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称谓的词义
关于中国的称呼礼仪
中国的称呼礼仪关于中国的称呼礼仪关于中国的称呼礼仪1亲属称谓是对有亲缘关系的人的称呼,中国古人在亲属称谓上尤为讲究,主要有:对亲属的长辈、平辈决不称呼姓名、字号,而按与自己的关系称呼。
如祖父、父亲、母亲、胞兄、胞妹等。
有姻缘关系的,前面加“姻”字,如姻伯、姻兄、姻妹等。
称别人的亲属时,加“令”或“尊”。
如尊翁、令堂、令郎、令爱(令嫒)、令侄等。
对别人称自己的亲属时,前面加“家”,如家父、家母、家叔、家兄、家妹等。
对别人称自己的平辈、晚辈亲属,前面加“敝”、“舍”或“小”。
如敝兄、敝弟,或舍弟、舍侄,小儿、小婿等。
对自己亲属谦称,可加“愚”字,如愚伯、愚岳、愚兄、愚甥、愚侄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亲属、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亲属称谓上已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书面语言上偶用。
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亲属称谓时,一般都是称自己与亲属的关系,十分简洁明了,如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
有姻缘关系的,在当面称呼时,也有了改变,如岳父--爸,岳母--妈,姻兄--哥,姻妹--妹等。
称别人的亲属时和对别人称自己的亲属时也不那么讲究了,如:您爹、您妈、我哥、我弟等。
不过在书面语言上,文化修养高的人,还是比较讲究的,不少仍沿袭传统的称谓方法,显得高雅、礼貌。
关于中国的称呼礼仪2职务称谓就是用所担任的职务作称呼。
这种称谓方式,古已有之,目的是不称呼其姓名、字号,以表尊敬、爱戴,如对杜甫,因他当过工部员外郎而被称“杜工部”,诸葛亮因是蜀国丞相而被称“诸葛丞相”等。
现在人们用职务称谓的现象已相当普遍,目的也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
主要有三种形式:用职务呼,如“李局长”、“张科长”、“刘经理”、“赵院长”、“李书记”等。
用专业技术职务称呼,如“李教授”、“张工程师”、“刘医师”。
对工程师,总工程师还可称“张工”、“刘总”等。
职业尊称,即用其从事的职业工作当作称谓,如“李老师”、“赵大夫”、“刘会计”,不少行业可以用“师傅”相称。
称谓的意义名词解释
称谓的意义名词解释引言在人类社会中,人们经常使用各种称谓来称呼他人。
这些称谓不仅仅是对个体身份的简单指代,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地位、身份以及与他人交往方式的体现。
本文将探讨称谓的意义,并对人们在使用称谓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提出一些建议。
一、称谓的背后意义1. 社会身份的反映人们所使用的称谓通常与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身份直接相关。
例如,对于教师来说,常用的称谓可能是“老师”,而对于医生可能是“医生”,对于政府官员可能是“先生”或“夫人”。
这些称谓不仅仅是提供一个方便的称呼,更是对个体所属社会群体的认同和尊重的表达。
2. 礼貌和尊重的体现在使用称谓时,人们往往会运用适当的称谓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例如,在与对方交流时使用尊称,如“先生”、“夫人”、“女士”等。
这种使用称谓的方式,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和力和尊重感,有助于社交关系的和谐。
3. 亲密关系的表达除了公共场合中对陌生人使用称谓外,人们在家庭和亲密关系中也会使用特殊的称谓。
如夫妻之间相互称呼为“亲爱的”、“宝贝”等,父母对子女的称呼为“儿子”、“女儿”。
这些称谓不仅表达了亲密关系,更展现了关怀和爱意。
二、正确使用称谓的原则1. 尊重他人的选择在称呼他人时,应尊重对方的选择。
如果对方向你提供了自己的选择和偏好,例如“你可以直接叫我名字”,那么你应该尊重并正确使用对方的名字而不是其他称谓。
这是一个基本的礼貌原则。
2. 熟悉称谓的使用不同国家和文化对于称谓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规定。
当我们处在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或是与外国人交往时,我们应该尽量熟悉对方的习俗和规定,并正确地使用适当的称谓。
这种尊重他人文化背景的行为可以增进交流的顺利进行。
3. 避免偏见和歧视在使用称谓时,我们应避免对他人进行偏见和歧视。
不同的职业、性别、年龄等都不应成为我们对他人评价或使用称谓的依据。
我们应该用公正、平等和尊重的态度看待他人,并使用合适的称谓。
三、从称谓中提取的思考1. 社交礼仪的重要性称谓作为社交礼仪的一部分,在人们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经典古人称呼很讲究!看看中国古代称谓礼仪大全
经典古人称呼很讲究!看看中国古代称谓礼仪大全我国古代称谓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讲究礼。
在称谓上,就更讲究礼的规矩。
在古代,称谓涉及礼制,因此被十分看重,乃至成为中国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母、儿女、兄弟间的称谓1.家严(家君、家尊):旧时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2.家慈: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由严父慈母而来。
3.高堂:古代称父母。
4.膝下:古代儿女与父母通信时用的敬辞,书面语。
5.泰山:妻父为泰山。
6.东床:女婿为东床。
7.犬子:对小儿的爱称或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8.伯仲叔季:古时兄弟间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为叔,最末为季。
9.息女:年幼弱小的子女。
对别人父母、兄妹的称谓1.令堂:对对方母亲的敬称。
2.令尊:对对方父亲的敬称。
3.令兄:对对方哥哥的敬称。
4.令弟:古对对方弟弟的敬称。
5.令妹:古对对方妹妹的敬称。
6.令坦:古对对方女婿的敬称。
7.令郎:古对对方儿子的敬称。
8.令爱:古对对方女儿的敬称。
9.千金: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有金贵之意。
对男子的称谓1.子:对成年男子的尊称,也是对学问居高者的尊称,相当今之“先生”,如孔子、孟子等。
对人称呼时相当于“您”。
2.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敬称。
3.丈夫:古称成年男子,不专指女子配偶。
