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四 世界现代史 主题二十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合集下载
河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模块四世界历史(下)第二
2.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家创立科学理论,将把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转化为科学技术,促进生 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生活发生重大变化;(2)科学家创立科学理论,为人类 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打下了基础。(3)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在人类 思想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抨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创论 和物种不变论。
3.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重要价值 (1)科学价值: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开创了生物学研究的里 程碑。 (2)社会价值:否定了教会宣扬的“上帝造人说”,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 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当时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理论武 器。
1.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工业革命
哈格里夫斯
瓦特 斯蒂芬森 —
珍妮机
改良蒸汽机 蒸汽火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 爱迪生
戴姆勒 法拉第 本茨 诺贝尔 海厄特 夏尔多内
白炽灯泡等
汽油内燃机 电磁感应现象 汽车 现代炸药 赛璐珞 人造纤维
续表
生产部门 生产力 社会关系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4.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主要是工匠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并非建立在科学研究 的基础之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在科学研究 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发明创造。 5.科学家创立科学理论,并把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使其转化为科学技术,促进 了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使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6.科学家身上体现出了谦虚、求实、勤奋、爱国、探究等精神。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近代科学与文化
【河南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梳理 第二十六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
作用: ( 1 )经济上:欧盟成员国之间资 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
协调欧盟国家之间的关系,欧盟是世界上
最大的经济体。( 2 )政治上:欧盟力求 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提高了 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推动世界政治 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2011 年 25 题
(2)、2010年18题已考]
1973-1984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 (%)
5 4
美国
4.3
日本 西德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3 2
2.3
2
2.3
1
2.1
2.5
加拿大
1 0 1973-1984年
影响: (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加强;
( 2 )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
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 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3 )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提出了加入联合 国安理会的想法,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
为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轨迹》
解读: 材料概述了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实行社会
改革和非军事化政策,重视科教,实行“科
技立国”和“贸易立国”政策,外加美国的 扶持和援助,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并在 70 年代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 大国”。日本经济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
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
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 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解读:斯塔夫里阿诺斯描述了二战后70年代世
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材料中“一个崭新的世界 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西欧国家的联合使 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在 美苏“冷战”的大环境下,为了维护自身安全,
【河南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梳理 第二十九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 新人教版
(3)军事上:西方 成 立 以 美国为首的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 称 “ 北 约 ”
( 1949 年 ) ; 苏 联 联 合 东 欧国家建立 华 沙 条 约组织 , 简 称 “ 华 约 ” ( 1955
年 ) , 两极格局最
终形成。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和华沙条约组织
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经济上 “马歇尔计划” 的出台
( 2015 原创 )2014 年 4 月 10 日李克强在海南博鳌
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时表示:当前世
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调整,经济全球 化的大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 原因是( C ) 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
B.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C.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D.国际金融的发展
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发挥作用,并制定防范风险
的有效政策,维护国家利益。
【认识启示】
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 严峻的挑战,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 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
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
速发展。
考点训练
联 民 邦 德 德 国
土 耳 其
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影响: ( 1 )标志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形成; (2)对人类进步和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结 束 : 1991 年 苏 联 的 解 体 , 标 志 着 两 极 格 局 结束。 启示: ( 1 )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与安全构成威 胁,我们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走和平发展的道
D.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
(2014商丘模拟)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
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
河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四 世界历史(下)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师课件
考能提升 栏目索引
8.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都反映了战后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共同愿望; 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不同点:①国际联盟强调大会一致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联合国更 具现实合理性和权威性。②联合国较之国际联盟更具有普遍性,不仅会员国 多于国际联盟,而且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③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与 安全、促进世界发展上无所建树,而且在20世纪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 法西斯集团的侵略;而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物
图片
人物 名字
相关 事件
历史 影响
华盛顿
林肯
罗斯福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内战
罗斯福新政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 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
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 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 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罗斯福新政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概览
单元概览 栏目索引
单元概览 栏目索引
一场危机:1929—1933年经济危机。 两种出路:罗斯福新政、法西斯专政。 三次会议: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四大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 四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 罗斯福新政
