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浅谈“通感”的生理心理基础
通感的心理美学分析
通感的心理美学分析瞿明刚(浙江海洋大学中文系) “通感”一词系钱钟书先生译自英文的Synaestesia,即心理学中的“联觉”。
感觉的种类可依据信息的来源分为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两大类。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
肤觉又可细分为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反映有机体本身的状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按感官与对象的空间关系,通常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型:(1)距离感受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三种感觉是在感受器不接触对象的情况下发生的,象视觉(光觉与色觉)是感受主体通过眼睛对空气等媒介中的光波的感受来反映对象;嗅觉通过对物质所挥发的分子的嗅闻而发生,可以称为距离感觉。
(2)接触感受器感觉。
味觉的酸、甜、苦、咸与肤觉的触、痛、温、冷是在感受主体直接触及对象的情况下发生的,可以称为接触感觉。
①感觉的分类是建立“互不逾位”的感觉专门化现象的基础之上的。
声波之于味蕾无法引在感官之间“分工负责”、起味觉,光波之于耳的科蒂器不能化作声音。
“感觉器官专门化是有机体适应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对于每一种感官来说,适宜刺激只有一种,如可见光波是视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声音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感官对适宜刺激具有最大的感受能力。
电和机械刺激在眼中引起的只是微弱的光感。
而视觉器官在反映光的作用时,则能反映它们间的成千上万种的细微差异,用电流和机械刺激作用于眼睛所产生的光觉是很粗略的。
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某种感觉器官的感觉反应。
如气味、声音作用于眼睛并不引起视感觉,这些刺激都是不适宜刺激。
”②如果按照这种习以为常的经验,我们无法理解诗歌的通感描写,象王维的诗句所写: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青溪》)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 青松的颜色是浓绿,于是诗人感到“静”和“冷”,色觉具有了听觉与肤觉效果。
那么,不同感觉之间的转换、生成、交融的现象有什么生理—心理机制呢?前人于此有过零星探索。
联想说。
华滋华斯在《〈抒情歌谣集〉一八一五年版序言》中说:“我们通常叫野鸽作‘咕咕’,这个声音很象它原来的啼声。
通感
通感通感: 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联觉: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
最常见的联觉是“色-听”联觉,即对色彩的感觉能引起相应的听觉,现代的“彩色音乐”就是这一原理的运用。
色觉又兼有温度感觉,例如,红、橙、黄色会使人感到温暖,所以这些颜色被称作暖色;蓝、青、绿色会使人感到寒冷,因此这些颜色被称作冷色。
还有一种色觉称“光幻觉”,可伴有味、触、痛、嗅或温度觉。
“语—色联觉”是指某些词汇引起的色觉。
Synesthesia:共感觉, 副感觉 ,联觉【心理】联感(如某种颜色引起某种嗅感) 【生理】伴生感觉, 反射性反应,三者意思相近。
自1880达尔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尔顿在《自然》杂志上描述了第一例联觉现象后,针对这种认知变化的研究就一直在经历起起伏伏的探索过程。
今天,全世界的神经学家都在研究联觉现象。
科学家肖恩~戴就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的人,他把联觉分为了40种类别。
感观混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不同的感观混合现象。
最常见的现象是通过形状、气味、声音或者味道感知到色彩。
理解联觉现象的第一步是要确认这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
最初,人们认为联觉不过是对儿时的认知记忆和联想。
另一种看法是,当一个人说数字5是红色的,数字6是绿色的时候,这种联觉描述是一种比喻。
但是,这两种看法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
因此,他们开始通过神经影像技术从人的大脑探究这一现象的存在基础。
西班牙格拉纳大学实验心理学家和行为逻辑系的研究员卡列哈斯指出:“今天,科学界已经深入了解到与联觉现象相关的机体组织,以及这一现象存在的神经学基础。
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初探
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还是“多觉”最终归于“心觉”的艺术,从历代相关的文献中可以反映出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通感能力的发达。
