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智能家庭现有的三种技术标准2014
智能家居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标准
智能家居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标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智能家居的选择。
智能家居,又被称为智能化家居,是指利用一系列智能化技术,将房屋中的设备、设施等相互连接,以达到智能控制、便捷操作、智能应用等目的的家居系统。
那么智能家居有哪些应用场景和技术标准呢?应用场景1. 安防应用:智能家居可以实现安全警报、智能门锁、联网监控等功能,从而提高家庭的安全性。
例如,如果房屋发生入侵或者燃气泄漏,智能家居可以自动发出报警信息,通知居住者采取应对措施。
2. 舒适度应用:智能家居可以实现温度、湿度、光线、气体检测等功能,从而提高房屋的舒适度。
例如,可以使用智能电暖器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或者使用智能照明调节光线的亮度和色温。
3. 节能应用:智能家居可以实现家庭用电的智能控制,从而节能减排。
例如,可以使用智能插座控制电器的开关,避免无人使用的情况下电器的浪费。
4. 便利性应用:智能家居可以实现语音控制、手势识别、智能厨卫等功能,从而提高家庭的便利性。
例如,可以使用智能音响播放音乐,或者使用智能洗衣机实现洗衣、甩干、晾衣的全自动化操作。
技术标准1. 通信协议:智能家居需要进行设备之间的通信,因此需要有统一的通信协议。
当前常用的智能家居通信协议主要有ZigBee、Z-Wave、WiFi、蓝牙等。
2. 安全标准:智能家居设备需要依托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因此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目前,智能家居安全标准主要有AES加密、SSL/TLS协议等。
3. 多功能性标准:智能家居设备需要具备多种功能,需要满足不同的需求。
因此,需要有统一的多功能性标准,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4. 互联性标准:智能家居设备需要可以互相连接,从而共同实现智能化控制。
因此,需要有统一的互联性标准,以确保智能家居设备可以相互通信。
结语智能家居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标准是智能家居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未来,随着各类物联网设备的普及,智能家居将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节能的生活体验。
智慧家庭初级培训试题及答案
C、200mm D、100mm 55、以下(D)域名后缀含义是公司 A、cn B、gov C、org D、com 56、无法/不适当当场回答客户问题时,正确的回答是 A A、您好,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将很快给予您满 意的答复 B、你好,这个问题不在我工作职责内,请您询问别人 C、我们正在看,回头再说 D、我不知道 57、我国工程直连网线两端线序一般采用(D)。 A、T568A-T568Ac、T568B-T568A B、T568A-T568Bd、T568B-T568B 58、安装 E8 宽带后,使用上有一些注意事项,下面不正确的是 (B)。 A、正常家庭用户计算机数一般不会超过 4 台 B、无线网络速度很快,用户可以使用无线网络玩网络游戏 C
D、服务前与用户沟通到位 29、一般网卡都有工作指示灯,一个为(D),当有数据传输时 会闪亮 A、活动指示灯 B、速度指示灯 C、电源指示灯 D、流量指示灯 30、制作直连网线时,通常工程中用的比较多的是(D)标准 A、T569A B、T568A C、T569B D、T568B 31、ONU 的 PON 口尾纤类型 C A、FC B、LC C、SC D、ST 32、E8—B 终端的 WLAN\WIFI 灯常亮表示 A A、等待,无线局域网连接正常但没有数据传输 B、正常,无线局域网连接正常并有数据传输 C、异常,无线功能被禁用,或者无线局域网模块故障 33、用户引入线长度城区应不超过 A
B.voip、itv、tr069、上网 C.voip、itv、上网、tr069 D.tr069、 itv、voip、上网 13、E8-C 中 WAN 服务里的 Other_B_VID_43 通道指的是(C) A.远程网管通道 B.上网通道 C.itv 通道 D.VoIP 通道 14、E8-C 中 WAN 服务里的 TR069 通道指的是(A) A.远程网管通道 B.上网通道 C.itv 通道 D.VoIP 通道 15、E8-C 终端注册后超级用户权限的密码为(A) A.telecomadmin+随机数 B.telecomadmin+随机字母 C.telecomadmin+随机字母+随机字母 D.telecomadmin+随机字母+随机字母;D-nE7jA%5m 16、ODN 网络是指(B) A.光线路终端 B.光分配网
1+X智能家居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1+X智能家居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硬件之间的核心通讯技术分“有线”和“无线”二种,每种技术都有优缺点。
下面不属于有线通讯技术的是()。
[单选题] *A. RS-485B. KNX协议C. ZigBee√D. ModBus2.智能硬件之间的通信技术分为()二种,每种通信技术都有“优缺点”,而这些优缺点都是相对的。
A. RS-485和KNXB. 有线和无线√C. ZigBee和Wi-fiD. BLE和ZigBee3.KNX通过一条总线将各个分散的设备连接并分组和赋予不同的功能,系统采用()通讯进行控制、监测和状态报告。
[单选题] *A. 并行数据B. 全双工C. 串行数据√D. 半双工4.KNX是基于事件控制的()总线系统,只有当总线上有事件发生时和需要传输信息时才将报文发送到总线上。
[单选题] *A. 集中式B. 串行式C. 集散式D. 分布式√5.RS-485总线协议采用()结构,主机控制多个从机,从机不主动发送命令或数据。
在一个多机系统中,只有一个主机,各个从机之间不能相互通信,即便有信息交换也必须要通过主机转发。
[单选题] *A. 主从式√B. 网状C. 树形D. 星型6.智能家居是由多个智能硬件组合而成的系统。
来自不同厂家、使用不同()的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存在不能完全“互联互通”的问题。
[单选题] *A. 联网模块B. 通信协议√C. 通信模块D. 功能模块7.Wi-Fi技术的优点是(),WiFi智能设备无需网桥直接接入互联网,可以轻易与手机进行连接。
A. 速度比较快、传输数据大√B. 保密性好、价格低C. 短距离、低功耗D. 自组网、设备接入量大8.Wi-Fi在家庭中使用非常广泛,手机中的内置网络协议都与Wi-Fi适配。
WiFi的大面积覆盖,让更多的智能设备实现上网。
下面不属于Wi-Fi技术的特点的是()。
[单选题] *A. 速度比较快、传输数据大B. 功耗高,组网专业性强C. 覆盖范围广、无需布线D. 自组网、设备接入量大√9.蓝牙技术是消费性电子产品常用的短距离无线传输解决方案,比如手机、耳机、打印机、键鼠等。
2014年智能家居家庭安防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智能家居家庭安防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0月目录一、行业内企业整体运行情况 (6)1、智能家居产业群雄角逐 (6)2、国内企业正处于磨合学习阶段 (7)3、家居安防体系构架 (8)二、行业监管体制 (9)1、行政主管部门 (9)2、行业自律管理机构 (9)3、行业监管体制 (9)4、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0)三、行业发展前景 (12)1、智能家居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13)(1)交流方式智能化 (13)(2)平台化 (13)(3)开放性 (13)2、家居安防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13)(1)数字化 (13)(2)网络化 (14)(3)集成化 (14)(4)智能化 (14)四、行业壁垒 (15)1、技术研发壁垒 (15)2、市场准入壁垒 (15)3、销售服务网络壁垒 (16)4、人性化设计壁垒 (16)五、市场规模 (17)1、智能家居市场容量 (17)(1)国际市场情况 (17)(2)国内市场情况 (17)2、家庭安防市场 (18)(1)国际市场容量 (19)(2)国内市场容量 (19)六、主要风险 (20)1、行业竞争风险 (20)2、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 (20)3、人员流失风险 (21)七、竞争格局 (21)1、以色列Visonic (21)2、以色列ROKONET (22)3、德国博世 (22)4、美国霍尼韦尔安防集团(Honeywell Security Group) (22)5、泰科旗下的ADT安防 (23)智能家居行业是一个新崛起的高技术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进入门槛较高。
