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搭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石》教学反思6篇
(教学反思参考1)搭石《搭石》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
”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
倡导个性阅读,珍视独特体验。
以“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一)以“寻找美”统领全文这篇课文文字并不艰深,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
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请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文中的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
学生潜心全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个性的阅读体验。
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
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学生每寻到一处美,教师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的石头上写上一个“美”字。
(二)以“欣赏美”感知全文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美的画面时,脑际其实已经生成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此时,老师适时地指导朗读,力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
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
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课本对话的目的。
(三)以“发现美”延伸课文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
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
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中哪里也可以找到美?使学生的情感又进一步得到升华。
(教学反思参考2)搭石《搭石》是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编排特点之一,就是以主题组织单元。
搭石四年级课文教案5篇
搭石四年级课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一文设计。
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第17课《搭石》。
内容详细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搭石游戏实践、课后习题讨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搭石游戏的规则及背后的数学原理。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搭石游戏的数学原理,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搭石游戏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搭石游戏道具(或自制搭石道具)、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组有趣的搭石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吗?它有什么规则?”2. 课文阅读与生词学习(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搭石游戏规则。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词,如“间隔”、“连续”等。
3. 搭石游戏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发放搭石道具。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搭石实践,引导学生发现搭石规律。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搭石原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石》2. 生词:间隔、连续3. 搭石游戏规则4. 例题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课后习题第3、4题。
2. 答案:(1)见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有趣的搭石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原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更多有关搭石游戏的变化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6篇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6篇《搭石》教案篇一今天,我上的《搭石》一课,是人教版第七册教材中的课文。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我的设计理念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个学生能过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学生在读、找、画、议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二、教材分析: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
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因而,根据本课教材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针对上面的目标,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方案三、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读、找、画、议法、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四、教学基本流程:(一)复习导入,创设情景。
先回忆一下分段教师简写段意,然后老师播放配有音乐的美丽画面,同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让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浮现课文讲述的画面,将学生快速带入美境中。
接着就让学生说一说,在刚才听读课文时,你的头脑中浮现了哪些画面?揭示景物美(板书)(二)默读课文,整体感受。
课文中不但有优美的景物,还有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美,让我们再默读课文,去发现课文中的美。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认为美的地方,并思考:你为什么觉得这儿写得美?并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想。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结合一个你们认为写得美的自然节谈谈文章哪些词句写得美?使学生运用读、找、画、议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21课《搭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搭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出示情境图)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地方,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师板课题:搭石2、师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识搭石。
