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5.1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2)苏科版【教案】

合集下载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1丰富的图形世界(第2课时)》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1丰富的图形世界(第2课时)》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1丰富的图形世界(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的第一节《丰富的图形世界》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系统接触平面几何图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一些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有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体验几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对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七年级的学生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几何概念和几何证明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几何图形,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如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等,能正确识别这些基本几何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几何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几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并正确识别一些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如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能通过观察实物,正确识别和描述几何图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几何图形,体会几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操作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几何思维水平。

4.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实物图片等。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2 丰富的图形世界 教案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2 丰富的图形世界 教案

5 1丰富的图形世界(2)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知识目标:通过七巧板的拼摆等活动,初步认识垂直、平行、角等有关内容,做到学以致用。

【导学提纲】
1.认识七巧板七巧板的制作欣赏七巧板的并图
2.七巧板的构成:
它是用一个_______形分割成五个________ 形、一个_______形、和一个_________形。

你发现七巧板中最大板面积(三角形)是最小板(三角形)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七巧板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展示交流】
活动一:
找一找:
有互相平行的线段吗?
有互相垂直的线段吗?
你能找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吗?并说出它们的度数。

活动二:
制作七巧板
分割正方形
活动三:
你会拼吗?P123的五个图形
【课堂反馈】
1.拼出下面的图形
2.下面这个图案还没拼完,你能帮忙把它拼完吗?
【迁移创新】
用两副七巧板拼P123“练一练”中的两个图形。

【教学反思】。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丰富的几何图形,包括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形的观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比较初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逐步培养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对基本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图形示例,问题引导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形实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件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电线杆,尺子,剪刀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丰富的图形世界。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如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等。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这些图形的性质。

1七年级数学上册5.1丰富的图形世界学案2(新版)苏科版

1七年级数学上册5.1丰富的图形世界学案2(新版)苏科版

丰富的图形世界七巧板【学习目标】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知识的认识,感悟数学的价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示自己的思考结果。

【学习过程】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富的图形世界-七巧板”。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师: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齐读):1.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知识的认识,感悟数学的价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示自己的思考结果。

师:为了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吗?先学后教一自学指导1认真看课本第123页的“数学实验室”,看图看文字,要求:学会制作七巧板。

思考解决书上的三个问题。

3分钟后比谁回答最准确!2.先学师:看书时,比谁看的认真,坐姿最端正。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看一看生认真的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做一做完成“数学实验室”的问题。

3.后教讨论。

你是怎么做出七巧板的?(二)讨论:用七巧板中的哪些板拼成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你如何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成一个三角形?4块呢?5块呢?6块呢?(三)指出:动手摆一摆会得出答案的。

四、先学后教21.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21页的“练一练”,要求:同桌合作或小组合作用两副或三副七巧板摆练一练中的图形。

自己拼出你喜欢的图形。

4分钟后比谁回答最准确!2.先学师:看书时,比谁看的认真,坐姿最端正。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看一看生认真的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老师要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

议一议要求:回答声音洪亮。

指名口答自学指导的3个问题。

生集体评议。

(三)测一测下面,老师要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

小组合作摆“练一练”中的两个图案。

指名展示。

五、当堂训练作业:必做题:《伴你学》对应页选做题:《补充习题》。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精选3篇)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精选3篇)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精选3篇)《丰富的图形世界》篇1第一章教学评价指导一、总体设计思路:1、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体,认识基本几何体及点、线、面。

2、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认识棱柱的基本性质。

3、通过展开与折叠、切与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数学实践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通过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相互转换的活动过程中,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5、由空间到平面,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观察、操作、描述、想象、推理、交流.二、总体教学建议:1、充分挖掘图形的现实模型,鼓励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图形.2、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其中动手操作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学生学习开绐阶段,它可能帮助学生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以后,它可以用来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

因此,学习之初,教师要鼓励学生先动手、后思考,以后,则鼓励学生先想象,再动手。

3、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如开展正方体表面展开、棱柱模型制作等教学。

几点说明:1、为什么安排展开与折叠、切与截、从不同方向看等那么多实践活动,目的是什么?2、教学中要处理好动手操作和思考想象的关系?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性质的认识过程用自己语言充分地描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归纳出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更好地想象图形。

4、展开与折叠的目的与处理(想和做的关系:先做后想----先想后做)三、总体评价建议1、关注学生在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数学活动中空间观念的发展。

2、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柱、锥、球的实物模型。

3、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数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的程度以及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4、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让他们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成长的历程。

