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研究

合集下载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作者:刁鹏飞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从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界定、分类、功能、影响因素、评定方法入手,对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做了说明。

关键词精神分析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健康1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1894年,S.Freud在《防御性神经精神病》中第一次提出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指出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本我和自我的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以保护自己。

1936年,S.Freud的女儿A.Freud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认为自我的防御机制是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度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以调节压抑与外界现实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其目的是减轻痛苦、维持内心平衡,同时又使外在表现符合外界现实的要求。

她把心理防御机制这一术语用来指代不同的防御过程和策略。

2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A.Frued在1936年出版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中,把散见于他父亲著作中的心理防御机制归纳为下述10种:压抑、投射、内向投射、反向形成、升华、认同、合理化、解脱、固着、退行。

后人在Frued父女研究的基础上,对心理防御机制作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V.alliant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V.alliant于1986年对随访40年的307名男性作资料分析,又提出了3级分法:(1)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幽默、期望和利他(2)中间型或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包括转移、潜抑、隔离、反向形成(3)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投射、分裂性幻想、被动攻击、潜意显现、疑病和分离。

3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与功能从发展角度来看,心理防御的适应面在于它保护儿童免于遭受他们所不能处理的负性情感。

即使是在成年期,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自我使用的防御机制也有助于个体恢复正常功能。

(1)心理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

中学生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中学生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目的 而采 取 的一 种 方 式 ,是 一 种 很 正
上 ,鼓 励 他们 勇敢 面对 客 观 现 实 ,不
投 射 防 御 机 制 的使 用 ,会 使 学 生 退 缩 、不 回 避 。对 于 男 生 的 教育 ,应
常 的 心理 现 象 ,对 恢 复 心 理平 衡 能起 不 能 够 正视 自己 的缺 点 ,把 自己 的 态 让其学会冷 静全 面地看待问题 ,遇到 到积 极 的作 用 。成 熟 的 防御 机 制 本 身 度 、欲 望 、错 误 归 咎 于 他 人 ,常 常批 挫 折 不要 冲 动 ;同时 也 无 需 过 多压 抑
2 不 同 防御 机 制 区别 对待 . 点 、克服 缺 点 。 焦虑 的 能 量 以社 会 允 许 的 方 式 宣 泄 出
压 抑 防 御 机 制 在 中学 生 中使 用 的 来 ,学会在升华 、幽默 ,利 他的过程 ( 者 单 位 : 南 京 信 息 工 程 大 学 作
编 辑 /何 妍 黄才 玲 终 校 /于 洪
实 际 的幻 想 时 ,表 明他 们 此 刻 正 经 受 盖 茨 这 样 的 富翁 没 有 读 完 大 学 ,也 可
对 于 男 生 和 女 生也 要 采 用 不 同 的
着焦 虑 和 不 安 的 困 扰 ,同 时也 在 为 消 以成 就 自己 的事 业 ,所 以 就 以第 二 个 教 育 方 式 。 在 女 生 的 教 育 中 可 以 从 除 焦 虑努 力 着 。此 时 ,教 师不 用 急 于 盖 茨 自居 ,并 效 仿 其 退 学 创 业 。 教 师 知 、情 、意 三个 方 面人 手 :情 感 上 让
缓 解 焦 虑 的 主要 手段 。
育 的启 示
3 注 意 学 生的 个体 差 异 .
功背后的努力 以及其他优 良品质 ,例