探其根源,首先是受整体思维与讲求直觉、体悟的影响,注重全息化的整体经验,要求超越感官界限,多觉贯通,追求“六根归心、九识无碍”,并使之逐渐积淀为一种自觉的审美意识。
此外,中国艺术的高度综合性与孔子“成于乐”、“游于艺”的教育思想也是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通感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通感,听声类形,多觉贯通,六根归心,九识无碍通感(Synaesthesia)本是一个现代心理学和语言修辞学中的术语,源于希腊语,其中syn意为“一起”、“一样”或“熔合”;aesthesia就是“感觉”。
在心理学中通感又称“联觉”,指的是在文学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乃至生活中各种感觉器官,一般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眼、耳、身、鼻、舌)可以相互沟通而不分界限,它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
在我国,将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的论述与研究,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后来在历代的不少文论中也多有提及。
至近现代,较早系统研究艺术通感的是陈望道、朱光潜,而对通感研究贡献最大的学者当推近代学者钱钟书。
1962年,他在《文学评论》上发表著名论文《通感》和在此期间出版的《谈艺录》、《管锥编》中,贯通中西,旁征博引,通过大量诗文作品的实证分析,对通感问题作了深刻、精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以往的这些研究多关注于文学领域内的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的通感,没有突破其作为修辞的理论阈限,对作为艺术审美实践中的通感现象关注不够。
近年,周海宏博士在相关研究①中运用了心理学实证的方法,证明了与音乐听觉相关的六种联觉的对应关系规律。
作为我国首次在该领域运用科学实证方法进行的一项研究成果,在方法的运用和新领域的开拓上都体现了对前人同类研究的超越。
但由于该项研究主要是立足于对作为人类普遍心理活动自然规律的联觉对应规律的探究,关注的是音乐审美中人类共同的反应与心理感受。
基础心理学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揭示神经系统和肌肉之间协调运动的生理原理。
肌肉痉挛和肌无力症
研究肌肉痉挛和肌无力症的神经基础。
意识和意识状态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生理基础
解析意识的生理基础和大脑的活 动模式。
睡眠和觉醒的循环
揭示睡眠和觉醒的循环和大脑活 动的变化。
昏迷和无意识状态
探讨昏迷和无意识状态的生理机 制。
认知和思维的生理基础
1
思维的神经机制
2
解析思维过程的神经机制和思维方式。
3
认知过程和大脑
了解认知过程和大脑活动的关系。
注意力和注意力缺陷
讲解注意力的生理基础和注意力缺陷障 碍。
基础心理学心理活动的生 理基础
本节将介绍基础心理学中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包括感知与感觉、神经元传 递信息、视觉和听觉信息处理、以及运动神经元和肌肉协调等方面的神经生 理机制。
感知与感觉的生理基础
1
感知的心理过程
2
揭示感知的心理过程,包括注意、选择
和解释等环节。
3
感知与感觉的定义
探索感知和感觉的生理基础,了解其定 义和功能。
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传递
介绍感觉器官和感觉神经传递的重要作 用。
视觉信息处理的神经途径
视觉感知的起源
解析视觉感知的起源和感知过程 中的神经途径。
视觉皮层的功能
探讨视觉皮层的神经处理和信息 加工机制。
色彩感知和颜色盲
研究色彩感知和颜色盲现象的生 理基础。
听觉信息处理的神经途径
听觉传导通路
讲解听觉传导通路,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音高和音调Leabharlann 知研究音高和音调感知的神经基础和认知机制。
听觉皮层的功能
谈谈通感
谈谈通感“通感”是指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细致、多方面地表达作者的深切感受,以增加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一种修辞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表现手法。
正如钱钟书先生指出的:“寻常眼、耳、鼻三觉亦每通有无而忘彼此,所谓‘感受之共产’,即如花,其入目之形色,触鼻之气息,均可移音响以揣称之。
”简言之,所谓“通感”,就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沟通交融。
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作者可以突破视、听、嗅、味、触觉的界限而使其彼此沟通,这样就能更全面更形象地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同时诱发读者去联想和体味,使读者在反复体味中受到巨大的艺术感染。
就以《荷塘月色》对荷香的描写为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本来,荷香只能以嗅觉感受,歌声只能以听觉获得,但作者在描写时却把“声”“香”相比,让嗅觉和听觉沟通,这就促使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联想能力,用对于“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
