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
湘艺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十课(演唱))贝壳之歌(表格式)
贝壳之歌
教学反思
(第二遍:跟着节奏点舞动)
(第三遍:用“la”跟唱旋律)
二、(第一遍:跟着节奏舞动)
(第二遍:跟着节奏点舞动,一个音一步)
伴随音乐摇动身体用“lu”哼唱旋律
1.这个阶段所生成的音乐感与节奏感,为后面进行二声部合唱奠定基础
2.学习小海鸥的舞步为学歌曲主旋律打下基础
感受歌曲
新歌教学
约25分钟
二、学唱歌曲
教学内容
《贝壳之歌》
教学目标
1.能感受优美的四三拍子律动,并演唱二声部歌曲《贝壳之歌》。
2.能尝试用x,xx,x- -这三种基本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演唱二声部歌曲《贝壳之歌》
教学难点
用声势动作或乐器参与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课堂小乐器(三角铁,碰铃,沙锤,串铃,响板,铃鼓等)
教 学 过 程
小组交流
自主参与
约5分钟
三、欢歌盛舞
师:孩子们的歌声好美啊!沙滩上的其他小动物都按耐不住了,他们也想来加入我们,不如我们邀请他们来伴奏吧!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有什么花样!
小虾:x- -|x- -|
小海贝:xxxx| xxxx|
小海螺:x x x |x x x |
小螃蟹:xxxxx|xxxxx|
学生参与表现
1.教师范唱
师:小海鸥的声音可真动听,让我们听听它唱了些什么?(师范唱)
2.交流歌词内容
学生描述贝壳的样子(小嘴巴、红嘴唇)
师:原来呀!可爱的贝壳们张开小嘴巴露出红红的嘴唇正在告诉小海鸥什么时候涨潮,大海里的鱼藏在哪里。那下面我们就和小海鸥一起唱起来吧!
3.加入歌词演唱歌曲
第一遍演唱
知识点:四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湘艺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 贝壳之歌 教案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贝壳之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贝壳之歌》是一首二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属于湘艺版。
歌曲以大海为主题,通过描绘贝壳的美丽,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广阔和神秘。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技能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贝壳之歌》。
2.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音高知识。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把握。
2.音高的准确演唱。
3.歌曲情感的的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唱、对唱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和音高。
4.情境教学法:创设大海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场地:教室、音乐教室等。
4.教学辅助工具:音响、话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大海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贝壳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的音高和节奏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编歌词、编排舞蹈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加强家庭互动。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歌曲的关键词,方便学生记忆。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为估计值,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分析:《贝壳之歌》是一首描绘大海美丽的歌曲,为了让二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教师需要创设一个生动的大海情境。
湘艺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10课《(演唱)贝壳之歌》教学设计
《贝壳之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歌曲《贝壳之歌》教学目标:学习歌曲《贝壳之歌》。
能够发挥想象,用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感受海边美丽的贝壳。
教具:贝壳、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有同学去过海边吗?海边有什么呢?(贝壳)说一说那些美丽的贝壳是怎样的?2、出示课件,认识贝壳。
3、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1、初听音乐,感受歌声师:我们刚才听到贝壳的歌声是怎么样的?(优美的、欢快的、抒情的、柔和的等)师: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开心、快乐)2、打开书本第43页。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了解歌中内容。
师问:这首乐曲一共有几段?生答:2师问:海风里传来了小贝壳的歌声,我们听听小贝壳唱了些什么?生自由回答:原来呀!可爱的贝壳们张开着小嘴巴露出红红的嘴唇正在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涨潮,大海里的小鱼藏在哪呢?4、复听音乐,节奏律动师:大海美不美?音乐也很好听,在刚刚这首好听的音乐中,同学们有没有听到“咚咚咚”的节拍声呢?那老师再播放一次,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拍打手掌方法来模仿音乐中的节拍。
生模仿:略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拍打节奏的时候,总是第一拍拍手掌,而且很响亮。
后面两拍是这样轻轻的,知道是为什么吗?生答:因为它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三拍子的第一拍是强拍,后两拍是弱拍,所以后面两拍是轻轻的。
师:老师把音乐再播放一次,请同学们用拍拍手掌的方法来模仿音乐中的节拍,看哪位同学模仿得最好。
生:略师问:你能唱唱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首歌曲。
5、随音乐用“啦”模唱,边唱边拍。
(小组唱、分男女唱、个人唱、集体唱)6、学习歌词,生跟着音乐一起唱。
(小组唱、分男女唱、个人唱、集体唱)7、学会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三、谈谈收获四、小结。
第十课(演唱)贝壳之歌(课件)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共22张)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可爱的小麻 雀需要我们共同保护与珍惜。
谢谢观赏
音乐赏析
全曲为简单的三段体。 在四小节序奏后,主旋律以反复回转的形 态出现,其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中段则是甜蜜而徐缓的旋律,与第一段的 急促形成鲜明的对峙; 第三段为第一段之反复。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钢琴诗人——肖邦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 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 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 人。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 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 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 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麻雀与小孩》
《麻雀与小孩》是中国著名儿童歌舞音 乐作家黎锦晖的作品。引用了《苏武牧 羊》、《银绞丝》等民间曲调,通过麻 雀和小孩的故事,教育孩子们养成善良 和诚实的良好品德。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 堂课思堂考思 考课 堂 小课结堂 小 结
第 三节
