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异与句法位移

合集下载

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经典文献 读书笔记

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经典文献 读书笔记

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经典文献读书笔记一、引言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语言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变异现象。

在社会语言学中,变异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经典文献则是研究者深入了解社会语言学变异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以经典文献为基础,对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了解社会语言学变异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二、经典文献1. William Labov的《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of English in New York City》这是一部关于美国纽约市英语社会分层的经典著作,作者通过对纽约市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进行语言调查和研究,揭示了不同社会阶层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差异。

该文献被认为是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的开山之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2. Penelope Eckert和Sally McConnell-Ginet的《Language and Gender》这部经典文献主要探讨了语言和性别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深入访谈和观察,揭示了在不同语境下,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该文献为社会语言学中的性别变异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数据。

3. John Baugh的《Linguistic Profiling as a Challenge to the Assumptions of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语言在种族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变异。

作者通过对不同种族和社会地位的人群进行语言调查和研究,揭示了在不同社会语境下语言的歧视和分化现象。

该文献为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了解社会语言学变异的经典文献对于当前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经典文献可以深入了解社会语言学变异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实证数据,有助于我们对社会语言学变异现象的本质和特点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

从跨学科的角度,历史比较语言学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察不同语言的共同特征,运用语言的变异历史来探究其关联的文化背景。

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仅要求学者考察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也要求他们挖掘语言之间彼此共性的分布特征。

这项学术研究致力于探究语言变化的规律性,并从比较角度给出历史发展的概括性解释。

历史比较语言学涉及到多学科,包括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

从语言学的角度,历史比较语言学可以专注于比较单词和句式结构在共享文化的视角下的变异性,以及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心理学方面,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主要关注关于语言学习和使用行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及其发展变化。

而神经科学则从神经结构和语言本身的角度,研究语言的神经机制如何推动其发展变化,以及语言的复杂性如何受到限制。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诸多学科都可以用来帮助解读语言的变异形态从文化的发展变化和使用者的心理变化,到语言的结构变化和神经机制的发展变化,都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语言的变异规律。

历史比较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化,更有效地应用语言,以及发现诸多有趣的文化之间的联系。

此外,历史比较语言学还可以用于对各个语言使用者在文化上所处的不同环境进行考察,帮助我们扩展对文化的认识,以及研究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解读。

通过历史比较的视角,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开启语文研究的新世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变迁并进行多学科的跨学科融合研究,以揭示多种语言的交叉文化。

总之,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项有趣而又复杂的学术研究,它涉及到多学科,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和文化差异,以及语言的变异规律。

历史比较语言学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语言的发展变化,开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为求索历史比较语言学多学科的跨学科融合研究带来新的可能。

比较文学中变异研究的方法论特征

比较文学中变异研究的方法论特征

比较文学中变异研究的方法论特征
文学中的变异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论特征,其中一些常见的包括:
1. 诗歌与韵律分析:通过研究诗歌中的音韵规律和韵律变异,揭示文学作品的特殊美学效果和意义。

2. 文体分析:比较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体差异,例如小说、剧本、散文等,探讨不同文体的特征和功能。

3. 批评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的文学批评观点和方法,揭示文学作品可能的多重解读和解释。

4. 文化与历史背景研究:考察文学作品与其所处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之间的关联,探究文学作品中的变异是否受到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影响。

5. 比较文学研究: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进行研究,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共同主题和风格变异。

6. 心理分析:运用心理学理论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变异是否与人类心理有关。

7. 语言学分析:通过比较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使用,研究作者在不同作品中的语言变异和风格变化。

8. 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对比研究:通过比较古典文学作品和现
代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探讨文学作品在不同时代中的变异特征。

综上所述,文学中的变异研究可以采用上述不同的方法论特征,通过比较和分析揭示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英汉语位移句的句法结构

英汉语位移句的句法结构

应该跟英语一样 ,属于附 目构架语言 ;如果 这类词
不是附 目,则汉语属于均等构架语言 。 学界基本认 同 “ 走 进 ”这 类 词 的两 个 成分 都
是动词 ,但对第二个动词是否处于从属地 位 ,即附
目的地位 ,尚有不同观点。如果对位移句 的句 法结 构进行形式 化分析 ,有望对这一问题给出可行 的解
学者 的支持 。戴浩 一 ( T a i 2 0 0 3 )认 为汉 语基 本上 属于动词 构架 语 言 ,虽然 也 有 附 目构 架语 言 的特 点 。也有学者认 为 汉语 属 于 ( 广 义 ) 均等 构 架语 言 ( C h e n& G u o 2 0 0 9 、2 0 1 0 ;S l o b i n 2 0 0 4;阚哲华 2 O L O ) 。史文磊 ( 2 0 1 2 )认为 汉语表 现 出 由动 词构
i n t o t h e c a v e 类 似 ,只不 过动 词 V的语 音形 式不 像
w e n t( g 0 )有具 体 形式 ,而是空 的,在 此情 况下 ,
者们 提 出 不 同 的理 论 ,较 有代 表 性 的有 Mc I n t y r e
( 2 0 0 4 ) 、Z u b i z a r r e t a& O h( 2 0 0 7 ) 、Ma t e u( 2 0 0 8 ) 、
词根 X / F L O A T嫁接在 中心成分 V上 ( 与之直 接合
并) ,生成的复杂动词 x / F L O A T+V的语音形 式是 动词 f l o a t ,但 其 语 义 是 “ 以 f l o a t( 漂 ) 的 方 式
M a t e u& R i g a u( 2 0 0 9 ; 2 0 1 0 ) 、S o n( 2 0 0 7 ) 、S o n& S v e n o n i u s( 2 0 0 8) 、R e a l P u i g d o l l e r s( 2 0 1 0) 、d e n

