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化学分析及例题讲解
初中化学实验专题
会小于;
,可能的原因是
第 5 页
图1 图2 图3
)图1 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图2 为简易蒸馏装置,海水分别经图
1 装置单独处理后,所得水质成分的区别是。
)图3 为简易水电解器,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气体是。
)双氧水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干旱地区,有时需要取浑浊的坑水或打井取水作生活用水。
方法既能降低水的硬度浑浊,请你找出可能的原因(写一条)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先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进行消毒。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
)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将生活废水排入河流。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借助生活用品做实验
借助生活用品做实验例题参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饮料吸管,以及食盐、冰糖和水等,进行固体药品取用、液体倾倒、排水法收集气体等操作练习。
固体药品取用液体倾倒排水集气解析此题借助如何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考查同学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从化学仪器外形的角度我们可以寻找一些化学仪器的替代品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
练习固体药品取用操作时,我们可以用杯子代替试管,用汤匙代替药匙,操作时要注意做到“斜、送、竖”(“斜”即杯子口要稍稍倾斜,“送”即将药品送到杯子底,防止药品污染杯子内壁,“竖”即将杯子竖立,使药品落到杯子底部)。
练习液体倾倒时,我们可以选择用瓶子代替试剂瓶,杯子代替试管,操作时注意杯口要紧挨瓶口,瓶子要稍稍倾斜,且瓶塞要倒放在桌面。
练习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时,可选择瓶子代替试剂瓶,碗代替水槽,饮料吸管代替导管,操作时杯内要注满水倒置在装有水的碗中,同时注意饮料吸管口一定要放在杯口,而不可伸入过长。
变式题初中化学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
以下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①医用注射器可代替量筒②矿泉水瓶可用来代替集气瓶收集气体鉴别食盐和纯碱③用眼药水瓶作滴管④筷子代替玻璃棒矿泉水瓶上半边作漏斗A.①②③④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学,科,]答案 A拓展 1.日常生活中,有些生活用品可替代实验仪器。
如医用注射器,如我们在化学实验里只要将用过的注射器消毒后就可以代替量筒、集气瓶等作为仪器,使操作便捷,现象清晰。
该装置还可用来贮存气体,或者进行“吸气吐气”。
矿泉水瓶可代替集气瓶用来收集气体,或代替漏斗等仪器。
这样,不仅减少了垃圾的产生,达到了废物利用,而且培养了我们的创新能力。
2.日常生活中,有些生活用品可替代实验药品。
身边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像铁钉、废弃铁制品(铁的氧化物)、铜丝、干电池皮(锌) 、钢精锅(铝)、火柴盒沙纸(红磷) 、铅笔芯(石墨) 、碳棒、木炭、面碱、面粉、酒、醋、鸡蛋、鸡蛋壳、大理石、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等都是化学实验常用药品的替代品。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解读电解水实验
解读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点实验,该实验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宏观组成。
下面就对电解水实验作一个全面的解读。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实验来探索水的宏观组成。
实验装置:水电解器。
实验步骤:(1)水电解器里加满水(其中加有少量烧碱或硫酸),连接直流电源的电极。
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2)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
实验现象:(1)通直流电后,观察到两个电极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端玻璃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连接电源正、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是氢气。
实验结论:(宏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实验分析:(1)由于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所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电解水的电源必须用直流电源,不可用交流电源,因为只有直流电源才能使水中的带电微粒定向移动。
(3)实验前,必须把两个管内充满水,否则实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并且还可能发生危险。
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水分子通电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实验拓展:由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结合氢气和氧气的密度,可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通过水的化学式(H2O)也可计算得出此结论]。
配套练习九年级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 分,共40 分)1、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A.水沸腾B.瓷碗破碎C.石蜡熔化D.动植物呼吸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3、小亮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90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读数为40mL,则他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A.小于50mL B.大于50mL C.等于50mL D.无法判断4、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做燃料5、下列现象或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6、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2Mg+O22MgO B.2H2+O22H2OC.C+O2CO2D.2KClO32KCl+3O2↑7、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20 mL水与20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 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C.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说明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通电能分解,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方法和公式推导例题分析解析讲解详解步骤示例步骤详解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方法和公式推导例题分析解析讲解详解步骤示例步骤详解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描述反应物浓度与产物浓度之间平衡关系的量。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的推导是化学中的重要部分,下面将介绍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的推导,并通过例题分析来进行解析和讲解。
