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读后感doc资料

合集下载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体会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体会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体会教育,那可是咱国家发展的根基,是民族复兴的希望之光啊!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关系到咱们每个人的大事。

你想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教育,就像一艘没有坚固船底的大船,在时代的波涛中能航行多远?就像一棵没有扎实根基的大树,在风雨中能挺立多久?教育强国建设,首先得让教育资源更加公平。

不能让城里的孩子享受着丰富的图书、先进的实验室,而农村的孩子只能对着简陋的课本发愁。

这公平吗?这就好比一场比赛,有人穿着专业的跑鞋,有人却光着脚丫,能一样吗?所以,我们得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再者,教育的质量那必须得提高。

老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得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咱们可不能培养出一群只会背书的“书呆子”,得让孩子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这就像做饭,不能只是把食材煮熟,得做出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佳肴,让人吃得开心,还能长身体。

还有啊,教育不能只看重分数,得注重品德的培养。

一个人就算成绩再好,如果品德不行,那能算是真正的优秀吗?这就如同一个外表华丽的盒子,里面装的却是坏了的东西,有啥用呢?我们要培养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社会担当的下一代。

另外,职业教育也不能被忽视。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学术的道路,有的人动手能力强,那就得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职业教育,让他们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这就像不同的种子,有的适合在花园里绽放,有的适合在田野里茁壮成长,都能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美丽。

教育强国建设,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得加大投入,学校得创新教学方法,家长得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得为这个目标出一份力。

难道我们不希望看到未来的孩子们都能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吗?难道我们不想让咱们国家因为强大的教育而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耀眼吗?答案肯定是想啊!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为了美好的明天,加油!。

致教育心得体会

致教育心得体会

《致教育》让我如沐春风——读汤勇局长《致教育》有感独树中心小学刘克清这个寒假读了汤勇局长——《致教育》“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家”这本书,让我如沐春风。

我懂得了只要奋斗就有收获;教育应该关注人关注人性;让蜗牛带我们去散步,共同体味岁月的悠悠与无痕,风景的独好与曼妙,岁月成长的快乐与美好。

一、“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家”不忘教育的初心和本真读汤勇局长的《致教育》,让我们如梦方醒的是要“不忘本真,让教育回家”。

汤勇局长在书中阐述:“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家,就不能忘记教育无论在什么样的语境中,人总是第一位的;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家,就不要忘记了教育是慢的艺术;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家,就不要忘记了教育的初衷和本真;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家,就不要忘记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是尊重个性;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家,就不要忘记了教育必须让孩子担负起成长责任;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家,就不要忘记了教育的取向是让孩子学会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不忘初心,让教育回家,就不能忘却选择教育与教师职业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方得育人始终。

”指出了我们就是教育回家的行者和引路人。

二、“推动自己才能推动教育”是我前行的动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教育理想的捍卫,而且要有教育梦想的追求,不仅要有教育信念的坚定,更要有教育良知的坚守,不仅要有教育热情的维持,而且要有教育激情的迸发,不仅要有教育情怀的涵养,而且要有教育责任的承担,不仅要有外在使命的担当,而且要有内在自我的生长”。

三、“最需要过上的,是幸福的教育生活”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孩子们“不仅是来学校学习的,更是来学校生活的。

