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试卷 PDF版含答案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一中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试题.doc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一中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预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60分。
)1.《墨子·尚贤下》指出:“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今王公大入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
基于此,墨家思想主张A.“兼相爱,交相利”以构建安定社会B.倡导“非攻”,身体力行反对侵略战争C.反对贵族庸才治理国家,主张“尚贤”D.秉承“节俭节用”原则,过朴实生活2.严酷的生存条件和战争的环境,使“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而受传统和文化影响,齐国的君主奉行“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的原则,使齐难以实现霸权统一。
这说明A.齐国仍严格遵守分封制度 B.客观环境影响了文明程度C.文化差异决定了称霸胜败 D.独特国情有利于秦国统一3.汉文帝时,政府将田租减为三十税一,开放山林川泽供百姓樵采。
汉武帝时,盐铁酒官营,官府在京师设平准官平抑物价。
到汉昭帝、元帝时,政府废除酒类专卖改为向卖酒者征税,并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
这说明西汉时期A.统治者的好恶决定经济政策 B.经济政策受制于政治经济形势C.工商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D.经济手段成为集权的重要方式4.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曾指出:“盖汉儒之与方士,不可分矣。
其所以然之故,因儒家尊君,君者,王者之所喜也;方士长生,生者,亦王者之所喜也。
二者既同为王者之所喜,则其势必相妒,于是,各盗敌之长技,以谋独擅,而二家之糅和成焉。
”由此可知,两汉时期方士神学家群体地位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是A.儒家学说实现了宗教化 B.汉朝强化神权政治C.道教建立影响逐渐增强 D.与汉代儒学相适应5.北朝时期,土地买卖仅限于永业田,仅仅“得卖其盈”,“买所不足”;到唐朝时,在好几种情况下,口分田都可以买卖,广大贫困农民可依法货卖自己的份地。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一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一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24.县大约产生于春秋中叶的楚国,当时楚灭其北邻若干小国后置县,并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
县尹、县公,由贵族担任,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
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官僚政治体制正式确立B.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C.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D.贵族世袭特权已被取缔25.任过议郎、五原太守的东汉学者崔寔在《政论》中指出:“今既不能纯法八世,故宜参以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明著法术以检之。
”据此可知,东汉A.恢复并采用秦朝治国方略 B.士人对法家思想有所认同C.并未延续西汉的统治理念 D.政府的行政能力大幅提升26.表2表2是宋元时期江南纺织技术与机具的发展状况表。
表中现象A.造成小农家庭纺织业走向了解体 B.导致新生产方式出现C.证实了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过程 D.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27.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票拟”“面对”“密揭”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体制运作机制中体现了一定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取得皇权的支持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
这说明明代内阁A.完善了中枢机构B.掌握着行政大权C.削弱了皇帝集权D.服务于君主专制28.晚清政府前期依然维持着朝贡体系,坐等夷狄前来朝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
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政府A.固守传统的外交观念B.在外交领域主动与世界接轨C.开启向西方学习先河D.抛弃了天朝上国的原有旧梦29.图4是1912年《真相画报》第2期发表的题为“国民之真相”的漫画。
该漫画旨在A.揭露社会现象,警醒国人奋进 B.关注内忧外患,批判社会现实C.跟进革命进程,营造舆论氛围 D.揭露专制皇权,赞颂中华民国30.1900—1920年,农业和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近代工业占14%。
1949年,农业和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近代工业占17%。
2021年河南省高考历史联考试卷(有答案)
2021年河南省高考历史联考试卷一、选择题1. 西周前期,常言“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西周后期,出现“昊天不惠,降此大戾”“浩浩昊天,不骏其德”等诗句。
这一变化出现的重要背景是()A.小农经济的萌生B.天命观念的消逝C.周王权势的衰弱D.学术争鸣的出现2. 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期所确立的皇权主义秩序,把“天高皇帝远”的制度现实变为“天高皇帝近”的观念实存。
该观点可以用来说明秦汉皇权主义秩序的确立()A.加强了对人的思想控制B.彰显了帝王的丰功伟业C.固化了君臣的等级秩序D.揭示了治国思想的演变3. 在唐代,凡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均要经由尚书省发付中央诸司及地方州、县;中央各政令机关有符、移、关、牒下达诸州者,也要经由尚书省发遣。
这说明唐代尚书省()A.限制了中央决策权的行使B.成为国家行政管理的枢纽C.履行了对各级官吏的监察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 如表所示为学术界长期存在的两种关于明湾经济的观点。
这些观点主要反映出()B.近代前夕中国的繁荣与危机C.对外开放促进明清经济发展D.明清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5. 如表所示是关于同治、光绪年间洋务派的重大活动。
