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岚山渔民号子的发展现状及艺术特点
山东渔民号子的基本内涵与文化精神
几乎 家家户户都是 以猎 鱼为生 , 带 动了当地 的经济 。在渔 民撒 网 、 捕 鱼 、拉 网 、打桩 等一系列 劳作过程 中往往需每 个人 动作 的统 一 ,同时振 奋人 们 的精 神 ,会 用 当地
的 方 言 演 唱 一 种 号 子 , 即 渔 民号 子 。 同 时 , 渔 民号 子 也 是 一 种
表 演彤式 ,在渔 民 自己的节 日中,特别 是在 祭祀 中会进 行表 演。 2 . 5 溜 网 号 当然 ,大 多数渔 民号子没有 具体的歌词 ,往往通过一 些语 气词组 撒 网捕鱼 ,待鱼虾蟹上钩后 ,收 网,这个 过程 叫做溜 网。溜 成 ,但是 却 能够使 用 当地 的方 言演 唱 ,与语 气词 相互 搭 配 ,别 网号是 渔民号子中相对精彩 的号子 ,在 以前 ,主要 是在收 网收获
程 中,一般会演 唱推 关号。一般这种号子没有实际 的歌词 ,在语 速上较为快 ,由于船 锚的重量较轻 ,渔 民花费很小 的力 气就能够 完成 ,在演唱 中较为轻快 ,主要表达对下一项劳作的准备 。 2 . 4 拿船号 拿船号 主要 是在渔民将船只拉进海里 、海岸是 唱的号子 。渔
1 山东渔 民号子 的形成
过去渔 民大于所有 的船 只主要是 木船帆船 ,竹条 、麻布 以及 的 ,旋 律紧凑 、悠扬 。
. 6 点 水 号 棉条是制作缆绳重 要的材料 用缆绳 固定 船只结构或船帆等 。在 2 点水号主要是渔船 出海过程 中 ,通过 一些工具对海水深浅进 制作缆绳过程 中 ,需要将三股合成一 股 ,一边成缆绳 、一边 唱号
岚山号子学习心得
岚山号子学习心得岚山号子的形成,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
岚山头村形成于明朝洪武年间,因岚山渔船随抗倭军队南下,清末岚山渔民号子又随商船远走大连、天津等地,岚山渔民号子便兼具了南、北海号的音调特点,加之岚山当地民风、语言的影响,因而造就出岚山号子音调高亢、铿锵有力、旋律优美、有领有合、朗朗上口的音乐特色。
几百年来,岚山渔民号子由渔民世代口头传承,并在传承中不断得以丰富提高,乃至走到今天的舞台上,成为表现岚山渔民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不屈不挠抗争精神的一种艺术展现形式。
为了寻觅岚山渔民号子的前世今生,我找到了传承人杨洪永老人,往事娓娓道来——岚山渔民祖祖辈辈以打鱼为生,岚山渔民号子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自古至今,祖辈传唱不竭。
根据工序不同,在加工、修补捕鱼工具以及出海过程中,产生了十几种不同的劳动号子。
这些号子虽节奏千变万化,但在运用音乐的节奏、韵律时与劳动节奏自然契合,浑然天成。
喊号子在岚山当地被称为“打号子”,由一个号子手领号,其他渔民唱和。
唱岚山号子不仅是有副好嗓子就可以领唱,它一般由经验丰富、富有权威性的船老大或者负责此项劳作的领头人领唱。
领唱就是指挥,不能有半点马虎。
这体现了海洋渔家号子的首要功能,即实用功能。
打号子时常用的词语多是语气助词,有“啊、嗨、嗷、呦、哎、啦、唵”等。
在岚山,主要的号子有成缆号、箍桩号、拿船号、撑篙号、溜网号等十几种。
在演出时,由于表演时间的限制,一般只表演溜网号、撑篙号和箍桩号这三种。
杨洪永老人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拿船号和溜网号。
他说,拿船号中“拿船”意为把船从水中拉到岸上或从岸上拉到水中,虽“拿”字听去有“四两拨千斤”的轻快与果敢,其实在拉船过程中,船体十分沉重,拉船人需要竭尽全力,更需众人把力气往一处使,因此号子的“号令”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拿船号听起来强劲有力,底气十足,令人荡气回肠;关于溜网号,杨洪永老人的手稿是这样写的,“网被撑到海里以后,在溜网拿鱼的时候,一把一把把网从海底拉上来。
以文化的视角浅析烟台长岛渔家号子的舞蹈特征
“ 文化 ”一词 在西 方来源 于拉 丁文 “ c u l t u r a ” ,原 义是 指农耕及 对植物 的培育。 自 1 5世纪 以后 ,逐渐 引 申使 用把对 人 的品德 和 能力 的培 养称 之 为文化 ,广 义 的文化 是指人 类 创造 的一 切物质 产 品和精 神产 品之 总 和 。狭义 的 文化 专指 语言 、文 学、艺 术及 一切 意识 形
这就 是 “ 千 年妈祖 ” 。这里 的人类历 史可追 溯到 3 . 5万 年前 。史 前遗 址距今 6 5 0 0年历史 ,表 明在 J 1 9 石器晚期
征服 自然的大 无畏精神 。这种精神及力量感正是舞蹈 中 常说 的神韵 ,这种 内在 的气韵 不仅 可 以增强 舞蹈 的可
视 性 ,更可 以使编 导及 舞者 有更好 的人 文气 韵驱使 舞
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与西安 半坡遗址 属同一时期 ,被 称 为 “ 东半坡 ”文化 ,这就 是 “ 万年 史前 ” ,是 史前 文化 与渔猎文 明的发祥地 , 八仙过海 、 精 卫填海 、 张 羽煮 海 、
唐王东征 、 海神娘娘 赐灯等众多民间传说在此流传 。“ 忽 闻海上有仙 山 ,山在 虚无缥缈 间。 ”于一片 烟波浩淼 之
一
礼乐制度教化百姓 。 在人类长期发展过程 中 ,各民族生存发展 的 自然环
境是不 同的。有 的民族生活于平原 ,有 的民族 生活于高 山和 草 原 ,这就 形 成 了各 民族 的不 同生产 方 式 。不 同 生产 方式 又产 生不 同的经济 结构 ,不 同的经 济结 构和
的历史 ,它是风帆 时代渔 民创造 的一支 闯海的歌。早在
蹈走 向更高的山峰 。正如张继 刚早 期创作 的 《 黄土黄 》
《 女儿 河 》等一 系列 作 品,使 得 民间 舞蹈从 情绪 舞升 华 为内在 情思 的人 之风情 。在 生产工 具落 后 ,生产 力 低 下 的 岁月里 ,渔 号具 有鲜 明的时代 特色 ,成 为海洋 民俗 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 ,具有特定 的的历史 。 在那个靠 山吃山 、靠海吃海 的年代 里 ,渔 民们具 有崇高 的内心 仪式感 ,他 们通过群体 的配 合 ,协 调好全体人 员 的 内在力量 ,加强了整体 的向心 力。例如 吃猪心 就是在 特定的环境 中体现 了众人合心 ,齐 力断金 的崇高使命 。 由于 受 历史 上我 国各 民族 地 区社 会结 构 、经济 类
描写岚山号子的
描写岚山号子的【实用版】目录一、岚山号子的起源与历史二、岚山号子的特点与表现形式三、岚山号子的文化价值与传承四、岚山号子在我国的现状与保护正文一、岚山号子的起源与历史岚山号子起源于我国山东省岚山区,具有悠久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岚山号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这里的人们以捕鱼为生,他们在劳作时为了协调动作、鼓舞士气,便创作了这种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岚山号子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二、岚山号子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岚山号子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特点:岚山号子的歌词多用当地方言,表达方式直白、简练,富有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2.音乐特点:岚山号子的曲调优美、旋律独特,既有高亢激昂的旋律,也有悠扬动听的旋律。
同时,岚山号子的音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表现形式:岚山号子通常由一人领唱,众人和唱,形式多样,有独唱、对唱、合唱等。