不仅需要得到文化知识的传播,更需要得到生活上的照料,得到亲情友情的慰藉,得到兴趣爱好的培养,得到希望梦想的放飞,得到价值观的塑造、精神的成长”。

我们所品尝的幸福还有局限性,读了汤勇局长的《致教育》,则更开阔我们的视野,他说在建立校园文化中能品味到教育的幸福;在书香阅读中能涵养幸福;在有效课堂中能收获幸福;在多元课程中能提升幸福;在社团活动中能放飞幸福;在教师发展中能保障幸福……这是一个教育家的情怀和胸怀,是一个教育家的远见卓识。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理 念 ,终 身 学 习 。
新 的 规 划 。
学 习 的 重 要 性 人 人 皆 知 ,但 能 潜 下 心
其 次 ,教 师 要 做 有 高 远 定 位 的 学 习 者 。
来 , 将 学 习 当 成 生 活 的 一 部 分 的 教 师 并 不 一 个 对 学 习 没 有 高 远 追 求 的 教 师 ,就 会 缺 少
多 ,将 学 习视 为 信 仰 的 教 师 就 更 少 了 。 在 很 文 化 底 蕴 ,就 会 缺 少 思 想 和 智 慧 ,就 会 缺 少
多 教 师 的 潜 意 识 里 , 自 己 是 燃 烧 自 己 、 照 亮 前 行 的 内驱 力 。 诸 多 的 缺 失 , 就 会 让 教 师 无
学 里 学 到 的 专 业 知 识 及 教 育 理 论 ,在 只 取 不 的 教 育 。 教 师 必 须 要 做 有 高 远 定 位 的 学 习
存 中慢 慢 进 入 透 支 状 态 。 在 这 种 状 态 中 , 无 者 , 学 习 专 业 知 识 、 学 习教 育 理 论 、 学 习 哲
实 践 的 结 合 中 ,推 动 自 己不 断 向 前 。
首 先 ,教 师 要 理 性 解 读 “红 烛 精 神 ”。
教 育 的 发 展 需 要 所 有 教 师 的 共 同 努 力 ,
教 师 是 照 亮 学 生 的 红 烛 这 一 比 喻 并 无 不 妥 , 没 有 教 师 的 进 步 ,就 没 有 教 育 的 进 步 。 推 动
学 生 的 红 烛 ,只 要 把 学 生 成 绩 搞 上 去 、 把 学 论 多 么 辛 苦 ,都 只 能 成 为 一 名 跟 在 别 人 后 面
生 教 好 , 自 己 学 不 学 习 并 不 重 要 。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深刻地阐述了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关系,为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杜威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杜威强调教育的实用价值和人本价值。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应该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个人发展。

这种教育观念与传统的教育观念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育应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

这种教育观念对于当今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杜威非常注重儿童和青年独立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这些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他提倡在教育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这种教育观念对于当今社会中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的教育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再次,杜威在书中提出了许多与传统不同、适用至今的教育观念。

例如,“从做中学”,他认为教学不应该直接注入知识,而应该通过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经验和知识。

这种教育观念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

杜威还提出了“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儿童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这种教育观念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学校和社会的与合作。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传统教育观念仍然存在,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育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一些教师为了追求短期的教育成果,忽视了学生兴趣和实际需求,通过大量的作业和考试来压迫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和心理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广杜威的教育理论,让更多的教师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只有当教师真正理解并实践杜威的教育理论,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来重新审视当今的教育问题。

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大连青云小学付欣2015走到年终岁尾,不由再回首。

回首学校工作,回首阅读收获,回首家事喜忧……最值得盘点也最让我温暖的是2015年参加了《教师博览》组织的读书论坛。

论坛使我对阅读、对教育、对世界、对人生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回首点滴,摘取一二,写在岁末,沉在心底吧。

○论坛上,读书是风雅的。

温文尔雅的曹书德老师也说“风雅要附庸”呢。

春花秋叶,师生从自然里拾将来,题诗句写篇章,以此物作彼思,以此美念彼美,自然万物与师生的柔软心灵默契融合着。

你说如此柔软的心在人生岁月里还会背离美好吗?闫学校长倾心创建的爱丽丝书吧让童话真真地飘落到孩子们的眼前和身边。

一扇门,一张桌,一组窗帘,都传达着闫校长对待孩子们梦想的一丝不苟,让我想起作家王开岭对丰子恺先生的评论:儿童是他的子女也是他的偶像,是他的画材也是他的宗教,是他心灵的糖果,思想的字母。

优雅的闫学女士就是这样一个把孩子们的梦想当作自己梦想和信仰的教育人!翁思再,一位可亲可敬的老教授、剧作家,讲座中,当那婉转柔美的京剧唱腔从他魁梧挺拔的身体里发出,从他的斑白的头发上方飘出,你瞬间就被他微蹙的眉头和温柔的表情感动了,陶醉了!会场里国剧的美,翁教授的美,听者沉迷的美……让人心旌荡漾,欲辩忘言。