4.父:古代男子的美称,在字后加“父”或“甫”表性别,或对老年人的尊称,如渔父。
5.甫:通“父”。
6.须眉:男子为须眉,因古人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以此代称。
对妇女的称谓1.裙钗:旧时为妇女的代称,以服饰借代。
2.拙荆(山荆、荆室):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称谓,荆钗布裙为贫寒人家妇女而穿,故以此代称。
3.蛾眉:本为女子长得美的眉毛,代指女子美貌,进而代称美女。
4.粉黛:粉黛是富贵人家女子的化妆用品。
故以此代称美女。
5.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以此代称妇女。
6.姥:古代称老妇人。
7.妪:古代对年龄大的妇人的称呼。
8.媪:古代对妇人或老妇人的称呼。
表示谦卑的自称1.鄙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住于郊野之人,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
称谓名词解释
称谓名词解释
称谓是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
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
以下是称谓的一些例子:
1.皇帝:在中国古代,皇帝是最高统治者的尊称。
2.皇后:皇帝的妻子,通常被称为皇后。
3.妃子:皇帝的妾,地位低于皇后。
4.太子:皇位继承人,通常是皇子的长子。
5.公主:皇帝的女儿。
6.公子:对年轻男子的尊称,通常用来称呼贵族或富家子弟。
7.先生: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通常用于称呼学者、文人或教
师。
8.女士:对女性的尊称,通常用于称呼贵妇或任何女性。
9.夫人:对已婚女性的尊称,通常用于称呼贵妇或官员的妻子。
10.姑娘:对年轻女性的称呼,通常用于称呼未婚女子或丫鬟等
下层女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称谓例子,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称谓也有所不同。
国学常识称谓
国学常识称谓国学常识:尊称和称谓的文化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尊称和称谓的文化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之处。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他人的尊称和称谓体现了一种礼仪与文化的交融,也反映出人们对他人身份、地位和尊重的表达。
在古代中国,对于长辈、师长、尊贵的人物,人们通常使用尊称来表示崇敬之情。
比如对长辈的称呼,常见的有“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这些称呼不仅仅是简单的亲属关系的称谓,更是对家族和传统的尊重和延续。
对于师长,人们常用“师父”、“师傅”、“师长”等称谓,这代表了对师长教诲之恩的感激和敬仰。
除了对长辈和师长的尊称,对于尊贵的人物,人们也有特别的称谓。
比如对皇帝的称呼,常用“陛下”、“圣上”等,这是对皇帝崇高地位的尊重和敬仰。
对于官员,人们使用“大人”、“卿”、“公”、“侯”等称谓,这是对他们权力和地位的认可和尊重。
在古代中国,人们还有一种尊称叫做“称谓”,这是一种对他人身份和地位的称呼。
比如对于乞丐,人们可以称之为“贫道”、“贫僧”等;对于孩子,人们可以称之为“小朋友”、“小鬼子”等。
这些称谓虽然不像尊称那样正式和庄重,但也是人们对他人身份和地位的尊重和认可。
尊称和称谓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它体现了中国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家族、师徒、尊卑等价值观念的传统。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尊称和称谓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尊称和称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尊重、敬意和关爱。
在社交场合中,正确使用尊称和称谓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对他人身份和地位的认可和尊重。
通过尊称和称谓的使用,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中国古代称谓知识释义资料
中国古代称谓知识释义资料第一部分人的称谓第二部分职官系统名词释义第三部分天文历法名词释义第四部分地理名词释义第五部分科举制度名词释义第六部分风俗礼仪名词释义第七部分饮食器用名词释义第八部分音乐文娱名词释义第九部分文史典籍名词释义第十部分目录辞书释义第一部分人的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称谓的名词解释
称谓的名词解释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称谓,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方式。
简单来说,称谓就是用来表示一个人在特定情境或关系中的身份或地位的词语。
称谓既有常见的称呼方式,如先生、女士、小姐等,也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如教授、博士、律师等。
而这些称谓不仅仅是一种礼貌和尊重的表达方式,更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人们对于称谓的使用方式和认知都存在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敬的称谓往往与家族姓氏有着密切关系。
如在中国古代,人们通常以尊长的年龄来称呼对方,如“太后”、“元妃”等。
这种以长辈为中心的称谓体现了家族和世代的传承,也彰显了尊敬和孝顺的价值观。
同时,中国尊称的特点也体现在对职业的称谓上,如“张老师”、“李医生”等。
这种称谓方式把尊敬和敬业相结合,体现了人们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尊重。
除了中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称谓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日本,人们非常注重尊敬和礼貌,对于不同年龄和地位的人采用不同的称谓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如对于长辈,人们通常以添加“さん”来表示尊敬,而对于称呼朋友,则使用“ちゃん”或“くん”等亲昵称谓。
这种具有等级和社会地位的称谓方式体现了日本人对于关系和优先级的重视。
