留察《庄子》书中之伪作,非为苏轼,而是晋人;详细辨别庄书中有非庄子所作之文,并删定《庄子》,当属郭象;最早注意到晋人及郭象删定《庄子》事的是经隋入唐的陆德明。
有关庄子著述,《史记》本传载:“庄子者,……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紸箧》,以诋襅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②值得注意的是,史公但言庄子之若干篇名,所称庄子系庄子其人而非书名,有学者据此疑其时尚未有《庄子》书名;③史公未言篇数,则庄子所著篇数尔时抑或未定。
文学研究中的文本分析与解读方法
文学研究中的文本分析与解读方法在文学的广袤天地里,文本如同璀璨的星辰,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和奥秘。
对文学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读,是我们探寻文学宝藏、领略文学魅力的重要途径。
这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还能感受到作品所承载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
文本分析与解读并非是一种随意的主观臆断,而是有着一系列严谨科学的方法。
首先,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中,了解这些背景信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以及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例如,在研究《红楼梦》时,如果不了解清朝的封建礼教、家族制度和社会风俗,就很难真正领会这部巨著的深刻内涵和价值。
文本的语言分析也是关键的一环。
作者通过精心选择和运用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细致剖析这些语言元素,能让我们洞察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常常运用犀利的讽刺和冷峻的笔调,通过对其语言的深入研究,我们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
再者,人物形象的分析在文本解读中占据重要地位。
人物是文学作品的核心,他们的性格、行为、思想和命运构成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比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他的犹豫、挣扎和复仇行动,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
结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作品的结构如同建筑的框架,支撑着整个故事的发展。
从开头的引入、中间的情节起伏到结尾的高潮和结局,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作品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把握故事的节奏和逻辑,理解作者的叙事策略。
在进行文本分析与解读时,还需要关注作品的叙事视角。
不同的叙事视角会给读者带来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比如第一人称叙事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而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则能更全面地展现故事的全貌。
除了上述方法,比较研究也是一种有益的手段。
真理的追寻与探索
真理的追寻与探索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追求真理的探索。
无论是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还是普通人,在不同的领域中,都在不断地追寻真理的踪迹。
真理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世界上的原则或规律,它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任何观念或主观意识的影响。
然而,真理的本质与特点却常常令人感到困惑。
在科学领域中,真理的追寻是通过实验证明和理论推导来实现的。
科学家们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形成假设,并进行实验来验证这些假设。
真理在科学中被认为是通过可重复的实验证据所证实的。
然而,科学研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新的实验证据或理论可以对原有的真理产生挑战。
科学家们面对这些挑战,不断地追求更深入的真理,推动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哲学领域中的真理则更显抽象和综合。
哲学家们通过推理和思考,探讨人类存在、道德、意义等问题,并试图找到相应的真理。
然而,人们对哲学真理的定义存在着差异和分歧。
一些哲学家认为真理是一种绝对存在的概念,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真理是相对的,因为它受到个体的认知和主观意识的影响。
无论是抽象的哲学真理还是具体的科学真理,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论证,才能得出一定程度上的结论。
艺术则是另一种追求真理的方式。
艺术家通过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来分享他们对真理的理解。
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表现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方式,传达出一种真理的存在。
