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接触网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接触网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X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接触网施工2. 工程地点:XXX3. 施工单位:XXX4. 施工内容:接触网附加导线架设、回流线安装、支柱组装等。

二、安全技术交底1. 人员安全(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3)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符合高空作业要求。

2. 施工现场安全(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2)施工区域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人员疏散畅通。

(3)施工材料、工具应整齐堆放,不得占用消防通道。

3. 施工设备安全(1)施工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定期进行检修、保养。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3)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 施工材料安全(1)施工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2)施工材料应按照规范要求存放,避免受潮、受腐蚀。

(3)施工材料搬运过程中,应采取防滑、防倾倒措施。

5. 接触网施工安全(1)接触网附加导线架设1)导线展放过程中,防护人员应注意观察,防止摩擦、背扣、断股等现象发生。

2)回流线肩架安装高度为8.0米,确保安全。

3)导线在同一截面处操作,符合规定条件时,可不做处理。

4)导线驰度应符合设计张力曲线要求,断线时预留足够回头长度。

(2)回流线安装1)回流线非绝缘悬挂时,采用杵座鞍子铝衬垫固定回流线。

2)回流线安装过程中,注意防止回流线与其他设备发生碰撞。

(3)支柱组装1)支柱组装前,检查支柱是否存在损伤、变形等问题。

2)支柱组装过程中,确保支柱与基础连接牢固。

3)支柱组装完成后,进行整体调试,确保接触网系统正常运行。

三、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

接触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接触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接触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基坑开挖站场及区间进行测量时,要使用测量绳,使用钢卷尺测量时,应作好绝缘防护。

路肩开挖接触网坑作业,每个基坑的施工人员不得少于2人,坑内作业时,坑上必须有人防护。

基坑开挖作业,必须保证路基的稳定,不得使其受到破坏和减弱,遇到塌方有可能造成轨枕悬空时,应采用护板防护,挖坑时遇到排水沟(盲沟),应先做好疏通改道排水工作,弃土不得堵塞水沟和污染道床。

采用大坑口开挖,即大口小底,防止坑壁塌方。

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基础浇制。

一般情况下,敞口基坑尽量不过夜。

否则,坑口须设安全防护栏、警示标志,防止发生人员坠落事故。

坑下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在开挖基坑区段设专人巡视。

发现基坑坍塌或线路状态有变动等情况时,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石质坑开挖采用爆破作业时,严格执行爆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基础浇制基础浇注作业时,应在施工点设专人进行防护,工具材料的堆放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施工人员不得在建筑接近限界以内站立和休息;需要跨越铁路搬运材料设备时,应在搬运通道两端按规定距离设置防护,搬运结束后,两侧的防护人员方可撤除;在准高速和高速区段施工时,列车通过时,所有人员应在3m限界以外待避,所用工具材料特别是人工搅拌所用钢板,严禁放置在道心轨枕上。

3、接触网停电作业(1)在与接触网带电部分不到2m的建筑物上作业时,如没有可靠的防电设施,接触网必须停电。

(2)安全距离要求:接触网进行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以下规定:110kV为1 500mm,27.5kV和35kV为1 000mm,10kV及以下为。

接触网---基础浇注技术交底

接触网---基础浇注技术交底

接触网基础浇注技术交底1技术交底范围:XXX车站(区间)接触网下部工程2设计情况3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4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要求4.1杯形基础浇注4.1.1施工准备4.1.2杯芯制作用δ=5mm 木板制作。

左右两块竖模高=1650mm 。

前后两块竖模=(杯基外形尺寸-木板厚度) (高于=1650mm ),底板=杯底外形尺寸。

中部和上部各做一个十字撑(如图4-1)。

四根100×100mm 固定木条(长度同竖向木模)。

4.1.3基坑检查 请甲方监理到现场检查基坑尺寸及土质并填写相关工程检查证。

4.1.4模型组装(1)在平整地面将四块竖向模板与底板通过长铁钉钉在一起,四块竖向模板也用长铁钉钉在一起,四根100×100mm 固定木条将四块竖向木模固定在一起。

4.1.5杯基底部混凝土浇注浇注杯基混凝土至杯芯底位置。

原则上采用商品混凝土。

4.1.6杯芯放置将钉好的模型放入坑内,调整模型(如图4-2),使其四边顶面水平,横线路中心垂直于线路中心,Cx 符合设计要求。

调整完成,在模形中部和顶部加装十字撑,用木撑将模形四周与坑壁进行固定,防止模模形跑位。

杯芯组装完成,用薄膜将其包裹。

4.1.7继续混凝土模型调整完成,继续浇注混凝土。

杯形基础用混凝土坍落度为50°~60°。

否则杯芯会飘浮。

如产生轻微飘浮,可在杯顶加重物压制。

4.1.8基础养护:采用自然养护,即在自然气温(高于5℃)条件下,用草袋覆盖在基础上,并根据情况浇水,保持湿润实施养护,杯口要盖住,以保持杯芯清洁。

4.1.8拆模混凝土初凝后,先拆除十字撑,撬掉四根木条,再撬掉前后两块模板,最后拆除左右现场模板,取出底板。

图4-1图4-2 线路中心4.2钢柱基础浇注4.2.1施工准备由技术人员出图,委外加工。

(4)备料按设计的基础型号,选择相应的地脚螺栓,基础模型(模板)并运到现场。

4.2.2基坑检查请甲方监理到场检查基坑几何尺寸、地质情况,并填写工程检查证等签字手续。

接触网的安全技术交底范本模板

接触网的安全技术交底范本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接触网施工、维护及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接触网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