歌声从远处高楼上飘来,自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只能是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但这种歌声更具有吸引力,使人不由自主地凝神倾听;荷香是淡淡的,自然不会浓郁扑鼻,只能是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然而愈是如此愈能使人唤起微妙的情感,情不自禁地捕捉这种令人喜悦的清香。
在这里,声与香诉诸不同感官的东西,由于在人的心理反应上存有相似点,因而在人的感觉上就自然地沟通了。
听觉的验证和补充使人加深了对荷香的感受。
读者就能够身临其境。
在这诗一般的意境中,蕴含着作者细腻深沉的情感,不能不使读者受到深深的艺术感染。
不仅在现代语言中有这种“通感”现象,在我国古代诗词中也可以找到许多例证,只是古人仅凭主观的思维感受去创作,而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去总结归纳罢了。
例如韩愈在《听颖师弹琴》中写道:“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常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
拟人与通感
谈拟人与通感【摘要】拟人(Personal Metaphor)是原始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原始思维方式。
人类将自身的形体和感情投射于外部物质世界。
不言而喻,人类自由语言开始就大量采用拟人隐喻。
拟人具有不可忽视的的语义功能,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运用拟人隐喻的语词,英语和汉语当然也不例外。
通感(Synaesthesia),作为一个文学术语,也就是隐喻的运用。
通感不仅是修辞方式,而且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给食物命名的重要手段。
拟人和通感在有些地方相似,在某些地方又有些区别,本文就是通过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介绍拟人和通感这两种修辞。
关键字:拟人通感隐喻修辞一、相同点拟人和通感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隐喻。
1.拟人拟人也是一种隐喻,在西方修辞学里称“Personal Metaphor”(有关人的隐喻),即以人或者人体部位为喻体的隐喻,也就是通常只用于人的动词、形容词(也包括英语副词)或者名词专用于非人的事物。
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比喻,原始人类总是用自身的一切去类比大千世界,即古人所谓“近取诸身”(《周易》)等。
(1)动词性拟人隐喻有些动词原指人的行为,随后也用于其他事物,英语和汉语都有不少例子,如:(1a)The weather smiled on us.(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天气很好。
(直译:天气对着我们微笑..。
)以上“smile”(微笑)和“召唤”分别移用于“weather”(天气)和“新的生活”。
上面的词虽说呈现出明显的拟人色彩,但由于长期使用,这些义项均已凝固并分别进入英、汉辞书,说明并非临时性的修辞用法。
倘若说这些拟人隐喻尚处于“休眠”状态的话,那么,以下两例的拟人隐喻则已“消亡”:(2a)The facts speak for themselves.(2b)事实充分说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3a)Tom spoke for himself.(3b)汤姆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试论通感的类型及其心理性质
于 这 种 自然质 量 的 物质 属 性 积
、
包 括色 彩
、
而 它 是
视 觉 与情 感 的 通 感
。
体 积等
。
象 百 合 花是 一 种 植 物 花 卉
。
,
人 的 视 觉感 受 是 感 知 客 观 物体 的 一 种 主 要 方式
,
可 以 使人 感 到纯 洁
、
但 这 种 纯 洁的 感 受
。
,
这 种 感 受 是 以 直 觉形 式 观 照物 体 的
韶、
日触
一
钊
少
一 刁刁
众蔗 蕊 级 一
一
「
年第 期 丈 里 笙 丝翔
试论 通 感 的类 型 及 其 心 理性 质
刘
玉
一
,
。
华
内容 握 典
象
。
通 感 是 在 人 们 的 审 美活 劫 中
。
,
广 泛 存 在 的 一 种 审 美 心理 现
,
本 文 列 举 了通 感 的 三 种 主 要 类 型
在 此 基础 上
对通 感的 心 理 性 质
。
,
作 了理 论 上 的 分 析 和 探 讨
: 认 为 ① 通 感 的 心 理 机能 是 表 达 人 对 自然 质针
的 某种 形 式 属 性 的 感 知 与 人 的 某 种 情 感观 念 的 相 通 或 类 似 的一 种类比方 式
② 通 感是 思 维
。
③ 通 感 的 类 比 成果 构 成 象征 美 的 审 美 形 态
,
、 。
确定 一下 通 感 的 性质 和 定 义 一种 怎 样的 心 理 活 动
。
礴
通感
通感作者:郑灵芳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4年第07期【摘要】初始通感是《写作》,教师在诗歌的特点多感性的教学中说它是形成多感性的常用手段,此后便在诗歌中刻意的注意这种手法。