艺术的真理可能更多地涉及个体的主观意识和情感体验,它可以唤起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尽管真理的追寻是人类普遍和共同的行动,但每个人对真理的理解和认识却是有差异的。
每个人的认知和经历都不同,因此他们对真理的看法也不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真理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和最终的答案。
面对自身的限制和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只能通过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与他人交流和思考,以更深入和全面的方式来追求真理的探索。
不可否认,真理的追寻和探索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和复杂性的任务。
然而,正是这种不断追求真理的努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无论是在科学、哲学还是艺术领域,真理的追寻都是一种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为什么 要追寻语文课的诗意
为什么要追寻语文课的诗意为什么要追寻语文课的诗意一提语文课的诗意,有人会这样想,这不是把语文课搞得玄乎了吗?下意识地就会把它与要“简简单单学语文”,语文课要上得“扎实、朴实”抵触起来。
其实,非此即彼是一种简单化绝对化的思维。
正如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一样,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诗意。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缺少了诗意,那是诗意的失落,是教师缺少一种意识,缺少自觉地去发现去追寻罢了。
追寻语文课的诗意,其意义在于,它会使语文课变得更精彩、更丰富,更走近语文教学的本源,从而更能实现我们孜孜追求的理想中的教学鹄的。
众所周知,诗原本是一种文学形式,人类的文学是以诗歌开篇的,在未出现文章以前,诗就有了。
诗经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著作。
究其缘由,也许诗就是人类心灵中最隐蔽最美好的语言,最能表达质朴而纯真的情感。
什么是诗意呢?诗意就是蕴藏于人们心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意念。
如果诗意只存在于诗人的笔下,那我们的认知太浅陋了。
诗意地栖居,原本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如果我们的日常生活为美好的理想之光所照耀,那么,我们的生活、我们所做的事便赋予了诗意。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人类无疑是有力量来有意识地提高他自己的生命的”,人应该而且可以“生活得诗意而神圣”。
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诗意的事业,因为它是教人求真、向善、臻美,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事业。
有首歌这样歌颂教师工作的诗意: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追寻语文课的诗意,是追寻语文课本该有的东西,也就天经地义的了。
追寻语文课的诗意,就得认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
这是一片诗意盎然的土地。
人与之打交道的不外乎人与物,可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天真烂漫纯真可爱的儿童,这是我们的殊荣。
诗意与年轻的生命有着天然的本质的联系,儿童历来就有天使的美誉。
我们脚下是一片最纯洁,最少污染,保留着生命的原生状态的土地。
每一个儿童都是幻想家,心灵中都藏着一串彩色的梦,有梦就有诗。
论文:文本解读的“三三”理论
文本解读的“三三理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家尧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关系着学生精神发育的进度,思维发展的程度,课堂对话的效度。
”i文本解读与教师个人的文化积淀、生活经历、阅读经验都有着紧密的关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一生的修炼。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本解读就无法可依,掌握合理的的解读路径和解读策略能够帮助老师有效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力。
文本解读有两个概念,一是作为一般读者的文本解读,二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后者我们称之为文本的教学解读。
作为教学解读,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文本自身的教学价值。
如何来进行文本的教学解读呢?本文力求从实践操作层面来提出一些策略,将之归纳为三个“三”:工具性—审美性-文化性;走近—走进—走出;问题—规律—运用。
姑且号之“三三理论”。
一、三重境界:工具性—审美性—文化性工具性解读。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学习语文,其核心就是要掌握语文这门工具,用之于学习与生活。
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其作为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的作用而言的。
中国古代文论指出,文学作品包括言、象、意三个层面;西方文论称之为语言层(形式层)、形象层(再现层)、意蕴层(表现层)。