三、交底内容1. 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穿防滑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2)施工过程中,禁止酒后作业、疲劳作业,确保人员精神状态良好。

(3)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动火,如需动火作业,需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并做好防火措施。

(4)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 接触网施工安全要求:(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接触网施工前,应检查施工设备、工具是否完好,施工场地是否符合要求。

(3)接触网施工过程中,严禁擅自移动接触网支柱、设备,确保施工安全。

(4)接触网施工时,应遵循以下顺序:先安装接触网,再安装支柱,最后安装接地装置。

(5)施工过程中,接触网支柱与设备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安全。

3. 接触网维护及检修安全要求:(1)维护及检修前,对维护及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维护及检修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3)维护及检修时,应先切断接触网电源,确认无电压后,方可进行作业。

(4)维护及检修过程中,注意观察接触网设备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维护及检修结束后,应检查现场设备状态,确保恢复正常。

四、交底程序1. 项目部安全工程师对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2. 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了解并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3. 项目部安全工程师对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其掌握安全注意事项。

4. 施工、维护及检修人员签字确认,表示已了解并掌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五、交底时间根据施工、维护及检修计划,提前安排安全技术交底。

六、交底责任人1. 项目部安全工程师负责安全技术交底的组织和实施。

接触网下部施工安全交底

接触网下部施工安全交底

接触网下部施工安全交底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随着高铁和城际铁路的不断建设,铁路接触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然而,在接触网下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安全意识不足等因素,很多施工现场都出现了安全事故,给工人的身体健康和项目的进度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接触网下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交底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接触网下部施工?接触网下部施工是指在铁路线路上的接触网支柱设备和地基基础建设,包含开挖、填筑、支柱及道钉设置、临时支撑等工作。

接触网下部施工中的所有工作,都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事故。

为什么需要进行安全交底?接触网下部施工的工作涉及到很多环节,如果没有合理的安全措施和严格的管理,非常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需要进行安全交底来明确各项工作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防止事故的发生。

安全交底的内容工作内容与安全措施在安全交底中,首先应明确接触网下部施工的工作内容及所需安全措施。

必须仔细规划每一项工作的过程,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确定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作业现场的标识为了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清楚地识别出作业现场的来源和性质,可以用标志牌、标线、脚手架等方式在作业现场做好标识,明确交底的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规范安全操作规范是确保接触网下部施工操作安全的最基本的保障。

比如,在挖掘工程的过程中,必须规定操作人员应注意的事项,如快速操作和迅速清理工具、设备和材料,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穿戴好安全帽、手套、工作鞋等必须安全防护装备。

安全红线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红线来划定作业区域,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工作,同时也可以防止外人进入作业区域。

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为了确保施工人员能够遵循安全程序,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培训内容除了包括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之外,还应包括应对紧急情况和事故处理方面的知识。

优化施工流程针对接触网下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可以对施工流程进行优化,简化作业流程,减少人员、设备和材料的交叉作业,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接触网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接触网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项目:接触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二、交底日期:____年__月__日三、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项工程名称:接触网架设及维护五、交底提要:为确保接触网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以下为接触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请各施工人员认真阅读并严格遵守。

六、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接触网的结构、技术参数及施工要求。

(2)检查施工设备、材料,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高空作业: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严格按照高空作业规程操作。

(2)接触网施工区域应设立安全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施工过程中,注意检查导线、绝缘子、悬挂装置等设备,确保其完好。

(4)施工人员应遵守现场交通规则,不得在施工现场随意穿行。

(5)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3. 接触网架设及维护技术要求:(1)导线展放:导线在展放过程中,防护人员应注意观察,防止发生摩擦、背扣、断股等现象。

如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展放,做好标记,及时处理。

(2)回流线肩架安装:回流线肩架安装高度为8.0米(以地面起测),确保肩架与支柱密贴,紧固牢靠。

(3)导线驰度:导线驰度应符合设计张力曲线要求,张力不得大于12KN。

(4)绝缘子:绝缘子应经电气试验合格,零配件齐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5)附加导线架设:附加导线安装高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确保附加导线肩架与支柱密贴,紧固牢靠。

4. 施工结束后的安全措施:(1)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身体状态符合工作要求。

(3)定期对接触网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七、检查执行情况:请各施工人员认真执行以上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上报。

供电接触网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供电接触网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供电接触网施工与维护2. 施工地点:[具体施工地点]3.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4.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姓名]5. 参与人员:所有参与供电接触网施工与维护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二、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 安全操作规程(1)施工前,所有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2)操作人员应熟悉接触网的结构、功能及操作流程,了解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3)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在接触网作业时,必须遵守“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原则,确保作业安全。