一、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在化学反应中,平衡常数(K)代表了反应物浓度与产物浓度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计算:1. 实验测定法:通过实验测定反应物浓度和产物浓度的变化来确定平衡常数。
2. 气相反应法:对于气相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分压(或分子数)来计算平衡常数。
3. 浓度法: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来计算平衡常数。
二、平衡常数的公式推导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系数,可以得到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
常见的公式推导有以下几种:1. 通过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将它们的浓度(或分压)的乘积相除得到平衡常数的公式。
2. 通过反应物活度和产物活度: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活度(在理想溶液中为浓度的比值)来计算平衡常数的公式。
三、例题分析解析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进行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分析解析。
例题:对于反应式2A + B → C,已知反应物A和B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和0.3 mol/L,产物C的浓度为0.1 mol/L。
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平衡常数K的公式为K = [C] / ([A]^2[B]),其中 [A]、[B]、[C] 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产物C的浓度。
代入已知值可得 K = 0.1 / (0.2^2 * 0.3) = 8.33 mol/L。
通过上述例题,我们可以看到如何利用已知的浓度值来计算平衡常数,并且根据公式进行求解。
四、步骤示例步骤详解下面给出计算平衡常数的步骤示例,并详细解释每个步骤的含义和操作:1. 确定反应方程式:根据实际反应情况,确定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不能。因为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无法使密闭装置内外形成压强差
拓展题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 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参考答案 (1)红磷开始燃烧,产生白烟,随后火焰减小并慢慢熄灭(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3)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或烧杯的水面下降),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变式题 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入集气瓶内的水不足 的原因是。
(2)采用电热棒加热的优点是。
C.根据图3分析,在Cu2O催化作用下,400℃时以生产NO为主
D.若利用后续处理装置模拟硝酸的工业制法,最好将电热丝的温度控制在900℃左右
12.下列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时,会闻到刺鼻氨味的是( )
A.硫酸铵B.碳酸钾C.磷矿粉D.氯化钾
13.碘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下列关于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
材料二:
(1)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2)上述四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写化学式),氮化镓的化学式_________。
(3)硅的重要氧化物二氧化硅(SiO2)的物理性质与CO2相差很大(如不溶于水),但化学性质与CO2类似(如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请写出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本文旨在通过对一起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的深入剖析,探讨和解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如何更好地互动,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背景本次案例分析的对象是某初中一年级的一个化学课堂。
该课堂的主题是“水的性质和水的净化”。
教师在课前已经布置了相关的预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的水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性质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包括水的蒸发、沸腾、溶解等。
3. 结果分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净化方法,以及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案例分析本次教学案例中,教师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操作环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
在结果分析和知识拓展环节,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教学启示通过本次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4.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以上是本文的正文部分,由于篇幅原因,未能将所有细节展开。
希望这个案例分析对您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如有需要,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拓展和调整。
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本文旨在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探讨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果。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方法和公式推导例题分析解析讲解详解步骤示例步骤详解分析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方法和公式推导例题分析解析讲解详解步骤示例步骤详解分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方法和公式推导例题分析解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反映在给定温度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的相对稳定关系的指标。