在劳动中,岚山号子可以起到鼓舞士气、调节情绪的作用,也可以在闲暇时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岚山号子的文化价值与传承岚山号子作为一门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首先,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方式和思维方式,是研究地域文化的重要资料。
其次,岚山号子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丰富了民间音乐的种类,对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后,岚山号子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岚山号子在我国的现状与保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岚山号子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传承和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岚山号子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举办各类民间艺术表演活动等。
日照岚山渔民号子的文献综述
西盛强匦 |
日照岚 山渔 民号子 的文献综述
文/ 唐燕秋
摘 要 :“ 岚 山渔 民号子 “ 是渔船 号子 的一种 ,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 征 ,2 0 0 7年被 列入山 东省首批 非物质 文化遗 产 名 录。本人通过对近几年有关岚山渔民号子的文献进 行分析和梳 理,并且提 出了 自己的思考 。 关键词 :岚 山渔民号子;研 究现 状;理论 思考
二 、思 考
1 、通过对有关书籍及文献 的梳理 ,有 些从 民俗角度 来写 ,其 中有 渔 民的 日常生活 ,打渔习俗 ,看似不相关但是却是来反 映岚 山号子是 渔 民生活 的集 中体现.这与渔 民的 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这些 书籍及文 献 是为后来岚 山号子 的形成奠定基础 .还有 的就音乐本身 来写 ,分析岚 山 号子 的唱词 曲调及演 唱的风格特点 ,用专业的手法让这种 民间歌 曲深 入 人 心 ,更 具 有 专 业 性 。 2 、通过 阅读有关书籍及期刊,关于岚山渔民号子的谱例记谱部分 ,相 同的打渔号子在不同时间的记谱上有写差异 ,例如海上无风时用船桨划船的 棹棹号子 , 1 9 5 6年魏占河等整理 的 《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山东卷》 时的记谱 曲调较单 一 ,情绪有些 沉闷 ,而五 十年后 日照市在 申请 非遗时 由郑 玉霞 主编的 《 遗韵采撷》 上的棹棹号 曲调 欢快 ,语 气词丰 富 ,更加 大众化. 说明岚山号 子也随时代变迁 而改变 ,一 成不变 只能遭 到历史 的遗弃. 3 、 岚 山号子 的风格特点 ,有些是 从唱词 方面 来说 的,例如 《 山东 海洋民俗》 中对 于岚 山号子 的唱词 ,表示 能够带 动渔 民情绪 ,唱词具有 即兴性 ,多事较为简单的衬 词 ,一呼一应 ,来 统一劳动。 4 、 船 渔号子 是唱用于水运 、打渔 、 船务 等水上 劳动过程 中的号子 , 是所有号子中变化最多 、内容最丰富的一种。岚山渔民号子是 岚山渔 民 的 “ 信天游”,但是 随着生产方式 的改变 ,使岚 山渔 民号 子失 去了用武 之地 ,因为机械船的产生 ,逐渐代替了旧时的渔船 ,因此很 多青年渔 民 都已经不会打号子 ,建立专门的发展机构 ,对 现存的民歌 曲谱 进行录音 录像 ,建立完善的 民歌资料档案和数据库 。 5 、本人通过阅读发现对于岚 山渔 民号子建 国以后 到现在几 十年 时 间期间 的变化过程没有提及 ,没有 明显的时间分段研究 。这 几十年岚 山 号子是怎样逐步演变成今天的 ,从什么时间开始产生变化 的 ,值得我们 去思考和研究 。 (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音 乐学院 ) 参考文献
日照的非遗文化
0 日照的非遗文化
莒县过门笺
莒县过门笺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剪 纸艺术,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日照 市莒县。过门笺主要用于春节等 传统节日的装饰,具有浓郁的民 俗气息和地方特色。过门笺的图 案丰富多样,有吉祥如意、福寿 安康、招财进宝等寓意,寄托了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0 日照的非遗文化
吕剧
吕剧是山东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 一,起源于日照市东港区。吕剧 以唱腔优美、曲调婉转、表演细 腻而著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和民族风格。吕剧的表演形式多 样,包括唱、念、做、打等,通 过生动的剧情和人物形象,展现 了日照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情感世 界
0 日照的非遗文化
日照的非遗 文化代表
岚山渔民号子
0 日照的非遗文化
岚山渔民号子是日照市岚山区传统的音乐舞蹈表演形式,被誉为"海上的鼓声"。 它起源于渔民在海上劳作时的呐喊和呼号,具有浓郁的海洋气息和独特的艺术 风格。岚山渔民号子以高亢激昂的旋律、粗犷豪放的表演形式,展现了渔民们
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0 日照的非遗文化
日照绿茶制作技艺
日照绿茶制作技艺是山东省日照 市的一种传统制茶技艺,具有悠 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特点。日 照绿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而 著称,被誉为"中国绿茶之冠"。 日照绿茶制作技艺包括采摘、萎 凋、杀青、揉捻、干燥等多个环 节,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严格掌握 火候和时间,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和口感
0 日照的非遗文化
日照非遗文化的未来发展
加强保护和传承: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继 续加强对日照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 作,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 妥善保护和有效传承
创新发展: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应 鼓励日照非遗文化进行创新发展,将传 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多 具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作品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作者:姜卫山来源:《华人时刊》2022年第07期“嗨的哟来夯呀,夯呀的号来嗨罗,嗨呀嗬来哟来……”這是来自大海的声音,浑厚有力,鼓舞人心,这种声音凝聚着弶港渔民的勤劳与智慧;这是来自渔民真心的呐喊,代表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这就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弶港“渔民号子”。