据此可知()B.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C.洋务运动涉及的领域较单一D.“实业救国”思想成为时代潮流6. 1895年12月,上海强学会成立,特别强调要学习西方思想、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其机关报﹣﹣《强学报》采用孔子纪年,刊发上谕及政论文章,并接受西方七日为一星期及星期日休假的习惯。
可见,强学会()A.体现了维新运动的西学观念B.显示了维新变法组织的多样性C.唤起了有志之士的忧患意识D.体现了新学与旧学交融的特征7. 据统计,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抗击的日军所占比例从抗战初期的59%上升到抗战末期的69%;相反,国民党领导军队抗击的日军所占比例从抗战初期的41%下降到抗战末期的31%。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全面抗战时期()A.国民党为保存实力而消极抗日B.苏联援助壮大了中国的抗日力量C.国共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D.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8.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国商民缴纳关税,“宜秉公议定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河南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卷(II)卷
河南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A . 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 .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 . 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D . 生产关系的变革2. (2分) (2017高一上·宜昌期中)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 . 实行郡国制B . 实行三公九卿制C . 推行郡县制D . 制定《秦律》3. (2分) (2016高一上·武邑月考) “王者不可以不知天……天意难见也,其道难理。
是故明阳阴入出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辨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所以观天道也”,这段史料体现的思想主张是()A .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B . 董仲舒:天人感应C . 荀子:天与人不相胜D . 董仲舒:三纲五常4. (2分) (2018高三下·泉州模拟) 明朝初年,政府修建了济养院(免费养老院)、惠民药局(免费医院)和漏泽园(免费公墓)。
明太祖还命令在南京试点,于郊外修筑公房,并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
由此推知,明初()A . 经济得到恢复发展B . 自然经济走向解体C . 仁政思想全面实施D .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5. (2分)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决定选幼童赴美留学。
詹天佑的父亲詹作屏出具的保证书写道:“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
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
”这则材料主要说明A . 派遣留学生向西方学习只是个人行为B . 清政府依然实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C . 清政府认识到人权问题的严重性D . 清政府依然具有极强的落后意识6. (2分)(2019·巴中模拟) 据记载,在开埠初期的一二十年间,像洋布、洋皂、玻璃制品等日用洋货,虽多制作精致,外观漂亮,有的也比土货更好用,但由于售价贵,普通人家还很少购用,人们只是把它们看作有钱人为好奇炫新才会买的奢侈品、高档品。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考试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商王不仅拥有辅佐他的尹和庶尹,管理宗教事务的神职官员巫、史、卜,还有管理军事和生产等方面的官员,而且有了成套的暴力机器和精神统治武器,同时掌握了发展到相当水平的文字。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商代文化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商代国家机器已经实现制度化C.商代的王权位于神权之上D.商代已经具备奴隶制文明特征【答案】D【解析】从商朝的政治制度、国家机器以及将各项活动凝聚在一起的文字,可知商朝的国家规模基本定型,即商朝已经具备奴隶制文明特征,D项正确;AB两项是对题干材料局部内容的提炼,不能全面体现题干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表述错误。
选择题岭南之地并入秦版图后,秦始皇设置了岭南三郡。
但与内地诸郡不同的是,岭南三郡采用设“尉”不设“守”的特殊形式,“乃置南海尉以典之,所谓东南一尉也”。
这一措施A.不利于巩固秦王朝的统一B.是先秦分封制的延续C.说明岭南地区政局不稳D.导致秦王朝二世而亡【答案】C【解析】秦朝“尉"掌管军事,秦王朝设置“南海尉”总理三郡事务,说明掌管军事的尉被中央赋予较大权力,以便处理地方突发事件,反映了当时越人的反抗势力仍然非常强大,C项正确;岭南三郡以及“南海尉”的设立有利于秦王朝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统一,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郡县制,而非分封制,B项错误;岭南三郡以及“南海尉"的设立有利于秦朝的统治,秦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D项错误。
选择题刘邦认为“天下同姓一家”,大封刘氏子弟以共享富贵,同时以“孝”为宗族纽带告诫诸侯安守本分。
诸侯们认为,既然和皇帝为一家,中央和诸侯只是特殊的国家关系,所以中央无权干涉诸侯国内政,更无权削藩。
这种分歧A.汉景帝时得以解决B.严格区分大宗和小宗C.体现“家国同构”思想D.导致中央集权削弱【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汉高祖和诸侯们对“天下同姓一-家”的理解并不一致,但都认为“天下”是刘姓“一家之天下”,体现了家国一体、家国同构思想,故选C项;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地方诸侯权力依然强大,到汉武帝时,对诸侯王严格限制,双方特殊的国家关系才被打破,故A项错误;地方诸侯并不认可皇帝是刘氏宗族的家长,是“大宗”,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涉及皇帝与诸侯之间的认识分歧,并未涉及诸侯如何对抗中央及中央权力的削弱,故D项错误。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①自然经济出现瓦解②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③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始出现④白银开始大量外流A.①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2.宋代人对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加清晰,专门记载海外情况的著作就有好几部,其中对非洲的记述比前代更为广博,如北非的默伽国(今摩洛哥)、勿斯里国(今埃及)、东非的层拨国(今桑给巴尔)、中理国(今索马里)等。
