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中的“问答”研究综述
唐代文学主题讨论题目
唐代文学主题讨论题目
唐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辉煌的一个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经典作品。
如果要开展关于唐代文学的主题讨论,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讨论题目:
1. 唐代诗歌的发展与特点:如何从初唐的宫廷诗风转变到盛唐的边塞诗,再到中晚唐的感伤诗风?
2. 唐代文人的生活与创作:唐代文人的生活背景如何影响他们的文学创作?
3. 唐代女性文学的崛起:如薛涛、李冶等女性诗人的作品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4. 唐代传奇小说的艺术成就:如何评价唐代传奇如《莺莺传》、《霍小玉传》等在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上的贡献?
5. 唐代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唐代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在文化上产生了哪些影响?
6. 唐代诗歌与绘画的互动:唐代诗人如何在作品中描述绘画,以及绘画作品又是如何体现诗歌意境的?
7. 唐诗对后世的影响:唐代诗歌如何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8. 唐代文学与佛教文化:唐代文学作品中如何体现佛教文化的影响?
9. 唐代文学与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如何影响唐代文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
10. 唐代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比较:如何比较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的文学风格差异?
这些题目可以作为学术研讨、课堂讨论或个人研究的基础,有助于深入挖掘唐代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李卫公问对》真伪问题研究述评
《李卫公问对》真伪问题研究述评摘要《李卫公问对》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一部兵书,自问世以来,其真伪问题就被人提出来了。
“阮逸伪托说”在历史上占主导地位,后世学者多信从。
但也有持相反意见者,否定“阮逸伪托说”,更有人对其内容提出质疑,认为此乃“唐末宋初俚儒村学”所为,等等,诸说纷纭,至今仍莫衷一是。
本文就前人的研究概况略作回顾与评述。
关键词:《李卫公问对》辨伪“阮逸伪托说”中图分类号:e892 文献标识码:a《李卫公问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在中国军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部书在北宋元丰年间被朝廷列为《武经七书》之一,立于官学,成为武举试士、选拔将帅、教育训练军事人才的官方教科书。
然而,《武经七书》问世之后不久,这部旧题唐李靖撰之《李卫公问对》却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怀疑。
从援引书目上看,《新唐书·艺文志》只著录了李靖《六军镜》三卷,而未著录《问对》;《宋史·艺文志》记载李靖兵法,竟有七部之多,亦均未见《问对》之踪影;宋初编撰《太平御览》、《武经总要》都从《通典》中摘录了李靖的话,未见摘录有《问对》之语;宋神宗熙宁八年下诏给枢密院特别强调指出,“唐李靖兵法世无完书,杂见《通典》……”凡此种依据,都使《问对》之作者及成书年代陷入了一种扑朔迷离的状态。
因此,这部书的真伪问题在其问世之后不久就被人提出来了,如“阮逸伪托说”、否定“阮逸伪托说”、“唐末宋初俚儒村学”所为,等等,诸说纷纭,多不相合。
本文结合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就前人的研究概况略作回顾与评述。
一宋元学者的《问对》辨伪首先把怀疑的目光投向《李卫公问对》的人就是北宋学者陈师道。
他在《后山集》中记载:“世传《王氏元经》、《薛氏传》、《关子明易传》、《李卫公问对》,皆阮逸所著。
逸以草示苏明允,而子瞻言之。
”这是见于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对《问对》的著者问题提出疑义。
陈师道认为,此书之真正作者乃宋人阮逸。
他的理由是听苏轼所言:阮逸曾拿着写完的草稿给其父苏洵看。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代简答论述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代简答论述题一、“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为唐代始音,其诗文虽未完全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
1、题材扩大,主题升华。
(1))四杰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使诗歌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闻一多)。
开拓了诗歌的题材,提高了诗歌的思想意义,包括有咏史诗和咏物诗,山水诗如王勃的《腾王阁》;又有咏史抒怀之作,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
(2)风格由纤靡卑弱转至刚健清新。
四杰”均出身庶族地主阶层,思想狂傲豁达,重视抒发个人情怀并思索人生哲理。
诗风变化多样,有的朴素清新,有的沉雄壮阔,有的铺张扬厉,一个共同特征:刚健清新,开创了唐诗的序幕和唐诗“风骨”美的先河。
如卢照邻的游侠边塞诗《结客少年场行》2、体裁突破:促进并确立了近体诗新形式。
四杰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使七言诗发展成熟,为沈佺期、宋之问的律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人各有偏重,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卢《帝京篇》,骆宾王《畴昔篇》。
二、陈子昂的诗歌复古主张陈子昂的诗歌复古主张主要体现在《与东方左史修竹篇序》中,提倡风雅兴寄,风骨,为唐代正始之音。
1、风雅兴寄。
复归风雅,是他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在38首《感遇》诗中。
“兴寄”理论既继承并发扬了《诗经》以来比兴寄托的优良传统,又熔铸了时代精神。
兴”,指所托之物需遇境而生,不可矫揉造作,如《修竹篇》所“兴”之“竹”。
“兴寄”理论重点“寄”:包括“美刺”之社会教化作用,主张诗应关心现实,寄托讽喻。
其中主体自觉意识的高扬具有唐普遍的审美取向和精神要求。
2、风骨。