动词“给”的语法化历程

动词“给”的语法化历程

汉语的“ 表达诸多意义 , 给” 吕叔湘《 现代汉 语 八百词 》 …列 举 “ ” 为 动词 、 词 和 助 词 的 给 作 介
诸多 义项 , 词“ ” 三个 义项 : 对方 得 到 、 动 给 有 使 使 对方遭 受和 容 许 、 使 , 词 “ ” 引 进 交 付 或 致 介 给 有 传递 的接受 者 、 进动作 的受益 者 、 进动作 的受 引 引 害者 、 为或替 、 强语气 、 加 朝或 向或对 、 被动等 七个
体到抽象 的发展 序列 , 随着 人类 表 达视 角 的转 伴
可表 示为给 3 给 予 者 , [ 给予 物 , 受 者 ] 给予 者 接 ,
与接 受者都 是 人 , 给予 物 为 具 体 物体 。这 种 意义 早 在春 秋 战 国时代 就 已 出现 , 汉魏 六 朝 、 经 隋朝 ,
换 , 随着词 类范 畴的 降类 特征 , 随着 语言 结构 伴 伴
2 1在实 词范 围 内的语 法化 .
[ 收稿 日期] 09—1 0 20 0— 9
[ 作者简介 ] 周红 (9 6 ), , 17 一 女 山东滨州人 , 博士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 法、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第 4期
旦 塑: : 丝! 坌: 塑亟鲨 堡
舍《 骆驼 祥子》 )
到底 有怎样 的语 义关 联 , 乎还 不 太 清楚 。本 文 似
将考察“ 的语义特征与历时演变, 给” 说明其语法
化 过程 。

般 来说 , 语法化 是对具 体 的语 言形 式 、 义 语
内容和语 用现 象 的抽 象 过 程 。我 们 认 为 , 种 这
抽象过程 往往 伴 随着 人类认 识世界 的认 知域 由具
的“ 致移性 ” “ 、 物理 空 间性 ” “ 向性 ” “ 与 方 。 致移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一、概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自20世纪初兴起以来,不断拓展其研究视野和方法论。

文学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流动、翻译、接受与变异现象的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文学变异学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方法论特点,分析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文学变异学关注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以及由此产生的文本变形、意义变化和审美影响。

这一研究领域不仅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而且有助于深化对文化差异、文学交流与互鉴的理解。

在比较文学学科中,文学变异学不仅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文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和理论资源。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学变异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文化同质化、文学市场的商业化等问题。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文学多样性,促进文学作品的跨文化对话与交流,成为文学变异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文学变异学的定义、研究方法、现状与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推动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促进文学作品的跨文化理解和交流。

1. 文学变异学的定义与起源文学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语言、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异现象。

它关注的是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社会习俗、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文本内容、形式、主题、意义等方面的变化。

文学变异学不仅关注文学作品的表面变化,更深入地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原因,以及它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产生的影响。

文学变异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学作品开始跨越国界,进入其他文化领域。

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些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发生变异,导致读者对作品的误解或曲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文学作品的变异现象,并尝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目录
• 引言 •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本原理 •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论 •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应用领域 •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贡献与局限 • 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
01
引言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是语 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比较不同语言间的语音、词汇、语 法等方面的异同,来探究语言的历史演变和亲属关系。
借词研究
分析语言间的借词现象,以探讨语言接触和交流的历史。
词源探讨
追溯词汇的起源和发展,揭示词义的变化和引申过程。
语法比较法
形态比较
比较不同语言间的形态变化,以揭示语法结构的异同和演变规律。
句法比较
分析不同语言间句法的结构和特点,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语法范畴比较
比较不同语言间的语法范畴,如时、体、态等,以深入了解它们的 语法系统和表达方式。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动了语言翻译实践的发展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为语言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分析, 翻译者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含义,并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来传达原文的信息。
促进了跨文化交流
历史比较语言学揭示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 同的文化,推动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演变的认知机制。
引入社会学、人类学视角
02
考察社会结构、文化传承等因素对语言演变的影响,丰
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维度。
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
03
利用计算模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升语言演变
的建模与预测能力。
计算语言学在历史比较中的应用

文体学中的变异

文体学中的变异

⏹变异说:Style is deviation from the norm.⏹实现层(语音层)——语音变异(书写层)——书写变异⏹形式层(词汇层)——词汇变异,方言变异,语域变异,历史时代变异(语法层)——语法变异,语域变异,⏹语义层——语义变异,语用变异,语篇变异⏹1、Phonological deviation⏹诗歌语言中的非重读音节的省略(elision 元音省略,aphesis 首字母省略,apocope 尾音消失)或者添加的现象(expansion).⏹And heavily from woe to woe tell o‟er _Shakespeare elision⏹But came the waves and washed it away _Spenser expansion⏹Ba‟luster, ba s‟tard, …July. 词的重音位置转移,属于语音变异⏹Omission 1) Aphesis the omission of an initial part of a word⏹2)Syncope the omission of a medial part of a word⏹3)mispronunciation and sub-standard pronunciation special pronunciation: rhyming词的读音为了押韵发生变化wind读成动词的读音waind⏹2、Graphological deviation⏹一种是指发音的变异在书写上的体现,另一种是指在排版、斜体、粗体、大写、标点及打印等方面的变异。

