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速度的计算公式:v = x/t。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速度的计算方法。
2. 难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速度计算公式。
2. 采用实验法进行速度测量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次课的内容,引出本次课的主题《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 讲解: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速度计算公式。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速度,教师检查并给予指导。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打点计时器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打点计时器及其配件。
2. 实验桌椅和实验器材。
3. 实验指导书和教材。
4. 电子秤和尺子。
八、教学步骤1. 检查打点计时器是否正常工作。
2.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打点计时器。
3. 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数据。
4.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计算速度。
5.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九、教学反思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发现并解决问题。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课后作业a.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b. 如何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c.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d. 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e. 从实验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十、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和位移)2. 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利用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会测量瞬时速度3. 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的速度---时间图象1. 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水平2. 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的方法表述出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水平,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量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3. 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水平,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4. 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即要动手,又要动脑5.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体的运动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感受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2. 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3. 体验用图象方法描绘物理现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意识4. 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并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二、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2. 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3. 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三、教学难点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象的水平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四、教学设计[新课导入](5分钟)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物体的速度在持续变化时.为了简化我们今天只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在持续变化,要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首先要准确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怎样记录呢?课堂活动请同桌的两位同学合作用彩笔和纸带模拟打点计时器.思考1. 彩笔打出的点能不能准确记录纸带的位置?2. 在打点时间间隔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纸带拉动的快慢对纸带上点的间隔有无影响? 学生讨论:总结:彩笔打出的点能够记录纸带的位置.但在打点时间间隔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纸带拉动的快慢对纸带上点的间隔有影响(拉的越慢纸带上点越密,反之就会越稀疏)考虑到用手打点的时间间隔不能准确相等,所以无法准确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原因在哪? 生:原因出在用手打点时的时间间隔不能严格相等,要是有一台打点时间间隔严格相等的仪器问题就能够解决了.新课教学(25分钟)师: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打点计时器就是能够精确记录时间间隔和位移的仪器.一电磁打点计时器1.振片 2。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差异及功能。
2、能够阅读产品说明书,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
3、初步学会从纸带上获取时间和位移等实验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测定物体的速度。
4、学会建立物体运动v—t图。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初步了解用图象描述和研究物理过程的方法,体会数学在物理知识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使用,交流思想,感受团队精神,体验探索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2.由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画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难点:1.对纸带数据的处理。
2.图象的画法及对图象理解。
【教学过程】(一)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原理:被交变磁场磁化的振片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动,振针打在复写纸上使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电火花计时器原理:(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步骤详见课本P22)〖思考与讨论〗注意:1.电源电压要符合要求:2.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进行调节或更换器材。
3.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时再拉动纸带。
4.手拉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止点迹太密集。
(三)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测量方法:某点E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E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说明:理论上讲如果这两点离E点越接近(即Δt越短),这个平均速度越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但是实际操作时距离太小会使测量误差增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
(四)用图像表示速度(直线运动)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用v-t 图象来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v-t图象的画法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计算出的不同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值,在坐标系中描点,最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能够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3.“0、2”两点离“1”点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1”点的.
三、用图象表示速度
1.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用横坐标表示,设定合适的刻度,注明单位.
2.根据表中各时刻的速度,在图象中严格按实验数据描点.将点连线后得出的图象称为图象.
3.根据实测数据所描的点,可以从这些点的走向大致看出纸带速度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三、学情分析
从已有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能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现象和认识新事物。
四、教学方法
建议使用教具或电子白板等信息化环境。
五、教学过程
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一)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把复写纸片套在,并且压在纸带上面,振针位于复写纸片的方.
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用导线接到的低压交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3.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地牵拉纸带,纸带被打上了许多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
(二)数据处理
1.从能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来的间隔数是.
2.计算出纸带从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为.
3.用刻度尺测量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打下这两点时间内的.
