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起点及相关问题
秦直道,2200年前的高速公路,深秋航拍
秦直道,2200年前的高速公路,深秋航拍
众做周知,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修建了万里长城,同时还建造了另一个大工程秦直道却鲜有人知,长城是抵御匈奴的人工屏障,而秦直道就是前线官兵的后勤保障。
秦直道始建于公元前212年,从咸阳(起点为现咸阳淳化县)到九原郡(现包头附近),长达700余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普通亦有20米。
秦直道被后人誉为两千多年前的高速公路,古代工匠在修建这条公路的时候,采用的是夯土的方法,也就是把土质和沙质掺在一起,一层一层往上压,这个方法就类似于我们如今用水泥浇灌道路的方法。
另有一说,说当时工匠们想出一个办法,把黄土用火炒熟,炒熟之后的土,没有任何的养分,草木就没办法生长。
所以,历经风雨,即使人迹罕至的地方也寸草不生。
不知道多少人走过秦直道,也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
曾经,“飞将军”李广走过秦直道,去抗击匈奴。
汉武帝带兵走过秦直道,去炫耀武力。
王昭君含泪走过秦直道,去匈奴和亲。
曹操霸气走过秦直道,去把蔡文姬从南匈奴迎回汉朝。
李世民威风凛凛地走过秦直道,去征讨突厥。
……
现如今,这条古道历经风风雨雨的两千年之后,山还是山,路还是路,保存较好的路段,如今雄姿犹在,气势恢弘。
西安的秋天很短,秦直道的秋天更短,最美秋景大约可持续两周时间,如果遇风雨天气,秋景转瞬即逝,叶子落的很快,错过就要再等一年。
秦直道的起点虽然就在咸阳,但是人们要去旅行也实在颇为不便,致使这一媲美长城的大工程长期不为人知。
不过,看到这美丽的秦直道航拍,相信你也和我一样,早已神游天外,稍减一些不能亲身前往的遗憾。
秦始皇为什么劳民伤财修筑直道?直道对秦有何作用?嬴政蒙恬匈奴刘恒
秦始皇为什么劳民伤财修筑直道?直道对秦有何作用?嬴政蒙恬匈奴刘恒直道是秦帝国在长城之外沟通都城与北边郡的一大国防工程,与驰道一起成为秦帝国交通网络的重要构成,并被视作“世界古代高速公路之首”。
秦直道是什么秦直道南起陕西淳化县北梁武帝村秦林光宫,北至内蒙古包头市南的麻池古城。
作为陆路交通建设的创举,其规划、选线、设计和施工,都显示出空前的技术水准。
秦直道的开通和应用,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军事交通的发展历程而言,也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秦朝开筑的直道直通南北,规模极其宏大。
秦代其他交通道路多是利用战国原有道路,只有直道是在秦统一后规划施工的,也是一条体现秦帝国行政效率的南北大通道。
秦直道是秦始皇为抵御匈奴南侵而修筑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防工程。
早在秦昭王时期,秦国的北部边界就已扩展至黄河南岸,与赵国云中郡隔河相望。
为了巩固边防,秦昭王曾在秦国北陲修筑长城,由临洮东北行经过上郡之北,蜿蜒于内蒙古一带。
秦始皇三十二年,使蒙恬将兵30万北击匈奴,尽取河南地,设44县,并重置九原郡。
次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阴山以南皆为秦土。
此时秦国的边界早已越过了旧长城,秦又新筑了东西绵延万里的秦长城,创造了世界奇迹。
秦始皇三十五年修筑直道,使秦军可以不用迂回上郡和云中,由云阳北出直抵九原。
直道与新修的长城呈丁字相交,加强了咸阳所在的京畿关中与北方河套地区的联系,使得匈奴不敢轻易南下进犯。
直道的工程量秦直道和长城、驰道、阿房宫以及始皇陵都是耗费民力十分惊人的浩大工程。
据粗略估算 ,直道长约600公里,平均宽度约为50 米,夯土路基厚以50 厘米计,这条直道的夯土土方量大约在一千五百万方左右。
这些土方如果堆筑成高1米、宽1米的土墙,可以绕地球半圈。
从《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可以知道,秦直道建于始皇三十五年,三十七年时直道主体工程大致完成,工期只有两年左右的时间。
秦直道调研报告
秦直道调研报告秦直道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对秦直道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并撰写了以下的调研报告,供您参考。
秦直道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道。
该道路跨越秦岭山脉,连接陕西和四川两省。
秦直道因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历史背景秦直道最早可追溯到秦朝时期,当时是连接秦国和蜀地(即今日的四川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
其后,经过不同朝代的修缮和扩建,秦直道逐渐成为连接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在唐朝和宋朝时期,秦直道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成为负责国家驿站和军事重镇的主要道路。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秦直道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2. 探索秦直道的旅游开发潜力,并提出相关建议;3. 调查秦直道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与当地居民、历史专家和旅游从业者的交流,以及对相关历史文献和旅游报告的研究,我对秦直道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四、调研结果与建议1. 文化价值与历史影响:秦直道凝聚了中华文明的智慧和成就,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目前,秦直道的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展示,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和推广,鼓励学术界和文化机构参与保护和研究工作。
2. 旅游开发潜力:秦直道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具备良好的旅游开发潜力。
建议政府加大对秦直道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参与。
3. 问题与挑战:秦直道的保护面临着建设压力、环境污染和人为损坏等问题。
建议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巡查和监管力度,以确保秦直道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秦直道作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秦直道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发现了其旅游开发潜力和所面临的问题。
