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教学延展性探索

合集下载

创新环境下基本形教学的延展性及其应用性研究

创新环境下基本形教学的延展性及其应用性研究
维普资讯
浙 江理 工大 学学报 , 2 第 3卷 , 4期 ,0 6年 l 第 20 2月
Ju a o h i gS i eh U iesy o r l f  ̄ a c— c nvri n Z n T t
Vo . 3,No 4,De .2 0 12 . c 0 6
1 引入科学 、 务实 、 新颖 的教 学观
1 1 树立 基本 形 的整 体教 学观 .
现代大学教育 的重点之一是探索对某种知识及其相关性 的整体把握 。科学是 知识 系统 , 学习科学是为 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正如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 : 正是怀疑 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 习 , “ 去观 察, 去实践 , 去发展知识 。 …知识经济理论学者艾米顿 特别推崇 印象派画家克劳 ・ ” 莫奈 的作品。她指 出: “ 在他之前 的艺术家所作的绘画, 要求你 走近 画布才能够看清细节 , 而莫奈和其他 印象 派画家则不同 , 他们 要求你退后从远处观赏才能看清细节。关键是要看到整体 , 以及色彩、 结构和情绪之 间的相互关系 , 这样才 能欣赏一件艺术作品。 传统教学很少引导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学科知识 系统 , ” 把握它们 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 质特征 , 而这些正是教育创新所要重点研发的内容。
文章编 号 : 6 3 3 5 2 0 1 7 —8 1( 0 6)0 —5 3 0 4 0 2 —4
创 新 环 境 下基 本 形 教 学 的延 展 性 及 其 应 用 性 研 究
张康 夫
( 浙江理工 大学服装 学院,杭 州 3 0 1 ) I 10 8 摘 要 :为 了实现基本形教 学应用化的 目的, 以染织 的基本形 教 学为平 台, 再 次发 现”的教 学理 念 为引 导, 以“
进学生的观察认识方法 , 使学生最终形成“ 协同 、 责任 、 艺术 、 科学的综合素质。 l这正是基本形教学的整体 ”2

中小学教育环境改善的措施与效果

中小学教育环境改善的措施与效果

中小学教育环境改善的措施与效果中小学教育环境的改善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教育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空间的建设,还涉及心理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全面的环境改善能够为学生和教师创造更加有利的学习和成长条件。

在这方面,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学校以及家庭等多方面需要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教育环境的改进可以从多个层面展开。

首先,校园设施的现代化升级至关重要。

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教学设施老化,欠缺必要的学习工具。

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在这些学校中建设现代化的教室、多功能活动室、实验室以及图书馆,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此外,运动场地和艺术设施的建设也应引起重视,丰富的课外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这种环境的改善在硬件上的投入需要与软件上的提升相结合。

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升同样重要,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心理感受。

通过定期培训、进修和交流活动,教师能够学习到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在教师职业发展中,学校应提供更多的支持与激励,鼓励他们实现个体的成长,以此推动全校教育质量的实现。

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学校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相关活动,设立心理咨询室和专职心理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情绪困惑与心理问题。

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学生在这样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中,能够更容易地感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加专注于学习。

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适应性是另一个重要的侧面。

改善教育环境不仅仅局限于物理空间的优化,还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如今,中小学的教育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

学校可以引入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如素质教育与课程综合改革相结合,开设科学、艺术、体育和道德教育等各个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学习环境评估如何评估和改善学习环境的质量

学习环境评估如何评估和改善学习环境的质量

学习环境评估如何评估和改善学习环境的质量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因此,评估和改善学习环境的质量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学习环境评估的方法和如何改善学习环境的质量。

一、学习环境评估的方法学习环境评估是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观察来确定学习环境的质量。

下面列出了几种常用的评估方法:1.问卷调查:学生、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填写问卷来评价学习环境。

问卷可以包括学生对教室设施、教学资源、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评价。

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问卷结果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观察记录: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来评估学习环境的质量。

他们可以观察教室的布局是否合理,学生是否参与积极,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等。

观察记录可以提供客观的证据,以便改进学习环境。

3.专家评估:请教育专家对学习环境进行评估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专家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与教师、学生沟通来判断学习环境的质量。

他们能够提出专业的建议,帮助学校改进学习环境。

二、改善学习环境的质量评估学习环境是为了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下面是一些改善学习环境质量的方法:1.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学习环境的质量与教学资源的供给密切相关。

学校应该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

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丰富的图书馆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2.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对学习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优化教室布局:教室的布局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学校应该优化教室的布局,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听到讲台上的声音,并且能够清晰地看到黑板和投影屏幕。

教室还应该保持整洁,给人一种舒适和秩序的感觉。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的质量不仅与学校的设施有关,还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密切相关。

探究环境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探究环境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探究环境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方案环境教育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形式,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它对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们的环保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目前环境教育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本文将探究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与现状:2023年,全球环境问题更加严峻,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垃圾围城、生态系统崩溃等问题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淡漠,以及各种利益和政策的制约,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面对这些问题,环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有的环境教育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突出问题:1. 环境教育缺乏足够重视:虽然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许多学生、家长和教师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一些学校仅仅在教学大纲中体现了环境教育的内容,但缺乏真正的教育投入和专业而深入的授课。

2. 教材过于抽象、缺乏针对性:一些教材介绍了环境保护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但是缺乏具体针对实际操作的指导,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应知识,使得环保行动不能与之相得益彰。

3. 环保意识与实际行动存在偏差:即使学生已经接受了一定的环境教育,但是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对环保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存在偏差或是认知误区,或只是发挥了表面性的环保行动,但实际上对环境保护没有起到实质性的贡献。

三、解决方案:1. 加大环境教育的投入和力度: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的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环保教育基地,建立环保教育网络。

学校也应该把环保教育纳入教育重点范围,专门组织人员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2. 发挥环保教育的针对性:教材的编写应该注重实际情况,并且尽量生动有趣,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环保知识应该与实际行动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环保知识的理解,提高环保意识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环保行动热情。

3. 加强环保行动的效果评估:教育者和学生应该定期对环保行动进行评估,总结成果,从质量和效果两方面来看待环保行动。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反思:教学环境优化与实效提升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反思:教学环境优化与实效提升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反思:教学环境优化与实效提升一、引言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其教学环境的创设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学环境不仅仅是指教室内的物品摆设与装饰,更应该包括对于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交等多方面的引导与促进。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学环境的优化与实效提升出发,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反思与改进。