虽然表述不同,但其实意义相同,即中西方都把言语形式放在第一层面。
作为工具性的解读,就是要立足言语形式,就是要对语言“慢慢走啊,欣赏”(朱光潜语),“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吕叔湘语),“徜徉在语言之旅”(海德格尔语)。
通过言语形式与内容的关联与契合,来品咂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对言语的感觉。
其中包括对作者遣词造句、语序排列、标点段落、语法修辞、表现手法、篇章布局等多方面的揣摩与研习。
追寻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以《老王》的文本解读为例
“ 两难 ” 。德 国诗 人 里 尔 克 有 诗 云 :因 为 生 活 和 伟 大作 “
品 之 间 / 存在 着 某 种 古 老 的敌 意 ”爱 尔 兰 著 名 诗 人 总
叶芝也这样 写道 :是生活的完 美还是工作 的完美 , “ 一 个 艺 术 家 必 须 做 出 抉 择 海 子 一定 熟 知 这 些 诗 句 . ” 并 对之有切身的感应。 最终选择了“ 他 工作 的 完 美 ” 选 择 。 了 自我 牺牲 , 择 了 对 于 “ 大 作 品 ” 选 伟 的永 恒 追 求 。 最 他 终 选 择 了 “ 翔 ” — 乘 着 诗歌 的翅 膀 . 灵 魂 的 天 国 . 飞 — 在 去 拥 抱 “ 福 的闪 电” 幸
之 间 、 尘 世 幸福 与灵 魂 追 求之 间 . 直 存 在 着矛 盾 和 在 一
和 文 本 意 义 的合 一 为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文 本 解 读 , 同 因 不
于 一 般 消 遣 性 的文 本 阅 读 . 具 有 教 学 的独 特 性 。 先 它 首 它 要 求 教 师 通 过 文 本 细 读 .揣 摩 作 品 字 里 行 间 所 呈现 出 来 意 趣 : 后 探 寻 作 者 的 表 达 欲 望 。 将 其 与 文 本 然 并 加 以 印证 。 此 . 们 获 得 的 是 “ 种 意 义 ”这 是 作 者 到 我 一 , 的 、 本 的 . 需 要 每 个 读 者 审 视 和 面 对 的 。 此 基 础 文 是 在 上 。 发 文 本 的 读 者 意 义 , 是 “ 种 意 义 ”是 每 一 个 生 这 种 ,
『 者通 联 : 肃 通 渭 县 第 一 中学1 作 甘
读 者 根 据 自己 的 认 知 结 构 和 审 美 情 趣 .获 得 的 属 于 自
浅析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
浅析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作者:郑铃于来源:《文学教育》2015年第08期内容摘要:阐释作为文学批评的一项基本功能,是文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苏珊·桑塔格却在《反对阐释》中提出了“反对阐释”这一口号。
本文将通过对文本观点的分析,探讨苏珊提出反对阐释的原因,归纳出反对阐释最终要落脚于合理阐释这一结论。
关键词:反对阐释动机创造性背叛合理阐释阐释之于文学批评,似乎理所应当,阐释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之一亦为学术界所公认。
我们在接触文学批评这一领域时,同样将“阐释”作为批评的自然附属,像接受真理一样地接受它。
在未接触过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之前,笔者的想法同前文一样,自然地将批评的一部分等同于阐释,认为缺少了阐释的文学批评无法想象。
然而不曾料想,苏珊却将矛头直对“阐释”,话锋一转,公开且大胆地提出了“反对阐释”的口号。
为什么要反对阐释?在苏珊·桑塔格看来,不外乎内外两大原因。
从外部原因看,当今社会条件现状对阐释有巨大的影响。
当今时代,人类的文化产品处于一种过剩、过度生产的状态。
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我们正逐步丧失感性体验中的敏锐感,现代生活的所有状况纠合在一起,钝化了我们的感觉功能。
在这种现状下,能够获得的阐释大体上是反动和僵化的,艺术的阐释物像废气污染空气一样毒害着我们的感受力。
从内部原因看,则是阐释所带来的消极作用,主要分作三个部分:其一,现代意义风格的阐释是对艺术的一种破坏。
苏珊·桑塔格对阐释进行了传统风格和现代意义的两种划分。
阐释最初现于古典古代晚期的文化中。
在科学启蒙的时代,宗教和神话的影响力和可信度逐渐瓦解,原初形式的古代文本不再被人接受,为弥补其与“现代”社会思想状况之间的鸿沟,阐释应诏出现。
此时的阐释是为了解决文本的原意与读者期待之间的不一致,通过对文本的改动来补救那些古老的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被舍弃的文本,以适应现代的要求。
阅读批注
潘金莲开窗改变了中国的历史鸟解水浒的都知道金莲姐姐早些前还是很守妇道的。
嫁给武大虽说有不情愿的地方。
但是也算是起早贪黑。
任劳任怨。
三步不离闺房。
上的鸟厅房下得鸟厨房。
如果不是意外的被西门庆看到。
也不会发生剧情里的情况。
1大家都知道金莲姐姐是打开窗户。
撑窗户的棍子滚掉下去。
于是西门庆看到了她的脸.才叫王婆拉线的。
如果当年金莲姐姐没有开窗户。
那么。
理所当然他便不会结识西门庆如果没有认识西门庆.自然不会害死武大郎。
武大没死。
何谈武松怒发冲冠杀红颜。
不杀红颜何谈奔走梁山武松不上梁山。
那么梁山便是107将。
虽然依旧会轰轰烈烈,但是宋江领军打方腊时。
方腊就不会被武松单臂擒住。
没有武松。
方腊便会战胜梁山。
战胜梁山拿下大宋便指日可待如果方腊取得大宋的江山。
就不会有靖康耻.不会有偏安一隅,不会有金兵入关。
金兵不入关,就不会有后来的大清朝。
没有清朝就不会有闭关锁国的策略和那该死的老女人慈喜。
如果没有闭关锁国的策略,没有慈喜太后。
自然八国联军不会侵虐我门中国,也不会有鸦片战争。
如果没有这些杀千刀的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中国凭借5000年的文化历史首先就发展资本主义了。
发展成资本主义到今天。
美国。
俄罗斯。
德国什么的早就成浮云了。
小日本的来打试试。
赶超他们几百年。