弶港地处黄海之滨,这片热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了漫长的江河泥沙沉积、并陆、海岸线东扩的过程。
弶港镇是著名的渔港,汛期盛产黄鱼、鲳鱼、马鲛鱼等,近海滩上,蕴藏着文蛤、蛤蜊、竹蛏等肉质鲜美的贝类。
海上可捕鱼、近海可小取的生活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渔民在这里傍海而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如今的渔民小镇。
几百年来,渔民在海上捕捞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与大海抗争,在如此艰苦的劳动中形成了弶港独特的“三渔”文化———渔村文化、渔家文化、渔船文化,而“渔民号子”在“三渔”文化中最具魅力。
最初的渔民号子并不是我们现在听到的这样有曲有词,而是人们在劳动时无意识地顺口哼哼,并不作为号召众人的方式出现,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海上作业渔船、网具的不断更新,陆续出现大铁锚、帆蓬、桅杆等需多人工共同搬运使用的生产工具,为在生产劳作时达到用力一致,产生了多种方式的号子,久而久之变成了如今的渔民号子。
渔民号子有好几种,盘车号子、测水号子、扯篷号子、起重号子、吊货号子、挑担号子等,都是针对不同劳作而生,这些号子一般是一人领、众人和,或是一人领、一人答等表现形式。
盘车号子是木帆船上使用的一种号子,由6至8人围在绞车周围,每人用一根木棍穿于绞车上方的孔内,两手一前一后搭在两根木棍上,推拉绞车旋转,此号子由一人领,众人和。
测水号子是船进出港时,一人立船头测水的深度时所唱。
为便于船老大掌握航线的深度,保证船不搁浅,船头上有一人手持做好标记的竹竿篙子测水。
测水人悠扬的号子声告诉船老大准确的航行区的深度,船老大即时调整航线,从而保证船不因搁浅滩而影响航行。
山东蓬莱地区民歌的种类及特征
national music 民族音乐山东蓬莱地区民歌的种类及特征孙美玉(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摘要】中国民歌源远流长,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蓬莱民歌中的渔民号子及烧纸调等以其独有的形式,展现了民歌在人们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重要性。
重审历史,可以发现,蓬莱传统民歌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民歌;种类;特征【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蓬莱民歌大多是即兴演唱,一般不需要伴奏乐器。
种类主要有号子、风俗歌“烧纸调”、小调、秧歌、儿歌,其中蓬莱渔民号子和风俗歌“烧纸调”最为突出。
鉴于小调和秧歌这两种民歌的形式在蓬莱地区流传的数量不是很广泛,所以在本文着重介绍渔民号子和风俗歌“烧纸调”,并对小调和秧歌进行简单介绍。
一、蓬莱渔民号子及其功用特征号子是渔民在海上作业时根据劳作的需要创作并演唱的,是直接与劳动的强度、情绪、步伐和节奏密切结合的民间歌曲。
它产生于体力劳动过程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
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音乐性格粗狂豪迈而坚定有力,真实而朴素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在民间歌曲中,劳动号子是民歌音调的最早的根源和基础。
鲁迅先生在《门外话谈》一文中指出:“我们的祖先是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字;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
是‘杭育杭育派’。
”这里所说的“杭育杭育派”的创作,就是最早的劳动号子,也是人类社会中音乐艺术的最初萌芽。
古书中记载,早在公元前634年,就有“板筑役夫,歌以映杵”的情况,说明至少在2600多年前,当古代劳动人民手执长杵筑台造墙时,便唱起劳动号子来协调动作。
号子一般产生在动作比较单一而超负荷的劳动中,从事这种体力劳动的人们最容易产生疲劳感和枯燥感,大大降低劳动效率,而劳动号子则能引起劳动者的兴趣,减轻劳动者的负担,起到鼓舞劳动情绪和调剂精神的作用。
舟山渔民号子的现状与发展
舟山渔民号子的现状与发展1. 引言1.1 舟山渔民号子的历史舟山渔民号子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源于舟山群岛的渔民生活。
这一独特的表演形式始于明清时期,由渔民们在海上劳作或在渔船上生活时所创作。
据史料记载,舟山渔民号子最初是渔民们用来舒缓疲劳、增加工作效率的一种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舟山渔民号子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成为舟山群岛独有的文化符号。
舟山渔民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是舟山群岛渔民们世代相传的宝贵文化遗产。
渔民们在传唱号子的过程中,不仅传承了丰富的口头传统,更展现了他们对海洋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
舟山渔民号子以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感人的情感而闻名,成为舟山群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舟山渔民号子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传承的困难、舞台的缺失等。
正是舟山渔民号子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使其得以在当今时代得到传承和发展。
舟山渔民号子的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希望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保护。
1.2 舟山渔民号子的文化价值舟山渔民号子作为重要的渔民歌谣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舟山渔民号子反映了渔民的生活和情感体验,记录了他们在大海上的艰辛和快乐,传承了古老而珍贵的海洋文化。
其歌词常常涵盖了海洋、渔民、家庭、乡情等主题,展现了渔民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体现了他们的勤劳、坚韧和乐观精神。
舟山渔民号子作为口头传统文学的一种,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其朗诵或演唱方式独特,曲调婉转悠扬,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情感表达。
渔民们通过号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借助号子传递信息、凝聚情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方式。
2. 正文2.1 舟山渔民号子的现状舟山渔民号子作为舟山渔民的一种传统歌谣形式,自古以来就在当地广泛流传。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舟山渔民号子也面临着一些现状。
