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科版三年级语文教科上册9.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古诗三首》。

(2)理解古诗《古诗三首》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词和词组,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默写,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感受古诗的美。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能力,培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古诗三首》。

(2)理解古诗《古诗三首》的内容和意境。

难点:(1)学会生词和词组,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巩固记忆。

(2)向学生介绍《古诗三首》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古诗《古诗三首》,注意停顿和语气。

(2)指导学生正确背诵古诗,可以分组进行比赛。

3. 生词学习:(1)讲解诗中的生词和词组,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

(2)通过例句和练习,巩固生词的学习。

4. 内容理解:(1)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辅助理解。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受。

5. 板书设计:(1)在黑板上画出诗的板书,包括题目、作者、诗句和关键词。

(2)用粉笔标注重点字词和意境,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复习古诗《古诗三首》,并尝试默写。

2. 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和背诵。

3. 请学生观察自然景物,写一首简短的诗歌,培养对自然的感悟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的参与度如何等等。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残、犹、傲、君、橙、橘”,指导书写“赠”。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等方法大致理解古诗大意。

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大致理解古诗大意。

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揭示诗题。

1.背诵《山行》引出古诗《赠刘景文》。

2.板书诗题《赠刘景文》。

3.指导书写“赠”。

(1)学生观察“赠”。

(2)自由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4)学生仿写(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评价。

4.指导理解题。

5.了解诗人(简单了解)。

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读好节奏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荷尽,擎雨盖、菊残犹傲霜枝橙。

3、检查生字:(小老师带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送进句子自由读一读。

注意读通句子(指名读,师范读,男女生读,齐读)。

5、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诗歌诗歌,诗中一定藏着动听的歌。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读出节奏。

6、师范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对读、叠读),男女生合读(对读、叠读)、齐读。

三、再读诗歌,想象画面,了解诗中描写的景物。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诗中不仅有歌,诗中还有画呢。

请同学们默读古诗,边读边圈出诗中描写的秋天景物(不动笔墨不读书)。

2、汇报交流。

3、相机板书。

4、用所圈的词语理解诗句。

(1)看到“荷”你想到了什么?深秋的“荷”在诗人眼里又是怎样的呢(指导看插图,副板书:看插图)?理解“擎雨盖”(副板书:借助注释)看到这样的景诗人会发出怎样的感叹?请你用上一个感叹词。

(板书:唉!),带上这个感叹词读:唉!荷尽已无擎雨盖(指名读,齐读,合作读)(2)根据所圈的“菊残”“傲霜枝”你看到、想到怎样的画面?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副板书:联系生活),诗人看到这样的景又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提醒学生诗人虽看到荷已尽,而菊还“傲霜枝”此时诗人的心情会怎样(好一点),诗人会发出“咦!”(板书:咦!)5、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句,诗人看到这些景会对好朋友刘景文说些什么呢?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讲解古诗背景
总结词:知识普及
详细描述:介绍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古诗的创作意图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 内涵和意义。
讲解古诗内容
总结词:文本解析
详细描述:逐句讲解古诗的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美感和深 层含义。
课堂互动与讨论
总结词:互动交流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 诗三首》教学设计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难点与重点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古诗三首》中的生字、 生词,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
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能够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自我评价
01
总结词:自我认知
02
详细描述:学生通过自我评价, 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 相应的改进计划。
教师评价与反馈
总结词:专业指导
详细描述: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 业情况,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反馈,帮 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 的地方。
重点二
古诗中的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
重点三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解决方法
方法一
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古 诗的背景和情境,帮助
学生理解
方法二
结合注释和教师讲解, 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和
特殊语法结构
方法三
通过朗读、背诵、讨论 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
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方法四
通过比较阅读、拓展阅 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 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三首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三首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课设计:古诗三首教课目的: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课文,在朗读中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深沉感情,感觉人间友谊的美好。