“风骨”基本内涵:要求诗歌慷慨多气,感情充沛,义理严密、富于感染力。
继承爽朗刚健“建安风骨”传统的同时又扬弃了其中的慷慨悲凉,代之以昂扬和明朗,构筑了一种磅礴的气象和境界。
这种美学理想,正是盛唐之音的基调选择。
中国古代文学史问题与答案集锦(唐宋)
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主要贡献第一,他们具有变更文坛绮艳诗风的自觉意识,并且有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提倡刚健骨气的文风。
第二,在诗歌内容方面,突破了宫廷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使诗歌有了充实的社会内容、严肃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显示了诗歌创作的健康方向。
第三,在诗歌的感情基调上,他们的诗歌变得更加充实,或在诗歌中渲泄抑郁不平的牢骚,或写追求功名的热望,都具有一种昂扬、壮大、浓烈的情感!第四,初唐四杰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也有贡献。
王、杨擅长五律,五言律诗由他们初步定型。
卢、骆以七言歌行见长,歌行体诗在他们手中获得改善与发展。
杜审言与沈宋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为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
1、五律:沈、宋以遵守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沈、宋之称,也就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2、在五言律趋于定型后,杜、李(峤)、沈、宋等人即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
陈子昂诗歌革新的理论主张及其意义主张:1、坚决反对齐梁诗风,指出齐梁诗歌“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2、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即主张诗歌创作要继承建安文学的传统,要有“风骨”,有“兴寄”。
“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充实的内容,具有刚健有力的风格。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批判现实,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3、提出了对于建立新诗风的要求,这就是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意义1、陈子昂的这种进步主张表面上是复古,实际上是以革新为目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革新。
2、对扭转有唐一代诗风,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并对唐诗风貌的建立,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他的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特色是“诗中有画”。
(1)构图美。
(2)色彩美:善于将各种色彩、光线和谐地配合,使之彼此对照映衬,逼真生动地表现自然界的形形色色,组成完整和谐的画面。
新中国70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
新中国70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新中国70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经历了曲折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这一时期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动态及其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文章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古典文献学从初创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研究特点和主要成就。
然后,文章重点梳理了新中国70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文献分类与编目、版本鉴定与校勘、文献史料研究、古典文献数字化等,并对这些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文章还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文献学面临的新挑战和发展机遇,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通过对新中国70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综述,本文旨在为推动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新中国70年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历程与特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历经了七十年的沧桑巨变,其发展历程与特点鲜明,反映了我国学术研究的深厚底蕴和时代变迁。
研究历程:新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古典文献的整理和保护进行,学者们致力于对传统文献的挖掘和保存。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随着学术环境的改善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古典文献学研究逐渐走向开放和多元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也不断创新。
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至今,古典文献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跨学科的研究成为一种趋势,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为文献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特点:七十年来,新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的系统性不断增强。
