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锌是近年来被研究和应用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
纳米氧化锌紫外吸收峰

纳米氧化锌紫外吸收峰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它在紫外光吸收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
紫外吸收峰是指纳米氧化锌在紫外光波段表现出的强烈吸收特性,这一特性在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纳米氧化锌的紫外吸收峰使其在防晒产品中得以广泛应用。
在夏季阳光炙烤下,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不可忽视。
而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有效的紫外吸收剂,可以在防晒产品中起到屏障的作用,吸收和散射紫外线,从而保护皮肤免受损害。
这不仅有效防止晒伤和光老化,还可以降低皮肤癌的风险。
纳米氧化锌的紫外吸收峰还使其在光电子器件中具有潜在应用。
光电子器件是一类利用光电效应实现能量转换和信号处理的器件,如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
纳米氧化锌的紫外吸收峰能够有效吸收紫外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这为纳米氧化锌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有望进一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推动光电子技术的发展。
纳米氧化锌的紫外吸收峰还在光催化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能促进化学反应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环境净化、水处理、有机合成等领域。
纳米氧化锌的紫外吸收峰能够吸收紫外光,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从而促进光催化反应的进行。
这使得纳米氧化锌成为一种理想的光催化剂,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纳米氧化锌的紫外吸收峰在防晒产品、光电子器件和光催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对纳米氧化锌紫外吸收峰的探索和应用也将不断深入,为人类的生活和科技进步带来更多的好处。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实验报告材料

纳米ZnO2的制备实验报告班级:应091-4组号:第九组指导老师:翁永根老师成员:任晓洁 200921501428邵凯 200921501429希静 200921501432【实验目的】1.了解纳米氧化锌的基本性质及主要应用2.通过本实验掌握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3.对于纳米氧化锌的常见产品掌握制备原理和方法,并学会制备简易产品。
4.通过本实验复习并掌握EDTA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掌握配位滴定的原理,方法,基准物质的选择依据以及指示剂的选择和pH的控制。
5.掌握基础常用的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原理。
6.加深对实验技能的掌握及提高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实验原理】1. 超细氧化锌是一种近年来发展的新型高功能无机产品,晶体为六方结构,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
纳米氧化锌由于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而具有许多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特殊的性质,呈现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
近年来发现它在催化、光学、磁学、力学等方面展现出许多特殊功能,使在陶瓷、化工、电子、光学、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较的特殊性和用途。
纳米氧化锌在纺织领域可用于紫外光遮蔽材料、抗菌剂、荧光材料、光催化材料等。
纳米氧化锌一系列的优异性和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
2.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水热法,均相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微乳液法,直接沉淀法3. 本工艺是将锌焙砂(主要成份是ZnO,主要伴生元素及杂质为铁,铜,铅,镍,铬,镍,此外,还含有其它微量杂质,因而用锌焙砂直接酸浸湿法生产活性氧化锌,必须利用合理的酸浸及除杂工艺,分离铅,脱铁、锰,除钙、镁等重金属)与硫酸反应,生产出粗制硫酸锌,加高锰酸钾、锌粉等,经过提纯得到精制硫酸锌溶液后,再经碳化母液沉淀,制得碱式碳酸锌,最后经烘干,煅烧制成活性氧化锌成品。