2.认识本课的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

教课要点:以朗读为主,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深沉感情。

教课课时: 3 课时第一课时:《送元二使安西》讲课时间:教课流程:一、诵古诗,初读解题。

1.配合《阳关三叠》的乐曲,在大屏幕出示诗文。

读题导入,运用组词、归类法教课使。

2.教课故人。

3.元二出使到哪里?解读安西。

学生找资料明确地址。

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诗题的意思。

二、找地名,了然诗意。

1.找出诗中其余表示地名的词。

2.研究以上两地址的详细地点。

生找资料师增补课件出示地图,明确地址。

3.同时出示标有三个地名的地图,用上三个地名,再谈谈题意。

4.算行程,领会离情。

看地图,算算元二出使安西的大概行程。

三、诗配画,领悟诗旨。

过渡:王维不单是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闻名的画家。

假如你就是王维,要给自己的这首诗配上一幅画,该画上些什么?需要重申些什么?再谈谈依据。

1.雨,什么时候的雨?如何的雨?2.客舍,客中送客。

3.柳,留。

先人折柳赠别。

4.酒,美酒千杯万盏,借酒饯行。

四、明古风,体会别意。

人生自古重分别,古代社会因为各种原由,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程和生命安全都很难料想。

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五、悉评论,赏读古诗。

1.古人对此古诗的评论是后之咏别者,纵有万语千言,殆不出其意以外。

2.此诗的又名:《渭城曲》《阳关三叠》。

3.赏识并咏唱依据此诗创作的古曲《阳关三叠》。

六、写回信,拓展延长。

听说,元二到达安西一年后,曾给王维写过一封信,但因为年月长远,这封信已残破不全,聪慧的你,能依据今日这堂课,补全这封信吗?第二课时:《赠汪伦》讲课时间:教课流程: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 ,你们喜爱古诗吗 ?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宝,大家学习背诵了好多古诗,在学校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特别优异,你们愿意展现一下自己的学习成就吗?1.看谁最聪慧,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

最新教科版(六三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优秀教案第三课时 (1)(精品)

最新教科版(六三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优秀教案第三课时 (1)(精品)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曛、知己、君”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懂得这首诗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想象当时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小黑板,。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同学们,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吗?面对失败,你当时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2.指名回答。

3.是啊!世界上没有人一生从不失败,从来不会遇到困境。

(板书:面对困境)面对困境,有的人怀着一种忧伤,把失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倾注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阅读,而后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二、新课学习(一)自选短文,初谈感受。

1.同学们手上拿着的一首古诗、三篇短文,都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老师每读一次,都会被里面的故事所震憾、所感动。

我想,这么好的故事应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前这几篇短文大家都读过了,现在就请你选择一篇你感受最深的文章,再把它读一读,特别是那些感动你的话,多读几遍。

读好后请你谈谈你的感受或理解。

2.(学生交流,从学生的答案中板书。

)如:自信、不气馁、乐观、接纳失败、积极面对人生、靠自己、不向逆境低头等等。

3.说得真是太好了!同学们,面对困境我们是应该(学生读——板书。

)4.过渡:听了大家刚才的交流,谈的大多是自己对三篇短文的理解,而朱老师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恰恰是《别董大》这首诗给我的感受最深。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别董大》这首诗,看看在这首诗中,到底是什么感动了老师,或许你读着读着,你也被深深地感动。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9.古诗三首(说课稿)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9.古诗三首(说课稿)

《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一、说教材《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

这首诗既不刻画酒席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三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朝”、“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三、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还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感悟。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采用通过诵读引导学生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

让学生读出感情,从而自然而然的就进入到古诗的意境中,以期达到:情,在读中悟;画,在读中呈现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1.大纲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为了变课堂上教师教为学生自主的学习,让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双主体,课堂上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上《古诗三首》精品教案(第一课时)

三上《古诗三首》精品教案(第一课时)

第二单元金秋时节单元说明本单元的内容无论是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有描写秋景的,有描写秋天的声音的,有描写秋雨的,这些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都表达了对秋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既是对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的回顾,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一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在理解、朗读、背诵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感受力,并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二是有意识地提前布置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象,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且在仿写练习时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发。

教材分析4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山行课时目标1.认识“径、斜”等生字,会写“寒、径、斜、霜”等生字。

2.通过观察图片,看注释,查字典,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等方法,推测、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进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秋天的图片,明确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形成单元整体印象,从单元整体学习目标过渡到课文学习。

导语:同学们,说到秋天,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我们每个人对秋都有不同的发现和感受,秋天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今天我们就要踏上一个新的单元学习之旅,主题就是“金秋时节”。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吟诵秋天的诗歌,描绘秋天的画卷,感知秋天的气息,聆听秋天的声音,从而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三首古诗的主要内容和意境。

(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尊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春晓》的教学设计(1)学习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3)学习生字词,如“晓、花、风雨”等。

2. 古诗《静夜思》的教学设计(1)学习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感受思乡之情。

(3)学习生字词,如“静、夜、思”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三首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3)学习并运用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的一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直观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