通过计算平衡常数,可以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性和平衡位置,从而对化学反应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设计提供帮助。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方法和公式推导,并通过例题进行详细的解析分析。
一、平衡常数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在化学反应中,平衡常数(K)表示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或压力)之间的稳定关系。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K = [C]^c[D]^d / [A]^a[B]^b其中,[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浓度。
二、平衡常数计算方法1. 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实验测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或压力),然后代入平衡常数公式进行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
(2)将浓度(或压力)代入平衡常数公式,计算得到平衡常数值。
2. 间接法间接法是通过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然后代入相关浓度(或压力)进行计算。
三、平衡常数的公式推导平衡常数的公式推导是基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守恒关系。
以简单的一步反应为例,反应表达式为:A ⇄ B反应物A和生成物B的浓度分别为[A]和[B],反应物A和生成物B之间的物质守恒关系可表达为:[A] = [A]₀ - x[B] = [B]₀ + x其中,[A]₀和[B]₀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生成物B的初始浓度,x表示反应物A的减少量(生成物B的增加量)。
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和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守恒关系,可以推导出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为:K = [B] / [A] = ([B]₀ + x) / ([A]₀ - x)四、例题解析考虑以下反应:2H₂(g) + O₂(g) ⇄ 2H₂O(g)已知反应物H₂和O₂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和0.2 mol/L,平衡时水蒸气H₂O的浓度为0.3 mol/L。
实验化学分析及例题讲解
第五章实验化学智能考点四十九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Ⅰ.课标要求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能发现学习、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2.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Ⅱ.考纲要求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Ⅲ.教材精讲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观察、分类、预测、实验、验证、比较等。
1.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OH = [Zn(OH)ZnO+2NaOH+H2锌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金属锌用于制造镀锌材料。
氧化锌是一种优良的白色颜料,由于有一定杀菌能力,可以用来制医药软膏。
氯化锌常用做有机反应的脱水剂和催化剂,它的浓溶液常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2.有机化合物性质(苯酚、甲醛)研究 (1)苯酚性质的研究研究苯酚性质的方法:官能团→预测性质→实验验证→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
(2)甲醛性质的研究甲醛性质的研究方法:官能团→预测性质→实验验证。
④与FeCl 3溶液反应:苯酚跟FeCl 3反应,使溶液呈紫色。
(用于鉴别) (注:淀粉遇碘显蓝色, KSCN 遇FeCl 3溶液显红色) 应用: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做消毒剂和防腐剂。
甲醛(还原性)①与酸性KMnO 4溶液反应:KMnO 4 / H +溶液褪色。
②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福尔马林。
③与银氨溶液反应:HCHO + 2Cu(OH)2HCOOH +Cu 2O+2H 2O二、认识发生在盐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1.认识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规律的研究思路:盐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性的原因 盐类水解的本质 →盐类水解的规律①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②探讨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初三化学上册“走进化学实验室”例题解析及练习题
初三化学上册“走进化学实验室”例题解析及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上册“走进化学实验室”例题解析及练习题例题解析:例1 体温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仪器,给体温计消毒时,应该()A、用自来水冲洗B、在沸水中煮20~30 minC、用医用酒精棉球擦拭D、在火焰上灼烧分析A项里的自来水不卫生,B、D两项中的加热温度都要超过体温计的测温范畴而使体温计破裂,只有C项中的医用酒精具有消毒作用又可不能破坏体温计,方便易行。
答案:C点评:把实验差不多操作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来考查,具有新意,也是化学联系生活的热点之一。
例2 某次实验用5 mL浓盐酸,为量取5 mL浓盐酸,化学科代表建议同学们使用10 mL量筒,小明问:什么缘故不用100 mL的量筒呢?化学科代表说这是为了减小误差,并列举了充分的理由。
你能说出说出若使用100 mL量筒造成误差较大的两个要紧缘故是什么吗?解析:100 mL量筒和10 mL量筒进行比较,100 mL量筒口径较粗,5 mL液体在其总形成的液柱较小,不易观看,且易造成较大的误差;另外100 mL量筒的表面积大,残留在量筒壁上的液体较多。
答案:①100 mL量筒量程比较大,读数时误差会较大②100 mL量筒表面积较大,残留在量筒壁上的液体较多例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分析: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图B中应该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图C中,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手应该持试管夹的长柄,同时试管内的液体药品不应超过其容积的1/3;图D中,不能拿酒精灯到另外一只正在燃烧的酒精灯上点火,易造成酒精洒出,引起失火。
答案:A注意:识图题要认真观看图中的每一个细节。
练习题:1、做完实验后,关于用过的废液,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拿出实验室B、放回原试剂瓶C、倒入废液缸D、留在实验台上,为下次用2、谜语:各打一实验仪器或实验操作。