二、如何优化幼儿园教学环境1. 空间布局与装饰在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中,空间布局与装饰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首先要保证教室的整体布局合理,促进孩子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同时也要考虑到安全性和卫生条件。

在装饰方面,要注重色彩的搭配和教育元素的渗透,可以设置各种认知启发的装饰品和教具,营造出一个富有教育氛围的环境。

2. 游戏与玩具设施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游戏与玩具设施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乐趣和成长。

在优化教学环境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配置各种适合他们发展的游戏和玩具设施,在游戏中引导他们学习,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3. 师生关系与互动幼儿园教学环境的优化还需要重视师生关系与互动。

教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情感需求,通过温馨的师生关系和积极的互动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自我认知与情感情绪的发展。

三、如何提升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实效1. 教学活动设计针对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实效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尤为重要。

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通过情境化教学,引导幼儿参与到各种实际活动中,促进他们的多方面发展。

2.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的实效提升还需要依托于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有益于他们发展的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 家校合作与社区资源整合要想提升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实效,还需要加强家校合作和整合社区资源。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协同育儿、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宽教学内容的延伸,丰富教学资源的内涵,促进教学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幼儿园环境评估改进建议:打造舒适温馨的学习天地

幼儿园环境评估改进建议:打造舒适温馨的学习天地

幼儿园环境评估改进建议:打造舒适温馨的学习天地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环境的质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对幼儿园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环境评估前的准备工作1.概念理解:在进行环境评估前,首先需要对“幼儿园环境”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幼儿园环境不仅包括了物理空间,还包括了师生的相处方式、教育资源、教学方法等。

在评估幼儿园环境时,需要全面考量这些因素。

2.评估目的:明确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还是为了确认幼儿园环境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只有明确了评估的目的,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工作。

二、全面评估环境的要点为了全面评估幼儿园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1.空间布局: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室、休息室等各个空间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和活动需求。

2.教育资源: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包括玩具、书籍、教学工具等,评估这些资源是否丰富多样,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教师素质:幼儿园的教师对幼儿的关爱和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发展。

评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及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4.安全保障:幼儿园的安全设施和保育措施是否完备,以及师生在日常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改进建议与实施方案1.优化空间布局:通过合理规划教室的布局和装饰,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活动室设置各类玩具和教学用具,以丰富幼儿们的学习体验。

2.丰富教育资源:增加各类启发幼儿思维和发展潜能的玩具、书籍和教学工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鼓励教师采用更多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加幼儿和教师的互动时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幼儿园的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建立灾害预案和应急救援机制。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设计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设计