知识清单 栏目索引
知识清单 栏目索引
【河南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梳理 第二十七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启示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认识启示】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
社会主义国家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 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改革开 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定恰当的 经济政策,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加强
民主法制建设;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 稳定等。
背景
苏联 先经济 改革后 内容 政治改 革
匈牙利
中国
重点是经济体制 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 改革,同时在政 经济上调整国民经济, 治、教育等方面 改善管理体制 进行改革 取得令人瞩目 使匈牙利政治经济形式 的成就,中国 逐步好转,但七八十年 在改革中快速 代又出现新的经济困难 发展
导致苏 结果 联解体
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
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 进行调节;( 3 )在工业方面进行管理体制 改革。
结果:匈牙利改革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 逐步稳定,为60、70年代的全面经济改革奠 定了较好基础。
2.东欧剧变
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原因: ( 1 )苏联模式的弊端引发严重的 政治经济危机;( 2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影响;( 3 )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严 重影响。
着巨大的局限性,最终以失败告终。
2.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1985年开始。
背景: ( 1)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旧的
经济结构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日益成为 苏联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2 ) 苏联经济发展速度连年下降,社会矛盾日益 尖锐,人民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重点经济改革:80年代后期改革的重点转到 政治方面。 内容: ( 1 )经济:提出加速国家社会经济
【河南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梳理 第九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
危害: ( 1 )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
“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全国各 地严重泛滥;(2)“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 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评价: 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
重失误。
失败原因:对国情认识不足;缺少经验,急于求 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启示: ( 1 )制定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 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的土高炉群
内容 : ( 1 )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
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
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 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 状况之间的矛盾;(2)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 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点是( B )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④坚持科学发展观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考点3 三大改造[2012年9题、2010年10题已考]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时间:1953~1956年底。 形势与政策:(1)农业:农业合作化(建立农业生产合 作社,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 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实
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
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 业、农业和商业;(3)相 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鞍山大型轧钢厂
建设成就:(1)经济指标: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 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 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 (2)工业基地:①以鞍山
【河南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梳理 第二十三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
长期落后;(2)片面强调产值、产量,导致产品 种类少、质量差;(3)从农民手中拿走东西太多, 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效
益低下,浪费资源。
影响: ( 1 )积极方面: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过积
极作用,它使苏联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为后来取
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 )消极方 面:高度集权模式阻碍了苏联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 持续发展,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在探 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巨大误区。同时,在
到苏联,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
济,在此期间苏联经济、特别是重工业正迅速发 展。
【材料链接】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
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
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解读:上述文章表明了斯大林实行“一五”
计划,将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工业国的决心。材料中“十年内跑完这段 距离”指的是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苏联 为了赶超发达国家,通过两个五年计划,
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 3 )为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奠定 了思想基础;( 4 )中国从此走上了新民 主主义道路,并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纲领。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阿芙乐尔”号
攻占冬宫
【易错易混】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
尝试;十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建立了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发生在“一战”期间,十月革命后
俄国十月革命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然 后再推向其他地区;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则首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
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益低下,浪费资源。
影响: ( 1 )积极方面: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过积
极作用,它使苏联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为后来取
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 )消极方 面:高度集权模式阻碍了苏联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 持续发展,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在探 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巨大误区。同时,在
到苏联,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
济,在此期间苏联经济、特别是重工业正迅速发 展。
【材料链接】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
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
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解读:上述文章表明了斯大林实行“一五”
计划,将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工业国的决心。材料中“十年内跑完这段 距离”指的是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苏联 为了赶超发达国家,通过两个五年计划,
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 3 )为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奠定 了思想基础;( 4 )中国从此走上了新民 主主义道路,并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纲领。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阿芙乐尔”号
攻占冬宫
【易错易混】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
尝试;十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建立了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发生在“一战”期间,十月革命后
俄国十月革命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然 后再推向其他地区;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则首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