○读书是风雅且务实的。

曹书德老师“甲乙丙丁……”中国式序词的表达是美而雅的,而他抓读写开发语文课程给学生带来的成长更是实实在在的。

曹老师的魅力就是这种,内里充满理性与智慧,外面又包裹着温文与平和,中间还飘着才华和性情。

纪现梅是我心中最美思想女,她的课堂风雅是让人享受那种严谨又奇幻的思维之美。

恩格斯曾说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纪老师的课堂是静水深流,在学生们心头汩汩流淌,学生们的思想成长可以说是一课千里!高丽霞老师与孩子们谈书时的声音好美,这声音是她心灵的容颜,是她灵魂的仪表。

“相信你,种子;相信你,岁月”在她那里不仅是个风雅美句,更是她十年如一日带领学生读诵表达的行动诠释。

2024年教育工作会议学习心得体会(3篇)

2024年教育工作会议学习心得体会(3篇)

2024年教育工作会议学习心得体会本次参加的2024年教育工作会议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

通过听取专家学者的演讲和与各地教育同行的交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前教育工作的形势和挑战,并获得了一些关于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总结一下我在会议上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会议上专家学者们的讲话深刻地解析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比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机制僵化、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等。

他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完善教育体制、推动教育信息化、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等。

这些观点和思路让我明白,教育改革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其次,我认识到教师的角色和使命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会议上,专家学者们对教师的要求和教育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他们还提醒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素养。

这些观点让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重大,我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再次,我认识到教育改革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

会议上,有很多地方教育工作者分享了他们在与企业、社区等社会资源合作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他们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

这给我启示,要推动教育改革,我们需要与社会各方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最后,我认识到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会议上,专家学者们强调了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形成一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才能够真正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这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孤立地去推动教育改革,而是要广泛地倡导和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为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主任读书心得

班主任读书心得

班主任读书心得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班主任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下午,我们有幸听到了高老师的报告。

这是第二次听高老师谈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

幽默风趣、悦耳的南方普通话、一针见血的剖析,令人爱得欲罢不能。

高老师报告的主题是《做中国最好的班主任》。

我边听边思考,时时热泪盈眶。

感动是最好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被感动过吗?我们又感动了谁?每个人的心中自有答案。

高老师谈到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的公民,今天的校园是明天的社会,作为教师的我们,你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又在塑造什么样的校园呢?陶行知早就说过中国坏在虚伪的教育培养了虚伪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反思当下,该做出哪些改进呢?德育是一个大话题,德育的课堂却是小处着手的,德育的课堂在卫生角里,德育的课堂在草坪拐角处,德育的课堂在红绿灯下。

当我们自己都闯红灯的时候,又在做着怎样的上所施下所效呢?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丢,从坐立行走的礼仪开始,从为人处世的规矩开始。

教孩子走路吧,学会走路,走出绅士风度。

学会走路,走出淑女风范。

学会走路,走出一代与时俱进的中国人。

爱心,可以救一个教师,救一个被职业倦怠附身的教师;教师,可以救教育,因为每一个教师都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可以救国。

一个班主任,管理班级最好的方式就是管理好自己,因为上所施下所效。

我们应该做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追求在哪里,做中国最好的班主任。

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吧,因为优秀教师本身是最好的课程,是最鲜活的教材。

回顾过去,有多少曾经熟知的事实,却正在被我们渐渐淡忘。

不知不觉中,我们被牵了牛鼻子,忘记了教育的本真。

被牵久了,你还有最初的信念吗?教育,应该是完整的,是幸福快乐的,只有生活精彩,才有工作精彩的可能。

即日起,不再抱怨大环境的恶劣,从改变自己开始,就是推动教育发展,因为你和我,都是教育的一部分。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中庸》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

《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习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

《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

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

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

干大事,就是懂得修身,为民找想,才能万众一心,让人民得到幸福。

《大学中庸》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会再重读这本书《大学中庸》读后感2《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时代使命读后感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时代使命读后感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时代使命读后感学习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时代使命》,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

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时代使命》规划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令人鼓舞,非常振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