4. 氧化锌含量的测定采用配位滴定法测定,用NH3-NH4Cl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主要反应如下:在氨性溶液中:Zn2++4NH3⇋Zn(NH3)42+加入EBT(铬黑T)时:Zn(NH3)42++EBT(蓝色)⇋Zn-EBT(酒红色)+4NH3滴定开始-计量点前:Zn(NH3)42++EDTA⇋Zn-EDTA+4NH3计量点时:Zn-EBT(酒红色)+EDTA⇋Zn-EDTA+EBT(蓝色)5.活性ZnO的应用:因为活性ZnO具有抗菌,除臭以及除异味等多种作用,本实验制备系列产品,看是否具有除异味的功效,在活性氧化锌中掺杂一定量的银,对常见皮肤病有一定的治疗功效,制备治疗脚气的产品。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应用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应用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 101 班学号: 1007010043学生姓名:杨晓玲2014年1月3日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应用电子信息学院杨晓玲 1007010043摘要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功能材料,有着许多有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纳米氧化锌的主要制备技术过程和工艺特点,介绍了纳米氧化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制备,应用Abstract Nanometer zinc oxide as a kind of functional material, has many good properties and wide application. Through the process of mai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nanometer zinc oxide and th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nanometer zinc oxide in various fields.Key words: nano zinc oxide, preparation, application一、前言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作用而被广为重视并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纳米氧化锌粒子作为联系宏观物体及微观粒子的桥梁其潜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些发达国家都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预研究工作国内的许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也组织科研力量开展纳米材料的研究工作。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面向21 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其粒径介于1~100nm,由于具有纳米材料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使得纳米氧化锌产生了表面效应及体积效应等从而使其在磁、光、电、敏感性等方面具有一般氧化锌产品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能和新用途。
二、纳米氧化锌的结构分析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粉体,利用 Rietveld方法[1]对所得样品的结构进行了精修,结果显示所得纳米氧化锌为六方结构,空间群为P63mc,其晶胞参数口=3.2533A,c=5.2129A,与氧化锌体相材料相比其晶胞参数明显增大。
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

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其形貌特征对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入手,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主要包括粒径、形状、表面结构等方面。
其中,粒径是影响纳米氧化锌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纳米氧化锌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表面活性位点越多,其催化、光催化、光电性能等就越好。
此外,纳米氧化锌的形状也对其性能有影响。
不同形状的纳米氧化锌具有不同的表面能和晶面结构,从而影响其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质。
例如,球形纳米氧化锌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光吸收能力,适用于光催化和光电转换等领域;棒状纳米氧化锌则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适用于传感器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二、纳米氧化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纳米氧化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光催化和催化剂两个方面。
光催化是指利用光能激发纳米氧化锌表面的电子,从而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纳米氧化锌具有较高的光吸收能力和光催化活性,可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有机废气处理等领域。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用于有机合成、氧化还原反应等领域。
三、纳米氧化锌在光电领域的应用纳米氧化锌在光电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太阳能电池、光电传感器、光电器件等方面。