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河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四 世界历史(下)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世界人民联合起来打击法西斯侵略。
1.比较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点
开始时间
领导人
特点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1921年 1933年 1978年
列宁 罗斯福 邓小平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国家干预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共同特点
①都是在不改变社会性质的前提下进行调整;②都是在经济状况不好的背景下大胆创新;③经过改革,经济都得到恢复发展
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 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 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
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 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 增加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人民的信
也起了推动作用
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启迪 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 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 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 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共同发展。
图1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1)上图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 。
(2)图2所示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第二次世 界大战达到 最大规模 。图3诺曼底登陆,开辟了 欧洲第二战场 ,使德 国处在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灭亡。
(3)图4:在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 联合国 。图5: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建立。 (4)图4、图5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1.比较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点
开始时间
领导人
特点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1921年 1933年 1978年
列宁 罗斯福 邓小平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国家干预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共同特点
①都是在不改变社会性质的前提下进行调整;②都是在经济状况不好的背景下大胆创新;③经过改革,经济都得到恢复发展
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 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 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
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 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 增加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人民的信
也起了推动作用
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启迪 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 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 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 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共同发展。
图1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1)上图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 。
(2)图2所示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第二次世 界大战达到 最大规模 。图3诺曼底登陆,开辟了 欧洲第二战场 ,使德 国处在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灭亡。
(3)图4:在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 联合国 。图5: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建立。 (4)图4、图5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河南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 主题六 经济和社会生活课件
张謇
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大生纱厂
他先后创办了18个企业,参加了9个公司的投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企业曾一度发展较快,
获利丰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
来,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纱厂最终破产。 评价:张謇兴办实业的历程是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 展的缩影。 同时期的著名企业家及创办的企业:(1)荣
【易错易混】 (1)张謇创办实业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本国工商业,挽救国家 危亡。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的最主要原因是外因,即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
国的经济侵略。 (3)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于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从西方引进 了机器生产方式,客观上带动了民间资本开设工厂生产,民族 资本主义经济由此产生。
《申报》在上海创办,刊载新闻、 评论和广告等内容,还宣传西方新 闻自由的思想,是近代中国最著名 的报纸
2. 报纸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 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 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
己有用的信息。
考点4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时间:辛亥革命以后。 原因:(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引进新的社会观念;(2)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法令进行革除; (3)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4)西方民主 平等思想的传播。 表现:(1)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强令男子剪 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西 服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 特色的服装。在女士服装方面,高领服装逐渐开始流行,它
1905年
电影
1931年
1935年
考点3 《申报》和商务印书馆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 家,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的牺牲。中国的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 (1)积极影响:①二战的胜利,是正义力量的胜利, 争取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 术的大发展;③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 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④ 改变了世界格局,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对峙格局; ⑤促进联合国的成立;[’14年25题(2)](2)消极影 响: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以空前的浩劫,给世界人民的
1.《联合国家宣言》 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步地走向联合。 签署时间:1942年1月1日。 地点:华盛顿。 签署国家: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 内容:(1)各国保证用自己全部的人力、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败德、意、日 法西斯国家;(2)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作用:(1)《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 联盟的建立;(2)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 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基 础,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2. 为什么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941年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斯大林建议 新开辟除苏联战场外,以西欧为主要区域的战场,以缓 解德军给苏联的巨大压力。1943年11月底,英、美、苏 三国首脑召开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 陆,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从西部对德军发起攻击, 使法西斯德国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加速了法西斯
德国的灭亡。
【开放性设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启示是什么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 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人类命运休戚相
关,各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聚焦河南5年中考 命题点2 第二次世界大战 (’11河南18题)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述, 正确的是 ( C) ①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②中国的抗日 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太平洋
展开了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点。