课堂思考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 堂课思堂考思 考课 堂 小课结堂 小 结
课堂思考
麻雀妈妈教小麻雀教的多仔细呀!她 们边飞边唱很愉快。他们唱歌时:有 时合着唱、有时分着唱,小朋友听听 什么时候分开唱?什么时候合着唱?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课堂 思堂考思 考课 堂 小课结堂 小 结
第 四节
课堂小结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课堂 思堂考思 考课 堂 小课结堂 小 结
试听歌曲 《学飞》
范唱
伴奏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赏析
在一个树林里,住着许多小鸟,其中有小麻雀 和它的妈妈,小麻雀每天看到许多小鸟在天空 中飞来飞去做游戏,心想我要是会飞该有多好 呀,于是小麻雀就让妈妈教它飞的本领,你们 谁能代替雀妈妈给小麻雀示范一下飞的动作?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贝壳之歌-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贝壳之歌-范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贝壳之歌-范唱》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贝壳为主题,歌词描绘了大海中的贝壳,富有童趣。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海洋生物,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
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但音乐鉴赏能力和歌唱技巧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贝壳的特点,感受大海的神奇。
2.学会歌曲《贝壳之歌-范唱》,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学会歌曲中的简单舞蹈动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海洋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情感。
2.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视听教学法:观看相关视频,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海洋主题的课件、图片、视频等。
2.准备歌曲《贝壳之歌-范唱》的乐谱。
3.准备音响设备、话筒等。
4.准备简单的舞蹈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图片、视频等,带领学生进入海洋世界,引导学生关注贝壳。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歌曲《贝壳之歌-范唱》,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授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歌曲中的简单舞蹈动作。
5.拓展(5分钟)学生自由组合,创作关于贝壳的舞蹈或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贝壳之歌》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贝壳之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贝壳之歌》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大海为主题,通过描绘贝壳的美丽,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懂,富有童趣,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大海的美丽,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
他们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善于通过观察、体验来认识世界。
在音乐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节奏、音高概念,具备一定的合唱能力。
但部分学生音乐基础较弱,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贝壳之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贝壳之歌》,了解歌曲的主题和背景,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贝壳之歌》,感受大海的美丽。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乐器等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展示大海的美丽,引导学生谈论大海,导入新课。
2.歌曲学唱:先学歌曲的旋律,再学歌词,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
3.歌曲欣赏:欣赏《贝壳之歌》视频,感受歌曲的美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背景。
4.音乐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合唱练习,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为歌曲添加动作表演。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大海的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歌曲主题。
主要包括歌曲名称《贝壳之歌》、歌曲节奏、音高变化等关键信息。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学飞-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学飞-范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学飞-范唱》这首歌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旋律,描述了小鸟学飞的过程,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唱。
通过学唱这首歌,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自然界中鸟类的飞翔特点,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飞行动作和旋律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学飞-范唱》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力。
3.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中鸟类的飞翔特点。
4.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学飞-范唱》的歌词和旋律。
2.理解歌曲中的飞行动作和自然界中鸟类的飞翔特点。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范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情境教学法:设置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学飞-范唱》的歌词、图片、动画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伴奏。
3.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4.教学道具:小鸟头饰、翅膀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2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自然界中鸟类的飞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鸟类飞翔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2.呈现(3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学飞-范唱》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3.操练(8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如示范法、互动教学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分组比赛等活动,巩固所学歌曲。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歌表演)《学飞》教案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歌表演)《学飞》教案一. 教材分析《学飞》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旋律,描绘了小鸟学飞的过程,歌曲简单易学,富有童趣。