1、小组展示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2、范写生字“暴”“衡”3、师:刚才同学们的展示说明大家对生字的掌握很好,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用课文的句子来说说。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以后,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师: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师:“绾”是个生字,什么意思呢?(卷起来)师: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生1:脱鞋绾裤师:人们收工就必须——生2:脱鞋绾裤师:人们赶集就必须——生3:脱鞋绾裤师:人们访友就必须——生4:脱鞋绾裤。
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绾裤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不方便、麻烦)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还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
《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10篇)
《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10篇)《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伟大的人性美。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2、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一、谈话导入,构建阅读背景。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我们反复咏叹了这句话——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小组内自由朗读)。
2、提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3)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写成一个片段全班交流展示。
二、展示学习成果。
1、我能从“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这句话中体会到淳朴乡风,丰满人物形象:看见上了年岁的老人还如此善良,我觉得中年人也会这么做,一身风霜的中年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这真是——淳朴乡风,代代相传啊!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这是一道写满善良的风景。
2、我能从这句话中“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这是一道布满和谐的风景。
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我能自由读课文,寻找“美”。
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最能体现搭石美丽,是一道风景的句子或段落。
4、我能美读佳句,背诵积累。
5、我能从生活中知道哪些事是理所当然的。
小学语文_搭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搭石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种体会的方法。
3.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1.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种体会的方法。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读题。
教学设想:学生在欣赏PPT风景图播放(配乐)和老师的解说中,不由自主地对课文描绘的搭石产生向往。
本环节过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到刘章爷爷的家乡去看一看。
(配乐,幻灯片自动播放)瞧!这就是刘章爷爷的家乡,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作者每每忆起自己的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请大家齐读课题——生:21搭石。
师:声音响亮。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声音和画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作者家乡的风景美,激发他们对搭石的兴趣。
二、精读《搭石》(一)浏览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什么是搭石。
指名汇报,读相关句子。
教学设想:学生自主浏览,能较快找到相关句子。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浏览课文提取信息的能力,初步认识搭石。
师:孩子们,什么是搭石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文中找一找。
师:小手举得真快,你来说。
生:“进入秋天。
”师:同意吗?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生齐读。
师:原来这就是搭石呀。
刘章爷爷在文中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书:一道风景。
师:这一块块平整而方正的石头怎么就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感受风景美,感悟心灵美。
1.感受风景美(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想一想,围绕搭石,你能感受到美在哪里?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并在旁边简单写出感受。
(生自学·师巡视指导)教学设想:学生静心默读课文,画出感受到美的句子,作简单批注。
《搭石》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搭石》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搭石》教学反思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搭石》是湘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湘教版语文《课标》教材编排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主题组织单元。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
《搭石》描写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课文语言质朴,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使得学生的情感在对话中流动,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风景”这个词,深入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的教学,我紧紧围绕“寻找__的美”、“文中哪些词句能让你感受到美”这样的.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情况下,我本着采用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感、把教学重点放在体味“美”当中,有情景的“美”,有心灵的“美”,有能想象的到的实际的“美”,有需要我们自己去感悟的“美”,我回味自己的教学,我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虽然在教学设计时自己尽量考虑周全,但一堂课下来,静心思索,感觉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语言不够自然流畅,学生谈体会时引导不够到位,还应该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美多多交流,这样才能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
另外,还犯了一个教学生涯一来最低级的一个错误,就是把“一行人”的“行”读错音,这充分说明了自己知识面的狭窄,视野也不够开阔,外出听课的学习机会太少,今后应多向他人学习,补己之短,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搭石》教学反思2《搭石》一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