学者们不再满足于对单一文献的研究,而是致力于构建完整的文献学体系,对古典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学者们开始运用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手段进行文献学研究,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中国文学经典问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答题格式
中国文学经典问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答题格式
总要求
字数要求:名词解释200-300,简答500-700,论述1000到1500,具体要求根据分值进行调整。
条理清晰,多段式,突出关键词与重点。
字迹工整漂亮。
名词解释
分为以下三类
考察人物:所处年代+创作特征+地位影响+代表作品
考察流派、思潮:时间+性质+主要理念+影响(当世+后世)、地位+代表作家作品
考察事物:时间+提出者+内容+特点+影响(当世+后世)+代表作家作品
简答题
分点作答,条理清晰
每点结构如下:关键词+关键句+代表作家作品
考察人物:
1、出处
2、身份(贵族/小人物等)
3、人物性格
4、代表了哪一类人物(作者创作意图、后世有没有与这一人物
相似的(代表作家作品))
5、影响(当世、后世)
考察作品
1、时期
2、作家
3、艺术风格
4、流派
5、对后世影响
考察流派
1、时期+一句话概括是什么
2、创作目的(理念)
3、艺术特征
4、代表作家作品
5、地位与影响
论述题
可以看成式名词解释+简答题的升华版,简答题不需要过多的例子,论述题需要论据来进行支撑。
开头:对题目中的人、作品、观点、评价先做一个简要的名词解释。
中间:分点论述,建议三段式,不建议用数字进行序号分点,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
每一点的具体结构如下中心观点句+具体的作品(情节简述、名句、代表性篇目、文章名)+其余名家的评价。
结尾:简明扼要地概括,加上对后世的贡献、影响,其自身的地位。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考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A.诗歌大意——写景状物叙事B.揣摩形象——形象意象意境C.体会内涵——抒情言志寓理【试题特点】1.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绝不能离开景、情、境。
2.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阐释的是普遍哲理。
【学生答题存在问题】1.答题不规范,易漏掉一些要点。
2.只能意会,不能有效言传。
【常见问答模式】一、炼字型提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同意吗?为什么?解答分析:要求品味古人所锤炼的字的妙处,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读,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炼字可以从以下入手体会:动词: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A.叠词:增强情感的表达,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
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其一》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B.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在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正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古代文学对话体的运用
古代文学对话体的运用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其中,对话体作品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展现人物形象、传递思想观点,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对话体的起源、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古代文学对话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思想家和学者们纷纷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
对话体作品应运而生,成为了当时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重要形式。
《论语》就是一部典型的对话体作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示了他们的学说和思想。
对话体作品的特点之一是真实生动。
通过对话的方式,人物形象得以立体化展现。
读者可以通过对话中的言语和行为来了解人物的性格、态度和思想。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示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形象,使他们栩栩如生,令读者产生共鸣。
对话体作品的真实性也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使得读者更容易被作品所吸引。
对话体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思想碰撞。
通过对话,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可以在作品中交锋、碰撞,使得读者可以从中获取不同的思考和观点。
例如,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他通过对话的方式来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对话体作品的思想碰撞也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欲望,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
古代文学对话体的运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丰富了文学形式,也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例如,现代小说《围城》就运用了对话体的形式,通过对话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对话体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读者更容易被吸引和沉浸其中。