从行业刺激因素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对安全性的需求拉动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全性需求之后的需求动力来自舒适性,智能家居行业有望接棒安防行业获得快速发展。
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对人们的家庭生活方式带来很大影响,让人们在家中能够享受到更安全、更舒适、更方便的生活,并且生活的环境更加符合环保要求。
智能家居的基本功能包括智能家电控制、智能照明、智能遥控电动窗帘、防盗报警、门禁对讲、消防报警、煤气泄露探测、远程抄表(水、电、煤气系统、网络通讯、视频点播等系统,越来越多的新鲜名词逐渐成为了智能家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移动省级数字家庭管理平台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省级数字家庭管理平台规范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t h e P r o v i n c i a l D i g i t a l H o m e M a n a g e m e n t P l a t f o r m o f C h in a M o b i l e 版本号:1.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QB-╳╳-╳╳╳-╳╳╳╳目录前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 管理平台架构 (3)4.1. 管理平台在网络中的位置 (3)4.2. 管理平台与其它网元的接口 (4)4.3. 管理平台的逻辑架构 (5)5. 管理平台系统管理要求 (7)5.1. 安全管理 (7)5.1.1. 登录访问安全策略管理 (7)5.1.2. 管理员角色管理 (7)5.1.3. 管理员帐号管理 (8)5.1.4. 分权分域管理 (9)5.1.5. 管理员登录管理 (9)5.1.6. 在线管理员管理 (10)5.1.7. 外部系统访问接口管理 (10)5.2. 资源监控 (10)5.2.1. 日志管理 (10)5.2.2. 系统软件管理 (11)5.2.3. 服务器资源监控 (11)5.2.4. 系统时间同步 (11)5.3. 数据管理 (11)5.3.1. 关键数据备份和恢复 (12)5.3.2.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 (12)5.4. 报表管理 (12)5.4.1. 缺省报表 (12)5.4.2. 报表定制 (12)5.4.3. 报表输出 (13)5.5. 业务管理 (13)5.5.1. 业务代码管理 (13)5.5.2. 业务代码操作管理 (13)5.5.3. 业务配置模版 (13)6. 网关终端设备管理 (14)6.1. 终端设备注册发现 (14)6.1.1. 终端设备自动发现 (14)6.1.2. 终端设备认证功能 (14)6.2. 终端设备管理 (15)6.2.1. 设备基本信息 (15)6.2.2. 设备业务信息 (15)6.2.3. 设备分域管理 (15)6.2.4. 设备使用资源 (15)6.2.5. 设备配置文件 (16)6.2.6. 设备分组管理 (16)6.2.7. 设备远程操作 (16)6.2.8. 设备批量操作 (17)6.3. 终端设备升级管理 (17)6.3.1. 软件包管理 (17)6.3.2. 软件版本升级 (17)6.4. 终端设备维护管理 (18)6.4.1. 终端设备性能和状态监测功能 (18)6.4.2. 终端设备告警管理 (18)6.4.3. 终端设备日志管理 (18)6.4.4. 管理报文跟踪 (18)6.4.5. 快速故障分析 (19)6.4.6. 在线状态同步(可选) (19)6.5. 智能网关API权限管理 (19)6.5.1. 概述 (19)6.5.2. API权限管理 (20)7. 机顶盒终端管理 (21)7.1. 开机、注册及关机 (21)7.2. 配置管理 (21)7.3. 重置用户账号和密码 (22)7.4. 固件升级 (22)7.5. 故障诊断 (22)7.6. 软探针等维护APP管理 (22)7.6.1. 软探针等维护APP权限管理 (22)7.6.2. 软探针等维护APP文件管理 (23)7.6.3. 软探针等维护APP操作管理 (24)8. 智能网关插件管理 (24)8.1. 本地插件引入审核 (24)8.2. 插件的安装 (25)8.3. 插件的升级 (25)8.4. 插件的卸载 (25)8.5. 插件的启动与停止 (25)8.6. 插件的恢复 (25)8.7. 插件查询 (26)8.8. 心跳保活 (26)9. 软探针前置机 (26)9.1. 魔百和软探针 (26)9.2. 智能网关软探针 (26)10. 业务运营管理 (27)10.1. 网关信息管理 (27)10.1.1. 网关导入 (27)10.1.2. 网关上下线 (27)10.2. 本地统计分析 (27)10.2.1. 宽带业务开通分析 (27)10.2.2. 插件业务使用分析 (28)10.3. 本地业务管理 (28)10.3.1. 业务订购/退订 (28)10.3.2. 订购关系鉴权 (29)10.3.3. 订购关系查询 (29)10.3.4. 采集话单 (29)10.3.5. 应用鉴权 (29)10.3.6. 业务平台鉴权 (30)10.4. 本地产品管理 (30)10.4.1. 业务类型管理 (31)10.4.2. 业务生命周期管理 (31)10.4.3.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33)10.5. 屏幕管理 (36)10.5.1. 屏幕编排 (36)10.5.2. 屏幕程序管理功能 (37)10.5.3. 屏幕配置文件管理功能 (37)10.6. 机顶盒业务管理 (38)10.6.1. 工作计划及调度策略 (38)10.6.2. 终端参数获取及配置 (38)10.6.3. 终端参数监控 (39)10.6.4. 版本管理 (39)10.6.5. 版本升级 (39)10.6.6. 开机和关机记录 (39)10.6.7. 记录和统计功能 (39)10.7. 应用管理 (40)10.7.1. 应用门户展示 (40)10.7.2. 应用订购下载 (40)10.7.3. 应用远程管理 (40)10.8. 门户管理 (40)10.8.1. 家庭用户门户 (40)10.8.2. 运营管理门户 (40)10.8.3. 合作伙伴门户 (41)10.9. 合作伙伴管理 (41)10.9.1. 信息管理 (41)10.9.2. 合作类型管理 (41)10.9.3. 内容管理 (42)10.9.4. 业务管理 (42)10.9.5. 产品管理 (42)10.9.6. 应用管理 (42)10.9.7. 公告管理 (43)10.9.8. 合同管理 (43)10.9.9. 考核管理 (43)10.9.10. 结算管理 (43)11. 管理平台性能要求 (43)11.1. 处理能力 (43)11.2. 稳定性 (44)11.3. 数据库 (44)11.4. 备份、倒换和故障恢复 (44)12. 编制历史 (46)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普通家庭网关和智能家庭网关终端设备连接管理平台的初始参数配置 (47)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智能网关插件API权限分类方法 (47)附录C (标准性附录)网关序列号格式要求 (52)前言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数字家庭终端设备的省级数字家庭管理平台(本标准简称管理平台),为网络规划与建设、设备采购、工程设计和通信组织、网络维护和运营等提供技术依据。
智能家居的技术规范
规范不断完善
技术规范考虑用户安全 性 技术规范跟踪新技术发 展
智能家居的社会 价值
智能家居技术规范的普及不仅能提高生活品质, 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减少资源浪费 和节约能源,智能家居对环境保护也有积极作 用。
技术规范的遵循与执行
遵循规范 确保产品质量
技术更新
持续学习最新规范标 准
执行规范 保障用户安全
设备安全性
固件更新 及时修复设备漏洞
物理安全 防止设备被盗或损坏
身份认证 验证设备用户身份
网络安全防护
防火墙
监控网络流量 阻止恶意访问
入侵检测系统
实时监控系统安全状态 发现潜在威胁
安全协议
加密通讯数据 防止数据劫持
