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三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三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根据国标《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的规定,安全贮存危险品的基本要求主要是:(1)贮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2)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

(3)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

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最高等级危险品的性能标志。

(6)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7)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

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8)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4.生产、加工、销售化学品的企业无论是对自己生产的化学品,还是对购买的化学品,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全部有关使用、储存和处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并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

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保健品,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要点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要点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危险品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2、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爆炸品指不受外界条件作用就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发生爆炸的物品。

()3、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101.3KPa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4、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液体是指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高于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高于65.6℃)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

()5、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6、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可燃,通常能放出氧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7、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有机过氧化物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

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8、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毒性物质指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

()9、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腐蚀性物品指通过物理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的物质。

()10、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爆炸物指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

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其本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产生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环。

危险品从业人员安全知识

危险品从业人员安全知识

危险品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危险品从业人员安全知识汇总危险品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危险品基础知识:包括危险品的分类、危险品的化学性质、危险品的危险性等。

2.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危险品的安全标签、安全说明书等。

3.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危险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4.应急处置:包括危险品泄漏、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5.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危险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6.法律法规知识:包括与危险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和处罚等。

7.其他知识:包括危险品的运输方式、危险品的包装和标识等。

这些知识对于危险品从业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危险,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危险品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大全危险品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大全如下:1.危险品托运人、收货人、货物所有人应当向货车驾驶人详细了解危险货物的特性、包装、装卸注意事项、运输作业后的处置方法,并将危险货物包装容器的技术要求和防护措施告知货车驾驶人。

2.运输剧毒化学品的车辆应当配备与所载货物相适应的氯镖货车安全运输剧毒化学品标志牌。

3.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防护用具。

4.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车辆应当投保危险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险。

5.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悬挂黄底黑字黑挂的危险货物运输标志。

6.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员应当了解所运载的危险货物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要求和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措施。

7.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员、押运员在装卸前应当了解所运载的危险货物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要求和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措施。

8.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员、押运员在装卸危险货物前,应当了解所运载的危险货物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要求和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驾驶员应当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

危险物品基础知识,安全常识

危险物品基础知识,安全常识

危险物品基础知识,安全常识1.定义与分类:-危险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员造成伤亡或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物品。

根据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等相关国家标准,危险物品被细分为多个类别,如爆炸品、压缩气体、易燃气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品等。

2.基本特性:-爆炸品:具备强烈的化学能量,受外界作用容易发生剧烈反应并迅速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

-易燃液体和固体:闪点低,易于点燃,并能迅速燃烧。

-毒害品:接触、吸入或摄入后对人体或其他生物体产生有害影响,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伤害。

-腐蚀品:能够对皮肤、眼睛、呼吸道等组织造成严重损伤的化学品。

-放射性物质:释放出射线,可能导致辐射伤害及遗传效应。

3.安全操作与管理:-存储:危险物品应按照其性质在专门设计的仓库中单独存放,远离火源、热源和其他不相容的危险物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定期检查储存设施的安全状况。

-运输:必须遵循相关法规,使用专用的危险品运输车辆,正确包装、标识和装运,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器材。

-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了解所用物品的MSDS(物料安全数据表),进行风险评估,防止泄漏、火灾和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应急处置: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一旦发生意外,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确保人员疏散及时,事故得到妥善控制和处理。

4.个人防护与教育:-工作人员需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熟悉危险物品的危害特性及其应对措施。

-在接触危险物品时,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呼吸器等。

5.废弃物处理:-危险物品废弃物的处置同样需要符合严格的环保规定,不得随意丢弃,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负责回收和处理。

危险品安全常识:了解危险品,避免风险

危险品安全常识:了解危险品,避免风险

危险品是指在运输、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或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危险品的存在和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效益,但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需要了解危险品的相关知识,避免危险品带来的风险。

一、认识危险品危险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性、放射性等特性的物质。

常见的危险品包括石油、天然气、化学品、危险废物等。

这些物质在运输、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引发事故,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或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二、了解危险品的危害1. 人身伤害:危险品事故可能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2. 财产损失:危险品事故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如建筑物、车辆、设备等的损坏或毁灭。

3. 环境污染:危险品事故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三、避免危险品带来的风险1. 加强安全意识:人们在使用危险品的时候,必须要有清晰的意识,认识到危险品的存在和潜在危害,增强安全意识,防范危险。

2. 采取有效措施:为了保证危险品的安全使用,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如加强运输、储存设备的设计和安装,增强检测、监控和报警系统的能力,加强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

3. 遵守规定:人们在使用危险品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例如,在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品时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审批和备案,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手段等。

