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概况

合集下载

认识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认识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认识中国的人口与民族人口是一个国家的核心资源,而民族则是组成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识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对于理解中国的发展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的人口与民族进行介绍。

一、人口概况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的人口超过14亿。

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一些大城市。

人口的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少。

人口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老龄化问题逐渐突显。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延长,导致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

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出生率降低,年轻人口的比例相对较低。

二、民族概况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正式认定的民族。

其中,汉族为主要民族,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除了汉族,还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习俗。

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中国鼓励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促进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少数民族都享有与汉族平等的权益和机会。

三、人口和民族的关系中国的人口与民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人口的分布和结构反映了中国各地区的民族构成情况。

东部沿海地区汇集了各民族的优势资源,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中西部地区则是许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保持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

人口的多样性也丰富了中国的民族文化。

各个民族之间在语言、服饰、食物、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和传统。

这些多样性为中国社会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为世界各国了解和认识中国提供了更多的视角。

同时,中国政府也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遗产。

通过设立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机构、加强民族教育和语言保护等措施,中国积极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全国各民族共同发展。

总结起来,认识中国的人口与民族是理解中国的基础。

中国的人口庞大、民族众多,形成了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社会风貌。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民族》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民族》
中国的民族
目录
• 中国的民族概况 • 中国的汉族 • 中国的少数民族 • 中国民族政策 • 中国民族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01 中国的民族概况
中国的民族数量和分布
中国的民族数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 的92%左右,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的民族分布
民族团结政策
促进民族交流
国家鼓励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 作,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加强
民族团结。民族的团结。
培养民族团结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培养各民族的团 结意识,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 心力。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设立自治机关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
汉族的发展
汉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语言和风俗 习惯,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 部分。
汉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
汉语是汉族的共同语言,也是世界上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汉字是汉 族的书写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 特的文化价值。
风俗习惯
汉族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包括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 统节日,以及婚丧嫁娶、生辰庆贺等 人生礼仪。
少数民族的种类和分布
种类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包括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等。
分布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如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地。
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如 维吾尔族使用维吾尔语,蒙古族使用蒙 古语。
VS
风俗习惯
汉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汉族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族的文化成为中华 文化的代表之一。

《我国56个民族》课件

《我国56个民族》课件

语言、文化和特色
探索其他少数民族独特的语言、文化和特色。
壮族、满族、藏族、回族、维吾尔 族等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文化
介绍壮族、满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等 少数民族的独特特点和丰富的文化。
民族团结与发展
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
介绍我国致力于维护民族 团结的政策和措施。
民族团结在我国的实践
分享我国民族团结的成功 案例。
探索每概述
探索汉族作为我国最大的民族的概况。
人口规模和地理分布
了解汉族在我国的人口规模和地理分布情况。
语言、文化和特色
了解汉族独特的语言、文化和特色。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概述
介绍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概况。
人口规模和地理分布
了解其他少数民族在我国的人口规模和地理 分布情况。
促进民族团结的方法 和举措
探讨促进民族团结的方法 和举措。
我国56个民族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文化和特色。通过本次课 件,我们将了解我国民族的概况、人口规模、地理分布以及民族团结与发展 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的民族概况
56个民族
了解我国的多元民族构成 和文化多样性。
人口规模和地理分布
每个民族在我国的人口规 模和地理分布情况。
语言、文化和特色

导游资格考试:中国民族概况

导游资格考试:中国民族概况

第五章中国的民族民俗第一节中国民族概况一、民族民俗(一)什么是民族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和规律.(二)什么是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内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相沿承袭的生活及文化活动。

二、中国民族的组成和人口在少数民族中,人口在t00万以上的民旅有18个,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1 7 .88万人,人口最少的民族是珞巴族,仅3000人。

三、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我国的人口分布总体特征是东南稠密、西北稀疏。

汉族多聚居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多居住在西部地区。

中国各民族形成了以汉族为主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处中国南部,南濒北部湾,与越南接壤。

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陆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

世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1个少数民族.总人口485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1850多万,壮族1580多万,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首府为南宁市。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

广西是中国的旅游大省。

著名的桂林山水、迷人的海滨风光、独特的南国边关风情、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每年都吸引着许多游客。

(二)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边疆,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

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200公里;地跨东北、华北、西北,与黑、辽、吉、冀、晋、陕、宁、时8个省、自治区毗邻。