(1)一对兄弟,两边站起,不高不低,公平合理( )(2)一路洒落十升粮( )(3)杞人忧天( )3、取5毫升水并加热至沸腾,试回答下列问题:(1)需要用哪些化学仪器(标明要紧仪器的规格)?(2)需要通过哪些差不多实验操作才能完成上述实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解读电解水实验
解读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点实验,该实验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宏观组成。
下面就对电解水实验作一个全面的解读。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实验来探索水的宏观组成。
实验装置:水电解器。
实验步骤:(1)水电解器里加满水(其中加有少量烧碱或硫酸),连接直流电源的电极。
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2)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
实验现象:(1)通直流电后,观察到两个电极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端玻璃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连接电源正、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是氢气。
实验结论:(宏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实验分析:(1)由于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所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电解水的电源必须用直流电源,不可用交流电源,因为只有直流电源才能使水中的带电微粒定向移动。
(3)实验前,必须把两个管内充满水,否则实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并且还可能发生危险。
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水分子通电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实验拓展:由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结合氢气和氧气的密度,可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通过水的化学式(H2O)也可计算得出此结论]。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建立销售网络B.腐熟农家肥C.推进扶贫小额信货D.清理池塘【答案】B【解析】【详解】A、建立销售网络,是通过互联网为媒介的销售途径,一般商品本身没有变化,即销售过程中没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腐熟农家肥是指各类家畜粪便等,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成为作物可利用的养分和腐殖物质,因此,腐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C、推进扶贫小额信货,需要通过银行的一种信贷,信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清理池塘中包括清整池塘和药物清塘,清整池塘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元素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元素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化学基本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可以确定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推测不纯物质中杂质的质量等,这对于现实生活与化学实验有着重要意义。
例题 铝是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004 g 以下。
若在1 kg 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 g 【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 4)2·12H 2O ,相对分子质量为474】,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 (填字母)。
a .铝元素b .铝单质c .铝合金d .只有明矾(2)明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K ∶Al ∶S ∶O ∶H =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 g 上述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解析 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明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K ∶Al ∶S ∶O ∶H =24:320:64:27:39)241(:)2016(:)232(:27:39=⨯⨯⨯。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每天铝元素的摄入量=g gg 21000100⨯×5.7%=0.0114 g >0.004 g ,所以超标。
答案 (1)a (2)39:27:64:320:24 5.7% (3)一天吃超过100 g 上述面食品,摄入的铝的量是0.0114 g ,超过安全摄入量。
变式1 现有某不纯的尿素【CO(NH 2)2】样品(杂质中不含氮),其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60%,求此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解析 此题涉及的是不纯物质,这个不纯的物质中主要物质是尿素,同学们应认真理解尿素的质量分数为60%的真正含义,它是指在100 g 样品中含有60 g 尿素,求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我们先不妨求100 g 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由题意可知,样品中的氮元素都来自于存在于尿素,而尿素的质量已经知道,氮元素的质量应等于尿素的质量乘以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60 g ×28/60×100%=28 g ,知道了氮元素的质量与样品的总质量,我们就可以方便地求出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方法和公式推导例题分析解析讲解详解步骤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方法和公式推导例题分析解析讲解详解步骤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系统达到平衡时各个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指标。
它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公式进行计算。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方法和公式推导,并通过例题的分析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表达式化学反应平衡常数(通常用K表示)定义为在给定温度下,化学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各个物质浓度的乘积的比值。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K = [C]^c[D]^d / [A]^a[B]^b其中,[A]、[B]、[C]、[D]分别表示各个物质的浓度。
二、计算平衡常数的方法1. 实验测定法实验测定法是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测定的方法,基于实验数据计算平衡常数。