肯定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了。
所以说。
千言万语一句话:金莲姐姐。
没没事开毛的窗户啊。
批注式阅读资料集为什么要批注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在各种理念纷繁出新的当下,我们重新审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仍会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①目的不明。
指向于“读会”而不是“会读”,结果导致学生阅读兴趣、方法、习惯、能力等得不到有效培养和提高;②开放不够。
以设计好的静态的教学流程主导动态的教学进程,学生亦步亦趋跟在教师后面学习,主体性、创造性得不到凸显;③起点不高。
漠视学生阅读的原初感悟,不顾及学生阅读的前理解水平,从零起点进行教学,因而不能迎合学生的阅读兴奋点,阅读期待无法有效调动,阅读情趣及兴味丧失;④过程不真。
追寻九年级作文600字
追寻九年级作文600字一、作文题目作文题目是追寻,这个词不仅仅意味着寻找,还包含了追逐、追赶、追寻、追求等多种涵义。
在作文中,追寻可以指追求理想,也可以指寻找人生的方向。
在九年级学生的作文中,追寻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题。
二、追寻理想九年级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正处在自我认识和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
许多学生在这个时期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将来成为科学家、医生、演员或者其他职业。
这些梦想看似遥不可及,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努力追寻,就一定能实现。
追寻理想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条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学习、锻炼、实践和尝试。
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完善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无论前方的路途有多曲折,多险峻,我们都要勇敢追寻,不退缩,不放弃。
三、追寻人生方向随着年龄的增长,九年级学生对未来开始有更清晰的认识。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这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找到了自己想要追寻的方向,才能不断努力并且不会迷失自我。
追寻人生方向往往需要通过思考、观察、体验和尝试来实现。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优势,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寻找与之匹配的职业和发展方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努力奋斗,不畏艰险,不断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结尾追寻不仅是一次冒险,更是一种坚定不移的心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敢于尝试、接受失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轻易放弃追寻梦想和人生目标。
如果坚持追寻下去,一定会发现想要的东西不再那么遥不可及,甚至可以通过努力而得到。
让我们一起勇敢追寻,走向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宇文所安对中国文论的艺术阐释——以《典论·论文》的英译与评论为例
宇文所安对中国文论的艺术阐释——以《典论论文》的英译与评论为例朱玲玉【摘要】Stephen Owen’s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can be illustr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s art of interpretation.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perfectly demonstrates the the core of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s art of interpretation,such as respect for unique features of each text,techniques of flexibility,and employment of both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grammatical interpretation.The case study of Cao Pi’s A Discours e on Literature makes an excellent example of Stephen’s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which is an elementary aspect of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s art of interpretation.%从《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可以看出,宇文所安对中国文论的阐释充分展示了施莱尔马赫艺术阐释的内涵:从文本本身出发,尊重其差异或特色、采用灵活的阐释原则、运用心理学解释和语法解释手段。
其中《典论·论文》的荚译与评论,尤其集中体现了对施莱尔马赫心理学解释任务的完成。