然而,古代文学对话体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对话的方式限制了叙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有时会造成剧情的断裂和不连贯。
另外,对话体的运用也容易导致人物形象的片面化,无法全面展现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古代文赋表现手法主客问答
1.赋体主客问答形式的创造性运用赋体常川主客之问相互问答驳难、最终抑客而场主的表现形式。
一股说来,“主”就是作者,代表正确的思想:“客”是假设的,代表正确思想的对立面。
《前亦壁赋》继承了这一形式。
苏轼的创造在于,主客双方所代表的实际上只是当时他的思想的两个方面,主客驳准就是也内心两种思想情绪矛盾斗争的外化形态:而最终主说服了客,则反映了作者从精神危机中解脱出米,用适意白然的审美化人牛哲学取代了仕途失意、人牛尤常的苦间。
宝然客的思想是作为否定对象而设立的,但也是苏轼当时确有的情绪。
这科把自已内心矛盾设定为主客双方驳难的做法,能够把复杂的内心世界披露得更加全面,能够在有针对性的驳难中把道理闹析得更圳深透,也可以假借客人之口把木来难以正血自诉的情绪说得更加充分。
2.研散相间、错落有致的语言艺术作为一篇文赋,本文在句式和用韵方面都相当出色。
就句式而言,文中有不少散句,也有大量对偶句和排比句,斯散相间,张地得体。
其中穿插一些似对而实不对的偶句,如“月出于东山之上,排徊于斗牛之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等等,与散句、偶句交互为用,文笔显得舒卷白如,顿有行云流水之妙。
就用韵血言,与句式的整散错落和文情的抑扬起伏相呼应,韵脚也时疏时密,错落有致。
有时隔句押韵,有时则三、四句押韵,有时还把韵脚洛在句木显字的前一个字上,如“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镂,郁乎爸苍,此非孟德之因于周郎者乎”,其中就是“昌”、“爸”、“郎”押韵。
韵脚与句式的和诸,使整个文章读来声湖优美,语感十分流畅。
历代文论家对此文倍加推票,唐庚称为“东坡《赤摩》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
学习了苏轼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其巾所透落出的的围达《放)一也就是疏狂不羁、通脱豁达、葛酒题逸、高洁特立的扩达气质。
而这种达气质又恰恰是苏轼最典型的个性。
胡寅《酒边词序》说水词表现出一种“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指的就是苏词寓意高远,意境空灵、非知非绿,具有清雪高超的风韵。
古代文学专业课问题汇总
1.你能背诵《诗经》的哪句话?《诗经》的哪一句话体现赋比兴?2.背诵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的作品(侧重问唐诗宋词)3.你认为王实莆的《西厢记》有哪些艺术特点?4.你能背诵《红楼梦》中出现的哪几句诗?《红楼梦》有怎样的叙事艺术?5.《儒林外史》如何对科举制进行批判?6.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上有哪些创新?7.《史记》为何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1.关于赋比兴的含义,朱熹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如《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几乎通篇都是赋的手法进行描述。
比就是打比喻,对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况,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中国文学导论提问深奥
中国文学导论提问深奥文学是一种非常广泛且深刻的表达形式,可以通过文字以及言语表达出人类内心深处的感受,思想和情感。
文学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一种文化表达,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学作为非常独特的文化,除了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外,还融合了许多不同的文化元素,因此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深奥的问题,来引领我们深入思考中国文学的内涵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文学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文学具有独特的地位,深刻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学主要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方面。
古代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文体,而现代文学则主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多个方向。
但是,中国文学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呢?中国的文学喜欢探究人性和人类内在的深处,关注历史和人文领域。
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然而,针对中国文学本身的定义是否恰当、是否存在规律等问题还有待我们去研究。
二、中国文学中的主题有哪些?文学作品是为人类的内心深处服务的,中国文学也不例外,在中国文学中,众多经典作品传达出了一些鲜明的主题。
例如,中国古代的主题包括爱情、家庭、历史、道德、哲学、自然和社会,而现代文学的主题则更加多元化。
中华文化是否失落?中国文化是否在新时代下推陈出新?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学现今亟需思考的问题。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中国文化主题的继承、沿袭以及创新。
三、中国文学中的叙事、表达方式有哪些?中国文学中的叙事方式也非常丰富,但最为有名的当属唐诗、宋词和元曲。
这些传统文学形式中却又包含着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深深熏染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气息。
具有中国风格的叙事形式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独特之处,它融合了诗歌、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出人类的内心感受。
另外,中国现代文学也采用了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叙述、流派、现代诗歌等,但身处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也会导致不同的表达方式。