太阳能电池是指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光电转换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吸收能力和光电转换效率,可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光电传感器是指利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光敏材料,具有较高的光电响应能力和灵敏度,可用于光电传感器的制备。
光电器件是指利用光电效应实现电子器件功能的装置,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光电转换材料,可用于制备光电晶体管、光电场效应晶体管等器件。
四、纳米氧化锌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纳米氧化锌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物成像、药物传递、抗菌等方面。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现状及研究进展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现状及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纳米氧化锌制备的发展现状及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制备研究进展一、引言纳米氧化锌是21世纪的一种多功能新型无机材料,其粒径介于1~100nm之间。
由于粒径比较微小,使得比表面积、表面原子数、表面能较大,产生了如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一系列奇异的物理效应。
它的特殊性质使其在陶瓷、化工、电子、光学、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制备和应用的研究较为广泛,且取得了不少成果。
二、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目前,制备纳米氧化锌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及一些兴起的新方法。
1.物理法物理法是采用光、电技术使材料在惰性气体或真空中蒸发,然后使原子或分子形成纳米微粒,或使用喷雾、球磨等力学过程为主获得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1]。
用来制备纳米zno的物理方法主要有脉冲激光沉积(pld)、分子束外延(mbe)、磁控溅射、球磨合成、等离子体合成、热蒸镀等。
此法虽然工艺简单,所得的氧化锌粉体纯度高、粒度可控,但对生产设备要求高,且得不到需要粒径的粉体,因此工业上不常用此法。
2.化学法2.1液相法2.1.1直接沉淀法直接沉淀法就是向可溶性锌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经过反应形成沉淀物,再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煅烧从而制得超细的纳米zno 粉体。
选用的沉淀剂有氨水(nh3·h2o)、碳酸铵((nh4)2 co3)、碳酸氢铵(nh4hco3)、草酸铵((nh4)2 c2o4)、碳酸钠(na2co3)等。
该法操作简便易行、所得产品纯度高、对设备要求低且易规模生产,但是存在在洗涤的过程中阴离子难以洗尽、产物粒度分布不均匀、分散性较差、粉体易团聚等缺点。
2.1.2 均匀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是缓慢分解的沉淀剂与溶液中的构晶阳离子(阴离子)结合而逐步、均匀地沉淀出来。
纳米氧化锌介绍与应用

纳米氧化锌介绍与应用纳米氧化锌(ZnO)粒径介于1-100 nm之间,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如非迁移性、荧光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等,利用其在光、电、磁、敏感等方面的奇妙性能,可制造气体传感器、荧光体、变阻器、紫外线遮蔽材料、图像记录材料、压电材料、压敏电阻、高效催化剂、磁性材料和塑料薄膜等。
概述中文名:纳米氧化锌英文名:Zinc oxide,nanometer 别名:纳米锌白;Zinc White nanometer CAS RN.:1314-13-2 分子式:ZnO 分子量:81.37形态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
由于晶粒的细微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
近年来发现它在催化、光学、磁学、力学等方面展现出许多特殊功能,使其在陶瓷、化工、电子、光学、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较的特殊性和用途。
纳米氧化锌在纺织领域可用于紫外光遮蔽材料、抗菌剂、荧光材料、光催化材料等。
由于纳米氧化锌一系列的优异性和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因此研发纳米氧化锌已成为许多科技人员关注的焦点。
纳米氧化锌金属氧化物粉末如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及氧化镁等,将这些粉末制成纳米级时,由于微粒之尺寸与光波相当或更小时,由于尺寸效应导致使导带及价带的间隔增加,故光吸收显著增强。
各种粉末对光线的遮蔽及反射效率有不同的差异。
以氧化锌及二氧化钛比较时,波长小于350纳米(UVB)时,两者遮蔽效率相近,但是在350~400nm(UVA)时,氧化锌的遮蔽效率明显高于二氧化钛。
同时氧化锌(n=1.9)的折射率小于二氧化钛(n=2.6),对光的漫反射率较低,使得纤维透明度较高且利于纺织品染整。
纳米氧化锌还可用来制造远红外线反射纤维的材料,俗称远红外陶瓷粉。
氧化锌掺杂的研究进展_邓允棣

氧化锌掺杂的研究进展
□ 邓允棣
(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摘 要 氧化锌是一种 新 型 的 、性 质 优 良 的 半 导 体 材 料 , 在 光 、电 、磁 等 方 面 都 有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 而 对 氧 化