S P O 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设计何科丁,赵婕(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403)摘要: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设计等方式,分析S P O 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艺术类专业实践课改革中的应用问题,并且根据高校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需求,提出S P O C系统下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循环关联模式㊂文章主要从课前泛在学习㊁课中吸收内化㊁课后反思上浮㊁课外延伸创新四个阶段出发,对高校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环境㊁教学内容㊁教学过程进行串联形成循环学习系统,并将该模式引入陶瓷青花装饰实践课程进行案例设计㊂关键词:S P O C;教学模式;艺术专业实践课程中图分类号:J0 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9699(2023)06 0100 051S P O C与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S P O C(S m a l l P r i v a t e O n l i n e C o u r s 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缩写)混合式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 r m a n d o F o x教授提出,是一种基于慕课基础形成的新型线上混合线下教学方式㊂S P O C共有三大特点:首先是对于授课对象的 限制 ,S P O C是小型规模限制性课程,即在开课之前会对授课对象的人数进行限制,并且收集报课人群对于该门课的了解程度及学习计划[1]㊂其次S P O C更新了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作为拓展性资源以补充到传统面授课堂环境中[2]㊂最后S P O C还强调了教学评估的系统性㊁数据性㊁实时性和灵活性,由系统综合处理为学生打分,且打分结果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根据学生多次上传的作业进行综合打分㊂总体而言,S P O C的本质是一场以技术转移为核心的教育变革,其最终目的和功能就是利用技术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3]㊂高校艺术类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综合性课程,其中包括艺术原理㊁艺术历史㊁艺术技法㊁艺术审美等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还包括心理学㊁哲学㊁文学㊁社会学㊁人类学等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㊂教学内容通常包括虚拟艺术㊁实体艺术和综合项目等范围,教学形式则是以专业课导师+理论课导师等形式为主,周期式㊁阶段式教授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以校内外实训平台为教育环境进行综合能力评估㊂S P O C混合教学模式运用于艺术类实践课程,可以有效帮助当前艺术类实践教育的现代化改革,为艺术领域培养能力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1)S P O C混合式教育模式可以帮助艺术类实践课程更好地衔接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㊂在原有教育体系中,高校艺术类实践课程理论教学环境和内容与实践课程是相互独立的,理论教学内容只能作为学生的间接经验存在于知识记忆库中,这会进一步引发校园艺术培养与社会艺术实践的衔接问题㊂将S P O C混合式教育模式引入艺术类实践课程,可以促使课堂教育话语权转移至学生手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使得理论学习向实践联系的第38卷第6期2023年12月景德镇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J i n g d e z h e n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38N o.6D e c.2023收稿日期:2023 09 29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研究生教改项目(J X Y J G 2022 163);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作者简介:何科丁(1977 ),男,江西景德镇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研究;赵婕(1999 ),女,新疆昌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研究㊂过渡更加平稳㊂(2)S P O C教学模式为传统艺术类实践课程提供了多元㊁灵活且具有流动性和实时性的教学语境㊂艺术设计等专业对于人才的技术性要求不仅停留在该门艺术类别范围之内,对于该艺术门类的国际发展趋势㊁行业信息流向㊁其他关联性艺术创作技法等内容的掌握同样重要,因此艺术和设计类创作型人才需要掌握较多的艺术实践技能,这就要求艺术类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延展性㊂S P O C可以通过线上海量资源库帮助艺术类实践课程更新传统知识体系结构,并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打破线上虚拟课堂与线下固定课堂的边界,使得艺术类实践课程的教学语境更加灵活和与时俱进㊂(3)S P O C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艺术类实践课程重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以 学力培养 代替 学历培养 ㊁以 智识教育 代替了 知识教育 ㊂以往的艺术类实践课程的教学首要目标,是将学生前期习得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其检验标准也以学生对艺术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准,这便形成了一种静态的㊁单向的培养目标,最终艺术实践活动成了培养技术技能的课堂㊂S P O C引入艺术类实践课程,重在小班教学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独有的思维㊁个性,强化当代艺术学科的 体验式教学 属性[4]㊂2S P O C系统下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循环关联模式目前关于S P O C在高校教育中的研究已提出多种设计模型,但是针对艺术类实践课程的研究方向仍有较大发掘空间㊂林舜美[5]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计美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引入S P O C翻转课堂的理念,从课程构建方式㊁课程计划与执行㊁课程结果评估等方面提出S P O C设计原则;钟丽霞等[6]人主要围绕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相关主题,提出了S P O C 弹性预设 使用激发 生成创造 评价反思 的教育模型㊂文章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及理论分析,提出 高校艺术类实践课程的S P O C循环体验教学模式 ,如图1所示㊂高校艺术类实践课程的S P O C循环关联教学模式 强调的是授课对象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循环㊁知识关联以及艺术实践体验㊂该模式以高校艺术类实践课程的教学流程为基础,从课前泛在学习㊁课中吸收内化㊁课后反思上浮㊁课外延伸创新四个层面进行推进式㊁循环式建构㊂各环节具体如下:图1高校艺术类实践课程的S P O C循环关联教学模式图2.1课前的泛在学习课前的泛在学习指的是构建艺术类实践课程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的 广泛存在 ㊂S P O C混合模式使得现代教学环境成为一种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复合维度,在此维度中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内存信息是相互融通的,可以形成学习资源网络现实化的教学空间,数据信息不再局限于数字网络,而是通过授课对象的移动端口或数字设备进行无障碍㊁无限制共享㊂这推动着S P O C的艺术类实践课程环境朝着 情境感知泛在学习空间 的生态环境进化㊂任意一个环境场所均可以成为信息接收和传输的教育平台,所有授课对象都处在知识的物质信息表象和虚拟信息符号交织的教学环境中[7]㊂教学内容同样具有 泛在性 ,S P O C可以提取和整合艺术相关的教学内容,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特征㊂艺术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其创作技术㊁知识体系的开放性和复杂性,使得艺术始终具有 超链接 的特点㊂学习元可以通过 可重用特性 收集整理艺术知识信息,形成知识网络和多维共享的学习元数据㊂通过学习元的整理和串联,艺术类实践课程的专业学科知识以及交叉学科信息,以U R L寻址的形式聚合到互联网络,形成网络聚合数据资源库,不同的艺术学科知识及交叉知识与学习元之间形成网状的动态互联[8]㊂另外,由于课前的泛在学习环境及知识属于广泛性知识,可能与授课对象原有的知识储备较不重叠,授课对象对学习元资源库的学习,会经过一个认知冲突的缓冲过程,这一过程中授课㊃101㊃第6期何科丁,赵婕:S P O 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设计对象会对艺术实践课程的课前学习内容产生疑问或者不解,需要在接下来的课中环节进行吸收和内化㊂2.2课中的吸收内化课中的吸收内化主要是解决授课对象在泛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㊂E r i c J e n s e n等[9]人认为授课对象从泛在学习到深度吸收和内化的过程,实质是无结构性经验向结构性知识转变的过程,需要对授课对象印象中已激活的前期知识和泛在学习知识进行深加工,形成授课对象自主能动的决策力和 学习力 ㊂高校艺术类实践课程在课中的吸收内化,主要是在授课老师的现场答疑结合实践活动中解决㊂授课老师的现场答疑内容主要是解决学生在前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这一过程中,授课对象所吸收到的知识信息依然是间接经验㊂在答疑以后授课老师会对该门艺术课程的专业内容设立相应的实践内容,通常为项目式㊁课题式等形式,以单人实践或小组团队实践的方式在一定周期内完成实践作业㊂S P O C的教学模式则不同于传统艺术类实践课程的教学,它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相关虚拟智能技术相嫁接,为授课对象营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打破虚拟学习环境与现场授课环境的空间界限,使授课对象体验到真实的训练项目以及自身实践角色的属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10]㊂总体来看,课中的吸收内化过程重点强调艺术理论知识向实践直接经验转化,利用S P O C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情境化的学习背景,通过体验与合作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的体验感知,实现知识的吸收与内化㊂2.3课后的反思上浮课后的反思上浮是指授课对象在知识内化与吸收以后所形成的自我学习效能㊂自我学习效能指的是授课对象对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行为的主观判断,大致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前者指代授课对象对自己知识的掌握和艺术创作方向的评判和推测,后者指代的是授课对象对自己最终独立完成艺术实践能力的判断㊂总体来看,授课对象的自我学习效能建构,强调的是授课对象在吸收课堂知识和实践指导以后,能否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思维体系和艺术创作方法论[11]㊂现代艺术创作主张个体精神以及艺术纯粹性,使得现代艺术创作者需要树立个人艺术标识和个人艺术价值观念[12],授课对象在经过课中的吸收内化以后,可通过S P O C平台获得系统性的艺术创作评测指标㊁教师评价㊁行业及专业人士指导意见等数据资源,将艺术类实践行为量化为可视的直观数据,然后进行个人自评或者小组他评㊂S P O C体系下的教学评测标准,打破了传统静态评价和教师专评的局面,引入了动态评价系统和智能评价规则㊂传统静态评价体系是以授课对象阶段性艺术创作成果为结点,由授课老师对其知识内容的掌握㊁艺术技法的熟练程度㊁艺术创作的创新程度㊁课程表现等维度进行打分评价㊂S P O C循环关联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中,授课对象可以多次递交受评作业,基于自身的反思,结合自我学习效能,形成基础性自评及知识上浮以后,再递交系统进行打分㊂整体来看,S