它紧扣国情,实事求是,目的明确。

规划纲要差不多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强调改革,《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时代使命》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处于深水区的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平常常规的教育部门自身难以一时解决和克服的问题,希望通过动员全党全社会把这些处于“深水区”的难点热点问题能够找到破解之策。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时代使命》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学习之余应该认识到四个坚持的重要意义: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二、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三、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工作;四、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我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时代使命》的初步理解就是教师始终要坚持党在新时期下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读后感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读后感

在学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让我对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文章中提到,教育是国家的命脉,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关键所在。

教育强国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长远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教育现状的不足和发展的机遇,感受到了教育事业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教育差距明显,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使得教育体系的均衡性和公平性受到了挑战。

教育教学模式滞后,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育强国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加以改进。

文章针对当前问题提出了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文章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基本教育公平和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以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文章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提出了深入的思考和展望。

文章指出,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教育强国建设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目标。

在我看来,教育强国建设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的大事,每个人都应该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也要关注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其中。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教育可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更多力量。

总结回顾起来,读完《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这篇文章,让我对教育强国建设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文章深入剖析了教育现状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同时也展望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未来发展。

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也强调:“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就是教育的核心之所在。

”[1]教育的灵魂就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成长,唤醒人格心灵。

即从人的生灵深处唤醒人的自我意识、生命感、价值感、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等,使其成为一种自觉。

可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文教育受到专业技术教育的冲击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唯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教育对灵魂的唤醒越来越走向衰落。

一、教育:育人而非“制器”教育原本能引人求知,引人高尚,引人自爱和关爱他人生命。

可长期以来,现代教育只注重功利性,忽视了教育的人性价值,应试化教育的知识本位、技术至上,使得教育演化为工具化教育,只注重学生“何以为生”本领的获取,幼儿园学小学的,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大学的,大学学专业的,片面重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培养,放弃了学习和思考“为何而生”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善待人生。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现代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太偏重于获得某些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用公正观去开拓人类的心魂。

过于强调功利性,过分注重为一己私利谋算,同学间的生命关系被扭曲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他人都已成为自己走向成功需要跨越的障碍,从而使人们丧失了神圣的理想、崇高的情感和为祖国、为人民献身的激情,使他们的生命变得卑微琐碎。

教育原本是一项塑造灵魂,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根本使命的伟大事业,可如今已被功利主义所取代,已不再是成“人”的教育,已变成培养冷漠的高速运转的得分机器或只会说话的人力“制器”活动。

这样固然使生命价值日渐衰微、道德日渐荒芜、教育日渐失去真义。

正如西方学者达拉里所说:“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被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2]明朝薛己在《医案•总论》指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教育走向生本》是一本关于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转变的著作,作者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探讨了如何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

读后感受到,教育应该以个体的生命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而不是简单地追求考试成绩和知识的灌输。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教育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应该是为了引导学生成为自主、创造性和有责任心的人。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改造教育体制,让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为每个孩子都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让他们享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观。

《教育走向生本》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对未来教育充满信心和期待。

感悟教育心得体会学生

感悟教育心得体会学生

感悟教育心得体会学生感悟教育心得体会学生1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实践新课程课题研究的实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很浅薄,但还是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

一、开辟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要通过交往互动,师生间建立起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

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二、教给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

农村孩子知识面窄,家长辅导能力较差,又不懂学习方法。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师生共同制订学习目标。

最后学生按学习目标去学习,去交流。

学生根据“自读提示”以自学为主,立足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的方法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读书中学习、思考,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作点批注的习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

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知识,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总结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三、课堂教学中的激趣技巧。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设计新颖有趣的开头,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

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首先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鱼在纸上游的吗?学生露出惊异的神态回答说:“没有”。

是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作者却说“鱼游到了纸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经过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开展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竞赛时往往处于紧张、兴奋的心理状态,能有效地进行知识传递和吸收。

这种形式的活动放在课文教完后进行有助于巩固学习所得,学生也喜欢。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片树 ——读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片树 ——读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片树——读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大学时我就听到这如诗般的语言,我坚信这样的教育哲学,翻过《什么是教育》这书,自认为我还没读懂,只能称之为“翻”,但是我更深信“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片树”。

哲学家的著作就像一顿心灵的鸡汤,洗涤着污浊,净化了灵魂!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更是如此,需要思考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又该如何做。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教师的言行会影响学生。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又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既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典范。