2. 高空作业安全(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高空作业资格。

(2)高空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并确保安全带固定牢固。

(3)高空作业平台、梯子等设施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高空作业区域应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 电气安全(1)在接触网施工与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停电作业、验电作业、接地作业”的原则。

(2)验电时,必须使用合格的验电器,确保验电准确无误。

(3)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接地线,并确保接地良好。

(4)禁止在未接地的情况下进行接触网作业。

4. 防触电措施(1)施工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防触电。

(2)操作人员应熟悉电气设备的防触电措施,如绝缘、隔离、接地等。

(3)禁止在潮湿环境下进行接触网作业。

(4)操作人员应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品。

5. 现场管理(1)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有序,确保作业安全。

(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得擅自离岗。

(3)施工现场应设置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施工现场应设置应急物资,如急救箱、灭火器等。

三、应急措施1. 发现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2. 发现高空坠落事故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救援,并立即上报相关部门。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secret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secret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随着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接触网作为电气传动的重要装置,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是确保接触网正常运行的关键之一,因此,交底环节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的相关知识进行探讨。

一、交底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之前,需要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交底能够有效地进行。

1. 组织交底人员交底人员的组成应包括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以及设计单位的相关人员等。

在组织交底人员时,需注意各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与协作。

2. 交底时间和地点的确定一般情况下,交底时间应安排在工程进入接触网下部施工之前,同时也要确保参与交底的人员都能如期参加。

交底地点要选择在接触网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时的现场。

3. 交底材料准备交底材料是帮助交底人员更好地进行了解和掌握施工要求和标准的重要依据。

因此,交底材料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相关的标准、技术规范等文件资料•接触网下部装置、设备的设计图纸及使用说明•施工方案书、质量控制计划等文件资料二、交底内容的讲解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的核心在于内容的讲解。

只有在内容得到了准确的讲解和理解,才有可能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保障。

1. 总体要求接触网下部施工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安全规定,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施工流程施工流程是指接触网下部施工所包含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基础施工、柱头安装、悬挂装置等。

在交底时,需要详细讲解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3. 施工要求交底要讲解相关的施工要求,包括现场作业人员的装备、安全防护等。

同时,还要详细讲解各种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和步骤,并对使用说明书进行讲解。

三、交底后的检查与验收在交底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检查和验收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接触网下部施工结果的评估和验证,确定施工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接触网的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接触网的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接触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施工人员要求(1)所有参与接触网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操作资格证书。

(2)施工人员应熟悉接触网施工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

(3)施工人员应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明确警示内容。

(2)施工区域应设置隔离设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施工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3. 接触网施工安全要点(1)施工前,应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

(2)施工过程中,严禁施工人员攀登接触网设备,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3)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施工区域整洁,防止杂物掉落接触网设备。

(4)施工过程中,如需调整接触网设备,应先断开电源,确保安全。

(5)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防止误操作。

4. 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人员应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品。

(2)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专人进行监护,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5. 应急处置(1)如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2)如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报警,并采取灭火措施。

(3)如发生其他安全事故,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相关部门。

三、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将本安全技术交底作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

2.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本安全技术交底,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4. 施工现场应设置专人负责安全监督,确保施工安全。

四、交底时间本安全技术交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五、交底单位施工单位:XXX六、接受人项目经理:XXX技术负责人:XXX施工负责人:XXX安全员:XXX七、备注本安全技术交底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接触网支柱基础的设计资料、相关验收标准及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作接触网下部施工的技术交底,具体如下:一、工程概况:我分部管段内接触网支柱共97对(详见接触网支柱预留表),共分别为ZH140、ZH160、ZLX1三种形式。

表1 路基工程一览表1、设计说明混凝土(1)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垫层混凝土为C15,支柱底板与基础顶面间二次浇灌细石混凝土为C40。

(2)基础纵向受力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

(3)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其质量应分别符合GB175、GB1344的规定。

不应采用快硬型水泥。

(4)细骨料应采用洁净天然、级配合理、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其质量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

不得采用未经淡化的海砂。

(5)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并宜用粒径5~40mm连续级配的石料。

基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且不大于40mm,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5的规定。

不宜选用石灰石碎石。

(6)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污水、泥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等,其质量应符合JGJ63的规定。

(7)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GB8076的规定,外加剂的选用应考虑与水泥成份、水质、外加剂间的相容性,保证拌制的混凝土性能,不宜使用早强剂。

(8)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的规定。

钢筋(1)基础纵向主筋采用HRB335级(II级),箍筋及架立筋采用HPB235级(I 级)。

(2)焊条应用用与主体钢筋强度相适应的型号,并应符合现行相应标准的规定。

(3)钢筋笼应采用环形模制作,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2 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地脚螺栓(1)地脚螺栓的材质为16Mn钢,其质量应符合GB/T1591的规定。

接触网带电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接触网带电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接触网带电作业的安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所有参与接触网带电作业的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

三、交底内容1.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作业现场,确保无障碍物,安全通道畅通。

(2)检查作业工具、设备,确保其完好、可靠。

(3)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帽等,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2.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接触网带电作业安全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

(2)作业前,应进行现场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作业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佩戴安全帽,正确使用绝缘工具。