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然的热爱。
但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学飞》,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记忆。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3.分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学飞》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歌词等。
2.教学乐器:准备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铃鼓、木鱼等。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鸟学飞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学飞》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学飞》,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演唱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成两个小组,让学生分别扮演小鸟和天空的角色,进行歌曲表演。
学生可以通过动作、表情等方式,表现小鸟学飞的过程。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歌曲《学飞》的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学习。
接着,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的表演最生动有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歌曲《学飞》。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十课 贝壳之歌|湘艺版
《贝壳之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学唱歌《贝壳之歌》二、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贝壳之歌》。
感受并合作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通过学习歌曲《贝壳之歌》强化环保意识。
3.能够发挥想象,用动作或打击乐等表现音乐。
三、教学重点歌曲中二声部的合唱。
四、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
五、教具准备电子琴 CD 碰铃三角铁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
2.练声。
1= F 3∕44 – 4∣3– 3∣2– 2∣3 --∣4 -4∣3–3∣2–2∣1 -0∣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3.激趣导入。
4.板书课题《贝壳之歌》。
二、新课学习(一)初听歌曲,掌握歌曲内容。
师:小贝壳在这首歌曲里面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二)再听(范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以及三拍子节奏规律。
师: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它的音乐情绪又是怎样的?师:同学们还记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吗?你所知道的三拍子的律动动作有哪些?师: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三)学习歌谱师:小贝壳的歌一共有三个乐句,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三个乐句说说你的发现?(生找一找相同的旋律,师随机带唱)师:我们完整的把这三个乐句连起来唱一唱吧!(随机指导)(四)学唱歌词1.有感情朗诵第一段歌词,尝试唱第一段歌词。
2.有感情朗诵第二段歌词,尝试唱第二段歌词。
3.完整演唱歌曲4.指导有感情演唱歌曲(五)学习合唱1.听一听,海浪在哪里?(引导学生边听边随乐拍击伴奏)2.师生合作3.男生唱第一声部,女生唱第二声部。
(师随机点评)4.女生唱第二声部、男生唱第一声部。
(师随机点评)(六)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课件出示节奏:师分别拿出乐器,并按节奏示范)1.学生学习用碰铃和三角铁等乐器为歌曲伴奏(多媒体播放贝壳之歌)2.部分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部分生用律动伴奏。
三、拓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师:小贝壳很伤心,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一)ppt展示被污染的大海。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贝壳之歌教学设计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贝壳之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贝壳之歌》是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优美抒情的旋律,描绘了大海中的贝壳美景,展现了大海的神奇和美丽。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海洋生物,感受大海的美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
此外,学生对大海和贝壳等海洋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贝壳之歌》的词曲,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大海和贝壳等海洋生物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歌曲寓意,感受大海的美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海的美丽和贝壳的可爱。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4.欣赏教学法:让学生聆听、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贝壳之歌》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与海洋生物相关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3.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4.准备音乐器材,如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和播放《贝壳之歌》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他们对大海和贝壳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贝壳之歌》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操练。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贝壳之歌-范唱》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贝壳之歌-范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贝壳之歌-范唱》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一首富有童趣的《贝壳之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歌曲以大海为背景,描绘了大海中的各种生物,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大海的神奇与美丽,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喜欢通过唱、跳、玩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等,但仍需要进一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此外,学生们的个性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胆子较小,不敢大方地表现自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贝壳之歌》,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神奇与美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贝壳之歌》,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大意,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贝壳之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以及如何运用气息和感情歌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模仿、演唱、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和动画形式展示大海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谈论大海中的生物,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歌曲《贝壳之歌》。