安全更新策略
定期更新系统补丁 修复安全漏洞
安全技术标准制 定
智能家居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由专业机构负责, 制定标准是确保智能家居系统安全性的重要举 措。这些标准促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指导。
智能家居通信技术的标准化
IEEE 制定WiFi标准
ZigBee Alliance ZigBee标准
Bluetooth SIG 蓝牙标准化
5GPPP 推动5G发展
● 03
第3章 智能家居的安全技术
数据隐私保护
数据加密技术
01 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权限控制
02 限制数据访问权限
匿名化处理
03 保护用户隐私信息
电力线通信 稳定连接
Coaxial Cable 抗干扰
5G技术在智能家 居中的应用
5G技术的低延迟和高带宽特点使其在智能家居 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面对大数据 传输和设备连接增多的挑战,仍需不断优化和 发展。
智慧家庭组网业务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智慧家庭组网业务知识测试题含答案基本信息:*1、 2016年12月国电信推出智能网关为基础开放()快速连接协议,通过开放连接,实现无线AP、电力猫、无线继以及具备WI-FI能力的EOC终端等设备的自配置接入家庭网络,达到用户终端等配置,该协议是()。
[单选题] *A- e-Link(正确答案)B- B-LinkC- 智慧家庭D- Smart—Link2、 EOC技术,是利用()来传输()信号。
() [单选题] *A- 电话线;以太网B- 网线;CATVC- 有线电视同轴线;以太网(正确答案)D- 网线;WLAN3、 EOC技术,主要作用就是滤波,将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分开,将同轴线传输的()转换以太网传输的信号。
[单选题] *A- 高频信号B- 低频信号(正确答案)C- 音频信号D- 传输信号4、 PLC电力线设备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但是在组网应用中存在一个问题对稳定性有较大影响,请问这个问题是()。
[单选题] *A- 价格较贵B- 共享介质C- 易受大功率电器干扰(正确答案)D- 缺少访问控制5、 WOC技术是利用(),传输()信号。
() [单选题] *A- 网线;有线电视B- 有线电视同轴线;以太网C- 电话线;以太网D- 有线电视同轴线;WLAN(正确答案)6、 ZigBee()负责设备间无线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结束。
[单选题] *A- 物理层B- MAC层(正确答案)C- 网络/安全层D- 支持/应用层7、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标准传输距离一般是()。
[单选题] *A- 100m-1kmB- 10—75m(正确答案)C- 1km-2kmD- 无限远8、按照中国电信集团规范,如果用户启用WPS功能进行无线接入,默认使用()加密形式。
[单选题] *A- WPA-PSKB- WPA2-PSKC- WPA-PSK/WPA2-PSK混合方式(正确答案)D- 64-bit WEP和128-bit WEP9、电力线适配器传输距离是多大()。
智能家居的基本功能包括
智能家居根本功能包括:智能家电控制智能照明智能遥控电动窗帘防盗报警门禁对讲消防报警煤气泄露探测网络通讯视频点播智能家居四大规划①先设计配置以下子系统:家居布线系统、家庭局域网络及宽带网、通讯系统、家庭办公系统、可视对讲〔门铃〕系统、智能灯光控制、家庭安防系统、家庭娱乐系统。
②设计配置与所在小区结合安装智能化子系统:小区报警系统〔家庭报警点或接口〕、三表抄送系统、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小区宽带增值效劳〔网上教育、网络游戏、VOD点播、网上购物等〕。
③有条件或对各子系统产品比拟了解用户可以选择家庭控制主机。
④可以选择安装其他家庭智能化设备与产品:家庭中央空调、整体厨卫产品、环境控制。
系统框图什么是家居智能化?1 家居智能化系统组成所谓家庭智能化就是通过家居智能管理系统设施来实现家庭平安、舒适、信息交互与通信能力。
家居智能化系统由如下三个方面组成:〔1〕家庭平安防范〔HS〕;〔2〕家庭设备自动化〔HA〕;〔3〕家庭通讯〔HC〕。
在建立家居智能化系统时,依据我国有关标准,具体提出了如下根本要求:〔1〕应在卧室、客厅等房间设置有线电视插座;〔2〕应在卧室、书房、客厅等房间设置信息插座;〔3〕应设置访客对讲与大楼出入口门锁控制装置;〔4〕应在厨房内设置燃气报警装置;〔5〕宜设置紧急呼叫求救按钮;〔6〕宜设置水表、电表、燃气表、暖气〔有采暖地区〕自动计量远传装置。
2 家居布线系统对于一个智能住宅需要有一个能支持语音/数据、多媒体、家庭自动化、保安等多种应用布线系统,这个系统也就是智能化住宅布线系统。
2.1 标准化问题所谓智能住宅是指将各种信息相关住宅设备通过家庭内网络连接起来,并保持这些设备与住宅协调,从而构筑成舒适信息化居住空间,以适应人们在信息化社会中快节奏与开放性生活。
到达平安、舒适、高效、节能、环保及人性化要求。
而智能住宅布线那么是联通这些设备网络神经系统。
由于智能住宅存在客观上大市场,各厂商也纷纷推出各种适合于家庭应用布线产品与解决方案,这样就迫切需要有一个家庭布线标准来适应新技术不断开展,即TIA/EIA-570A-家居电信布线标准〔ResidenTial Telecommuuication CableStandard〕该标准兼顾了电信、视频、家用电子等多方面应用需求,可为新一代智能住宅布线产品及系统提供依据。
中国移动智能家庭网关设备测试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智能智能网关测试规范T e s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I n t e l l i g e n tH o m e G a t e w a y f o r C h i n a M o b i l e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X)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3.1. 术语定义 (1)3.2. 缩略语 (1)4. 测试配置 (4)5. 管理接口功能测试 (4)5.1. 连接功能 (4)5.1.1. 智能网关设备首次连接管理平台(OUI-SN认证) (4)5.1.2. 智能网关设备首次连接管理平台(设备认证Password认证) (6)5.1.3. 智能网关设备非首次连接管理平台 (7)5.2. 软件升级 (8)5.2.1. 测试目的 (8)5.2.2. 测试配置 (8)5.2.3. 测试步骤 (8)5.2.4. 预期结果 (9)5.3. 设备重启 (9)5.3.1. 测试目的 (9)5.3.2. 测试配置 (10)5.3.3. 测试步骤 (10)5.3.4. 预期结果 (10)5.4. 参数配置文件上传 (10)5.4.1. 测试目的 (10)5.4.2. 测试配置 (11)5.4.3. 测试步骤 (11)5.4.4. 预期结果 (11)5.5. 参数配置文件下载 (11)5.5.1. 测试目的 (11)5.5.2. 测试配置 (12)5.5.3. 测试步骤 (12)5.5.4. 预期结果 (12)5.6. 远程恢复出厂设置 (13)5.6.1. 测试目的 (13)5.6.2. 测试配置 (13)5.6.3. 测试步骤 (13)5.6.4. 预期结果 (13)5.7. 故障诊断 (14)5.7.1. 诊断 (14)5.7.2. 告警 (15)5.7.3. 上传日志文件 (16)5.8. 性能监控 (17)5.8.1. 参数值变化上报 (17)5.8.2. 周期采样监控 (19)5.8.3. GPON上行状态统计查询 (20)5.9. 安全管理 (20)5.9.1. 智能网关发起安全连接 (20)5.9.2. 管理平台发起安全连接 (21)5.10. 指示灯控制 (23)5.10.1. 测试目的 (23)5.10.2. 测试配置 (23)5.10.3. 测试步骤 (23)5.10.4. 预期结果 (23)5.11. 智能网关系统信息参数查询 (23)5.11.1. 测试目的 (23)5.11.2. 测试配置 (23)5.11.3. 测试步骤 (24)5.11.4. 预期结果 (24)6. 设备接入功能测试 (24)6.1. WAN连接功能 (24)6.1.1. 测试目的 (24)6.1.2. 测试配置 (24)6.1.3. 测试步骤 (24)6.1.4. 预期结果 (25)6.2. WAN连接配置 (25)6.2.1. 测试目的 (25)6.2.2. 测试配置 (26)6.2.3. 测试步骤 (26)6.2.4. 预期结果 (26)6.3. WAN连接数据隔离功能 (27)6.3.1. 测试目的 (27)6.3.2. 测试配置 (27)6.3.3. 