(4)作业过程中,禁止擅自改变作业计划,确保作业安全。

(5)作业人员应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向现场指挥人员报告作业情况。

(6)作业人员应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如触电、火灾等。

3. 作业后的工作(1)作业结束后,清理作业现场,确保无遗留物品。

(2)检查作业工具、设备,确认无损坏,并妥善存放。

(3)整理作业记录,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作业水平。

四、应急处置措施1. 触电事故(1)立即切断电源,隔离故障点。

(2)对触电人员实施心肺复苏,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3)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其他人员受到伤害。

2. 火灾事故(1)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燃气阀门。

(2)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3)迅速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4)拨打火警电话,报告火灾情况。

五、交底人及接受人交底人:XXX接受人:XXX六、交底时间XXXX年XX月XX日七、注意事项1. 本安全技术交底适用于接触网带电作业,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

2. 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现场指挥人员报告。

4. 作业结束后,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5. 本安全技术交底由XXX负责解释,如有未尽事宜,按相关规定执行。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接触网支柱基础的设计资料、相关验收标准及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作接触网下部施工的技术交底,具体如下:一、工程概况:我分部管段内接触网支柱共97对(详见接触网支柱预留表),共分别为ZH140、ZH160、ZLX1三种形式。

表1 路基工程一览表1、设计说明混凝土(1)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垫层混凝土为C15,支柱底板与基础顶面间二次浇灌细石混凝土为C40。

(2)基础纵向受力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

(3)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其质量应分别符合GB175、GB1344的规定。

不应采用快硬型水泥。

(4)细骨料应采用洁净天然、级配合理、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其质量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

不得采用未经淡化的海砂。

(5)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并宜用粒径5~40mm连续级配的石料。

基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且不大于40mm,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5的规定。

不宜选用石灰石碎石。

(6)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污水、泥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等,其质量应符合JGJ63的规定。

(7)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GB8076的规定,外加剂的选用应考虑与水泥成份、水质、外加剂间的相容性,保证拌制的混凝土性能,不宜使用早强剂。

(8)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的规定。

钢筋(1)基础纵向主筋采用HRB335级(II级),箍筋及架立筋采用HPB235级(I 级)。

(2)焊条应用用与主体钢筋强度相适应的型号,并应符合现行相应标准的规定。

(3)钢筋笼应采用环形模制作,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2 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地脚螺栓(1)地脚螺栓的材质为16Mn钢,其质量应符合GB/T1591的规定。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

兼职课程的合同模板甲方:(委托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地址:乙方:(接受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地址:鉴于甲方为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希望参加乙方提供的兼职课程,现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同:第一条课程内容1.1 乙方提供的兼职课程名称为(课程名称),包括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教学安排等。

1.2 课程时间:(具体时间及日期)1.3 课程地点:(具体地点)第二条课程费用2.1 甲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课程费用(具体金额)给乙方。

2.2 课程费用的支付方式:(例如:现金、转账等)2.3 甲方应在签订合同时支付课程费用的(比例)作为定金,余款在课程开始前支付。

第三条课程安排3.1 乙方应按照课程安排时间和地点准时上课,如有变动应提前通知甲方。

3.2 甲方应按时参加课程,如因个人原因无法按时参加,应提前告知乙方并重新安排课程时间。

第四条课程效果4.1 乙方应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确保甲方学到实际技能。

4.2 若甲方未能达到课程规定的学习目标,乙方应配合甲方重复学习,直至达到要求。

第五条课程保密5.1 甲方应对乙方提供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料等保密,不得泄露给他人或用于商业用途。

第六条合同解除6.1 若因不可抗力导致课程暂停或无法继续进行,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

6.2 若甲方无故违约,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甲方支付相应违约金。

第七条其他事项7.1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协商补充协议,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7.2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方和乙方各持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日期:日期:以上为兼职课程合同内容,如需补充或修改,请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署生效。

感谢您的合作!。

接触网下部技术交底(南张段)

接触网下部技术交底(南张段)

砌石
• 当腕臂柱基坑开挖深度达 到技术要求时,在距坑底 600mm处开始挖掘浆砌片 石及下部横卧板位置,具 体尺寸为600*600*1200。 上部横卧板及浆砌片石位 置为,距路基表面300处 向下装设上部横卧板,浆 砌片石距路基表面1500处 开始填充,具体尺寸为 1200*1200*600。 • 浆砌片石的规格为: 砂浆M5,MU20片石。
基础浇筑技术重点(2)
• 钢模支好后,复验限界、垂直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 检查有关基础螺栓的型号、尺寸、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基础螺栓的螺 纹是否完好,螺栓的弯钩方向是否钩向基础中心。 • 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应大于3m,在大于3m时,应设置斜槽或用竖 向吊桶,以降低混凝土的下落高度; • 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间 歇时间不宜超过2h。 基础的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每隔 200-300mm用振动棒逐层捣实;振捣 时应随时检查基础螺栓的位置、尺寸 有无变动,模型板是否变形、漏浆等。 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 高出路肩面200mm,一般应低于相邻 轨面200~600mm;位于站台上的基 础顶面,应高出站台面100mm。
混凝土养护过程应遵守下列规定
• (1)基础混凝土灌注完毕2~4h后,对基础用厚 薄膜进行覆盖并浇水养护; • (2)基础的浇水养护期: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 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 • (3)浇水次数应以保持基础表面湿润为原则,日 平均气温低于5ºC时,不得进行浇水养护; • (4)基础的养护用水标准应与基础灌注用水相同。 • (5)基础拆模后,发现基础表面有蜂窝、麻面、 棱角损坏或露筋现象,可进行修补使其美观。 • (6)高路提段路基上的基础和孤立基础按设计要 求进行培土或砌石。
支柱回填注意事项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secret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secret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接触网下部施工的设计资料、相关验收标准及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作接触网下部施工的技术交底,具体如下:一、施工测量:(一)接触网杆位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确认设计图标定的起测点、复核点的坐标位置准确无误;2、杆位应避开道口及交通密集点;3、车站杆位应避开站舍中心及影响站容的地方;4、杆位布置应满足信号机显示距离的要求;5、杆位确定后,应竖立杆位标桩。