该方法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测定不同反应物浓度条件下的平衡浓度,并将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平衡常数K。
2. 理论计算法理论计算法是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相关的物理化学参数,如反应物的初浓度、平衡时浓度及温度等,利用公式计算平衡常数K。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进行实验测定的情况,或用于验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三、平衡常数计算的公式推导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计算公式推导的步骤如下:1. 假设反应前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A]0、[B]0、[C]0、[D]0,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为[A]、[B]、[C]、[D]。
2.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写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A]0 - [A] = aξ[B]0 - [B] = bξ[C] - [C]0 = cξ[D] - [D]0 = dξ其中,ξ表示平衡时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3. 根据反应物质的守恒性,可以得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与反应进行程度的关系:[A] = [A]0 - aξ[B] = [B]0 - bξ[C] = [C]0 + cξ[D] = [D]0 + dξ4. 将上述浓度代入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K = [C]^c[D]^d / [A]^a[B]^b = ([C]0 + cξ)^c([D]0 + dξ)^d / ([A]0 -aξ)^a([B]0 - bξ)^b5. 对上式进行化简和近似处理,当ξ趋近于零时,可以得到平衡常数的近似表达式:K ≈ ([C]0^c[D]0^d) / ([A]0^a[B]0^b)注意:在进行推导时,通常会忽略纯液和纯固体的浓度,因为它们在浓度计算中不起主要作用。
初中化学实验题
初中化学实验题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实验器材•直口瓶•盐酸•碳酸钠•过滤纸•蓝色石蕊试剂•滴管•针筒实验步骤1.取一个直口瓶,将100毫升盐酸倒入瓶中。
2.使用滴管,向盐酸中滴加少量的蓝色石蕊试剂。
3.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当蓝色石蕊试剂滴加到盐酸中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变化:•盐酸的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
•盐酸溶液发生了变化,在试管中产生了一股刺鼻的味道。
这是因为盐酸是一种强酸,蓝色石蕊试剂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可以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当酸碱中和反应发生时,酸中和碱的质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水分子。
这个过程中,酸碱溶液的特征颜色会发生改变,同时产生的气体也可以通过刺激我们的嗅觉来观察。
实验二: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实验器材•直口瓶•盐酸•纯铜片•锌片•铁片•铅片实验步骤1.取一个直口瓶,向瓶中加入100毫升盐酸。
2.将纯铜片放入盛有盐酸的瓶中,并观察变化。
3.反复进行相同步骤,用锌片、铁片和铅片分别与盐酸反应,并观察变化。
4.记录每次反应的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当不同金属与盐酸反应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变化:•纯铜片:反应发生后,铜片表面出现了气泡,并有颜色变化。
•锌片:反应发生后,锌片表面出现气泡,并有颜色变化。
•铁片:反应发生后,铁片表面出现气泡,并有颜色变化。
•铅片:反应发生后,铅片表面出现气泡,并有颜色变化。
这是因为金属与酸发生了反应,产生了对应的金属盐和氢气。
较活泼的金属(如铜、锌、铁)会更容易与酸反应,产生更多的气泡和颜色变化。
而容易与酸反应的金属(如铅)则产生较少的气泡和颜色变化。
小结本实验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以及金属与酸反应,我们可以了解到酸碱反应和金属与酸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这些实验对于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
大二分析化学分析实验课堂讲解
2021-5-21
H3Y H H2Y2
Ka4
c(H )c(H 2Y2 ) c(H 3Y )
2.16 103
H2Y2 H HY3
pK4 =2.66
Ka5
c(H )c(HY3 c(H 2Y 2 )
)
6.92 107
pK5 =6.16
HY 3 H Y 4
Ka6
c(H )c(Y4 c(HY 3 )
A2-占优势的pH区间: pH> pK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回主目录 返回
实验三 片剂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乙酰水杨酸 直接滴定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回主目录 返回
不是直接滴定
在NaOH等强碱性溶液中溶解并分解为水杨酸(即邻羟基苯甲酸)盐和乙
酸盐:CH3 COONa, 当用HCl滴定至酚酞粉红色消失(pH8-10)为终点时,水解产物是邻羟基苯
)
5.50 101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5-21
EDTA的各种形态分布图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5-21
EDTA螯合物的特性
★与多数金属离子都能形成1:1的螯合物,只与少数 高价金属离子可形成1:2的螯合物,如五价钼。 ★金属螯合物的水溶性强。 ★形成的螯合物非常稳定。 ★螯合物的颜色: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无 色,与有色的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颜色加深。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回主目录 返回
2021-5-21
金属指示剂作用原理
金属离子指示剂:指示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以 确定络合滴定的终点。
金属指示剂In作用原理:
M In MIn
化学实验报告——循环伏安法测乙酰氨基酚
循环伏安法测乙酰氨基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小儿泰诺糖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2、学习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氧化机理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伏安分析法是一定电位下测量系统的电流,得到伏安特性曲线,根据伏安特性曲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电化学方法。
物质的结构不同导致其氧化还原电位不同,这是伏安分析法定性分析的基础。
流过电极的电子数=参与反应的离子数×离子价态,i ∝反应物的数量∝反应物的浓度,这是伏安分析法定量分析的依据。
时间-电压曲线:电流-电压曲线:电极上所加电位称为激励信号。
如果电位激励信号为线性,则所获得的电流响应与电位的关系称为线性伏安扫描;如果电位激励信号是三角波信号,所获得的电流响应与电位激励信号的关系称为循环伏安扫描。
循环扫描时,扫描电压呈等腰三角形。