4. 提高应对能力:在危险品事故发生时,需要具备应对事故的能力和技能,例如灭火、紧急疏散、急救等。

四、总结危险品是一种带有潜在危害性的物质,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避免危险品带来的风险,我们需要加强安全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遵守相关规定,提高应对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完整版ppt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完整版ppt
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应 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启动应
急预案。
紧急处置措施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置措施,如 灭火、稀释、收集等。
人员疏散与安置
及时疏散事故现场周围的人员 ,并进行安置和救助。
环境监测与修复
对事故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监 测,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受损环
境。
03 危险化学品使用 安全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 可证管理办法》
地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
广东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 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上海市《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实施办 法》
国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标准与规范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CSCL)
内容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特性、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识、危险化 学品的储存与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操作与使用、危险化学品 的应急处理等。
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形式与方法
形式
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演练、互 动讨论等。
方法
结合实际工作场景,采用图文并茂、 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使员工更加直 观地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
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意识与技能
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风险,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相 关规定。
提高操作技能
培训员工正确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 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远离火源 、热源和电气设备,防止发生火
灾和爆炸事故。
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废弃的危险化学品应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进行处置,禁止随意倾倒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

基础知识
02 危险化学品相关法律法规
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
法律法规
习总书记重要论述
人命关天,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 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 管, 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責、一岗双责、 齐抓共管。
从业人员依法享有8项权利。 1.知情权: (1)本岗位技能和安全知识;(2)所在的岗位存在哪
些危险因素;(3)所在岗位可能导致事故的防范措施或者逃生的方 法和方式。
2.建议权: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意见 和建议。
3.批评权、检举权、控告权: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 生产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生产经营单不得因此进行打 击报复。
习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 高度重视、以人为本 对安全生产要求: “三个意识”,即红线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重要法规目录
法律法规
3.《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总局令第41号) 4.《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45号)
6.《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总局令第57号) 7.《湖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64号)
201 9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微课堂
目录
CONTENTS1ຫໍສະໝຸດ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1
2
危险化学品相关法律法规
3 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应知应会知识
4
危险化学品仓库安全管理
45
事故案例分析分析
01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概念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16
爆炸可分为:
核爆炸
物理爆炸
化学 爆炸
核爆炸: 核反应; 物理爆炸:物理原因,蒸气锅炉因水快速汽化,装有压
缩气体的钢瓶受热; 化学爆炸: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特点:反应速度极
快、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气体
17
二、爆炸品特性
(一) 爆炸性强 (二) 敏感度高
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 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不同的炸药所需的 起爆能不同,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 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简称感度)起爆能与 敏感度成反比,起爆能越小,敏感度越高;
25
四、爆炸品贮存和运输
1. 爆炸品仓库必须选择在人烟稀少的空旷地带,与周围的 居民住宅及工厂企业等建筑物必须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库 房应为单层建筑,周围须装设避雷针。库房要阴凉通风,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一般库温控制在15~ 30℃为宜,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65% ~75%,易吸湿的黑 火药、硝铵炸药、导火索等相对湿度不得超过65%。库房 内部照明应采用防爆型灯具,开关应设在库房外面。物资 储存期限应掌握先进先出原则,防止变质失效。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90)
标志的图形共21种,19个名称, 其图形分别标示了9类危险货物的主要特性
10
11
2.3 危险化学品标志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设主标志16种和副标志11种 (GB13690-1992)
主标志由表示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 色和危险类别号四个部分组成的菱形标志。副标志图形没有 危险品类别号。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有 燃烧爆炸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 沿低处扩散相当远,遇明火会回燃。
灭火剂:水、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干粉。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及安全技术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及安全技术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及安全 • Click to edit Mast技er 术text styles
第一节 危险品的分类
一、危险品的定义 危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
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 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1.储存物品(易燃易爆性商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在储存中归类为易燃易爆性商品的危险物品包括爆炸品;压缩 气体和液体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 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将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 性分为五类,其火灾危险性特征分别如下。 (1)甲类:①闪点<28℃的液体;②爆炸下限<10%的气体 (2)乙类:①闪点为28~60℃的液体;②爆炸下限≥10%的气 体; (3) 丙类:①闪点>60℃的液体;②可燃固体; (4) 丁类:难燃烧物品; (5) 戊类:非燃烧物品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的燃烧和爆炸危险特性
一、燃烧 燃料三要素: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 源。
燃烧的历程: 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都经历氧化分解、着火、燃烧等阶段。
固体 熔化蒸发或分解
液体 蒸发 氧化分解 着火 燃烧
气体
二.爆炸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 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并瞬间以机械功的 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 现象,称为爆炸。
2.不燃气体:不燃气体系指无毒、不燃气 体、包括助燃气体。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 用。助燃气体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遇油脂 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3.有毒气体:该类气体有毒,毒性指标与 第6类毒性指标相同。对人畜有强烈的毒害 、窒息、灼伤、刺激作用。其中有些还具 有易燃、氧化、腐蚀等性质。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
w 特性:强烈的氧化性 易分解性 对振动、摩擦的极敏感性 与酸反应剧烈、与水作用分解 毒害性和腐蚀性
举例:高锰酸钾、重铬酸钾、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
(六)毒害品的特性
w 特性:毒性 w 举例:三氧化二砷(砒霜)
(七)放射性物品的特性
特性:放射性 毒害性 可屏蔽性
举例:夜光粉、发光剂、天然铀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
(4)个体危险因素 某一人群处在同一环境,从事同一种生产劳动,但每
个人受到职业性损少的程度差别较大。 遗传因素:如过敏的人容易受有毒物质的作用。 年龄和性别:青少年、老年和妇女对某些职业病危害
因素较敏感,其中尤其要重视妇女从事有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生产劳动对胎儿、哺乳儿的影响。
营养状况:营养缺乏的人易受有毒物质的影响。 文化水平和习惯因素:有一定文化和科学知识者,能 自觉预防职业性损伤。 生活上的某种嗜好:如饮酒、吸烟。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
w w w w
w
w w w