P O C循环关联教学模式的评价主动权从授课教师转向了授课对象,以授课对象自我效能为基础,将课前泛在学习的认知冲突㊁课中吸收内化的思维下沉,转移为课后的反思上浮,形成循环关联㊂2.4课外的延伸创新课外是区别于校内艺术课堂和实践课程的社会㊁产业层面,延伸创新则是指授课对象自主能动地进行知识挖掘和知识探索的能力㊂艺术创作行为需要一定的创新性,而实践中的作者共情㊁市场行业需求㊁社会价值观念等支持创新产出的要素,在校园的学习中无法全面获取㊂艺术的实践性使得创作者身份可能转变为观察者和表达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敏感度和探索精神,因此授课对象需要在课外活动中形成主动认知的习惯,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13]㊂在S P O C循环关联模式中,培养授课对象的课外延伸创新力,是联结课前泛在学习的循环结点㊂授课对象在课外活动空间和活动行为下,形成探索知识㊁辨别知识㊁挖掘知识的内在创新驱动力,这样可以使得授课对象在处理课前的泛在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时,具有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㊂而课外的延伸创新能力,一方面是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关联性学习产生的,一方面则是基于S P O C无边界学习平台的构建以及无壁垒的知识共享及传输技术培养的㊂在整个教学模式中,各教学阶段是相互紧密联系而无法独立存在的,课前泛在学习是激活授课对象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思维的基础阶段;课中的吸收内化是解决课前泛在学习产生的认知冲突,以及通过实践教学将前期知识的间接学习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的消化阶段;课后的反思上浮则是将传统的教学评价重心转向授课对象对知识进行自主加工的沉淀阶段;课外的延伸创新既是将前期各个环节中的㊃201㊃景德镇学院学报2023年知识与外部资源进行衔接,也是将泛在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进行关联㊂3教学案例设计以景德镇陶瓷大学的 陶瓷青花装饰实践课程 为案例,研究者将 高校艺术类实践课程的S P O C 循环体验教学模式 引入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设计,可以较为直观地感受该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循环性㊂陶瓷青花装饰实践课程,是教授陶瓷艺术中青花绘画装饰技法的实践类课程,需要授课对象了解陶瓷青花起源和发展历史,掌握青花勾线㊁分水等创作技法,并且在灵活运用传统工艺美术技法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创新㊂具体可以分为资源库的建立㊁知识多维共享与答疑㊁团体协作与讨论㊁智能评价与更新四个部分,如表1所示㊂表1所示的是 高校艺术类实践课程的S P O C 循环体验教学模式 在陶瓷青花装饰课程中的应用㊂这门课程的规划首先是建设陶瓷青花及关联性知识的学习元资源库,将陶瓷青花的发展历史㊁技术理论㊁审美哲学㊁陶瓷彩绘等课程知识,以及陶瓷青花行业发展㊁市场消费需求㊁用户对青花艺术的理解和认知等流动性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学习元知识资源库,并通过互联网技术支持实现智能更新和拓展链接㊂授课对象可以在学习元知识资源库中进行浏览㊁学习和共享,并结合教师的教学P P T㊁图文视频等理解陶瓷青花抽象知识㊂在前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以平台打卡㊁签到等形式标记学习进度或学习问题,引入课中教学㊂在课中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践工作室为主要教学环境,同时辅助S P O C相关虚拟设备,搭建多维复合教学空间,对学生前期泛在学习疑问进行解答,然后布置陶瓷青花实践内容,包括鸡头笔的运用㊁青花料的分料等等㊂在实践环节结束以后,以个人作业㊁小组系列作业㊁专题青花创作㊁拟定主题青花创作等形式布置实践作业;授课对象完成实践作业后,结合线上智能评价系统,上传各阶段作业及创作说明;线上智能评价系统根据学生自测㊁教师评价㊁行业专业人士意见综合打分得出评价结果;学生在反思吸收以后可选择性地进行作业修改和再次上传㊂同时,智能评价系统会将陶瓷青花厂家㊁设计师㊁企业㊁艺术家等咨询发放于平台中,授课对象可根据兴趣选择关联,获取校外资源协助,形成课外的延伸和创新㊂表1陶瓷青花装饰课程的S P O C混合教学模式大纲设计环节设置形式设计具体操作设计教学成果资源库的建立1.云端平台2.大数据3.校园网站4.行业关联网站5.线下讲座6.青花艺术中外交流角1.自主浏览环节2.组织性学习环节3.知识交流环节学生以P P T或图文㊁视频等形式汇报并交流对于青花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知识多维共享与答疑1.线上博物馆导览2.数字青花历史影像3.线下工匠艺人㊁设计师交流会1.体验环节2.答疑环节3.青花实训环节4.学生交流与创新环节学生以调查问卷或记忆画像等形式了解青花艺术与当代生活语境的关系团体协作与讨论1.五人团体项目2.三人小组课题3.个人或双人创作1.五人团体以综合材料与青花设计为项目纲领进行大型创作㊂2.三人小组以日用青花设计为课题重点进行设计创新㊂3.个人或双人以传统青花装饰的现代化转译为创作重点进行艺术创新㊂1.综合材料与青花大型作品2.日用青花套组产品3.小型青花艺术创新作品智能评价与更新1.线上自评㊁互评2.线下展览1.各阶段作业的上传与实时更新学生自评与匿名互评环节2.教师㊁专家㊁设计师评价环节3.大数据整合计算与综合评价环节1.青花教学数据资料2.学生青花艺术作品展览3.校企合作项目4结语S P O C混合教学模式引入高校艺术类实践课程是在技术发展推动下形成的新型教育模式,它以数字媒体技术为依托,将艺术类实践课程不可视的㊁主观的㊁经验性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可视的㊁数据化的㊁可重复循环的㊁可向外延展的活性课程㊂ 高校艺术类实践课程的S P O C循环体验教㊃301㊃第6期何科丁,赵婕:S P O 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艺术类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设计学模式 将艺术类实践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将校园资源与艺术类业态资源整合互通,将艺术技法教学转向艺术创作思维培养,将课前㊁课中㊁课外以及课后各个环节的串联,形成培养授课对象学习力的循环㊂文章的研究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和案例的设计,未能在现阶段完成模式检验,在接下来的研究阶段将通过实际教学论证该模式的可行性㊂参考文献:[1]陈然,杨成.S P O 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7.[2]贺斌,曹阳.S P O C:基于MO O 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8.[3]康叶钦.在线教育的 后MO O C时代 :S P O 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9.[4]李晓辉.关于艺术综合课程教学问题的探索与研究[J].艺术百家,2010(A01):3.[5]林舜美.基于 MO O C+S P O C 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计美学课程思考与实践[J].装饰,2018(10):2. [6]钟丽霞,胡钦太,胡小勇.面向S P O C的生成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5):7. [7]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 学习元 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 2009,15(1):49 55.[8]程罡,余胜泉,杨现民. 学习元 运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2):10.[9]E r i c J e n s e n.L e A n n N i c k e l s e n.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 13. [10]张晓娟,吕立杰.S P O C平台下指向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8(4):7. [11]尹睿,谢幼如.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引论:涵义㊁课题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0(2):5. [12]林秀琴.美学剩余与艺术伦理的重建:对当代艺术实践与历史叙事的一种反思[J].艺术百家,2014,30(5):118 123,201.[13]郑芳霞.基于智媒体的公共艺术传播生态构建[J].新闻爱好者,2021(5):90 93.责任编辑:周瑜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s i g n o f S P O C B l e n d e d T e a c h i n g M o d e i n t h e R e f o r m o fP r o f e s s i o n a l P r a c t i c e C o u r s e s f o r A r t M a j o r sH E K e d i n g,Z H A O J i e(J i n g d e z h e n C e r a m i c U n i v e r s i t y,J i n g d e z h e n333403,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s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S P O C b l e n d e d t e a c h i n g m o d e l i n t h e r e f o r m o f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p r a c t i c e c o u r s e s f o r a r t m a j o r s t h r o u g h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s e a r c h a n d c a s e d e s i g n.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t e a c h i n g n e e d s o f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p r a c t i c e c o u r s e s f o r a r t m a j o r s i n 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c i r c u l a r c o r r e l a t i o n m o d e l u n d e r t h e S P O C s y s t e m i s p r o p o s e d,w h i c h i n c l u d e s f o u r s t a g e s, n a m e l y p r e c l a s s u b i q u i t o u s l e a r n i n g,i n c l a s s a b s o r p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n a l i z a t i o n,p o s t c l a s s r e f l e c t i o n,a n d e x t r a c u r r i c u l a r e x t e n s i o n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T h e t e a c h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a n d t e a c h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p r a c t i c e c o u r s e s f o r a r t m a j o r s i n c o l l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a r e c o n n e c t e d t o f o r m a c i r c u l a r l e a r n i n g s y s t e m,a n d t h i s m o d e l i s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o t h e p r a c t i c e c o u r s e o f c e r a m i c b l u e a n d w h i t e d e c o r a t i o n f o r c a s e d e s i g n.K e y w o r d s:S P O C;t e a c h i n g m o d e;p r o f e s s i o n a l p r a c t i c e c o u r s e s i n a r t m a j o r s㊃401㊃景德镇学院学报2023年。