测试步骤 (27)6.3.4. 预期结果 (28)7. 设备传送功能测试 (28)7.1. VLAN功能 (28)7.1.1. VLAN透传功能 (28)7.1.2. VLAN标记功能 (29)7.2. 数据转发功能 (29)7.2.1. 端口绑定转发方式 (29)7.2.2. VLAN绑定转发方式 (30)7.2.3. 路由转发方式 (31)7.3. 组播功能 (31)7.3.1. IGMP Proxy功能 (31)7.3.2. IGMP Snooping功能 (32)7.4. 接入公网终端数量限制功能 (33)7.4.2. 测试配置 (33)7.4.3. 测试步骤 (33)7.4.4. 预期结果 (34)8. 设备联网功能测试 (34)8.1. 用户接口联网功能 (34)8.1.1. 测试目的 (34)8.1.2. 测试配置 (34)8.1.3. 测试步骤 (34)8.1.4. 预期结果 (34)8.2. 智能网关下挂设备管理测试 (35)8.2.1. 测试目的 (35)8.2.2. 测试配置 (35)8.2.3. 测试步骤 (35)8.2.4. 预期结果 (35)8.3. WLAN功能 (35)8.3.1. 开启和禁用功能 (35)8.3.2. 无线信道选择功能 (36)8.3.3. 发射功率可调 (37)8.3.4. 多SSID (37)8.3.5. WLAN共享功能 (38)8.3.6. WPS (39)8.3.7. 访客网络 (40)8.3.8. WLAN工作频段 (40)8.3.9. WLAN定时开关测试 (41)9. 设备地址功能测试 (43)9.1. IPv4地址管理 (43)9.1.1. WAN侧IPv4地址获取功能 (43)9.1.2. LAN侧IPv4地址分配功能 (44)9.2. IPv4 NAT/NAPT要求 (44)9.2.1. NAT/NAPT功能 (44)9.2.2. Virtual Server功能(可选) (45)9.2.3. SIP ALG功能 (46)9.2.4. L2TP IPSec ALG功能 (47)9.2.5. FTP ALG功能 (48)9.3. DNS功能要求 (48)9.3.1. DNS Relay功能 (48)10. 设备QoS 功能测试 (49)10.1. 业务流分类和标记功能 (49)10.1.1. 测试目的 (49)10.1.2. 测试配置 (49)10.1.3. 测试步骤 (50)10.1.4. 预期结果 (51)10.2. 业务流限速 (51)10.2.2. 测试配置 (51)10.2.3. 测试步骤 (51)10.2.4. 预期结果 (52)10.3. 绝对优先级队列调度功能 (52)10.3.1. 测试目的 (52)10.3.2. 测试配置 (52)10.3.3. 测试步骤 (52)10.3.4. 预期结果 (52)10.4. WRR优先级队列调度功能 (53)10.4.1. 测试目的 (53)10.4.2. 测试配置 (53)10.4.3. 测试步骤 (53)10.4.4. 预期结果 (53)11. API功能测试 (54)11.1. API权限测试 (54)11.1.1. API权限相关信息查询功能 (54)11.1.2. 网关API权限管理 (54)11.2. 智能网关API功能调用验证 (55)11.2.1. 智能网关API接口 (55)11.2.2. 数据流QoS服务类API接口测试 (56)11.2.3. 数据流重定向服务类API接口测试 (57)11.2.4. 数据流镜像服务类API接口测试 (58)11.2.5. 数据流精细处理服务类API接口测试 (58)11.3. 插件消息通知测试 (59)11.3.1. 流量监控消息通知测试 (59)11.3.2. 语音呼叫记录通知测试 (60)11.3.3. USB设备消息通知测试 (61)11.3.4. 智能网关下挂设备消息通知测试 (61)12. 设备安全功能测试 (62)12.1. 防攻击功能 (62)12.1.1. 防DoS攻击能力 (62)12.1.2. 防端口扫描能力 (63)12.1.3. MAC地址学习数量限制 (64)12.1.4. 防火墙功能 (64)12.1.5. 非法组播源控制功能 (65)12.1.6. DHCP、IGMP、ARP报文抑制功能 (66)12.2. 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67)12.2.1. DMZ功能 (67)12.2.2. 接入控制功能 (67)12.2.3. URL访问控制功能 (68)12.3. WLAN安全 (69)12.3.1. SSID广播/隐藏功能 (69)12.3.2. Open System/Share Key-WEP加密功能 (70)12.3.3. WPA-PSK/WPA2-PSK-AES/TKIP加密功能 (70)12.4. 语音安全 (72)12.5. 家长控制(可选) (72)12.5.1. 测试目的 (72)12.5.2. 测试配置 (72)12.5.3. 测试步骤 (73)12.5.4. 预期结果 (73)12.6. 设备其它功能 (73)12.6.1. SNTP功能 (73)13. VoIP测试 (74)13.1. VoIP双栈管理 (74)13.1.1. 测试目的 (74)13.1.2. 测试配置 (74)13.1.3. 测试步骤 (74)13.1.4. 预期结果 (75)14. 操作管理维护要求 (75)14.1. 日志功能 (75)14.1.1. 测试目的 (75)14.1.2. 测试配置 (75)14.1.3. 测试步骤 (75)14.1.4. 预期结果 (76)14.2. 本地操作管理维护 (76)14.2.1. 本地管理基本要求 (76)14.2.2. 本地Web登录安全要求 (76)14.2.3. 本地Web上的Password认证功能要求 (77)14.2.4. 本地Web界面功能要求 (78)14.2.5. 本地恢复操作测试 (79)14.3. 预配置文件下发功能(可选) (79)14.3.1. 测试目的 (79)14.3.2. 测试配置 (80)14.3.3. 测试步骤 (80)14.3.4. 预期结果 (80)15. 扩展功能要求 (80)15.1. USB存储共享功能(可选) (80)15.1.1. 测试目的 (80)15.1.2. 测试配置 (80)15.1.3. 测试步骤 (81)15.1.4. 预期结果 (81)15.2. USB共享打印(可选) (81)15.2.1. 测试目的 (81)15.2.2. 测试配置 (81)15.2.3. 测试步骤 (81)15.2.4. 预期结果 (82)15.3. UPnP功能要求 (82)15.3.2. 测试配置 (82)15.3.3. 测试步骤 (82)15.3.4. 预期结果 (82)15.4. DLNA DMS功能(可选) (83)15.4.1. 测试目的 (83)15.4.2. 测试配置 (83)15.4.3. 测试步骤 (83)15.4.4. 预期结果 (83)16. 智能化功能 (84)16.1. 网关认证 (84)16.1.1. 测试目的 (84)16.1.2. 测试配置 (84)16.1.3. 测试步骤 (84)16.1.4. 预期结果 (84)16.2. 智能网关和手机客户端绑定 (84)16.2.1. 测试目的 (84)16.2.2. 测试配置 (84)16.2.3. 测试步骤 (85)16.2.4. 预期结果 (85)16.3. 插件通用功能测试 (85)16.3.1. 插件状态查询 (85)16.3.2. 插件安装 (86)16.3.3. 插件更新 (86)16.3.4. 插件启动 (87)16.3.5. 插件终止 (87)16.3.6. 插件卸载 (88)16.3.7. 插件恢复 (88)16.3.8. 插件数据存储 (89)16.4. 网关心跳上报 (90)16.4.1. 测试目的 (90)16.4.2. 测试配置 (90)16.4.3. 测试步骤 (90)16.4.4. 预期结果 (90)16.5. JVM和OSGi基础运行环境测试 (90)16.5.1. 测试目的 (90)16.5.2. 测试配置 (90)16.5.3. 测试步骤 (90)16.5.4. 预期结果 (91)17. 性能测试 (91)17.1. 路由转发性能要求 (91)17.1.1. IPv4路由转发吞吐量 (91)17.1.2. IPv4 NAPT转发吞吐量 (92)17.1.3. 地址学习 (93)17.1.5. 连接数量要求 (95)17.1.6. 稳定性 (95)17.1.7. 多API接口调用场景下的NAT转发吞吐量测试 (96)17.2. WLAN吞吐量性能要求 (97)17.2.1. 性能测试-无加密时的多用户吞吐量(理想环境) (97)17.2.2. 性能测试-有加密时的多用户吞吐量(理想环境) (98)17.3. 系统性能测试 (99)17.3.1. 业务流处理能力测试 (99)17.3.2. 多业务服务等级验证测试 (100)17.3.3. ONU混合满配测试 (101)17.4. 智能化功能模块的性能测试 (102)17.4.1. JVM性能 (102)18. 功耗 (103)18.1. 测试目的 (103)18.2. 测试配置 (103)18.3. 测试步骤 (103)18.4. 预期结果 (104)19. 预置插件测试 (104)19.1. 网关软探针测试 (104)19.1.1. 测试目的 (104)19.1.2. 测试配置 (104)19.1.3. 测试步骤 (104)19.1.4. 预期结果 (105)19.2. 基础功能插件测试 (105)19.2.1. 