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8篇)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8篇)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篇1一、教材内容本课为小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但只限于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情况。

三、教学目标1.理解整除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后,弄清整除的意义。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4.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课前准备电脑课件。

五、教学流程一、基本练习。

(电脑显示)52÷8=24÷3=25÷3=8÷2=10÷4=38÷2=1.集体订正。

2.师:请学生根据各题商的结果,将这些除法计算题进行分类,每类商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小组内选出一名记录员,将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

(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后出现分类情况。

(电脑显示)商没有余数为24÷3=8,8÷2=4,38÷2=19;商有余数为52÷8=6…4,25÷3=8…1,10÷4=2…2。

二、谈话导入。

在我们学过的整数除法中,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余数的,一种是有余数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吧!三、新授。

师:(电脑显示)让我们先来观察这类除法算式。

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

(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生1: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而且商没有余数。

生2:我们组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们认为被除数、除数、商应是自然数。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同学们同意哪一种呢?生1:我不同意第一种意见,因为整数包括自然数和零,而除数是一个非零的数,所以除数不能是整数。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

《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 作为⼀名优秀的教育⼯作者,往往需要进⾏说课稿编写⼯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学会了⽤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的是让学⽣能运⽤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感悟到数学来源于⽣活,⼜应⽤于⽣活。

同时通过解决问题,进⼀步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也为后⾯学习三位数除以⼀位数、两位数及相关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的认知⽔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标: 1、经历观察、操作、思考,使学⽣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法。

2、经历应⽤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法的多样化,发展应⽤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与含义并解决问题。

⼆、说学情: ⼩学⼆年级学⽣的认知特点正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在学习中需要借助直观的⼿段来解决学⽣认知上的困难。

课堂上,通过让学⽣摆⼀摆、想⼀想、写⼀写等活动帮助他们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与含义并解决问题。

三、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常⽣活的密切联系,使学⽣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动⼿操作为主,以谈话启发、引导发现等⽅法为辅的教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个情境,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从⽽促进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它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

《表内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有余数的除法》则是《表内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

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学好除法的基础,因此必须切实学好。

教材中的例2呈现了“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图,在摆正方形的这个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的横竖式写法。

而教材中的例3仍然以摆正方形为素材,提出了一系列的数学问题,为的就是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让学生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

3,在自主交流合作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说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索、讨论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分小组合作交流,力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自主学习实践操作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能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通过游戏、激趣导入”,“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应用方法、拓展延伸”,“回顾总结、巩固新知”四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1、通过游戏、激趣导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纸上依次画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圈圈,画好后并数出个数,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到你所画的是什么颜色。

《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下学期)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下学期)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下学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处理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具体操作和实例来帮助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能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入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运算过程。

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拓展:让学生总结有余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运算规则和实例。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课堂参与度、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的正确率和小组合作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精品教案)《有余数的除法》讲课稿(精选5篇)

(精品教案)《有余数的除法》讲课稿(精选5篇)

(精品教案)《有余数的除法》讲课稿(精选5篇)《有余数的除法》讲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讲课稿,编写讲课稿助于积存教学经验,别断提高教学质量。

这么优秀的讲课稿是啥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讲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翼大伙儿可以喜爱。

本班共有学生11人,其中有9人为往常县残联语训部学生,一人为原普校学生,还有一人从未上过一天学,除存在语言障碍外,还存在一定的智力障碍。

本班学生有9人为聋哑学生,剩下两人为腿部有残疾。

学生整体学习水平较差,尤其是针对数学学科,学生普遍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关于那些逻辑性和概括性强且又抽象的数学语言文字,在明白上存在着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上存在非常大的难度。

另外学生学习能力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为方便教学,我将他们分为了三层:A层:(有一定的明白能力和数学基础,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B层:(数学基础较差,但有一定的明白力)C层:(基础差,明白能力差,学习适应差)1、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中的《除法的意义》中《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2、教材的明白:日子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浮现两种别同的事情,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事情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

《有余数的除法》要紧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事情。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也是今后接着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举行除法的计算。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感知、明白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依照平均分有剩余的事情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学会除法的笔算。

3、经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看、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感觉数学与日子的紧密联系,体味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1、重点:懂啥是“余数”。

数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数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数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数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多位数除法竖式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

《表内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有余数的除法》主要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互相练习。