第 第 第 物第 遇第 第 第 第 八 七 六 五 湿四 三 二 一
化 学 品
类 类 类 类 易类 类 类 类
的 分
腐放毒 蚀射害 品性品
物和 品感
染 性 物 品
氧 化 剂 和 有 机 过 氧 化
燃易 物燃 品固
体 、 自 然 物 品 和
易 燃 液 体
w (3)生产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如厂区总平面布置
不合理。 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技术设施,如缺乏适当的机械
通风、人工照明灯。 缺乏安全防护设施,如缺乏防尘、防毒、防暑降温、
防寒保暖等设施或设施不完善;防护器具、个人防护用 品等不足或有缺陷。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一、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运原则是什么?1.爆炸性物品;必须专库储存、专人保管、专车运输,不能同起爆药品、器材混储混运。

搬运过程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严禁摔、滚、翻、撞和摩擦。

避免存放在高温场所。

2.氧化剂:除惰性不燃气体外,不得同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混运。

避免摩擦、日晒、雨淋、漏撒。

3.压缩气体和液态气体,不能混储混运,即使都是瓶装的气体或物质也不能混储混运。

易燃气体除惰性气体外,助燃气体除不燃气体无机毒品外,均不得与其他物品混储混运。

要轻装轻卸,避免撞击、抛掷、烘烤等。

4.自燃物品:单独储存,与酸类、氧化剂等隔离,远离火源及热源,防止撞击、翻滚、倾倒、包装损坏。

如黄磷应浸没于水中,三异丁基铝应防止受潮。

5.遇水燃烧的物品:包装严密,存放地点干燥,严防雨雪,远离散发酸雾的物品,不与其他类别的危险品混储混运。

如金属钠应浸没在矿物油中保存。

6.易燃液体,:单独储运,远离火源、热源、氧化剂、氧化性酸类,防止静电危害,邻近的电气设备要整体防爆。

7.易燃固体:包装完好。

轻装轻卸,防止火花、烘烤。

8.毒害品:包装严密完好,单储单运,远离火源、热源、氧化剂、酸类、食品,存放地点应通风良好。

9.腐蚀物品:容器具有耐腐蚀要求,严密不漏。

氧化性酸远离有机易燃品。

酸类腐蚀品应与氰化物、遇水燃烧品、氧化剂隔离,不宜与碱类腐蚀剂混储混运。

10.放射性物品:包装严密,内衬防振材料,装在屏蔽材料制成的容器内,严防放射线渗漏污染。

仓库须有吸收射线的屏蔽层,按卫生部门的要求建造。

二、易燃易爆化学品堆放要符合哪些要求?1.货物堆码不得超高、超宽、要做到稳固、整齐,便于清点检查。

2.堆垛要做到“五留距”,既留墙距、柱距、顶距、垛距,确保货物的安全。

3.货物堆垛底下应衬垫。

爆炸物品一级易燃液体、一级氧化剂等,不得使用水泥制品、石块以及摩擦碰击容易产生火花的材料衬垫。

4.允许露天堆放的货物堆场,要根据不同的包装和物品需要,除堆码底下有衬垫外,还要有遮盖布。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了提高公众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意识,以下是一些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危险化学品基本概念和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害、放射性等性质的物质。