然后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发现通感并非诗歌的专利,在诗歌中它大量存在,在散文中也有不少。
笔者试从通感的定义界定,产生的心理基础,通感构成及审美效果几个方面来浅谈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语文教学通感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7.198一、什么叫通感从心理学的角度。
在心理学中通感又称为感觉挪移或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
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不断地刺激人的感官,引起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这种感觉都是人对外界的反映,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联觉就是这种联系的一种特殊表现。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经对联觉作过解释,他认为声音有“尖锐”和“钝重”之分,那是比拟触觉而来的区别,因为听觉和触觉有共同之处(《论灵魂》)。
N、Ⅱ、巴甫洛夫的暂时神经联系学说为联觉提供了比较科学的解释。
他认为,对人来说,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引起大脑皮层的活动,就产生了一定的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表象)。
由于客观刺激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且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成为联想。
这种联系的生理机制就是大脑皮层中枢的暂时联系。
联觉即是这样一种“暂时联系”。
二、通感产生的心理基础通感产生心理基础其实就是感觉即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脑的信息加工活动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的反映。
任何感觉的产生,首先要有一个近端刺激,即作用于感官表面产生的客观事物的刺激模式,如视网膜象,它是信息的传递者。
其次是由刺激引起的在神经系统和脑内的神经生理活动,也就是信息加工活动,最后产生感觉体验,各种感觉过程的实现是由相应的感觉器官保证的——感觉器,神经通道,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第二章感觉生理心理学基础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两侧 动眼神经
两侧 动眼神经副核
顶盖前区
睫状神经节
睫状短 神经
瞳孔括约肌
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 视网膜(retina)的厚度仅有0.1~0.5mm,但结构十 分复杂。这层“薄膜”主要由四层细胞组成,从 最外层向内分别为色素上皮层、感光细胞层、双 极细胞层和神经节细胞层。 色素上皮层:这一层不属于神经组织,血液供 应来自脉络膜一侧。临床上见到的视网膜剥离, 就发生在此层与其它层次之间。色素细胞层对视 觉的引起并非无关紧要,它含有黑色素颗粒和维 生素A,对同它相邻的感光细胞起着营养和保护 作用,如黑色素颗粒能吸收光线,防止光线反射 而影响视觉,也能消除来自巩膜侧的散射光线。
公和蝾螈等动物进行,以后是人)视锥细胞的光
谱吸收曲线,发现视网膜上确实存在三类吸收光 谱,其峰值分别在564nm、534nm和420nm处, 相当于红、绿、蓝三色光的波长。用微电极记录
单个视锥细胞感受器电位的方法,也观察到不同
单色光引起的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的大小,在不
同视锥细胞是不一样的,峰值出现的情况也符合 三原色学说。
• 感觉系统由感觉器官、传入神经、感觉通路和感 觉中枢构成。
• 直观分类:眼、耳、鼻、舌、身 • 可细分为:视、听、嗅、味、触、温、痛、动、
位置和平衡等10个感觉系统。 • 第六感:超感官知觉的俗称。是一种某些人认为
存在的能力。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 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 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只有极少数是由视网膜病变引起的。有些色觉异常的产生 并非由于缺乏某种视锥细胞,而只是由于某种视锥细胞的 反应能力较弱,这样使患者对某种颜色的识别能力差一些, 这种色觉异常称为色弱,常由后天因素引起。
什么叫通感诗歌通感的分析
什么叫通感诗歌通感的分析什么叫通感诗歌通感的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所谓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让人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为用,是人类拥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