(二)区间纵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触网区间纵向测量,应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相邻车站的1号、2号道岔标准定位位置作为起测点开始测量;2、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作为测量的基准轨;3、应采用钢卷尺丈量,测量过程中应使用沿线的大型建筑物(如桥梁、隧道等)里程、坐标,随时校核测量结果,并把测量偏差按规范要求及时分摊到相邻跨距中,以防产生积累偏差;4、测量偏差应合理分摊在有关跨距中,如偏差较大需要增减支柱时,应按变更设计手续办理;5、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1-2m,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的最大跨距;6、区间双线并行区段纵向测量应以下行线的线路中心线为准.7、在进行线路纵向测量时,要注意调查线路上空的高压电力线路与支柱的电气绝缘距离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否则,应调整支柱位置;8、接触网支柱严禁位于架空电力线的正下方。

(三)站场纵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触网车站纵向测量,应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该车站的1号、2号道岔标准定位位置作为起测点开始测量;2、在进行车站的纵向测量时,应避开车站的行车设备及建筑物,同时应考虑附加导线与行车设备和建筑物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3、在进行车站咽喉区纵向测量中,应以道岔的定位位置为主要的参照点,设计跨距只能作为参考,所产生的测量偏差在站场中部进行分摊;4、站场的低速站线单(双)开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道岔倒曲轨与基本轨间中心距离为600mm处,站场的高速正线单(双)开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道岔间距为300mm处,当采用非标准定位时应在道岔间距为0-400mm(但一般采用300—350mm)处;5、复式交分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距道岔对称中轴为1500mm处,并依据设计情况确定支柱方向,测定出支柱纵向位置后,再以道岔两直线间距进行校核.(四)站场横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站场的软横跨(或硬横梁)的横向测量一般采用等分法进行测量;2、对于同时作两组或两组以上道岔定位的软横跨或硬横梁,在进行横向定位后,要复核对相关道岔同定位的准确性,在不能同时满足要求时,应以正线道岔为主,其余道岔可变更设计按非进行定位;3、站场的横向测量中,如遇两线间有基础或支柱时,要复核该支柱和基础对相邻两线的限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偏差角不得大于3度。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交底单位名称:编号: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一、编制依据1、《接触网支柱基础图》上海动车段施(房)-2003;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10208-98;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4;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 J259-2003;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 J260-2003;6、《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6‟167号;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二、基础适用范围1、采用的钢支柱主要是H型钢柱和软横跨钢柱,其中:腕臂柱采用H型钢柱,H型钢柱的选用原则为:(1)中间柱选用GH240A型支柱;(2)转换柱、道岔定位柱选用GH280B型支柱;(3)中心锚结中心柱、中心锚结下锚柱、承导线下锚柱选用GH260A型支柱;软横跨钢柱选用型号有G250/13、G250/15、G350/15、G450/15、G650/15、G800/15和G250-350/15;2、选用的砼支柱原则为:(1)中心柱、附加导线下锚柱选用H78/8.7+1.5和H78/9.2+1.5;(2)承导线下锚柱选用H93/9.2+1.5;;3、拉线基础的选用原则为:(1)承导线下锚采用的拉线基础为LXJC-2;(2)中心锚结和附加导线下锚采用锚板埋设方式下锚,型号为LXJC-1;三、施工测量3.1软横跨柱坑位测量3.1.1施工准备13.1.2操作程序(一)工艺流程(二)操作方法1.选择起测点以正线为测量线,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1、2号道岔定位柱处开始测量。

2.纵向测量(1)从起测点开始,根据设计平面布臵图的支柱跨距,沿钢轨逐尺丈量。

(2)在测定的支柱位臵处的钢轨轨腰上用油漆画线并标明软横跨的组号,如无钢轨则在支柱位臵定标桩并涂上油漆,同时在附近路肩上表明支柱号。

接触网下部施工安全交底

接触网下部施工安全交底

接触网下部施工安全交底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营业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我项目部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管理,严格执行《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安全规则》有关规定,对职工定期进行安全教育,让每个工人都清楚接触网各工序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