⏹误拼词We know eggsactly how to sell eggs. Easier Dusting by a stre-e-tch.⏹Seeker of truth⏹Follow no path⏹All path lead whereTruth is here没有标点如逗号和大小写,并且在排列上最后一句与前面有一空行。

《史记》位移动词“出”的句法功能考察

《史记》位移动词“出”的句法功能考察

l l 5
加 丰富 了。这 些连 动结构 前后 项之 间 的语 义关 系 比
齐太公世家》 )
赵涉河漳 , 燕守云中。( 《 史记 ・ 苏秦列传》 ) 在“ V” 的位 置 出现 的动 词 比较 丰 富 , 常见 的有
“ 击” 、 “ 奔” 、 “ 亡” 、 “ 走” 、 “ 猎” 、 “ 游” 、 “ 告” 、 “ 见” 、 “ 之” 、 “ 求” 、 “ 行” 、 “ 居” 、 “ 请” 、 “ 迎” 、 “ 请” 、 “ 归” 、 “ 人” 等。 在这 些 格 式 中 , 由于 “ V” 的范 围扩 大 , 从
量 Q : 芏 Z 鱼
CN 22. 1 32 2 /C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8 9 7 6 . 2 0 1 3 . 0 3 . 0 3 6
《 史记》 位移动词“ 出” 的句法功能考察
涂 加 胜
(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 安徽 2 3 7 0 1 2 )

厉王出奔于彘 , 大臣行政 , 故日“ 共和” 。( 《 史记 ・ 晋世家 》)
( 6 ) 秦质 子 归 自赵 , 赵 太 子 出归 国 。 ( 《 史记 ・ 秦始 皇本纪 》 ) ( 7 ) 孟尝君 迁 之 代 舍 , 出人 乘 舆 车 矣 。 ( 《 史 记

孟 尝君列 传》 ) ( 8 ) 梁 之侍 中 、 郎、 谒 者 著 籍 引 出 入 天子 殿 门 ,

“ 出" 进 入 连 动结 构
“ 出” 进 人连动 结构 主要 有 以下 两种 基 本类 型 :
与汉 宦官无 异 。( 《 史记 ・ 梁孝 王世家 》 )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历史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基本简介比较语言学,又称历史比较语言学,把有关各种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系和异同的一门学科。

利用这门学科一方面可以研究相关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缘关系,找出它们的共同母语,或者明白各种语言自身的特点对语言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找出语言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导致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

十九世纪它就广泛地应用于印欧语的语言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

奠基人是德国语言学家格林(Grimn)、博普(Bopp)和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Rask)。

文学起源历史比较语言学起源于18和19世纪的欧洲,研究重点是印欧语系诸语言的语音系统。

1786年英国学者威廉·琼斯在对梵语做了深入的研究之后指出,梵语同拉丁语和希腊语之间存在着非常有系统的对应关系。

例如就词首辅音而言,“三”在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中都是t,“父亲”都是p。

这种系统的对应现象非常普遍,绝不可能归结为偶然因素。

琼斯同时认为,要解释这种现象,只有认为它们共同源自现在也许已经消亡了的某种语言。

接着,丹麦学者R.K.拉斯克、德国学者F.博普、J.格林等人在更多的语言中发现了类似的对应现象,并且根据这些系统的对应关系,推测了它们的共同起源──原始印欧语的表现形式,同时把原始印欧语同后来语言之间的关系用简洁明确的定律形式表现了出来。

发展经历在拉斯克、博普、格林等人相继对印欧语系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批学者把当时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正式为历史比较语言学提出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位移动词“造”与“诣”的历时演变-精选文档

位移动词“造”与“诣”的历时演变-精选文档

位移动词“造”与“诣”的历时演变“造”与“诣”都可做位移动词,其词义特征与句法表现类似,在历时的语义变化中也呈现出相同的轨迹;到明清时期,表位移意义的“造”与“诣”在口语中消失。

本文通过历时语料调查描写了它们的词义演变,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作出了解释。

一、“造”(一)先秦至唐五代时期《说文》:“造,就也。

”用作位移动词,表示“至、到达”义。

为了使语料能更准确地反映西汉时期的语法特征,我们借鉴宋亚云的做法,把《史记》一分为二,分成《史记》“上”和《史记》“下”。

《史记》“上”包括《本纪》中载秦及秦以前历史和人物的那部分内容,《世家》中载周初所封诸侯和战国时期以暴力篡夺诸侯的那部分内容,以及《列传》中传三代人物和春秋战国时代人物的那部分内容,共51篇。

《史记》“下”包括《本纪》中载近世及今世史的那部分内容,《世家》中载当世刘姓宗室王和汉初功臣的那部分内容,以及《列传》中叙楚汉相争人物、辅汉功臣义士、勤于王室的人物和其它各类专人专题的那部分内容,包括53篇。

具体篇目见宋亚云(2005)《汉语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及相关问题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