测试目的 (105)19.2.2. 测试配置 (105)19.2.3. 测试步骤 (105)19.2.4. 预期结果 (105)20. 编制历史 (106)附录A (标准性附录)智能网关支持IPv6功能测试 (107)A.1.IPv4/v6双栈功能 (107)A.1.1.测试目的 (107)A.1.2.测试配置 (107)A.1.3.测试步骤 (107)A.1.4.预期结果 (107)A.2.DS-Lite 功能 (108)A.2.1.测试目的 (108)A.2.2.测试配置 (108)A.2.3.测试步骤 (108)A.2.4.预期结果 (108)A.3.IPv6地址管理 (109)A.3.1.WAN侧IPv6地址获取功能 (109)A.3.1.1.测试目的 (109)A.3.1.2.测试配置 (109)A.3.1.3.测试步骤 (109)A.3.1.4.预期结果 (109)N侧IPv6地址分配功能 (110)A.4.1.测试目的 (110)A.4.2.测试配置 (110)A.4.3.测试步骤 (110)A.4.4.预期结果 (110)A.5.VLAN功能 (110)A.5.1.测试目的 (110)A.5.2.测试配置 (111)A.5.3.测试步骤 (111)A.5.4.预期结果 (111)A.6.QoS功能 (111)A.6.1.测试目的 (111)A.6.2.测试配置 (112)A.6.3.测试步骤 (112)A.6.4.预期结果 (113)A.7.IPv6路由转发吞吐量 (113)A.7.1.测试目的 (113)A.7.2.测试配置 (113)A.7.3.测试步骤 (113)A.7.4.预期结果 (114)A.8.IPv6 组播功能 (114)A.9.MLD Proxy功能 (114)A.10.MLD Snooping功能 (114)A.11.跨VLAN组播转发功能 (114)A.11.1.测试目的 (114)A.11.2.测试配置 (115)A.11.3.测试步骤 (115)A.11.4.预期结果 (115)前言本规范对中国移动智能智能网关设备功能和性能测试方法、内容进行了定义,主要包括网络定位、接口、功能、性能、操作管理维护、硬件能力和扩展功能等要求,适用于中国移动网络环境下的智能智能网关设备及相应的网络侧平台。
智能家居的联网技术
简介:智能家居的有线连接技术是指通过 有线通信线路将智能家居设备与家庭网络 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类型:常见的有线连接技术包括以太网、 USB、HDMI等。
优点:有线连接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稳 定性高、支持大量设备同时连接等优点。
应用场景:适用于需要高速率和稳定性的 场景,如家庭监控、智能电视等。
无线通信技术:用于智能家居设备 的互联互通
云计算技术:存储和处理家居数据, 提升家居安全性与便利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 化、远程控制等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家居设备 的自主控制和优化管理
无线通信技术: 5G技术、物联网 技术、蓝牙技术 等
家庭网络技术: 家庭网关、智能 家居网关等
远程监控:通 过手机等设备 实时查看家中 情况,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自动报警:发 现异常情况时, 系统自动发送 报警信息给主
人
智能识别:通 过人脸识别等 技术,确保只 允许授权人员 进入家居空间
节能环保:智 能家居系统可 自动调节家中 设备的使用时 间和运行状态, 减少能源浪费, 降低碳排放。
远程控制:通过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自动化控制:根据家庭成员的习惯和需求,自动调整设备的工作状态,如温度、照明等 优化能源利用:通过对家电的智能控制,优化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碳排放:减少因家电使用而产生的碳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应用场景:智能家居、智能办公、 智能车载等领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技术支持: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 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功能
发展前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 断发展,Alexa智能家居语音助手 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广泛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1.智能家居的定义及简介1.1概念及简介又称智能住宅,在国外常用Smart Home表示。
与智能家居含义近似的有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电子家庭(Electronic Home、E-home)、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家庭网络(Home Net/Networks for Home)、网络家居(Network Home)、智能家庭/建筑(Intelligent Home/Building),在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还有数码家庭、数码家居等称法。
1.2定义智能家居是一个居住环境,是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的居住环境,实施智能家居系统的过程就称为智能家居集成。
智能家居集成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集成。
由于智能家居采用的技术标准与协议的不同,大多数智能家居系统都采用综合布线方式,但少数系统可能并不采用综合布线技术,如电力载波,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一定有对应的网络通信技术来完成所需的信号传输任务,因此网络通信技术是智能家居集成中关键的技术之一。
安全防范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在小区及户内可视对讲、家庭监控、家庭防盗报警、与家庭有关的小区一卡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自动控制技术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家居设备自动控制模块中,对于家庭能源的科学管理、家庭设备的日程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视频技术是实现家庭环境舒适性、艺术性的重要技术,体现在音视频集中分配、背景音乐、家庭影院等方面。
又称智能住宅。
通俗地说,它是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
智慧家庭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附件:智慧家庭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6年11月目录一、总体要求 (1)(一)指导思想 (1)(二)基本原则 (1)(三)建设目标 (2)二、智慧家庭产业与典型应用 (2)(一)智慧家庭概念 (2)(二)我国智慧家庭产业发展现状 (3)(三)智慧家庭生态体系架构 (3)(四)典型应用 (4)三、智慧家庭综合标准化体系 (7)(一)标准体系框架 (7)(二)标准体系构成 (8)1、基础类标准 (8)2、终端类标准 (8)3、安全类标准 (9)4、服务类标准 (9)(三)“十三五”期间标准重点研制方向 (10)四、组织实施 (11)(一)加强产业顶层设计 (11)(二)加快急需标准研制与实施 (11)(三)推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12)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智慧家庭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围绕智慧家庭产业生态体系,构建我国智慧家庭综合标准化体系。
按照综合标准化体系加快重点标准和基础标准研制,发挥标准对智慧家庭产业发展的指导、规范和引领作用,带动相关产业从单纯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促进信息消费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加强智慧家庭标准化顶层设计,推动研究机构、标准化组织、行业组织和企业等产业链各方参与智慧家庭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