秦直道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 为何千年之久从未长草呢
秦直道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为何千年之久从未长草呢本文导读:秦直道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历朝历代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虽然近代由于种种原因被人废弃遗忘,但是当人们上世纪晚期重新发现它的时候,秦直道上面竟然寸草不生,部分有草的地方也长不过膝,没有被高大的树木湮没。
专家甚至在清理了表层的黄土之后发现了秦直道上的车辙!秦直道位于甘肃陇东黄土高原的一段秦直道是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和公子扶苏负责修筑的,起点位于陕西咸阳,终点位于内蒙古九原,穿越十四个县,全长八百多公里,最宽60余米,最窄也要20余米。
一部分位于黄土高原,一部分位于内蒙古高原,按说秦直道在这两部分都不可能完好保存至今,秦直道所在的内蒙古高原一带属于沙漠,秦直道上不长树可以理解;但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即使其所在的子午岭植被茂密,那为什么在秦直道被废弃几百年之后没有长出高大的树木呢?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诀呢?夯实路面用的巨型碌碡合水县博物馆馆藏这两天港珠澳大桥竣工通车的消息在网络上刷了屏,当我看到雄伟壮丽的跨海大桥犹如巨龙在海面上蜿蜒的时候,不由得对桥梁的设计师和建筑师竖起大拇指,正是他们攻坚克难,完成了桥梁建造史上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以说,一项伟大工程的完成,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运用是分不开的。
那么秦直道是不是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呢?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甘肃省庆阳市市长在介绍秦直道时,手里拿着一块取自秦直道路边的土块,我才明白了。
原来建造秦直道所使用的土都是“熟土”,也就是将建筑用土全部炒熟或者碾碎用火烧焦,这样制作过的土寸草不生,再把它们夯实在一起,那整条路面就会像“混凝土”一样坚固。
盘炕,就用土坯和泥垒成大家都知道中国北方家家有火炕,黄土高原的人们也不例外,火炕这东西对于燃料一点都不挑剔,烧的是树叶杂草晒干的牲口粪便,但是却在寒冷的冬季持续散发一整夜的热量,有些烧炕技术好的能烧一次炕三天都暖和,全家老小一家挤在一个热炕上,虽然简朴,但也快乐。
(完整word版)秦直道的介绍
张光耀:保护利用秦直道促进旅游文化建设内蒙古新闻网2005-07-22 18:26秦直道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南起秦帝国都城咸阳附近的九泉山,穿越鄂尔多斯高原,直道绵延向北,直抵大漠深处阴山脚下的包头九原郡。
全长700多公里。
秦直道是一条以便走马传书、运送守边给养、调动部队的笔直驿道,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包括位于直道附近的与直道遗迹密切相关的古城(亭、障)遗址等,共同构筑成文化内涵独特的秦直道遗址。
其中位于鄂尔多斯东胜区境内的秦直道遗址,已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近推荐鄂尔多斯秦直道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它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如何通过保护利用来促进东胜区旅游文化建设,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一、秦直道的历史文化内涵秦直道遗址是我国境内保存下来的为数极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遗址之一,而位于鄂尔多斯境内的秦直道遗迹,又是全段秦直道中保存最好的地段.另外,在该段直道的沿线,还分布有至少三座同时期的古城(亭、障)遗址。
因此,它是全面了解秦直道和秦代道路的形成、历史沿革以及测绘、建造方法、道路规模、使用维护、附属设施等最直接的、无法替代的珍贵史料,同时对于开展我国交通史的研究工作等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修直道,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与北方的联系,快速驰援北方,抗击匈奴的侵扰.秦朝灭亡后,秦直道依然是中原王朝控制北方地区的重要通道。
西汉几次对匈奴大的军事行动,都是通过秦直道来完成的.东汉以后,虽然随着中原王朝政治统治中心的东移,秦直道的功用有所减退,但这条南北大道,在促进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流融合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秦直道和与之相关的城、障遗址对于研究我国北方地区的历史,特别是战争史、交通、通讯史和民族关系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秦直道沿途的巨大冲沟,不仅展现了本地区两千年来水土流失的情况,而且断面上路基垫土层下压着的秦代原生地层,也真实地记录了这里秦代当时的地貌情况。
正宁境内秦直道遗址调查
正宁境内秦直道遗址调查正宁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县,境内有众多历史遗迹。
秦直道遗址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遗址,近年来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这一历史遗址,正宁县对秦直道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本文将就正宁境内秦直道遗址调查进行介绍。
一、秦直道遗址概况秦直道遗址是中国古代道路遗址之一,始建于秦朝,是连接西安和甘肃的重要交通要道。
这条道路穿过秦岭山脉,蜿蜒曲折,沿途风景秀丽,历史悠久。
秦直道遗址保存完好,被誉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秦直道遗址是一处以石头铺成的独木桥,桥面宽敞平坦,车辙明显,桥头有两根巨石支起桥栏。
周围还有古老的石碑、石刻等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当时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调查内容1. 路线勘察正宁县对秦直道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路线勘察,确定了道路的起点、终点、长度、宽度等信息。