中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辅导策略

中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辅导策略

中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辅导策略一、中学生心理特点:1、初中生心理特点:⑴认知发展初中生不仅能够把握事物眼前的状况,还能把握他们能够设想的可能情况.这种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及其个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①促进其学业进步.②开始与父母发生冲突.③对事物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尽管有些是偏激和不成熟的.⑵性意识的觉醒随着生理发展的急剧变化,初中生心理开始萌动,在与异性同伴相处中,一些从来没有过的新的体验与感受开始产生神秘的骚动,使他们感到好奇、渴望,有时又是迷惑和害怕.⑶不成熟的“成人感”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与人格独立性也随之明显增强.他们不希望别人时时管教约束,否则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情和对抗情绪.尽管初中生的“成人感”日益增强,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问题及个人问题认识较肤浅,这使得他们对自我评价、对他人评价常常又是不成熟的,顺利时沾沾自喜、狂妄自大;挫折时,妄自菲薄、自卑自弃.自我体验也是动荡而不稳定的.⑷学习成绩分化激烈,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初中生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分化明显.初二年级是明显的分化期,学习优秀的学生能应付自如,学有余力;而学习较差的学生,穷于应付,越学越吃力.学业不良将会导致学生厌学、逃学、自卑自弃等一系列不良心理.⑸同一性问题同一性是个体对自己的本质、价值、信仰及一生趋势的一种相当一致和比较完满的意识.通俗地说就是个体在寻求“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青少年在同一性形成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适应问题,表现在有的人对自我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困惑,常伴有激动的情绪和解脱困境的的尝试;有的人可能出现暂时的或长久的同一性混乱,即未能形成一种强烈的、清晰的同一感,他们无法发现自己.经受过同一性混乱的青年,自我评价较低,道德推理不够成熟,难以承担责任,冲动而思维缺乏条理.可见,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人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困扰都与同一性问题有关.2、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⑴不平衡性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两者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⑵动荡性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日趋坚强,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与行为.⑶自主性高中生在观念上和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对许多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⑷进取性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他们对未来满怀希望,乐于开拓.⑸闭锁性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他们非希望有单独的空间,好像有什么秘密的东西不愿让别人知道.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他们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对“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他们能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秘密.⑹社会性` 高中生对现实生活的很多规范都很感兴趣,对新事物既敏捷又易接受.热心参与社会活动,乐于对社会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校生活中,自治、自理、自立的要求强烈.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日趋增强.他们开始以从未有过的认真与严肃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活与职业前途.二、中学心理健康辅导对策一实施班级心理教育的目标包含三个层次目标1.增进心理健康.班级心理教育的基础目标,就是通过班级心理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进行心理保健,掌握有关避免和消除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则与方法;对自我心理健康状况有正确的认识,能够自我排忧解难,能应付生活中的各种挫折,保持乐观、稳定的积极心态.2.优化心理素质.这要求班主任通过对学生的智能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以及其他各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有着和谐的适应关系,从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3.开发心理潜能.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不仅要造就他们与未来文化相适应的现代心理素质,更要造就他们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的创造心理素质,这就需要开发人的心理潜能.班主任要从已有的科技成果和教育的成功经验那里,吸收和借鉴一些开发心理潜能的经验,如思维训练教学、开发右脑教育、创造能力培养,以及旨在提高情商水平的情感教育等,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尽可能多地发挥他们远未发挥出来的心理潜能,使弱智者增智,低能者增能;使智者更智,能者更能.二实施班级心理教育的原则1.以科学为指针2.以全体为对象3.以活动为前提4.以发展为重点5.以尊重为基础6.以自助为目的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具有良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心态与意识;2.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愉悦、平静;3.能承受挫折4.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环境,适应环境并能改造环境;5.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7.思维发展正常,并能激发创造力;8.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四分年段实施心理健康辅导的建议高一年级学生特点:是学生从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期,“成人感”突出.面对新的环境有陌生感和孤独感,强烈希望尽快结交多些新朋友.与初三比较,学科科目大大增加,学科知识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加大,很多学生的学习出现不适应现象,部分学生会感到学习方法不对头,学习压力过大,甚至出现学习焦虑.有些同学成绩不如以前“辉煌”,或从“班干部”变成了“平民百姓”,自身无法接受这种心理落差.部分择校生会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部分学生经历了紧张的升中考试后会产生歇一歇的思想,会把自己的课余时间过多地分配在娱乐上如打球、听歌、玩计算机游戏、上网聊天等.高三年级学生特点:1、精力充沛,富于想象,情感丰富,易被复杂、新奇事物吸引;学习上勤于思考,善于质疑,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巨大的潜能.有的同学在总复习过程中会出现“高原”现象.勇于表现自己,好尝试,追求高远目标.另外学生已步入成人阶段,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增强,尤其关注自身的发展,考虑升学择业和人生理想问题.同时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情绪波动较大,容易陷入精神不振,郁闷生气和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之中.心理教育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升学观和择业观,正确对待高考,掌握科学合理的系统复习和应试技巧;使学生形成较强的控制焦虑情绪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三年级上学期班级心理教育的内容总之,班主任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辅导活动,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1压抑指个体将一些不被自我所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并排斥在记忆之外,从而免受动机冲突、紧张及焦虑的影响。

例:一个受创的士兵无法回忆起最近的一次死伤惨重的战斗。

2否认否认不是把痛苦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发生的的不愉快事件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来获得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例:某吸烟者提出将吸烟与健康相联系的证据缺乏科学价值。

3退行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如某一女生刚入校,参加学生会干部竞选失败了,感到很“委屈”,无法进行理智分析和对待,不吃饭,也不上课,成天蒙头大睡。

4合理化–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为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或者为了维护个人自尊,总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以开脱,自圆其说,称为合理化。

•合理化可分为“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诿三种形式。

–“酸葡萄”心理:是指认为自己得不到的或没有的东西就不是好的,是不值得关注和争取的,以冲淡内心欲望和不安。

–“甜柠檬”心理: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做成或所拥有得东西都是好的。

–推诿: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都归因于其他理由,或找人承当其过错,以保持个人内心的平衡。

5反向形成–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乃将其压抑至无意识之中,并在外表上表现出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称为反向形成。

例:一个家长潜意识里实际上讨厌一个孩子,却用买很多礼物的方式来溺爱这个孩子。

6转移–是指个体对某个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比较安全、能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中学生防御方式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

中学生防御方式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

中学生防御方式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胡乐妮【摘要】为了研究中学生防御方式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中译本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结果发现在三种防御方式的采用上,男女生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各个小的因子上有显著差异。

在年级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且成熟防御机制差异极为显著(P﹤0.05,P﹤0.01)。

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上,初一的学生比初三和高二的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

父母的情感温暖与中学生成熟的防御方式有显著相关,而父母的拒绝否认与成熟的防御方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中学生;防御特点;家庭教育【作者简介】胡乐妮(1984 ),女,陕西宝鸡人;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现实生活中,人不可避免会遭遇种种挑战,威胁,冲突,挫折和压力,为了对付这些应激因素,维护心理的康宁,人们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自我心理调节和适应过程有两种基本的方式,即防御和应对,按照经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解释,防御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是自我(ego)的功能。

人们赖以在心理上自我保护的手段,即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被视作自我为摆脱由不可接受的性驱力和攻击驱力的威胁所引起的消极情感的手段。

防御机制的概念首先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894年提出,后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对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应付本我和超我压力的手段。

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一、研究方法及问卷本研究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卧龙寺中学143名学生进行了测查,以期探讨中学生防御方式的特点以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因、应付的方法,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纠正不良的心理防御机制和行为,促进学生有效、健康地发展。