(2)合作学习法: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想象联想法: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的图片、音乐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2)黑板、粉笔:用于书写生字词和讲解古诗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本节课的三首古诗,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

教科版第九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科版第九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科版第九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科版第九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要求:
1、会认“涧”“滁”2个生字,正确读写“涧边、花重、卷地”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并能默写。

能力培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重点体会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法读中感悟教学内容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首有关描写自然美景的古诗。

板书课题。

二、读中学学习《滁州西涧》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会认“涧”“滁”2个生字。

2、小组内读古诗讨论:正确认读、理解“独、深树、春潮”等词语含义。

班级交流汇报。

3、小组比赛读古诗要求:读出断句,能让听众听出韵律感。

评出读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让同学说说读的好在哪里。

4、再读古诗要求读出韵律 5、解义小组合作:根据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的理解说说诗意。

6、思考:这首古诗写的是哪一种美景?(野外)你还读过描写美景的古诗吗?说给大家听。

7、扩展:你还知道王维的哪些古诗。

根据以上方法学习《春夜喜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三、开展赛诗会要求: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背诵古诗五、练习默写六、课外扩展:找出描写美景的。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重点学习三首古诗,包括《清明》、《小学士》、《登鹳雀楼》。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帮助学生了解诗歌艺术,感受古诗中的美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三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2.掌握古诗的基本诗歌艺术;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清明、小学士、登鹳雀楼三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2.掌握古诗的基本诗歌艺术。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一些词汇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2.学生对于古诗中的诗歌艺术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三首古诗的课堂演讲录音或视频;2.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准备三首古诗的注释,以便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3.准备三首古诗的背景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4.寻找三首古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古诗课堂演讲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和诗歌艺术。

2. 学习古诗(40分钟)1.学习《清明》古诗。

(1)呈现古诗,让学生一起朗读。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教师边听边提示。

(3)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古诗的感受和理解。

(4)老师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和短语,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2.学习《小学士》古诗。

(1)呈现古诗,让学生一起朗读。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教师边听边提示。

(3)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古诗的感受和理解。

(4)老师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和短语,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3.学习《登鹳雀楼》古诗。

(1)呈现古诗,让学生一起朗读。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教师边听边提示。

(3)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古诗的感受和理解。

(4)老师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和短语,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3.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讨论三首古诗的异同点和共同点;2.总结古诗中的诗歌艺术和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本教案主要针对三年级学生,旨在通过学习《古诗三首》这篇课文,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魅力,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案围绕“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六个部分展开,具体内容如下:一、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并能正确朗读《古诗三首》中的诗句。

2.理解《古诗三首》中的意境和情感,并能以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三首》中所表达的意象和情感。

2.培养学生正确朗读和解读古代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2.鼓励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诗三首》课文,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然后向学生介绍《古诗三首》这篇课文,让学生猜测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2.课文学习(20分钟)教师逐句朗读《古诗三首》,并解释生词。

然后请学生跟读,并通过讨论的方式梳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感悟与表达(25分钟)请学生回忆、复述诗歌的内容,并让每位学生选择一句喜欢的诗句进行朗读和表达。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句的内涵,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4.创作与扩展(25分钟)根据《古诗三首》的主题和情感,鼓励学生创作一两句自己的诗句,可以是对古诗的延伸,也可以是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学生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评价与反思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取学生的课后反馈和观察学生的作业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调整教学策略,并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创作环节中,学习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小朋友们,咱们这节课要一起完成三个超有趣的目标哟!1. 能读准古诗里的字音,读顺诗句,就像唱歌不跑调一样。

2. 大致搞懂古诗的意思,知道诗人在说啥,像个小侦探一样找出秘密。

3. 感受古诗的美,体会诗人的心情,说不定还能和诗人成为好朋友呢!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来啦!1. 要把古诗读得顺顺溜溜,字音准准的。

2. 弄明白古诗里那些好玩的画面和意思。

难点也别害怕!就是体会诗人藏在诗里的小心思和感情,这可得动动脑筋哟!三、教学方法。

咱们要用好多好玩的方法来学!1. 大声朗读法:像小喇叭一样大声读,读着读着就熟悉啦!2. 图画想象法:在脑子里画出古诗里的美景,就像看动画片一样。

3. 小组讨论法:和小伙伴们一起说说自己的想法,说不定会有新发现!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穿越到古代,去看看诗人们都在干啥!准备好出发了吗?2. 初读古诗。