本节课要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和“让”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小学语文_21搭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石》教学设计【课型】:精读引领课【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4、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谦让、尊老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感受相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图片导入,今天为同学们介绍一个美丽的村庄,这里有连绵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的小溪,但是让作者感受最深的却是家乡的搭石,搭石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村庄,一起去村头小溪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感受那浓浓的乡情。
(出示课题)。
一起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回顾课文(出示课件2)1.大屏幕出示字词。
老师检查同学。
汛期间隔谴责懒惰俗语联结起伏俩.人一行.人溪水猛涨人影绰绰协调有序清波漾漾山洪暴发理所当然2.检查课文内容,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的印象?用文中的话说一说。
三、再读课文,发现美让我们走进小村庄,去寻找文中流淌着的美。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思考什么是搭石?搭石留给你的印象?(用文中的话说一说)过渡:文章中到底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美景呢?让我们以笔为相机,记录下你看到的美景。
出示ppt要求: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你看到的美景,并用小标题的形式为这些美景起一个美丽的名字。
三、精读课文,品味美(一)、相信同学们看到这一幅幅美景,心中也深受感动,文章中有哪些感人的句子让你印象深刻?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二)班内交流品味到的美。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对应的课件:“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生范读,老师指导)(1)引导学生说出“无论、只要、一定、直到、才肯”读重强调了什么呢?(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小学语文_《搭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主备人授课人班级课时第二课时课题21 搭石授课时间教学(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读准“间隔、懒惰、俗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采用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悟时想象画面,交流时畅所欲言等方式展开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发现美,在细读慢品中欣赏美,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谦让,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板书设计《搭石》学情分析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学生们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抓住关键字词,体会它们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上,还是会有一定的困难。
此外,搭石在山村是司空见惯的,可我们地处华北平原,大部分同学从来没见过搭石,虽然学生生活在农村,但缺失搭石生活的体验,要他们体会搭石的美,以及“联结着故乡的小路,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想象人们走搭石,修搭石的情景,体会乡亲们的朴实善良,也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根据学情的分析,结合搭石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学本课重点应放在对重点词句的阅读和理解上。
《搭石》效果分析《搭石》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的阅读主题是:从身边的平凡小事去感受人间真情,并学着关心,帮助他人。
编者的意图是通过学生学习《搭石》,体会到作者家乡人的人性美,同时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这节课授完之后,老师们除了对我的教学能力给予肯定之外,更多的是针对我的教学给我提出了非常宝贵和中肯的建议。
经过梳理,这节课的效果分析如下:1.通过多种方式的引读,假设情境,使学生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_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搭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石》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努力体现如下的理念: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性质;使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年段特点定准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达成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恰当选择教学内容,优选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课文承载的人文目标自然渗透到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当中;关照散文文体特点,从语言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读十一个字,会正确书写八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谴责、理所当然、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悟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品味文字,引导学生有具体到抽象,从外在美到心灵美。
2、通过想象把学生带入文本描写的情境之中,使他们在角色换位体验中深入文本,增进理解。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乡间搭石这一平凡事物,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真情并从中感受美。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过度出示等级学习单: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完成了等级学习单中的前三项任务,认识、书写了生字;朗读了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以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这节课我们进行四五等级的学习,通过品读课文,领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板块二:品读课文,体会美1. 抓住协调有序体会走搭石的美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05页,谁来读读课后小话筒的提示:课文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让我们找出来,体会体会。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一找能看到见的具体的“美”,把它划出来。
师:好,大家停下来,谁来读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协调有序师:前面的走多快,后面的跟——生:多快。
2024年搭石四年级课文教案5篇
2024年搭石四年级课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具体涉及章节为《搭石》。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学习,重点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的拓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和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3. 引导学生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培养其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课文内容的理解,主题思想的把握。