四、每一节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建议与评价方法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一课时: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七年级数学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新版)苏科版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几何体;2.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下面的图片有许多常见的几何体.你能找到哪些几何体?一、认识几何体试一试:把图5-1中的物体与图5-2中的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如图5-3,从建筑物的局部可以抽象出棱锥、棱柱.议一议:1.从本节开头的三幅图片中能抽象出哪些几何体?2.从你的身边,你还能找到哪些几何体?把图5-1中的物体与图5-2中的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归纳:如果只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考虑其他属性,我们就可以将物体抽象成几何体.1.从天坛图片中可以抽象出圆锥,从东方明珠电视塔图片中可以抽象出球体等.2.寻找身边的几何体.二、平面与曲面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水管、易拉罐的侧面、地球仪的表面等都给我们以曲面的形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反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几何体由点、线、面组成.结合实例,认识平面与曲面.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点动成线,舞动的荧光棒——线动成面.三、棱柱、棱锥有关概念如图5-4,棱柱、棱锥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1.通过比较,你能说出棱柱、棱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2.你能分别说出圆柱与棱柱,圆锥与棱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结合图形,认识棱柱、棱锥有关概念.1.棱柱、棱锥的相同点:棱柱、棱锥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不同点:棱柱的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2.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它们都分别有2个形状、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底面;棱柱与圆柱的不同点:(1)棱柱的表面由平面图形组成,组成圆柱的面中有一个是曲面;(2)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圆柱的底面是圆面.棱锥与圆锥的相同点:它们都只有1个底面且都是平面图形;棱锥与圆锥的不同点:(1)棱锥的表面由平面图形组成,组成圆锥的面中有一个是曲面;(2)棱锥的底面是多边形,圆锥的底面是圆面.课堂练习:A:1.从下面的图片中,你能抽象出哪些几何体?请与同学交流.B:2.(1)围成下列几何体的各个面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2)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课堂小结:谈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丰富的图形世界2教案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丰富的图形世界2教案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2)
(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识别生活中的几何体,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
2、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对比思想、分类思想;
3、经历从现实是世界中抽想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并能对它们进行分类;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类。

【教学难点】
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并能对它们进行分类;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类。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如图,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请你认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研讨』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木块,在它的每一个面上挖出一个小的正方体木块,则表面增加多少个小正方形的面?
『例题讲评』
例、下图是图(1)的正方体切去一块,得到图(2)~(5)的几何体,(动手操作)
①它们各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
②举例说明其他形状的几何体也切去一块,所得到的几何体的面数、棱数和顶点数各是多少.
③若面数记为f,棱数记为e,顶点数记为v,则f+v-e应满足什么关系?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等,通过对这些图形的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感受图形的特征,体验图形的丰富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缺乏系统的几何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和激励,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思考中掌握图形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几何图形,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丰富性,培养对几何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几何图形。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图形的特征。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实物模型和图片,以及相关的教学卡片。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实物模型和图片,以及练习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自行车、房屋、圆形桌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201X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新版)苏科版

201X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新版)苏科版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新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几何体;2.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几何体;认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棱柱、棱锥的特点。

教学难点:确定几何体的点、线、面的数目;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演示探究、归纳、讲授法。

四、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具。

五、教学过程:(预习准备:搜集一些建筑物的图片,生活中的一些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创设情境欣赏图片播放一组图片揭示课题举例回答介绍常见的立体图形:说一说你能在自己的图片和实物中找出这些几何体?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你知道吗1、面可以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

你能举出生活中平面与曲面的实例吗?说说几何体中的平面与曲面。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你能举出实例吗?3、线与线相交得到点,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你能举出实例吗?学生讨论认识棱柱下面我们主要探究表面是平面的棱柱和棱锥。