创新型教学提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效果

创新型教学提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效果

创新型教学提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改革创新。

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创新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新的认识和技能。

在创新型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为了评价创新型教学的效果,需要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来评价课程的效果。

本文将从创新型教学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以及如何评价创新型教学提升环境影响的课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创新型教学的特点创新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的教学方法。

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不再只是教师的灌输式讲授,而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创新型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主体性。

创新型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主体,他们参与教学的过程,并通过实践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多元化教学手段。

创新型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引入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

3. 实践性强。

创新型教学以实践活动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个性化教学。

创新型教学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特定计划、政策、项目或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在创新型教学中,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课程实施的影响,形成对课程效果的科学评价。

1. 了解环境影响。

创新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会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等方面产生影响,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了解这些影响并提出改进意见。

2.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及时了解教学的效果,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

3.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学活动对学生个体和整体发展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

小学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成果评估

小学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成果评估

小学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成果评估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作为全社会的基础,教育起着培养未来人才、传递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友好行为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小学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估,并探讨如何推动其发展。

二、小学生态环境教育现状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在课程设置上并未真正融入环境教育的理念。

学生对环保概念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几节零散的科学或环境课程,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同时,部分小学生接触到的教材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三、小学生态环境教育实践成果然而,一些学校和教师在小学生态环境教育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将环境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和关注环境问题。

1. 课程改革一些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了课程改革,增加了与环境相关的课程内容。

例如,将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引入科学课程,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 环保社团和活动学校成立环保社团,鼓励学生通过自愿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培养他们的环境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例如,组织垃圾分类、植树造林、城市清洁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自愿参与热情。

3. 校园绿化和节能减排一些学校注重打造绿色校园,通过开展植树活动、建设花坛、开设植物养护课程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校园绿化工作,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同时,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节约用电、节水意识。

四、评估小学生态环境教育实践成果的指标体系1. 知识储备评估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环境污染因素、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

可以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来评估。

2. 习惯养成评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保护的习惯养成情况,包括垃圾分类、节约用资源、珍惜自然等方面。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来评估。

3. 实践参与评估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频率和程度,包括参与校园绿化、社区清洁等。

环境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环境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环境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估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环境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环境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它可以通过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热爱,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并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

幼儿园作为最初接触教育的场所,具备了为幼儿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和机遇的特点。

因此,在幼儿园中实施和评估环境教育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2. 环境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施”部分,我们将定义环境教育并介绍其背景,然后探讨在幼儿园中如何有效地实施环境教育项目以及必要的教学方法。

紧接着,在“3. 环境教育在幼儿园中的效果评估”部分,我们将讨论如何评估环境教育的效果,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说明。

最后,在“4. 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了解环境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施和效果评估,并提供改善策略和建议。

通过阐述环境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有效评估环境教育项目对幼儿习得知识和能力的影响,我们希望能够为幼儿园教师、家长以及相关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为促进学前环境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2. 环境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施:2.1 定义和背景:环境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和增强儿童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理解和保护意识,以及培养他们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的一种教育形式。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环境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并逐渐被引入到幼儿园教育中。

2.2 实施方法:在幼儿园中实施环境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开展室内外游戏活动来增强孩子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比如组织户外探索活动、观察小动物、植物等。

其次,可以通过讲故事、演示实验等方式向孩子传授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设置相关环保规则和活动,引导孩子养成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良好的习惯。

2.3 教学资源和环境营造:为了有效实施环境教育,在幼儿园中需要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环境评价教学延展性探索