2.聆听:播放《贝壳之歌》范唱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3.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高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4.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演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贝壳之歌》教学设计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贝壳之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十课贝壳之歌》是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贝壳之歌》,感受大海的美丽,体验贝壳的可爱。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对大海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等,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贝壳之歌》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体验大海的美丽和贝壳的可爱。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贝壳之歌》的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掌握音高和节奏。
2.歌词中的海洋生物名称和特点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海底世界情境中学习歌曲。
2.运用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歌曲。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海底世界图片、贝壳图片、音乐符号等。
2.准备教学道具,如贝壳、海螺等。
3.准备教学音频,播放与海洋相关的音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海底世界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有趣的海底世界情境。
同时,展示海底世界图片,让学生对大海有更直观的认识。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贝壳之歌》,展示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引导学生关注歌词中的海洋生物名称和特点,如贝壳、海螺、海星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高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提高演唱能力。
湘艺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十课教学设计
湘艺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十课教学设计1、贝壳之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贝壳之歌》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能够发挥想象,用动作、打击乐、画笔等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综合艺术形象,体验,感受海边美丽的贝壳。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贝壳、录音机、电子琴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齐唱上课歌。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挂图,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三、新授课。
1、初听前可提示:是否去过海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你捡过贝壳、小虾吗?让学生明白“赶海”的含义。
2、初听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给你怎样的印象?3、复听歌曲。
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4、听录音。
让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听贝壳之歌音乐。
感受三拍子。
说一说三拍子的意义及节奏规律,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6、用Lu哼唱歌曲旋律。
7、学唱歌曲。
8、学会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综合表演。
1、老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作手势的起伏变化。
2、学生自由发挥,边唱边跳。
3、全班分组分段合作演绎。
4、学生可自己编创,感受大海的美。
五、课堂小结。
2、小狗圆舞曲教学目标:1、感受圆舞曲流畅、连贯、转动的旋律特点,创作符合圆舞曲特点的旋律,并合作表演,巩固音乐知识。
2、通过听、跳、说、演等多种感官的体验,自主总结出圆舞曲的旋律特点,并能在音乐活动中创作音乐,表现音乐。
3、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铺设学习的台阶,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扩展学生知识面。
教学重点:体验圆舞曲的特点,创作旋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风琴、自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
学生跟着音乐边跳边进教室。
(教师主动邀请学生边跳边转圈)2、师生问好。
3、课前谈话:你们进教室时听到的音乐,给你什么感觉?听到了这样的音乐最想做什么?跳舞怎么样?跳怎样的舞?4、圆舞曲一般在什么场合演奏?着装怎么样?礼仪方面怎么样?5、介绍作曲家。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贝壳之歌(1)》(教学设计)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贝壳之歌(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十课贝壳之歌(1)》是人音湘艺版二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歌曲《贝壳之歌(1)》,并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歌曲由简单的旋律和节奏组成,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