为行文方便,本文使用了一些文献的简称,如下:《世说新语》――《世说》、《敦煌变文校注》――《变文》、《齐民要术》――《齐民》。

从先秦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在文献中用作位移动词的使用情况如下:1.先秦时期,“造”用为位移动词,带处所宾语或补语为位移背景,可分两类:1)表示目标处所,“造”意为“至、到达”,所带的处所成分基本上由普通处所名词充当,如“门、朝、阙”等,如:(1)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2)大夫仇牧闻之,以兵造公门。

(《史记?宋微子世家》)2)表示人,“造”意为“访问”,如:(3)使行人执?}承饮,造于子重。

(《左传)(4)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从“造”所带的这两类宾语来看,“造”一般是以拜访为目的的位移行为,且所“造”人的都是地位尊贵者。

2古典诗词的特殊句法结构

2古典诗词的特殊句法结构

古典诗词中的特殊句法结构例析古典诗词以凝练、优美、富有感染力而著称并获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古典诗词语言的这些特点与其特殊的句法结构密不可分。

一、词语的省略诗词中省略一些词语是普遍现象。

经常省略的有介词、方位词、结构助词、关联词语、动词等。

说省略是与一般语句比较而言,也是为了分析的方便,诗词中的这些省略是不可以补出的。

这些省略形成的句法结构在诗词中是正常的语言现象。

(一)介词的省略。

省略介词是普遍现象,还未见到不省略介词的古典诗词诗句。

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②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各例若补出介词,便不成为五言诗的诗句,省略了介词“于”,语言也较简洁明快。

(二)方位词的省略。

古典诗词也常出现方位词,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夜泊枫桥》)。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两例省略了方位词,使诗句语言顿挫有力。

(三)介词、方位词同时省略。

介词与方位结构共同构成的介宾结构,前边的介词、后边的方位词可同时省略。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古典诗词中尚未见介词、方位词齐全的介宾结构。

①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苏轼《江城子》)②牛衣古柳卖黄瓜。

(苏轼《浣溪沙》)③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上三例,若补出介词、方位词,不合诗词格律的要求,而且句子不够凝练。

(四)关联词语的省略。

关联词语在古典诗词中,有时是出现的,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

由于关联词语出现,语句的明确,语气显豁。

古典诗词中也有不少省关联词语的,如: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这两句应为“因草枯的缘故鹰眼敏锐,因雪尽的缘故马蹄轻快”。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位移动词“去”的词义句法演变机 制

位移动词“去”的词义句法演变机 制

( 2 0 0 6 ) 等 人 先后进 行 了讨 论 ] 。根 据 这些研 究 。 我
们得 到 以下两 点基本 认识 。 第一 , 在 东 晋 佛 典 文献 中 , 已经 可 以见 到 “ 去”
从 语 义成 分 层 面分 析 “ 去” 的词 义变 化 , 然 后再 从 句
法 层 面探 讨 “ 去” 的及物 化过 程 。
第3 6卷 第 1期
2 01 4年 1月
宁 夏大 学 学 报 ( 人 文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Ni n g x i a Un i v e r s i t y ( Hu m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语, “ 去( ) ” 才转 成 了及 物 动 词 ( 东晋 时 期 完 成 ) 。
关键 词 : 词义; 句法 ; 位移动词 ; 及 物 化
中 图分 类 号 : H1 0 9 . 2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5 7 4 4 ( 2 0 1 4 ) 0 1 — 0 0 0 8 — 0 7
差 异
第二, 在“ 去+ 0终 点 ” 格式 产 生之 前 , 东汉 佛 典 中
已有些 “ 去” 只能解 作 “ 前往 ” 义, 而 杨克 定 ( 1 9 8 8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0 9
基金项 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六批 面上一等资助( 2 0 0 9 0 4 6 o o 1 8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三批特别资.  ̄( 2 0 1 0 0 3 0 7 0 ) 作者简介 : 华建光( 1 9 8 1 一) , 浙江江山人 , 中国人 民大学国学院讲师 , 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史和汉语词 汇史研 究。

汉语使动结构的演变——从移位和语迹理论视角看敦煌俗语法中“V+C_1+N+C_2”结构

汉语使动结构的演变——从移位和语迹理论视角看敦煌俗语法中“V+C_1+N+C_2”结构

动补结构 , 贺 兰 山’ 名词 , 缺 ’ ‘ 为 ‘ 为后 缀补语 ( 且如 此称 姑 呼) 。在此句式 中, C 必须与 c 同属形 容词 , 。 而且必须 意义相 同或相近 , 都可 以后补 V ”@。因此 , 踏破贺兰山缺” “ 意即“ 踏 贺兰 山使之破或使 之缺 ” 。我们可 以说 , V + c + N +c ” “ , :
义的反动 , 2 在 0世纪 5 0年代末 , 阿费莱姆 ・ 姆 ・ 诺 乔姆 斯基 ( va om C o k ) A rm N a hmsy 创立 了转 换 生成 语法 理论 ( rnfr Tas - o
m t nl e eav rm a ) 在 西 方 语 言 学 界 掀 起 了 一 场 ao a—G nrteGa m r , i i
动 结构演 变的过程 : “Vc -N” 4 _÷“ + N + C” +“V + C,+ N + C, “V 4 C - N”。 V _ ” - 4
关 键 词 : 动 结 构 的 演 变 ; 位 ; 迹 ; 煌 俗 语 法 ; - Cl N - C 结 构 ; 化 特 征 使 移 语 敦 V 4 - 4 4 2 文 中 图 分 类 号 : O 一0 H 6 文献标 识码 : A
殊 的语 言现 象 的 出现 有 其 认 知 机 理 。 针 对 敦 煌 俗 语 法 中的 “ + c. N + c ” 构 , 文 V + 结 本
依 据 乔 姆 斯 基 ( h ms y 转 换 生 成 语 法 的 移 位 和 语 迹 理 论 进 行 分 析 和 阐 释 , 出 了 汉 语 使 Co k) 提
句式是一种特殊 的、 包含 两个补语 的使 动结构 。黄 先生将 该
+ 基金项 目: 本论文为 20 年度江苏省高校哲 学社会科学基金 重点项 目 分层次 、 专业化——研 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体 系的研 究” 项 08 “ 准 (