环境评价教学延展性探索
程教学 内容 、教学方 法和形式 的进一 步深入研究和 改 革的投 入 ,从 而使教 学内容和形式更加 多样 化和深入
了教师与 同学交 流的力度与广度 ,培养 了学生主动思 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4 . 建立新 的学生学习质量评 价方法 。 由于新模式 中
将增 加和更 新查资 料 、 讨论 、 设计 内容 、 独立 书写报告 等环节 ,因此需 要建立与之相 匹配 的学习质量评价方 法 。该评价方法应该 是体现学生知识 掌握 和应用等多 方面才能的综 合评价 方法 。 三、 环境评价教 学探 索的实施效果 环境评价教 学延 展 的实施 ,是在 全国环境影响评 价工作如火如荼 展开的大背景 下进行 ,顺 应 国家在这 方面对人才需求 的趋 势 。针对课程 内容更 新性强和与
化是 十分必要 的。 二、 环境评价教 学探索 内容 拓 展课程 内容 , 优化知识 体系结构 , 加强 对该领域 最新 动态前沿 的引导 , 结合 当前社会需求 发展形势 , 在
巩固知识主体 的同时 ,不 断加入新 的内容 和创新多样 化 的教 学形式 ,使学 生更好 地掌握环境影 响评价 的知 识 和锻炼实 际的工作 能力 。 1 . 不断更新 知识 内容 。 因为国家在这方 面的研究 和 规定正 处在快速更新 和完善的过程 中 ,所 以本 门课程 的教学 内容以及引导学生深 入研究 的知识领 域也需要 紧跟这 门学科 研究前沿 和社 会市场的变化进行 不断地
使总课 时限制 , 不能单独设 置论文环节 , 采取合适 也将 的形式锻炼学生 这方面 的能力 。本课 程的实习是与其 他课程实 习结合在一起 , 这样符合相关 知识 间 的融合 , 但是 在时 间和内容的分配上也需要进 行改进 ,增加学
生 了解的知识 面和对 知识 的应用能力 。 3 . 旧教学模式 , 突破 增加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与实践 环节的开放性 。建立 以小组为单位 的研 究探 讨型 的实 践教学模式 , 结合不 同学生的兴趣点 , 组织学 生通过 自 我查资料 、 研究 , 然后进行 多方面讨论 、 设计研 究 内容 、 独立进行评价和 书写报 告 以及在班级 上进行 报告等多 种形式 ,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些环节既提高了学 生独立查找资料 、 研究和 口头表达 能力 , 进行 同时增大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探究与实践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探究与实践

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探究与实践作者:徐莉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02期[摘要] 教育,不能光靠“教”,还得靠“育”,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环境正有此功能。

幼儿园在积极改善办园条件的同时,还应着力于幼儿园育人环境的创设。

主要研究如何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环境创设;幼儿主体;游戏环境[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2-0222-02一、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现状目前,从我国各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状况来看,其教学效果仍未达到预期,几乎都存在诸多教学问题,主要问题体现在:其一,部分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教学中缺乏对空间的有效利用,缺少个性化整体设计,而这种单一的环境难以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其二,部分幼儿园对材料设计科学性及幼儿自由探索空间不够重视,导致幼儿园生态环境创设仅停留于表面,不能实现寓教学于环境的目标;其三,部分幼儿园缺少科学、规范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的实际环境适应能力,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途径探究(一)寓教学于环境,记录孩子的成长瞬间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将孩子作为教学的主体,并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充分尊重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爱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差异,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1.环境创设诱发自主学习幼儿园应着力于幼儿园育人环境的创设,在文化氛围中教育孩子,让师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美,欣赏到美,使环境真正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1)公共环境——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为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幼儿园可以借助公共区域进行环境创设,例如有的幼儿园分别从感受童话、亲近自然、热爱家乡、走进国粹四个方面对走廊环境进行创设;有的幼儿园将成长五部曲即播种、发芽、成长、开花、结果,融入走廊环境,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世界、认识世界。

幼儿园生态环境创设案例分享与教育效果评估

幼儿园生态环境创设案例分享与教育效果评估

幼儿园生态环境创设案例共享与教育效果评估一、引言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最早的教育场所,其环境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生态环境创设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案例,本文将共享一些典型案例并深入评估其教育效果。

二、幼儿园生态环境创设案例共享1. 案例一:以自然为教室在某某幼儿园,他们以自然为教室的理念,将幼儿园的环境打造成了一个充满自然元素的乐园。

在幼儿园内,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花草,还有小山丘、小溪流等自然景观,让孩子们在自然的怀抱中快乐成长。

2. 案例二:引入农耕体验某某幼儿园通过引入农耕体验课程,让孩子们亲身参与种植蔬菜、浇水施肥等活动,让他们在享受自然的也学会了尊重和爱护自然。

3. 案例三:搭建户外游乐设施另一家幼儿园在室外搭建了许多适合儿童游玩的设施,比如攀爬架、秋千等,让孩子们在玩乐的同时能够锻炼身体和提升勇气。

三、教育效果评估以上这些案例都是在注重自然、户外环境的创设上有着相当出色的表现。

每一种案例背后都蕴含着对幼儿成长的深刻理解和对教育的热爱。

在这些案例中,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他们学会了尊重自然、珍惜生活,并且在快乐中接受了健康的成长。

根据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的生态环境创设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在一个美丽的环境中成长,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

在自然、户外的环境中,孩子们的感官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等都会得到全面的发展,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结回顾:通过对幼儿园生态环境创设案例的共享和评估,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优质的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未来的幼儿园教育中,应该更加注重打造一个充满乐趣和充满自然元素的环境,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快乐成长。

结语: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能够对幼儿园教育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下一代的成长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教学策略与实践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关注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育机构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1. 综合学科融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应该跨学科进行设计,将科学、社会科学、地理、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

通过综合学科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实践活动与案例研究课程的设计应该注重实践活动和案例研究,使学生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法。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参加志愿者活动、开展环境调查等,通过实践中的亲身感受和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3. 问题导向的学习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环境问题,让他们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实践案例1. 利用校园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融入到校园生活中,通过校园资源进行课堂教学。

比如,在生物课上,可以带领学生考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种类,了解它们的生态特点和保护策略。