舟山渔民号子的传承逐渐减弱,很多年轻的渔民已经不再传唱这些古老的号子,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
山东日照“岚山渔民号子”初探
山东日照“岚山渔民号子”初探
王捷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12(000)014
【摘要】“岚山渔民号子”是山东日照岚山区渔民所唱的一种劳动号子,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由于民间老艺人的相继谢世和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岚山渔民号子”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总页数】3页(P66-68)
【作者】王捷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抢救即将消失的胶东渔家劳动号子——《广播歌选》胶东之行“渔民号子”座谈会 [J], 黄一樑;于珺;
2.山东日照岚山渔歌号子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J], 徐成龙
3.浅谈岚山渔民号子的发展现状及艺术特点 [J], 代琳琳
4.日照岚山渔民号子的文献综述 [J], 唐燕秋;
5.岚山号子——日照渔民的“信天游” [J], (木且)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渔民号子的基本内涵与文化精神
山东渔民号子的基本内涵与文化精神作者:苏进静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24期[摘要]山东渔民号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宝贵的财富,主要是当地渔民在海上撒网、捕鱼、打桩、拉船过程中,为了振奋人心以及统一动作演唱的号子,山东渔民号子至今也有几十代人的传承,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对渔民号子的传承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文首先对山东渔民号子的形成进行介绍,然后分析其基本内涵,最后对其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探讨,望采纳。
[关键词]山东渔民号子;形成;内涵;文化精神[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山东渔民号子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等都具有直接的联系。
同时,不同地区的号子特色不同,形成了多个地区的渔民号子,赋予了山东半岛渔民生活音乐的美称。
渔民号子体现了渔民辛勤劳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点。
基于此,加强对山东渔民号子形成、内涵以及文化精神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山东渔民号子的形成山东渔民号子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以荣成、岚山等最为著名,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决定了当地繁荣发展的渔业。
在古时候,农业盛行的年代,当地除了农业收入外,渔业十分发达,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以猎鱼为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
在渔民撒网、捕鱼、拉网、打桩等一系列劳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人力配合,为了保证每个人动作的统一,同时振奋人们的精神,会用当地的方言演唱一种号子,即渔民号子。
同时,渔民号子也是一种表演形式,在渔民自己的节日中,特别是在祭祀中会进行表演。
当然,大多数渔民号子没有具体的歌词,往往通过一些语气词组成,但是却能够使用当地的方言演唱,与语气词相互搭配,别有一番风味。
2 山东渔民号子的基本内涵山东渔民号子内容是多样化的,经过几十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从制作绳子开始,一直到收网归海。
下面就从由来、作用、音乐特点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2.1 成缆号过去渔民大于所有的船只主要是木船帆船,竹条、麻布以及棉条是制作缆绳重要的材料,用缆绳固定船只结构或船帆等。
岚山号子学习心得
岚山号子学习心得流传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一带的岚山号子是岚山渔民独创的一种“信天游”,是历代渔民在耕海牧鱼过程中统一劳作的“号令”。
岚山号子音调高亢、铿锵有力、旋律优美、有领有合、琅琅上口,既重现了岚山渔民平日生活的真实景象,又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有所升华,再现了岚山渔民在捕鱼劳作时驯海驭浪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感召力,在渔民中广为流传。
一、岚山号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演变千百年来,渔民以打鱼为生,在与风浪的搏斗中,需要用号子统一劳动节奏,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劳动号子。
岚山头村形成于明朝洪武年间,由此推算,岚山号子的形成,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
明代岚山渔船因随抗倭军队南下,清末岚山渔民号子又随商船远走大连、天津等地,吸收并融合了当地号子的一些优点,岚山号子便兼具了南、北海号的音调特点。
明清时期,在岚山头街道一带主要是以张、黄、徐、刘四大家族的渔民为代表。
能查到的主要传承人有:刘崇宽、张文森、杨学礼、张金生、刘克谱、杨克信、张祥书。
岚山号子为岚山渔民世代相传,并在传承中不断丰富提高。
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渔船已由过去的帆船全部改用成现在的机器动力船,机械化代替了过去的重体力劳动,人们可以从很多媒体渠道接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而对于号子这种古老而又简朴的音乐形式虽然感到新奇,但是没有人去刻意学习和模仿。
特别是青年人都不再想去学习,“岚山号子”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
目前,能够打号子的青壮年渔民已经很少,主要有张语书、张同书、杨洪勇、刘昌峰等。
2007年岚山号子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被列入日照市和岚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渐引起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关注。
早在20世纪50年代,岚山渔民号子多次参加了华东地区文艺调演;60年代初参加临沂地区文艺调演;60年代末,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专门邀请岚山渔民前去为指战员表演渔民号子;1983年,岚山头街道文化站站长周平和在街道里组织了一支岚山号子演出队;1990年,岚山渔民号子参加日照市春晚的表演并在央视“华夏文明五千年”栏目中播出;1996年,岚山号子演出队代表日照去潍坊参加山东省农民艺术节,岚山号子获得了“优秀演出奖”;2005年,岚山渔民号子参加央视“激情广场”演出;2006年,参加日照市申报联合国“新丝绸之路”明珠城市演出。