加强与关联产业和已有标准体系的衔接配套,解决目前智慧家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模式重复、功能单一、系统间难以互联互通等问题。
服务牵引、急用先行。
发挥服务在推动智慧家庭发展中的牵引作用,制定典型服务参考模型,完善智慧家庭服务运营模式,推动典型智慧家庭服务市场化运营。
按照“成熟一项、制定一项、实施一项”的要求,加快基础性和关键性标准的制定,及时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开放融合、安全有序。
鼓励智慧家庭企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开放融合的生态系统。
着重在智慧家庭网1络安全、服务安全、终端安全等方面,开展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智慧家庭中智能家居智能化能力等级评估技术和标准研究
智能家居产品智能 化能力等级评估…
通过对市场上不同厂商的智能家 居产品进行实际评估,验证评估 模型和标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为消费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04
研究的创新点与贡献
创新点
01
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家居智能化能力等级评估模型,该模型结合了人工智能和 物联网技术,可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评估模型优化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智能家居智能化能力等级评估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编写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等部分,完整阐述研究成果。
06
研究成果与讨论
研究成果
建立了完善的智能家居智能化能力等级评估模 型,包括智能化功能、性能、安全性、易用性 等方面的指标权重和评分标准。
力等级评估技术和标准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 • 我国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 国内发展趋势 • 政策支持:随着国家对智能家居行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在智能家居的智能化能力等级评估
技术和标准方面的研究也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 企业合作:我国智能家居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共同推进智能家居的智能化能力等级评估技术
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智 能家居产品的质量和智能化水平。
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客观、详实的评估依据,帮助他 们选择合适的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
为智慧家庭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标准保障,有助 于推动智慧家庭产业的快速发展。
0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文献调研
搜集与智能家居智能化能力等级评估 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并总结 相关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 趋势。
智能家庭网络相关技术标准综述
21 . 家庭主网联网技术
体网络和控制网络于一体的家庭信息 化平 台, 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为家庭提供数 据、 语音、 视频等 业务和智能控制服务, 实
现资源共享及智能家庭应用, 其分布式系 统结构如图1 所示。
家庭网 关在家 庭内 部建立统一的数据 处理中心, 庭 内 对家 部数据进行管理, 实
智 能 家 庭 网络 相 关 技 术标 准综 述
文/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万倩 白鹤 李培琳 李婷婷 胡毓铭 / /
摘要 : 下一代 广播 电视 网 ( B)的发展 将 为智能 家庭 物联 网建设 提 NG 供发展契机 ,本 文首先阐述 了智能家庭 网络 系统结构 ,继而重点对涉及 家庭主 网联 网、控制子 网联 网和 家庭 网络 中间件技 术的相关国际标准进 行研 究,最后 对广电 网络开展 基 于 NG B的智能 家庭物联 网业务进行 了 相 关建议 。
灵活;o Wok应用范围主要包括楼宇自 L n rs
年, E通过T 0 b s IE E 1G p ̄以太网 准。 但工作的低频段频谱资源有限, 标 以 系统不支 动化、 工业控制等, 在组建分布式监控网 太网的连线采用R 5 J 双绞线, 4 特点在于它 持多 信道工 可扩 作, 展性不高, 前针对该 络方面有较好的性能: 前全球已 目 目 建立的 的简洁性和易于维护、 结合新技术的能力、 问题有后续I E I 1 提供无缝升级。 Ln rs - E 9 可以 EP 0 o Wok-点已经超过5万个: H O 但是其关 可靠性以及低的安装和升级成本, 络 但网
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子网和主网, 网络结构能实现各节点信息 备和家庭控制子网关等设备的网 , 段 家庭
(G ) N B 的发展将为智能家庭物联网建设 共享。 提供发展契机, 前, 家广电 目 国 总局正在积
2014年智能家居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智能家居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2月目录一、国内外智能家居发展情况 (4)1、国外智能家居发展情况 (4)2、我国智能家居发展情况 (6)二、智能家居技术与标准的演进 (8)三、未来的智能家居与过往的不同 (13)1、智能家居过去的关键词是“控制” (14)(1)门槛过高 (15)(2)体验较差 (16)(3)信息孤岛 (16)2、苹果公司和Nest的案例启示 (16)(1)苹果公司的案例:不平凡的“简单” (16)(2)Nest:“微创新”与“消费体验” (18)3、智能家居未来的关键词是:“体验”和“服务” (23)(1)从控制转向体验 (23)(2)消费级智能家居崛起 (24)(3)从制造到服务 (25)四、新智能家居的新商业模式 (25)五、智能家居将是2014年家电行业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28)1、青岛海尔 (28)2、四川长虹 (29)3、美菱电器 (29)4、海信电器 (29)5、海信科龙 (29)6、和而泰 (29)7、和晶科技 (30)8、东软载波 (30)9、安居宝 (30)一、国内外智能家居发展情况1、国外智能家居发展情况智能家居概念的形成概念可以追溯到20 世纪30 年代,但是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the United Techno1ogies Building System)改造了用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市的City Place Building 时,才出现了有记载的首栋“智能型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
20 世纪80 年代末,随着通信与信息技术发展,出现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防设备通过总线技术(BUS)进行监控与管理的商用系统,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概念产生。
各国在制定智能家居通信标准上不遗余力。
日本在1981 年就开始着手其HBS (Home BUS System,家庭总线系统)的研究,1983 年完成HBS 标。
智慧家庭工程师 五级考试90分
一。
单选题(共30小题,共30分)1。
根据《智慧家庭场景化培训教材之装维基础》,引入光缆和尾纤熔接,制备尾纤:使用涂覆层剥离钳剥除尾纤外护套,剥离长度大约()厘米即可. (1分)A。