在地理课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地理调查,了解校园的地理环境,提出改进建议。

2. 社区合作与实践活动与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可以与当地环保组织合作,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植树造林、环境清洁等实践项目。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3. 环境保护主题的研究项目在课程中引入小组或个人研究项目,让学生深入研究某一环境保护主题,并撰写研究报告。

可以选择一些热门的环保主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等,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环境监测》课程发现式教学探索

《环境监测》课程发现式教学探索

《环境监测》课程发现式教学探索环境监测作为现代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如何深入浅出地进行环境监测教学,让学生快速掌握监测技能,进而应用于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中,是环境科学教育中的一大难点。

一、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1.理论实践相结合。

环境监测既需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又需要进行实验操作、现场勘测等实践工作,因此该课程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跨学科性强。

环境监测涉及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性素质和学科交叉能力,因此该课程是一门跨学科性较强的科学课程。

3.实用性强。

环境监测课程不仅是学科教育,更是为未来参与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培训,而环境监测与治理工作的实践性强,因此该课程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二、发现式教学在环境监测教学中的应用采用发现式教学在环境监测教学中进行探索,将课程设计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施发现式教学。

1.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监测技能和理论知识?2.搭建问题引导框架:针对环境监测中的常见问题和难点,设计问题引导框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4.学生发言和分享:教师鼓励学生互相发言和分享,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5.课后巩固与反思:教师要求学生针对当堂课程进行巩固和反思,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发现式教学的教学优势1.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发现式教学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

2.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发现式教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发现式教学强调实践操作和现场监测,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堂软环境对学生学习能力影响论文

课堂软环境对学生学习能力影响论文

浅谈课堂软环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摘要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学校的授课环境与过程单一,形成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本文通过研究在不同课堂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学生表现,指出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仍占主导地位时,站在学生角度为教学过程提供新的思路,探索出最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方法,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关键词软环境教学学习能力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课堂软环境是师生共同塑造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延展性,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理念,同时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

安静单调的室内课堂并非唯一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通过把学生带入不同的学习氛围,研究其应变和适应能力,使他们找到最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单向的知识传输模式束缚教与学的发展首先,教学方式和理念难以拓展。

单调的知识传输,加之我国自古形成的“尊师重道”传统,往往造成课堂上教师“一人独大”的情形。

不论能否得到最满意的回应,教师都可顺利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无论是否给出教师期盼的回应,学生都可用自己的方法掌握知识。

这种“一对多”的方式是最短时间内把最大量的知识进行灌输的常用方法,因此为广大教学活动所采用。

然而,教师的讲解若得不到学生的回应,便容易致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造成误解;单一的讲课方式常使授课者本人形成固有模式,从而使授课这一动态过程失去活力,影响知识的传授和吸收。

其次,学习能力受到压制。

大部分课堂环境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只需将被传授的知识牢记,便可凭此应对种种考试。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看似直中要害,实则是对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压抑。

学习任务繁重,每节课大量紧凑的知识点不断涌入,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只凭个人信念支撑学习,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也就没有积极挖掘的动力。

学习从来不是单独的一项活动,只有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的意义才能真正体现。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应对各项考试,考试一旦结束,所学知识便逐渐被搁置。

幼儿园环境评估指南内容

幼儿园环境评估指南内容

幼儿园环境评估指南内容一、室外环境1、场地安全性检查幼儿园周边是否有交通繁忙的道路,如果有,是否设置了有效的防护设施,如围栏、减速带等,以防止幼儿意外跑到马路上。

评估户外游戏场地的地面材质,是否柔软、防滑,以减少幼儿摔倒受伤的风险。

查看游乐设施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是否没有锐利的边角,是否定期维护和检查。

2、空间规划与利用观察户外活动场地的面积是否足够宽敞,以满足幼儿自由奔跑和玩耍的需求。

查看是否有不同功能的区域划分,如滑梯区、秋千区、沙坑区、种植区等,让幼儿能够进行多样化的活动。

评估场地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避免了不同活动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

3、绿化与自然元素考察幼儿园内的绿化情况,是否有足够的树木和花草,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提供阴凉和清新的空气。

观察是否有自然景观,如小山坡、溪流等,让幼儿能够接触和感受大自然。

检查是否有设置专门的观察植物和动物的区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对生命的尊重。

4、气候适应性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如在炎热的地区,是否有足够的遮阳设施;在寒冷的地区,是否有保暖的措施。

评估户外活动场地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可用性,例如雨天是否有可以避雨的区域,让幼儿仍然能够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二、室内环境1、空气质量与通风进入室内,感受空气质量是否清新,有无异味。

查看教室和活动室是否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如窗户是否能够正常开启,通风管道是否清洁畅通。

2、温度与湿度控制检查室内是否配备了合适的温度调节设备,如空调或暖气,以保持舒适的温度。

了解是否有湿度监测和调节措施,避免室内过于干燥或潮湿,对幼儿的呼吸道健康造成影响。

3、照明与采光观察室内的照明是否充足且均匀,避免出现过亮或过暗的区域。

评估窗户的大小和位置是否合理,能否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4、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查看教室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有明确的教学区、游戏区、休息区等,让幼儿能够在不同的区域进行相应的活动。

评估家具的摆放是否方便幼儿的活动和使用,是否留出足够的通道空间,避免拥挤和碰撞。

学校校园环境评估方案

学校校园环境评估方案

学校校园环境评估方案一、引言如今,学校校园环境的品质已经成为衡量学校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学校校园环境评估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设定学校校园环境评估方案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

三、评估指标校园环境评估指标应综合考虑学校硬件设施、教学设备、教学资源、校园安全等方面的情况。

具体的评估指标包括但不限于:1. 校园安全设施是否完善,如校门出入口的监控设备、消防设备等;2. 学校教学设备是否齐全,如教室内的黑板、投影仪、电脑等;3. 学校图书馆和实验室等教学资源是否充足;4. 学校食堂和卫生间等生活设施是否整洁和卫生;5. 学校周边环境是否安全和宜居。

四、数据收集为了准确评估学校校园环境的情况,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学生、教师、家长的问卷调查、学校巡查、设备检查等方式进行。

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可以客观地了解学校校园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五、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以便对学校校园环境进行评估。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如频率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来获取有关学校校园环境的关键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识别出校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六、问题识别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明确学校校园环境存在的问题。