在西方国家,称谓的使用更加注重个人的职业和社会地位。
如英国,对于贵族阶级和皇室成员的称呼非常繁琐,既要注意称呼的准确性,又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则。
另外,在职场中,人们往往以职位和专业来称呼对方,以展示自己和对方的专业素养和地位。
这种称谓方式体现了西方社会中个体主义和竞争的价值观。
除了传统的称谓方式,现代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称谓。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流行,人们开始使用“网名”、“ID”等虚拟称谓来表示自己在网络世界中的身份。
这种虚拟称谓不仅仅是个人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个人形象和社交认同的体现。
同时,一些职业和行业也出现了新的称谓,如“大数据分析师”、“网络红人”等。
这些新型的称谓体现了现代社会中快速变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中国人的称谓礼仪
中国人的称谓礼仪
中国人的称谓礼仪
家庭内部关系称谓: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儿子所生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可分为孙子、孙女。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侄:哥哥或弟弟的子代,依性别又可分为侄子、侄女
外甥:姐姐或妹妹的子代,依性别又可分为外甥、外甥女
旁系亲属称谓:
父系旁系亲属称谓:
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
大妈:大爷的妻子
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
婶:叔叔的妻子
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旁系亲属称谓: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舅妈:舅舅的妻子
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
姨夫:姨的丈夫
外孙:夫妻间女儿所生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可分为外孙子、外孙女。
旁系亲属中较复杂的称谓:
叔叔、伯伯的孩子称堂哥、堂姐、堂弟、堂妹,姑姑、姨姨、舅舅的孩子称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依次类推:
堂兄或堂弟(伯父、叔叔的儿子)的儿子称其为堂侄。
姑表兄或姑表弟(姑姑家的儿子)的儿子称其为姑表侄。
姨表兄或姨表弟(姨妈家的儿子)的儿子称其为姨表侄。
舅表兄或舅表弟(舅舅家的儿子)的儿子称其为舅表侄。
父系直系亲属称谓:
曾祖父、祖父、父亲;曾祖母、祖母、母亲
母系直系亲属称谓:
曾外祖父、外祖父、父亲;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中国人的称呼语
中国人的称呼语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对于称呼语非常重视,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传统礼仪的传承。
在中国,人们之间的称呼语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每一种称呼语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含义。
以下将介绍一些中国人常用的称呼语及其含义。
1. 先生/女士先生(先生)和女士(女士)是对男性和女性的一般尊称。
这种称呼语用于正式场合,例如商务会议、公开演讲、正式活动等。
在社交场合中,人们通常会称呼对方的姓氏加上先生或女士,例如李先生、王女士。
这种称呼语显示了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2. 老师老师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尊称。
在中国,学生对教师的称呼非常重要,体现了对师长的敬重和对知识的尊重。
在学校中,学生通常称呼教师为老师,例如李老师、王老师。
这种称呼语也被用于其他专业领域,例如医生、律师等。
3. 父母父母是对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的尊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和孝顺父母被视为美德和家庭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孩子们通常称呼自己的父亲为爸爸、爹地,称呼自己的母亲为妈妈、娘亲。
这种称呼语展现了对父母的亲密和尊重,也是家庭关系的重要体现。
4.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是对兄弟姐妹的尊称。
中国家庭重视兄弟姐妹间的亲情和互助精神。
哥哥通常称呼弟弟为弟弟,姐姐称呼妹妹为妹妹。
这种称呼语表达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密关系,强调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5. 叔叔/阿姨/舅舅/姨妈叔叔、阿姨、舅舅、姨妈是对年长男性和女性的一种尊称。
在中国,年长一辈人通常被称呼为叔叔或阿姨,例如叔叔、阿姨。
舅舅和姨妈则是对父亲的兄弟和母亲的姐妹的尊称。
这种称呼语体现了对年长一辈的尊敬和关心。
6. 师傅/徒弟师傅和徒弟是对技艺传承者和学习者的尊称。
在中国,许多行业和手艺都有师傅和徒弟的传统关系。
师傅通常是一位技术娴熟的老师,徒弟则是师傅的学生。
徒弟会尊称师傅为师傅,师傅也会称呼徒弟为徒弟。
这种称呼语传递了技艺传承和师徒关系的传统价值观。
中国的称呼礼仪
中国的称呼礼仪中国的称呼礼仪:尊重、亲切与多样的表达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其称呼礼仪自然也是丰富多彩、富有内涵的。
称呼不仅代表了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讨中国的称呼礼仪,感受其中的韵味与智慧。
一、尊称与谦称:尊重与谦逊的交织在中国的称呼体系中,尊称与谦称是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要素。
尊称用于称呼地位、辈分或年龄高于自己的人,如“先生”、“女士”、“老师”等。
这些称呼不仅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也体现了自己的谦逊。
而谦称则是用于自称,如“在下”、“鄙人”、“晚辈”等,表示自己的谦虚和低调。