据此可知,宋代A.世界性的市场经济开始形成B.海外贸易的繁荣C.商帮兴起促进了市场国际化D.重商主义的盛行3.据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之一格罗夫斯回忆:按计划,美国准备投掷3枚原子弹,小仓是第二目标。
因天气原因都投到了长崎,一颗没有爆炸,后神秘失踪。
若从史学角度看,该材料()A.揭露了原子弹投放的历史真相B.孤证不立,还需其它史料互证C.是亲历者回忆,材料真实可信D.说明了历史阐释常受制于政治4.在清朝前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
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
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
这反映出当时A.法律具有至高权威B.律例体系缺乏实用性C.皇权专制色彩浓厚D.封建律例具有随意性5.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
下图描述了这两类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的关系。
从该图中可以得出()A.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B.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C.通俗小说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D.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6.“在一个人人追求私利的君主国中,任何政治团体其实都有演变为暴政的可能。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段考试题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段考试题一.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
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状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疆。
此举A. 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 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C. 旨在抑制土地兼并D. 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2.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擅长经营,可以“累其赢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
……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
这说明A.封建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B.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的顽疾C.自耕农是封建经济的主体D.封建经济内隐存竞争因素3.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
据此可以推断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沟通广泛,生活方式趋同4.《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
”《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
”《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
”上述记载A.表明白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说明白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D.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5.“镇”在唐代以前多指边疆军事据点,镇将主要管理军务。
宋代以后的“镇”则多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古代“镇”的演化本质上反映出A. 中心集权的减弱B. 工商业赋税沉重C. 经济重心的南移D. 物质生产的进步6.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
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
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好正确答案后涂在答题卡上。
24.莲鹤方壶(见右图)被专家们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它最为精彩的乃是莲瓣中央一只立鹤,表现出清新自由、轻松活泼的感觉。
郭沫若先生称道“此鹤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踌满志,睥视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
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思想的解放,已经萌发了自由民主的意识B.社会变革对青铜铸造艺术产生影响C.是我国冶炼业发展的鼎盛时期D.青铜铸造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2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个凝固的中央。
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
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
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
这说明A.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宋朝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地方再无反叛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适度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程度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6.“元末之前100多年的时间里,进士人数一共才1 100名左右,而宋朝一共有39000名左右,明朝与清朝也各有约25000名进士。
但是清朝最上层的官员不是通过科举入仕的,他们是通过宗族或者军功这些渠道,但对这一制度本身,他们是非常支持的”。