深入理解心理防御机制的起源和发展

深入理解心理防御机制的起源和发展

深入理解心理防御机制的起源和发展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冲突以及情感困扰时,为了保护自己心理上的整体稳定和安全感而自觉或自动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策略和行为反应。

心理防御机制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话题,通过对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影响。

一、起源与进化原因心理防御机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进化的早期。

在人类生存环境充满风险和威胁的过程中,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逐渐形成。

在面临潜在危害或压力时,人们采取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或消除不安情绪,从而提高生存进化的概率。

这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通过心理防御机制的不断进化,成为了人类心理发展中的一部分。

二、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心理防御机制可以被分为多个类型,每个类型具有独特的心理策略和应对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分类:1. 投射:将个体自身的负向情绪、欲望或冲动归因到他人身上,从而减少责任感和内疚感。

2. 转移:将负面情绪或冲突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从而减轻内心的压力和冲突。

3. 否认:否认或忽视个体内部存在的不适或矛盾,以防止情绪的爆发和解决真实问题。

4. 压抑:将不愉快的回忆或冲突深埋于潜意识之中,以避免对其的意识化和情感化。

5. 计较:过度关注细枝末节的问题,以转移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从而减轻压力和焦虑。

三、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和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在个体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适当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减轻不适情绪和调整个人心理状态,但过度使用或错误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可能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在心理治疗和咨询领域中被广泛地运用。

心理专业人士通过了解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情感困扰,并找到更健康的心理解决途径。

此外,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也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让人们更加理解和包容他人的情感防御机制,促进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建立。

心理防御机制解读

心理防御机制解读

防御机制的主要类型之二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此类防御机制在3—16岁的 儿童和青少年中、在人格障碍和情感障碍 以及神经症患者中常见。对使用者来说, 它能减轻或消除由于体验到亲密人际关系 受到威胁而引起的焦虑。在旁观者看来, 他们的行为是适应不良的,甚至是令人讨 厌的。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4)

被动攻击行为(passive aggressive behavior):应用者会 间接地(通过被动性的、受虐的)或直接地把应该针对别 人的攻击性,表达在自己身上。 这种表达是间接的,非
即刻显效的。如,拖延,失败,为引起别人注意而从事愚
蠢的或挑衅性行为或者为了避免处于竞争地位而一回小丑。 那些已形成施虐被虐关系的人往往会表现出既有被动攻击
又有疑病性防御。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5)

见诸行动(acting out)发泄、(旧译:潜意识释放) :指无意识欲 望的直接表现,其目的是避免认识到所伴随的情感,它包括为了避免 意识到自己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动作行为、违纪性或冲动性动作和
“发脾气”( tempertantrum). 它也包括为了减轻紧张心情(即主观性
焦虑或抑郁)而长期滥用药物、失败、形变态或自伤。发泄也涉及以 下这种状况:为了避免产生因本能推迟表达所导致的紧张心情,于是
长期来听任自己冲动发泄。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6)

分裂样幻想(schizoid fantasy):采用幻 想及停留在孤独退缩(autistic retreat ) 中的防御方式来解决冲突,达到自我满 足,其表现常常是全面回避人际亲密关 系及用怪癖来排斥别人,分裂样幻想能 消除对别人公开的攻击冲动或性欲冲动。

心理防御机制名词解释社会工作

心理防御机制名词解释社会工作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类在面临压力、冲突、危险或不愉快的情境时,借助于潜意识的方式来保护自我和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心理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人类应对外界压力和情绪波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领域,不仅需要关注个体的心理需求,更需要了解与应对心理防御机制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1. 拒绝:当个体面临不愉快的情境时,有时会倾向于逃避或否认现实,拒绝接受现实带来的不愉快体验。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给个体带来安慰和平衡,但长期来说并不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2. 投射:个体将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和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投射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但过度使用投射可能会影响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也可能导致个体自我的认知失衡。

3. 退行:在面临压力时,个体可能会退回到更为幼稚和安全的心理状态,以逃避现实的压力和挑战。

退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但过度依赖退行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成熟和独立性。

4. 否认:个体对不愉快的真相或情境进行否认,以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

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个体适应压力,但长期否认现实可能会导致个体无法有效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5. 转移:个体将自己的情绪或冲突转移到其他情境或目标上,以减轻自身的压力和焦虑。

转移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但过度转移可能会对个体的情感表达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二、心理防御机制在社会工作中的影响心理防御机制在社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着重关注个体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同时要了解个体采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加以应对和引导。

1. 有效倾听与理解: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有效倾听和理解,帮助个体认识和了解自己采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同时引导个体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冲突,并寻找健康的应对方式。

2. 引导个体建立积极心理机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交流和心理指导,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个体面对压力和冲突的应对能力,从而实现心理平衡和健康成长。