二、亲属称呼:亲情的细腻表达在中国,亲属之间的称呼非常讲究,每一种称呼都代表着特定的血缘关系和亲情纽带。
例如,称呼父亲为“爸爸”或“父亲”,母亲为“妈妈”或“母亲”,称呼爷爷为“爷爷”,奶奶为“奶奶”等。
这些称呼不仅体现了家族关系的层次,也传递了亲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职业与身份称呼:尊重与专业的象征在职业与身份方面,中国的称呼礼仪同样丰富多彩。
对于医生,我们尊称为“大夫”或“医生”;对于教师,我们尊称为“老师”;对于领导或长辈,我们尊称为“领导”、“老板”或“前辈”等。
这些称呼不仅表示了对对方职业或身份的尊重,也体现了对其专业能力和地位的认可。
四、社交场合的称呼:多样与灵活的应用在社交场合,中国的称呼礼仪同样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正式场合,我们通常使用“先生”、“女士”等称呼;而在亲密的社交环境中,我们可能会使用更为亲切、随意的称呼,如“朋友”、“兄弟”、“姐妹”等。
此外,在称呼陌生人时,我们通常使用“先生”、“女士”或“师傅”等,以示尊重和礼貌。
五、称呼礼仪的变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国的称呼礼仪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
一方面,传统的称呼礼仪仍然被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一些新的、更为简洁和现代的称呼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
中国古代称谓集成
中国古代称谓集成: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一、尊称:尊称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
(一)直接用敬称常用的有:“汝、尔、子、而、公、君”等。
(二)用名词做尊称的有:“先生、吾子”;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有“足下、陛下、阁下、执事、左右”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如“大王、大夫、将军、公子”等。
(三)用形容词来称呼的有: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贤弟、贤妻;仁兄、仁弟;贵体、贵姓、贵庚;高朋、高亲、高邻、高见;大礼、大作、大驾。
二、谦称:谦称是谦虚的自称,分两种:一是:“我”,分四类:1 类是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下用姓、用名。
2 类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称,表示歉下。
3 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歉下。
4 类是君主常用“寡人、不毂、孤”表示谦下。
二是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分三种:1 是用形容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常见的有:愚兄、愚弟、愚见、愚意;敝国、敝邑;贱体、贱躯、贱息(在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小女、小儿、小号。
微臣;卑职。
2 是用动词来修饰表示谦下,常见的有:窃思、窃念、窃闻;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对上或晚辈对长辈陈述想法时用)、伏闻。
3 是用名词示谦下。
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兄长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都可用于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是称自己的哥哥。
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辈。
“家”、“舍”都可译成“我的”。
三、其它称谓自称是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
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自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
谦称都属于自称。
他称是称呼别人。
如称陪伴新娘的女子为“伴娘”,称贵族妇女为“仕女”,“夫人”在古代称诸侯的妻子,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称年老男子为“老丈”,称年轻男子为“郎君”。
古代称谓文化常识
古代称谓文化常识
古代称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这里介绍一些古代称谓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常见的称谓主要分为尊卑、男女、亲疏、职业和习惯五类。
尊卑称谓是古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称谓之一,用于表示人们在社会地位和尊卑等级上的差别。
例如,皇帝被称为“陛下”,官员被称为“大人”,平民百姓被称为“老百姓”。
男女称谓是区分男女性别的称呼,男性被称为“公”,女性被称为“婆”。
古时候一些地方还有君主称位中女太监称之为“婢”。
亲疏称谓用于表示某人与自己的关系亲疏程度,亲近的人可用宗亲或亲贤尊长称之,如父亲、母亲、祖父母、岳父母、兄弟姐妹等。
对于自己非近亲却地位尊崇的人,也有一定的称呼,如师傅、恩公、养老大夫、大夫娘等。
职业称谓是用于表示人们从事的职业的称谓,古代社会中各种职业都有相应的尊称,如“医圣”、“文圣”、“华佗”等。
习惯称谓则是因地域、风俗、习惯等因素而产生的相应称谓,如巴蜀地区称师母为“师父夫人”,江南地区称太太为“夫人”。
以上这些称谓都有各自的文化含义和社会背景,对于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礼仪制度以及了解古代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之,了解古代社会称谓文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还有助于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维系社会关系,体现出我们中国人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情。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称谓、书信礼貌用语释疑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称谓、书信礼貌用语释疑一、口头称谓语古代称谓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