因此,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摇动了学生的心。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师的优秀教学和合理管理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方面,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转学科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教案到学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优秀的教学会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

另一方面,教育的推动作用在于学生范围的广泛,不应该是关注明星学生或弱势群体或忽略中间的学生,所谓过犹不及。

要把人当人看,人人机会均等,做到有教无类。

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学生的发展是人人、全面、个性、终身的,有质量的教育才能推动和发展学生,从而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就“信其道”。

所以说,师爱就是师魂。

教师与学生灵魂的碰撞,两人是平等的,都是独立的个体。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读后感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读后感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读后感吕巷中学冯晓丽在寒假中,我阅读了杨林柯老师的《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一书。

本书收集了杨老师发表在博客和各级报刊的部分教育随笔,围绕“让育回归常识,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的核心理念进行思想跋涉,有对心灵的安慰,对人类的普世关怀,也有对大道的追索,旨在“共同营造扬善抑恶、宽容、宽松的教育环境”,让教师站直腰杆,恢复为师的尊严。

书中可以看出,杨老师非常热爱教育,以生为本,真正地关心学生的自我完善。

“成绩只是学习的副产品。

”杨老师的这句话可谓道出了学习的真谛。

他提出享受学习过程,希望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找到方向,关注过程而不是一味只盯着成绩,因为成绩永远是一个变量,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为了生命的幸福,终身都需要学习。

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是谁,应该是学生,他们学习到的除了知识还有各种能力和思维品质精神的陶冶,这是真正学习的收获。

相反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是以考上好高中、好大学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如此一来,等最后真的考上了大学以后变失去了目标,觉得非常迷茫、惶恐,失去了努力的方向。

这些例子在我们身边还少吗?有的学生考上了大学,反而迷上了游戏、娱乐,不思进取,原来中学时期的勤奋劲不知抛到了那里。

如果我们在中学教育的过程中就能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目标,结果应该大不相同吧。

看到那些进入大学、走上工作岗位仍然继续努力学习、读书的人,才是真正的终身学习的人。

课堂中传授知识技能固然重要,然而学科的育人价值不容忽视。

这让我想到了我美术教学中的一个孩子。

那是一个外地班,学生的整体能力相对较差,自信心也不够,上课懒散,作业质量也不高。

有次我发动学生参加区里的一个四格漫画比赛,庄同学画了一张画让我看,虽然造型不好,但我表扬了他的创意,给了他指导意见让他修改,过了几天他修改好再给我看,我帮他改后就把画送到区里比赛了。

那次的漫画比赛,他获得了金山区二等奖。

当得知获奖消息的那一刻,我看到他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读后感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读后感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读后感英文版Pushing Yourself is Pushing Education: A Reflection on ReadingAs individuals, we have the power to drive change and progress in the world around u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do this is by pushing ourselves to learn and grow, both personally and professionally. Educ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is process, as it equips us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needed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our own lives and the lives of others.Reading i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education, as it allows us to explore new ideas, gai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expand our horizons. When we push ourselves to read more, we are not only increasing our own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but also contributing to the overall advancement of education.By challenging ourselves to read a diverse range of materials, we are constantly expanding our minds and broadening our perspectives. This, in turn, enables us to think critically,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and solve problems creatively. As we continue to push ourselves in our reading habits, we are not only pushing ourselves towards pers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towards a brighter and more educated future for all.In conclusion, pushing ourselves to read and learn is not just a personal endeavor, but a collective effort to drive education forward. By taking the time to invest in our own education, we are ultimately investing in the betterment of society as a whole. So let us continue to push ourselves, not only for our own benefit, but for the benefit of education and the world at large.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作为个体,我们有能力推动世界的变革和进步。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控制不是爱,而是自私。教育不是强制,而是引导,要触发孩子内在的觉醒,使之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自 己管理好自己。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自己的发展,就需要有三种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研究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 包括思维的开阔性、广泛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等等;这都是不能等到大学才培养,而要从中小学抓起 的。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世界属于让想象飞起来的孩子,和不愿长大的成人。
作者是个读书人,也善于思考,书中涉及到的很多书目值得一读!
精彩摘录
所谓语文教学就是“爱读书、爱写作、爱思考的老师,带领着学生读书、写作、思考,打好基础,养成习惯, 并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快乐,体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他的教育信念与追求是“震撼心灵,开启智慧,健全人格。目的是 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读书笔记
本书有很多地方能引起有价值的思考。
读书改变自我,推动自己,增强底蕴,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就是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推动教学,从而影 响学生的世界观。
作为一名即将踏上教师岗位的在读师范生,读完此书渐渐明白自己想要成为、应该成为以及能够成为什么样 的老师,那就是有生命、有尊严、有温度。
做了妈妈之后,才会真正地去思考教育。寓教于乐,而不是胡填海塞。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宽容
心灵
博主
教育
价值
教师
文化Βιβλιοθήκη 教育报刊环境 对话
娱乐