汉语位移事件与句法表达

汉语位移事件与句法表达
离 说话 人所 处 的位置移 动 ;“ ” 的终 点 ( 话 来 说
MO E;路径 ( a ) 指 位移 体 以 场景 为 参 照点 V Pt h 的位移 轨迹 。 在 汉 语 中 “ 径 ” 成 分 涉 及 趋 向 路 动词 、方位 词和介 词 o23 : [ J -如
1 a T e ot otd u te ae ) . h tef a t f v . b l l e o oh c
致移是施动者通过动作使受动者的位置发生改变能单独表达位移事件的致移动词也只有扔吐洒倒等几个都含有使离开原来所在的空间的意思本身也隐含位移参照而搬端抱提等本身没有隐含位移参照所以不能单独表达位移事件如他把桌子搬了他把孩子抱了都不合法
第1 2卷第 3期
20 0 9年 7月
集 美大 学学报 ( 学社会科 学版 ) 哲
表 达 问题 进行探 讨 。
C 瓶 子 漂 出岩 洞 。 .
位移事件 的表达方式
( )位 移事件 的简 单表达 式① 一
汉 语 和英语 都用 动 词词 根 ( ,f a d 表 漂 l t ) oe 达 “ 运动 ” 和 “ 式 ” 方 ,单 独 用趋 向补 语 ( ) 出
和副词性成分 (u)表达位移 的路径 ;西班牙 ot 语里 “ 动 ” 和 “ 径 ” 合 并 为 一 个 动 词 运 路

位移是指物体的空问位置在运动中发生了变 化 。 “ 移 是一 个 动程 ,位 移物 体 随着 时 间 的推 位 移 在空 间留下 一个 位 移轨 迹 。 …∞物体 的位移 包 ” 含诸多要素,它的语言表达方式较为复杂。根据 Tly a 和沈家煊的观点,一个位移事件 由四个基 m 本 概念 构 成 t图像 ( i r) Fg e ,指 位 移 体 ,它 是 u 相对参 照点而运动 的人或物 ;场景 ( r n ) Go d , u 指参照 点 ,作 为位 移 体 运 动 参 照 的物 体 ,由 “ 处所词语”充当;位移 ( oo )指运 动本身 M tn i

英语诗歌中的变异与突出

英语诗歌中的变异与突出

一、变异与突出语言的变异(deviation)和由变异引发的语言的突出(foregrounding)是文学语体区别于非文学语体的重大特征之一。

所谓变异, 也叫做“偏离”, 王佐良、丁往道在《英语文体学引论》一书中指出“所谓变异, 就是不符合语言的常规”(王佐良、丁往道, 2004 : 412)。

最早提出“变异”这一概念的是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穆卡洛夫斯基(Mukarovsky), 他在著名论文《标准语言和诗学语言》(Standard Language and PoeticLanguage) 中提出“变异”即“对常规的违反, 对常规的系统的违反才使诗歌的语言成为可能,没有变异就没有诗歌。

”穆卡洛夫斯基认为人们对于日常的语言过于熟悉, 因此看不到表达的潜能和美学的潜能, 诗歌的语言应该陌生化, 打破常规语言的规则。

所以,“诗人似乎在语言的运用上比散文作家有更大的自由, 他们为了各种目的, 有时可以不受习惯用法的约束, 大胆创新”(王佐良、丁往道, 2004 : 412)。

一般来说, 变异是手段, 突出是变异的目的。

“突出”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他认为: 由于变异而产生的“陌生化”将变异的语言从常规的语言中升华, 常规的语言帮助表达变异的语言。

“突出”原本是绘画上的概念, 后来被穆卡洛夫斯基引入到语言学的研究当中。

一幅画中总有某个人或物处于前景或突出的位置, 其他的人和物构成背景。

正常的语言好比背景, 变异的语言好比突出的部分。

读者看到变异的语言时会被吸引进而揣摩它的涵义。

Leech 也指出, 突出的重要性在于它在语言学描述的客观性和文学判断的主观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变异和突出的关系紧密, 变异是突出的一种方式, 而突出则是变异的目的。

因此, 诗人往往不受传统的约束, 大胆创新, 对常规的语言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异, 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诗歌, 达到表达思想的同时实现作品的美学价值。