我们需要探究的是叙述和表达方式为何会受到影响,如何将传统文学形式应用到现代文学中。
古代文学研究方式综述
古代文学研究方式综述一、形态古代文学的研究从形态上来说,可分为直接的文学研究和间接的文学研究;文学文献的研究和文学批评的研究。
如果细分,直接的文学研究还可以分为专门的文学研究和非专门的文学研究。
专门的文学研究主要取材于那些专门的文学著述或是文学理论著作。
比如,四库全书中的诗文评、词话等,又比如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皎然《诗式》、《中山诗话》、《六艺诗话》、“体兼说部”。
非专门的文学研究在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各部中都有。
二、理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体大思精的作品很少,多以札记、评点的方式进行著述。
在西方文论传入以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以感悟性的评点为主,表现为“重体验,轻知识”的思想特征。
西方文论传入之后,才开始摒弃个人体验,进而崇尚理念重逻辑分析。
用西方文论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研究的早期的先行者是王国维。
王国维的很多著作体现了对西方人文理论的热切关注。
然而,较早地运用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是从撰写中国文学史开始的。
这种研究的倾向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和不断深入而得到强化,并奠定了整个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基础。
外国人文理论和文学理论的缜密而系统的方法显然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带来了生机;但本土的文学始终植根于中国肥沃的历史积淀中,因此中国本土古代文论的文献虽不多,却仍足资借鉴。
在进行研究时,中国文学的特点也是必须注意的,中国古代文学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地理和人文因素,我们需要结合以上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以西方文论的方法做指导。
简要来说,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泛政治化中国古代文学是政治色彩很重的文学。
文学自魏晋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以后,一直作为统治阶级招募人才的主要手段。
这也就必然决定着文学的政治作用。
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和政治是不可分离的。
尽管文学具有非功利性,但这并不能使其与政治划清界限。
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文学甚至成为政治的附庸。
说到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就不能不提到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
从君臣问答到对问体--先秦口头传统与问答对话形式的演变
从君臣问答到对问体———先秦口头传统与问答对话形式的演变魏 玮(中国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88)提要: 问答对话是先秦时期重要的人际交往和知识传播方式,体现了彼时发达的口头传统。
史传所载大量的君臣问答对话体现了早期的谘议制度。
问答对话还多用于贵族教育,后来逐渐演变为阐释经典的重要方式。
春秋时期,士人不再囿于制度而进行政治观念的阐发,而是通过对话寻求自由的思想争鸣。
而战国之后,问答对话则演变成了士人假设问答、论辩设难之作,对问体在这时确立并趋于成熟。
问答对话从早期君臣谘议的政治活动,发展到师生问答的教育活动、思想活动,再到纯文学意义上的假设对问之体,文体的生成与成熟实际也是逐渐脱离政治视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含混到清晰,从生活实际走向文学表达,逐渐拥有独立话语的过程。
关键词: 先秦;口头;问答对话;对问体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21)03-0143-08 问答对话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知识传播和人际沟通方式。
早在甲骨卜辞中,就有了问答对话的雏形。
广泛被认可最早的对问体文章是宋玉的《对楚王问》,但这已经是战国晚期的作品。
前代学者多从文体学视角讨论对问体的生成,但却较少提及更早时期问答对话形式对对问体生成的影响,同时也忽视了由问答对话所反映出来先秦时期发达的口头传统。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经历的是漫长的口头传统;即使文字产生之后,口头传统也并没有消亡殆尽,而是和文字共同承担着知识传播的功能[1]。
先秦时期,口头和书面是两种并存的文学创作和历史书写方式。
实际上当跳出狭义的文体学视角,可以发现史书所载早期问答对话多为蕴含于谘议制度的君臣问答形式;春秋之后则表现为具有教育功能的师生口授和思想交流;而后又逐渐演变成“文学”表达体式。
本文也将从以上三个方面讨论先秦口头传统与问答对话形式的演变,揭示对问体的生成过程。
一、君臣问答与谘议制度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监察制度,包括谘议、劝谏等,既有上对下的督察,也包括下对上的监督。
关于中国文学史中之若干问题
关于中国文学史中之若干问题研治中国文学史,最重要的是尊重历史,尊重文学史之客观发展过程。
重史实、重证据,在对历史史实综合分析中,不囿于成说,不囿于传统的看法,作出新的概括。
以下是我根据自己对中国文学史发展实际之考察,提出一些见解,就正于同行、专家。
一、文、笔、言之区分魏晋六朝时期,由于文学成为文人之专业,则他们的钻研、创作尤精,文体从而繁兴起来,加之声律说之产生,因此有“文”与“笔”之分。
这是治中国文学史者之共同认识。
但是,我们认为当时不仅有“文”、“笔”之分,还应当有“言”一类。
试分别论述如下:《南史》卷三三《范晔传》记载: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
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
以文传意,则其辞不流。
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
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
年少中,谢庄最有其分。
手笔差易,于文不拘韵故也。
落晔所谓“手笔”不拘韵,则与“笔”相对之“文”,自然拘韵了。
这说明他与谢庄都以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