锌进行掺杂其他元素的研究越来越受人关注。本文对不同的掺杂物所进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另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是磁控溅 射 法 。Szyszka 利 用 磁 控溅射技术得到了电学性质很好的薄膜, 他 们 用 频 率 为 40 的交流电在 Al 质量浓度为 1.2%, 温度为 573K 条件下得到 了最佳阻抗为 4×10-4Ωcm 的 AZO 薄膜。后来他又改进了工 艺, 在 473K 条件下, 加快溅射速率至 8.8nm/s, 加大了通入氧 气 的 量 至 163sccm, 结 果 得 到 了 阻 抗 为 3×10-4Ωcm 的 AZO 薄膜。 2.2 Ga 掺杂
B.L.ZHU 等 人 用 HILH( 激 光- 感 应 复 合 加 热 ) 方 法 得 到 了 In 掺杂的纳米氧化锌。这个方法得到未掺杂的氧化锌是 白色的棒状或者针状的, 而掺杂以后的为绿色的小片状和棒 状。当 In 掺杂量为 4.58%时得到的材料阻抗最小, 同时气敏 特性最好。 3 氧化锌 p 型掺杂
直到人们通过施主- 受主共掺杂技术才得到了较为满意 的 结 果 , Josph 与 Tabata 等 人 通 过 Ga- N 共 掺 杂 技 术 得 到 了 最好电阻率为 6×10-3cm, 受 主 浓 度 为 1×1021cm-3 的 p 型 氧 化锌。实验表明当受主( N) 和施主( Ga) 之比接 近 2: 1 时 , 可 以得 到 比 较 好 的 低 阻 抗 p 型 半 导 体 。Bian 等 人 用 超 声 波 喷
纳米颗粒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案例

纳米颗粒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增加,纳米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纳米颗粒作为一种独特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改变物质性质的特点,因此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介绍几个纳米颗粒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案例,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的应用。
纳米二氧化硅是一种常见的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吸附能力。
因此,它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添加剂中。
例如,在饮料中,纳米二氧化硅可以作为稳定剂和乳化剂,帮助调整饮料的质地和口感。
在调味品中,纳米二氧化硅可以增加颜色的稳定性和保鲜效果。
此外,纳米二氧化硅还可以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起到改善气体、湿气和光线阻隔性能的作用。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的纳米材料。
它具有抗菌、抗氧化和增白的特性,因此可以在食品添加剂中起到多种作用。
例如,在乳制品中,纳米氧化锌可以作为防止细菌生长的抗菌剂,延长乳制品的保质期。
在面点制品中,纳米氧化锌可以使面团更加松软,增加面点的可口性。
此外,由于纳米氧化锌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它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起到抗紫外线、防止光线照射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作用。
纳米银是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纳米材料,具有强大的抗菌能力。
因此,在食品行业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在食品加工中,纳米银可以作为一种抗菌剂,防止食品中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此外,纳米银还可以被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起到抑制细菌生长、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作用。
纳米银可以与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相结合使用,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纳米颗粒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种案例,还有许多其他潜在的应用领域。
例如,纳米硅酸钙可以用于增加食品的钙含量,纳米纤维素可以用于增加食品的纤维含量,纳米金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和颜色。
此外,纳米颗粒还可以用于控制食品的释放速率,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储存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氧化锌是近年来被研究和应用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因其具有明显的表面效应,体积
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使之在催化、光学、磁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具有许多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特殊功能,使其在涂料、印染、玻璃、医药、陶瓷工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用作橡胶的活化剂以提高橡胶的耐撕裂、耐磨性及抗老化性等方面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已应用到生产上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乳化法、微乳化法、固相化学反应法等