二、英诗中的变异与突出变异可以发生在语言的不同层次和方面。

汉语方言位移类处置式中的V_(1)V_(2)——兼论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

汉语方言位移类处置式中的V_(1)V_(2)——兼论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

语言科学 犐犛犛犖1671-9484 犆犖32-1687/犌 2021年5月第20卷第3期(总第112期)287-300[收稿日期]2019年10月20日 [定稿日期]2020年12月3日doi:10.7509/j.linsci.202012.033659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项目号:16YJA740010)的资助,谨致谢忱!本文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王葆华教授和储泰松教授的帮助,《语言科学》编辑部和匿名审稿专家也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文中错谬之处,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汉语方言位移类处置式中的V1V2———兼论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孙宜春 邵 宜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10提要通过对“V给”的历时发展的梳理,可以解释汉语方言处置句中出现的给予义V1V2的性质,并证实方言中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

文章认为V1V2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两条不同的线索:其一,V2语法化为介词,和V1分离,和后面的与事宾语结合构成介宾补语。

这是主流演变,主要以北方方言和普通话为代表;其二,V1V2词汇化为复音动词,有的进一步转类为复音介词或连词,主要出现在南方方言中。

关键词处置式 词汇化 语法化 复音词中图分类号 H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84(2021)03-0287-141引言我们在考察汉语方言中的处置式时发现,在位移类处置式的谓语位置上除了常见的单音节给予义动词之外,还常常出现双音节形式表示给予义,我们记作V1V2(因为两个音节都可以作动词单独使用,因此暂用V1V2表示,但这并不代表认定该结构是由两个动词构成的短语),例如:(1)姆妈拿倒滴钱还赐他哩。

(妈妈把这些钱还给他了。

)(湖南娄底,卢小群2007)(2)渠拿书借给了别人用。

(他把书借给了别人用。

)(江西南昌,张燕娣2007)(3)王师傅没把两个徒弟把乞我。

(王师傅没给我两个徒弟。

)(湖南洞口,胡云晚2010)在这个位置上出现的V1V2句法分析上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把V1V2看作是一个复音动词;一种是把V1V2分析为“动词+与事介词”。

语言的演变与变异语言学知识点

语言的演变与变异语言学知识点

语言的演变与变异语言学知识点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语言会发生演变和变异。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问,它涵盖了许多知识点,例如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等。

本文将探讨语言的演变与变异以及其中的语言学知识点。

一、语言的演变1.历史演变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而逐渐演变。

例如,英语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语法和词汇特点。

这些演变可能是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技术的进步或社会变革引起的。

2.地理演变地理因素也对语言演变产生影响。

例如,同一语言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可能形成不同的方言,因为不同区域的人们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有所差异。

这种地理演变还可能导致语言的分化,形成新的语言。

3.社会演变社会因素也会促使语言发生演变。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语言可能需要适应新的领域和需求。

例如,科技和商业的进步导致了许多新词汇的产生,这些词汇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化。

二、语言的变异1.地区变异语言的变异可以是地区性的,即不同地区的人们使用同一语言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发音、词汇和语法。

这种变异可以通过方言研究进行探索,有助于了解语言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变化。

2.社会变异语言的变异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使用同一语言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词汇选择和语法结构。

例如,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社会阶层的人们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术语和表达方式。

3.个体变异每个人的语言使用都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即使是使用同一语言的人们之间,也可能存在个别差异。

这种个体变异可能来源于个人的语言习惯、教育背景和社会经历等因素。

三、语言学知识点1.语音学语音学研究语言的发音特点和音位系统。

它关注语音的产生、分类和描述,例如不同语言中的声调、辅音和元音等。

2.词汇学词汇学研究词汇的形成和使用。

它研究词汇的构词法、词义学和语用学等方面,帮助我们理解词汇的演变和语义变化。

3.语法学语法学研究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规则。

汉语句法分析演变史

汉语句法分析演变史

汉语句法分析演变史
中国句法学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主要从曹操的《重义》一书确立起句法学的基础。

曹操通过分析句子的组成要素,提出了主谓宾,定状等句法学概念。

随后,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更多的探讨了句法学的相关理论,其中尤以樊桂棣的《易筋经新义》最为有名。

在明清时期,句法学更多的体现在语法词书上,其中以汪兆麟的《现代汉语词典》最为重要,该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句法学为基础的汉语词典。

它将汉语句子的结构分为主谓和定语,并以此为基础将汉语句子分成多种类型,为后世的汉语语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随着20世纪语言学的发展,句法学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

从语言学家钱穆的《古汉语语法》到当下的现代语言学观点,汉语句法学一直在发展、变化。

现代汉语句法的主要进步是在系统与理论上,以及依据人们语言习惯中的形式特点和句子结构来分析句子。

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并研究句子,使句法分析更加精准、更加准确。

例如句子构成成份分析的语义功能,句子认知活动的语用功能,句子表达的篇章活动的概念功能等,都为汉语句法学演变提供了新的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变异与句法移位:形式还是功能?胡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轻动词与现代汉语句法在现代汉语,主宾语在句子中的实现似乎不仅不受动词题元(theta-role)选择的限制,而且也不受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的制约。

(1)写毛笔;捆绳子;吃大碗;吃食堂(2)跑博士点(3)王冕死了父亲(4)a. 那瓶酒喝醉了老王b. 这瓶酒醉得我站不起来了现代汉语主宾语对施、受题元角色的选择似乎具有一定的自由度。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现代汉语中的主宾语拥有了这种相对的选择自由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形式语言学的办法是从轻动词(light verb)找答案。

