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合集下载

护理法律法规

护理法律法规

护理行为与《传染病防治法》
拒绝对传染病人的水、 污物、粪便
进行消毒处理的承担 法律责任。
传染病防治法第六章 第35条第一款
护理行为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事故的概念
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 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 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 故。
医疗事故的分级
护理法律法规
主要内容
一 护理行为涉及的法律法规
二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及法律责任
一 护理行为涉及的法律法规
医疗事故
责任事故
技术事故
指医务人员应违反规章制度,诊疗 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
指医务人员因技术过失所致的事故
护理行为与《宪法》
病人的自由权是受宪法保护, 护士执业时,应重视病人的自由权, 保证病人的自由权,如护士以治疗 的名义,非法拘谨或其他形式限制 和剥夺病人的自由,是违反宪法的。
护理行为与《刑法》
《刑法》第335条规定:医务人 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 员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 健康处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
护理行为与《民法通则》
√生命权―公民的生命非经司法程序,任何人不得随 意剥夺。
√健康权―公民有权维护自己身体组织的完整和器官 的正常机能。
护理行为与《消毒管理办法》
√(三)有权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的权利;有权参加专业培训、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参加行业协 会和专业学术团体。
√(四)有获得疾病诊疗、护理相关信息和其他与履行护理职责相关 信息的权利,有权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 建议。
护理的义务
√(一)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义务。

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二)引言概述:护理是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各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法律法规。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着重关注护理实践中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和应对措施。

正文内容:一、患者权益保护1.患者知情同意的法律规定:护士在进行任何治疗、操作或者使用药物时,必须通过与患者充分沟通,确保患者充分了解其病情、治疗方案、可能的风险和利益,并获得患者的明确同意。

2.患者隐私保护的法律要求:护士在处理患者的个人信息时,应遵守相关的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患者信息的安全。

3.患者自决权的法律保障:患者有权拒绝接受任何医疗护理或治疗措施,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必须尊重患者的自主决策权,并充分尊重其意愿和价值观。

4.患者合法投诉机制:护士的行为应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如有违反,患者应有权提出投诉,医疗机构应建立合法投诉机制,以保障患者权益的实现。

5.患者赔偿权利的法律保护:当护士的疏忽或错误导致患者受伤或损失时,患者有权要求相应的赔偿,医疗机构应遵守相关的赔偿法律法规,为患者提供补偿。

二、护理实践中的法律责任1.护理操作与规范:护士在护理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如手卫生、消毒操作等,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2.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护士在药物使用和管理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合法处方、正确用药、记录和核对等,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合理性。

3.护理记录的法律要求: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进行护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的病情、护理操作、观察结果等,以便日后追溯和评估。

4.护理责任的分界与合作:在多学科协作的医疗团队中,护士应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限,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确保患者获得全面而有效的护理。

5.护理风险管理:护士应了解和应用相关的风险管理知识和技巧,预防和降低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合理应对突发事件和医疗事故。

在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在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口

口 、 ,菱毛
遗 蓄
之 。
萎妻
蔓彳 竹 . 量 习、 T 口
。 盖




才垂
习 m
亍趸 :

董 蔓 . 菱
象 f冀 口 , I ,: . 1

£_ 】霉 乏

乏 。耋
习 m
u 彳

耍 q ) 口
6 l 手 乏 乏 疋 j 己 ( 蔷
未毛 垂
乏 圣 乏 主 ^ 妻 詈

写 .
磊乏 萋



6 j I
塞 £_ .更 )
量 乏 荟
孑 乏 萋
乏 菱
。 :

.《 =
乏 。 a 丰 :
秀 巳 雹 是
乏 垂 i
口乏 、 ,

). .

更 J



_ 妻 、 薹 口 q乏 1.q n I 口 口1 口 , } ,
11 . 毛u 耄 . 妻 耋 £u 黑 : 毫 未 亲手 垂 口 、 , 量
- ’- , l , I! n 『
, 考 . ]


葺 ) ( 罢) .(
戈^

。:



. 量
宁 于 .
豪 委 妻

¥a
鸯 .