勘察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未被发现的道路遗址,为研究古代道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2. 遗址清理在路线勘察的基础上,正宁县对秦直道遗址进行了清理工作,清理出了一些被埋在土层下的古代道路砖石,这些砖石的位置和形状均与史书记载的特点一致,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3. 遗址考古正宁县还对秦直道遗址进行了考古工作,发现了一些古代的陶器、铜器等文物。
这些文物的发现为研究当时的生产生活、交通运输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4. 环境调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建设秦直道遗址,正宁县还对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工作。
调查发现,该地区生态环境优美,风景宜人,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三、调查成果通过对秦直道遗址的调查工作,正宁县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 确认了秦直道遗址的具体位置和特点,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 发现了一批古代道路砖石,并进行初步清理和保存,为研究古代道路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4. 环境调查为秦直道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展望通过对秦直道遗址的调查研究,正宁县将继续深入研究和保护这一重要的历史遗址。
正宁境内秦直道遗址调查
正宁境内秦直道遗址调查秦直道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路线,也是秦朝在西北地区的一项重大建设工程。
为了深入了解秦直道在正宁境内的遗址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工作。
调查组对正宁境内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正宁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川西山区的交界处,地势较高,交通相对较为不便利。
正宁境内有许多河流,包括柳江和沙河等,这些水系也给道路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调查组对正宁境内的历史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正宁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秦直道在此地的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史料记载,秦直道的建设起点位于今天的陇县,然后途经天水、甘谷等地,最后到达河州(今甘肃兰州)。
调查组在文献中还发现了许多关于秦直道在正宁境内的修建和维护情况的记载,这些记载为进一步的调查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调查组对正宁境内的地面遗迹进行了勘探和测量。
通过对地面的地貌特征以及地表痕迹的观察,调查组发现了一些可能与秦直道相关的遗迹。
在正宁县城东南部的独山坪地区,发现了一段被人工修建的大规模土台,土台的规模较大,宽约10米,长约20米,高约2米,并且与地面的地势变化相吻合,这很有可能是秦直道在该地的一处驿站遗址。
在正宁境内的某些山间地带,调查组还发现了一些石灰岩石块,这些石块可能是当时修建道路所使用的原材料。
调查组还对正宁境内的古代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察。
在正宁境内的凤凰山、童山等地,存在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其中包括许多与道路建设相关的遗迹。
根据考古学家的初步推断,这些文化遗址与秦直道的建设可能有一定的关联。
通过对正宁境内秦直道遗址的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秦直道在该地的建设和遗迹情况。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调查和研究,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正宁境内秦直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大秦直道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
大秦直道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大秦直道,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末期至公元二世纪初期的秦朝时期。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横贯东西的大型公路,连接东方的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区和西方的四川、新疆等地区,总长约7,000公里。
其建立和发展,对于促进中国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秦直道的建立和发展大秦直道的建立和发展,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贵族文化、经济发展和政治疆域扩张密切相关。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对道路交通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由于秦国的国土疆域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和建设,秦始皇把各地区的大路与小路统一改建为规模宏大的大道,从而形成了大秦直道。
大秦直道主要由东线和西线两条路线组成,分别连接了中原地区和东北地区,以及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
大秦直道的建设和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大秦直道的存在,有利于通过陆路交通运输促进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商业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
同时,也有力地维护了秦国的统一和稳定。
二、大秦直道的规划与设计大秦直道的规划和设计,凸显了中国古代交通建设的先进程度与科技水平。