4.速度的实际变化应该是比较平滑的,所以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来“拟合”这些点,曲线反映的规律应该与实际情况更接近.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时
学段学科
高中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作者
物理组
学校
通河一中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能根据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3、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4、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2.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方法表述出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3.通过画速度一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4.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三)德育目标:1、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2、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2、由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画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教学难点】:1、对纸带数据的处理。
2、画图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教学过程】:2、纸带上的点与小车的位移和时间是如何对应的,怎样将纸带上的点变成相关的数据?学生活动:看课本 ,四个人一组进行讨论.提问并总结:1、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安装纸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一条纸带从墨粉盘下穿过,打点时墨粉盘不随纸带转动,电火花只将墨粉盘上某一位置的墨粉蒸发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颜色较淡,打过一条纸带后要将墨粉盘转一角度再打另一条纸带.学生实验时可采用这一方法.另一种是用两条纸带,将墨粉盘夹在中间,拖动纸带时由于两条纸带的摩擦作用,墨粉盘会随纸带转动,电火花将墨粉盘上不同位置的墨粉蒸发到纸带上,所以打出的点迹颜色较重.墨粉盘上面的一条纸带没有点迹,可重复使用.用一条纸带打点时,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用两条纸带打点时摩擦阻力较大.不管用哪种方法,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切断电源.2、两点之间的时间为0.02秒,n个点之间的时间为0.02*(n-1)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提出问题: 根据前面所学的瞬时速度的理论,引导学生怎样计算实际运动中物体的瞬时速度?学生活动: 讨论怎样获取数据,怎样根据自己的纸带计算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并采用列表法有条理的列出。
高中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章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姓名班级实验时间实验目标:一、知道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原理,学会利用打点计时器,能按照打出的纸带计算打几个点所用的时间,会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能按照纸带粗略测量纸带的瞬时速度,熟悉v-t 图象,并能按照v-t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二、通过速度测量进程的体验,领悟两个方式:一是用图象处置物理数据的方式;二是极限法或说无穷趋近法,增强一个熟悉,实验是查验理论的标准。
实验器材:电源(220V电源或学生电源),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最好是塑料透明的),导线实验准备:一、仔细观察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对照讲义,比较它们的异同。
二、两类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距离是多少?3、分析纸带时,如何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
4、瞬时速度是咱们引进测量出来的,你知道用什么方式求出的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吗?五、从器材上读取的数据是原始数据,原始数据是宝贵的实验资料,要严肃对待,要整齐的记录,妥帖保留。
实验原理:一、电磁打点计时器。
讲义P21 二、电火花计时器。
讲义P21电火花计时器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比较:按照讲义P22“练习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重复两次)1.利用实验纸带填写表一。
表一:2.利用实验纸带一,每隔取一个点,在纸带上别离标出A、B、C、D、E、F等点,测量出相邻点间的位移△x,记录在表二中,同时记录相对应的时间,以测量该点的平均速度。
表二:3.利用纸带二,用0、A 、B 、C 、D 、E 在纸带上标出持续几个点。
计算出与各点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把它看成计时器打下这个点时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三中,点0作为计时的开始,即t=0。
表三:4.在座标纸上成立以速度v 为纵轴,以时间t 为横轴的直角坐标系,按照表三的数据注意事项:1. 要认清楚你利用了哪一种类型的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要利用10V 以下的交流学生电源;而电火花计时器则直接利用220V 的交变电流。
2. 开头的点迹很密集,这是由于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和开始时的速度比较慢而造成的,数点时不能从开始处数,而要向后看,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重/难点重点: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难点: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象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电磁打点计时器靠电磁带动探针振动通过复写纸打点。
电火花计时器靠产生电火花放电蒸发墨粉打点。
要注意使用方法和领悟注意事项。
通过纸带用包含某点在内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
速度时间图象:以时间为横轴,速度为纵轴,描点连线作图象。
难点分析: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用v-t图象来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计算出的不同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值,在坐标系中描点,最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能够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
突破策略一、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4 V~6 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它每隔0.02 s打一次点。
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
当接通电源时,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使振动片(由弹簧钢制成)磁化,振动片的一端位于永久磁铁的磁场中。
由于振动片的磁极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面不断变化,在永久磁铁的磁场作用下,振动片将上下振动,其振动周期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局期一致,即为0.02s。
位于振片一端的振针就跟着上下振动起来,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时电源插头直接插在交流220V插座内,将裁成圆片(直径约38mm)的墨粉纸盘的中心孔套在纸盘轴上,将剪切整齐的两条普通有光白纸带(20mmX700mm)从弹性卡和纸盘轴之间的限位槽中穿过,并且要让墨粉纸盘夹在两条纸带之间。
这样当两条纸带运动时,也能带动墨粉纸盘运动,当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放电火花不至于始终在墨粉纸盘的同一位置而影响到点迹的清晰度。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实验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授课目标:1.了解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学习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速度测量。
3.发展科学实验观察及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示范讲解法教学准备:1.打点计时器2.平滑表面的桌子或地面3.测量距离的标尺或测量带4.物体(例如小车、滑块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引入实验主题,简要解释什么是速度,并讨论为什么速度是重要的物理量。
2.引出实验问题:“我们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步骤二:实验规划1.介绍实验材料和设置。
2.解释实验步骤: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使其靠近边缘。
b.将物体放在打点计时器前方,确保物体中心与打点计时器的传感器对齐。
c.做好准备后,轻轻推动物体使其通过打点计时器。
d.记录物体通过打点计时器所用的时间。
步骤三:实施实验1.课堂示范:老师在示范台上设置实验装置并展示操作过程。
2.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至少重复三次实验。
步骤四:数据处理1.学生讨论并整理每组实验结果的数据记录。