盘壹
.毒
墨 署
£u ?萋 霉
。 窆


。 宇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在护理专业中,难免会涉及到各种法律问题。

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一员,必须要清楚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同时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围绕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展开讨论,包括隐私和机密性、医疗疏忽和错误、患者知情同意以及责任和法律保护等。

隐私和机密性是护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根据《护理隐私和机密性法》规定,护士必须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信息,不得私自泄露或分享患者个人信息。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需要采取措施,如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密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存储等,以免因隐私泄露而引发法律纠纷。

医疗疏忽和错误也是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有时会面临医疗疏忽或错误的风险。

例如,错误的使用药物、错误的执行医嘱或手术操作、忽视对患者的监测等。

这些错误行为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并可能导致法律诉讼。

因此,护士应该始终保持专业水准,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患者知情同意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一些具有一定风险的医疗操作前,护士需要向患者详细解释操作的目的、风险和效果,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如果护士在没有得到患者明确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可能会涉及到法律问题。

因此,护士应当重视患者的知情权,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确保患者在做出决策时有充分的信息依据。

责任和法律保护也是护理专业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可能会面临患者或家属提出的投诉或诉讼。

护士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并保持专业和道德标准。

在处理投诉或法律纠纷时,护士可以寻求相关的法律保护和支持,例如寻求专业法律顾问的帮助。

为了避免法律问题的发生,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此外,护士还应该加强与患者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沟通,建立和维护专业关系,确保在护理实践中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法律纠纷的发生。

总之,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涉及到隐私和机密性、医疗疏忽和错误、患者知情同意以及责任和法律保护等方面。

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纠纷与防范措施

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纠纷与防范措施

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纠纷与防范措施在医疗领域中,外科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外科护理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法律纠纷,给患者、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外科护理质量,减少法律纠纷的发生,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常见的法律纠纷类型,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外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纠纷1、护理操作不当外科护理工作涉及到众多的护理操作,如静脉穿刺、伤口处理、引流管护理等。

如果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出血、损伤等并发症,就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例如,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如果未严格消毒或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患者发生静脉炎;在处理伤口时,如果未彻底清创或缝合不当,可能导致伤口愈合不良。

2、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患者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的真实记录,也是处理医疗纠纷时的重要证据。

如果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或者存在涂改、伪造等情况,就会使护理记录失去法律效力,从而给医疗机构带来不利后果。

例如,护理人员未按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或者记录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在发生纠纷时,就无法证明护理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3、未履行告知义务在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有义务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相关的护理措施、注意事项、可能的风险等。

如果护理人员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导致患者对护理过程产生误解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伤害,就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例如,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备皮时,如果未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损伤的风险,而患者在术后出现了皮肤损伤,就可能认为是护理人员的过错。

4、护理人员疏忽大意护理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细心,如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疏忽大意,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或异常情况,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或延误治疗,就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例如,护理人员在巡视病房时,未发现患者的引流管堵塞,导致患者出现积液、感染等并发症;或者在为患者发放药物时,未认真核对患者的信息和药物的剂量,导致患者用错药。

简述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简述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简述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医疗事故责任纠纷:护士在执行医疗过程中,出现疏忽、过失、错误等原因造成患者损害,可能会涉及到医疗事故责任纠纷,护士须合法合规开展工作,保证安全、有效、规范的配合医疗工作。

2.保密问题:在诊疗过程中,护士会接触到患者的个人隐私和医疗资料,护士有保守职业道德和保密义务,不能随意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不能不当公开患者病情信息。

3.职业伦理:护士在医疗过程中,需遵循伦理道德,保证患者权利不受影响,不做出不当言行,瞅不当待遇。

4.违反医疗规范:护士在执行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制度、政策等,不得随意改变治疗方法、使用不当药品、器材。