大秦直道由东线和西线两条主路线组成,分别连接中原地区和东北、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
东线起点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终点位于今天的山东济南市;西线起点位于陕西咸阳市,终点位于新疆的西域。
东线和西线都沿着黄河流域,横贯中国的东西大陆,总长约7,000公里。
大秦直道的宽度和道路起点、终点、中途沿途的休息场所、交通信号和治安设施等工程设计及施工标准,均按照严格的规范和标准进行。
其中,东线和西线的宽度分别为45米和30米,道路上一般铺设着厚达数尺的石板或砖块。
同时,在交通路口和城市门户等重要地段,设有设置了岔路口或交通障碍的固定的沙门、烽火台、守卫站以及仓库等设施,保证了行车安全和财物安全。
三、大秦直道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大秦直道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于 秦直道论文
秦直道的古与今——兼论其影视拍摄与旅游开发一、何为秦直道大家都知道,欧洲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条条大道通罗马”,直到今天这条谚语还广为流传。
据史料显示,谚语中的罗马大道的宽度只有5米左右,它却让欧洲人引以为豪了1000多年,甚至现在提起还会有那么多人以之为傲,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早在罗马帝国兴盛、罗马大道被修建的200多年之前,中国的秦朝就已经有了一条比罗马大道要宽上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大道了,这就是“秦直道”。
那么,秦直道究竟是一条怎样的大道呢?在它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一)修建的缘起1、修建时间“秦直道是秦代四大建筑之一,它与长城、始皇陵、阿房宫齐名。
”①秦直道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蒙恬列传》:“始皇欲游天下,到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秦直道“据今已有2217 年,比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波恩至科隆的高速公路)早2124 年,比著名的罗马大道宽3-8 倍,长15 倍,堪称世界公路的鼻祖。
”②这显示出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先进以及秦朝的博大气象。
在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之后,可以对秦直道开始修建的时间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那就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关于这一点《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六国年表》上都有明文记载。
但是对于它的完工时间,由于古籍上的相关记载的缺失,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完全确定的答案,一般根据《史记》上记载的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八月间胡亥等人曾经由直道南返咸阳事,断定秦直道即竣工于这一年。
据此算来,秦代修筑这么工程浩大的直道只用了两年半时间,这是不符合常理的。
事实上,《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
道未就。
”在这里,司马迁明确说了“道未就”,可见当秦始皇崩逝沙丘,蒙恬含冤而死之际,直道并没有竣工。
“这样的推论还可以找到其它的证据。
据《史记•李斯列传》,秦二世矫诏僭立后,‘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秦汉直道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分析
第1 4卷第3期
古都名城研究
秦汉直道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分析
◎赵 力扬 葛 立 黄 桂林
(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 会发展研究院 , 西安 7 1 0 0 6 2 )
要 的观点 , 同时提 出 , 云 阳附 近的 旧有 交通基 础 可 以方便 修筑 直道 。关 于具体 的定 名 , 文献记 载秦 汉 时
不 同时段 有甘 泉 宫 、 林 光 宫 以及 云 阳宫 三个 名称 , 姚 生 民认 为 三名 各有 其宫 , 但 实为 一地 。『 l 3 1 对于 将咸 阳与 云 阳间道路 也 视 为直 道 因而 将直 道 南端 起 点定 在咸 阳的观 点 , 姚生 民认 为 , 宏 观上 直 道 的确 是 九 原与 咸 阳间道路 网络 的一 部 分 , 但 微 观 上仍 应将 直 道南 端起 点 定在 甘泉 。[ 1 O I “ 】 辛德 勇则 将 甘泉 宫作 为
史 籍上 对直 道 的直 接记 载 主要 见 于《 史记》 中的《 秦 始 皇本 纪》 《 六 国年 表 》 《 匈 奴 列传 》 《 蒙恬 列 传 》
《 李斯 列传 》 等篇 , 对直 道 的具 体修 建 时 间 、 起终 点 、 长度 、 主持 修建 者 、 修 建方 式及 部分 使用 情 况有 所 记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8 — 1 9
基金 项 目: 国家社 科基金 重 大项 目( 1 l &Z D0 9 7 )
作者 简 介 : 赵 力扬 ( 1 9 9 1 -) , 男, 陕 西西安人 , 陕西 师范 大 学西北历 史环 境与 经济社 会 发展研 究院硕 士研
什么是秦直道?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秦直道?
什么是秦直道?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秦直道?
千古一帝秦始皇修建秦直道不是一时兴起,仅为自己巡游而随心所欲修建的工程。
对于秦始皇来说,统一六国后国家的唯一强敌就是雄踞北方朔漠的少数民族匈奴。
他们举族为兵,逐水草而居,骑术精湛,彪悍灵动,来得快去得也快,经常驰入秦北边境内俘掠人口,“利则进,不利则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极难防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对付这些强悍的胡人上了。
因此,就在完成统一事业的第七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征,把匈奴势力驱逐到阴山山脉以北。
秦军渡过黄河,控制了阴山山脉的高阙要塞(今内蒙古自治区锦后旗北)。