老师先读一遍,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认真听。

然后小朋友们自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小伙伴。

3. 理解诗意。

咱们一句一句来看,老师来当解说员,给你们讲讲诗里的故事。

小朋友们也可以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想象一下诗人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

4. 体会情感。

猜猜诗人写诗的时候心情怎么样?是高兴还是难过?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来呢?大家一起找一找。

5. 背诵古诗。

咱们比赛看谁先背下来,背得又快又好的有小奖励哟!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演着背。

6. 拓展延伸。

找一找还有没有类似的古诗,和小伙伴分享。

自己试着也写几句小诗,当一回小诗人。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9.古诗三首(教案)【新版】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9.古诗三首(教案)【新版】

9.《古诗三首》教案【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别董大》【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

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下面我们,我们共同赏析王维的这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板书诗题:送元二使安西(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2)强调题目读法(3)我先来阐明一下我们本节学习古诗的三个重要步骤①晓字音,知作者②抓字眼,明诗意。

③多吟诵,悟诗情。

二、阶梯引领,逐层悟情(1)晓字音,知作者1.对于王维你了解多少?2.让我们自由地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可以借助字典。

3.生汇报,师纠正,检查学习效果。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①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浥:湿润(注意字型)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师:这一句你认为怎样读?指几名读。

②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

舍:she四声,宿舍、校舍。

多单字,还读三声,舍不得、舍己救人。

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师: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和前一句连起来读读。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请。

三年级《古诗三首教案》教案(精选3篇)

三年级《古诗三首教案》教案(精选3篇)

三年级《古诗三首教案》教案(精选3篇)三年级《古诗三首教案》教案(精选3篇)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古诗是一部分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身为教师或者准教师,我们有必要学习研究古诗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清晰透彻的理解古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意义。

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三年级《古诗三首》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三年级《古诗三首教案》教案(篇1)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

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

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

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

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

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

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

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课件:岳麓山)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峰海拔297米。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三首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山行》、《枫桥夜泊》和《夜雪》。

(2)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学会通过古诗中的关键词语来感受和描绘画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山行》、《枫桥夜泊》和《夜雪》。

2. 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字词,感受诗中的意境。

2. 学会通过古诗中的关键词语来描绘画面。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古诗《山行》、《枫桥夜泊》和《夜雪》的课件或黑板报。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古诗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或黑板报,引导学生观察古诗的题目《山行》、《枫桥夜泊》和《夜雪》。

(2)学生分享自己对题目的一些理解和想象。

2. 朗读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停顿、语气和韵律。

(2)学生自主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3. 理解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4. 欣赏意境(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关键字词,如《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夜雪》中的“夜深知雪重”。

(2)学生通过关键字词来描绘画面,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5. 背诵古诗(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背诵古诗。

(2)学生自主背诵古诗,巩固记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7. 作业布置(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以《山行》、《枫桥夜泊》和《夜雪》为题材,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每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识字知识来认读生字词。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法来理解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理解每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

2. 教学难点:(1)认读生字词,理解古诗中的难点词语。

(2)通过朗读、默读等方法来理解古诗的内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古诗的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2)收集与古诗相关的资料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录音带,播放第一首古诗的朗诵。

(2)引导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2. 学习第一首古诗:(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给予辅导。

(2)教师讲解古诗的背景和创作意境。

(3)学生朗读、默读古诗,理解诗意。

(4)学生讨论交流,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5)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3. 学习第二首古诗:(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给予辅导。

(2)教师讲解古诗的背景和创作意境。

(3)学生朗读、默读古诗,理解诗意。

(4)学生讨论交流,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5)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4. 学习第三首古诗:(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给予辅导。

(2)教师讲解古诗的背景和创作意境。

(3)学生朗读、默读古诗,理解诗意。

(4)学生讨论交流,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5)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五、巩固练习:1. 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古诗的理解。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古诗知识竞赛,增加学习兴趣。

3. 学生分组进行古诗表演,增强对古诗的体验和感受。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 理解古诗《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夜泊牛渚怀古》、《秋浦歌》的意境和主题。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运用图片、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3. 采用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悟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首古诗:《静夜思》1. 朗读和背诵《静夜思》。

2. 学习生字词,如“床前”、“光景”、“明月”等。

3. 解析诗句的意境和主题,理解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古诗:《望庐山瀑布》1. 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 学习生字词,如“庐山”、“瀑布”、“遥看”等。