全区总人口2392.35万人,其中蒙古族4 23. 83万人。

内蒙古是我国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自治区。

自治区首府在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草原风光,也不乏著名的人文旅游资源。

我国的民族概况

我国的民族概况

五、什么是民俗
①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 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 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②民俗大致可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
仰民俗和游艺民俗四大类。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民族 ①狭义的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
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 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 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②广义的民族是指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 各种人们共同体。
二、我国的民族状况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
截止2008年,我国共有19个民族超过100万, 按照实际普查区域计算,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 族是壮族,有18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 仅1400多人。
2、我国民族分布的总体情况是汉族主要分布在东 南部、东部、中部,各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东 北、西北、西南等边远地区。
西部大开发
新疆
宁夏

甘 内蒙
西藏
青海
肃陕
西
四川 重庆贵州云 南 广西台 香港 湾澳门
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以汉 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目前分布最广的是回族,在全国各省都有分布, 少数民族最多的身份是云南,居住着25个民族。
的必然要求。
2.地位: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
系的根本原则。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含义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 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 度。
2.民族自治地方与自治机关 (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州、县(旗) (2)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大家庭

1、民族区域自治?(参考教
材第61页第二段文字)
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解决民族问 题的基本政策。 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央政府 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 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自治权力。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作 用(参考教材第61页第二段文字)
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 平等结合起来 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 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③有利于把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各民 族的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结合起来 ④有利于把各民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 爱自己的感情结合起来
2.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材料一: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的代表中,少数民 族代表所占比例都超过 了其人口所占的比例。 如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 少数民族代表415名,占 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 13.91%,而55个少数民 族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 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在投票 的8.48%。
5、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巨大变化、取 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①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原则。 ③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④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⑤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
⑦中央和全国各地对少数民族的支持和援助。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③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⑤修建青藏铁路、成昆铁路。 ⑥东部沿海各省市援建少数民族地区。
4、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中学生怎么做?
(参考教材第67页文字) ①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要心系各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 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 文字。 ④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 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做斗争。

我国各民族情况分布

我国各民族情况分布

我国各民族分布情况一、我国的各民族概况中国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共有5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二、少数民族分布情况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

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

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

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各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域却相当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

东至台湾,南达海南岛,西到新疆、西藏、北至宁夏、内蒙古都有分布。

而少数民族分布也有“小聚居”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其具体分布大致情况如下: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以辽宁省为最多;其次有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新疆、甘肃和北京等省、市、自治区。

朝鲜族主要集中于吉林省;其次有黑龙江、辽宁等省。

归纳总结中国民族

归纳总结中国民族

归纳总结中国民族一、中国民族的多样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其他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中国的各个地区。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服饰、习俗和传统。

1.汉族: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东和华中地区。

他们的文化和语言由统一的汉字书写系统组成,尽管方言和习俗有所不同。

2.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人口第二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其他北方地区。

他们是游牧民族,以骑马、狩猎和畜牧为生。

3.满族:满族是中国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他们的传统服装和文化对中国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4.壮族:壮族是中国的壮大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有一部分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广东等地区。

他们以农耕为生,有丰富的民俗和美丽的歌舞文化。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1.语言:中国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方言,其中汉语是最主要的语言。

2.服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如中国传统的汉服、蒙古族的牛仔装和满族的满族服饰。

3.饮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菜肴,如粤菜、川菜、东北菜等。

4.节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5.音乐和舞蹈:中国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表演形式,例如西藏的藏族舞蹈和云南的傣族舞蹈。

三、民族融合与多元发展中国的多种民族文化在长期的相互交流和交融中形成多元发展的状况。

这种融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认同。

1.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有很多的文化交流和婚姻联姻。

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2.少数民族的特色保护:中国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和传统。

例如,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自治区,可以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