5.职业安全:护士在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职业安全,不得操作不当,导致自己或他人伤害。

以上是护理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简介,需要护士在工作中特别注意。

护理工作中法律法规案例(3篇)

护理工作中法律法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服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在护理工作中,法律法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以一起患者隐私权侵犯的案例,对护理工作中的法律法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案例简介患者甲,女,32岁,因感冒就诊于某医院。

在就诊过程中,甲某因病情需要,接受了护士乙的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乙某违反医院规定,擅自将甲某的病历资料泄露给同事丙。

丙某在得知甲某病情后,未经甲某同意,将甲某的病情在朋友圈进行传播。

甲某得知此事后,感到极度愤怒,认为乙某和丙某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于是,甲某将乙某和丙某诉至法院,要求二人承担侵权责任。

三、法律法规分析1. 患者隐私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遵守诊疗规范,恪守职业道德,保护患者隐私。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4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隐私,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不得泄露。

”可知,患者隐私权是患者的基本权利,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义务保护患者隐私。

2. 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诊疗规范、恪守职业道德,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3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诊疗规范、恪守职业道德,造成患者隐私泄露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可知,乙某和丙某的行为已构成侵权,应承担侵权责任。

四、案例处理结果在法院审理过程中,乙某和丙某承认侵权事实,但认为自己的行为并未给甲某造成严重后果,请求法院从轻处罚。

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某和丙某的行为侵犯了甲某的隐私权,但考虑到二人认错态度较好,且未给甲某造成严重后果,依法对二人作出罚款的处罚。

五、案例启示1. 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患者隐私权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保护患者隐私。

护理学中的法律问题

护理学中的法律问题

护理学中的法律问题护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医学、法律和伦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实践中,护士们经常面临与法律相关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护理学中的一些常见法律问题,并就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一、隐私和保密问题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与患者接触并处理患者的个人信息。

然而,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保密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法律责任。

护士需要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资料不被未授权的人员获取和使用。

为了遵守法律要求,护士需要严格遵守隐私和保密政策。

他们应该仅将相关信息提供给需要知道这些信息的医疗团队成员,并在未经患者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将信息透露给其他人。

此外,护士还应确保在处理患者信息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加密电子数据、保管纸质文件等。

二、护士的职业责任和法律义务护士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承担着为患者提供安全和有效的护理的职责。

护士在执行护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伦理准则,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要求并不损害患者的权益。

在行使职业责任时,护士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义务:1. 患者知情同意:护士在进行任何相关干预或治疗前,需要确保患者已经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并给予知情同意。

这意味着护士应向患者提供足够的信息,解释方案的风险和益处,并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

2. 工作记录和报告:护士需要准确地记录和报告相关工作,包括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措施等。

这些记录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护理,还可以在法律纠纷或责任追究时提供证据。

3. 不法行为的报告:护士有义务向相关机构报告任何涉及患者安全和福利的不法行为,如虐待、忽视或滥用患者的行为。

这种举报可以保护患者免受伤害并维护护士的声誉和职业操守。

三、医疗事故和法律责任医疗事故发生时,护士可能面临法律追责的风险。

医疗事故指的是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未预期的不良事件。

护士需要在事故发生后积极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害,并按照法律和机构规定进行报告和记录。

为了降低法律责任的风险,护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继续学习和专业发展:护士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始终与最新的护理实践和规定保持同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第一部分一、我国的卫生法体系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关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医疗事故的处理、卫生防疫、药品药械管理、从业资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以及与上述法律法规相应的一系列配套规定。

二、护理法的范畴国家规定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条例;地方行政主管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规定、标准、办法、通知;医疗卫生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医疗技术操作规程等。