中等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及教育建议

中等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及教育建议

形 成 ,中学 生 应认 识 到 家 庭 、学校 等
家 庭 是 孩 子 情 感 上 的 温 暖 港 湾 , 因 素是 外 因 ,外 因只 有 通 过 内 因才 能
受 到 关 注 。研 究 表 明 ,工读 生 、精 神 家 庭成 员 之 间 的 沟 通 和理 解 对 于 中学 发 挥作 用 。中学 生 要 以积极 的态 度 听 分 裂症 患 者 更 多 地 使用 投射 等 不 成 熟 生 来 说至 关 重 要 。青春 期 孩 子 的一 个 取并 吸收 来 自老 师 、父 母 的 教育 及 经 的 心 理 防御 机 制 及 相关 中 间型 防御 机 特点就是心理上强烈要 求独立 ,他们 验 ,在 此 基 础上 将 这 些 知识 经验 内化
中出西施 ” “ 。 期望 ”是指 个体对将 防御机制有期望 、升华 等。中学生很
要发生 ,但是意识无法接受的行 为或 少 掩 盖 对 自我 以及 事 件 的 真 实 想 法 , 情感作 出切合实 际的计划或预期 ,如 这 反 映 出他 们 虽 然在 生 理 和 心 理 上趋
[ 键 词 ] 中 学 生 ; 心 理 防御 机 关
心 的满 足 。如 经 常 有 一 些买 彩 票 的人
上述 的心理 防御 机 制 在 人们 的 日
痛 苦 ,获 得 暂 时 或 长 久 的心 理 平 衡 , 二 、 中学 生心 理 防御 机 制的特 点
说 “ 果 我 中 了50 ,我 会 开 个 公 常 生 活 中经 常 被 用到 , 以抵 消 内心 的 如 0万 司 ,置办 房 产 … …” 望 、否 认 等 心 理 与行 为 ,这些 机制 常 中间 型 防御 机 制 包 括理 想 化 、期 中学 生也 不例 外 。
防御 机 制

转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与种类

转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与种类

转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与种类在面临挫折时,个体常常会调动自身的适应机制(适应策略)。

它包括心理防御机制(防御策略)和心理调节机制(应付策略)两种。

心理防御机制力图减少焦虑的情绪,维持心理平衡,是个体自我保护的心理需要,具有某种自发性。

这如人体生理活动具有保持生理、生化活动相对稳定和平衡的内稳能力是一样的。

心理防御机制更大的价值在于为个体寻找解决挫折更为积极、有效的方法提供时机。

心理防御机制具有这样一些特点:①任何与个人的愿望相冲突的刺激,都可能自发地唤起防御机制;②防御机制并不改变事实,而只是简单地改变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或处理方式;③防御机制总是不同程度与歪曲现实、自我欺骗相联系;④防御机制主要是无意识的;⑤大多数防御机制虽可暂时地免除或减轻痛苦和不安,但现实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只能起到一种回避现实的作用,有时反而会使现实问题复杂化,甚至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或冲突的情境中。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是:1.压抑作用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常将自己那些不能被意识接受的欲望和行动不知不觉地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方式。

由于压抑作用,某些欲望、冲动或威胁、痛苦似乎被遗忘了,人在意识层面上不感到焦虑和痛苦。

但实际上被抑制的东西没有消失,常常不知不觉地影响人们的日常心理和行为。

压抑虽然可以暂时减轻焦虑,但问题并没有真的解决。

如果经常对挫折进行压抑,痛苦的经验大大地超过个人的挫折容忍力,就会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

2.投射作用投射作用就是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和行为,加诸于他人或其他事物,以保护自己,并以此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例如,表现为把自己的错误、失误归咎于他人,或把自己的欲望态度转移到他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从而掩盖着自己那些不受欢迎的特征。

受挫折后所表现出的"借题发挥"、"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以及鲁迅所描写的阿Q精神等,都属于这类自我防御的表现形式。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关键 词 :心理 防御机 制 ;概 念 ;类 型;测 量 ;相 关研 究
中 图分 类 号 :G 2 4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7 - 7 8 2 o 】 3 0 2 — 4 6 3- 1 (0 9 0 — 1 2 0 4
心 理 防御 机 制 ( 以下 简 称 防 御 机 制 ) 精 神分 是 析理 论 的基 本 概 念 之一 , 自我 的一 种 功能 , 是 借助 于 它 , 自我 可 以摆脱 由 内心 冲 突导 致 的不 快 和焦 虑 , 制过度 的冲动 、 控 情感 和本 能欲 望 , 以保持 内心 的平衡 。防御 机 制不 仅对个 体 成长 、 对 应激 以及 应 精神病理 机制 有 着重 大影 响 , 而且 它 还影 响着 个体 的心理健 康水平 , 其重 要性 已广 为 心理 学 家们所 认 可和接受 。关 于 防御机 制 , 研究 者们 已进 行 了诸 多 探讨 。本 文拟对 防御机 制研 究 的现 状进 行 总结 、 归 纳、 分析 , 并对 今后 的研 究进 行展 望 , 旨在 为研究 者 进一步 研究防御 机制提供 一些参 考 。
体 摆脱 不快 和焦 虑 、 制过度 的 冲动行 为 的情感 和 控 本 能 欲望 , 以调 节 内部 的冲 突与外 界现 实 之 间关 系 的一种 方式 或手段 ,它 既使个 体维 持 内心 平衡 , 同 时又使个体行 为表 现符合 外界现实 的要求 。她调查 研 究 了 防御 的某 些 模 式 和不 同形 式 的神 经症 之 间 的关 系 、 御 和发 展 之 间 的相 互 影 响 , 防 这些 研 究 为 紧 随 其后 的 心 理分 析 理 论 的革 命 和 对 自我功 能 的 理解 奠定 了重 要 的基 础 。 .ru A Fed认 为压抑 消耗 了大 量本 能而 为它保 留 了独特 的位 置 , 详 尽地 描述 了 她 S ru . e d提 到过 的 几 种 特 别 的 防御 方 法一 退 行 、 F 隔 离 、 向形 成 和 解 除 , 时她 又增 加 了其 它 的几 种 反 同 防御 方法一投 射 、 内射 、 向 自身 、 转 和升华 。她 反 逆 还提 出 了一个 防御 机制 的发 展年 表 , 中有 防御机 其 制 出现 和发展 的前 提条 件 。例如 , 要压抑 发生 , 区分 自我 和本 我 是 必 要 的 , 投 射 出现 , 要 区分 自我 和外 部世 界是很 重要 的 。简 而言之 , .ru 通 过提升 自 A Fe d 我 防御功 能 的意 识 面 和 以编 年表 的形 式 来 组 织 防 御 , 防御机制 的研究 上做 出了重要 的贡献 。 在 Be n r 防御机 制作 了深入 的研究 。 强烈地 rn e 对 他 声 称 根本 不 存 在 仅 仅 为 防御 的 目的而 发 展 的 自我 机 制 , 推论说 任 何 阻止 痛苦 情绪 的 东西 都可 以是 并 防御 。他 的判 断是 建 立在 这样 的假 设 上 : 自我 功能 能够 服务 于多重 目的 , 它们 能根 据 自我 和本 我 之 间 是否有 冲突来 满足或 抑制驱力 派生物 。他提 出只有 当 与驱力 满足相 连 的冲突存 在 时 , 自我 的功 能才 能 对 抗 不愉快 , 因为 让 自我 的功 能变成 防御 的东 西与