1.1接触网工程下部施工安全措施及方案1.1.1基坑开挖期间,必须安排2人以上。

坑内作业,坑上须有人防护,列车通过时,坑内不得有人。

遇有大雨、严禁进行基坑开挖,以防塌坑伤人。

1.1.2对土质坑和塌方坑,应使用保护板和支架进行保护。

以防塌方。

1.1.3开挖基坑遇到电缆和管道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报告施工负责人,做好防护或改移后方可施工。

疏通或重新定位排水沟。

1.1.4 施工过程中,所有材料和工具不得侵入基本轨距。

1.1.5基础浇注时,应用绳索传递料具,不允许载人向基坑内灌注混凝土。

1.1.6营业线施工,严禁爆破作业。

1.1.7进行桥隧施工时,应做好施工防护。

有列车通过时,应将料具撤离线路之外,人进入避车洞和避车台避车。

隧道施工应配备安全可靠的照明设备。

施工完毕后,应检查线路,确认无料具遗留侵限后,方可收工。

1.1.8立杆作业时,应注意,架空电力线和支柱之间的绝缘间隙在安全范围内,支柱立下后应向线路外倾斜,保证不侵限。

1.1.9支柱整正时,整杆器与线路钢轨固定时,应注意不侵限,且在车站咽喉区时,应注意,磁极调节器未对信号轨道电路短路。

1.1.10施工人员过线时,应做到“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确认无车时,才能通过。

1.1.11遇有雨、雪、雾或风力5等级及以上恶劣天气,一般不进行作业,特殊情况下停止作业。

1.1.12基坑开挖前应在坑口处设置警戒绳,基坑道砟侧用土袋围起,防止石渣坠落。

1.1.13坑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时刻注意坑内土壤情况,防止塌方,如果发生坍塌,应采取相应的支护方法。

1.1.14基坑开挖当天不能架设和调整电杆,必须将坑回填到深度1.5米以内,开挖后基坑口应设置防护,并派人看守,防止人畜坠落。

接触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接触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接触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引言随着我国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接触网施工作为铁路建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接触网具有电力供应、能源传输等重要功能,但同时也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要求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本文将从接触网施工的环境背景、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提高接触网施工的安全性。

二、接触网施工环境背景1. 接触网施工的意义和作用接触网是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力传输,为列车提供动力。

因此,接触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着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出行安全。

2. 接触网施工的特点和挑战接触网施工需要在高处进行,作业环境较为复杂,施工人员需面临高空作业、电器设备操作等一系列挑战。

同时,施工人员也需要充分了解接触网施工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接触网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1. 工程前期准备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和方案制定,为施工人员提供详细的施工计划。

安全评估要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和现场条件,制定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和紧急应对措施。

2.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在接触网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栏,禁止外人进入施工区域。

在高空作业区域,应设置安全网和安全吊篮,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施工人员在进行接触网施工前,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方可参与施工工作。

同时,施工现场还应设置专人负责安全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四、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1. 个人防护装备施工人员在进行接触网施工时,应佩戴适当的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预防物体的直接击中和电击等事故。

2. 电气安全接触网施工涉及电气设备操作,施工人员必须了解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3. 高空作业安全接触网施工中的高空作业是施工人员面临的重要挑战,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使用安全吊篮、安全网等设备,严禁越过限定线进行作业,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接触网下作业安全交底

接触网下作业安全交底
以上安全交底各队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如有违反上述作业禁令的,产生一切后果自负。
接受交底人:
3、作业人员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2米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设施设备上作业前,接触网必须停电,经验电并由专业人员安设接地线后方可作业。作业时必须设专人防护。作业后,作业负责人要确认所有作业人员进入安全区域内方可通知正式完工。在接地线撤除后严禁再次进入作业点继续作业。
4、发现接触网绝缘破损或断线,以及接触网上挂有线头、绳索等异物时,任何人均不准与之接触,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单位进行处理。在未排除故障前,须严加防护。发现接触网导线断落碰地时,任何人必须距断落碰地的导线10米以外,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5、在带电的接触网下,作业人员不得在敞车、平车、罐车等车辆(棚车、保温车、家畜车内除外)上进行装卸作业;不得向上投抛蓬布绳索;不得采取用竹杆等物测量货物装载高度等靠近接触网的作业方式。
6、在接触网未停电、接地的情况下,不得使用吊车的吊臂在接触网触电范围内伸臂、转动。
7、遇雨天时,严禁打伞在线路上行走。遇大雨呈线状时,严禁上线作业。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XXX经理部铺架分部
交底提要
带电接触网下施工安全交底
交底日期
编制
刘畅
交底人
交底内容:
带电接触网下作业安全交底(附接触网带电通报)
1、除供电段专业人员按规定作业外,任何人员及所携带的物件、使用的工具等,与接触网设备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米以上安全距离。
2、在接触网未停电、接地的情况下,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机车、车辆顶部或站在货物上进行任何作业;严禁使用水流冲刷机车、车辆上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下部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接触网下部施工的设计资料、相关验收标准及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作接触网下部施工的技术交底,具体如下:一、施工测量:(一)接触网杆位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确认设计图标定的起测点、复核点的坐标位置准确无误;2、杆位应避开道口及交通密集点;3、车站杆位应避开站舍中心及影响站容的地方;4、杆位布置应满足信号机显示距离的要求;5、杆位确定后,应竖立杆位标桩。