秦朝在新取得的这一地区建立了三十四座县城,由内陆迁徙人民到这些新设置的县城从事农业种植。
为了很好地管理这些新县,又设置了一个九原郡,郡治就在今包头市西。
但这不等于胡人就从此安稳了,他们如同梦魇,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秦始皇在对付胡人骑兵的问题上丝毫不敢松懈,于是是命令蒙恬
修缮长城,防御他们的突然袭击。
尽管北有长城防护,但在大一统国家形成后,由被动防御转向积极打击,才是对抗匈奴的最有效的战略方针。
秦始皇出于积极防御的需要,在驱逐匈奴后的几年里,始终没敢松懈,一边加紧修缮长城,一边下令修筑直道。
最初修直道的目的在于如果匈奴出兵侵扰,秦军可由咸阳循着直道直抵九原郡,切断匈奴后路,还可登上阴山山脉,进行抗击,变被动为主动。
因此,从军事意义而言,秦直道的修建,是为帝国的军事战车插上了灵动的翅膀,可以更加从容对付劲敌匈奴。
秦直道:来自两千年前秦朝的“黑科技”
秦直道:来自两千年前秦朝的“黑科技”党的十八大以来,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超级工程震撼世界,中国在交通建设方面的成就国人是有目共睹的。
而在我国古代,大多数宏大的工程诞生于秦朝,秦始皇建长城,修灵渠,开秦直道、秦驰道,建阿房宫、秦陵等。
后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如今长城依在,灵渠的水还在流淌着,阿房宫得以重建,秦陵更是成为了考古界的焦点。
可是秦直道却仿佛成为了时代的弃儿,被遗忘在崇山峻岭之中...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秦直道可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战略要道。
在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为了防范和阻挡北方匈奴的侵扰,命大将蒙恬和公子扶苏负责修筑秦直道。
直道起点位于陕西咸阳,终点位于内蒙古九原,中间穿越14个县,全长700多公里,最宽60余米,最窄也有20余米。
考古研究员肖建一表示:“如果长城是秦代防御匈奴的弯弓,那么从咸阳林光宫到九原麻池古城的秦直道就是保证秦军迅速,主动出击的箭矢。
”它是可以和长城比肩的存在。
在秦朝,它是一条军事要道。
而在今天,这条路则是一条“不毛之道”。
没错,自秦直道被发现以来,众多学者都对一件事很好奇,那就是秦直道为何两千多年几乎都寸草不生。
众所周知,小草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繁殖速度也快,可在这两千多年前科技不发达的秦代,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呢,秦直道有一部分属于沙漠地带,不长草还算正常。
而在非沙漠的地段,修路的土有一点点不太一样,因为修秦直道的土,是特制的!怎么个特制法呢?第一步,工人在道路的两旁架起大锅,将沙土和盐碱(高浓度的盐碱土,可是能让一般的绿色植物都望而却步的)混合,然后在锅内翻炒。
等到翻炒得差不多了,再进行第二步,夯实。
在当时利用重物从一定的高空自由坠落,对混合的特制土进行夯击,以提高其密实度,最后形成夯土路面,这样整条道路就会像混凝土一样坚固。
另外,直道建成后期也是经过了不少的马车和行人,这样的物理性破坏下杂草也就会少很多。
到了清代后期,秦直道渐渐废弃,直道上面渐渐覆盖了黄土和落叶,草籽落在上面可以生根发芽,但是根到了秦直道路面的土层上会扎不下去,所以草也长不高,高大的树木就更难见到了。
秦直道两三问题谈
秦直道,作为秦始皇维护统治的三大措施之一,在秦朝短暂历史中有着其独有的作用和影响。
随着近年考古工作的开展,有关秦直道的考古遗迹不断被发现。
而在目前的学术界中,对于秦直道的某些细节问题还存在不同的观点。
在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文献、考古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那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详细论证,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一尧秦直道修建的时间和路线在历史文献中,关于“秦直道”的记载仅在《史记》中出现,且记载得比较简略。
因此学者们对秦直道的修成时间存在争议。
一般认为秦直道始建于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终于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历时两年之久,这种看法略显欠妥。
秦直道的记载除了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在《史记·蒙恬列传》、《史记·李斯列传》也曾出现。
《史记·蒙恬列传》中言道:“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
道未就。
”[1]证实了直道在始皇之时并未完全修成。
而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秦直道的:“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道、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2]。
这里的“治”当为修建之意,由此可见在二世即位之时直道仍在修建之中。
因此可以确定秦直道的修建始于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始皇死时(前209年)尚未完成,二世即位后继续直道的修建,所以直对于张多勇先[3],难以证实。
《史记·蒙言道:“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百里。
”这也仅言明了秦直道的起点在甘泉(今陕西淳化县北部铁王乡武帝村一带),终点位于秦九原郡(今内蒙包头西南),这一点得到当今学者的认同。
但对于秦直道具体路线却存在很大分歧,目前主要有下面两种观点:一种是史念海先生提出的,他认为秦直道由秦林光宫(汉甘泉宫,在今淳化县北粱武帝村)起,沿子午岭主脉北行,经位于今旬邑县境的石门关、雕岭关,黄陵县的艾篙店,陕、甘两省交界的五里墩、兴隆关(今沮源关)、午亭子,再稍偏西北行,过甘肃华池县东的间水坡岭、黄草腰现、麻子腰观、老爷岭、铁角城,又直北至今定边县,然后折向东北,经今内蒙乌审旗侧,伊金霍洛旗南红庆河旁,东胜县西南90里的海子湾,到达黄河南岸昭君坟附近,即今包头市西南,渡过黄河就是秦九原郡治地[4]。
秦直道:被遗忘的通衢
秦直道:被遗忘的通衢孙剑伟文章来源:北京晨报发布日期: 2007年3月12日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在他统一天下的第十年(公元前212年),为了巡游活动的方便,命大将蒙恬监督修建一条直通北方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和秦都咸阳附近的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北)的大道。
两年多后,道路修通,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