《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
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个称法,但是他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貌。
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
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
例如,"陛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
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
例如: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
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
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的说法来称呼。
例如自称"臣、仆、在下、*子、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谦称和敬称的文化内涵
谦称和敬称的文化内涵谦称和敬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体现了尊重和礼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经常使用谦称和敬称,以示尊重和礼貌。
谦称和敬称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会礼仪的体现。
下面我们将从谦称和敬称的定义、使用场合、文化内涵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谦称和敬称分别指的是在称呼他人时所使用的谦虚的称呼和尊敬的称呼。
谦称是指在称呼他人时使用比对方地位高或者年龄大的称呼,以示自己的谦逊和尊重。
比如在称呼长辈或者上级领导时使用“老师”、“阿姨”、“叔叔”等称呼,这些都是表示尊重和谦卑的谦称。
而敬称则是指在称呼他人时使用比对方地位低或者年龄小的称呼,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比如在称呼晚辈或者下属时使用“先生”、“小姐”、“同学”等称呼,这些都是表示尊重和礼貌的敬称。
其次,谦称和敬称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场合。
在家庭中,长辈和晚辈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都会使用谦称和敬称来彰显家庭中的尊重和礼貌。
在工作场合中,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客户和服务人员之间也会使用谦称和敬称来维护工作中的秩序和礼仪。
在社交场合中,朋友之间、陌生人之间也会使用谦称和敬称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此外,谦称和敬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尊重师长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美德,而谦称和敬称正是这一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
通过使用谦称和敬称,人们能够传递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善,表达出自己的谦逊和礼貌。
同时,谦称和敬称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德服人”的价值观念,即通过言行举止来展现自己的修养和品德,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谦称和敬称在现代社会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一些年轻人群体中,对于传统的谦称和敬称并不那么看重,甚至有些人认为过分讲究这些礼节已经过时。
在一些特定场合下,人们更倾向于直接使用对方的姓名来进行称呼,认为这样更加自然和亲近。
中国古代的称谓原理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称谓原理是什么中国古代的称谓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封建等级制度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形态,因此,在称谓中体现了等级制度的概念。
根据封建等级制度,人们的地位和身份是有差别的,所以在称呼他人时要根据对方的地位和身份来确定适当的称谓。
例如,皇帝通常被称为陛下,臣子称呼皇帝为圣上或圣上陛下;贵族地主被称为大人,庶民则称呼他们为老爷、大爷等。
二、血缘关系和亲属称谓中国古代注重血脉亲情,家族和亲属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据不同的血缘关系,人们之间的称谓也有所不同。
例如,兄弟姐妹之间称呼的是“兄弟”、“姐姐”、“妹妹”等;叔叔、阿姨、姑姑等是常见的亲属称谓。
这种称谓的原理就是根据亲属关系来确定合适的称谓,以表明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
三、社会地位和职业称谓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也是决定称谓的重要因素。
根据社会地位和职业的不同,人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称谓。
例如,皇帝是最高统治者,由于其特殊地位,被称为陛下;文人士大夫被尊称为先生;医生被称为大夫等。
这种称谓的原理是根据人的职业和地位来表明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四、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社会中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也是决定称谓的因素。
年龄较大的人通常被称为长辈,年龄较小的人则被称为晚辈。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男女地位差异较大,因此对男女的称谓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男性的尊称通常是“郎君”、“公子”等,而对女性的尊称通常是“小姐”、“女郎”等。