比如,在Lin (2001)的分析中,传统意义上的动词可以分解为动词词根(root)和轻动词,而句子成分的题元角色由轻动词提供。

英汉语动词的区别在于,英语动词的词法结构,除包含根动词外,还包含轻动词,而汉语动词的词法结构只包含根动词本身,不含轻动词。

具体讲,汉语中的轻动词不是词法成分,而是句法成分。

因为汉语的轻动词不是在动词的词法结构中出现,而是在动词的句法结构中出现,所以动词可以与轻动词自由地组合。

由于动词可以和不同的轻动词组合,而不同的轻动词使得相关的句子成分会具有不同的题元角色,所以汉语主宾语在题元选择上便有了一定的自由度。

轻动词分析法虽然使用方便,但却很难说清引入轻动词的条件是什么。

Lin (2001)实际上是把英汉语在主宾语选择上的不同归结为轻动词出现的层次不同:英语中的轻动词出现在词汇句法层面(L-syntax),而汉语中的轻动词出现在表层句法层面(S-syntax)。

但问题是:为什么在句法结构中可以与某一根动词组配的轻动词在词法结构中就不可以?就是在句法结构中,也不是任何一个轻动词随便都可以与一个根动词结合,那么,轻动词在句法结构中浮现的条件是什么?在词法结构中浮现的限制条件又是什么?Li(2006)在评述Lin (2001)的轻动词分析法时就指出其轻动词说在解释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时至少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英语是否与汉语享有同一套轻动词?如果回答“是”,为何英语不能照汉语的格式来生成句子?如果回答“否”,那就等于说英语和汉语因为不一样所以就不一样。

Lin(2001:287-8)实际上认为不同的语言可以有不同的轻动词。

如果再考虑到在同一语言的内部也存在着哪些根动词(root verb)可以加轻动词的问题(而这正是轻动词分析法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轻动词分析法就难免要陷入就事论事的泥沼了(胡建华2007)。

最近,有学者认为轻动词理论为汉语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指出:轻动词促发的句法移位现代汉语有,古代汉语里更普遍,是一条可以贯古今、通中外的“百世不变”的语言定律。

当然,持这一理论的学者也注意到古今汉语在轻动词移位上并不完全相同,现代汉语轻动词移位不像古汉语轻动词移位那么自由能产。

比如,虽然可以说“切这把刀”,但不能说“挟筷子”(表示“用筷子挟”)。

据此,有人就认为轻动词句法在现代汉语属于词汇句法(L-syntax)运作(L-syntax 成语化),而在古汉语则属于表层句法(S-syntax)的运算(冯胜利2005a)。

如果把这两个层面的句法运作换算成Lin(2001)的分析,那么结果就是上面所讲的现代汉语像Lin(2001)的英语,而古代汉语像Lin(2001)的现代汉语。

但是,要认真贯彻现代汉语的L-句法似乎不大容易。

有关研究实际上把以下(5)中的例子看作句法操作的结果,而把(6)中的例子看作是词汇句法操作的结果。

如果现代汉语允许用句法操作生成(5)中的句子,那么这就意味着现代汉语不是单纯的L-句法语言,而是既是L-句法语言又是S-句法语言。

但是何时进行L-句法操作,何时进行S-句法操作?显然,这个问题不回答,就等于说:现代汉语有时可以这样,有时又可以那样。

至于什么时候这样那样,我们却并不知道。

(5)用这把刀切切这把刀用水浇浇水让他愁死了愁死他了跟国家队打(球)打国家队(为何没有“打球国家队”)(6)因病疗养养病在街上游行游街(为何没有“游行街上,游行长安街”)为作战准备备战(为何不是“备作战或准备战”)在街上骂骂街(为何不是“骂人街上,骂人大街”)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想:如果L-句法层面的操作可以生产现代汉语(6)中的例子,那么按照Lin(2001)的分析英语中的轻动词就是出现L-句法层面,为什么英语不能生成(6)中的例子?更多的例子:(7)卧病因病卧干杯使杯干喜人让人喜起床从床(上)起备战为战(准)备出车让车出打枪用枪打下面还有一些例子,据说也是轻动词移位的结果,但这些例子是通过句法还是词法运作生成的?有关的分析并没有说明。

(8)为祖国献身献身祖国向纽约迁居迁居纽约在北师大讲学讲学北师大从美国过境过境美国如果我们有一个双轻动词结构“(在)北师大(为)祖国讲学”,是什么原则阻止我们生成:*在北师大讲学祖国(动词“讲学”向前移向一个轻动词)*讲学北师大祖国(动词“讲学”向前移向两个轻动词)当然,有人可以说轻动词只能有一个,不能来上两个。

是这样吗?后面我们会看到这一分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有时还不得不搞出两个轻动词来。

以下是有关研究给出的轻动词移位结构:(9)v PSpec v’v VPNP V’V NP(10)v PSpec v’v VPv(10)这样的移位被认为是一种吸入(incorporation)操作。