如果前半部扫描(电压上升部分)为化合物在电极上被氧化的阳极过程,则后半部扫描(电压下降部分)为还原产物重新被还原的阴极过程。
因此.一次三角波扫描完成一个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的循环,故称为循环伏安法。
两个峰电流值及其比值,两个峰电位值及其差值是循环伏安法中最为重要的参数。
阳极扫描峰值电位E ap与阴极扫描峰值电位E cp的差值(△E p)可以用来检测电极反应是否是能斯特反应。
当一个电极反应的△E p接近2.3RT/nF(59/n mV,25℃),以及氧化峰与还原峰电流值之比接近于1时,可以判断该反应为能斯特反应,即可逆反应。
当电极反应不可逆时,氧化峰与还原峰的峰值电位差值相距较大,相距越大,不可逆程度越大。
氧化峰电流与还原峰电流值的差距也反映了电极反应的可逆性。
一般地,利用不可逆波来获取电化学动力学的一些参数,如电子传递系数以及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 ,电化学反应中的质子参与情况以及电催化问题等。
循环伏安法可以测定电活性物质的浓度,能够提供较多的有关电活性物质与电极表面发生电子转移的信息量,是研究电化学反应机理的最佳手段之一。
高中化学实验大题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化学实验大题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化学实验大题练习题及讲解#### 练习题一:探究铁离子的氧化性实验目的:1. 理解铁离子的氧化性。
2. 学会使用滴定法测定铁离子浓度。
实验原理:铁离子(Fe^3+)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碘离子(I^-)生成碘单质(I2)。
反应方程式为:2Fe^3+ + 2I^- → 2Fe^2+ + I2。
实验步骤:1. 配制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
2. 取一定体积的FeCl3溶液于试管中。
3. 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
4.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反应时间。
5. 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
实验注意事项:- 确保使用新鲜的FeCl3溶液。
- 滴定时需缓慢加入,避免过量。
讲解:本实验通过滴定法测定铁离子的氧化性,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和滴定终点,可以计算出铁离子的浓度。
实验中,铁离子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而碘单质可以被硫代硫酸钠还原,从而通过滴定硫代硫酸钠的体积来间接测定铁离子的浓度。
#### 练习题二:硫酸铜晶体水合数的测定实验目的:1. 学习硫酸铜晶体水合数的测定方法。
2. 掌握热重分析法的原理和操作。
实验原理:硫酸铜(CuSO4)晶体在加热过程中会失去结晶水,其质量减少与水合数有关。
通过测量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以计算出硫酸铜晶体的水合数。
实验步骤:1. 称量一定量的硫酸铜晶体。
2. 将晶体放入干燥的坩埚中。
3. 将坩埚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晶体失去结晶水。
4. 取出坩埚,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5. 计算质量差,求出硫酸铜晶体的水合数。
实验注意事项:- 确保坩埚干燥,避免水分干扰。
- 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免晶体分解。
讲解:本实验利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铜晶体的水合数。
通过精确测量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以准确计算出晶体中水分子的数量。
实验中,硫酸铜晶体在加热过程中失去结晶水,质量减少,通过这一变化可以推断出晶体的水合数。
#### 练习题三: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
小学科学趣味化学实验讲义
1、魔棒点灯方法:在蒸发皿上,放些研细的高锰酸钾晶体,向晶体上滴几滴浓硫酸,轻轻用玻璃棒将其混合均匀,取一根长玻璃棒或金属棒,蘸上述混合物,用蘸药的一端去接触灯芯,灯芯便会着火。
原理: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反应产生氧化性极强的Mn207, —遇到乙醇等易燃有机物,便立刻燃烧。
2、火花璀灿方法:将镁粉、铁粉和少许钴、钾、钡的硝酸盐粉末混合,置于玻璃管中,并将此管之一端拉成小口(使粉末能出为度)。
将蜡烛竖于一金属盘中点燃。
小心地将金属及硝酸盐粉末徐徐洒于烛焰上,立现璀灿的火花。
原理:镁有较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易氧化,燃烧时反应剧烈发出耀眼白光,常用于制照明弹、镁光灯等。
铁也相当活泼,在水汽存在下,高温时燃烧,火星四射。
此外,铁粉中有碳粉,燃烧时亦发射火星,各种硝酸盐使火焰着色(即焰色反应)。
3、手帕包火将一粒萘球用手帕包好后以镊子夹住,点燃手帕,很快着火,发出红色火焰并有浓烟。
燃烧完毕,火焰熄灭,但手帕无损。
因为萘是燃点较低的碳氢化合物,易燃且易升华。
升华要吸热,燃烧放出的热量刚好消耗在萘的升华上。
但要注意手帕要将萘丸裹紧,使氧气不足,且烧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手帕仍能燃着。
4、喷烟入瓶用玻璃瓶盖和布方巾同时盖在瓶子上,表演者远离桌台,点燃一支香烟连吸几口,张口将烟向桌台上的玻璃瓶喷去,打开布方巾和瓶盖,瓶中即装满烟雾。
原因:玻璃瓶中预先放约5〜10毫升浓盐酸,瓶盖内预先放入5〜10 毫升浓氨水,揭盖时将两者混合形成氯化铵烟雾。
5、瓶液变色在250 毫升锥形瓶中加入水、氢氧化钠及葡萄糖,再加入亚甲基蓝水溶液。
此时溶液呈蓝色。
摇匀后塞住瓶口,溶液逐渐转为无色。
但是,打开瓶塞摇动瓶子,溶液又很快变蓝,再放置又转为无色,蓝色的深度取决于摇动的时间和猛烈程度。
原因:亚甲蓝在葡萄糖作用下还原成无色物,而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恢复其蓝色。
在此过程中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亚甲蓝则作为氧化还原指示剂和氧的输送者。
6、白纸显字①准备先将硫氰酸钾(KCNS )、黄血盐(亚铁氰化钾)、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单宁酸四种药品分别用温水溶解,然后根据需要的颜色,用毛笔分别蘸着药液在白纸上写字或画画(每换蘸一次药液都要把毛笔洗净),晾干后白纸上仍然什么也看不见;再将三氯化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后装入DDT 喷雾器里。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解析
4定量分析实验(实验一~~~ 实验二)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思考题:1.加减砝码、圈码和称量物时,为什么必须关闭天平?答:天平的灵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玛瑙刀口的质量。
若刀口不锋利或缺损,将会影响称量的灵敏度,因此,在加减砝码、取放物体时,必须关闭天平,使玛瑙刀和刀承分开,以保护玛瑙刀口。
2.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是否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答: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并非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因为太灵敏,则达到平衡较为困难,不便于称量。
3.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能否用小勺取样,为什么?答: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不能用小勺取样,因为称量物有部分要沾在小勺上,影响称量的准确度。