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条件,实验比较了均匀沉淀法、直接沉淀法和固相反应法等三种制备方法。
并对不同制备方法的产品得率和粒度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产品的粒径最小且分布均匀。
1实验
1.1 仪器和试剂
JEM —100CXⅡ型电子显微镜、
MYB型调温电热套、
强力电动搅拌器、远红外干燥箱、分析天平、马福炉。
硝酸锌、氢氧化钠、尿素(均为分析纯)
1.2实验原理
1.2.1直接沉淀法
该法的原理是在可溶性锌盐溶液中加入NH3 ·H2O或NaOH沉淀剂,当溶液中Zn2+和OH -离子的离子积超过沉淀化合物Zn(OH) 2的溶度积时即有沉淀从溶液中析出。
经陈化、过滤、洗涤、干燥、热处理后可得到纳米级ZnO。
有关反应为
:⑴沉淀反应
-
⑵热处理反应
直接沉淀法操作简单易行,对设备技术要求不高,产物纯度较高不易引入其它杂质,生产
成本较低。
但是生成的产品颗粒粒径分布较宽。
1.2.2固相反应法
该反应的原理是以固体Zn(NO3) 2与NaOH为原料,在研钵中充分研磨反应,反应完全后,水洗、过滤、干燥、研磨,再经热处理得纳米氧化锌,反应方程式同直接沉淀法。
1.2.3均匀沉淀法
在沉淀反应中,溶液中的构晶离子之一不是直接加入,而是通过水解反应在溶液中缓慢、
均匀地释放出来,即加入的沉淀剂不是立刻与被沉淀离子发生沉淀,而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沉淀剂在整个溶液中缓慢地生成,再与被沉淀离子缓慢沉淀。
该法的优点之一是构晶离子的过
饱和度低,且在整个溶液中浓度比较均匀,使沉淀物的颗粒细小均匀而致密。
同时
,本法还可以避免杂质的共沉淀。
实验以硝酸锌为原料尿素为均匀沉淀剂
1.3 实验步骤
1.3.1 直接沉淀法制备ZnO
量取1mol/L Zn(NO3) 2 的溶液50mL 于250mL 锥形瓶中,同时边搅拌边滴加50mL
2mol/LNaOH 溶液。
静置、陈化36h 。
生成Zn(OH) 2 沉淀过滤后,经多次洗涤,并置于烘箱中80. 下烘干4h 。
干燥的Zn(OH) 2研磨后再置于马福炉中,在600. C 下焙烧3h 。
冷却后研磨、称
量。
1.3.2 固相反应法制备ZnO
准确称量物质的量比为2:1 的NaOH 和Zn(NO3) 2·6H2O, 置于研钵中充分研磨30min 左
右生成Zn(OH) 2 前驱物,经洗涤、过滤后置于烘箱中,在80. C 下烘干4h 。
干燥过的Zn(OH) 2 研磨后置于马福炉中,在600. C 下焙烧3h 。
冷却后研磨、称量。
1.3.3 均匀沉淀法制备ZnO
称取物质的量比CO(NH2) 2 :Zn (NO3) 2 =3:1 和2:1 的试剂,并各自配制成饱和溶液,混
合后分别放入两个三颈瓶中,然后在100 ℃的温度下搅拌反应6h 。
生成的沉淀经过滤、多次洗涤后,在80. C 的烘箱中烘干4h 。
经干燥后的Zn(OH) 2 置于马福炉中,在600. C 下焙烧3h 。
冷却研磨、称量。
1.3.4 分析测试
产品的ZnO 含量采用EDTA 滴定法测定[9] ;粒径大小和形貌观察采取将样品在乙醇中经
超声波分散后滴膜制样,用JEM-100CX Ⅱ型透射电镜进行表征。
38
2 结果与讨论
2.1 直接沉淀法
表1 列出了在本实验条件下直接沉淀法制
备的纳米ZnO 产品得率,实验表明本法的得率
可达92% 以上,且产品色泽良好,呈白色。
其
粒径大小和形貌的TEM 图见图1 。
由图1 可
见该产品颗粒呈球形,外观不规则,有团聚现
象,尺寸平均约为100nm 左右。
此外直接沉淀
法的反应温度要求不需太严格,在室温下就可以进行。
2.2 固相合成法
在室温条件下,NaOH 与Zn(NO3) 2·6H2O 的物质的量比为2:1 的条件下所得产品的得
率和粒径的情况见表2 及图2 。
m ZnO/ g 312371 313765 313971 4105
收率/% 79193 83137 83188
由表2 可见在NaOH 与Zn (NO3 ) 2·6H2O 的物质的量比为2:1 时ZnO 产品得率可达83%, 产品的色泽良好,呈白色。
此外,固相反应法所得氧化锌粉末的TEM 图见图2 。
由图2 可知:该产品颗粒呈球形,外观较规则,有一定团聚现象,颗粒尺寸为80nm 左右。
2.3 均匀沉淀法
在实验条件下均匀沉淀法所得产品的得率及ZnO 的粒径和形貌见表3 与图3 。
表3 均匀沉淀法产品收率
n (CO(NH2) 2) : n (Zn(NO3) 2) m ZnO(理论值) / g m ZnO(实验值) / g 转化率/%
2 :1 811 61298 78115
3 :1 811 718052 96136
图2 固相合成法透射电镜照片图3 均匀沉淀法透射电镜照片
从表3 数据表明了n (CO (NH2 ) 2 ) : n ( Zn (NO3 ) 2 ) =3:1 时ZnO 的得率比n (CO
(NH2) 2) : n (Zn(NO3) 2) =2:1 高得多,可达96% 以上。
这是由于当[Zn 2+ ]一定时,尿素与硝酸锌的配比越大,pH 上升,Zn (OH) 2 过饱和度增加,有利于形成粒径小的沉淀,产品呈白色,色泽良好。
均匀沉淀法所得氧化锌粉末的TEM 图见图3 。
由图可见粒径在10~50nm 左右。
主要为球形。
3 结论
(1) 采取本文介绍的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是可行的,由EDTA 滴定分析,产品的纯度较
高,可达95% 以上,经TEM 观察产品粒径均小于100nm 。
(2) 直接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锌,再经高温热分解制得纳米ZnO 的平均粒径介于40 ~
100nm 之间,有一定的团聚现象。
(3) 固相合成法具有操作筒便,且较直接沉淀法而言,所得的产品颗粒较小,粒径为20~
80nm, 反应条件较易控制,环境污染小,但产品也有一定的团聚现象。
(4) 均匀沉淀法产品粒径为10~50nm 之间。
比较图1 、图2 、和图3 可清楚的看出,均匀沉淀法所制得的纳米氧化锌粒径大小分布更均匀,颗粒分散性较好,产物得率达96%, 结果表明,均匀沉淀法其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要优于直接沉淀法和固相合成法。
1.3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