这是文、笔界说之滥觞。
又梁元帝萧绎《金楼子》卷四《立言》云:古人之学者有二,今人之学者有四。
夫子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
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
今之儒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谓之学。
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萧绎认为章奏之类是为“笔”,风谣之类是为“文”。
章奏无韵,风谣有韵。
他的观点与范晔完全一致。
又《文心雕龙》卷九《总术》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则径直道出了文、笔之区别在有韵与无韵。
至清代阮元更发挥了以上诸说法,如《揅经室三集》卷二《文言说》云:为文章者,不务协音以成韵,修辞以达远,使人易诵易记,而唯以单行之语,纵横恣肆,动辄千言万字,不知此乃古人所谓直言之言,论难之语,非言之有文者也,非孔子所谓文也。
《文言》数百字,几于句句用韵……不但多用韵,抑且多用偶。
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与问题
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与问题一、研究情况(一)准备阶段:五四前文心雕龙目录学研究:(1)班固《汉书·艺文志》,六分法: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
(2)《隋书·经籍志》,四分法:经史子集。
(3)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经史子集,集里又列“诗文评”),研究的研究自欧阳修开始。
(二)建立阶段:五四—1949(1)铃木虎雄:《支那诗论史》(1911)。
(2)黄侃、范文澜开《文心雕龙》课,都有书——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范文澜《文心雕龙注》(3)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中国第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标志文科研究正式开始。
(4)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卷(1934、1947),建立了“以人为核心”的体系,为该学科的奠基之作。
(5)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1、2册(1934,1947,至唐,解放后有三册,至于宋):材料丰富超过郭书,见解不如;以问题为纲要。
(6)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1944)。
(7)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1948),横向研究,无再版。
(三)研究意义(1)有利于更加准确、清晰地认识传统文学的演变历史与民族特点。
(2)更在于传承民族传统,丰富与发展中国的文论,服务于当代的文学批评与文化建设。
二、问题与方法(一)在对待古代文论的态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失语症”的提出无疑是基于对大量西方学术话语充斥学界这一现状的不满。
从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国粹派的“中西汇通”,从新儒家的“中西互为体用”到当下学人的“现代转换”,均可视为这种“基本焦虑”的话语显现。
在价值观念上,古代文论的基本范畴无不可以视为古代文化基本旨趣的醇化(审美化)形式;在思维方式上,古代文论更是古代文化的集中体现。
这就意味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实质上也就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
中国古代文化是与中国古人的生存方式直接相连的,它就是这种生存方式的话语形态,这样一来,“现代转换”的问题也就不简单地是一种理论的建构了。
中国古代文学问答题[1]
中国古代文学基础问答题1、《诗经》民歌的题材主要包括哪几类?试各举一篇代表作品简要加以说明。
答:包括以下几种:①劳动之歌。
例如《豳风·七月》是从事农业劳动的奴隶们自己创作的,以时间为顺序,描写他们一年到头的劳动和生活。
诗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奴隶主与奴隶们的不同生活状况,揭示了阶级的对立和矛盾,饱含着奴隶们的激愤情绪。
②爱情和婚姻之歌。
例如《野有死麇》写一对青年男女邂逅在郊外,男子赞美女子“如玉”的美貌,而姑娘也爱上了这个小伙子。
例《周南·关睢》作品描写了劳动人民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忠贞,表现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
③战争和行役之歌。
例《豳风·东山》是一首杰出的征夫诗,深切地写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妻离子散、家园破败的痛苦。
④讽刺和揭露之歌。
例《魏风·伐檀》以伐檀起兴,诉说劳动者的怨怒。
2、《诗经》民歌在艺术上有哪几点主要成就?请简要加以说明。
答:①现实主义的手法。
从农民劳动角度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
如《豳风·七月》,从诗经民歌中的现实主义更体现在它创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来源于生活。
②赋比兴的技巧。
赋是一般文学创作中最常用的描写手法,是实实在在地描写和叙述。
《诗经》民歌中采用赋的手法的篇章很多,如《豳风·七月》、《豳风·东山》两篇是长篇而用赋手法的作品,《诗经》民歌中运用比的手法极为多样,如《卫风·硕人》形容庄姜的美貌,一连用了六个比喻。
兴,就是民歌中的的起头儿,《诗经》民歌的兴法也有很多种,有的兴句兼有比的作用,如《周南·汉广》,有的兴句与下文没什么意思上的关联,如《唐风·绸缪》。
③抒情诗的成熟。
《诗经》民歌的抒情诗多表现出很强的抒情性,很多作品都是作者直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魏风·硕鼠》。
④叙事诗的萌芽。
《诗经》民歌中的一些作品的叙事性,多表现在一个片断场面的描写上,通过一个场面、一件事情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如《邶风·静女》。
《中国古代文学II唐宋文学》问答及分析题
《中国古代文学II唐宋文学》问答及分析题简述隋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主要作品。
1卢思道,《从军行》用征夫思妇的传统题材,反映边塞军旅生活,对追逐功名的将军做了讽刺。
2薛道衡,《出塞》风格朴实俊爽,慷慨进取。
小诗《人日思归》表达了思乡之情,委婉曲折。