4.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左盘重还是右盘重?答: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右盘重。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思考题: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 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例题某兴趣小组同学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_______。
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A实验不严谨,应做一个对比实验: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第一小问只需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不便于观察,需要借助其他物质或者其他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对照题给实验图可知,实验A中取下橡皮塞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氢氧化钠溶液会进入试管,且试管中液面明显高于水槽中的液面。
实验B中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后,锥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进入小气球,使气球胀大,故B中的现象是气球胀大。
二氧化碳不但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还能与水反应,故应做一个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水来与A实验对比,看液面上升的程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鉴别生成物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因此不可用加入无色酚酞溶液的方法,应该利用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以此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参考答案(1)CO2+Ca(OH)2=CaCO3↓+H2O(2)气球胀大将A中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水变式题1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实验化学智能考点四十九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Ⅰ.课标要求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能发现学习、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2.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Ⅱ.考纲要求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Ⅲ.教材精讲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观察、分类、预测、实验、验证、比较等。
1.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OH = [Zn(OH)ZnO+2NaOH+H2锌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金属锌用于制造镀锌材料。
氧化锌是一种优良的白色颜料,由于有一定杀菌能力,可以用来制医药软膏。
氯化锌常用做有机反应的脱水剂和催化剂,它的浓溶液常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2.有机化合物性质(苯酚、甲醛)研究 (1)苯酚性质的研究研究苯酚性质的方法:官能团→预测性质→实验验证→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
(2)甲醛性质的研究甲醛性质的研究方法:官能团→预测性质→实验验证。
④与FeCl 3溶液反应:苯酚跟FeCl 3反应,使溶液呈紫色。
(用于鉴别) (注:淀粉遇碘显蓝色, KSCN 遇FeCl 3溶液显红色) 应用: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做消毒剂和防腐剂。
甲醛(还原性)①与酸性KMnO 4溶液反应:KMnO 4 / H +溶液褪色。
②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福尔马林。
③与银氨溶液反应:HCHO + 2Cu(OH)2HCOOH +Cu 2O+2H 2O二、认识发生在盐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1.认识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规律的研究思路:盐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性的原因 盐类水解的本质 →盐类水解的规律①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②探讨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水解程度一般较小,是一个可逆过程。
Al 3++3H 2O Al(OH)3+ 3H +CO 32—+H 2O HCO 3— +OH — HCO 3—+H 2OH 2CO 3 + OH —③盐类水解规律的初步探讨电离理论强酸强碱盐:中性(不水解) 强酸弱碱盐:酸性(水解) 强酸弱碱盐:碱性(水解)双水解:硫酸铝属于强酸弱碱盐与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混合时,互相促进了水解。
2Al3++3CO32—+3H2O = 2Al(OH)3↓+3CO2↑2.研究电解①电解饱和食盐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其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阴极。
2NaCl+2H2O 2NaOH+H2↑+Cl2↑②电解规律的初步探索阳离子在阴极的放电顺序: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Fe3+<Hg2+<Ag+阴离子在阳极放电顺序:SO42—<NO3—<OH—<Cl—<Br—<I—<S2—<金属(铂、金除外)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研究的方法:变量控制(只改变一种条件,观察实验结果,得出该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AgCl + 2NH3 2 ++ Cl—FeCl3+3KSCN Fe(SCN)3 +3KCl2.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H2O2 = 2H2O + O2↑(浓度、溶液酸碱性、温度、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3.反应介质、浓度对化学反应结果的影响(1)KMnO4溶液与Na2SO3溶液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的反应。
2MnO4—+ 6H+ + 5SO32— = 2Mn2+ + 5SO42—+ 3H2O2MnO4—+ H2O+ 3SO32— = 2MnO2↓+ 3SO42—+ 2O H—2MnO4—+2O H— + SO32— = 2MnO42— + SO42—+ H2O(2)浓硫酸、稀硫酸性质的对比研究C + 2H2SO4 (浓) CO2↑+ 2SO2↑+2H2OCu + 2H2SO4 (浓) CuSO4+ 2SO2↑+2H2OCu +4HNO3 (浓) Cu(NO3)2+ 2NO2↑+2H2O3Cu +8HNO3 (稀) 3Cu(NO3)2+ 2NO↑+4H2O四、现代实验技术在研究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中的应用Ⅳ.典型例题例1.某中学化学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金属氧化物A 也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且A 和二氧化锰的最佳催化温度均在500℃左右。