中国民族分布及人口经济概况

中国民族分布及人口经济概况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第四章 中国民族民俗概要

第四章 中国民族民俗概要

• (四)禁忌 • 不杀狗、不穿戴狗皮衣帽;在满族人家里 做客,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能说 狗的坏话,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当面侮辱 他;忌讳打喜鹊和乌鸦;以西为上,特别 忌讳一般人尤其是青年人坐西炕。
• 二、朝鲜族主要民俗
• • • • • • • • (一)语言文字 (二)宗教 (三)住房 (四)服饰 (五)饮食 (六)社交礼仪 (七)传统文化和节日 (八)禁忌
第七节 壮族、土家族、黎族主要民俗
• 一、壮族主要民俗 •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90%以 上的壮族人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余 分布在云南文山、湖南江华、广东连山等 地。现有人口1617.8万余人(2000年)。
• • • • • • • •
(一)语言文字 (二)民间信仰 (三)住房 (四)服饰 (五)饮食 (六)社交礼仪 (七)传统节日 (八)禁忌
• 民族的名称,简称为族称。 • 在我国56个民族当中,汉族人口最多,约 占全国人口的91.51%,少数民族人口约占 全国人口的8.49%(2010年统计)。少数 民族当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700多万人。 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 彝族、蒙古族、藏族人口也较多,在500万 人以上。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 二、民俗的分类 • 对民俗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按民俗的表现 形式,可将民俗划分为物态民俗、行为民 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四类。
三、民俗的特点 • (一)集体性和社会性 • (二)地域性和民族性 • (三)传承性和播布性 • (四)稳定性和变异性
四、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 (一)民俗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服饰
汉族的传统服饰宽大松缓,袖长腿 宽,注重等级。民国时期出现了中西 合璧式的服饰中山装。民国时期还改 进了满装旗袍,使之成为女性的首选 国服。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团结万古长青! 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平 等一员。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儿女和睦相处、和衷共济、 和谐发展、心心相印,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兴旺发达。
课堂小结
一个国情: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处 理 民 族 关 系 的 原 则
一个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B、民族团结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 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代表与其他 各方面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国是。这充分体现 了 ①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②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区域内部事务 ③各民族都有权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④各民族实现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如果把民族关系看作一座大厦,各民族就如同砖、 沙子、石料、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民族平等即指 各种建筑材料尽管成分不同、形式各异,但在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伟大的建设事业中都发挥 重要作用,不可或缺;各民族要团结得像钢筋混凝土, 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有坚不可摧的大厦; 民族关系大厦只有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情况下才能屹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些材料给我们什 么启示?
三、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民族团结原则
(1)含义: 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 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 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2)意义: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P9,两个保证
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文化方面平等

中国的人口民族知识梳理 -回复

中国的人口民族知识梳理 -回复

中国的人口民族知识梳理-回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民族。

本文将以“中国的人口民族知识梳理”为主题,一步一步回答相关问题。

一、中国人口概况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21年,中国大陆人口超过14亿人。

中国的人口是由不同的民族组成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

二、中国的主要民族1. 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近91。

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各个省份,特别是中原地区。

2. 少数民族中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中国各地的不同省份和自治区。

其中,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和朝鲜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三、中国的民族政策为了保护和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中国实行了积极的民族政策。

中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等保障中国宪法明确规定,所有的少数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国家鼓励各个民族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合作。

2. 区域自治中国实行地方自治制度,为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这些地方有权管理和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教育、文化和卫生事务。

3. 文化传承中国政府鼓励少数民族保持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传统文化等。

同时,国家还投资资金、建设学校和文化中心,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4. 少数民族代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设立了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保证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中的参与和代表权益。

四、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中国的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习俗和节日。

1.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拥有各自的语言和文字,有些民族还使用象形文字、藏文、蒙古文等。

2. 艺术文化少数民族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文化而闻名。

如蒙古族的长调、彝族的鼓舞和苗族的花鼓舞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音乐、舞蹈、戏剧和绘画等。

3. 服饰习俗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服饰风格和习俗。

中国的主要民族和文化地理特点

中国的主要民族和文化地理特点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
相互影响:地理环境对各民 族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 响,如气候、地形、水源等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如 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山地 文化等,各具特色
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 农业文化、渔业文化、游牧 文化等,各具特色
相互影响:地理环境与文化 传承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 多彩的中国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民族文化的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 影响:地理环境决定了 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 习惯、宗教信仰等
民族文化的空间分布: 不同民族分布在不同 的地理环境中,形成 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 的传承:地理环境对 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 了重要作用,如气候 、地形、水源等
民族文化的地理环境 适应性:民族文化具 有适应地理环境的能 力,如适应气候、地 形、水源等
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 海等
水资源:中国水资源丰富,但 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中国拥 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包括耕地、林地、 草地等
水资源:中国拥有 丰富的水资源,包 括河流、湖泊、地 下水等
矿产资源:中国拥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包括煤炭、石油、 天然气等
生物资源:中国拥 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包括动植物、微生 物等
佛教:中国最大的宗教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道教:中国本土宗教,强调自然、和谐、养生 伊斯兰教:在中国有广泛的信仰群体,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基督教:在中国也有一定的信仰群体,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艺术形式
书法:中国特 有的艺术形式, 具有独特的审 美价值和文化
内涵
绘画:中国绘 画历史悠久, 风格多样,包 括山水画、花 鸟画、人物画