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一、教育是灵魂的唤醒。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可太妙了。

我就想啊,以前我上学的时候,那些照本宣科的老师就像是拿着说明书在念的机器人,而那些真正触动我的老师呢,就像一阵清风,吹进我的心里,把我内心深处那些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的向往给唤醒了。

比如说我高中的语文老师,他讲古诗词的时候,不是干巴巴地解释字词,而是先把自己沉浸在那首诗的意境里,他眼睛里闪着光,就像他穿越到了古代和诗人一起喝酒赏月一样。

然后呢,我们也被他感染,不知不觉就被拉进了那个诗意的世界,感觉自己的灵魂好像也变得高雅起来了。

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嘛,不是把知识硬塞给你,而是像点亮一盏灯,让你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二、教育的自由与限制。

书里还提到教育中的自由和限制,这就像是一场拔河比赛。

我们都想要自由,觉得自由才能让我们发挥创造力,可是完全的自由就像脱缰的野马,没了方向。

就像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如果老师什么要求都没有,让我们完全自由发挥,那我可能就会写得乱七八糟。

但是如果限制太多,像八股文那样,每段写什么都规定得死死的,那又会把我们的灵感都给憋死。

教育就得找到这个平衡点。

就好比我们在一个花园里,四周有栅栏,这栅栏就是限制,它让我们知道边界在哪里,但是在这个栅栏里面,我们可以自由地种花、种草、玩耍,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意。

三、对教育者的要求。

这也让我想到对教育者的要求。

教育者可不是那么好当的,那得是个全才啊。

雅思贝尔斯就像是在给教育者列一个超级英雄的技能清单。

教育者要有渊博的知识,就像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你问啥他都能答得上来。

而且还得有高尚的品德,要是老师自己品德有问题,那可就像一碗白米饭里掉进了苍蝇,学生怎么可能学好呢?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个数学老师,他特别偏心,只喜欢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对我们这些成绩一般的就爱答不理的。

结果呢,我们班很多同学都不喜欢数学了,觉得数学是个让人讨厌的学科。

感应·成长:从心灵革命走向自主发展

感应·成长:从心灵革命走向自主发展

智行活力人物张忠艳,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

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姑苏教育领军人才,苏州时代新人。

曾获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提出“感应课堂”“感应教育”的教育教学思想,助力师生在感应中成长,从心灵革命走向自主发展,积极践行“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的理念,带领团队主动求变应变,共同建设有意义、有意思、有意趣的“热气腾腾”的教育生活。

“感应·成长”教育主张的萌生、形成、发展与成熟,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实践和淬炼。

我把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应”思想融合在一起,依据“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的朴素哲学,提出“教育是对生命的感应”,教育的核心本质就是“学以成人,成长为最好的自己”的观点。

这一观点经由“情道术”三个视角不断地向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角落延伸,助力学生个体的全面成长。

一、萌生与成熟从被喻为“百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中提取“感应”一词作为我教育教学思想及管理主张的硬核,绝非偶然。

年轻时读书,涉猎较为广泛。

读悟《易经》并受其熏陶,算算也有近三十年的时间了。

最初也只是凭着兴趣囫囵吞枣,后来相对聚焦,聆听一些专家的讲解阐述,再读时便似有所悟。

在这个思想爬坡的过程中,既有不解时的迷茫和困顿,也有会意时的欣喜,而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常读常新、愈读愈深。