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教学目标:(一)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让学生发现并理解余数比除数小,培养学生探究推理能力。

(三)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

二、说学情分析平均分正好分完的情况学生容易理解,但是有余数的除法无论试商还是求余数学生都较难理解,十分抽象,学生不但要明白平均分要尽最大限度分完,还要知道分后剩余部分必须小于除数,否则还可以再分,这些都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从总数分走了一些,还剩的不能分,只能剩余。

”从而理解余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三、说教法学法针对二年级年龄小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借助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动手操作,建构知识”、“巩固新知”、“课堂总结”,四个教学环节。

有余数的除法 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优秀6篇)

有余数的除法 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优秀6篇)

有余数的除法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优秀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作者爱岗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6篇关于《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详案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篇一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建立余数概念及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教具:实物图及投影片。

学具:11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用竖式计算(两人板演)84=369=订正时,由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2.卡片口算(与板演同时进行)()里较大能填几?3()<22 4()<37()2<11()5<38(二)学习新课教师谈话:大家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同学们看一看,今天学的笔算除法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1.教学例1出示例1的一幅图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把6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学生动手操作。

(用6个圆片代替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再把横式和竖式写在练习本上,并指名板演。

63=2订正时,提问:(1)在被除数下面写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6个梨)(2)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表示分完了,没有剩余)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如果有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怎样分?分分看。

学生动手操作,用圆片代替梨。

(教师行间指导)提问:(1)出现了什么情况?(每盘放2个,还剩1个)(2)剩下的1个梨,还能再继续分吗?(剩下的1个梨,不能再分)教师说明:7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里,分的结果是每盘2个,还剩1个。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的概念,以及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安排,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总结,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对除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于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和计算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余数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说课稿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说课稿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说课稿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了解在除法运算中可能会出现余数,以及如何处理余数。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在处理有余数的除法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理解余数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余数的概念,掌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巩固:布置一些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掌握程度。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可以采用流程图、列表等形式,展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6《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6《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除法运算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求商和余数。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并应用除法运算的基本规则,以及如何准确地求出商和余数。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和探索。他们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直观、具体的例子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们对数学运算充满好奇,尤其是涉及到实际操作和游戏的活动。然而,在学习习惯上,他们可能还缺乏自觉性和持久性,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2.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情况的观察和评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练习题将涵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规则。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3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
应对这些问题,我将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1.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2.设计有趣的游戏和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提高他们对除法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

一、说教材《有余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对除法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能正确读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余数产生的过程,体会余数的意义。

在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说教法与学法1. 教法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操作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摆小棒等活动,自主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规律。

启发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学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物演示、课件等,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操作法:通过摆小棒等实际操作活动,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合作交流法: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共同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一些用小棒摆图形的图片,如摆正方形、三角形等。

提问:如果有 10 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小棒?从而引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2. 探究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实际操作。

让学生用小棒摆正方形,记录摆的个数和剩余小棒的数量。

分析归纳。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结果,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即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优秀说课稿(通用8篇)

《有余数的除法》的优秀说课稿(通用8篇)

《有余数的除法》的优秀说课稿(通用8篇)《有余数的除法》的优秀说课稿(通用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余数的除法》的优秀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余数的除法》的优秀说课稿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要求: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1.笔算:6÷3指名笔算,反馈是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2.分一分,说一说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生动手分一分,回答以下问题:分成了几份?能不能分完?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一份?生根据分得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她们所表示的意思。

1.揭题: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可能是正好分完,也可能分了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

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出示课题)二.新授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

指名请学生将分的过程完整的口述。

指名列式:7÷3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分别表示什么?2)写出竖式问:分成了几份?这就说明7里面最多有几个3?商写几?问: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共分掉了几个?竖式中怎样算?3和2的积6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7个桃子,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那么竖式中怎样得到余下的1?问:在竖式中,“1”叫什么?(完成横式的板书)3)生完整的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优秀15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优秀15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优秀15篇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任务卡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1、口算并说出口诀。

18÷2=30÷6=49÷7=2、说出算式里各数的名称,算式的读法和算式的意义15÷5=33、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还有一些小同学,他们也很聪明,你们看,他们学得多认真啊!请你仔细观察这张照片,说一说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摆图形)(2)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我们也来摆一摆吧!(3)学生利用11根小棒拼摆图形后汇报结果。