3. 解析诗句的意境和主题,理解诗人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第三首古诗:《登鹳雀楼》1. 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

2. 学习生字词,如“鹳雀楼”、“落日”、“千里”等。

3. 解析诗句的意境和主题,理解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叹和人生的感悟。

第四首古诗:《夜泊牛渚怀古》1. 朗读和背诵《夜泊牛渚怀古》。

2. 学习生字词,如“牛渚”、“怀古”、“吟鞭”等。

3. 解析诗句的意境和主题,理解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第五首古诗:《秋浦歌》1. 朗读和背诵《秋浦歌》。

2. 学习生字词,如“秋浦”、“歌吟”、“白鹭”等。

3. 解析诗句的意境和主题,理解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朗读、默写、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古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古诗《静夜思》。

2. 学生自读《静夜思》,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

三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精选3篇)

三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精选3篇)

三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精选3篇)三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精选3篇)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三年级《古诗三首》教案模板,希望大家喜欢!三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山行》。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的读音和用法。

3.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

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4.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

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理由。

四季风景如画,四季都是诗情画意的。

在这美好的秋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三首关于秋天的诗歌。

板书,齐读课题。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歌《山行》。

二、整体感知1.认识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著有《樊川文集》。

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你还知道杜牧的其他诗歌吗?预设:《清明》、《秋夕》等。

2.听《山行》的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自由朗读《山行》:(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4.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节奏。

预设: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古诗三首》的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互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诗歌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古诗三首》包括《春晓》、《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这些古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夜晚的宁静和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色。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古诗三首》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解释生词和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4 应用与拓展学生通过写作或绘画的方式,将古诗中的美景或情感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朗读、背诵和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写作或绘画作品的评价,来评估学生对《古诗三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也可以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课文文本准备《春晓》、《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的文本,确保文本准确无误。

6.2 教学用具准备投影仪、笔记本电脑、音响设备、白板和教学卡片等教学用具。

6.3 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古诗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源,以及拓展阅读材料。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7.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音乐和场景模拟等手段,创造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感知的教学情境。

7.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发现古诗中的美和哲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9、古诗三首《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别董大》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

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下面我们,我们共同赏析王维的这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板书诗题:送元二使安西
(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2)强调题目读法
(3)我先来阐明一下我们本节学习古诗的三个重要步骤
①晓字音,知作者
②抓字眼,明诗意。

③多吟诵,悟诗情。

二、阶梯引领,逐层悟情
(1)晓字音,知作者
1.对于王维你了解多少?
2.让我们自由地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可以借助字典。

3.生汇报,师纠正,检查学习效果。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
①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
浥: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
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师:这一句你认为怎样读?指几名读。

②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

舍:she四声,宿舍、校舍。

多单字,还读三声,舍不得、舍己救人。

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师: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和前一句连起来读读。

③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请。

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

更尽:再饮完。

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读出来,好吗?
④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元二喝下这杯酒了吗?我分明感觉到这酒里还有点别的滋味。

你品出来了吗?这一杯酒够不够?那就……读出来—
⑤大家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及全诗的意思。

(3)多吟诵,悟诗情。

1.师生共读(配乐阳关三叠)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从诗中的哪些字词中最能看出王维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呢?(“劝君、更尽、无”作者先写景,再写情,是借景抒情。


2.想象自己与亲人朋友分别时的场面,加上你从诗中体会到的情感,再读这首诗。

生自由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议。

再指名读。

有时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我们还可以加上动作朗诵这首诗。

(生练习)
4.下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诵这首古诗。

小组读、轮诵、表演读、唱诵……
二、方法运用,自主解读。

1.在我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离别容易相会难,所以描写送别的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投影出示《赠汪伦》
2.通过上一首诗的学习,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应该---师生共同总结学法
3.同桌之间运用方法合作学习。

4.汇报:
(1)读准音
(2)明诗意。

指名汇报、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重点理解“将
欲行”“踏歌”“不及”“深千尺”感情朗读体会李白依依不舍。

(3)悟诗情。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赠汪伦》联系我们刚才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5.能不能把这首千古佳诗记在心中!师生共同背诵
三、拓展延伸,多元抒怀。

1.你还了解哪些描写送别的诗?
2.总结:不论是以酒相送、还是以歌相送说到底都是因为朋友之间有什么?
3.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才被称为民族的瑰宝啊!布置作业: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自学第三首《别董大》。

4.教师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