(二)区间纵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触网区间纵向测量,应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相邻车站的1号、2号道岔标准定位位置作为起测点开始测量;2、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作为测量的基准轨;3、应采用钢卷尺丈量,测量过程中应使用沿线的大型建筑物(如桥梁、隧道等)里程、坐标,随时校核测量结果,并把测量偏差按规范要求及时分摊到相邻跨距中,以防产生积累偏差;4、测量偏差应合理分摊在有关跨距中,如偏差较大需要增减支柱时,应按变更设计手续办理;5、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1-2m,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的最大跨距;6、在进行线路纵向测量时,要注意调查线路上空的高压电力线路与支柱的电气绝缘距离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否则,应调整支柱位置;7、接触网支柱严禁位于架空电力线的正下方。

(三)站场纵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触网车站纵向测量,应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该车站的1号、2号道岔标准定位位置作为起测点开始测量;2、在进行车站的纵向测量时,应避开车站的行车设备及建筑物,同时应考虑附加导线与行车设备和建筑物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3、在进行车站咽喉区纵向测量中,应以道岔的定位位置为主要的参照点,设计跨距只能作为参考,所产生的测量偏差在站场中部进行分摊;4、站场的低速站线单(双)开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道岔倒曲轨与基本轨间中心距离为600mm处,站场的高速正线单(双)开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道岔间距为300mm处,当采用非标准定位时应在道岔间距为0—400mm(但一般采用300—350mm)处;5、复式交分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距道岔对称中轴为1500mm处,并依据设计情况确定支柱方向,测定出支柱纵向位置后,再以道岔两直线间距进行校核。

(四)站场横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站场的软横跨(或硬横梁)的横向测量一般采用等分法进行测量;2、对于同时作两组或两组以上道岔定位的软横跨或硬横梁,在进行横向定位后,要复核对相关道岔同定位的准确性,在不能同时满足要求时,应以正线道岔为主,其余道岔可变更设计按非进行定位;3、站场的横向测量中,如遇两线间有基础或支柱时,要复核该支柱和基础对相邻两线的限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偏差角不得大于3度。

(五)测量中对跨距的要求:1、R≥2200m时,正线、站线跨距为60m,四跨非绝缘锚段关节跨距为55m,五跨绝缘锚段关节跨距为45m;2、支柱处于山口、谷口、高路堤和桥梁等风口范围的支柱跨距应按上述标准选用值缩小5—10m,且最大跨距不宜大于50m;3、中心锚结、分段绝缘器等所在跨距按上述要求适当缩小一级;4、跨直圆点、直缓点和缓和曲线的跨距尽量按相应圆曲线选取;5、相邻跨距的跨距值变化一般情况不宜大于 1.15:1,特殊情况时不宜大于1.25:1。

(七)接触网交桩施工区段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路资料取得后,开工前,须会同线路施工单位,到现场共同办理基桩交接手续。

2、交桩范围:(1)直线转点桩、缓和曲线始、终点桩、圆曲线转点桩;(2)永久性水准基点,增设的临时水准基点;3、交桩资料应包括:中桩里程表、统一里程与施工里程对照表、左右线曲线表、坡度表、水准点表。

(八)在施工测量中,应对下列设施、情况,应做好调查记录;1、每个坑位的土质是否与设计相符,线路附近的建筑物与接触网支柱的安全距离是否满足要求;2、地下埋设物(电力、通讯、信号电缆等)的埋设位置、深度、数量情况;3、沿线的绿化带树木情况和影响情况,需要砍伐的树木位置、数量;4、每个跨距内跨越线路的电力、通信及广播线路跨越线的电压等级、跨越位置、净空高度、数量等;5、平交、立交公路的位置和净空高度是否满足接触网通过的最低高度要求,桥梁栏杆、避车台的设置位置是否与接触网支柱位置相冲突,隧道洞门形式等。

(九)坑位测定后应在邻近钢轨腰部标明:基坑位置、支柱号、支柱类型或基础类型、支柱侧面限界、横卧板类型、安装位置和数量等测定后应在邻近的钢轨腰部或者不易被破坏的地方标示,以便核对。

二、基坑开挖1、基坑开挖前,必须进行基坑坑型设计,并按其施工,坑型设计应包含拉线基础坑。

2、基坑开挖前,应探测坑位附近地下电力电缆、通讯电缆、信号电缆、给水管路等地下设施,并作好预防损坏地下设施的安全措施。

3、土质基坑开挖,应随时注意坑壁的稳固情况,如有塌方危险时,施工施工人员要及时撤离有塌方危险的基坑,并应及时对基坑进行加固,在基坑加固好之前,禁止人员进入坑内施工。

4、在进行石质基坑开挖时,如需进行爆破作业,应采用“控制爆破法”,并遵照“宁松勿飞”的原则,同时要根据爆破作业的有关安全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身、行车设备及行车安全。