司马迁在一个世纪后,踏上这条古道,并记载了它“千八百里”(相当于现在的700多公里)、“堑山堙谷”(即逢山开山、遇沟填沟)。
遗憾的是,《史记》中并没有记录云阳与九原之间任何其它的具体经由地点,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1974年,考古工作者田广金等人在鄂尔多斯高原东胜县境内发现了这条神秘的古道。
直道是从北向南修筑的,起点在现在包头市西的麻池古城,经今达拉特旗的昭君坟渡口南渡黄河,穿过鄂尔多斯高原,进入陕北,这是直道的北段,约200公里长。
让人惊叹的是,这段直道遗迹途经的地区,今天多属丘陵地区,地势延绵起伏,沟壑纵横,而直道遗迹直线南行,绝无弯道。
进入陕北之后,直道的路径就不太确定了,有人认为它向西偏,经过今陕西定边和甘肃华池、合水等县向南延伸;有人认为它向东偏,经过今陕西米脂、子长、甘泉等县向南延伸。
这是直道的中段,有300多公里长。
直道的南段从兴隆关(古称沮源关)开始,沿子午岭南下,直抵终点淳化县梁五帝村(秦之云阳林光宫遗址所在地),有100多公里长。
为减少道路的起伏高差,凡直道所途经的丘陵的脊部,绝大多数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凿,豁口的宽度一般为30-50米。
凡直道途经的丘陵间的鞍部,绝大多数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填垫,填垫部分的路基底部最宽者约60米,路面宽30-40米,残存最厚的垫土现今仍达6米以上。
欧洲有句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说的就是古罗马大道的修建。
罗马原是意大利半岛北部的一个蕞尔小邦,经过数个世纪的不断扩张,到了公元前1世纪,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为了加强各地方与帝国心脏——罗马城的联系,罗马帝国修建了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
正宁境内秦直道遗址调查
正宁境内秦直道遗址调查正宁县是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的一个县级市,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近日,一项关于正宁境内秦直道遗址的调查工作正式展开,引起了广泛关注。
秦直道,又称秦长城,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修筑的一条边境防御工程,贯通了中国的北疆和南疆。
秦长城自东南的陇山始起,沿凤凰山脉至龙朔山,再向北经摆龙山至绿梁山,至漫水山而止,总长约1600公里。
据说,这条长城几乎与其他长城平行布置,穿越了甘肃、青海、宁夏和陕西四省区,其中甘肃与宁夏境内尤为密集。
正宁县是秦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秦直道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遗址。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遗址,正宁县政府积极开展秦直道遗址的调查工作。
在调查工作中,专家学者们首先对秦直道的历史、地理、地形地貌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力求全面了解这一文物遗址的背后故事。
然后,调查组赴各个遗址进行实地踏勘,探寻秦直道的踪迹,现场勘查并记录遗址的具体情况,包括遗址的规模、建筑风格、材料使用等。
对遗址周边的环境进行了调查,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为今后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组还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走访,并听取他们对秦直道的传说、故事等口头传承,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人对秦直道的认知和理解。
在这次调查中,专家学者们发现,在正宁县境内有多处重要的秦直道遗址,其中包括城墙遗址、关隘遗址、碑垒遗址等。
这些遗址大多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
位于正宁县城东南20多公里的郭楼关遗址,其城墙遗迹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可以清晰地看到砖石结构,是研究秦长城工程学、筑墙技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
位于县城北部的栗林关遗址、大坂口遗址等也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和研究意义。
在调查过程中,专家学者们还发现,一些遗址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侵蚀,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遗址保护问题的关注。
据了解,一些遗址正面临着被农田、森林等人为开发活动侵占的困境,如果得不到及时保护和修复,这些宝贵的文物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秦朝的交通
秦朝的交通直道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南由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梁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个县,700多公里。
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它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当时,子午岭西侧已有萧关古道通往北边,可秦始皇又为何要在子午岭山巅之上新修一条直道呢?之所以要将直道修在山巅之上,也可能是承袭了“古人喜行山路”(沟壑、河谷需要架桥,易涨水、暴发山洪)。
由于“直道”修建在鄂尔多斯草原中,特别是还行进在子午岭主脉上,子午岭处于洛河流域河谷大道和泾河支流马莲河流域河谷大道之间,因为它居高临下,对其两侧的河谷大道有扼控作用,子午岭的地理位置决定“直道”在防御匈奴族和北方少数族奴隶主入侵中具有很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子午岭地势险要,是延州、庆州以及关中的屏障,扼控着东西两侧的河谷大道,是兵家必争之地。
子午岭两侧的河谷大道:即著名的延川道(由长安通向延州(今延安),再北行通向内蒙古)和马莲河道(由贺兰山下和内蒙古南下,经环县、庆阳、长武、彬县,直达关中)。
河谷地带水草丰盛,游牧族习惯来往于河谷大道,因此,它们成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通道。
延川道河谷比较狭窄,北方游牧部族南下时困难较多,因而往往从马莲河道南下。