这反映了A.宋朝以后科举制持续蓬勃发展B.清朝人入仕有多种途径,而宋元明只有科举制一种入仕途径C.宋朝进士人数很多与宋朝统治者实行分权的措施有关D.清朝统治者对科举制的支持推动了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发展27.东林党人周起元描写:“我穆庙(隆庆帝)时,除贩夷之律,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刳船舶,分布东西路。
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千万。
公私并赖,其殆天子之南库也。
”这表明当时A.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海外贸易B.政府曾一度废除重农抑商政策C.此种贸易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D.进出口贸易额巨大28.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的先驱亨利·乔治在《进步与贫穷》一书中说道:“贫困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o但他并不主张没收土地,而是对土地的价值课税,并以此代替其他一切形式的税收。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部分1.县大约产生于春秋中叶的楚国,当时楚灭其北邻若干小国后置县,并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
县尹、县公,由贵族担任,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
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 官僚政治体制正式确立B. 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C. 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D. 贵族世袭特权已被取缔【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当时楚灭其北邻若干小国后置县,并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可知,春秋中叶的楚国开始改变原来的地方制度分封制,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由贵族担任,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正确;据所学可知,秦朝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A错误;“社会结构”指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结构”的变化,B错误;材料只是涉及楚国的局部地区,不能推断春秋时期其他国家的情况,D说法错误。
2.任过议郎、五原太守的东汉学者崔寔在《政论》中指出:“今既不能纯法八世,故宜参以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明著法术以检之。
”据此可知,东汉A. 恢复并采用秦朝治国方略B. 士人对法家思想有所认同C. 并未延续西汉的统治理念D. 政府的行政能力大幅提升【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今既不能纯法八世,故宜参以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明著法术以检之。
”可知,材料主张以武力、刑罚、权势进行统治,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恢复并采用秦朝治国方略”,而是强调“……故宜参以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A错误;据所学可知,西汉的统治思想是“外儒内法”,而材料中强调“……故宜参以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与其相符,C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行政能力大幅提升”,D错误。
3.下表是宋元时期江南纺织技术与机具的发展状况表。
表中现象A. 造成小农家庭纺织业走向了解体B. 导致新生产方式出现C. 证实了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过程D. 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宋元时期江南纺织技术与机具的发展可知,出现了脚踏缫车、水转大纺车、及大型提花机”,这些纺织技术与机具的出现说明了手工业发达,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 正确;造成小农家庭纺织业走向了解体是鸦片战争后,A错误;材料只是体现纺织技术的进步,没有涉及新的生产方式及经济重心南移,B、C与题意不符。
2021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解析版
河南省新乡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自周朝建立以来,王族家系愈加复杂化,因为除了与周王同姓的直系家族外,还有异姓世系,其祖先曾是先王近臣。
甚至商朝世系亦未中断,其中宋国仍保存着安阳王国的古老传统。
这一现象A.加强了宗族内部的团结B.使分封制得以全面推行C.扩大了周朝的统治区域D.埋下了分裂割据的隐患【答案】D【解析】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
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
西周灭商后,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
由“王族家系日益复杂”和”商朝世系亦未中断“可知分封制埋下了分裂割据的隐患,故D 正确;由题意可知,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与题意无关,故A错误;周朝时期分封制得到了推行并没有体现“全面”二字,故B错误;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周朝的统治范围被扩大,故C错误。
2.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土了长沙走马楼西汉简《都乡七年垦田租簿》和青岛土山屯西汉简《堂邑元寿二年要具簿》,前者是关于临湘市都乡土地情况及田租数额的单项文书,后者是关于堂邑县地理范围、户口、垦田,赋役等多项内容的统计文书。
这两则汉简可以印证当时A.地方官员肩负经济发展责任B.赋税沉重使百姓生活困难C.国家重视对地方经济的管理D.普遍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出土的汉简前者是关于土地情况和田租数额的文书,后者为关于垦田、赋税等的文书。
两则汉简统计各类经济指标,代表国家对经济发展状况的关注,体现了国家对地方经济管理的重视,故选择C项;两者均为政府统计类文书,主要用于统计,并不能说明地方官员肩负经济发展责任,故排除A;两则汉简未提及赋税严重的问题和百姓生活状况,故排除B;两则汉简出土于长沙和青岛,此时的汉代经济中心仍为关中、中原一带,此两地均不在关中、中原,更不能体现“普遍”一词,故D错误。
2021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十校分别是:湛江一中、北江中学、茂名一中、阳江中学、广州一中、化州一中、高州中学、新会一中、信宜中学等十校12、孔子曰:“大罪有五,而杀人为下(轻),逆(违背)天地(自然)者罪及五世,诬文武(诬蔑周文王、武王)者罪及四世,逆人伦者罪及三世,谋鬼神者罪及二世,手杀人者罪及其身。