心理学认为,某一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某一分析器从而触动某一兴奋点,由于兴奋强度和兴奋区域的关系,也可以引起其他相关联的兴奋点的兴奋,形成一种感觉引起其他感觉的联觉现象,即所谓的通感。
产生通感的生理机制和主客观条件,对一切正常人来说都是存在的,但这种普遍出现在人的生活经验中的通感,大都是自发的,还不能成为艺术审美创造的手段。
被应用于诗歌审美创造中的通感,应是一种超越自发而成为高度自觉的心理活动,体现着艺术的心理思维规律。
例如在严遂成的“风随柳转声皆绿”一句中,诗人必须自觉地运用创造性思维,先把属于听觉的无形的风声想象成为有形体,才能获得被柳染“绿”的视觉感受,从而组合成绿色的“声”这一新奇的审美意象。
由此可见,如果不是以诗人自觉发挥的创造性想象为中介,就不能产生不同感官之间的相互转换与融合,当然也就难以形成具有通感特征的审美意象。
诗人心理上的移情作用,也是产生通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李瑛在《诵托马斯·蔓墓》中写下的诗句:“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 ”“钟声”被“打湿”,对此如以理智去审视显然是不通的,但却符合诗人情感逻辑的发展。
诗句中听觉与触觉的联通,是因诗人哀情的渗透而产生的一种想象性的串连,站在托马斯·曼的墓前,诗人胸中弥漫着沉痛的悲哀之情,所以感到那连绵的雨水就如心中的河水,那低鸣的钟声也像浸湿在泪水之中诉说着哀情,“打湿了”的“钟声”这一触觉与听觉相互交融的意象的创造,实是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感情投射到外物上的结果。
在诗的.通感反应中,当一种感觉转化为另一种感觉时,二者总是在美感或情绪色彩上具有相通之处。
所以诗人在运用通感艺术时,总要考虑几种不同感觉中的某种相似,使一种感觉转化为美学上与之相通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另一种感觉。
通感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机制
机制 , 以期有助于解读通感文本并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提高修辞的艺术 效果 , 创作 出新颖独特的艺术 形象 。
中 图分 类 号 :B 8 4
Ph so o i a y i l gc l
Ba i ss
a nd
Ps c o o i a y h lg c l
M e ha i m c ns
通感是 一种 重要 的生理 和心 理现象 。该词 最
早是 由学者 钱钟 书翻译 并加 以介绍 的 。“ 通感 ” 一
词在英 文 中的对 应 词 是 “ y as ei” 4 , 理 学 S n et s , 1L h a 1,
着他的思路走下去 的[ 。在我国, 古代先哲们也 注意到了这种现象 , 多有论及。如在《 礼记 ・ 乐记》
较早 注意 到通感现 象 的是 古希 腊哲 学家德谟
克利 特 , 他认 为 各 项感 觉 总 归 于触 觉 。 而亚 里 士 多德则认 为人 的各 种感 官 是 相互 独 立 的 , 只是 他 把通感作 为一 种 生理 和心 理 现象 来 论 述 的 , 而非
了, 各种感官配合好 了, 但是在摘掉眼镜后 , 他则 又要 经历一 番 混 乱 ll 验证 明 , 们 的某 一个 。实 4 我 感官 发生 变化往 往会 导致其 他感 官 的变化 。人类
mo e i e elt r t r ,t e p so o c lb ssa d ps c o o c lme h n s o yn e t saa d m Ch n s ie a u e h hy ilgia a i n y h lgia c a im fs a she i s
象连 在一起 时 , 者 就把 原 属 于 甲 印象 的性 状 形 作 容 词移属 于 乙 印象 的 , 叫移 就 辞 ( 名 即通 感 )1。 E ]
浅谈同感
通感贾维平在课文《荷塘月色》关于修辞知识中提到了通感,那么,到底通感是什么呢?有的资料称通感是一种比喻,是比喻中包含的一种表现形式。
果然如此吗?下面我们来加以分析。
心理学中讲到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受器官接受外界不同特性的刺激,然后反映到大脑里,主体意识就感知到了外界的信号。
一般情况下特定的感受器官只接受某一种特定属性的外界刺激,就像眼睛感受光,耳朵感受声音一样。
可是有的时候,相应的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受器官时,其它的感受器官也好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刺激一样,引起了我们主体意识的反映。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比如在隆冬的早晨,我们如果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醇厚甘甜,沁人心脾像陈年的好酒一样令人陶醉。
气体的刺激相对应的是嗅觉器官,在这里,好像连味觉器官也参与其中了。
这是因为冬天的冷空气吸入人的肺部,刺激呼吸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在呼吸道内分泌出一定的粘液。
与此相似的是,当人饮酒时由于酒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样会在胃肠道内产生反应,分泌出一些粘液。
这两种近似的生理反应,主体意识把它们联系起来,人就形成了通感。
通感不仅限于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物之间引起的联系。
人是具有学习能力的、具有能动反应性的生物体。