1、底面、侧面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且互相平行。

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

2、棱: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

侧棱长都相等。

3、顶点:棱与棱的交点命名:六棱柱。

探索:棱柱的顶点、棱、侧棱、侧面的数量关系。

实物投影,学生代表讲方法。

分类,特殊→一般学生讨论后回答认识棱锥1、底面、侧面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

2、棱、侧棱3、顶点:各侧棱的公共点。

棱柱顶点底面侧面侧棱棱锥顶点底面侧面侧棱探索:棱锥的顶点、棱、侧棱、侧面的数量关系。

实物投影,学生代表讲方法。

说说棱柱、棱锥中数顶点,棱,面时的异同点。

如六棱柱和六棱锥学生讨论填表你知道吗图形由点、线、面构成。

练习1、在横线上填出几何体的名称。

2、把实物与类似的几何体用线连起来。

3、面与面相交得到,线与线相交得到。

4、圆柱体由_______个面围成,_______个曲面,_______个平5、三棱柱有个底面,个侧面,条侧棱,共有条棱,有顶点。

七年级数学5.1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5.1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苏科版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考
一、欣赏照片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照片上有哪些物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形状吗?
学生观察照片,思考后回答
1、调动课堂气氛
2、引出立体图形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
二、图形的认识,区分及分类
(一)图形的认识
1、巩固对球体圆柱、圆锥的认识
1、出示乒乓球,指出是球体
2、出示茶叶罐,指出是圆柱
可由学生自己先总结
板书设计
丰富的图形世界
圆柱与棱柱
圆柱圆柱异:
柱体旋转体同:
棱柱圆锥
圆锥与棱锥
锥体圆锥棱柱异:
多面体同:
棱锥棱锥
六、课后反思
“让学生经历……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目标之一。如何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展。精心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学习,体会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
丰富的图形世界
课题
§3.1丰富的图形世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自己熟悉的事物,多方面、多形式地对图形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空间感;
2、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合作,通过对图形的比较、分类,能描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图形的区分与归类
教学难点
空间感的形成
教学方法
教学互动
教和学的过程
3、出示蛋筒,指出是圆锥
4、将实物分类
学生上台动手操作
学生在小学已对球体、圆柱、圆锥有了初步认识,这儿要加深对这三种图形的认识
2、认识棱柱
1、出示牙膏盒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长方体与圆柱体的异同
3、引导学生得到棱柱的概念

数学:5.1丰富的图形世界(第2课时)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

数学:5.1丰富的图形世界(第2课时)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

5.1丰富的图形世界(2)教学目标目的与要求:认识几何体,会对柱体、锥体与球体等图形进行或判断.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能将立体图形识别与分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观察,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形状的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教学重难点:立体图形的分类和识别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教师请木工师傅用木头做了几个高度、宽度差不多的几何体,分别是长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现在蒙上你的眼睛,老师从这四个几何体中任选一个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纸盒内(纸盒的深度超过几何体的高度),盖严.你能不能只用摇动纸盒的方法就可以“听”出盒内放的是什么形状的几何体吗?说说你的理由.2、知识引导例1、(1)请找出与图②具有相同特征的(2)找出具有相同特征的图形,并说明相同特征.解答(1)⑧与②都是棱锥;①、④和②都由六个面转围成;⑦⑧②都是锥体;①④⑤⑧②都是平面围成的几何体.(2)1.按柱体、锥体、球体分:①③④⑤是柱体;②⑦⑧为锥体;⑥是球体.2、按几何体表面有无曲面分:①②④⑤⑧都是平面围成的几何体;③⑥⑦都是带曲面的几何体;3、按有没顶点分:①②④⑤⑦⑧都是有顶点的几何体;③⑥是无顶点的几何体.例2、判断题:(1)柱体的的上下两个面形状一样()(2)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棱柱的侧面可能是三角形()(4)棱锥和圆锥的形状有相同之处()(5)表面有曲面的几何体都可以流动滚动()(6)棱柱的棱长都相等()解答:1、×(柱体的两个底面是一样的,它的两个底面形状相同,大小也一定相同)2、√3、×(棱柱的侧面只可能是长方形(直棱柱)或平行四边形(斜棱柱))4、√(都有一个锥顶点)5、√6、×(侧棱都相等)例3、如图(1)(2)(3)(4)为四个平面图形(1)数一数每一个图形各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这些边围出了多少个区域?请将你的结果填入下表中:(2)观察上表,推断出一个平面图形的顶点数、边数、区域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现已知某一个平面图形有999个顶点,且围成了999个区域,试根据(2)中推断出的关系,确定这个图形有多少条边?解答:(1)8、12、5、6、7、2、10、15、6 (2)顶点数+区域数-边数= 1(3)1997猜想:如果将上述图形改成多面体:如正方体,三棱柱,五面体,七面体,如图,则它们的顶点数、棱数、面数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吗?图顶点数边数区域数(1)463(2)(3)(4)(1)(2)(3)(4)(分组讨论,形成结论:欧拉公式:顶点数+面数-棱数=2)思考题:1、有这样一个几何体,它的各个面的形状都是相同的,任何两条棱之间都没有互相平行的,并且它的面数和顶点数相等,这是什么几何体?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共有多少条棱?解答:三棱锥,每一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共有六条棱2、棱柱、棱锥的面相交成棱,最少的棱有几条?有没有7条棱的棱柱或棱锥?说出你的理由. 解答:我们知道当棱柱与棱锥的底面边数相同时,总有棱锥的边数少于棱柱的边数.而棱数最少的棱锥是三棱锥,有六条棱.但四棱锥的棱数为8条,因此不可能有7条棱.(其它棱柱、棱锥的顶点不少于5个,每个顶点至少是3条棱,因此棱数不少于5×3÷2>7)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六、课堂练习P121 1、2七、课堂作业P122 3、4八、教学反思。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同步教案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同步教案