岚山号子的前世与今生
岚山号子的前世与今生文/林丽日照岚山,孕育于群山与大海间,在此居住的人们面海依山,在山雄海阔间耕海牧渔,创造出浑朴、率真、鲜明的风土民情和灿烂的海洋文化。
走在岚山的田野间,不时有大块麦田映入眼帘,麦田被夏季午后的阳光染得一片金色辉煌。
在这里的路上穿行,亦是穿行在清凉界里,因为越往南行,就越靠近大海。
千百年来,渔民劳作在茫茫的千重波涛之中,与惊涛骇浪搏斗盘桓,需要用号子统一劳动节奏,丰富多彩的劳动号子随之产生。
渔民号子具有凝聚集体力量,统PAST AND PRESENT OF FISHER FOLK’S WORK SONG IN LANSHAN○《岚山号子》在中央电视台《倾国倾城》日照主题晚会上演出。
Lanshan Work Song was performed on CCTV’s evening party Extremely Beautiful .五大文化·风雅日照ElEgant rizhao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压力的作用。
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渔民们那种契领身心、富有穿透力和表现力的喊号,与大海的涛声朝夕相伴、回荡千年。
渔民号子因地域和音质、声色不同,分为北海号和南海号。
北海号流行于大连、营口、烟台、青岛一带,曲调具有冀、鲁民间音调的特点;南海号流行于青岛以南的连云港、长江口一带的黄海沿岸,具有鲁南、江浙民间的音调色彩。
明代,因岚山渔船随抗倭军队南下,清末岚山渔民号子又随商船远走大连、天津等地之故,岚山渔民号子便兼具糅合了南、北海号的音调特点,加之岚山当地民风、语言的影响,因而造就出丰富多彩、刚柔相济、风格迥异的音乐特色。
总体来说,岚山号子具有音调高亢、铿锵有力、旋律优美、有领有合、朗朗上口的特点,有较强互动性和感召力。
在岚山,渔民被称为“下大海的”,船长被称为“船老大”。
在休渔期间,渔民会将船拉到岸上“上坞”(检修),并对出海捕鱼时用的工具进行修补或制作。
在加工、修补这些组成工具以及出海过程中,根据工序不同,逐渐产生了十几种不同的劳动号子。
浅谈“岚山渔民号子”的传承与保护
浅谈“岚山渔民号子”的传承与保护作者:王慧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6期摘要: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岚山渔文化,“岚山渔民号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岚山渔民号子”是渔民在撒网捕鱼的过程中统一劳作的劳动号子,是岚山渔民的“信天游”。
本文通过对“岚山渔民号子”的现状、价值等研究,探讨对“岚山渔民号子”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岚山渔民号子;现状;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135-01一、主要种类(一)成揽号。
旧时渔船的缆绳多用稻草、竹条、麻等原料纺成,三股为一缆绳。
拧绳用的纺车称“吊子”。
渔民伴着号子用吊子将绳绞织成缆。
(二)箍桩号。
桩是海上生产时用来固定渔网的工具。
用锤子敲打捆绑,边敲打边打号子。
要随着敲打的节奏打号。
(三)棹掉号。
海上风平浪静时,渔民划桨时所打的号子。
(四)打户号。
渔民在渔场打渔固定网具时,要把木桩打入滩中,成为“打户”。
这时演唱的号子称为“打户号”。
(五)溜网号。
溜网就是入网的鱼虾提出水面装舱的过程。
二、发展20世纪50年代,参加了华东地区文艺调演;60年代初参加了临沂地区文艺调演;60年代末,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邀请岚山渔民指导表演渔民号子;1990年,岚山渔民号子参加日照市春节晚会表演,中央七套“华夏文明五千年”栏目播出;2005年3月9日在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演出;2006年9月7日参加了日照市申报联合国“新丝绸之路”明珠城市演出;2007年6月参加了市政府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22届年会开幕式演出;2007年11月16日在浙江舟山群岛举行中国渔歌邀请赛上,《岚山号子》以其铿锵粗犷的曲调和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风格,勇夺“最佳号子王”第一名。
三、现状2007 年“岚山渔民号子”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岚山渔民号子的保护传承,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旅游产业发展浅析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旅游产业发展浅析徐琦(日照市岚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山东日照276808)摘要:大众休闲时代、航空高铁时代已经到来,旅游成为人民群众的刚性需求和生活■方式,旅游产业由由单纯的行业发展成为大服务业的综合性产业。
本文通过对岚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分析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岚山区未来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发展;项目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33-0108-03在我国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环境下,日照市在山东省率先提出实施“旅游富市”战略,并上升为全市“五大战略”(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富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之一,实行“工业强市”和“旅游富市”双轮驱动,打造新兴滨海休闲度假城市。
岚山区作为日照市第一个工业产值超千亿元和钢铁产业产值过千亿的区县、日照市工业产业主要支撑县,怎样在大工业环境下实施“旅游富市”战略、成功发展旅游产业,是本文调研重点,针对岚山区旅游资源、产业、现状进行调研,提出问题并建议。
一、资源优势分析1.区位优势。
岚山区地理独特,区位优越,海岸线总长25公里,总面积759平方公里,地处鲁东南沿海鲁苏两省三市交界处,东临黄海,南接江苏省连云港市,西临山东省临沂市,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岚山具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双重枢纽优势。
2.交通优势。
岚山区交通便捷,连接广阔,区内沈海高速、204国道、342省道、222省道纵横交错,青盐高铁过境并停靠岚山,日兰高铁日照——曲阜段已通车,坪岚铁路西行并入日照一西安线,可直通荷兰鹿特丹港。
距青岛、临沂、连云港等机场车程2小时,距日照机场仅半小时。
3.自然优势。
岚山区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海、茶、山资源得天独厚,南邻的海州湾是中国八大渔场之一,海洋捕捞能力居全省第二位,拥有阿掖山、磴山、马亓山、甲子山等自然山岳,是我国“南茶北引”最早最成功的地区之一,现拥有茶园15.6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的40%,目前已成为日照绿茶主产区、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