当人把某个领域的知识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形成了能力。
能力就是知识技能的迁移。
当外界的事物在某个情况下通过某种刺激物作用于人的某种感受器官,这时由于这种作用引起了人对与之相联系的知识经验的反应,这样一种感觉器官接受了相对的刺激,好像其它感受器官接受了刺激一样,引起了另外属性的反应。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是嗅觉的刺激,引起了听觉的反应。
再例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视觉刺激引起了听觉的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通感是有条件的。
就是当人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积累到一定的水平以后,其它的刺激物才容易引起这种知识经验在主体意识中的反应。
通感
中国古代的文人学者很早就意识到通感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从春秋到晚清代代有佳作。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札论乐云:“为之歌《大雅》,曰:‘曲而有直体’。”评价《大雅》之乐,就物之曲中有直,是听觉、视觉、触觉相通。
唐李白有诗云:“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诗人把“雪花”和“春风”联系起来,在他眼里的雪花,已像春风中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这是视觉通于嗅觉,从而写出了层次丰富、内涵深厚、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一、通感的含义及其存在基础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官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它的存在有它的心理基础。作家通过描写外界景物来抒发情感,似乎是景物决定了情感的表达,实际上并非如此,外景的作用是由主观心理限制的。比如同样是菊花,陶潜见之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豁达而无拘束;黄巢见之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是一种豪迈中带有杀气;“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西北风”,又是一种至死犹香的孤傲。作者的情感是固定已有的,菊花不过起了一种引发作用。也许还有别的物象照样能引发这种情感。因而,人的心理状况是有定的、可领会的,表达方式却是无定的、多样的。
这几个例子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可以说只是沧海一粟。从这些例子看出,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往往可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它能准确表达,含义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三、通感的构成方式
由例句分析,从语言的角度看,通感这种修辞方式大体有这样几种构成法。
第一种,直觉借助感觉的互通转移。如曹操《苦寒行》:“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风声能悲,是听觉通于意觉。
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滑车神经 小脑上脚 界沟 小脑中脚 前庭区 听结节 小脑下脚 楔束结节 薄束结节
第四脑室 1)脉络丛 2)三个孔
中脑水管 小脑 上脚 上髓帆 第四脑室 脉络丛
下髓帆
第四脑室脉络组织 第四脑室 外侧孔 第四脑室正中孔
脑干的结构可以纵向的组合成四个平行的部分: 顶 脑部 顶 室 腔 的 脑 的顶部 顶部: 后 方 部的顶 四脑 组 部的顶 部: 脑 部的 : 的 脑 的 部 四脑
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 →视黄醛分子在光 照时由11 顺型(一种较为弯曲的构象)变为全反型( 11照时由 11- 顺型 ( 一种较为弯曲的构象 ) 变为全反型 ( 一种较为直 的分子构象) 视蛋白分子构象也发生改变, 的分子构象) → 视蛋白分子构象也发生改变,经过较复杂的信号 传递系统的活动,诱发视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 传递系统的活动,诱发视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 在亮处分解的视紫红质,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 在亮处分解的视紫红质,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亦即它是一个可逆 反应:全反型的视黄醛变为11 顺型的视黄醛, 11反应:全反型的视黄醛变为11-顺型的视黄醛, 很快再同视蛋白结 合。
部: 脑的 脑 的
2.1.2光感受机制(能量转换)
• 2.1.2.1光生物化学反应 • 2.1.2.2颜色视觉信息的光生物化学基础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