最著名的《昔昔盐》将思妇征夫的感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3杨素,《出塞》反映了他领兵和突厥作战的体验,风格朴实。
其《赠薛播州诗十四章》诉离别之情,清雄雅健。
4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二首》也是清新明快。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成就:1、唐传奇的出现标志我国古代小说进入成熟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唐传奇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虚构来塑造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结构设臵上,在语言技巧和运用方面,都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达到很高的成就。
3、唐传奇中出现了各个阶层,传达了当时中下层百姓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
4、唐传奇自觉地追求情节结构安排,构思新颖巧妙,情节曲折生动,结构完整严谨,文辞华美,活泼流畅。
影响:1、作为成熟形态的小说,为后世小说发展提供典范,奠定了后世小说的发展道路。
2、其中进步的思想观念,贯穿到后世小说的进步当中。
3、语言创作和艺术水准在后期小说中起深远影响。
4、对后世的戏曲,小说的创作都起到推动作用。
唐传奇有哪些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唐传奇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全方位地展示纷纭复杂的人世生活。
(2)善于虚构、想象,在故事展开过程中,既大量使用虚构想象以求,又致力于细节描写以求真,从而在小说这一文体的独立历程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3)构思奇异新颖、富于变化,情节曲折委婉。
(4)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5)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主要有:(1)对小说的影响:唐传奇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比以往任何文学样式,都更能自由方便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
(2)对戏曲的影响:为中国古代一大批优秀的戏曲提供了基本素材。
古诗词中的问句艺术,原来大有学问
古诗词中的问句艺术,原来大有学问问句是一种语言表达的艺术,亦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恰当的修辞可以使诗词语言表达准确、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使人无限遐想、浮想联翩。
问句分为两种:设问和诘问。
所谓的设问,指的是故意提出问题,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这种辞格叫设问。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
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
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
“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
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
“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是个中的高手,其长篇名作《琵琶行》中的最后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作者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以后的处境很类似,难免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作者的诉说,反过来又波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来又激动了作者的感情,以致热烈直流,湿透青衫。
所谓诘问是一种常用的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的修辞方式,又叫激问、反诘。
它只提出问题,不做回答,但明确的答案却在反问之中。
在谈话的语流中,正确运用反问可以是谈话增强语气,加大力度,突出话题的主旨,激发对方的思想感情,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震撼作用,增加表达力度。
如白居易的小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来华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研究综述
教材使用问题与对策
总结词
教材内容陈旧、语言难度大、缺乏趣味性
详细描述
目前选用的教材存在内容陈旧的问题,未能及时更新和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同时,教材的语 言难度较大,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理解;此外,教材的趣味性不足,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质量评估问题与对策
总结词
评估标准不统一、反馈机制不完善、教师素 质参差不齐
详细描述
在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行教 学质量评估时,存在评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评判标准有所差 异;同时,反馈机制也不够完善,学生无法 全面了解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不足和需要改 进的地方;最后,由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05
未来研究展望
课程设置的优化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通过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对来华留学生中国 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加客观、 全面地了解研究问题。
03
来华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现状
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丰富