56个民族课件

56个民族课件

语言与文字
要点一
语言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但没有本民族的文 字。
要点二
文字
大部分珞巴族人使用藏文或汉文作为通用语言和文字。
文化特色
服饰
饮食
珞巴族的服饰以兽皮和棉布为主,款式独 特,色彩鲜艳。
珞巴族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因此食物以野 兽和野禽为主,辅以少量的谷物和蔬菜。
节日
婚俗
珞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旭独龙节” 、“刀耕火种节”等,这些节日都与农耕 、狩猎等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文字
达斡尔族原本没有文字,后来创制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但目前主要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文化特色
传统服饰
达斡尔族的服饰以长袍、马褂 、头巾等为主,图案精美,色
彩鲜艳。
音乐舞蹈
达斡尔族的音乐和舞蹈具有浓 郁的民族特色,代表性的乐器 有口弦、马头琴等。
传统节日
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 端午节、中秋节等,其中春节 是最重要的节日,会举行各种 庆祝活动。
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 障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 切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发展权
利。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国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 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
对口支援
国家实施对口支援政策,支持民族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干部交流 、技术支援、资金支持等方式,推 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等县,少数散居于其他州县 。
语言与文字
语言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语支未定 。
文字
历史上佤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普遍用汉文或 傣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民族概况一、中华民族的历史祖国广阔、富饶的土地,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

从夏、商、周至秦汉时期,当汉族的先民华夏族开发黄河流域的时候,各少数民族先民也同时开发了周围的广大地区。

生活在东北的东胡、肃慎、挹娄、夫余、乌桓等民族在东北三省的广大地区,北部的俨狁、狄、匈奴、鲜卑等民族在今蒙古草原和华北北部以及西北一些地区,西域的龟兹、于阗、鄯善等“城郭国”的各族在今新疆地区,西北部的戎、羌、氐等族在今藏、青地区,南部的苗、濮、武陵蛮、长沙蛮以及东南部的百越等南蛮各族在今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黎族和高山族的先民分别在海南岛和台湾,越人的一支在今港、澳地区,等等,各民族祖先在各个地区,以他们辛勤的劳动,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公元前221年),标志着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

在此后的两千年历史发展中,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或者在边疆地区建立政权,或者入主中原,成为统治民族,他们都为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秦代北方的匈奴、西北的西域各族、西部的羌、东北的东胡(鲜卑、乌桓)、夫余等族都建立过自己的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两晋的短暂统一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曾建立过23个政权,其中匈奴族建立过前赵、北凉、夏3个政权,鲜卑族建立过代、北周、前燕、后燕、西秦、西燕、南凉、南燕等政权,羌族建立过后秦,巴氐族建立过后汉,汉族建立过前凉、冉魏、西凉、后蜀、北燕5个政权;隋唐后,经五代十国到宋、辽、金,我国又一次经历割据,形成各民族政权对峙的局面,如宋朝先后与契丹族的辽、女真族的金朝对峙等;此后,蒙古族的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元、明、清时期,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元朝在内地和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行省”制度,密切了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满族建立的清朝,曾坚决抗击沙俄、英国等殖民主义在我国东北、新疆、西藏等地的侵略,捍卫了国家的统一。

综观中国的历史,虽然政权有分有合,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基本趋势。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

各族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1851年在广西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有壮、瑶、回、苗、蒙古、彝、白、傣、哈尼、傈僳等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进行斗争。

其中有不少著名人物就是少数民族,如北王韦昌辉、西王萧朝贵,以及著名将领林凤翔、李开芳等都是壮族。

鸦片战争后,沙俄强占我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英军和法军分别侵略我西藏和西南地区,激起各族人民的奋起反抗。

达斡尔、鄂伦春、赫哲、鄂温克和西北、西南地区的各民族人民积极组织抗战,英勇抗击侵略者。

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使各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团结和统一。