问题识别需要全面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评估指标,将问题进行分类和排序,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七、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学校校园环境评估方案的核心内容。

在解决问题时,应综合考虑学校的经济实力、资源配置、人力投入等因素。

可以通过增加投入、改进管理、加强维护等方式,逐步改善学校校园环境。

八、方案实施在制定方案实施时,需要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安排。

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应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以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评估指南背景下的环境创设教研方案

评估指南背景下的环境创设教研方案

评估指南背景下的环境创设教研方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教育评估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环境创设在教学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学生对课堂教学环境的评价与改进建议

学生对课堂教学环境的评价与改进建议

学生对课堂教学环境的评价与改进建议一、课堂氛围在评价课堂教学环境时,学生们普遍认为课堂氛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参与和学习的效果。

然而,在现实中,有些课堂存在着严肃、压抑的氛围,学生很难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改进建议: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互动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疏通沟通渠道,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一个积极向上、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二、教师备课学生们认为教师的备课情况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节好的课堂往往离不开教师精心的备课。

然而,有时教师们因为时间紧迫或者其他原因,可能没有充分准备。

改进建议:教师应尽量提前完成备课工作,并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通过充分的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此外,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活动、交流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教学方法学生们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种灵活多样、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然而,有时教师可能过于单一地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失去了参与的机会。

改进建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问题导向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问,并及时给予回答和解释,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效果。

四、教学资源学生们认为教学资源是一个可以影响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因素。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

然而,有时教学资源的匮乏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

改进建议:学校应该充分重视教学资源的配置和更新,确保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如教育网站、在线课程等,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评价教学延展性探索
摘要:以环境评价课程进行体系设置优化和实践环节多样化改革探索为目标,结合目前国家和社会对本方向需求的快速增加,探索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系统的更新和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环境评价;改革探索;实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规定下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行和评价方法的研究上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使得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制度已经在保护环境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国在7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探索,到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等已经逐渐完善和成熟,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也已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对于各种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近十年来也正在逐步完善。

从环境评价的研究方法来看,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体系,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因为每种方法的应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的环境状况,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对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也有国内外各种技术软件的支撑;但对于规划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还处于研究和应用的初始阶段,对各种不同的规划,没有明确规定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不够成熟,
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指标的确定和基础数据的获取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性和主观性。

目前我国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和个人的资质都有了明确的规定,所以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的需求市场很大,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以后从事与环境评价工作或相关工作的可能性很大,而这方面的知识也是进行其他环保相关工作所必须熟知和有一定掌握的。

所以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形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革的投入,从而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和深入化是十分必要的。

二、环境评价教学探索内容
拓展课程内容,优化知识体系结构,加强对该领域最新动态前沿的引导,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发展形势,在巩固知识主体的同时,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和创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知识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

1.不断更新知识内容。

因为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和规定正处在快速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中,所以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的知识领域也需要紧跟这门学科研究前沿和社会市场的变化进行不断地更新。

知识更新的来源需要一些新的参考书、工具书以及通过报纸、网络学习,或者是参加一些相关部门有关内容的短期培训。

当然,课堂还必须抓住主体和核心内容,新的研究和内容必须以合理的比例、合适的形式结合。

课程涉及和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在拓展知识内容的同时必须研究如何使知识体系合理化,在
有限的课时内达到知识的最大效益化。

2.增加实践环节所占比例以及实践内容的多样性。

本门课程以往指导学生做过单独的课程论文,在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实际能力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因为课时所限,没有深入进行,这次将深入研究课程论文的设置形式和内容,期望收到更好的效果,真正在指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即使总课时限制,不能单独设置论文环节,也将采取合适的形式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本课程的实习是与其他课程实习结合在一起,这样符合相关知识间的融合,但是在时间和内容的分配上也需要进行改进,增加学生了解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突破旧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实践环节的开放性。

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探讨型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点,组织学生通过自我查资料、研究,然后进行多方面讨论、设计研究内容、独立进行评价和书写报告以及在班级上进行报告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些环节既提高了学生独立查找资料、进行研究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增大了教师与同学交流的力度与广度,培养了学生主动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4.建立新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法。

由于新模式中将增加和更新查资料、讨论、设计内容、独立书写报告等环节,因此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学习质量评价方法。

该评价方法应该是体现学生知识掌握和应用等多方面才能的综合评价方法。

三、环境评价教学探索的实施效果
环境评价教学延展的实施,是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如火如荼展开的大背景下进行,顺应国家在这方面对人才需求的趋势。

针对课程内容更新性强和与实际结合紧密的特点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优
化和实践环节多样化改革探索,对于解决教学改革中面临的学时压缩、目标提高的现状探索有了新的途径。

对于增加学生就业出路有重要作用。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结合社会对于环评工作人员的需求,能够真正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探索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①相关内容较广,学生兴趣点不同,怎样协调各部分内容比例,使课堂时间使用达到最大效益化;②如何排除课时限制,选择合适课内课外学习形式,分配和控制前沿内容所占课时比例;③从多方面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对实际环境影响的状况深入了解,增加知识的联系性和应用性;④建立合理的综合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和探索在进行中逐步解决。

例如,在环境评价的授课过程中逐渐拓展知识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探索引导学生找到各自兴趣点的最佳方法,探索合适的课程论文形式,优化研究、讨论及报告的形式;申请并完善环境评价教学辅助的硬件建设,包括书籍、光盘、软件等,力求满足学生对不同方向的实践需求。

扩展实习与相关学科的结合点,增加实习内容和多样性,满足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及时进行了阶段性的调研及总结,以
书面形式整理进行交流探讨。

探索实施的成果包括,对学生的作业、课程论文和实习报告进行总结,分别整理成册,作为成果一部分,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并从中总结教学经验;组织学生进行报告汇报,锻炼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进行,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使课堂效益最大化,课内课外结合最优化,真正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其未来的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四、总结分析
环境评价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目前就业紧张的情况下,对帮助学生就业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结合目前环境评价知识的快速更新和社会需求的快速增加,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探索研究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强化了系统的更新和多样性,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方战强.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学研究[j].广东化工,2009,36(10):208.
[2]王开勇,杨乐.《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方法实践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13-14.
[3]张波,吴春笃,储金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94-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