关于胶东渔民号子的探究的开题报告
关于胶东渔民号子的探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胶东半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一个渔业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
历史上,胶东渔民凭借着精湛的渔业技术和勇敢的精神,在海洋中奋斗,开拓出一片属于他们的海域。
在这过程中,渔民们不断创作歌谣,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在其中就有许多“号子”歌。
号子歌是胶东渔民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渔民们在漫长的航程中娱乐和减轻压力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现代化的来临以及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号子歌的传承和发展正在逐渐消失。
因此,对胶东渔民号子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1.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胶东渔民号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为后续的实地调查提供基础资料。
2. 实地调查,寻找当地仍然在演唱号子歌的渔民。
通过采访和录音方式,收集渔民口传的号子歌谣,并了解其演唱场合和社会背景。
3. 分析调查数据,结合历史文献,深入剖析胶东渔民号子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并对其传承和发展做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对胶东渔民号子的特点、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同时也可以记录下一些传颂已久的经典号子歌谣,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些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措施,使胶东渔民号子这一独特的文化形态得以传承发展,更好地贡献于中华文化的多元化。
四、论文框架第一章:选题背景和意义第二章:胶东渔民号子的起源和发展第三章:胶东渔民号子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第四章:胶东渔民号子的现状和问题第五章:保护和传承胶东渔民号子的对策和措施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最新-浅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吕四渔民号子》的历史渊源与保护价值 精品
浅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吕四渔民号子》的历史渊源与保护价值浪尖上开放的奇葩,非物质文化的瑰宝—浅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吕四渔民号子》的历史渊源与保护价值启东市文化馆袁水芳吕四古镇地处启东市北部,成陆于唐五代,古称东瀛洲。
它由长江泥沙冲积而成。
北宋年间,人们开始登上这块沙地,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四次驾鹤仙游此地,故得名吕四。
明、清时期,这里盐业、渔业兴盛,吕四便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的四大渔场之一。
千百年来,这里几乎所有的人们都以大海为生,以海洋捕捞为主业,他们潮起扬帆,潮落进港,搏击在天海之间,收获在风浪之中。
无边的大海赋予了他们宽阔的胸怀,如雷的惊涛炼就了他们洪亮的歌喉,为了船头船尾的联系,为了捕捞作业的协调,更为了抒发内心的情感,吕四独有的渔号就这样在船头、在海滩、在风口浪尖上诞生了,特有的海上生产、生活,加上吕四一带独特的民族风情,就这样催生出了独具魅力的《吕四渔民号子》。
《吕四渔民号子》是我国汉民族民歌的一种,广泛流传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有着极为坚实的生存根基和广阔的流传区域,今天,我们探寻《吕四渔民号子》的历史根源,寻找它的发展演变过程,重申它的保护价值,意在希望全社会都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非物质文化瑰宝。
一、《吕四渔民号子》的形成如同劳动产生了语言一样,吕四渔号也因为劳动而产生。
由于海上作业的特殊性,远古时期渔民们的劳动强度非常之大,如升帆,拨蓬,起网等,全靠人力而为。
为了渲泄沉重的生理与心理压力,释放自己、娱乐自己;为了激发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效率;更为了船头船尾的联系及捕捞作业的协调,人们便创造了没有文字、不同节奏、音调高亢的“吭唷、吭唷”歌——劳动号子。
《吕四渔号》种类繁多,有的高吭嘹亮,有的深情悠远,有的节奏明快,有的音节委婉,它演绎了多少代吕四渔民的恩怨情仇,喜怒哀乐,反映了吕四人热爱劳动,追求幸福的美好理想。
随着渔业生产和捕捞作业的不断完善和程式化,吕四渔号逐步形成了一套与劳作工序完全匹配的、十分完整的劳动号子,形象地反映了各种劳动的节奏、气势以及渔民齐心协力、不畏艰难的精神状态。
山东日照岚山渔歌号子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山东日照岚山渔歌号子的地域性特征研究作者:徐成龙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1期[摘要]号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作演唱,并直接与日常生活、劳动结合在一起的。
《淮南子·道应训》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动力之歌也。
”山东日照岚山渔歌号子是广大渔民在长期的海上劳动中创作出极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民间艺术,本文从岚山渔歌号子的形态、特点等方面入手研究,希望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尽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日照岚山渔歌号子;海洋文化;渔歌;传承保护日照,周为莒地,秦属琅琊郡,西汉置海曲县,三国魏时属城阳郡并于莒县,北魏置梁乡县。
隋时归莒县,属琅琊郡,唐、宋属密州。
宋元佑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日照之名始于此。
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始设日照县,属益都府莒州。
元明沿袭。
清属沂州府。
山东日照市位于黄海之滨、山东半岛东南侧翼,东隔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西靠临沂,北连青岛、潍坊,南接江苏省连云港。
岚山市位于日照市最南部,与江苏省赣榆县相毗邻,东南濒临黄海,西南方与临沂市相接壤。
蓝山湾海岸线长达25公里,与连云港以及海州湾相隔,为“小洋人大洋之咽喉”。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岚山号子吸收了各地号子的优点而极富地方特色,苏北地区在几百年前就流传一种“青口的棹,岚山的号”这种说法。