浅析高中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

浅析高中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

浅析高中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浅析高中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清远市第一中学英语科组谢晖高中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是指高中生对自身不适应高中阶段学习生活而产生的心理感受。

高中阶段是人在学生时期感受到心理压力最密集的一个阶段,适度的、正面的心理压力对高中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业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压力在一般情况下,对高中生健康不会造成危害;短时间的、较大强度的负面心理压力对高中生健康也危害甚小。

但长期的负面心理压力就会使高中生在生理上产生过度的反应,如果高中生不能积极克服这种负面压力的消极影响,就有可能影响心理健康,不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一.封闭的环境、学习的挫折和大集体生活是导致高中生产生心理压力主要原因(一)学校相对封闭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其产生心理压力学校,尤其是高中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组成人群类型单一,校园管理严格,长时间高强度学习,基本没有娱乐设施,文体设施普遍不足,生活条件一般,与家人的联系渠道不畅通。

在这种环境里,部分心理稳定度较低的学生就有可能因此产生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烦躁、压抑的心理状态。

尽管随着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与发展,缩小了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但狭窄的活动范围和较长的学习时间是学生产生心理压力主要因素。

(二)个人的学习活动遭受挫折使其产生心理压力现阶段高中生升入高校的主要途径依然是高考,而且社会上对于高考有一种“一考定终生”的说法,所以家长、学校甚至学生本人对高考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过了应有的程度,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个人成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学之间的成绩横向对比越来越多。

但是,每一名学生的个体条件、学习能力都不一样,总会有高低之分,不可能都满足个人不断发展的心理预期,从而让学生遭受学习挫折,使其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三)班级集体中的矛盾冲突使其产生心理压力高中的教学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有组织进行的,但由于学生人数多,而且各有各的观点,所以班级集体中也难免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种类很多,可归纳为20余种。

根据其形状可分为排他、幼稚、神经症及成熟性防御四大类。

1)排他性防御又称精神病性或自恋性防御,其特点是精神病态的自我中心,无视客观现实。

诸如:曲解:当挫折出现时,主观上将它歪曲解释,虚幻地满足内心的企求,如“打肿脸充胖子”便是曲解。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在我国并不少见,阿Q的“精神胜利”也属于曲解,挨人打骂后便称“儿子打老子,活该!”否认:当正视现实、直面人生感觉实在受不了时,否认能挽一时之溃。

如“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均属于否认机制。

大凡意志薄弱而知识结构又单纯的人,常会情不自禁地使用否认机制。

2)幼稚性防御又称不成熟性防御,为幼儿中普遍使用,成年人中也常不弃尽。

幻想:受条件限制达不到主观上企求的目标而心神不宁时,不少人会“画饼充饥”或做“白日梦”,从幻想中求得满足。

退行:又称退化。

面对某尴尬与不幸时,一些人表现出幼稚的举动,大人象孩子一样,便是退行。

因为孩子不承认社会责任,其行动可任性些,故自己不自觉地成了孩子般后,生活会相对显得轻松些,紧张或苦恼也自然有所减轻。

3)神经症性防御此种防御机制有人认为神经症患者用得更多,具体分析时,非神经症患者也广泛使用。

转移:遇到冲突时,将对立面移向无争抗能力的他人它物,以方便地达到宣泄恨怒等紧张不安的情绪。

如窝囊的男人在社会生活上受了委屈后回家打骂妻子儿女,迁怒家人。

有些青年恋爱失败后,把悔恨泛化地推向所有异性,决定独身一辈子。

合理化:又称文饰。

这一防御机制或许是人们用得最多的,当际遇到不顺意时,会找出种种似是而非的理由,文饰不愉快。

如丢了钱就说“破财消灾”,贫困拮据者尤为欣赏“知足者常乐”。

最出名的合理化防御是“酸葡萄”、“甜柠檬”心理。

4)成熟性防御这种防御机制是健康人主要使用的,不良副反应小,比较受称道。

升华:个人的欲念受到阻抑困扰时,跨越痛苦而不消极沉沦,转而焕发崇高的理念,把自我的不满足抛在一边,全身心投入某种有价值的活动,创造出卓越的成就。

心理防御的五大类型了解不同心理防御策略的特点

心理防御的五大类型了解不同心理防御策略的特点

心理防御的五大类型了解不同心理防御策略的特点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对于内外环境的压力、威胁或冲突等应激因素产生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

