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岗考试案例分析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案例分析题
1.校长性侵事件,有偿家教,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体罚学生。
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分析案例中违反了哪些并加以解释。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案例中所涉及的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有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师育人,为人师表等。
(2)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国守法要求教师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材料中出现的“校长性侵幼女,教师体罚学生”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权益,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材料中“教师体罚学生”的做法不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材料中出现的体罚事件说明有部分教师没有在教书的过程中没有做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案例中涉及的有偿家教行为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要求。
2.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
”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
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从教育观、学生观、师生关系的角度分析教师的行为。
(1)案例中该教师的做法不符合现代教育观、现代学生观和现代师生关系,因此是不正确的。
(2)现代教育观倡导民主教育,主张发扬教学民主。
教育民主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
材料中该教师对于学生的新奇想法不仅不予表扬反而加以遏制,违背了现代教育观的要求。
(3)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说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做法。
学生是独特的人说明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这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知识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把孩子看做孩子。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案例中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现代学生观的观点。
(4)民主平等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指的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案例中该教师的行为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模式,不符合现代师生关系的要求。
案例分析
第一,新理念教育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教育。
这是我国教育的方向性原则。
对于这名灾区学生,作为教师最紧急的要务就是鼓励他与人交流,逐步完善他的性格,使他向积极的人生观与优秀的个性品质方面发展。
第二,新理念教育倡导教育民主,即平等对待与尊重每一位学生。
作为教师不能过分地关爱这位灾区学生,应该把他看成一名与其他学生一样的学生,不要让他时刻记得自己来自灾区。
第三,新理念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师应该倡导其他学生一起帮助这名灾区学生,使他快速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让他真切感受到自己就是这集体中的一员。
第四,新理念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品质。
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感恩,学会珍爱自然、珍爱生命。
第五,新理念教育倡导赏识教育、愉快教育、鼓励教育。
我们应该多鼓励这位学生,使他在这一集体中体验的学习与生活快乐,更应该多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及优秀的个性品质,强化这一闪光点或个性品质,使更为主动,更为积极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第六,教育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改变这名学生的现状需要时间,需要教师耐心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他的心理问题。
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
课堂管理的策略:(1)明察秋毫;(2)一心多用;(3)整体关注;(4)变换管理。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1)预防;(2)非言语暗示;(3)表扬;(4)言语提醒;(5)有意忽视;(6)转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