它们通常具有剧毒、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等特点,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

危险化学品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1. 按照危险性质分类:包括剧毒品、炸药品、易燃液体、腐蚀品、氧化剂等。

2. 按照用途分类:包括工业原料品、农药品、制药品、染料品、肥料品等。

3. 按照危险性级别分类:包括高度危险品、中度危险品、一般危险品等。

第二部分:危险化学品的标识和包装危险化学品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标识和包装,以确保人员安全和运输的顺利进行。

1. 标识:危险化学品的包装上需要标明相关的危险性符号、产品名称、危险性类别、容量等信息。

这些标识应该清晰可见,并且应该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

2. 包装:危险化学品的包装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能,并且应该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在包装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止包装材料和化学品发生反应,以及防止泄漏和外界物理损伤。

第三部分: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是非常关键的,正确的储存和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1.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需要选择合适的场所和容器,并确保储存场所干燥、通风,并且远离火源和其他危险品。

不同种类的危险化学品有不同的储存要求,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并且标明相关的警示标志。

2. 使用: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该戴好防护用具,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有毒气体。

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止泄漏和外界物理损伤,并及时清理和处理废弃物。

第四部分:事故预防和处理即使做好了储存和使用的准备工作,事故仍然可能发生。

因此,预防和应对事故非常重要。

1. 事故预防:事故预防是最重要的一环,包括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等。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精选全文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精选全文

七、放射性物品
1.定义 具有从原子核内部自行不断地放出具有穿透力、
为人们不可见的射线(高速粒子)的性质的物质称 为放射性物质。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 Bq/kg的物品。
2.特性 (1)具有放射性 (2)毒性 (3)易燃性
3.分项
一级、二级、三级
八、腐蚀品
1.定义 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
3.内容
包括以下16个部分: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2)危险性概述(hazards summarizing) (3)成分/组成信息(composition /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4)急救措施(first-aid measures) (5)消防措施(fire-fighting measures) (6)泄漏应急处理(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7)操作处置与储存(handling and storage) (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
三、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在常温 下易挥发,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闪点范围分为以下三类: 1、低闪点液体:闪点≤-18 ℃,如乙醚、乙醛; 2、中闪点液体: -18 ℃ ≤闪点<23 ℃ ,如苯、乙醇; 3、高闪点液体: 23 ℃ ≤闪点≤ 61 ℃ ,如氯苯、丁醇。
3、分项
1.易燃气体:在常温常压下遇明火、高温极 易燃烧,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 氢气、甲烷、乙炔、正丁烷等。

危险品安全知识问答精选解析与解决方案

危险品安全知识问答精选解析与解决方案

危险品安全知识问答精选解析与解决方案危险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或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危险品。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了解危险品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正确处置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品安全问题的解析与解决方案。

问:什么是危险品?答:危险品是指那些在储存、运输、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体、财产以及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或物品。

根据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危险品可分为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毒害品、腐蚀品和放射性物质等几大类别。

问:如何正确识别危险品?答:正确识别危险品是防范事故的第一步。

识别危险品有多种方法:1. 查看标识:危险品通常会有明显的标识,如颜色鲜艳的警告标志、标签、标牌等。

这些标识通常会载有相关的警示信息,例如危险性等级、化学成分、操作要求等。

2. 了解包装:危险品的包装也是一个重要的识别指标。

不同类别的危险品通常有不同的包装要求,如特定颜色的桶、瓶、罐等。

3. 咨询专业人员:对于不确定的物质,最好咨询专业人员,例如化学专家或安全工程师。

问:如何正确储存危险品?答:储存危险品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要求:1. 分类储存: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储存,不同类别的危险品应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和相互作用。

2. 隔离储存:危险品与非危险品要进行有效的隔离,以防止事故发生时危险品波及到其他物体或区域。

3. 搁置储存:对于液体和固体危险品,应在专门的柜子、架子或容器中存放。

柜子和架子要稳固可靠,以防止危险品倾覆。

4. 温度控制:一些危险品对温度较为敏感,应储存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避免超温或过冷。

5. 防火防爆:危险品储存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并设有灭火器材和防爆设施,以应对突发火灾和爆炸。

问:危险品事故应如何应对?答:危险品事故需要迅速、冷静地应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措施:1. 立即报警: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或事故报警电话,向相关的救援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品
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
1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运输中类、项的划分和品名的编号。

1.2 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贮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险货物。