五、婚姻称谓和礼节中国古代注重婚姻制度和礼节,人们的称谓也有着明确的规定。
根据婚姻关系,夫妻之间有着不同的称谓。
丈夫通常被称为“夫君”、“相公”等,而妻子则被称为“夫人”、“夫人儿”等。
这种称谓的原理是根据婚姻关系来表明夫妻间的亲密关系。
以上所述是中国古代称谓原理的主要方面。
通过封建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和亲属称谓、社会地位和职业称谓、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婚姻称谓和礼节等因素来确定人们之间的合适称谓,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礼仪规范和文化传统。
汉语的称谓及相关文化
汉语的称谓及相关文化
中国文化中的称谓中国文化中的称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的传统礼仪和社会秩序。
称谓的使用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代表着亲情和友情,而且可以反映出中国人对社会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在古代中国,称谓是很重要的,它不仅表明了人们对对方的尊重,而且表明了接受者的身份。
称谓分为两类:兄弟姐妹称谓和官方称谓。
兄弟姐妹称谓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如“大哥”、“大姐”、“二哥”、“二姐”等。
官方称谓是指官场上的
称谓,如“君”、“主”、“大夫”、“将军”等。
称谓的使用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礼仪和社会规范。
例如,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孩子叫老人“爷爷”或“奶奶”来表示尊重;在官场上,人们使用“大夫”、“将军”等官方称谓来表达尊重。
称谓的使用不仅可以表达尊重,而且可以凝聚团结,增进彼此的互信。
在中国,老师的职称是“老师”,而学生则叫老师“您”;朋友之间使用“兄弟”、“姐妹”等称谓,表达亲情和友谊。
称谓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传统礼仪和道德观念的尊重。
使用称谓可以表示尊重,凝聚团结,增进彼此的互信,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表现。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
中国古代称谓大全
中国古代的称谓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称谓及其解释:
1.帝王自称:孤、寡、朕。
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常用的自称,用以表
示其威严和尊贵。
2.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这些称谓体现了古代官吏的
谦虚和自谦。
3.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这些称谓显示了
读书人的谦逊和自知之明。
4.对亲属朋友的称呼: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这
些称谓用于称呼自己的亲属朋友,体现了亲近和尊重。
5.其他自谦词:老人自称老朽、老夫;女子自谦称妾。
这些都是古
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自谦称呼。
6.对帝王的敬称: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这些敬
称表达了对帝王的崇敬和尊重。
7.对将军的敬称:麾下。
这是对将军的一种敬称,表示对其的敬意
和尊重。
8.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
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这些敬称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以示尊重和敬意。
9.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的敬称:圣。
这是对品德高尚、智慧
超群的人的敬称,如“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
以上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一些称谓,它们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习俗和人际关系。
由于古代社会等级制度严格,称谓也往往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社会关系。
同时,这些称谓也体现了古代人的谦逊、尊重和礼貌。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称谓_1200字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称谓_1200字称谓,是指人们在交流、礼节等方面使用的用语,用于表示对他人的尊称、姓氏、官职、称号等。
它是人们社会文化交往中的一种规范,能够准确地表达人们的尊重、礼貌和认同。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称谓被视为一种示尊的方式。
在与长辈、师长、长辈朋友等交流中,会使用"阿姨"、"叔叔"、"师父"等称谓;在与上级、领导、老师等交流中,会使用"先生"、"夫人"、"同学"等称谓;在与尊贵的人物、文化名人等交流时,会使用"大师"、"先生"、"阁下"等称谓。
这些称谓既能够准确表达对对方尊敬的情感,也能够彰显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礼貌。
称谓的使用也与文化传统、社会地位等有关。
在古代中国文学中,对文人士大夫常使用"生"、"公"、"卿"等称谓;对皇帝、帝王则使用"陛下"、"圣人"、"天子"等称谓。
这些称谓体现了古代社会等级观念和尊贵地位的体现。
而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普通人的称谓通常是"先生"、"女士"、"同志"等,体现了平等、民主的价值观。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的称谓也会有差异。
比如在南方地区,人们常称呼对方为"阿姐"、"阿哥"等;在北方地区,人们常称呼对方为"大姐"、"大哥"等。
这些称谓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点和人们对于家族和社区关系的看重。