教材还配有丰富的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阶和节奏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大海的概念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插图和教师的讲解来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贝壳之歌(1)》,并能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大海的美丽和神秘的感受。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贝壳之歌(1)》,并能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特别是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使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插图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用钢琴伴奏,为学生示范歌曲的演唱,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4.视听结合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大海的美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和相关的插图,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2.准备钢琴,用于为学生示范歌曲演唱和伴奏。
3.准备相关视频,用于让学生观看大海的美丽景色。
4.准备录音机和空白磁带,用于录制学生的合唱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大海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大海的特点,让学生对大海有更直观的了解。
2.呈现(5分钟)教师用钢琴伴奏,为学生示范歌曲《贝壳之歌(1)》的演唱。
2020秋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贝壳之歌教案1
贝壳之歌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贝壳之歌》,能随乐律动,感受优美的三拍子音乐。
2、在随乐律动活动中,感受《贝壳之歌》两个声部不同的律动感。
3、能用自然、愉悦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好二声部歌曲《贝壳之歌》。
教学重点:有表情的演唱《贝壳之歌》,并随乐进行简单的身势律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专注的聆听音乐,并根据音乐做动作。
教学准备:钢琴、CAI课件、纱巾教学过程:一、海边漫步——在《贝壳之歌》的音乐中行走、舞纱巾,感受优美的三拍子音乐的韵律及情绪。
学习高声部旋律。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及韵律1)师: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特别有意思的东西,你们看是什么?你们会舞纱巾吗?你们会怎么挥舞纱巾呢?2)师:唉,真不错,有的同学是这样子左右挥舞的,还有的同学是划着圆圈挥舞的,如果要你们一边走路一边挥舞纱巾,你们可不可以呢?3)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音乐,请你们听着音乐轻轻的在海边漫步,当老师说到纱巾的时候,请你们再把纱巾挥起来。
教师钢琴弹奏音乐《贝壳之歌》:(原调——转小调——原调)学生自由地随音乐漫步,手拿纱巾,感受音乐的流动起伏。
2、复听音乐,熟悉高声部旋律师:刚刚同学们在音乐中走出了自己的特点,这一遍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注意到音乐的脚步,跟着音乐走,一个音走一步。
教师再次弹奏钢琴,提示学生随乐哼唱原调部分的音乐。
当音乐结束时,请原地不动。
音乐设计:和弦(教师右手弹奏和弦,左手以脚步的形式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走)+原调旋律(加上主旋律,引导学生按照刚才和弦的音乐走)+8个和弦(引导学生带上纱巾,随着音乐挥起来,教师用手引导)+小调旋律(在音乐中边走边挥纱巾)+8个和弦(在和弦处引导学生用啦哼唱)+原调旋律学生自由随乐行走,舞动纱巾,轻声哼着音乐,熟悉主声部旋律。
二、海边跳舞——聆听《贝壳之歌》的低声部,随乐拍唱出低声部旋律及节奏。
在律动中,完成旋律部分的二声部学习。
1、听低声部音乐,并击打出节奏。
3/4 X—X X—X X—X X—— X—X X—X X—X X— 0师:听到同学们这么美的歌声,海浪也忍不住想要跳舞了,老师弹奏海浪跳舞的音乐,请你们原地不动,听着音乐,用手拍击出海浪跳舞的节奏。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十课 (演唱)贝壳之歌|湘艺版
演唱《贝壳之歌》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愉悦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好二声部歌曲《贝壳之歌》。
感受3/4拍节奏。
2、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有表情的演唱《贝壳之歌》,并随乐进行简单的身势律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专注的聆听音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三角铁、串铃。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准备教学,低声部旋律练习。
1、手指游戏,用低声部旋律做发声练习。
2、发声练习:¾ 4-4 l 3-3l2-2l3--llu4-4l3-3l2-2l1--ll引导学生用手势来找音高。
3、教师弹琴,学生加入“啦”演唱低声部旋律,想象自己在模仿海浪的声音。
(三)歌唱教学《贝壳之歌》1、同学们,我们大家的声音非常好,那么我们就用自己动听的嗓音来一起学唱一首好听的歌曲吧。
2、出示课题。
欣赏歌曲《贝壳之歌》引导学生用律动来体会¾拍的节奏感觉。
3、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歌词我们听到了哪些大海的信息?你去过海边吗?(学生举手回答)4、大海孕育了许多美丽的海洋生物,最常见且让大家喜爱的就是小贝壳了,看看歌词中是怎么描述它的?让我们来一起用提示的¾拍朗读歌词,请把我们刚才发声练习用的手势律动加进来吧。
5、同学们,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学唱歌曲,注意音准,教师范唱。
(四)二声部合唱教学1、看乐谱,师生配合,老师演唱低声部,学生演唱主旋律,反复练习。
2、分组来演唱,分为海浪组和贝壳组,看老师的指挥一起完成二声部合唱。
3、表演唱,加入律动,教师指挥,强调嘴巴张开,挺胸抬头有感情。
(五)打击乐器伴奏1、出示打击乐器,分配给两组同学,出示伴奏型:X--l和X X X l。
在熟练后加入书中的伴奏型。
2、分配乐器,教师示范指导。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伴奏的同时演唱好自己的声部。
(六)课堂小结。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贝壳之歌说课稿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贝壳之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贝壳之歌》是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十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海洋为主题,通过描绘贝壳的美丽和海浪的奔腾,展现了大海的壮丽景象。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技巧还不够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唱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海洋的主题,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
2.学会《贝壳之歌》的歌词和旋律,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并体会歌曲的内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贝壳之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演唱。
2.教学难点:音准、节奏和音色的把握,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海洋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
4.采用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海洋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海洋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教师教唱《贝壳之歌》,学生跟随模仿,注意音准、节奏和音色的把握。
3.分组演唱: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演唱技巧上的问题。
4.歌曲讨论: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5.演唱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演唱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贝壳之歌》和歌曲的主题海洋。