在“五四”运动时期,回族的马骏、郭隆真、刘清扬等分别参加领导天津爱国运动和京津地区学生的联合会运动以及上海各界联合会的联合行动。

后来,马骏、郭隆真等都加人了共产党。

水族的邓恩铭参加领导了山东济南的爱国运动,后来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蒙古族的多松年、乌兰夫等加入共产党,并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白族的张伯简、徐克家等于20年代加人共产党,并分别参加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和广州起义;壮族的韦拔群建立农民协会,在广西开展革命斗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张云逸等到广西开展革命工作,并与韦拔群于1929年领导发动“百色起义”,成立了工农红军第七军和第八军;在新疆,党领导各族人民组织“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进行反帝斗争;红军长征期间,沿途各族人民群众为红军带路、传递情报、买粮运粮,还积极参加红军。

在抗日战争时期,朝鲜族人民先后有十几万人参加抗日战斗。

蒙古族人民与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建立伊克昭盟和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冀中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曾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

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族人民与兄弟民族一道,于1947年创立了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至1950年8月间,内蒙古骑兵歼灭国民党军队2万多人。

1944年,新疆各族人民发动著名的“三区革命”。

各地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统治者,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

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各族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族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

二、56个民族的认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历代统治阶级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以至后来把许多历史上早已公认的民族都说成是汉族的宗支,致使许多少数民族隐瞒、更改了自己的族称,中国的民族成份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激发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长期被压迫的许多少数民族纷纷公开他们的民族成份,提出自己的族名。

到1953年,汇总登记的民族名称有400多个。

为了使我国各少数民族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充分享受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民族识别。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大体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4年。

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这一阶段首先认定了(包括历来公认的)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羌、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保安、裕固、塔塔尔等38个少数民族。

第二阶段:从1954年至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

在第一阶段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民族识别工作引向深入。

本阶段,对上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所剩族体名称(183个)进行逐一研究,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即土家、畲、达斡尔、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名为德昂)、独龙、京、毛难(后改名为毛南)、门巴;同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53个少数民族中。

第三阶段:从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这一阶段中,1965年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197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

至此,使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加到56个。

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顺利进行,解决了民族工作中一个艰巨而复杂的问题,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的统计,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总数为126583万人,其中汉族11594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1064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41%。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692万人,增长了11.22.%,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

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91.99%下降为91.59%,各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由8.01%上升为8.41%。

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下同),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8个民族,他们是: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族。

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00多万人。

人口在百万人以下10万人以上的有15个民族,他们是: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等族。

人口在10万人以下1万人以上的有15个少数民族,他们是:布朗、撒拉、毛南、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诺等族。

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有7个民族,他们是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按实地普查区域的人数计算)等民族。

另外,还有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共73.4万多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民族压迫制度的废除,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医疗保健事业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上的要求也比汉族较宽松,因而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少数民族人口下降的趋势,出现了人口兴旺、民族繁荣的景象。

1990年—2000年间,土家、高山、羌、毛南、保安、东乡等13个民族人口年均增长率都在2.00%以上,其中高山族和羌族分别高达4.31%和4.26%。

蒙古、藏、维吾尔等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人口年均增长率也在1.40%—2.00%之间,高于全国总人口年均增长率0.91%的水平。

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在1964—1982年、1982—1990年和1990年—2000年间,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5.8%分别提高到6.7%、8.01%和8.41%。

尽管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但分布却十分广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比较,差距悬殊。

例如,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1.8人。

总的来说,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第一,小聚居和大杂居。

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

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l,200多个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但在这些地区又都杂居着不少汉族,其比例也相当高。

如在内蒙古、广西、宁夏三个自治区中,汉族人口都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在新疆,汉族人口占40%强。

同样,在各汉族地区也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

近20年来,少数民族杂、散居人口增长快,民族杂散居的县市越来越多。

第二,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

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各民族平均分布在30个省区,有29个民族分布在全国所有的省区中。

全国拥有56个民族的省区有11个,占全国31个省区的35.5%。

尽管少数民族分布范围很广,但其人口仍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

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广西、云南、贵州、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从《中国民族分布图》上,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是: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那么,我国这样的民族分布状况是怎佯形成的呢?(即为何汉民族人口众多、分布如此广泛?为什么众多少数民族分布于边疆地区?)为什么语言、经济生活、文化和风俗习惯各异的众多民族又能在小聚居的前提下出现大杂居的局面呢?我认为,前者是与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地域差异密切相关的,而后者则是由我国的民族政策决定的,并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英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