吸入操作按Baker (1988)的分析,是中心语到中心语的左嫁接移位,而(10)中的中心语移位却是移到另一个中心语的右边,这是不符合中心语移位常规的一种操作。

但我们是否可以把(10)中的右嫁接改为左嫁接?可问题是要想生成有关结构,有的时候还得使用右嫁接,因为不这样就无法得出想要的结果。

根据这类的分析,“切丝儿/这把刀”是通过以下方式生成的。

(11)v’’我们知道“切”是个及物动词,其结构应该是(9)或(10)这种样式,但(11)显然没给动词的宾语留出位置,因为留出位置就麻烦了。

如果动词后有宾语位置,这个位置就没有理由不让放入一个宾语,如果放入一个宾语,那么如何保证在动词移到轻动词那儿后不会出现“切这把刀(猪)肉”这样的结构?或许是韵律限制?但“切刀猪肉”呢?韵律限制如何排除?实际上,(11)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修剪的树形图,到了下面的“收徒山神庙”这个例子时,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动词后就又有了一个宾语位置了。

但如果“收”可以带“徒”这一宾语,“切”为何不能带“肉”?那么,我们比照“收徒山神庙”来他个“切肉这把刀”如何?是不是“切肉”不能一块儿移位,只能移动“切”?那么“收徒”怎么可以一块儿移?如果只准移“切”,有什么办法来排除“切刀瘦猪肉”这样的结构?韵律大概在这儿无法排除这一结构。

韵律条件既然可以放进来“收徒山神庙”,当然也可以放进来“切肉这把刀”。

以下是有关讨论中提到的另外一些轻动词移位的例子:(12)在山神庙收徒弟收徒(*弟)山神庙在中南海讲经济学讲(*经济)学中南海从日过境*过境日在京待命*待命京(13)VPNP V’)(14)V‘V‘V0N V N收徒收徒i t i在(13)中“收徒”一起移位,这是中心语移位。

也就是说“收徒”要经过重新分析,化为中心语。

这样做的条件是“徒”要先吸入“收”,如(14)所示。

但显然这一吸入操作是右嫁接,而不是左嫁接。

前面我们说过右嫁接是有问题的,但把右嫁接改为左嫁接也有问题,因为要想把有关语言事实圈进来,还得使用右嫁接。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儿要是左嫁接,就成了“徒收”了。

因为不想要这个结果,只能右嫁接。

而这样做除了无法说出右嫁接的理据之外,还无法保持左右嫁接的一致性。

下面是有关讨论提到的其他一些例子:(15)在黑板上写写黑板用凉水洗洗凉水在饭馆吃吃饭馆用毛笔写写毛笔(16)vPNP v’注意:(15)的结构与(11)不尽相同。

(15)主动词后面有个空宾语。

这儿有两个问题,第一,这个空宾语的性质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这个空宾语不可以取词汇形式,变成实宾语?如果是词汇宾语,那就会有“写字黑板”,那又有什么条件可以排除这一结构的呢?如果采用这种操作,似乎没有什么条件可以排除以下的例子。

(17)*洗澡水塘*游泳黄浦江*唱歌大堂*跑步运动场*讲课中南海*写字这只笔*学教室*写课桌*学室*写桌但是,既然允许通过移位来生成“收徒山神庙”、“讲学北师大”、“游街”,为何上面的例子不能通过移位生成?2.轻动词与上古汉语句法最近用轻动词理论分析古汉语比较时兴。

梅广(2003)在一篇题目为“迎接一个考证学和语言学结合的汉语语法史新局面”的文章中特别提到了这一分析。

喜欢轻动词理论的学者实际上认为古汉语是一种轻动词突显的语言,因为他们认为轻动词移位在古汉语更普遍、更自由(冯胜利2005a)。

(18)古汉语造句法死于长安即葬于长安死长安即葬长安(史记·吴王濞列传)自其师逃郑公逃其师而归(左传·僖公五年)据某些轻动词理论的分析,“死长安”、“葬长安”是名词吸入到“于”的空位上的结果。

注意:这一分析不是说先有一个“于长安死”结构,然后通过动词向“于”的位置提升来生成“死长安”,因为移位前的结构不是“于长安死”,而是“死于长安”。

然后,“长安”吸入到介词“于”。

但是,“长安”是有指称的名词,不是X0语类,也就是说不是中心语,而吸入是中心语移位,这一吸入如何成为可能?有的分析认为上古同源词经由轻动词移位派生,因此可以称作“句法同源词”。

(19)[使X V] 使之视示使之折折使之学教使之开割[使X 为Y] 使之为长长使之为广扩[使X 有Y] 使之有家嫁使之有章彰有关分析认为传统所谓的“施受同源”,如“受---授”、“买---卖”、“见---现”等,均是轻动词(使)促发移位形成的句法同源词。

所不同的是,有的给派生词造了字,有的沿用原字。

(20)造新字者受=接受授=使接受(给予)买=用钱换东西卖=使人用钱换东西(使买)学=获得知识教=使人获得知识见=看到见(现)=使看到至(到)致(使到)食(吃)饲(使之吃)(21)不造字者空=没有东西空(去声)=使空间没有东西折(she)=断折(zhe)=使断但是这种分析显然有无法解决的问题。

梅祖麟(1980)认为,像“买---卖”、“闻---问”、“受---授”、“学---教”这种成对的动词是方向性质的动词,称之为内向与外向动词,去声为外向。

潘悟云(1991)认同梅祖麟的观点,认为“买”和“卖”只是方向关系,而不是自动和使动关系,“因为卖酒不等于使酒买,而等于使酒被买”。

他认为自动与使动应该具有这样的关系:使动词+使动对象=使+使动对象+自动词,但是,“见(=看到,古甸切)”与“见(现,胡甸切)”就没有这种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