在心理学领域中,人们认为有五大类型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回避和转移。

每种心理防御机制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特点,下面将逐一介绍。

1. 压抑(Repression)压抑是指将不愉快的、痛苦的或无法接受的思想、记忆或情感从意识中排除,使之无法进入意识。

这种防御机制可以阻断人对痛苦情感的体验,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然而,压抑并非完全消除了这些情感和记忆,它们可能在潜意识中存在,导致幻觉、梦境等形式的表达。

2. 否认(Denial)否认是指对于现实或真相的否认,将其拒绝承认或接受。

当个体面临威胁、丧失或痛苦时,否认可以帮助其保持自我安慰和心理平衡。

然而,否认并不能解决问题或消除困境,只是暂时性地逃避现实,可能导致问题的进一步积累和恶化。

3. 投射(Projection)投射是指个体将自己无法接受或难以面对的思想、感受、欲望或冲动归咎于他人或外部事件上。

通过将自己的内心体验转移到他人身上,个体能够减轻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同时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然而,投射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破裂,因为个体往往将负面情感和责任归咎于他人。

4. 回避(Avoidance)回避是指个体避开或逃避引起不适的情境、思维或感受。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避免与威胁或痛苦相关的刺激来减轻心理压力。

然而,回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暂时性地缓解不适,可能导致问题的长期积累和逃避现实。

5. 转移(Displacement)转移是指个体将一种情感或冲动从原本的对象或事件转移到其他对象或事件上。

通过转移,个体可以将负面情感集中在相对无关紧要的对象上,从而减轻对原始对象的情感冲动。

然而,转移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暂时性地转移了焦点,可能导致情绪的反复转移和问题的进一步复杂化。

以上是心理防御的五大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特点。

阻抗与自我保护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

阻抗与自我保护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

阻抗与自我保护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阻抗与自我保护心理防御机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人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压力和挫折,为了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我们会产生不同的阻抗反应和心理自我保护机制。

本文将探讨阻抗与自我保护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并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阻抗与自我保护心理防御机制的定义阻抗是指个体对内外刺激的抵制或抵抗反应。

它包括情感上的拒绝、威胁感的产生以及回避和逃避的行为。

而自我保护心理防御机制则是指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和自我形象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

这些策略能够帮助人们应对各种负面心理刺激,减少焦虑和压力。

二、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分为多个类型,如下所示:1. 否认:个体对现实情况不愿承认或接受,通过否认来减轻自我压力。

2. 投射:个体将自己的不适感和负面情绪归咎于他人,以减轻责任感和痛苦。

3. 转移:个体将情绪或欲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以减少负面情绪。

4. 压抑:将不想要的思想和情感排斥出意识,使其暂时不被访问。

5. 置之度外:对可能造成自己痛苦的事情保持冷漠和不关心的态度。

6. 讽刺:以一种嘲笑的方式对抗让自己感到不适的情绪或人物。

三、心理防御机制的原理与应用心理防御机制的发生与个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需求有关。

人们常常会借助这些防御机制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

然而,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可能会对个体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因此,对于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与理解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四、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防御机制在保护个体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适度和恰当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对于个体来说是必要的,但是过度依赖和滥用心理防御机制可能会导致情绪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和使用心理防御机制,以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结论阻抗与自我保护心理防御机制是心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心理防御机制简介

心理防御机制简介

心理防御机制介绍心理防卫机制或简称心理防卫(也称自我防卫机制,防卫机制,防卫机转)(Self-defense Mechanism/Defense Mechanism),是心理学的名词,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

心理防御机制本身越原始(原始的防御机制是指童年生活经历所形成的防御机制,保护自己可以说是原始防御机制的本质。

),其效果越差;离意识的逻辑方法越远,则越近似于变态心理。

在生理上,心理防卫机制被认为可以防止因各种心理打击而引起的生理疾病或心理障碍,过份或错误的应用心理防卫机制可能带来心理疾病。

自我防御机制的特征* 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 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

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 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

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

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 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 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多种机制同时使用。

按照心理成熟度分类* 自恋心理防卫机制(一级防卫机制):包括否定、歪曲、外射,它是一个人在婴儿早期常常使用的心理机制。

早期婴儿的心理状态,属于自恋的,即只照顾自己,只爱恋自己,不会关心他人,加之婴儿的“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轻易地否定、抹杀或歪曲事实,所以这些心理机制即为自恋心理机制。

一名成年人还运用“自恋机制”来进行自我心理防御,是很危险的。

防御机制名词解释

防御机制名词解释

防御机制名词解释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人们为了避免或减少心理层面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和罪恶感等令人不愉快的感受,而有意无意使用的自我防御功能。

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多种机制同时使用。

它并非病理性的,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能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不同的防御机制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不同的防御机制应用到不同的情景中会有不同的效果。

心理防御机制的三个主要特点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最初由弗洛伊德提出,后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对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将心理防御机制界定为“人们面对应激情境时,无意识所采取的手段”。

它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1.防御机制属于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是个体无意识采取的应付应激情境的手段;
2.防御更多地取决于个体自身的心理特点;
3.对同一个体,所使用的防御机制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较少随情境而发生大的变化。

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根据发展过程中的早晚,心理防御机制分为以下四类:
1.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婴幼儿常常采用这种防御机制,正常成人多暂时使用,因精神病患常极端地采用,故称精神病型,包括否认、歪曲和外射等;
2.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多发生于幼儿期,也常常被成人采用,包括内向投射、退行和幻想等;
3.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少年期得到充分采用,成年人常采用,但神经症病患常极端地采用,故称神经症型,包括合理化、转移、反向形成、抵消、补偿、隔离、压抑等;
4.成熟的防御机制:出现较晚,是一种很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成熟的正常成人经常采用,包括幽默、升华等。