2B.4C.8D。
102. 根据《智慧家庭场景化培训教材之装维基础》描述,500Mbps下行签约达标速率应≧( )KB/s (1分)A。
51200B。
57600C.58400D。
602403. 根据《智慧家庭场景化培训教材之装维基础》描述,无线网络管理的()标准是一个正在发展当中的WLAN网络管理的技术标准,它为WLAN提供简化网络部署及提高管理效率.这项标准规定了在无线基础设施上的要害参数,如确定连接哪个网络接入点等. (1分)A。
IEEE802.11vB.IEEE802。
11kC。
IEEE802。
11rD。
IEEE802.11T4。
根据《智慧家庭场景化培训教材之装维基础》描述,TCP/IP中文全称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它覆盖了OSI参考模型的哪( )层?(1分)A.1至3层B.4至7层C。
1至6层D。
1至7层5。
根据《智慧家庭场景化培训教材之装维基础》描述,全塑电缆的色谱有()和全色谱,常见的为全色谱电缆。
(1分)A。
普通色谱B。
特殊色谱C。
单色谱D。
红白色谱6. 根据《智慧家庭场景化培训教材之装维基础》描述,( )是“无线保真"的缩写,本质是一个基于IEEE 802。
11系列标准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 (1分)A。
WIFIB。
wifiC。
Wi—FiD.Wifi7. 根据《智慧家庭场景化培训教材之装维基础》描述,中国Wi-Fi 2.4GHz频段子信道划分间隔是5MHz,Wi—Fi的工作频宽是22MHz,所以相邻信道的Wi-Fi信号之间有干扰,必须至少间隔( )个子信道才相互无干扰. (1分)A.2B。
3C。
4D。
58. 根据《智慧家庭场景化培训教材之装维基础》描述,10GEPON(非对称)OLT侧和ONU 侧均为PRX30光模块,则系统允许的插入损耗(上行/下行)为()dB。
智能家居行业家庭自动化解决方案
智能家居行业家庭自动化解决方案第1章家庭自动化系统概述 (4)1.1 家庭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4)1.1.1 早期家庭自动化(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4)1.1.2 中期家庭自动化(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4)1.1.3 现代家庭自动化(21世纪初至今) (4)1.2 家庭自动化的基本构成与功能 (4)1.2.1 硬件设备 (5)1.2.2 软件平台 (5)1.2.3 通信网络 (5)1.3 家庭自动化系统的分类与标准 (5)1.3.1 按应用领域分类 (5)1.3.2 按技术架构分类 (5)1.3.3 按通信协议分类 (6)第2章家庭自动化技术基础 (6)2.1 传感器技术 (6)2.1.1 温度传感器 (6)2.1.2 湿度传感器 (6)2.1.3 光照传感器 (6)2.1.4 红外传感器 (6)2.1.5 声音传感器 (6)2.2 控制器与执行器技术 (6)2.2.1 控制器技术 (6)2.2.2 执行器技术 (7)2.3 通信协议与网络技术 (7)2.3.1有线通信协议 (7)2.3.2 无线通信协议 (7)第3章智能照明系统 (7)3.1 照明控制原理 (7)3.1.1 开关控制 (8)3.1.2 调光控制 (8)3.1.3 色温调节 (8)3.1.4 智能控制 (8)3.2 智能照明设备与方案 (8)3.2.1 智能灯具 (8)3.2.2 控制模块 (8)3.2.3 传感器 (8)3.2.4 控制系统 (8)3.2.5 智能照明方案 (8)3.3 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 (9)3.3.1 照明设备选型 (9)3.3.2 智能调光 (9)3.3.4 定时控制 (9)3.3.5 系统优化 (9)第4章智能安防系统 (9)4.1 家庭安防需求分析 (9)4.1.1 家庭安全风险分析 (9)4.1.2 家庭安防需求 (9)4.2 视频监控与报警系统 (10)4.2.1 视频监控系统 (10)4.2.2 报警系统 (10)4.3 门禁与智能锁系统 (10)4.3.1 门禁系统 (10)4.3.2 智能锁系统 (10)第5章智能环境监测与调控 (11)5.1 环境参数监测 (11)5.1.1 监测技术概述 (11)5.1.2 常见环境参数监测 (11)5.1.3 监测设备与应用 (11)5.2 空气质量调控 (11)5.2.1 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11)5.2.2 空气质量调控策略 (11)5.2.3 智能调控设备与应用 (11)5.3 温湿度控制 (11)5.3.1 温湿度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11)5.3.2 温湿度调控技术 (11)5.3.3 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 (12)第6章智能家电控制系统 (12)6.1 家电控制技术的发展 (12)6.1.1 传统家电控制技术 (12)6.1.2 现代家电控制技术 (12)6.2 常见智能家电控制方案 (12)6.2.1 单一设备控制 (12)6.2.2 集中式控制 (12)6.2.3 分布式控制 (12)6.3 家电设备的互联互通 (12)6.3.1 系统架构 (12)6.3.2 通信协议 (13)6.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3)6.3.4 安全与隐私保护 (13)第7章智能家居语音与人工智能 (13)7.1 语音识别与控制技术 (13)7.1.1 语音识别原理 (13)7.1.2 语音控制技术 (13)7.2 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13)7.2.2 智能预测 (13)7.2.3 智能决策 (14)7.3 语音与其他智能设备的协同 (14)7.3.1 设备互联 (14)7.3.2 数据共享 (14)7.3.3 服务整合 (14)第8章智能家居能源管理系统 (14)8.1 家庭能源消费分析 (14)8.1.1 家庭能源消费结构 (14)8.1.2 能源消费数据采集与处理 (14)8.1.3 家庭能源消费优化策略 (14)8.2 太阳能利用与储能技术 (15)8.2.1 太阳能发电系统 (15)8.2.2 储能技术 (15)8.2.3 太阳能储能系统在家居中的应用 (15)8.3 智能电网与家庭能源管理 (15)8.3.1 智能电网概述 (15)8.3.2 家庭能源管理系统与智能电网的互联互通 (15)8.3.3 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智能电网应用实例 (15)第9章智能家居系统集成与兼容性 (15)9.1 系统集成技术 (15)9.1.1 概述 (15)9.1.2 系统集成架构 (16)9.1.3 集成技术 (16)9.2 设备兼容性问题与解决方案 (16)9.2.1 兼容性问题 (16)9.2.2 解决方案 (16)9.3 系统维护与升级 (16)9.3.1 系统维护 (16)9.3.2 系统升级 (17)第10章家庭自动化解决方案案例分析 (17)10.1 家庭自动化解决方案设计原则 (17)10.1.1 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家居体验。
一个完整智能家居系统必备的八大功能需求
一个完整智能家居系统必备的八大功能需求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那么一个完整智能家居系统必备的八大功能需求有哪些?一、智能灯光控制实现对全宅灯光的智能管理,可以用遥控等多种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对全宅灯光的遥控开关,调光,全开全关及“会客、影院”等多种一键式灯光场景效果的实现;并可用定时控制、电话远程控制、电脑本地及互联网远程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实现功能,从而达到智能照明的节能、环保、舒适、方便的功能。
优点:1、控制:就地控制、多点控制、遥控控制、区域控制等。
2、安全:通过弱电控制强电方式,控制回路与负载回路分离。
3、简单:智能灯光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简单灵活、安装方便。
4、灵活:根据环境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只需做软件修改设置就可以实现灯光布局的改变和功能扩充。
中国智能家居的主要功能及优点二、智能电器控制电器控制采用弱电控制强电方式,即安全又智能,可以用遥控、定时等多种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对在家里饮水机、插座、空调、地暖、投影机、新风系统等进行智能控制,避免饮水机在夜晚反复加热影响水质,在外出时断开插排通电,避免电器发热引发安全隐患;以及对空调地暖进行定时或者远程控制,让您到家后马上享受舒适的温度和新鲜的空气。