难点:对课文中一些抽象词汇的理解,如“和谐”、“平衡”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生字词卡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自然景观图片,提出问题:“大家看到的这些自然景观中,有没有感觉到一种和谐美?”引发学生对和谐美的思考。
2. 课文阅读与理解(2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之后,进行课堂讨论,解析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并进行随堂练习。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主题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边为生字词,右边为课文结构图。
课文结构图以“搭石”为中心,辐射出课文的关键信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短文。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语言通顺,表达出对和谐相处的理解。
2.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将感悟写成日记。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小学语文_搭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搭石_语文_小学_【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抓关键动词、关联词语的感受家乡人的心灵美。
2.学习关联词的运用和动作描写。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的家乡有哪里好吃的,好玩的?师:我们的家乡有很多好吃的,也有很多好玩的,说到家乡的小吃、景点,那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怀,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作家刘章爷爷,一起去欣赏他美丽的家乡,一起去走走他家乡的——搭石。
请同学们跟老师老师一起写课题。
1.检查预习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
(间隔相背而行一行人)(指名读。
)这三个词语都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用另外的读音组个词语?第三个有点难度,放在句子中能读准吗?(出示)师:一行除了我们写的作业,在操场上站队的时候,那一排排也是----,那“一行人”指的是--一一同去做什么。
家乡的人们一同去做什么呀?全班同学读读这两个句子。
(谴责懒惰)师:你能为他们分别找个近义词吗?(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师:读了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感觉?这是叠词,要读出韵律,读出节奏来。
指生读。
2.感知课文师:同学们对于课文中的词语都掌握的非常好,那么预习了课文,你知道主要写了什么?什么是搭石?谁能用课文中句子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1)你找的非常准,就是这句话。
师: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就知道了,搭石就是摆在小溪里,供人们行走的石头。
是这样吗?(先贴不平整的石头,理解:平整方正;再贴两块放在一起的石头,理解:间隔;再竖着排,理解:横着)师: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非常细腻。
大家一起读一遍,通过你的读让人听出,什么是搭石。
(齐读)二.体会写法,领悟课文1.发现写法师:那课文仅仅是在写这些石头吗?(不是)那主要是写谁呢?(乡亲们)师:看来作者是借搭石来写人的。
那你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写人的方法有哪些?右边竖着贴(动作、语言、心里、外貌)师:那你看,这篇文章都用了哪些方法?有乡亲们的外貌吗?有心理吗?有语言吗?(注意摘除)有的只是动作只有动作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石》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努力体现如下的理念: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性质;使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年段特点定准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达成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恰当选择教学内容,优选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课文承载的人文目标自然渗透到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当中;关照散文文体特点,从语言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读十一个字,会正确书写八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谴责、理所当然、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悟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品味文字,引导学生有具体到抽象,从外在美到心灵美。
2、通过想象把学生带入文本描写的情境之中,使他们在角色换位体验中深入文本,增进理解。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乡间搭石这一平凡事物,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真情并从中感受美。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过度出示等级学习单: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完成了等级学习单中的前三项任务,认识、书写了生字;朗读了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以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这节课我们进行四五等级的学习,通过品读课文,领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板块二:品读课文,体会美1. 抓住协调有序体会走搭石的美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05页,谁来读读课后小话筒的提示:课文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让我们找出来,体会体会。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一找能看到见的具体的“美”,把它划出来。
师:好,大家停下来,谁来读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协调有序师:前面的走多快,后面的跟——生:多快。
师:前面的迈出右脚,后面的就跟出——生:右脚。
师:前面的迈出左脚,后面的就跟出——生:左脚。
师:没有人指挥也没有人发号施令,大家步调一致,节奏统一,没有人抢路也没有人落水,这就是协调有序。
看来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我们会理解的更深刻更到位。
师:读书,要善于想象。
会读书的同学,能够把一段文字读成一幅画或一段电影。
我们来试试看。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边听边想象画面。
师:睁开眼睛,谁来是说说你看能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人们走搭石的情景,人们走的协调有序,周围景色很美,跟画一样。
生2:我看到乡情们排成一行走搭石,一个跟着一个,脚下发出踏踏的声音,就像轻快的音乐。
小溪里的水哗哗地流着,人们的影子倒影在水中,晃晃悠悠的,非常美丽!师:说的太好了,掌声献给她!作者小时候生活在家乡,1977年到河北石家庄工作,他说:当我看到城里人一窝蜂似的挤公交车的时候,我想到了乡亲们走搭石的情景--读:每当上工、下工......当我看到行人无序地横穿马路的时候,我又想到了乡亲们走搭石的情景--读:每当上工、下工......师:乡情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的情景,已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中,让我们也把这段文字记在自己心里,化作我们心中一道永恒的风景吧!学生背诵:每当上工、下工......师:同学们,乡亲们这样走,只是为了走的美而表演吗?生:不是,他们这么走是为了后面的人着想。