淳朴勤劳的岚山渔民在不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积累丰富的海上日常经验时,还创造了属于岚山渔民自己的艺术代表——岚山号子。
岚山渔民号子音调高亢,铿锵有力,旋律优美,有领有合,词句简洁,朗朗上口,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感召力,在渔民中广为流传。
岚山渔民号子无时无刻不在叙说着岚山渔民们平日生活的真实景象,同时又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有所升华,再现了岚山渔民在捕鱼劳作时驯海驭浪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渔民们用他们那终日捞网捕鱼、长满老茧的勤劳双手创作出了高于生活但却又源于真实的艺术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岚山渔民号子的发展现状及艺术特点作者:代琳琳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24期【摘要】日照岚山渔民号子是渔民在撒网捕鱼的劳动中逐渐发展形成的的劳动号子,它的形成离不开岚山地区特有的地域环境地理及当地渔民直率豪爽的性格。
淳朴的岚山渔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劳动经验,而且经过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劳动号子,起到了为渔民调节体力、解除疲劳的作用,并且在多人劳动中起着组织劳动、指挥劳动、鼓舞士气的作用,这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本文围绕岚山渔民号子的表现形式、节奏特征、旋律特点、歌词特点、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和说明,并对传承问题进行阐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岚山;渔民号子;发展;艺术特点我国的民间音乐是劳动者的血汗搅着泪汗的结晶和升华,是民族音乐中的一颗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也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它以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浓郁的地方特色、多样的色彩风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它产生并应用于实际生产劳动中,具有协调劳作、振奋人心的作用。
它的音乐坚实有力、粗犷豪迈,与劳动关系十分密切,音乐节奏和劳动节奏紧密结合。
渔民号子一般在实际的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
由于船上劳动不同,水路和气候情况不同,因此在全国不同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渔民号子。
日照岚山渔民号子作为海文化的独特风景在艺术工作者和政府的保护中对传统的岚山渔民号子给予加工和创新,在实用性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点,使它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发展传承,它是我国艺术的宝藏,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一、岚山渔民号子的发展及演变日照岚山东临黄海,海岸线上渔村密不胜数,民间历来有祭海、祭潮、行船、捕捞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习俗。
岚山的渔民们常年生活劳作在海上,不但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发展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民族艺术。
大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由此海文化随之产生,与海的文化息息相关的就是渔文化,而谈起渔文化,岚山渔民号子无疑是最独特的一道风景。
岚山渔民号子被形象的称为岚山渔民的“信天游”,是当地渔民在撒网捕鱼的劳动中逐渐发展形成的的劳动号子。
质朴的岚山渔民在长期的劳作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而且经过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自己的劳动号子,这既是岚山渔民辛勤劳动的缩影,又在艺术层面得到升华,再现了岚山渔民在捕鱼劳作时乘风破浪的澎湃激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岚山渔民用他们那长满老茧、终日劳作的双手创造了岚山渔民号子这宝贵的艺术形式。
岚山渔民号子记载了千百年来在海上劳作的渔民们,这种帮助渔民劳动的号子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早在20世纪50年代,岚山渔民号子多次参加了华东地区文艺调演;60年代多次参加临沂地区文艺调演;60年代末,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邀请岚山渔民指导表演渔民号子;1990年,岚山渔民号子参加日照市春晚的表演并在央视“华夏文明五千年”栏目中播出;2005年3月岚山渔民号子参加央视“激情广场”演出;2006年9月7日参加日照市申报联合国“新丝绸之路”明珠城市演出;2007年6月参加了市政府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22届年会开幕式演出;同年8月参加了2007中国水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均获得高度评价。
已搬上舞台的岚山渔民号子,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有了创新和突破,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呐喊而是加上舞台上的艺术性,结合简单的劳动中的动作,道具和伴奏的烘托,更加散发着魅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新的表现形式既是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创作,又是渔家号子的的再加工,让人们在了解渔民号子的同时也欣赏到了具有音乐观赏性的渔民号子。
二、岚山渔民号子种类及其作用岚山渔民号子形式多种多样,具有简明朴实、生动灵活且实用性强的特点。
根据捕鱼劳动的先后次序,形成相对固定的套式,主要有成缆号、箍桩号、拿船号、推关号、撑篷号、撑篙号、棹棹号、打户号、悬斗号、淘鱼号、溜网号、点水号等,有了号子大家就有了统一的步调,几十个步伐一致,协调动作,保证一齐用力,这样才能把船推出海,才能把海货收获起来。
由于岚山渔民在出海时是六七人一条船,所以岚山渔民号子一般也是六七人同喊。
在劳作中,号子调越高越有劲,演唱形式表现为:一人独唱、二人轮唱、多人齐唱、一领众和等,它是与不同的作业形式相适应的,一般采用“一领众合”式,即一人领唱,众人跟随应和,或者众人领唱,众人跟随合唱。
如:领)喂嗨……(合)嗨!(领)喂嗨……(合)喂呀嗨!(领)喂嗨喂上来嗨!(合)喂上喂哟喂嗨!(领)喂喂哟喂哟嗨!(合)喂来喂哟来嗨!领唱者可以跟随风势或劳动形式自由编曲,控制曲调的高低,层层起伏,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三、岚山渔民号子音乐分析(一)节奏特征岚山渔民号子通常以二拍子为主,二拍子的歌曲强拍出现的周期较短,使得歌曲具有一种铿锵有力的特点。