拓展提升 【知识归纳】 1. 英法为什么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
些侵略活动使得英法的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英法对法 西斯德国侵略不满,但又怕法西斯国家进行战争讹诈, 他们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他们 对法西斯的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 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故采取绥靖政策。
2.雅尔塔会议
背景:(1)二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2)为取得反法 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 时间:1945年2月。 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与会者:美(罗斯福)、英(丘吉尔)、 苏(斯大林)。
雅尔塔会议
内容:(1)决定彻底击败德国,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 义,对战败后的德国实行军事占领;(2)战后成立联合 国;(3)苏联承诺在结束欧洲战场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 战。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四 世界现代史
主题二十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爆发 慕尼黑 会议 1938年9月 英法对德 宣战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日本偷 袭珍珠 港
1939年 1941年6 1941年12 1942年1月1日 9月3日 月德国突 月太平洋 《联合国家宣 袭苏联 战争爆发 言》签署 二战结束 雅尔塔 会议 1944年 1945年 6月 6日 2月 诺曼底 登陆 德国 投降
2.诺曼底登陆 概况:1944年6月6日,在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的统一指挥 下,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100多万人 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从西部对德军发动 猛烈反击,盟军突破了德军的顽强抵抗,
登上欧洲大陆。[’10年17题] 意义: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 使德国陷入了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 灭亡,促使法国光复。 3.攻克柏林战役 概况:1945年4月,苏联军队对柏林发动了总攻。5月,苏联 军队攻克德国首都柏林。
4.德国投降 概况: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5.日本投降 加速日本投降的原因: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 国东北和朝鲜;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 弹;中国军民对侵华日军发起全面反攻。 概况:(1)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2)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德、意、日的彻底失败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彻底胜 利而宣告结束。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斯大林格 勒战役
1942年1月1日 《联合国家宣 言》签署 1942 1943年2 年 7月 月
1945年5 月8日欧 洲战争 结束
1945年9 月2日日 本签署投 降书
阶段特征 1939~1945年人类爆发了迄今为止最大
规模的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 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它给各国人民 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 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破坏。
【材料速查】 材料 “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 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 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他的生命也就完结 了。” 设问:毛泽东所说的“这一战”是? 解题思路:依据题干中“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 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可知,“这一战”指的是 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苏联军队开始向德军
考点梳理
考点1 慕尼黑会议 时间:1938年9月。 地点:德国慕尼黑。 背景: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大肆扩军备战,还 吞并了奥地利,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 参加慕尼黑会议 的抵制和制裁。德国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 的张伯伦、达拉 胀,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当 第、希特勒、墨 时,英国和法国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 索里尼(前排从 左至右) 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参加国及人物: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英国(张伯 伦)、法国(达拉第)。
影响:(1)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 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 (2)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
现的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
(3)对建立联合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考点4 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战役 1.斯大林格勒战役
概况: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强大的兵力,
6.第二次世界大战 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规模: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
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这场战 争,战争范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及大洋洲。[’14 年 25题(2)] 胜利原因:(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反侵略、捍卫民族独 立和民主自由的正义战争;(2)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的形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3)各 国人民英勇作战。[’11年18题]
影响:它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刺激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削
弱了反法西斯力量,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加速了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材料速查】 材料 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后,张伯伦回英国说:“这是我们 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设问:材料中张伯伦所说的“我们时代的和平”指的是什么? 对于慕尼黑会议,毛泽东说张伯伦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为什么? 解题思路:慕尼黑会议实质是英法绥靖政策的体现,以牺牲弱 小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对德、意侵略者的妥协,求得一时的和 平,即张伯伦所谓的“我们时代的和平”。而张伯伦“搬起石 头砸自己的脚”表明绥靖政策实际上损害了他们自身的利益,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先进攻波兰和法国,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日本偷袭珍珠港(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
出动大批飞机,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日军在几个小时内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第
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使得第 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日本偷袭珍珠港示意图
分兵两路,进攻斯大林格勒。苏军利用 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房屋,同德军展开
激烈的争夺。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
役最终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此役德军
苏军战士在斯大林 格勒战役中
共损失约150万人,占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兵力的1/4。 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 是苏德战场和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苏德战争 的转折点[’12年25题(2)]
战争爆发后,美苏对日宣战 ④德国投降标志着二战
的最终结束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考查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题思路】直选:从 绥靖政策的危害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入手;逆选: 苏联是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对日宣战,日本投降标志 着二战结束。
并很快灭掉法国。于1940年7月,德国对英国发动不列颠之战。
考点2 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2016年是太平洋战争爆发75周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 危机激化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3)间接原 因:西方大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进一 步膨胀,对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11年18题] 德国进攻波兰(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示 意图苏德战争爆发(扩大):(1)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 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扩大;(2)1941~1942年,莫 斯科保卫战,苏联军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