用11根小棒,每()根摆成一个()形,摆了()个,还剩()根。

(4)质疑:根据我们刚才摆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摆完图形后小棒都有剩余。

摆的图形不同,剩余小棒的根数不相同。

4、揭示课题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是啊,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剩余,恰如我们平常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一)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教学例1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出示图片: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怎么摆?(1)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收集数学信息。

(2)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代表6个草莓,摆一摆,然后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7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7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7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篇1说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能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说教学重难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说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一)复习:1.口算练习2.解决问题: 有8根小棒,每4个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有10根小棒,每5个摆一个五边形,可以摆几个五边形?从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二)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用11根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摆摆看,你发现了什么?(三)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四)教师揭示:摆小棒时我们发现了剩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师: 真的可以摆3盘吗?两个同学一组,拿出6个圆片摆一摆,验证一下.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师:草莓分完没有,有剩余的吗?谁能把你分的过程说一说?怎么列算式呢?3.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用除法?6,2,3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这道除法算式个部分的名称吗?(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1一、说内容: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

本课的内容包括教材第1至第2页。

二、说教材:有余数的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既可以使学生拓展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又为以后继续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本节课要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

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有余数除法的,教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认识到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产生,联系除法的含义引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并说明“余数”的含义以及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读法。

随后的练习,都是让学生试着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来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对有余数除法含义的理解。

三、说目标:介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通过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实际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四、说教程(说教法与学法)本课的教学分这样四大块。

第一块:复习引新。

1.观察:○○ ○○ ○○说说这6个苹果是怎么分的。

说出两道除法算式。

2.说出:6÷2的意义?6÷3呢?。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二班级人教版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总不行避开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二班级人教版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二班级人教版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1一、说教材《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学校三班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之一。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讨论了“正好分完”的状况后,再讨论“分后还余”的状况。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问的延长和扩展。

也是今后连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必需切实学好。

教材是学问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学问点的前提下敏捷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同学进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熟悉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两个大学问点进行教学,至于竖式的教学,我想只要同学能较好的`把握余数的含义以及它与除数间的关系,这一内容同学学问不难把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同学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②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③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④会用有余数除法的学问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在详细操作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明确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纳以下教学方法:1、自主操作、体验感悟为了让同学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究促进同学有意义地构建新知,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的活动,让同学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这个活动给了同学很大的自由和空间,充分发动了同学的乐观性。

2、反思沟通、应用提高在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中,我结合同学摆小棒的例子,鼓舞同学猜想、验证,逐步抽象概括,引导同学乐观进行反思性学习,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同学深刻地体验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最终让同学运用所学的学问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同学学好数学的爱好。

《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精选6篇)

《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精选6篇)

《有余数的除法》的说课稿(精选6篇)大家好,我将为大家介绍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内容。

本节课是在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研究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两个大知识点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明确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操作、体验感悟。

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等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旧知,引入新课”、“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巩固新知,体验快乐”三个教学环节。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忆除法的概念,并介绍本节课的主题。

在摆一摆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草莓分盘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摆的过程中商和余数的含义。

在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环节,我通过课件出示7个草莓,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并引导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列算式。

我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有余数除法与正好分完的除法的不同之处,并讲解余数的含义。

最后在巩固新知,体验快乐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感受到研究的乐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够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并且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同时也能够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作者帮助聋哑学生掌握了有余数除法,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范文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范文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范文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1一、说内容: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

本课的内容包括教材第1至第2页。

二、说教材:有余数的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既可以使学生拓展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又为以后继续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本节课要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

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有余数除法的,教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认识到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产生,联系除法的含义引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并说明“余数”的含义以及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读法。

随后的练习,都是让学生试着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来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对有余数除法含义的理解。

三、说目标:介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通过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实际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四、说教程(说教法与学法)本课的教学分这样四大块。

第一块:复习引新。

1.观察:说说这6个苹果是怎么分的。

说出两道除法算式。

2.说出:6÷2的意义?6÷3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方面对本节课的是设计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能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2.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确定此目标得以具有以下三点:一是基于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是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

这节课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

为了让学生巩固这个知识点,在新知授完以后,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及练习册中的题目。

三是对学情的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除法竖式进行学习,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

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学生比较难理解。

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思考,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知道什么是余数以及有余数除法算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余数的含义和实际意义。