通过板书,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听赏)《小狗圆舞曲》教案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听赏)《小狗圆舞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狗圆舞曲》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首听赏曲目。
这首曲目以生动活泼的旋律和富有童趣的歌词,描绘了一只小狗在草原上欢快地奔跑的场景。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同时,这首曲目也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对生动有趣的音乐课程较为喜欢。
然而,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课堂活力。
此外,学生在这一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如音准、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但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小狗圆舞曲》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通过学习这首曲目,使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小狗圆舞曲》的旋律,能够跟着音乐一起哼唱。
2.难点:培养学生对乐曲结构的把握,以及音乐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演示正确的演唱姿势和演唱方法。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乐曲的特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乐曲介绍、旋律演示等内容的课件。
2.教学乐器: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教学演示。
3.音频设备:连接电脑,播放《小狗圆舞曲》音频。
4.课堂练习册:为学生提供课堂练习的纸质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小狗圆舞曲》的学习。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0课《小狗圆舞曲》课件2
全曲为简单的三段体。在四小 节序奏后,主旋律以反复回转 的形态出现,其速度之快令人 目不暇接;中段则是甜美而徐 缓的旋律,与第一段的急促形 成鲜明的对立;第三段为第一 段之反复。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 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 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 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 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 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 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 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 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 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 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 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 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德 国音乐家舒曼曾说:“肖邦的钢琴 曲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谢谢观赏
圆舞曲也常被称为华尔兹。华尔兹 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 常强的自娱舞曲,从表达形式上来说可分为两 大类别:一类是把实际的舞蹈加 以理想化的作品, 另一类则为 圆舞曲形式的抒情诗。如《降D 大调“小狗”圆舞曲》等作品属 于前一种类型。
肖邦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 华丽而著称,但由于节奏变化复 杂,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 在属于第二大类的抒情诗式的圆 舞曲中,往往可以发现类似玛祖 卡舞曲般的节奏,这是由于肖邦 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 调的缘故。肖邦的圆舞曲在演奏 技巧上相对比较简单,内容也较 为通俗易懂,所以为一般人所喜 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再听录音,然后请全体学生来当小麻雀,老师当麻雀妈妈,“妈妈相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会飞翔。”请“小麻雀们”认真仔细地跟着妈妈学飞,用录音带伴奏,表演中随时提醒、纠正“小麻雀”要飞得正确、飞得美!
第十课
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累计 节 月 日主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贝壳之歌》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能够发挥想象,用动作、打击乐、画笔等表现音乐。
重、难点
综合艺术形象,体验,感受海边美丽的贝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钢琴
第一课时《贝壳之歌》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齐唱上课歌
二、导入新课。
(7)教师:“小麻雀们学得都非常认真,飞得对、飞得美,现在妈妈带你飞到更远的地方去!”教师带领小朋友飞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批注
(2)教师:“麻雀妈妈教小麻雀教的多仔细呀!她们边飞边唱很愉快。他们唱歌时:有时合着唱、有时分着唱,小朋友听听什么时候分开唱?什么时候合着唱?” 请小朋友们欣赏,两位老师分别扮演麻雀妈妈(围上围巾)和小麻雀,边唱边表演,用伴奏带伴奏,要求教师表现出母女之间的亲密情感。第一乐段同唱,第二乐段分句唱。
(3)引导学生注意听、看,妈妈教的多么耐心、细致;小麻雀学得多么仔细、虚心。
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6、用Lu哼唱歌曲旋律。
7、学唱歌曲。
8、学会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综合表演。
五、课堂小结。
教学批注
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累计 节 月 日主备人:
第二课时《学飞》
1、在“小鸟飞”的音乐下,模仿小鸟飞进入活动室,为欣赏歌曲做情绪准备。
2、发声练习:小喇叭。
(1)练习用连音、断音的唱法来演唱;喉部自然放松、不用力。
让学生观察挂图,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
三、新授课。
1、初听前可提示:是否去过海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
你捡过贝壳、小虾吗?让学生明白“赶海”的含义。
2、初听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给你怎样的印象?
3、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4、听录音。让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听贝壳之歌音乐。感受三拍子。说一说三拍子的意义及节奏规律,
(2)教师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听琴声保持音准,并用示范带动学生正确地练唱。
3、音乐欣赏:学飞
(1)教师“上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了《麻雀和小孩》的故事,故事里麻雀妈妈特别爱自己的孩子,教小麻雀学习飞翔。今天要欣赏的就是麻雀妈妈教小麻雀学习飞翔时的歌曲《学飞》,我们一起来听听。”提出欣赏要求:“麻雀妈妈都教小麻雀怎么飞的?”然后请学生欣赏歌曲录音,听后引导学生出向上飞、向下飞、转弯摆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