课题: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课时: 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几何体;
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情境引入
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下面的图片有许多常见的几何体.
你能找到哪些几何体?
回答找到的几何体。

教学过程认识几何体
试一试:
把图5-1中的物体与图5-2中的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
如图5-3,从建筑物的局部可以抽象出棱锥、棱柱。

议一议:
1.从本节开头的三幅图片中能抽象出哪些几何体?
2.从你的身边,你还能找到哪些几何体?
1.从天坛图片中可以抽象出圆锥,从东方明珠电视塔图片中可以抽象出球体等.
2.寻找身边的几何体.。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2)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2)

苏教科版初中数学
重点知识精选
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苏科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5.1丰富的图形世界(2)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何体,会对柱体、锥体与球体等图形进行或判断。

2、通过观察能将立体图形识别与分类
3、学会观察,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形状的认识逐步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

重点、难点:运用“对比思想、分类思想”探索棱柱、棱锥、圆
柱、圆锥和球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
1、教室内有哪些物体类似于正方体、长方体?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两种几何体的特征。

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3、指出圆柱、圆锥各相关部分的名称。

4、圆柱、圆锥分别由几个面围成?描述圆柱、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二、探索学习
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三、课堂整理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2《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2《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2《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丰富的图形世界》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别,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特征及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与区别,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立体图形。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交流,发现立体图形的特征。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立体模型、平面图形卡片、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一套立体图形卡片、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立体图形,如球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2.呈现(10分钟)分发立体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立体图形的名称,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立体图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用平面图形卡片拼出该立体图形。

完成后,各组展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进行拼组?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立体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类立体图形。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设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点、线、面、体等基本概念,并能正确识别与描述。

●掌握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性质。

●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绘制基本图形。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探索图形的性质与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图形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习惯,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重点●掌握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的概念。

●识别并描述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理解图形的性质与规律。

难点●理解图形的空间关系与变换。

●灵活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选择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介绍图形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模型或多媒体展示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探索图形的性质与规律。

●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观点,进行互动交流,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理解知识。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四、课程活动设计与编排活动一: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图形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活动二:新课探究(20分钟)●讲授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的概念与性质。

●展示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它们的性质。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绘制图形、制作模型等,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活动三:巩固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活动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建议,共同改进教学方法。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2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2

5.1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几何体。

2、通过丰富的实例,知道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

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3、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讨论交流】1、我们生活在丰富的图形世界里,各种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从下图中你能看出哪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哪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与你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谁发现的多。

2、找找教室内的物体,说说你发现了那些图形?二、【自主探究】1、填一填先让我们来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请在如图所示的横线上填写几何体的名称。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举例说出哪些物体与棱柱、棱锥类似?哪些物体与圆柱、圆锥类似?哪些物体与球类似?并说出各自有什么特点?2、看一看请你说出下列物体和给我们以什么的形象.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水管、易拉罐、地球仪的表面等.由此可知面可以分为()和().3、学一学(1)根据棱柱上各部分结构的名称,你能在棱锥上也标注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吗?试一试。

讨论:(1)图片中的棱柱、棱锥各有多少个点?多少条交线?请你给这些点和线作出对应的定义?①棱柱、棱锥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②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③底面与侧面的交线叫做底边.④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⑤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2)你能说出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关系,棱柱的各侧棱间的关系,棱柱、棱锥的侧面各是什么图形?两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且平行;各侧棱相等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棱锥的侧面是三角形.2、①观察这张地图,如果把每条路看成一条线,那么线与线相交得到什么?你还能举例吗?②观察上面两个几何体的面,面与面相交得到什么呢?你还能举出实例吗?线与线相交可以得到().面与面相交可以得到().即点动成( ),线动成( ).观察一下你所在的教室,举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丰富的图形世界
一、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几何体;
2.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基本几何体
2.在“游戏”学数学
3. 棱柱、棱锥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二:(第二课时)
观察上面各几何体,包围它们的面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找出图中的面数、棱数、顶点数之间的关系,与同学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体会?
1.习题3.1第3、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