2.将每次实验的时间数据求平均值,得到物体通过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平均时间。
步骤五:计算速度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数据计算速度。
2.解释速度计算公式(速度=距离/时间)。
3.学生计算各组物体的速度,并进行数据汇总和比较。
步骤六:实验分析1.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物体的速度差异,并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
步骤七:归纳总结1.回顾实验目标,与学生一起总结并归纳关于速度测量的要点。
2.提醒学生速度可以是正数或者负数,取决于物体运动的方向。
步骤八:延伸拓展1.鼓励学生思考其他可能的实验方法,如何提高测量精度。
2.探讨物体速度与其运动状态(匀速或变速)之间的关系。
步骤九:实验报告1.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处理、结果讨论等内容。
2.强调报告的格式和要求。
教学评估:1.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准确。
2.学生对速度测量的理解和计算是否正确。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教案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教案教案标题: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教案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计算速度;2.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测速实验;3.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1. 打点计时器;2. 直线轨道;3. 小车;4. 计时器;5. 测量尺。
教学准备:1. 准备直线轨道,确保其平整且无明显摩擦;2. 确保打点计时器和小车的正常运行;3. 准备足够的计时器和测量尺供学生使用。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速度的概念,即单位时间内物体所走过的距离;2. 提问学生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引导学生思考测速实验的必要性。
实验步骤:1. 将直线轨道放在水平桌面上,确保其平整且无明显摩擦;2. 将小车放置在直线轨道的起点处;3. 将打点计时器置于直线轨道的终点处;4. 启动打点计时器,并同时释放小车;5. 小车通过终点时,打点计时器会发出声音,记录下打点计时器显示的时间;6. 使用测量尺测量小车起点到终点的距离;7.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计算速度。
数据处理与分析:1. 将实验中测得的时间和距离数据整理成表格;2. 根据速度的定义,计算每次实验的速度;3. 将不同实验的速度进行比较和分析,讨论可能的误差来源;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验设计,减小误差。
实验报告:1. 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结论等内容;2. 强调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鼓励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其他物体的速度,如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2. 鼓励学生设计其他与速度相关的实验,拓展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评估:1.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2. 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评估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3. 通过课堂小测、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2. 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方法3. 速度的计算公式4.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打点计时器的原理、操作方法及速度的计算。
2. 难点:打点计时器的精确使用和数据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速度计算公式。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打点计时器及其配件2. 实验用具:尺子、笔、纸等3.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导入】(简要介绍打点计时器的作用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讲解】1.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示例演示)2. 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方法(讲解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步骤,示例演示)【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学生动手操作打点计时器,进行物体运动速度的测量)2. 数据收集与处理(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计算物体速度,讨论结果)【总结】1.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2. 学生提问、解答疑问3.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和反馈六、教学过程1. 实验操作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包括设备的连接、操作步骤和数据记录方法。
2.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速度。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并分析实验结果。
七、实验注意事项1. 确保打点计时器稳定工作,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实验误差。
2.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尤其是电源线和数据线的连接,防止绊倒或损坏设备。
3. 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八、实验结果分析1.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包括速度-时间图和数据分析。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教案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基本构成,知道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并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 通过实例学会根据纸带上的点分析速度的变化情况,并学会测定平均速度。
3. 通过实例学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4. 学会用图象表示速度变化规律的方法,理解用平滑曲线“拟合”坐标系中描出的点来反映客观规律的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方法表述出来。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又要动脑。
2. 感受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3. 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考点同步解读高考中对本节内容很少单独命题,往往与后续学习的内容综合起来考察,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应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运动,运用v-t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等,作为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同学的应牢固掌握本节内容。
1.利用打点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应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核心素养聚焦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基本结构,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
2.经历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过程,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打点计时器。
3.会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理解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所采用的思想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顺序速度。
4.是运用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并会根据画出的图像描述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 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 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会对纸带上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会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
(3)能描绘v-t图象,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会通过图象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2、过程与方法:(1)体会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2)掌握建立图像的一般规律,了解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4)了解极限思想在处理模型和实际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养成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习惯。