三、护理立法的历史与概况护理立法始于20世纪初1919年英国率先颁布《英国护理法》1921年荷兰颁布护理法1947年国际护士委员会发表了一系列护理立法专著1953年WHO发表了第一份有关护理立法的研究报告1968年国际护士委员会制定了护理立法史上划时代的文件《系统制定护理法规的参考指导大纲》1994年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方法》2008年我国《护士条例》四、护理法是指由国家制定的,用以规定护理活动(如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服务)及调整这些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4.1.1实施《护士条例》2008.5.12 实施《护士守则》2008.5.12五、为什么要学习护理法律了解:自己的职责的法律范围,根据自己所学到的专业教育知识及专业团体的规范和要求;熟知各项护理工作的原理和效果明确哪些工作自己可以独立执行,哪些工作必须有医嘱或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防止法律纠纷;自觉遵纪守法,保护自己的一切合法权益。

六、违法护理行为的法律限定违法行为:侵权与犯罪疏忽大意与过失收礼与受贿侵权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财产及人身权利不应有的侵犯,侵权行为可以不构成犯罪,可以通过民事方式,如调解、赔偿等方式来解决。

犯罪是指一切触犯国家刑法的行为,被害者的基本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犯,会依法受到惩处。

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疏忽大意与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严重的后果。

护士责任心不强、不遵守查对制度而导致差错过失,这种过失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和痛苦、引起护理纠纷时,从法律上它属于失职但未构成犯罪,构成侵权,如给药、输液错误,热水袋烫伤,躁动患者未给予保护而坠床,护理记录中的错误等。

但当疏忽大意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时,从法律性质上就可能构成了玩忽职守(渎职罪),属于犯罪。

如护士因疏忽大意而错给一位未做过青霉素皮试的患者注射了青霉素,若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引起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则需追究该护士法律责任,即构成犯罪,应承担法律责任。

收礼与受贿:患者康复或得到了护士的精心护理后,出于感激的心理而自愿向护士馈赠少量纪念性礼品,原则上不属于贿赂范畴,但若护士主动向患者索要巨额红包、物品,则是犯了索贿、受贿罪。

七、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执行医嘱的合法性一般情况下,应不折不扣地执行医嘱;随意篡改或无故不执行医嘱被认为是违法行为;若发现医嘱有明显错误有权拒绝执行;若明知医嘱有错,却没有任何拒绝表现并执行,将由护士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八、书写临床护理记录时的法律意识不认真记录或漏记、错记等均可造成差错事故或渎职罪贵重、麻醉药品与物品管理利用工作之便将麻醉药品提供给不法分子,构成贩毒罪随意挪用药品与器械构成盗窃罪九、护生实习中的法律问题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要明确自己的法定职责范围,按照法规规程去做。

如在护士的监督下,发生差错事故,本人和带教护士都要负法律负任;独立操作造成事故,由本人承担法律责任。

十、护士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十一、患者的权益医治权:患者有权得到符合有关机构认可标准的医疗服务。

知情权:患者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包括诊断、病情发展、常见后遗症及治疗计划;有权知道所服药物的名称、效及常见的严重副作用;有权在做特殊治疗、检查或手术前,知道其目的、危险程度、费用及有否其他方法可以替代等;有权知道有关病情及治疗方面的资料;有权在就诊前询问收费标准。

决定权:患者有权决定看不同的医生,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决定接受哪一种诊治方法;有权接受或拒绝任何药物、检验或治疗方法,并应知道所作决定可能引起的后果;有权决定是否参与医学研究计划。

保密权:患者资料必须保密;患者的尊严、文化、宗教背景应受到尊重。

投诉权:若患者怀疑医护人员在诊治等方面有误时,有权向医院有关部门投诉、并得到迅速及时地调查和回复。

十二、患者的义务应向医护人员详细地提供患儿的健康情况、既往病史、过敏史及其他有关详情。

应遵守医生提出并经您同意的治疗计划及有关提示。

为尊重其他病人及医院职员的权利,应遵守医院所订的规章制度。

应准时应诊,如不能按时赴诊,应尽早通知医院有关部门。

不能要求医护人员提供不正确的资料、收据或病假证书。

不能随便浪费医疗资源。

十三、举证倒置举证责任:是指诉讼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及证明不了时需要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谁主张,谁举证。