论文:文本解读的“三三”理论
文本解读的“三三理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家尧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关系着学生精神发育的进度,思维发展的程度,课堂对话的效度。
”i文本解读与教师个人的文化积淀、生活经历、阅读经验都有着紧密的关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一生的修炼。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本解读就无法可依,掌握合理的的解读路径和解读策略能够帮助老师有效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力。
文本解读有两个概念,一是作为一般读者的文本解读,二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后者我们称之为文本的教学解读。
作为教学解读,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文本自身的教学价值。
如何来进行文本的教学解读呢?本文力求从实践操作层面来提出一些策略,将之归纳为三个“三”:工具性—审美性-文化性;走近—走进—走出;问题—规律—运用。
姑且号之“三三理论”。
一、三重境界:工具性—审美性—文化性工具性解读。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学习语文,其核心就是要掌握语文这门工具,用之于学习与生活。
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其作为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的作用而言的。
中国古代文论指出,文学作品包括言、象、意三个层面;西方文论称之为语言层(形式层)、形象层(再现层)、意蕴层(表现层)。
虽然表述不同,但其实意义相同,即中西方都把言语形式放在第一层面。
作为工具性的解读,就是要立足言语形式,就是要对语言“慢慢走啊,欣赏”(朱光潜语),“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吕叔湘语),“徜徉在语言之旅”(海德格尔语)。
通过言语形式与内容的关联与契合,来品咂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对言语的感觉。
其中包括对作者遣词造句、语序排列、标点段落、语法修辞、表现手法、篇章布局等多方面的揣摩与研习。
浅析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
浅析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摘要:德里达作为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其解构主义理论在哲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多个领域影响深远。
本文基于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拆解,深入了解”延异“”踪迹““撒播“”增替“等核心术语,并探究其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前言: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当代法国解构主义大师、最重要亦最受争议的哲学家之一。
20 世纪60 年代法国社会的动荡不安,爆发大规模的反传统的、反权威、反对一切禁锢自由思想教条的政治运动并迅速席卷整个欧洲。
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基于索绪尔的理论为,德里达提出了“延异”的概念,另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拆解”概念汲取灵感,提出“解构”概念,并通过后来所发表的一系列论文逐渐形成了德里达式“解构主义”思想。
在出版了《论书写学》、《书写与差异》和《言语与现象》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在哲学界奠定了根基。
随后,德里达去美国讲演,解构主义随之传播到整个欧美大陆。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打破了结构的封闭性和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主张多元性地看问题,以此颠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二元对立思想。
该理论涉及到了哲学、伦理学、语言学、文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等人将解构主义思想引入翻译学,试图打破形而上学的方法,宣传译者是创造者,翻译文本是创造的新生语言。
德里达一直认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翻译概念问题。
翻译是哲学家和语言哲学家探讨的问题的手段,通过对翻译问题的研究来阐明他们的哲学思想。
这些学者将解构主义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对传统的翻译理论提出质疑和挑战,形成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一、摧毁逻各斯中心主义解构主义质疑理性、颠覆传统,是一种全开放性的理论,发起者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旨在消解西方传统的逻各斯心主义(logocentrism)。
阐释的三个误区
阐释的三个误区
李明
【期刊名称】《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04)001