感应,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易经》的基本和核心思想。

中国庞大而纷繁的哲学体系依此得以生发,“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在几千年来的传承发展中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周易·咸卦》以感应解释“咸”卦:“彖曰:咸,感也。

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

”明代经学家来知德在《易经集注》中说:“感者,感而应也,无应不为感矣。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感”的含义:一是阴阳感而有天地,男女感而有子嗣,天地感而万物化生;二是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圣人教化,感动人心,心心相感而天下和平舒泰;三是天下之事皆为感应,且交感更替,生生不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读后感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读后感
吕巷中学冯晓丽
在寒假中,我阅读了杨林柯老师的《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一书。

本书收集了杨老师发表在博客和各级报刊的部分教育随笔,围绕“让育回归常识,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的核心理念进行思想跋涉,有对心灵的安慰,对人类的普世关怀,也有对大道的追索,旨在“共同营造扬善抑恶、宽容、宽松的教育环境”,让教师站直腰杆,恢复为师的尊严。

书中可以看出,杨老师非常热爱教育,以生为本,真正地关心学生的自我完善。

“成绩只是学习的副产品。

”杨老师的这句话可谓道出了学习的真谛。

他提出享受学习过程,希望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找到方向,关注过程而不是一味只盯着成绩,因为成绩永远是一个变量,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为了生命的幸福,终身都需要学习。

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是谁,应该是学生,他们学习到的除了知识还有各种能力和思维品质精神的陶冶,这是真正学习的收获。

相反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是以考上好高中、好大学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如此一来,等最后真的考上了大学以后变失去了目标,觉得非常迷茫、惶恐,失去了努力的方向。

这些例子在我们身边还少吗?有的学生考上了大学,反而迷上了游戏、娱乐,不思进取,原来中学时期的勤奋劲不知抛到了那里。

如果我们在中学教育的过程中就能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目标,结果应该大不相同吧。

看到那些进入大学、走上工作岗位仍然继续努力学习、读书的人,才是真正的终身学习的人。

课堂中传授知识技能固然重要,然而学科的育人价值不容忽视。

这让我想到了我美术教学中的一个孩子。

那是一个外地班,学生的整体能力相对较差,自信心也不够,上课懒散,作业质量也不高。

有次我发动学生参加区里的一个四格漫画比赛,庄同学画了一张画让我看,虽然造型不好,但我表扬了他的创意,给了他指导意见让他修改,过了几天他修改好再给我看,我帮他改后就把画送到区里比赛了。

那次的漫画比赛,他获得了金山区二等奖。

当得知获奖消息的那一刻,我看到他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

紧接着学校的科幻画比赛他
信心满满、准备充分,又获得了一等奖。

从此以后,我每每看到他来上美术课,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来上我的美术课也特别认真和带劲。

他作为班里的活跃分子带动全班积极参与到美术课堂活动中,他们班和我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杨老师不但关心学生,也关心教师的生存现状,不断为教师的处境呐喊,呼唤教育的尊严。

书中还提到了教师之艰难。

教师之难在于,既要带着学生和无知作战,又要与家长的某些陈旧观念抗争,既要和行政化的简单僵硬过招,还要不断突破自我的局限与狭隘。

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之病毒和对未来的不确定的焦虑弥漫在各个角落。

“理想主义者注定孤独,他们往往是撒下种子,收获荆棘。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局限性,包括教师,当我们艰苦卓绝地和自身的局限性做斗争的时候,身上还披着沉重的锁链,困难重重,障碍重重。

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杨老师思想的深刻,对于文化的深入剖析令人折服。

他的观点是新颖的,大胆的,直指灵魂深处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主力军。

作为现在新时期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教师,我们应具备的能力远远不止书本上的这些,我们应不断更新自我,持续发展,握好手里的三支笔,即:艺术追求、课堂教学和反思科研。

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提高民族素质的重担。

现实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不是很理想但是很真实,都知道落后的东西终究会被历史淘汰,偏离的轨道终究会修正,如果一味等待它自动改变成为理想的样子,或许我们很难看到。

不论我们怎样渺小,逐渐改变,用自己的力量默默推动,就会加快这种改变,我们理想的教育就会早些到来。

就像杨老师的书名“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