2 分类
2.1 危险货物分为九类
2.1.1 第1类爆炸品(explosives)
2.1.2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compressd gases and liquefied gases)
2.1.3 第3类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
2.1.4 第4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flammable solids 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substances emitting flammable gases when wet)
2.1.5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organic peroxides) 2.1.6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poisons and infectious substances)
2.1.7 第7类放射性物品(radioactive substances)[ZK)]
2.1.8 第8类腐蚀品(corrosives)
2.1.9 第9类杂类(miscellaneous dangerous substances)[ZK)]
2.2 各类可分为若干项(division)
3 第1类爆炸品
3.1 本类货物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3.2 本类货物按危险性分为五项。

3.2.1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have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3.2.2 第2项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have a projection hazard but not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国家标准局1986-10-07发布 1987-07-01实施
3.2.3 第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have a fire hazard and either a minor blast hazard or a minor projection hazard or both , but not a mass explosion hazard) 3.2.4 第4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substances and articles which present no significant hazard)
本项货物危险性较小,万一被点燃或引燃,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

3.2.5 第5项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very insensitive substances)
本项货物性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4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4.1 本类货物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4.1.1 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1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4.1.2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1.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reid vapour pressure)大于274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4.2 本类货物分为三项:
4.2.1 第1项易燃气体(flammable gases)
4.2.2 第2项不燃气体
本项货物系指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4.2.3 第3项有毒气体(poisonous gases)
本项货物的毒性指标与第6类毒性指标相同。

5 第3类易燃液体
5.1 本类货物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但不同运输方式可确定本运输方式适用的闪点,而不低于45℃。

5.2 本类货物按闪点分为三项:
5.2.1 第1项低闪点液体(liquids in low flashpoint group)
本项货物系指闭杯试验闪点低于-18℃的液体。

5.2.2 第2项中闪点液体(liquids in intermediate flashpoint group)
本项货物系指闭杯试验闪点在-18℃至<23℃的液体。

5.2.3 第3项高闪点液体(liquids in high flashpoint group)
本项货物系指闭杯试验闪点在23℃至61℃的液体。

6 第4类易燃固体、易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6.1 第1项易燃固体
本项货物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6.2 第2项自燃物品
本项货物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6.3 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
本项货物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7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7.1 第1项氧化剂
本项货物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7.2 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
本项货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8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8.1 第1项毒害品
本项货物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以及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农药。

8.2 第2项感染性物品
本项货物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

9 第7类放射性物品
本类货物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 4Bq/kg的物品。

10 第8类腐蚀品
10.1 本类货物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a 的固体或液体。

10.2 本类货物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
10.2.1 第1项酸性腐蚀品(Corrosives presenting acidic properties)
10.2.1 第2项碱性腐蚀品(Corrosives presenting alkalinous properties)
10.2.3 第3项其它腐蚀品(other corrosives)
11 第9类杂类
11.1 本类货物系指在运输过程中呈现的危险性质不包括在上述八类危险性中的物品。

11.2 本类货物分为两项:
11.2.1 第1项磁性物品
本项货物系指航空运输时,其包件表面任何一点距2.1m处的磁场强度H≥0.159A/m。

11.2.2 第2项另行规定的物品
本项货物系指具有麻醉、毒害或其它类似性质,能造成飞行机组人员情绪烦燥或不适,以致影响飞行任务的正确执行,危及飞行安全的物品。

12 危险货物品名编号
12.1 编号的组成
危险货物品名编号由五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表明危险货物所属的类别、项号和顺序号。

12.2 编号的表示方法
12.3 编号的使用
每一危险货物指定一个编号,但对其性质基本相同,运输条件和灭火、急救方法相同的危险货物,也可使用同一编号。

12.4 举例
品名×××,属第4类,第3项,顺号100,该品名的编号为43100。

该编号表明该危险货物属第4类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

13 危险品的包装
PackingGroup 包装等级
PGI 包装等级I 高度危险品
PGII 包装等级II 中度危险品
PGIII 包装等级III 低度危险品
按照不同等级,危险品选择相应的包装等级。

所有危险品包装件必须具备四要素:运输专用名称、UN编号、托运人名称和地址、收运人名称与地址。

如需要用UN包装工具,必须购买合乎资格的包装生产商制造的包装。

合资格的生产商都已获有关机构授权生产,而它出售的UN包装工具都已通过一系列技术指令里规定的测试。

每个空运危险品用的UN包装工具都有类似 4G/Y145/S/99/NL/VL823 的标记。

如无法肯定UN包装工具是否可用作空运危险品包装,应向包装工具供应商或生产商取得一份UN包装工具测试报告以作为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