【摘要】文本意义的阐释中存在着三个误区,它们都不符合对话精神.其一是不足的解释,它追寻作者、文本的原意,把作者视为阐释活动的唯一主角,而忽视了文本语言符号和阐释者也是阐释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其二是过度的解释,它以文本的言说为核心,却没有以一个对话的平等参与者的身份去聆听文本的言说,反而以错误的语言观扭曲了文本的意义言说,走到了文本的意义范围之外.其三是漠视文本的阐释,阐释者根本不去听取文本的言说,而只管一个人自说自道.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李明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科研处,广东,江门,529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
【相关文献】
1.从儒家知识理念看西方文学理论的阐释误区——对“强制阐释”现象的另一种反思 [J], 孙易君;孟庆雷
2.步出两个误区,把握三个方面,强化五种意识——从广东近年高考变化看现代文阅读备考的误区及其处置策略 [J], 梁志刚
3.新知识背景下的"三个世界"理论--三个世界合理性的阐释 [J], 何平月
4.走出误区天地宽——中学生作文的三个误区与指津 [J], 李晓虹;单永进
5.全面阐释“三个代表”思想的力作——读《“三个代表”思想概论》 [J], 刘仕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发现、阐释文本原意
摘要:一切文学鉴赏都是一个吸收和再创造的过程。
吸收是指鉴赏者完整深入地追寻、发现、阐释作品的文本原意、社会意义。
再创造是指鉴赏者通过完整地理解作品,生发出自己对文本的鉴赏感悟并能准确表达出来。
英美文学教学的任务也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吸收和再创造,而这个过程的重点就是首先让学生读透文本原意,明白文本究竟传递了哪些信息。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文本意义;解读
一、了解文本创作环境,剖析文本蕴含价值
任何文学作品的诞生都是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产物,这一系列的因素笔者称其为文本的创作环境,包括作者的经历、当时的社会环境等。
大部分的人在鉴赏文学作品之前,已经对该文学作品或者其作者有了或多或少的认知。
这种认知有一些是粗糙、肤浅的,甚至是偏见,这对于我们鉴赏文本是无益的,甚至会因先入为主的印象和观点而误导了自己对文本的准确解读。
所以在教授英美文学作品时,语言关自不必说,学生还需要事先全面系统地了解文本的相关信息,如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语言、历史、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了解。
如果教师感觉学生了解得不够全面,还可以补充交代一下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简介、创作背景、作品风格、相应的文学史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拥有足够的“前理解”信息。
这样才可能在阅读过程中准确、恰当地将文本阅读还原到作者创作时的真实环境中去,从而领悟作者在文本中意欲表达的真情实感,逐步增强对文本原意的追寻、发现、阐释,并客观地对作家和作品的积极性、局限性作出分析和判断。
《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陶洁主编)第一篇文章即是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的《自传》,按照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水平,读懂字面意思应该不难,但是如何让学生把握《自传》的写作意图,如何了解《自传》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呢?这就需要了解作者富兰克林的生平经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学生大致可以知道,作者身上体现了一种生存、向上的强烈的奋斗意识。
了解到作者所要传递的只有不停奋斗才能战胜艰难险阻,才能获得获得机遇和发展的信息,就能够在鉴赏《自传》的时候有一种正确的理解方向,才能对该作品有更深切的认识和价值趋同感。
另外学生也要事先了解富兰克林的写作风格。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为此他还常常去找别人或到书店借书,利用深夜读书,清晨归还。
他还曾以笔名Richard Saunders投稿,报纸编辑以为文章“出自名家手笔”。
富兰克林还曾组织工人、技师、鞋匠、瓦匠、诗人等每周星期五来讨论哲学、科学、技术、文艺问题,他创办的个团体、图书馆和学院后来发展为美利坚哲学会、北美公共图书馆、宾夕法尼亚大学。
其先天出身和后天的努力,使他形成了睿智、亲切、简洁的写作风格。
了解这些,可以使学生对《自传》的写作风格有一种更深切的认识。
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学生再来具体赏析《自传》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了。
如第一部分中富兰克林以“写给孩子们的信”开篇,点明了自己写传的目的。
其实这里的“孩子们”已经延伸为即将阅读该《自传》的所有年轻人,甚至是所有人。
文中饱含深情的叙述态度和质朴亲切的语言可以学生感受到一种关切、开导和希望的寄托。
第二部分叙述了作者离开波士顿的原因以及到达费城的经过,让学生认识到他所经历的坎坷和为了度过坎坷所付诸的努力。
如他所说,他的成功一方面依靠的是自身的勤奋、信念以及“上帝的眷顾”,另一方面还在于他不屈从于时代环境,反而认识到是时代造就了他。
阅读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富兰克林的经历,还要让学生明白《自传》所叙述的还有作者这一人物做人、做事等内在品质的不断塑造和完善的过程。
如选文的第二部分所述,清教思想中所宣扬的节制、简朴、勤劳、诚恳、正直、上进等精神,以及对于自己民族未来发展的信心,都集中体现在富兰克林的个性之中,表现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二、从文本走向社会,从社会理解文本