教学重点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
2、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教学难点对纸带上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描点法画v-t图象,并通过图象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图书馆相关资源、电磁打点计时器(已调节好的、缺少限位孔的、振针未调合适的)、电火花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实物投影仪、秒表教学过程一、打点计时器引入:师:请同学说一说你知道的计时器仪器有哪些?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肯定学生的回答。
展示:古代日晷、漏滴、手表(钟表)、秒表、原子钟、视频片段007用脉波,结合对车速的估计和身体倾斜方向估测被绑架后方位,渗透打点计时器的原理。
问:如何测定一人走路时经过某标杆时的速度?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在技术上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在测量时可以尝试用秒表和尺子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来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课堂活动:每组同学互相合作测量直尺自由落体(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计算并对比展示。
对比结果回答问题:造成结果差别很大的原因是什么?生:精确度小,人反应有快慢。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优质教案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打点计时器与光电门的原理(2)会使用打点计时器与光电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3)学会用电子表格处理实验数据,并用绘图功能绘出位移-时与速度-时间图像(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掌握打点计时器与光电门的使用方法。
(2) 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量速度的方法。
(3) 培养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2) 体验现代科学技术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与光电门(2)通过采集的数据,求瞬时速度(3)学习用电子表格进行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教学难点】(1)打点计时器的原理(2)电子表格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幻灯片)、电磁打点计时器、光电门、电脑、纸带、学生电源、导线。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物体量的测定分为直接测量与间接图1.4-1测量,直接测量的如:质量、力、温度、时间、位移。
间接测量的如:密度、压强、电阻等,它们是由几个直接测量物理量根据一定的关系组合测定的。
速度是由位移与时间组合而成,所以只能间接测量。
问题1:(演示:将小车放在倾斜的轨道上,自由下滑)能否测定小车在下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该问题的目的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由学生进行实际测定)。
并引出下面的问题。
问题2:能否测定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某一点的瞬时速度?也许有同学认为可以,则在A 点附近取一段很小的位移,再测定通过小位移的时间,从而求得平均速度。
如果有同学这样思考,可以请他进行操作。
其实是做不到的,因为时间太短。
(后记:确实有位同学认为可以,但在实际测量中发现时间太短,无法测定。
后又想了一个办法,在A 点上方取一点,测小车开始点分别到A 、B 两点的时间,用这两点的时间差,结果测得OA 时间比OB 时间还要短。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1)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方法;(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步骤;(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1.3 教学资源(1)打点计时器及其配件;(2)实验桌、实验椅;(3)实验教材、PPT;(4)白板、黑板。
1.4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讲解打点计时器在物理学实验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2)讲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打点计时器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解释工作原理;(3)示范操作:演示打点计时器的正确操作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4)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运动速度;(5)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公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误差来源;(6)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进行评价,总结实验要点。
二、实验原理2.1 打点计时器原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它通过记录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通过的光电门次数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间间隔来计算速度。
2.2 物体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物体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n n0) d / t其中,v表示物体运动速度,n表示实验结束时通过光电门的次数,n0表示实验开始时通过光电门的次数,d表示光电门之间的距离,t表示实验时间。
三、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检查打点计时器及其配件是否齐全;(2)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桌上;(3)连接好光电门和电源;(4)调整实验桌高度,使光电门与打点计时器平行。
3.2 操作打点计时器(1)打开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处于工作状态;(2)将物体放在光电门前,准备实验。
3.3 进行实验(1)释放物体,让其通过光电门;(2)记录打点计时器显示的次数;(3)重复实验三次,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高中物理-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构造( 2)学会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技巧(2)利用v-t图象分析数据,描述物体的运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重点难点: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2.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三、学法指导:实验法分析法四、讲述要点:瞬时速度的计算五、学讲过程:一.两种打点计时器1.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仪器,它使用_____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在___V以下。
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s打一个点。
通电前,把纸带穿过,再把套在轴上的________压在纸带上面。
2.电火花计时器的计时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不过在纸带上打点的不是振针和复写纸,而是________和。
3.两种计时器的比较(1)两种计时器使用的都是______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都每隔_______s打一个点。
不过它们使用的工作电压不同,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在_____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V(2)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阻力比较_____,实验误差也就比较____。
二.实验目的: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运动的______速度和______速度。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复写纸(墨粉纸)、纸带、_____电源、导线、_______四.实验步骤:1.把打点计时器_____好2.安装纸带(纸带应装在复写纸或墨粉纸的_____)3.启动电源,用手_____地拉动纸带,打完后,立即__________.4.取下纸带,从____________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n个点,纸带从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是____________s5.计算出两点之间的_______速度和某点的_______速度。