中学生逃避与回避问题的心理分析

中学生逃避与回避问题的心理分析

中学生逃避与回避问题的心理分析在中学阶段,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家庭压力等各种问题,而逃避和回避这些问题往往成为他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本文将从心理角度分析中学生逃避与回避问题的原因,并探讨如何帮助他们积极面对问题。

首先,中学生逃避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害怕失败。

在学业上,他们可能害怕挑战自己,害怕面对困难,因此选择逃避。

这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存在着很高的要求。

一旦遇到可能失败的情况,他们宁愿逃避也不愿意面对,以免伤害自尊心。

其次,中学生逃避问题的原因还包括对未知的恐惧。

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时,中学生常常感到不安和紧张。

他们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新的情况,担心被他人拒绝或嘲笑。

因此,他们选择回避与逃避,以避免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此外,中学生逃避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解决,或者缺乏足够的信心和毅力去面对困难。

他们可能觉得问题太大,无法应对,从而选择逃避。

这种心理状态往往会导致他们对问题的回避,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帮助中学生积极面对问题呢?首先,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是关键。

学校和家庭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同时,教育者可以通过设立小目标,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困难,增强自信。

其次,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资源也很重要。

中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需要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并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

此外,培养中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解决技巧等,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也是帮助中学生面对问题的重要因素。

探索心理防御机制的心理学研究

探索心理防御机制的心理学研究

探索心理防御机制的心理学研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在心理压力或心理危机面前,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理平衡和身心健康而自动采取的一系列心理策略和方式。

这些防御机制能够帮助人们减轻焦虑、压力和痛苦,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心理学家们对心理防御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探索其机制、特点以及应用。

一、认识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学家在研究心理防御机制时,提出了多种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例如,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了“防御机制”的概念,并将其分为了多种类型,如运作于无意识的压抑、回避现实的否认以及把冲动转移到他人身上的投射等。

另外,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也提出了人们对心理防御机制的需求层次,从基本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些分类和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防御机制的本质和作用。

二、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不同的人在面临心理压力时会采取不同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内心的冲突和困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1. 反射性抑制:通过自我约束和控制来抑制自己的冲动和欲望,以避免可能的后果。

2. 否认:拒绝或忽视不愉快的现实和事实,以保持自己的幸福感和心理平衡。

3. 投射:将个人的矛盾和不满转移到他人身上,从而减轻自身的压力和焦虑。

4. 压抑:将不愉快的思想、记忆或情感从意识蔽离出来,避免带来痛苦感。

5. 合理化:为了自我安慰和解释,寻找合理的理由和解释来解释自身的行为和决策。

三、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和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应对各种压力和困难。

然而,长期使用某些心理防御机制可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过度使用否认机制可能导致个体对现实的失去敏感性并产生逃避责任的倾向,而过度使用投射机制可能导致个体的人际关系破裂。

因此,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及合理地应用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研究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心理防御机制的本质和特点,还为临床心理学和心理治疗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应用方法。

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冲突、焦虑等心理不适应事件时,所采取的自动或无意识的心理防御方式。

这些机制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并减轻不适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心理防御机制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

一、压抑压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主动地将不愉快的冲突、压力等情绪或想法从意识层面排除出去,尽量不去思考或表达。

通过压抑,个体可以暂时减少不适感和焦虑,但并不能解决问题,可能会导致情绪积累和心理健康问题。

二、回避回避是指个体对于不愉快或冲突的情境或问题进行逃避、回避的行为。

个体可能会选择远离问题、转移注意力或通过其他方式避免直面困难。

回避可以暂时减少焦虑和压力,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导致问题逐渐加重,无法有效解决困难。

三、否认否认是一种将现实情况或内心的不满、压力等削弱或抹消的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倾向于无视或否认自己面临的困境,消除不适感。

然而,否认并不能改变现实,只会延缓问题的解决,甚至加重痛苦。

四、投射投射是指个体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想法、冲突等转移到他人身上或外部环境上的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可能会将自己不愿承认或不能接受的一些欲望、观念等,归咎于他人,从而减少自己的焦虑和内心冲突。

然而,投射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导致人际关系问题和自我成长的障碍。

五、退行退行是指个体在面临心理压力时,回归到更为幼稚或原始的心理状态。

这种机制常表现为行为上的怀孕行为、情感上的依赖和回忆,以及认知上的回避和拒绝成长。

退行可以暂时减轻压力,但它阻碍了个体正常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幻想幻想是一种通过想象、创造或虚构来满足内心需求、减轻压力的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可能会刻意逃避现实,沉浸于自己构建的幻想世界中,以此来满足自己心理上的满足感。