”对材料中孔子的思想理解不准确是A.重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B.尊崇周朝的道德礼教C.关注现实社会和重视人生 D.以人为本减轻杀人罪【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在孔子看来违背天意,诬蔑圣君,悖逆伦常和欺瞒鬼神等犯罪行远远超过了杀人行为,由此不难得出孔子重视伦理道德纲常超过对个人生命的尊重,维护礼法超越尊重个人自由,当然从材料中也能看出孔子对天(即自然)的崇高敬意,所以 A B C 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D项表述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故答案选D。
13、汉景帝时,窦太后欲立皇后兄王信为侯,景帝和丞相周亚夫以高祖刘邦“非有功,不得侯”之约予以拒绝。
此记载反映景帝时面临的最突出的政治问题是A.汉朝实行以功封侯制度 B.西汉王侯威胁中央C.西汉初期丞相位高权重 D.汉窦太后垂帘听政【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景帝和丞相周亚夫均决绝太后的分封诸侯的主张是因为此时因汉初分封诸侯所引发的“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所以答案选B,A项属于政治制度而非政治危机, C D两项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
14、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纲领:秦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宋——“均贫富,等贵贱”;明末——“均田免粮”;清代——《天朝田亩制度》。
这些材料反映出农民斗争的愿望是A.打击地主经济 B.获得土地 C.摆脱暴政统治 D.建立平等的社会【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中不仅有获得土地的经济主张,更表达了弱化或消除等级贵贱的平等政治愿望,所以综合起来看中国古代农民战争更多地是表达了建立平等的理想社会的意愿,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表述过于片面不如D项全面深刻。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一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考试试题(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卫国为殷商故地,周初分封卫国时,周公命始封君康叔对卫地的周人犯酗酒罪即“予其杀”,而对殷商遗民,则“毋庸杀之,姑惟教之”。
据此可知,周初()A.形成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 B.对殷商遗民实施怀柔政策C.采用儒法并施的治理策略 D.承袭殷商的地方治理模式【答案】B【解析】周公命康叔对卫地的周人犯酗酒罪即“予其杀”,而对殷商遗民,则“毋庸杀之,姑惟教之”,这说明周初对殷商遗民实施了怀柔政策,以巩固统治,故选B项;材料信息的主旨不是强调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排除A项;周初还没有儒法思想,排除C项;材料强调周初对殷商遗民实施怀柔政策,不涉及承袭殷商的地方治理模式,排除D项。
2.图1、图2选自清代宫廷画师焦秉贞创作的《康熙御制耕织图》。
画作反映了()图1 图2A.创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 B.自然经济下的辛勤劳动被推崇C.农民社会境遇得到明显改善 D.农业耕作工具取得突破性发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清代宫廷画师焦秉贞创作的《康熙御制耕织图》。
画作反映了自然经济下的辛勤劳动被推崇,故选B项;宫廷画主要歌颂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而不是体现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排除A项;图画主体是康熙皇帝,不能体现农民的社会境遇,排除C项;明清时期的科学进入总结阶段,没有新的突破,排除D项。
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答案(pdf)
2022年春期第二次联考高一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共60分)1.A【解析】农业的发展,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即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故答案为A项;农业和畜牧业分工即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排除B项;剩余产品出现后,导致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排除C项;D项是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排除。
2.C【解析】据所学可知,赫梯人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居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即土耳其北部,没有建立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希腊人,波斯人,罗马人都建立了地跨三大洲的帝国,但最早的是波斯人,故选C。
3.B【解析】根据材料“军事扩张和对外交往的需要,推动了地理学的研究;农业的兴旺和海上航行的繁盛,促成了天文学的发展;天文、地理的研究,农田水利的兴办和国家财政经济的筹划,加速了数学研究的发展。
”可知,军事、外交、农业、航运等因素推动了阿拉伯的学术研究,这说明中古时期阿拉伯帝国学术的发展都得益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对外扩张、农业发展、工商业发展等信息只是其中的一个,并不全面,故排除ACD。
4.C【解析】抓住题干限定词“不正确的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流域诞生了古代埃及文明,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两河流域诞生了古代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出现在两河流域,故C对应错误,符合题意;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诞生了古代印度文明,种姓制度是印度文明的象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黄河和长江流域诞生了古代中国文明,甲骨文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故B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楔形文字出现在两河流域,故D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5.D【解析】题干中的四个选项都是罗马灭亡的原因,但A、B、C三项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
6.D【解析】维系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的最关键因素是土地,而非宗教信仰、军队和公民参政,故选D,排除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