视紫红质的分子量约为27-28kd, 视紫红质的分子量约为27-28kd,是一种与结 27 kd 合蛋白质, 合蛋白质, 由一分子称为视蛋白的蛋白质和一分子称为 视黄醛的生色基团所组成。 视黄醛的生色基团所组成。 视黄醛由维生素A变来, 视黄醛由维生素A变来,后者是一种不饱和醇 ,在体内一种酶的作用下可氧化成视黄醛。 在体内一种酶的作用下可氧化成视黄醛。
通感
在这种背景下,钱钟书于1962年在《文学评论》 第1期上发表了《通感》一文,才把“通感”这 种言语活动中习见,而在修辞学研究中却被忽 略的修辞手法挖掘了出来。
同年6月,周振甫在《诗词例话·通感》一文中 指出:“钱钟书先生提出这种‘通感’,给我们指 出修辞上的一种手法,是很有意义的。”在这 篇文章里,周振甫还对“通感”作了进一步的 阐释,提出了“以声类声”也有唤形作用的观 点。
胡裕树的《现代汉语》修辞部分里,选用了一 个“通感”的例子,和“顺势移用(拈连)”“词类 活用”、“移就”放在一起,统统归之于“词 语的移用”类。
只有华东师大的《现代汉语》将“通感”作 为一个独立的辞格编入了教材中。
通感的心理机制
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当刺激一种感觉受体时, 可触发另一种感觉受体次生反应。”
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修辞学经过长达10年的 “窒息”之后,终于复苏,进入了诧紫嫣红的春 天,修辞学专著及论文层见叠出,洋洋大观,但 多数学者依旧对“通感”不感兴趣。
在影响较大的高等学校《现代汉语》教材的 《修辞》部分,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 代汉语》、张静主编的《现代汉语》里,却没 有“通感”这一辞格,
此书被陈望道誉为“科学的修辞论的先声。”
其中关于“根于类似”、“根于联想”的论 述如果深挖下去,就有可能探寻出通感的心理 基础,然而作者却没有注意到这种修辞格的存 在。
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问世,这是 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是“独一无二的 权威巨著” ,它把修辞格分为4类38格。
现代诗文中,运用通感的例子也很多,造设的意 境也更美。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 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 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象微 风拂过琴弦;象花飘零在水上。”(鲁彦《听 嘲》)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通感”的生理心理基础
张力甫
时下很多语文教师在讲通感这一修辞手法时,能讲出通感的美感作用,但往往忽视了通感这一语言现象是具有一定的生理心理的基础的。
通感并非纯是文学艺术家妙笔之下的鲜花,而是人类的生理心理机能和人类的智慧高度会契的结晶,它是作为人的本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直接的生动的语言表露。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有人用利器刮锅底或刮玻璃时,你会感到耳朵刺痛,头皮发麻。
这就是因为这种声波的压力超出了你的耳朵鼓膜和表皮所能承受的压力,听觉转化为痛觉,并弥散到头皮的结果。
其实噪音不仅能伤耳,引起痛觉,噪音还能伤眼。
有人做过试验,当噪音强度在90分贝时,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当噪音在95分贝时,五分之一的人的瞳孔扩大,视物模糊;当噪音达到115分贝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衰减。
另外,人们常说的“强烈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这就是视觉向触觉转移;而长年在黑暗的地下坑道作业的工人,一旦离开坑道,踏上地面,如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则往往会被强烈的阳光灼伤眼球,这时视网膜上的视觉感受则转化为人的表皮灼伤了。
至于“辛辣”是味觉,还是嗅觉,还是两者兼而有之?似乎说不清。
但四川菜中的“麻”味,则肯定有触觉的成份。
不信你尝一尝,肯定会感觉到舌头都大了。
用手看字,用耳听字,这是一种特异功能。
如果有的话,也不过是一种感觉通移罢了。
“望梅止渴”是曹操玩弄的权术。
可当你真的看到一片青梅林的时候,难保你不两颊生津。
这就是由视觉信号引起的味觉反应。
当然,这与上面所举几例又有所不同,这是一种条件反射。
“我邮去的一串串思念是湿的”,这是诗人的语言。
用“一串串”来度量“思念”,看来是用有形之物来度量心理现象,也是通感的手法。
但“思念”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它具有线性的不可逆的特点如果不用“一串串”来度量,那又该用哪个呢?所以,用“一串串”来度量“思念”也只是一种极其自然的表达。
由此可见,人类的感觉虽然已经高度分化,但从生命的历史看,它们毕竟同出一源,因此总还有丝丝缕缕的通道联系。
因此,讲通感要讲出诗人的审美情趣来;但是,也要讲出点科学道理,才能使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通感这一修辞和表现手法。
原载佛山《教研通讯》(1993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