从马莲河道南下,不仅距关中路程较近,而且多为土山丘陵地,险阻不大,容易攻掠。
这条路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环县和灵武间俗称“旱海”,水草缺乏,扎营行军有所不便,不过这段路程不远,影响不太大。
另外还有一条道路,在马莲河道之西,六盘山下的萧关道。
这条道路,比较平坦,水草也比较丰盛,更利于骑兵活动,缺点是距离关中较远,但在延川道、马莲河道受阻的情况下,北方游牧族也常由此道南下。
马莲河道、肖关道、延川道都关系着关中、延州、庆州的安危。
特别是马莲河道和肖关道,自古以来,发生了不少的战争,有的还很激烈。
延川道、马莲河道、萧关道这三条河谷通道,马莲河道居其中间。
秦始皇直道起点辨正
澄清 对于秦始 皇直道 起点的认识 , 有益于还 原交通 史 的真实 , 也 有益于理 解秦帝 国交通 规划 的格局确定。对于秦代社 会的方位 意识和 方 向意识 中“ 北” 的地 位, 也 可 以因此得 到进 行深入考察和说 明的基 本条件。
关 键 词 秦始 皇 直道 起 点 九原 方 位 方 向
[ 中图分类 号] K 2 3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 4 4 7
粲
: 道 的开通 , 是中国f 代交 通建 没
遗迹的探索》 , 是第 一次 子秦始
道 以真正 的学
I I J 血 专 币 = 的 l i 录 。秦 卣道 的 仆 通 干 ¨ J 、 用, r } I
I 道 起 ・ 、 的 I J l , 仃益于还 原秦交通史的真实 , 也 ‘ i 于 懈 桊 帝 交通 规 划 格 局 的 实 际 意 义 .秦 代 { t -
间道路 良好 , 往来方便 。云I 5 F l 县北钉甘泉山 , I l 1 高气 爽, 是避暑胜地 。I 』 J【 有林光官 . 鬃 始皇经常到那里 去 ?远住战 国时期 , 甘 泉和 谷 【 = I ( 今陕西 泾 阳县 曲
起点 . f n 以“ …” “ 甘泉” 为终 点 的 , 即所 谓“ 道几
,
抵 I t ” , “ 道 L 原, 通 甘 泉” 。澄 清刈‘ 于秦 始
遗迹的探索》 的第二部分 即考沦“ “道 的起点 ” ,作
者写道 : “ 直 道 以 云 阳 为 起 点 、 距咸 阳不远 , 期
击匈奴而坐镇 的政治 意义 。 ” ① 所谓“ 直道 以云 阳为
有的新 出秦汉 史论 著也采 用类 似 的表述 方式。 如: “ 秦始皇三十五年 , 秦始皇下令修建一条从云阳( 今 陕西省淳化县) 到九原( 今 内蒙古 自治 区包头市) 的道 路 。这条道路途经陕西、 甘肃 、 内蒙古 , 包括 了黄土高 原、 山地、 沙漠等地理环境 , 修筑技术难度很高。 ” ⑧ 有 的学者甚 至确定 了秦直 道起 点的具 体位置 : “ 秦直道肇始 于汉甘泉 宫城北 门遗址 附近。起点今 为一小 沟道 , 宽约 2 5米 。 ” ⑨ 又说 : “ 秦直 道 自秦汉 云 阳县甘泉山至九原郡。起点甘 泉 山。 ” “ 秦 直道发端 于汉甘泉宫北城 门” 。 ⑩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 秦直道考古与保护
63FEATURE文 图/肖健一张小涓特别策划FEATURE秦直道考古与保护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是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开始修建的一条从林光宫(汉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铁王镇)直达九原郡(包头南郊麻池古城)的南北通道。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三十七年)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行,遂从井陉抵九原。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
尽管有“道未就”、胡亥治直道的记载,但至少在秦代直道是可以行走的。
司马迁行经秦直道后感慨万千,“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见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司马迁说秦直道“千八百里”,约合今天750公里。
经考古调查,山区直道路面一般宽10—30米,部分路段宽40—50米,较平处最宽60米。
与常规道路沿河谷选线不同,秦直道的设计者巧妙地陕西富县秦直道线路陕西富县水磨坪秦直道6364特别策划F E A T U RE利用了陕甘交界处的子午岭,以及陕北、陇东及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形地貌,建成了中国古代唯一沿山脊和高地选线的国家级交通大道,堪称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
2006年5月,秦直道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起点位置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以及《史记·蒙恬列传》“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两条记载,我们知道秦直道的两终端一个是九原郡,另外一个是云阳或甘泉。
尽管有人以“道九原”为依据提出直道的起点是九原,就是目前大家公认的包头南郊的麻池古城,但是从秦汉时期的行政中心、防御对象来考虑,起点在云阳或甘泉,即行政中心附近比较合理。
《史记》里说“抵云阳”,又说“直抵甘泉”,那么秦直道的起点到底是在云阳还是甘泉?云阳、甘泉是不是一个地方?如果不是,秦汉时期云阳、甘泉又各在哪里?关于“甘泉”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林间走的秦直道深度解析
林间走的秦直道深度解析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秦直道作为我国历史上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它是一条连接陕西秦岭山区和关中平原的古道,全长约400多公里,是古代军事、政治和经济交往的重要通道。
秦直道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研究者争相探索。
本文将详细解析林间走的秦直道,主要聚焦于秦直道的历史背景、地理特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秦直道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转变,以及其对自然、文化和经济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将回顾秦直道的历史背景,探寻它在秦汉时期的军事和交通作用。
其次,我们将探讨秦直道的地理特点,解析它在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秦直道的自然景观,包括秦岭山脉的壮丽风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地质遗迹。