然而,过度幻想可能导致个体与现实脱节,无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七、反抗反抗是指个体对外部压力、权威、规则等进行反抗或拒绝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年级的主效应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的防御因子均分和在几个具体 的防御因子上均达到显著水平;性别的主效应在成熟型、 不成熟型和 中间型的防御因 子均分上均未达到显著, 但在少数几个具体的防御因
子的得分上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3.2.1 高中生和初中生防御方式的差异: 初中生在不成熟型与中
学家提出, 防御机制的作用不总是病态的, 在很多情势下, 他们具有重 要的的 适应性功能。 如果能够灵活、 适度地运用自我防御机制, 样可 同
“ 忘我的工作, 可使我摆脱情绪上的忧郁和焦虑” 改为“ 忘我的学习, 可 使我摆脱情绪上的忧郁和焦虑” 。
4.2 年级与防 御方式: 以往的 研究者普遍认为, 个体随着年龄的增 长会更倾向于选择成熟型的防御方式[2][3][4], 然而本次研究却得出了
与预期完全相反的结果:初中生的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方式均分显
展, 包括Anna Fr ud 以 e 及H.Hartm ann,D.Rapor 在内的 t 许多西 方心理
以有助于个人的积极适应和人格发展。 随着心理发展的生命全程观的提出, 许多研究者意识到防御机 制的使用存在伴随着年龄出现的适应性再组织, 即随着年龄的增长,
间型防御因子上的均分均显著的低于高中生(P二 一 036,P=.004) , 而成熟 型防御因子上的 均分与高中生差异不显著(P=.448) 。 其中初中生组中 得分最高的几个防御因子依次为: 期望、 升华、 解除和分裂, 高中生组 中得分最高的几个防御因子依次为: 期望、 升华、 回避和幻想。 对具体
喜欢使用期望、 假性利他、 理想化和升华。
4 讨论
关系 [7][8]。 本文以当代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不同年级、 性别 不同 的个体使用防御机制的特点, 以期对中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
养提供理论依据。
2 研 究方法
4.1 中学生防 御机制使用的总 体情况: 总体来说, 中学生较多的 使 用了成熟型的防御机制, 而在具体的防御方式上倾向于使用期望、 升
科教市场
〔 要」 防 方 问 对439名 学 进 测 。 果 明 摘 用 御 式 卷 中 生 行 量 结 表 :(1)面 挫 和 激 境 , 学 主 来 对 折 应 情 时中 生 要 用
成熟型和中间型的防御方式, 首选期望、 升华、 解除、 压抑等防御方式; (2)高中 生对不成熟型和中间 型防 御方式 的 使用显著多于 初中 对成熟型防 生, 御方式的 使用显著低于初中生; (3)男 女生在防 御方式的类型的选择上基本 相同, 但所采取的具体的防御策略则有不同 程度的差异。
的 方式 防御 进行T 检验, 结果显示:初中生与高中 生在抱怨、 躯 退行、
体化升华和假性利他这 5 个项 目上的因子均分有显著差异。 3.2.2 不同性别中学生防御方式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在不成熟
个体使用的防御机制越来越灵活、 越来越成熟[2][3]o G.Swanson [4]发
现, 个体能够理解什么样的防御策略以及采取什么样的防御手段, 与 其认知发展的复杂性和运算能力是分不开的。我国学者王大华、 申继
亮也发现[6], [ 防御机制确实 存在性别、 年龄、 差异。 前, 上的 目 国内外已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防御机制与个体人格障碍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
型、 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因子均分上, 男生和女生并没有显著差异, 但 在具体的防御因子上, 男生在投射、 幽默、 假性利他这三个项目上的得 分显著高于女生, 而在退行、 幻想、 理想化这三个项目 上则显著低于女 生。总体来说, 男生比较喜欢使用期望、 潜意显现和幽默, 女生则比较
目组成, 分别测量被试不成熟型、 中间型和成熟型三个水平的防御方 式以及掩饰因子。每个条目 采用 1- 9 分9 级评分法, 被试得分越接近
熟, 这一结论和以往的研究是相同的7][10]。然而, [ 本研究中 被试的 掩 饰因子的 得分为4.64士 显著高于以往研究的 1.15, 发现[7][10], 而这可 能是因为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呈现出渠道多, 速度快, 内容丰富等特
[关键词」 学 防 方 年 性 中生 御 式 龄 别
1 引言
防御机制是Freud 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 意指自 我在
解决 可能会导 致精神 疾病的 冲突中 采用的 手段「 o借助于 自 全部 fr 它,
我可以摆脱内心冲突所导致的不快和焦虑, 以维护健康和自尊。 起初, 防御机制被视为自我在用正常的和客观的方式对缓解紧张或焦虑不 能生效时所采取的非客观的、 病态的措施。随着自我心理学的不断发
点, 从而使得用此种防御策略, 而在掩饰因子上得分越 接近9, 说明其掩饰度越小。 为了使问卷表述更符合中学生实际情况, 本研究对一些项目 做了修改:将 54 条中“ 如果我的上司惹我生气, 我 可能会在工作中找麻烦或消极怠工, 以报复他” 改为如果我的老师惹 我生气, 我可能会在学习中找麻烦或消极怠工, 以报复他;将84 条中
华、 解除、 压抑等手段。这表明, 中学生的心理防御在总体上已趋于成
2.1研究工 具:M B 等人(1883)修订的防御风格问 (D . ond 卷( 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DSQ)[9], 卷由 该问 路敦跃(1993)引人我国, 并对其 进行了初步的修订。 他对30 例被试4 周后进行复测, 不成熟防御方式 的再测信度为0.91, 中间型为0.86, 成熟型为0.84。该问卷由88 个项
著低于高中生, 而成熟型防御方式则显著高于高中生。 这可能有如下 几点原因:(1)初中生在掩饰因子上的得分显著均小于高中生, 即在本
次调查中初中生更倾向于选择社会赞许的答案, 而高中生更有可能选
2.2 研究 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 方法, 在湖北省石首市两所中分 别抽取初中生 和高中生共500 人, 收回有 卷439 份。其中:初中 效问 229 人, 初一95 人, 初二63 人, 初三71 人, 122 人, 107 人, 女生 男生 平均年龄 14.23士 岁;高中生210 人, 1.07 其中高一年级74 人, 高二年 级69 人, 高三年级 67 人;女生 116 人, 男生94 人, 平均年龄 17.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