很多文学作品,当然包括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原因不外乎二。
一是经典作品创作风格独特、语言文字功底深厚、塑造形象典型生动。
二是作品中蕴含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而后者则是经典称之为经典的更有分量的原因。
经典文学作品或展现了宏大的社会历史,或深刻独到地剖析了社会现象,或深入细致地刻画了社会人物的美丑善恶,其出发点和着眼点无不落脚于纷杂广阔的社会空间。
本真是艺术美的源泉,而艺术之美则使生活的本真得以永存,生活的、社会的、人性的才是永恒的。
赏析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可以或者对当时社会的认知,还可以启迪读者对现实社会以及人性的思考。
因此,在学生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从熟悉社会出发,了解当时的社会形势和社会现象;然后回归文本,以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去审视和理解文本;最后在从文本中走出来,以文本的描述去反观和思考社会。
这样将文本与社会背景的融合,能够扩大加深对作品意义的把握,从而真正达到贴近作者创作初衷并以此为依据获得启迪。
例如,赏析著名诗人兰斯顿•休斯的代表诗作《梦想》时,就可以遵循以上的思路展开。
学生首先要了解该诗作所说的梦想是指美国黑人的梦想,了解当时美国黑人的历史和处境:对于历史上苦难深重的美国黑人,自由平等一直是他们的“美国梦”,而残酷的现实仿佛是一场“美国噩梦”。
还要了解作者的情况: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上是最受爱戴的诗人。
他是哈莱姆桂冠诗人,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创作了许多以梦想为主题的诗歌。
他用梦想唤醒黑人的自我意识,歌颂黑人的美,激励人们为民族解放而斗争。
他还用黑人的噩梦警示世人:美国黑人的梦不能延迟。
了解了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倾向后,我们以此为指导,进入文本阅读。
该诗语言非常精炼生动,且意象丰富。
为了说明梦想的重要性,诗人在两个诗节中分别运用了一个生动的暗喻:梦想若是死亡,生活就像是断了翅膀的鸟儿,永不
能再飞翔;梦想一旦消亡,生活就会像冰雪封冻的荒野,充满悲哀与凄凉。
对于“梦想”,不能单单理解为人们常用的“美好的理想与希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来理解,当时黑人面对着压迫、剥削、歧视,因此作者实际上更具体更深刻地赋予了梦想自由、平等、奋争的含义。
而且对于“死亡”、“消亡”我们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消失,更应该理解为“绝望”和“熄灭”。
作者实际上是在鼓舞号召黑人不要因当时社会环境而沮丧,不能因为不平等和生活的艰辛而“熄灭”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和抗争。
而且“紧紧抓住梦想”出现在两节的开头,“紧紧”突出体现了“梦想”的重要意义,号召黑人们坚持下去不要放弃。
同时,作者还指出了失去梦想和斗志之后,黑人们将会面临更加冷酷和凄凉荒芜的生存环境,生存会更加悲惨。
所以,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给黑人抗争运动的鼓劲的诗,是一首给黑人们提供精神支柱的诗。
三、吸收多方批评,多角度立体鉴赏文本
文本的阅读和阐释过程本身就是接受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体验与感悟的过程。
由于每位鉴赏者知识水平、文化背景、审美情趣、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他们在理解角度和理解范围、层次上有着很多差异,产生了不同的阅读效果。
在这一点上,对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的赏析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
在这首诗里,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
诗中的叙述者在黄昏散步时来到林间岔路口,面对两条路况不尽相同的小道,经过思索和犹豫,最后决定选择那条“人迹更少的一条”。
并且在结尾处发出了因为此选择而“从此决定了我一生地的道路”的慨叹。
意在说明一个道理:一念之差的选择,往往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结果,形成两种不同的命运。
这首诗的最出彩的地方在于,面对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一个普通情景,阐发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这里对于小路的选择,实际上代表了小到一件事的选择,推广到人生的选择,进而还可以扩大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前进方向和路线的选择。
正因为《未选择的路》阐释的是选择这一时时面对的实际问题,所以蕴含着强烈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让形形色色的鉴赏者生发出无数的理解与阐释,创造出丰富的解读。
而鉴赏者多种多样的解读又进一步增加了这首诗的魅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对学生过度地阐释,而应该让更多的学生阅读之后探讨在面对生活的各种选择时,自己曾经的反应,今后在面对选择尤其是那些对自己至关重要的选择时应持的态度。
然后教师再启发引导学生就像选择道路那样,辨析他人的观点,综合各种思考之后,选择出自己对于这首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