二、教法《课标》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引导观察法、直观操作法进行教学。

三、学法《课标》中指出,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本节课我将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知识迁移等方法进行新知的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引入,通过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谈话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感受“余数”然后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在学生感受以后,直接出示算式,并引导学生读出算式。

再指导学生说出算式个部分的名称。

第三个环节为巩固练习,新知运用。

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理解。

第四个环节是课堂总结,理解升华。

课堂总结是学生对知识系统掌握的情况,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在处理分一分的环节时,学生出现了多一个和少一个的两种说法,课前预设不够充分,处理得有点仓促。

其实可以问学生分几份多一个,分几份少一个,多一个少一个都叫剩余,由此引出了余数。

这样处理水到渠成,容易理解。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2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思考、教学设计这两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我的教学思考: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我对教材的理解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情况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

二年级上册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

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然后利用摆花片(每份几个)得出结果进行教学,并且会读有余数除法算式,这是进一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

例2是对有余数的除法利用摆花片(平均分成几份)得出结果进行教学。

教材通过一个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

2、我对教材的处理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认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

本课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

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了“分苹果”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新知。

其次,就是对教材深挖重组。

我认为“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利用平均分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并根据这一过程写出有余数的横式,重点掌握余数的含义。

这里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

两个例题重点指导如何分花片,并且通过花片直观得出结论。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2、通过具体情境,体会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以后还有余数的情况,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为了能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操作体验,建立模型”两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环节。

上课伊始,我请同学把12个苹果放在盘子里,你怎么放?用花片摆摆。

完成表格,观察方法,你发现了什么?还能不能举些不能平均分的例子?接着,进入到第二环节“操作体验,建立模型”。

学生实际摆花片进行折纸鹤、分画片的学习,从实物中得出结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我根据这一理念,并遵照低中年级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思维规律。

在这一环节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1、引发问题,感知新知首先,我创设了“分苹果”这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巩固“平均分”这一概念,再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提出问题“12个苹果每2个一份”,引出除法算式“12÷2”,利用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进行计算,明确商是6,再结合刚才学生“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每盘分2个,正好分完,没有多余。

2、操作演示,建立表象在感知了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正好分完”这一情况后,我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平均分物品时是不是每次都正好分完呢?通过反问,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

随即,我抛出问题“12个苹果每5个一份”,引出除法算式“12÷5”,这一问题。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后,体会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经历实践到认识这一过程。

先让学生用12个花片代替苹果,摆一摆、分一分。

交流各自不同的分法,让学生讨论、交流,明白是因为不够分,所以这些苹果不能正好分完,这个剩下的“2”就叫余数。

如此建立余数概念,不仅准确,而且学生印象深刻。

接着指导例1、例2分花片的.方法,运用图可以直观得到结果,并且会读算式。

适时进行练习。

众所周知,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让学生动脑想、亲自摆和说,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余数”的表象,在操作实践中理解“余数”的含义,整个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

4、观察比较,强化表象观察例1、例2,这两题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通过观察、比较,揭示本节课的重点、关键,沟通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两者之间的联系。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3一、说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多位数除法竖式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

《表内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有余数的除法》主要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互相练习。

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教学目标:(一)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让学生发现并理解余数比除数小,培养学生探究推理能力。

(三)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

二、说学情分析平均分正好分完的情况学生容易理解,但是有余数的除法无论试商还是求余数学生都较难理解,十分抽象,学生不但要明白平均分要尽最大限度分完,还要知道分后剩余部分必须小于除数,否则还可以再分,这些都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从总数分走了一些,还剩的不能分,只能剩余。

”从而理解余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三、说教法学法针对二年级年龄小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借助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动手操作,建构知识”、“巩固新知”、“课堂总结”,四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必须在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算式的写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新课之前一定要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复习,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技能,经验和心理上的准备。

我先让学生解决“用8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能摆几个正方形”的问题,得出8÷4=2(个)这一答案,并追问学生为什么想到用除法计算,从中复习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横式的写法。

同时为有余数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动手操作、建构知识教学不是简单给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机会,所以我在课堂中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探索和体验过程,所以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摆小棒来感知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主要让学生通过两次摆小棒突破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1、第一次摆:在感知了正好分完后,再通过学生独立操作,体验有剩余,剩下的1根还够不够摆一个正方形?这个环节又分3个层次进行教学。

(1)学生操作:请每个学生摆出9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