于是对A 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定量对照实验。
实验时均以收满500mL 氧气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
表一 用MnO 2作催化剂表二 用A 作催化剂请回答: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应是 。
完成此研究后,他们准备发表一篇研究报告,请你替他们拟一个报告的题目: 。
【解析】根据题意,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对照MnO 2和A 的催化能力。
而催化能力的高低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的量,或者用产生一定量气体需要的时间来表示。
现在题目指明“以收集满500mL 氧气为准”,因此在实验报告中应记录产生这些气体需要的时间。
1.研究物质的性质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比较,比较的又是催化剂的效果。
在拟定实验报告标题的时候注意给出这两个要点就可以了。
答案:时间 催化效果的对照研究【点评】本题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变量控制法,知道该实验的目的以及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便可作答。
例2.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通入SO 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 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 2O 2与SO 2反应生成了Na 2SO 3和O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 2O 2与SO 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 2SO 3。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 2O 2与SO 2反应除了生成Na 2SO 3和O 2外,还有Na 2SO 4生成。
为检验是否有Na 2SO 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上述方案是否合理? 。
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① ;② 。
【解析】若Na 2O 2与SO 2发生反应:2Na 2O 2+2SO 2=2Na 2SO 3+O 2,则其生成物Na 2SO 3可与酸(盐酸或H 2SO 4)作用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SO 2气体,故取白色固体,加入稀H 2SO 4,若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白色固体中含Na 2SO 3。
(3)由于稀HNO 3具有强氧化性可将BaSO 3氧化成为BaSO 4,或反应后的固体仍有残留强氧化剂Na 2O 2时,溶于水后,它能将SO 32—氧化成为SO 42—,故所给方案不合理。
答:(1)2Na 2O 2+2SO 2=2Na 2SO 3+O 2(2)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稀硝酸(3)不合理 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 2O 2,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点评】因SO 2有还原性,Na 2O 2与SO 2反应比Na 2O 2与CO 2反应要复杂的多。
本题从化学方程式、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过程分析等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
Ⅴ、跟踪训练一、选择题(单选题)1、室内装潢和家具挥发出来的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
甲醛易溶于水,常温下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当温度超过20℃时,挥发速度加快。
根据甲醛的这些性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 入住前房间内保持一定湿度并通风 B .装修尽可能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C 请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室内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后入住D .紧闭门窗一段时间后入住2、关于电解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B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 溶液,溶液呈棕色C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3、浓硫酸和2mol/L 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
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右图,分析a 、b 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 A 、a 升华、b 冷凝 B 、a 挥发、b 吸水 C 、a 蒸发、b 潮解D 、a 冷凝、b 吸水4、氯化碘(ICl )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 、HI 和HClOB 、HCl 和HIOC 、HClO 3和HIOD 、HClO 和HIO5、向50mL 18 mol·L -1H 2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 )A 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 在0.45 mol 和0.90 mol 之间 D 大于0.90 mol 6、下列可检验阿司匹林( )样品中混有水杨酸( )的试剂是( )A 三氯化铁溶液B 碳酸氢钠溶液C 石蕊试液D 氢氧化钠溶液7、用没食子酸( )制造墨水主要利用了( )类化合物的性质。
A 、醇B 、酚C 、油脂D 、羧酸 二、选择题(1 2选项)8、继科学家发现C 3O 2是金星大气成分之后,2004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 )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在氧气中会燃烧,下列有关C 3O 2与硫化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OHCOOH O H OH O H COOHOCOCH 3COOHA C3O2与CO一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B CO、C3O2、CO2都是碳的氧化物,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C COS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CO2和SO39、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十O2(g)2SO3(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I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D.图Ⅲ表示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10、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
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