六、限时训练1.某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OG间的距离为_____cm,O到G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DG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DF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E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位置1234 5时间/sv/(m.s-1)2.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一个点未画,现测得0,1间的距离x 1=1.20 cm,1,2间的距离x2=2.00 cm,2,3间的距离x3=2.80cm,3,4间的距离x4=3.60 cm,4,5间的距离x5=4.40cm,5,6间的距离x6=5.20cm(f=50 Hz).(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2)根据(1)中表格,在图2中画出小车的v-t图象.七、学教反思: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间_____ 班级____ 姓名______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
教学设计8: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第4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二、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电源三、实验步骤(1)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的套在纸盘轴上,检查两条白纸带是否已经正确的穿好,墨粉纸盘是否已经夹在两条白纸带之间。
(2)把计时器上的电源插头插在交流220 V电源插座上。
(3)按下脉冲输出开关,用手水平的拉动两条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列小点。
(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数一数纸带上共有多少个点。
如果共有n 个点,点子的间隔数就为n-1个,用t=0.02(n-1)s计算出纸带的运动时间t.(5)用刻度尺测量一下,打下这些点,纸带通过的距离s有多长。
(6)利用公式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填入表1中。
表1(7)在纸带上找出连续的6个点,分别标上记号A、B、C、D、E、F。
用刻度尺测出两个相邻点间的距离s1、s2、s3、s4、s5(如图所示)把数据填入表2中。
根据这些数据,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判断纸带的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并把判断的结果和理由写清楚。
表2如果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则实验步骤的前三步相应的应当是:(1)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压在复写纸的下面;(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用导线分别与6V的低压交流电源的接线柱相连接;(3)打开电源开关,用手水平的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上一列小点。
然后,重复上面步骤(4)至(7),完成实验。
四、注意事项:(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以免在拉纸带时晃动它,并要轻轻试拉纸带,应无明显阻滞现象,同时复写纸应该能随纸带的移动而移动。
必要时,可通过定位轴的前后移动来调节复写纸的位置。
(2)若纸带上出现双点或漏点现象,可通过适当调整振动片的长度予以纠正,若纸带上出现拖痕和点迹不清,应调整振针长度。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教学目标1.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2.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速度的测量。
2.教学难点: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速度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测量物体速度的?(2)学生回答:可以使用速度计、测速仪等。
2.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1)教师展示打点计时器实物,并简要介绍其构造和作用。
(2)教师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当电源接通时,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下等间隔的点,通过测量纸带上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计算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从而求出速度。
3.实验演示(1)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
(2)教师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连接好电源。
(3)教师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调整好纸带的位置。
(4)教师启动打点计时器,并让小车在纸带上运动。
(5)教师关闭打点计时器,取出纸带,展示给学生看。
(6)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纸带上的点,并讲解如何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计算速度。
4.学生分组实验(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台打点计时器。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醒注意事项。
(3)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纸带上的点,并记录数据。
(4)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车的速度。
5.实验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
(2)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交流实验技巧。
6.课堂小结(2)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巩固知识点。
7.课后作业①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②分析打点计时器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实验演示、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分析与讨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高一物理-1.4-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生教案设计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能根据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2.能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
3.能够根据纸带粗略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
4.认识 v-t 图象,能根据图象分析物体运动情况。
【课前自主学习】1.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 内发生 的仪器。
它使用 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 ,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 时,它每隔 打一个点。
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将纸带穿过 ,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 。
接通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 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 上下振动。
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片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如果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在一起,即由物体带动纸带一起运动,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就表示相应时间间隔中物体的 。
2. 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类似,它的工作电压为 。
这种计 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比较 ,实验误差也就比较 。
3.速度时间图象(v-t 图象):用来描述 随 变化关系的图象。
【实验原理】2. 测量速度的原理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在一起,则纸带上打出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用刻度尺测出两个计数点间的位移△x ,两个点的时间可用s n t 02.0)1(⨯-=∆求得,则平均速度t x v ∆∆=,当△t 很短时,可以认为tx ∆∆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复写纸、导线、刻度尺、坐标纸【实验步骤】1.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 ,把复写纸套在 上,并且压在纸带 。
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6 V 的低压交流电源上。
3.接通电源开关,用手 拉动纸带,使它在 运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点。
随后,立即 。
4.取下纸带,从 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 个点,那么n 个点的间隔数为 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 。