举证倒置:是指诉讼当事人提出的主张,由对方当事人否定其主张而承担责任的一种举证分配形式。

举证倒置是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例外,是在举证较难和保护弱者情况下的一种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和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在医疗护理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案中,护士要证明已发生的护理行为合法,证明自己无过错。

因此护士应该具备相关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维护病人及自身权益,规范记录,降低职业风险。

十四、护理纠纷的防范1. 社会因素全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自我维权意识增强。

某些新闻媒体误导社会公众。

2. 患者因素缺乏基本的医疗知识;患者、家属不配合,延误救治。

3. 自身因素服务理念陈旧,服务态度不良;业务技术水平的局限;医院综合管理问题。

第二部分一、医患纠纷类型护士工作的重要性1、护士是直接最多接触到患者的医务人员,传达的是医院对患者的关心,护士的仪表给患者带来的感觉很重要,往往对于护士的形容是:亲切、温和、温馨、美丽、负责等等。

2、护士是连接患者与医生的纽带,护士向医生反映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向患者执行医嘱并表达医生对患者关注与重视。

护士就好比医生的眼睛,协助医生关注患者的病情。

3、护理工作指导患者恢复健康,正确、及时的护理行为保证了医疗工作的有效性,护理的周到与否直接影响到了患者的恢复。

4、护士需要处理多方位的联系关系,需要协调联络其他医技科室人员护士工作注意原则;同情体贴,热情负责尊重人格,平等待人诚实谦让,文明礼貌竭诚服务,不谋私利实事求是,不弄虚假恪守信誉,保守秘密积极配合,指导帮助及时沟通,团结协作二、护理工作中的依法执业问题护士条例 2008.5.12执行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护士条例不仅是规范护士行为的准则,更重要的是维护护士合法利益的纲领。

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护士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全社会应当尊重护士。

(一)考取资格(二)注册(三)工作内容(也是义务)(四)护士权利(五)不得从事护理活动的情况(六)法律责任护士在执业活动中造成医疗事故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护士被吊销执业证书的,自执业证书被吊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申请执业注册。

三、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扰乱医疗秩序,阻碍护士依法开展执业活动,侮辱、威胁、殴打护士,或者有其他侵犯护士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条例施行前,尚未达到护士配备标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实施步骤,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年内达到护士配备标准。

四、护理工作的注意义务问题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避免发生医疗过失行为,防止患者出现不良损害后果。

五、护理工作中的注意义务病房管理中的注意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由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赔偿权利人起诉安全保障义务人的,应当将第三人作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确定的除外。

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由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赔偿权利人起诉安全保障义务人的,应当将第三人作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确定的除外。

患者在医院厕所摔伤。

下雪或下雨地滑,在医院滑倒造成骨折。

患者从床上摔下患者在医院自杀(跳楼、服毒)医院是否承担责任。

精神患者伤人电梯故障患者请假问题-----不批准----填写请假告知书收费引发纠纷----输入计算机数字错误---药品只数与医嘱不符患者死亡第二天还有收费项目六、病历护理记录问题病历及病历书写的概念病历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患者代理律师常用的杀手锏病历不真实--不同意以此鉴定医务人员非法行医--医生护士检查人员B超签字(代签他人姓名)、告知问题病历的作用医学作用:对诊疗行为真实记载经验积累提高医生的诊疗技术水平科研的依据促进医学的发展维权作用证明----无错医保报销凭证病案管理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患者自己偷走如:手术同意书七、护理工作中的告知义务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可表述为:患者在知晓医生提供其医疗方案决定所必需的足够信息的基础上,自愿做出医疗方案同意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