优点:1、方便:就地控制、场景控制、遥控控制、电话电脑远程控制、手机控制等。
2、控制:通过红外或者协议信号控制方式,安全方便不干扰。
3、健康:通过智能检测器,可以对家里的温度、湿度、亮度进行检测,并驱动电器设备自动工作。
4、安全:系统可以根据生活节奏自动开启或关闭电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电气老化引起的火灾。
三、安防监控系统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升级,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对人、家庭以及住宅的小区的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给城市的社会治安增加了新的难题,要保障小区的安全,防止偷抢事件的发生,就必须有自己的安全防范系统,人防的保安方式难以适应我们的要求,智能安防已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智能家庭现有的三种技术标准
上网日期: 2014年04月25日
关键字:智能家庭Z-Wave ZigBee AllSeen
(CES)上,众多科技大厂共襄盛举,并在会场展示了如何将数字影音内容导入与整合使用于实际生活中。
值得注意的是,硬件品牌大厂开始注重内容服务的完整性,预料在软硬件整合下,产业生态圈将更加稳健,对于推广综合效果将会有加乘效果。
据市调机构IDC指出,智能家庭市场估计从2013至2020年间,年复合成长率将会达到17.74%,估计到了2020年时可望上看517.7亿美元市场规模。
此次CES结束之后,预料2014年智能家庭装置市场将会有一波显着的成长,包括电信业与有线电视业者对于规广智能家庭应用服务的态度也都预期将转趋积极。
百佳泰身为专业测试实验室,也与许多相关厂商合作切入智能家庭市场,因此希望透过此篇文章,能够简单地介绍现有的技术状况、厂商开发产品时所需要注意的重点及未来的市场走向。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被运用在智能家电上的技术,如:Z-Wave、ZigBee、AllSeen、LightwaveRF 和InsteOn…等,各有其优缺点。
在这边文章中我们将锁定在三个焦点技术上:
●Z-Wave
●ZigBee
●AllSeen
表一:ZigBee、Z-Wave与AllSeen的参数与比较
如表一所示,Z-wave和ZigBee都是基于无线射频上所发展出来的技术,属于硬件架构跟协议上的技术。
Z-wave是由Sigma Design所独立开发出来的技术,但缺乏国际标准为其依靠,应用上也仅止于家庭自动化,不同于ZigBee能同时运用于医疗、安全等多种领域。
ZigBee是建置于IEEE 802.15.4上的协议,应用层面较广。
虽然这两种技术都以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为前提,但Z-wave比较专注智能家庭的应用;ZigBee则开发出很多协议,目前除了采用于智能家庭之外,也同时应用在智能电网跟智能大楼上。
虽然ZigBee和Z-Wave都以类似的无线网络技术串联,数百种产品也支持此两种技术使用,然而现阶段却呈现出多头马车的市场现象,尚未有任一技术独大的现象。
由LG、高通(Qualcomm)、夏普(Sharp)等合组的AllSeen联盟(AllSeen Alliance),采用高通所开发的开放源始码平台AllJoyn为基础,开发出AllSeen技术,是单纯的协议规范,并不属于硬件设计。
一开始的概念是基于TCP/IP网络协议,制定一个类似UPnP、DLNA 的概念,让硬设备能透过AllSeen的协议,经过Wi-Fi、电线或是以太网络联结达到可被控制的目标,进而实践智能家庭的理念于日常生活之中。
高通身为芯片大厂,目前也释出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提供加入此联盟的ODM、OEM业者,希冀吸引更多的厂商加入。
因为有部分的人认为智能家
庭的走向会直接使用现有技术,例如:Wi-Fi或蓝芽技术,所以也有人视AllSeen为Z-wave 跟ZigBee的杀手。
博通(Broadcom)及高通都致力于开发低功耗、高整合度的芯片,预料市场还会有一番竞争。
不过Z-wave跟ZigBee的基础功耗远低于Wi-Fi跟蓝芽,在智能家庭的应用领域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
软硬件整合跟实际应用的规划上来说,前一代的智能家庭控制接口常常是一个遥控器或是PC上的软件,整体用户接口并不是很友善。
考虑到电视的大屏幕跟联网能力及远程控制的可能性,目前的大趋势是整合在智能电视(机顶盒)跟手持式装置上。
市面上也已经有不少号称Smart Hub的产品,可以同时支持Z-wave、ZigBee、Wi-Fi等不同技术的联机能力。
用户完全不需要担心产品兼容性问题。
单纯地透过这个Smart Hub跟对应的APP,就可以整合所有市面上大部分产品,实现你的智能家庭。
图1:智能家庭概念
试想一下:在智能家庭的建构之下,当汽车开到家门口时就能自动感应到主人回家,云端上的软件就可以先启动智能家庭里的空调、电灯,打开窗帘并将电视转到默认频道,不需要等你进入家门以后,再一一的启动。
透过监控的硬件,可以实时侦测户外,当有人尝试要入侵大门时,硬件发出警告到云端,再发出讯息到你的手机,让你可以判断要报警还是联机到监视器画面确认状况。
如果你的小孩半夜偷偷起床打开电视,这时候你正在观看的电视会显示出小孩房间里的电视处于开启状态。
你可以进房关掉小孩的电视,或是透过管理接口,直接远程强制关掉他的电视,并改变电灯的颜色,警告他你已经知道他偷偷起床了。
从上述的应用(图1)可看到智能家庭可以帮助用户提升居住的安全质量和环境舒适度,尤其是针对家中长辈跟小孩,更能让他们受到细心的照顾。
然而时至今日,智能家庭的概念早已存在许久,但市场却迟迟未起飞。
百佳泰观察其根本原因有三个:一、尚未出现让人惊艳
且实用的应用吸引消费者;二、智能传感器、低功耗无线控制器等半导体产品的成本过高,进而影响消费者的采用意愿;三、智能家庭领域的互连互通标准规范尚待统一,还有待业界标准制定者、开发商以及半导体厂商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不同于智能手表跟手机的配对相对地单纯,智能家庭的环境中因为充斥着不同厂牌家电产品,因此在认证测试上更显得复杂。
家电产品本跟就应该比信息产品「稳定」,不该因为它变聪明,增加联网功能而降低标准,因此在认证测试上着重于产品的兼容性(Compatibility)跟稳定性(Stability)的测试。
此外环境中的手机、微波炉、Wi-Fi、蓝芽等,彼此间都会造成干扰影响,为了确保效能(Performance)不受影响,「RF抗干扰能力测试」也是百佳泰
的专业跨领域团队一致认为相当重要的测试项目。
单一产品的验证已经有各自的协会规范在,但消费者需要的是更加「智能」的产品。
百佳泰引以为傲的全面性、跨领域测试服务,能以整理解决整体方案为出发点,提供多广角的测试以臻产品质量。
以下我们整理了相关厂商在开发产品时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点:
●RF抗干扰能力与接收感度恶化验证(RF Signal & De Sense Validation)
环境中的电子产品所产生的高频,例如手机、微波炉等都彼此之间其造成影响。
藉由我们专精于电信、EMI、EMS、无线射频通讯验证方法的专业团队,带给您产品质量的最高保证。
●APP应用及用户接口测试(APP & User Interface Validation)
为了达成远程遥控的实用性,使用者势必会透过智能型手机或是平板电脑的APP控制及使用智能家庭的产品,因此其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及兼容性尤其重要。
不同的操作系统例如:iOS、Android、Windows都有不同版本,需要警慎对待。
●同构型及异质性产品兼容性(Compatibility)
不同接口的产品组合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准备了热门品牌的产品组合,包含不同品牌、产品类型、热门排行与市占比率,才能更贴近实际的消费者使用环境,执行兼容性测试可以确保良好使用质量。
●实体情境验证(User Scenario)
专业UX研究小组,致力于发展使用者使用情境模拟,能够模拟一般家庭的状况,设置电视、冰箱、冷气、音响、水泥墙等环境。
在实际的情境中验证产品,透过从用户观点切入并分析产生的商业/营销报告,提供厂商具参考价值且富有逻辑的指南。
从原本消费顶端的少许用户才能负担得起智能家庭,随着技术成熟与相关标准逐渐迈向统一密切互连,以及高效能、低功耗的无线控制器产品的出现,预料将会有更多终端客户采用智能家庭设备与应用系统。
产品组合的广度增加了认证深度,百佳泰乐观看待这市场的发展,并认为唯有无微不至的认证测试方案,才能确保厂商所开发的产品在各方面都能完整呈现产品的优点,增加市场上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