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的点间的距离Δx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4【教学设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本节课为实验课,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测定物体牵引纸带的速度,并尝试用图像的方法来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根据瞬时速度是在无限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粗略表示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教材这样处理更进一步加深了上节课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也为学习下一节“加速度”概念奠定基础。
知识与技能1、了解打点(电火花)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位移信息。
2、会安装纸袋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记录的信息来测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原理。
3、明确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像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像,能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方法表述出来。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通过画速度—时间图像培养学生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用图像的方法描述物理现象的简洁性。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养成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习惯。
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教学难点:确定相邻两点间的时间,并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在某点的瞬时速度。
教学PPT,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等。
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你能测量出一只飞舞的蜻蜓的瞬时速度吗?学生思考,教师表述:飞舞的蜻蜓运动轨迹一般是曲线,要想测得运动的速度是十分困难的,学习的过程也是由易到难,所以我们今天把这个问题放一放,先学习测量物体直线运动的速度好不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构造( 2)学会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技巧(2)利用v-t图象分析数据,描述物体的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2.用打点计时器测速
度
三、学法指导:实验法分析法
四、讲述要点:瞬时速度的计算
五、学讲过程:
一.两种打点计时器
1.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
仪器,它使用_____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
工作电压在___V以下。
当电源频率
是50Hz时,它每隔s打一个点。
通电前,把纸带穿
过,再把套在轴上的________压在纸带上面。
2.电火花计时器的计时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不
过在纸带上打点的不是振针和复写纸,而是
________和。
3.两种计时器的比较
(1)两种计时器使用的都是______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都每隔_______s 打一个点。
不过它们使用的工作电压不同,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在_____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V
(2)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阻力比较_____,实验
误差也就比
较____。
二.实验目的:
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运动的______速度和______速度。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复写纸(墨粉纸)、纸带、_____电源、导线、_______
四.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_____好
2.安装纸带(纸带应装在复写纸或墨粉纸的_____)
3.启动电源,用手_____地拉动纸带,打完后,立即__________.
4.取下纸带,从____________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n个点,纸带从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运动时间是____________s
5.计算出两点之间的_______速度和某点的_______速度。
六、限时训练
1.某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OG间的距离为_____cm,O到G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DG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DF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E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 位置1234 5
时间/s
v/(m.s-1)
2.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 0,1,2,3,4,5,6为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一个点未画,现测得0,1间的距离x1=1.20 cm,
1,2间的距离x2=2.00 cm,2,3间的距离x3=
2.80cm,3,4间的距离x4=
3.60 cm,4,5间的距离x5=
4.40cm,5,6间的距离x6=
5.20cm(f=50 Hz).
(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
(2)根据(1)中表格,在图2中画出小车的v-t图象.
七、学教反思: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时间_____ 班级____ 姓名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
(2)会用描点法作出v-t 图象。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打点计时器的的使用。
2.纸带上数据的处理。
三、学法指导:实验法分析法
四、讲述要点:通过v-t图像求加速度
五、学讲过程:
(一)实验目的:探究小车速度随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利用打出的纸带
上记录的数据,以寻找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
律。
(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复写纸(墨
粉纸)、纸带、电源、导线、带滑轮的长木
板、小车、细线、、。
(四)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_____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使细线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_______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后,放开,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________。
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4.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做计时起点。
为了测量方便和减少误差,通常不用每打一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而用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就是T=0.02 s ×___=____ s 。
在选好的计时起点下面表明A,在第6点下面表明B,在第11点下面表明C……,点A、B、C……叫做______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是x1、x2、x3……
5.利用第一章方法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下表:
位置 A B C D E F G 时间(s)0
v(m/s)
6.以速度v为轴,时间t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
7.通过观察思考,找出这些点的分布规律。
五.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
4.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计时点)和人为选取的点(计数点)。
一般在纸带上每5个点(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间隔为0.1 s 。
六、限时训练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_电源的_______仪器,电磁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_V.
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它每隔_______s打一次点.
2.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太低D.振针到复写纸的距离太小
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测得:s1=1.30cm,s2=1.90cm,s3=2.50 cm, s4= 4.10
cm,s5=3.70
cm,S6=4.30c
m,那么: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 m/s,v2= __ m/s,v3= m/s ,v4= m/s ,v5= m/s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
(3)由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m/s2.
七、学教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