师:你怎么知道来的?看来这道风景既有外在的----又有内在的---生:既有外在的具体美,又有内在的心灵美。
(板书,外在+内在)2.抓住关键词体会摆搭石的美师:心灵美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在美,搭石上还有这样的美吗?请你再次默读课文第二和第四自然段,进行读书批注,看看美在何处?请抬头,谁愿意来交流一下。
生: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美在何处呢?我们还可以展开想象,一起走入乡亲们的心里。
(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他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他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他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他会想后面的人会不会掉下去,有危险。
他会想:尽可能找些平整的石头。
他会想:这一次我可就放心了,再也不会有人掉水里了。
师:通过填空,你读到了一位什么样的乡亲?生: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乡亲。
师:句子中的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了这位老乡的美好品质?生: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词语。
师:如果去掉这些词语还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吗?一起读:上了点年岁人...... 有什么不同?生:去掉这些词语,就表现不出老乡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心情了。
师:我们来合作读读这段话吧。
教师读红色的字:无论——只要——一定——直到——你们读黑色的字。
3.抓住理所当然体会过搭石的美师:除了这里,搭石上还有这种心灵美吗?生: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这个场景美在何处呢?生:礼让对方,帮助老人。
师:这种礼让对方是偶然的吗?年轻人背老人是一次、两次吗?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生:总会、总是。
这说明这样的品质已经成为村庄的一种传统美德。
师:文中一个伏字看出了年轻人的品质,伏的字形是这样,原本是指人带着猎狗,趴卧在隐蔽之处等待时机,后来伏就有了趴卧之意,年轻人这样伏下身来就是为老人容易上去。
师:这些事在乡亲们眼中似乎非常平常的事,课文中有一个词表达了这个意思,它是——生:理所当然(学生板书)男同学读黑色的字;女同学读红色的字。
师:这么多理所当然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其实这就乡亲们平凡的生活之美。
4.抓住平凡体现美师:是啊,搭石就是这么平凡,这么普通的一样东西,作者却发现了她的不平凡的美。
(板书平凡的事物不平凡的美)搭石上有爱:生读文摆搭石搭石上有情:生读过搭石搭石上有意:生读过搭石搭石上更有美:生读走搭石师:学到这里你发现这篇课文仅仅是写那些搭石吗?是通过搭石赞美什么呢?生:通过写搭石来赞美乡亲们的美好品质。
师:为此,课文最后说,我们一起读。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板块三:拓展阅读深化留心观察,用心感受平凡事物美的方法。
师:作者是怎样从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到不平凡的美的呢?作者曾这样说过:(出示)13年期间,我每天要走六十回搭石,总共走了千万回,天天走,天天看,天天想,对搭石的印象怎能不深刻呢?我写搭石可以说是半生体验,一日写成,是生活的赐予。
——刘章师:从作者的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板书)师:无论是搭石还是老杏树这些平凡的事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感受就会发现它们身上蕴含的不平凡之美。
作者笔下这样的文章有很多:杨朔的《茶花赋》;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荷叶母亲》;这一些我们都可以找来读。
板块四:拓展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美。
师: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你见与不见他都在那儿,我们看看这些事物中蕴含了哪些美?看图欣赏生:我在生活中发现了......师:让我们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吧,只有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美就在你身边。
美是鼓励的话语给人以自信美是灿烂的微笑给人以温暖美是一种真情时时暖人心美是一盏指路灯照亮我们的未来......板块五:小练笔小练笔:选取图中或生活中的一样事物,写一写它韵含的“美”。
板书: 21、搭石仔细观察平凡的事物用心感受不平凡的美走协调有序具体美(外)摆无论只要 +过理所当然心灵美(内)《搭石》学情分析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搭石》效果分析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
”这一主题,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
把“美”这条主线,贯穿于课堂始终。
让学生在感知美、体会美、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的过程中,感悟到风景的自然之美,感悟到景人合一的和谐之美,感悟到朴实的为人之美。
第三自然段达到了熟读成诵,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内化、吸收了语言。
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在词句教学时,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还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想象画面理解等,并注重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引导学生填写摆搭石的人是怎么想的,到人物的内心去走一遭,然后交流展示,深化了学生对心灵美的体验与感悟,同时进行了说、写训练。
自己的教学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每节阅读课的教学,都会和相关的写作指导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学习完课文后,我问学生:“作者是怎样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美的呢?”结合作者刘章的一段话,很多同学意识到这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感受的结果,如果不是平时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又怎么会捕捉到那被人踩在脚底的平平凡凡的搭石呢?徐老师继续鼓励大家:“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有了前面的指导与三幅图的观察、表达,后面的小练笔便水到渠成。
学生课后小练笔大都等借物喻人,通过普通的事物表现任务的美好品质。
可以做佐证这堂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很不错。
另外,学生还在课上背诵了第三自然段,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字词句掌握的比较扎实,课文也读的声情并茂。
《搭石》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过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
本文作者刘章是以诗歌著称于文坛的,他的诗质朴纯真而又简约大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课文选的是他的一篇散文,具有同他的诗歌相同的特点。
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本文描写了农村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事物搭石及农村生活中的平凡镜头,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的美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