5、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遵守下列规定:(1)在距路基面1.5米以上应轻挖慢刨,防止对损伤电缆,对挖出的电力电缆、通讯电缆、信号电缆应进行排移,并作好防护措施或及时将其埋入地下;(2)在进行基坑开挖中,如遇给水管路、文物以及无法进行排移的各类电缆,要及时上报经理部,以便妥善采取措施或与有关单位、部门进行联系;(3)基坑开挖中,要作好文明施工,如果我们的施工时间正处于雨季,不要让挖出的泥土污染道床或堵塞水沟;(4)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果一旦出现损坏地下埋设的电缆或其它设施的事故,严禁隐瞒不报,要主动、及时上报经理部,以便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处理,缩小事故影响和事故范围。

6、拉线基础坑开挖应遵守下列规定(施工误差为+50-0mm):(1)拉线基础坑选型:网锚:α=45°,正线采用A3,站线采用A2;45°<α≤60°,正线采用A5,站线采用A4;中锚(不含软横跨):α=45°,采用A145°<α≤60°,采用A3;附加导线下锚:采用I型锚板进行下锚。

锚坑大小为:600×1100(不含拉线沟)(2)拉线基础的“U”型拉环的中心点应位于基础中心并应确保在锚支的延长线上,若因地形限制按设计要求施工;(3)拉线基础应保证拉线在安装时与地面的夹角宜为45°,特殊困难地形按设计要求施工,但最大不得超过60°;(4)严格遵照执行基坑开挖中的一切规定。

7、基坑开挖后,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不能保证工程质量时,要及时上报经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

8、拉线基础位于整体坚石地带,可采用打锚栓进行锚固的施工方法,但进行拉线锚栓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锚栓直径不得小于20mm;(2)锚栓埋深不得小于800mm,化学锚栓不小于450mm;(3)进行拉线锚栓施工处应为整体坚石地带,且石头的强度应不低于34.3MPa;(4)上、下拉线分别锚固在各自独立的两根锚栓上;(5)两根锚栓的间距545mm;(6)严禁锚固在孤石、活岩体、风化石上。

三、基础浇注:1、混凝土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水泥标号应根据所配置混凝土的等级选用,一般对于300号以下的混凝土,水泥标号与混凝土标号之比,可为1.2-2.2;本工程宜用325号~425号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同批号的水泥不得混用,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不合格的水泥不得使用;水泥的各种检查应按国标严格检测。

(2)砂子:应采用坚硬耐久,粒径在5mm以下的天然砂(河砂、海砂、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制成的机制砂,含泥量<5%,关于天然砂的有害物质含量和级配要求以及机制砂的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石子:应为坚硬耐久的碎石、卵石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其强度不应小于30MPa,接触网基础用石子粒径选择30-60mm(杯型基础用石子粒径选择20-40mm),含泥量<5%且无杂物,碎石的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水:宜采用清洁的河水、湖水、自来水、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水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水标准》的规定,且不得采用被污染的水和海水拌制。

2、在厚大无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允许添入片石,但应遵守下列规定:(1)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2)应选用无裂缝、无夹层和未煅烧过的片石,且不宜使用卵石;(3)片石的尺寸:不应大于所在位置结构尺寸的1/3;(4)片石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MPa;(5)片石在填充前,用水冲洗干净;(6)片石与模型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并不得与螺栓和钢筋接触;(7)片石间距离,不宜小于100mm。

3、基础螺栓和混凝土中的钢筋在安装前应将其表面的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浮锈等清除干净,基础螺栓的螺纹部分应完好无损,螺帽转动灵活无卡滞,并将螺纹部分加以保护。

4、基础模型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型板应按设计的基础外形尺寸制作,其厚度根据受力不同的选用,木质材料宜为25-30mm,钢质材料为2-5mm;(2)模型板能可靠地承受灌注混凝土的重量、侧面压力和一切施工荷重;(3)模型板能保证基础设计的各部分的形状、尺寸及各部分相对位置的正确;(4)模型板拼缝严密不漏浆;(5)模型板不应有损坏,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泥污和干固的水泥浆;(6)灌注前木模应充分湿润,在使用前应涂上肥皂水,钢模涂抹脱模剂;(7)模型板应便于混凝土灌注和拆除;(8)模型板应能多次重复使用。

5、在土质密实的地带灌注基础,可不设模型板,在地下部分采用“原坑胚模就地灌注法”,地上部分采用模型板。

6、采用原坑胚模就地灌注,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坑土质必须是密实的,不得有空隙;(2)基坑应按基础设计的外型尺寸,每边加大10-30mm;(3)混凝土必须灌满全坑,不得有空隙;(4)基坑坑型应方正不扭曲;(5)基坑能保证基础设计的各部尺寸、形状及相对位置的正确;(6)灌注前首先在基坑铺设100mm厚的80号混凝土垫层(基坑应相应深挖100mm)。

7、在进行混凝土灌注前,应先将灌注混凝土用的材料送有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通过实验选定混凝土的混合比及水灰比,在选择混合比时,应留有10%-35%的强度储备;8、在进行混凝土灌注前,要按预算数量备足灌注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料,可适当加大备料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