在文学作品中,称谓的使用也是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示人物关系的重要手段。
通过准确恰当地使用称谓,能够准确刻画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和关系,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称谓的词义作者:侯岚来源:《人间》2016年第18期摘要:“中国”是我们国家的名称,很多学者从地理、经济等方面来阐述“中国”的由来,但是很少会有人从文字学方面来考证为什么要叫做“中国”。
“中国”原本为“国中”,“国”即为“城郭”的意思,而“中”则有“中间”义,因此“中国”原义应为“城的中心”。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国”这一称谓逐渐发展成为“一国中心、天下的中心”,进而又有此引申出代指“具有先进文明的华夏汉族建立的政权”,[1]这就使它由地理、政治中心向文化中心过渡,后来又逐渐演变为近代并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国家代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词的古代和现代意义存在着巨大差距。
关键词:“中国”称谓;古代意义;现代意义;起源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83-02一、前言“中国”是一个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语,只要提到“中国”,大家都会潜意识的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事实上,从古代到我们现代社会,这个词的意思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由原来的“一城中心”到“中原地区”到“文化中心”而后又到现在的国家名称。
随着历史的发展,国家观念的变化及认识的提高,“中国”一词已经具有了明确的意义,但是,由于这个词发展轨迹的模糊混乱,它的古代意义和现代意义仍会有混淆。
本文将从“中”“国”及“中国”一词的古文字构型、本义及它作为名称的起源等方面来解析这个专有名词的古今意义变化。
二、“中”、“国”、“中国”(一)“中”。
在《说文解字》里释为:“中,内也。
从口,从丨”,指事字。
在甲骨文金文等古汉语里,“中”字像“有旒之旆”,即为有飘带装饰的旗帜,旗杆竖立在正中的位置,将士们围绕“中”听从命令,“望见‘中’之所在即知其中央矣”[2]。
它的本义是正中,中心,又引申为在空间位置上的中央,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等。
(二)“国”。
在汉代简化字中,“国”外边是个“囗”字,代表国家的四面边境,里边的“玉”字则代表各种珍器珠宝。
甲骨文里,“国”常写作初文“或”,并与“邑”关系密切。
由戈和囗两部分组成,后来周初的金文中除了“或”也会写作“國”。
《说文解字》中也用“或”字来对它进行讲解:“或,邦也。
从囗,戈以守其一,一,地也。
域,或,或从土”,段玉裁为之做注:“邦者,国也。
古或、国同用,邦、封同用。
”这也就是说,在古汉语里边,“国、邦、或、域”都能进行通用。
其中,囗表示城墙,戈的本义则为兵器,那么,“国”的意思则为拿着武器保卫城郭,含有保卫一国都城之意。
(三)“中国”。
由上述我们可以知道,“中”是含有正中的意思,而国则是拿着武器捍卫都城,那么“中国”一词代表了什么意义呢?据考证,“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周初,《尚书·梓材》是最早的包含“中国”一词的文献:“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其疆土,于先王肆”。
在《汉语大词典》中,“中国”一词有以下几个义项:1、华夏族2、指称国家、朝廷3、京师4、我国的专称5、指恒河中流一带的中印度地区。
而在《中华大辞典》中则略有不同,包含了一些其它义项,如:谓齐宋也:“中国称齐宋”(《榖梁传》),称大原也等。
《现代汉语词典》中曾注释:“中华: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指中国。
”据此,我将“中国”一词的概念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理方面的概念。
1、国家的中心地区,有时也泛指为国境之中;天下之中心。
如《孟子·公孙丑下》中:“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
”用现代白话文来解释:我想把国家中央这部分地区来给孟子盖房子。
这里的“中国”的意思是“中央地区”。
《战国策》中也说“今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枢纽也。
”“中国”,天下枢纽,天下中心。
2、在上古时期,人们认知水平仍较为低下,认为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就是天下的中心,因此常常在这里建国,寓意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所在,又被称为“中原”。
《史记·秦本纪》中就有这种说法:“僻在雍州,不与中国之诸侯会盟,夷狄遇之”。
这里就是拿秦与中原各诸侯国进行对比,来表明秦地所处位置偏僻。
后来,随着秦朝统一全国,也开始“谓中国人为秦人”。
第二,政治方面的概念。
这种政治上的概念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少见,指一国的中心,如“京师、都城、王畿”等。
这个义项在《诗经·大雅·民劳》中有所使用“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中国”即与“四方”相对,毛传释曰:“中国,京师也;四方,诸夏也。
”《史记·五帝本纪》中“然后之中国而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解释为“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也就是说是帝王所居住的地方,即为国都,国家中心。
第三,民族方面的概念。
这种概念也是较为普遍的,一般都是将华夏族与周边的夷狄相对比,两者在一定意义上是需要同时存在的。
“中国”最初是指中心,因为当时居住于天下中心地区的多为汉族人,又称为华夏族,所以,“中国”一词又有了民族意义上的概念,后来又引申为由华夏民族所建立的政权。
《尚书》里“华夏蛮貊,罔不率禆,恭天成命。
”孔颖达曾为这里的“华夏”一词做疏“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
”[3]第四,文化方面的概念。
在先秦时期,中国常常被看成是具有先进文化的地区的代名词,它在文化意义上的色彩极为浓厚。
上边曾说因华夏族常居于中原地区,就用“华夏”来作为“中国”一词的民族意义,孔颖达在《春秋左传》中又曾做疏为“华夏,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