岚山渔民号子的节奏与生产劳动的有密切的联系,即劳动的特征能决定号子的节奏特征,劳动也会伴随着节奏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在岸上整网时演唱的号子,劳动强度不是很大,那么他演唱的号子的节奏也不是很突出,节奏一般比较规整,有时出现长节奏音型,有力度有间歇,响亮而悠扬。
快速的淘鱼号需要动作快速,所以他的节奏就比较鲜明。
拉网的时候,作业力度较大,节奏规整,铿锵有力,强弱对比更加明显,劳动场面热烈,气氛积极,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还要达到动作协调的目的。
搬运的时候由于劳动强度大,这时的号子节奏顿挫明显,气氛热烈,富有激情,一般能体现渔民不怕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
打夯时一般劳动强度较小,这时的号子节奏较缓和清水,旋律感稍强。
所以号子虽然简单,但它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因为这才是真正劳动人民力量和精神的体现,这种强烈的力度深刻表达了音乐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二)旋律特点岚山渔民号子旋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它与方言语音结合紧密,旋律表现很生活化,没有严格的结构规律,善于变化,对于各种不同内容、唱词、演唱场合与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渔民号子由于是渔民在从事劳动生产时候集体演唱的,所以音调较为单纯。
号子的旋律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力感和动感上,音程跨度不大,欣赏号子时要注意体会它的律动性及固定的节奏和粗犷的音调。
有时在劳动中为了振奋精神,调动情绪,也常出现高亢激烈的歌腔旋律音调,比如,架船迎风破浪,面对茫茫大海时旋律高昂,有的轻缓、有的低沉、时长时短、时紧时松。
岚山渔民号子以其优美旋律和独特韵味构成了日照渔民文化的重要部分。
岚山渔民号子在演唱时含有原生态唱法的歌唱性,又有召唤力,音调刚劲洒脱,曲调时高时低,吆喝声呐喊声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穿透力。
旋律相对来说比较灵活、自由,领唱者可以即兴编词编曲,也可以突然升调集中渔民的注意力,这种领头号召的特点,气势豪迈,激昂澎湃,对其他劳动者起到提醒的作用。
同时,其他劳动者附和的时候音调沉着,刚劲有力,音乐较固定规则.常常是同一个音的重复,或者是运用模仿重复领唱的旋律,又或是将领唱音调加以拓展。
一般为人熟知的就是一些呐喊似的渔民号子。
喊号子必须用上力气,不然喊不出味道。
在劳动强度较小时演唱的号子,多是优美动听、曲呈婉转的曲调,这充分体现了号子调解精神、舒缓压力的作用。
可以想象在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劳作,收完网,渔民们坐在船舷上,迎着晚霞,高唱悠扬的号子向家的方向驶去,是多么唯美的一幅画面。
(三)歌词特点岚山渔民号子的歌词比较简练,因为渔民号子是团结人心的一种方式,在捕到鱼时,由一个渔夫做独唱,先独唱一句后面的人跟一句,这就形成了渔民号子的歌词一般以劳动呼号用语为主,间有简短指挥劳动的词句出现在领句中,而且运用大量名词、数词、动词和助词,用几乎是白描的清平手法来进行表现。
歌词中也多以短语和衬词等爆发性较强的形式架构,而且对主要词语的多次重复,特别是大量助词的重复,以此来表达劳动者的情绪和状态。
虽然岚山渔民号子的内容基本都是“哦,嗨,喂”之类的虚拟语气叹词,但就是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字渲染出了渔民敢于与自然抗争的蓬勃心境。
即便是白话的歌词,一旦配上老渔民的即兴表演,花腔高音和尾声的配合,也能体现渔民欢快的心境,道出生活的美好幸福。
四、结语岚山渔民号子是岚山的劳动人民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表现自己的意志,即兴编创、口口相传的方式唱给着自己的歌,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不仅具备文化价值,还有开发价值。
岚山渔民号子有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如果合理开发,组织农闲的渔民在旅游区喊唱,重现过去乘风破浪的生产面貌,必能成为日照旅游新名片。
虽然现在的科技发达了,机械自动化也都很普及,用不着渔民靠人力操纵捕鱼,号子已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
但是号子作为一种曾经的文化现象是不应该丢的。
就岚山渔民号子来说,只剩下老一辈的在唱,年轻的一辈已经没有几个关注的了,我觉得在保护民间中必须要很好的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音乐教育应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普及一些民间音乐知识,让学生喜欢上民间音乐,培养他们如何欣赏音乐的同时加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近年来,岚山渔民号子的保护传承,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岚山头街道为岚山渔民号子的保护传承每年投入资金10余万元,并加强渔民号子传承的宣传,经常组织渔民号子演出,增加人们对地方文化的认识。
日照市也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逐步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其中,岚山渔民号子已经列入山东省、日照市和岚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申报第二批国家级名录。
同时,也出版了一系列图书,《遗韵采撷》是在整理了全市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础上编辑而成,里面详细讲述了岚山渔民号子的艺术特征,全面体现了日照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内涵及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我们相信随着国家和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管加强,岚山渔民号子一定能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1]郑玉霞.遗韵采撷[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2]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李北达.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2006.[4]张蔚.民俗.文化.传播丛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5]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江明敦.中国民族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作者简介:代琳琳(1988—),女,汉族,山东省日照市人,中级,音乐学学士,单位:日照三中,研究方向: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