来华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设置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古代诗歌、古代小说、古代戏剧等,能够满足不同留 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需求。
《来华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研究综述》
2023-10-29
contents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来华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现状 • 来华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问题与对策 • 未来研究展望 • 结论与建议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01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 力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数量 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留学生 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 子虚》 《 上林赋》 以子虚乌有先 生 、 亡是公 , 扬子 云《 长杨赋》 以翰林 主人 、 子 墨客卿 , 班盂坚 《 两都 赋》 以西都宾 、 东都宾 、 东都 主人 ; 张平子《 两都赋》 以凭虚公子 、 安处先生 , 左太冲《 三都赋》 以西蜀公 子、 东吴 王孙 、 魏 国先生 , 皆改名 换字 , 蹈 袭一 律 , 无 复超然新意稍 出于法度规矩者。” 圈 纪昀亦说 : “ 《卜 居》 《 渔父》 已先是对 问, 但未标对问之名耳。 ” 嗽1 J 永 济先生在《 十四朝文学要 略》 里也认为《卜 居》 《 渔 父》 是对问体的开始 , 张立斋的《 文心雕龙注订》 也
答” 研究的具体情况 , 以呈现“ 问答 ” 此种模式在古 典 文 学 中 的研 究概 貌 , 并 提 出笔 者见 解 , 以兹 后 期 更为具体领域的研究。
一
、
作 为 一种 文 体 结 构 形式 的相 关 研 究— —
“ 对 话” “ 对答 ” “ 对 问”
( 一) 从“ 对话” “ 对答” 到“ 对 问体 ” 文 体 溯 源 和
第3 6卷 第 6 期
2 0 1 5 年 6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 S c i )
Hale Waihona Puke V0 l _ 3 6N o . 6
术 手法 的期 刊论 文 。 可 以说 无论 是 哪个 时期对 此方 面的研究都寥落晨星。
假设多人参与的叙事方式更是一种文学手法 , 被广 泛运 用 在古 典文 学 当 中 ,如果 对 其应 用 进行 溯 源 , 可 以追 溯到 中国最早 的民歌诗 经 , 并 能在 之后 的楚 辞、 汉赋 、 汉乐府 、 六朝 民歌 、 唐诗 、 宋词 、 元散 曲等 古 典 文 学瑰 宝 里 找 到此 种 叙 事 方 式 的运 用 。 因为 “ 问答” 的运用 , 在古典文学无论是哪个时代的何种 文体里 , 它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 所以有对其进行 研究 的价值。 然而综观历年来对古典文学中“ 问答” 模式 的研究 , 其在数量上并不可观 , 范围上并不均 衡, 深 度 上也 有待 推进 。 根据现今 “ 问答” 在古代 方向学术界中数量 和 深 度 上 的研究 热度 情况 , 主要有 3 个方向。 第一 , 从 文 章 的文 体 学 人 手 , 这 是 一 种 结 构文 章、 谋篇布局、 表达立意的方式 , 是一种结构文章的 文体 , 即“ 对问体” 。 “ 中国古代文体生成大都基于特 定 的场 合相 关 的 ‘ 言说 ’ 这种 行为 方式 。 ” [ 1 1 问答 作为 种行 为方 式 , 构成 问答 , 具 有鲜 明 的文学 性 。 近些 年 来 古 典 文学 对 问 答模 式 的研 究 , 都 集 中在 “ 对 问 体” 研究上 , 分为文体溯源和辨析 、 思想内涵及艺术 特色、 跨 学科 研究 3个方 面 。 第二 , 从作为诗歌的表达方式“ 问答 ” 人手 , 就 有篇制 、 句法 、 字数 、 声律 、 韵律等限制 的古典诗词 , 或无 明显 形 式 要 求 的乐 府 、 民歌 , 来研 究 歌 诗 中利 用此 种 问答手 法 的艺术 效 果 。主 要涉 及 3个 方 面 , 其一 , 体现在对 《 诗经》 《 天问》 问答艺术 的探求上 ; 其二 , 少数 研究 零 散分 布在 汉魏 六 朝 民歌 的相 关艺 术手法研究中 ; 其三 , 出现 了几篇 分 析 唐 诗 问答 艺
J u n .2 0 1 5
古典文学 中的“ 问答 " 研究综述
肖佩 蕊
( 华 中师 范大 学 ,湖北 武汉 4 3 0 0 0 0 )
摘 要 : “ 问答 ” , 文学领 域 的一种 特殊 文体 形 式 , 亦或仅仅 是 一种 歌诗 句型 的表达 , 学界 已发 现其 自身 独 特 的价值 以及 在 各 时期各 文体 里承 担 的责任 。作 为一 种 文体 结构 形 式的 “ 问答 ” 已有相 对 丰厚 的研 究成 果, 但 作 为诗 歌表 达 方式 的 “ 问答 ” 却 没有得 到研 究者们 的 关注 , 在 研 究文 学 范畴 的诗歌 表 达 方式 的“ 问答 ”
辨 析
1 . 认为 “ 对 问体 ” 只 是 来 源 于 比宋 玉 《 对 楚 王 问》 更早 的一些具体 的篇 目, 如《b 居》 《 渔父》 《 天 问》 等。 宋洪 迈 《 容斋 随笔 》 卷 七 里说 : “ 自屈 原词 赋假 为渔父 、 日者 问答 之后 , 后 人作 者悉 相规仿 。 司马相
时, 又 不得 不提及 文体 结构 形式 的“ 问答 ” 。 所以, 概 述古典 诗歌 的 “ 问答 ” 模 式的研 究现 状 , 也 需 结合 文章 的
“ 对 问体 ” 文体研 究 , 才能把 握 古典诗 歌 “ 问答” 模 式 的全 貌 . 进 而对 各 时期各 文体 的“ 问答 ” 的运 用进 行全 面
一
第三 , 选择 问答 中“ 问” 的一方 , 作为一种语言 学 领域 的 问句体 文学 的相关 研 究 。 此 方 向常 常属 于 语言学领域对某些古代语言学文献著作进行 问句
的形式 结构 的分 析兼 及思想 内涵 的解 读 。 本篇综述 , 以近些年来对“ 问答” 的研究方向和 热 度为分 类标 准 ( 由于第 三种 是属 于语 言学 范 畴 , 不 属 于文 学 范 畴 , 所 以不予 论 述 ) , 来 阐述 各类 “ 问
的观 照 。
关键 词 : 问答 ; 对 问; 文体 ; 表达 方 式 ; 研 究 中图分 类号 : I 2 0 6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2 5 9 6 ( 2 0 1 5 ) 0 6 — 0 1 2 7 — 0 4
问答是 一种 行 为方式 ,在初 民的言 说行 为 中 , 就 是 以 问答 开始 ,问答 锻炼 了人 类 的思 维 和逻 辑 , 为单独 的叙述奠定了基础 。 这种多个人甚至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