”华夏,即为中国,中国也又被赋上文化先进的意思,而且这种思想也较为深刻的存在于人们的想法中。
西汉刘向的《战国策》中“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夷行也。
”在这里面,体现了作为中国人的强烈的自豪感。
孔子也十分重视用“礼”来区分中国和四夷,但是,他又有所不同。
他认为,只要是遵从礼义,不管你原来是什么族,那么你就是中国人,反之,如果遵从夷礼,那就只能是蛮夷,并且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他在用文化概念解释“中国”时,又加入了对人的判断标准,较为后世所理解采用。
第五,国别方面的概念。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的意义,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称而存在的,这也是目前这个词所演变出的使用最广泛的意义。
经过以上的概括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一词的意义经历了“地理、政治概念-民族概念-文化概念-国别概念”的过渡与发展变化,从“京师,都城”到一个独立国家的国名,虽然并不是说某个意思只在某个时代出现,但它的确是随着朝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而变化,这也就是“中国”一词衍变为国名的历史过程。
三、“中国”国名的发展过程研究“中国”一词意义的古今发展,仅仅从概念上的解释,是不行的。
我们还要把握它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
(一)西周以前。
一般情况下,根据各种文献史料,我们将“中国”一词最早出现的时期定为西周的初期。
在《尚书》中的“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其疆土,于先王肆”及何尊“余其宅兹中国,自之治民”,都说明在周初时期,“中国”就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词语出现了。
而后《诗经·大雅》中也出现了“中国”一词,在这个时期,它的含义多为“京师、国都”,这应该也就是它作为一个独立词的最初意义。
[4]何志虎在《“中国”称谓的起源》一文中,运用《诗经》作例证来认为“西周自称‘中国’”并以《礼制·王制》为例,表示周边四夷称西周王朝为中国。
通过这两点,证明“中国在西周时就已经具备了国家名称的性质”。
[5]虽然,这一观点论证出了“中国”一词起源于西周,但是他的有些论证是不充分的,如将“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解释为西周的政权实体,而且,未对后来该词再国名方面的发展做进一步描述。
(二)西周至秦统一以前。
在这期间,社会主要是动荡和合并时期,并没有固定的国名代称,主要是它的地理和文化意义的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习惯上将地处中原的齐、鲁、晋等国看作是中国,将秦、楚、吴越看为夷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就曾说“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
这里,就将处于南部的越国看作与中国(中原之国)位置上的对立。
这是它侧重于地理方面的意义。
与此同时,这时期的“中国”也有文化上的意义。
在《礼记·王制》中,将周天子统治地区称为中国,东边的居民为“夷”,南边为“蛮”,西边的叫“戎”,北边的则为“狄”,虽然地域因素占有较大比重,但是,也与各地文化差异有较大关系。
这一时期也就是把中国定义为华夏族及其政权,把少数民族称之为夷族。
(三)秦统一后到唐朝时期。
在秦朝,秦始皇灭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建立中央集权,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将整个连为一体。
在整个秦到唐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因王朝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及各民族的迁移,一般讲中原地区称为中国,如诸葛亮曾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这里的“中国”既是指魏国,也是指中原地区。
但在建立了统一王朝的时期,不但认为中原地区为中国,也将整个统治地区称为中国。
如汉朝时期,汉武帝选将练兵,征讨匈奴,最后结果“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这里的中国就是指汉朝政权,汉朝的统治。
这一时期把中原及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称为中国,但是华夷之分仍较为强烈。
(四)宋元明时期及清前期。
我们一般认为,唐朝以后,虽然仍有盛景,但整个中国是渐趋分裂衰微的,各种民族交替兴起,民族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以华夷来区分,就像孔子的理解一样,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以是否行礼义为判断中国与夷狄的主要标准。
韩愈在作品中对这一思想进行概括:“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程颐程颢这两位理学大家也曾说过,中国如果用了夷狄的礼节,那么也就变成了夷狄。
而元朝作为蒙古族所建立的政权,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并不是当时人们认为的华夏族正统,这时,就在“中国”原来的意义上又添加了正统与非正统的色彩。
到明朝时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民族进一步融合,华夷之分也就逐渐弱化了。
“中国”一词在这一时期的演变,也就反映了当时中国民族关系的变化发展,华夷渐趋一家,中国作为国名的意义也就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五)清后期以后。
这一时期进入了中国一词的现代意义时期。
清后期,列强侵略的逐步加深,西方的民主法制观念的逐步传入,现代化的国家观念产生,古老的华夷观念被打破,世界一体化观念逐渐占据上风。
在与外国进行各种交流时,虽仍会出现“大清、中华”等名称,但更多的时候直接以“中国”为自称,与“英国、法国”等来相对称呼。
后来,民国时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先生的“五族共和”更是将华夷之分弱化,这一阶段的发展基本上完成了中国作为国名的现代意义上的转化。
由上总结,我们可以推出结论:“中国”作为国名存在,最终是形成于民国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