最后,我们将探索秦直道的人文景观,包括古代遗址、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和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领略秦直道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秦直道。
秦直道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有着重要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因此,加强对秦直道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还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更详细地介绍秦直道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并深入探讨林间走的秦直道所展现的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通过这些内容的展开,我们希望能够带领读者领略秦直道的魅力,了解其独特之处,同时也能够引起社会对秦直道保护和开发的关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和论述:引言部分将概述秦直道及其重要性,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主要章节。
第一章节"走进秦直道"将详细介绍秦直道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
其中,历史背景部分将探讨秦直道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地理特点部分将介绍秦直道所穿越的地区的地理环境、地势特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 直 道 自秦 汉 云 阳县 甘 泉 山至 九 原郡 。起 点甘 直道 遗迹 宽 l 。越 英烈 山 , 马槽 梁 , 甘 泉麓 7米 达 依 泉 山。秦 汉时 期 有 云 阳宫 、 光宫 和甘 泉宫 , 林 其地 在 匍匐上行 , 至鬼 门口, 直道遗迹宽约 2 0米。鬼门口 我 国防御 外 侮 和道 路 交 通 史上 占据 着 重 要 地位 , 发 地形 险易 , 海拔 16 7 9米。 史记 ・ 《 甘茂传) 记述苏代 挥 过 重 大 作 用 。本 文 就 秦 直道 的起 点 及 相 关 问题 , 游说秦昭王, 迎接甘茂安置鬼谷 , 即此 。 门口北蜂 鬼 予 以讨 论 。 有汉代遗迹 , 原有一圆锥形 台基 , 残高 3 , 米 底围 3 O
门和 南 门 位 置 遗 迹 .初 定 秦直 道 发 端 于汉 甘 泉 宫 图 出 的秦直 道 从 成 阳宫 到 九原 郡 官 。 绘
宏 观秦直道 ,以上两记述大体是不错的 ,因为 甘 泉 宫 城 墙 北 门筑 在 秦 直 道 起 点 ,还 是 汉 城 沿 用 直道沟通了咸 阳与北地 。而就直道专线而言 , 说起 秦 城 ?这 一 问题 , 有 待科 学发 掘 研 究确 定 。 只 点在咸 阳, 与文献著 录与当代戡查相悖。 史记 - < 蒙
姚 生 民
( 淳化县文化馆 陕西 淳化 7 0 ) 120 1
摘
要 : 秦始皇修 筑直道 , 主要 是 防御 北方异 族入侵 直 道 自云阳甘泉 至 九原郡 , 一 务 是
专用交通干线; 云阳甘泉至秦都成阳为驰道。秦直道“ 成 阳通九原” 自泾阳至九原说, 自 和 是宏 观和泛指 , 意在表明直道是连接都城成 阳与北地 的道路。 美键词: 豢直道 ; 起点; 相 关问题
北城 门 。 直道 为 何 发 瑞 于 汉 甘 泉 宫 北 城 门 , 汉 秦 是
秦直道从它 的起点发起后 .北行至北 庄子村 , 恬列传》 记云 : 始皇欲游天下 . “ 道九原 , 直抵甘泉 , 堑 山堙谷 . 千八百里 。 《 ”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三 云 “ 沟道深渐 收敛 。上行一公里 , 沟道消失 。至英烈山 ,
一
秦 直道 的起点
余米 , 内含 秦汉 瓦件 。
秦 直道 发端 于 云 阳甘 泉 。云 阳 , 秦属 内史郡 , 汉
18 9 6年解 放 军空 军某 部 在此 施 工 ,台基 被
旭左冯翊。秦汉宫殿建筑在甘泉山南麓 。 邢承宗《 西 毁。其地出土卫 、 甘林 、 长生未央和云纹瓦当, 铺地 征赋》 注云 : “ 甘泉 , 山名。” ( 《史记 ・ 孝文本纪) 索隐》 砖和空心砖 , 铜弩机和带钩等文物。遗址居甘泉山 引臣瓒云 :甘泉 , “ 山名” 这是 由甘泉水 以名山, 。 之后 主峰上 , 海拔 1 0 . 米 , 8 8 9 居高临下 , 俯瞰四方 . 应是 宫 殿 又以 山名 甘 泉宫 。秦汉 时期 的甘泉宫 早 已圮 毁 , 直道旁防卫设施 。直道向东北前行 至艾蒿湾 、 乏牛 遗迹 尚存 , 今淳化县北部铁王乡凉武帝村一带 , 即是 坡 、 蝎子 掌 , 电杆 粱 , 迹 宽 l 米 。 向北 过 旬 邑 、 到 路 5 所在 。 泉宫 遗址 及 至今 尚存 的通 天台等 建 筑台 基 、 淳化和耀县分界的七里川 . 甘 到达旬邑县 石门乡庙沟 城墙 等 , 在 《 我 汉甘 泉宫遗 址勘 查记 》 文 中附 图记 村 、 门, 地 均 有秦 汉 遗 址 、 一 石 两 遗物 丰 富。直 道 穿石 述 。北城墙 在 凉武帝 村 北被北 来 的小 沟道 切 割 , 由此 门后 , 子午 岭 , 沮源关 ( 黄 陵县 ) 上 郡 ( 榆 上 至 在 、 在 林 县 ) 红庆 河 ( 内蒙古 伊 克 昭盟 )北 迤 至九原 郡 、 在 , 向南穿凉武帝村至南城墙 。9 9 17 年调查时. 其间为深
2米 、 3米余 通衢 , 宽 南城 墙 在 此 有 宽 2 0余 米 缺 口 , ( 内蒙古包头市西 ) 在 。秦直道在 淳化县境长约 l 5
是南 门所 在 ; 北城墙被小沟道切割处 , 正是 北门 旧 公 里 。 遗 。北 门外地面渐高 , 雨水 汇人道路南流 , 门一 使 二 秦直 道 . 自云 阳至 九 原 带冲潮为 沟道 。 沟道就是秦直道 的起点 。 小 学者考 旧文献 记述 秦 直 道是 “ 九原 , 云 阳。” 筑 道 抵 秦 察著文记述秦 直道起点在 云 阳甘泉 ,无一 确指肇 直道 ,应 自以云 阳 至九 原说 为确 切 ,民国二 十 四年 始 。2 O世 纪 8 O年代 末 为 了编 写 《 化 县 文 物 志 》 重 印 《 淳 , 中部 县 志 》 秦 直道 是 “ 记 自成 阳通 九 原 直道 ” ; 秦 秦 我偕 友 踏 查 , 合 直 道 在 甘 泉 山 向南 走 向 , 墙 北 今人 孙 相 武 《 直道 诃查 记 》附 《 直 道考 察路 线 结 城
维普资讯
20 02年 2月 第 1 7卷 第 l 期
成阳师范学院学报
J ̄ o mml X a y n e c es C l g in a gT ah r ’ ol e e
Hale Waihona Puke Fb 2 2 e 0o V0 7 Ll No 1 .
秦直道起点及相关 问题
收 稿 日期 :0 1 u一 3 2 0 一l 2 作 者 简 介 : 生 民 l9 8 男 . 西 淳化 县 凡 . 淳化 县 文 化馆 副研 究馆 豆。 娥 l4 —1 胰 原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