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9-2018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包括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15: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15: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题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2018·河南鲁山一高月考)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

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这里的“起义”指的是()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D.秋收起义『解析』据“周恩来”“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可知,这次起义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所以『答案』选A项。

『答案』 A2.“八七会议”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前进的方向”是指()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B.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D.依靠群众,继续北伐,领导国民大革命『解析』“八七会议”的内容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起义,故选C项。

『答案』 C3.(2017·广东佛山高一期末)1926年,毛泽东指出:“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毛泽东()A.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B.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放弃发动工人参与革命D.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解析』据材料“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可知,毛泽东看到农村革命的重要性,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故A项正确。

『答案』 A4.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

”这反映出()A.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B.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D.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苏区人民努力生产(生产积极性)和对红军的支持(革命积极性),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实行土地革命的结果,故选B项。

高中历史必修一导与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高中历史必修一导与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中国土地革命时的形势,剖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正确性。

(2)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由此探究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

【课前知识梳理】一、南昌起义1.背景: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的重要性。

2.经过:(1)概况:1927年8月1,南昌,周恩来、贺龙(2)结果:起义成功后,按预定计划南下。

3.影响:①打响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1927.8.7 汉口)(1)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错误;确定开展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2)意义:给中国共产党指明前进的方向2.“工农武装割据”(1)内涵: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2)活动:①武装斗争——秋收起义(1927年秋,毛泽东)影响:起义后,毛泽东率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

②土地革命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意义: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③根据地建设毛泽东还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毛泽东领导根据地军民取得次反“围剿”的胜利,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3.建立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冬)制定了,定都;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三、红军长征(1934.10—1936.10)1.原因: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本——“左”倾错误2.经过:(1)开始:1934.10(2)转折——遵义会议 1935.1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附课堂练习及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附课堂练习及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附课堂练习及答案学习目标:1、识记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三次“围剿”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长征的历程等基本史实。

2、理解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长征精神的内涵。

3、认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道路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发展、具有创造力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强保证。

学习重点:遵义会议学习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学习方法:学习本课在注意国共关系发展主线的同时,要适当了解与此同时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激化的同时,国民党与中共对日政策以及由此影响下国共关系的微妙变化。

知识链接: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是怎样一步步走出低谷,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后来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知识导学:A级知识点一、南昌起义1、背景: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

2、经过:(1)时间:领导人:、等(2)结果:3、影响:第一枪;建军①打响了的第一枪②标志着、创建的开始。

(如何才能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呢?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新的探索。

)A级知识点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1)时间、地点:、(2)内容:清算,确定总方针,决定。

(3)意义:给中国共产党指明前进的方向2、秋收起义时间、人物:、影响: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开展;还领导根据地军民。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内涵:、、(2)影响: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根据地,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

4、建立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背景:、领导红军粉碎三次“围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高中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997年,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解析:从题中“军旗升起的地方”可作出判断。

A项是秋收起义部队的旗号;B项是南昌起义的意义,但与题干不符;D项是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始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

答案:C2.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它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是( )A.南昌起义B.三湾改编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解析:抓住材料中的“红军荟萃井冈山”,就是指红军到井冈山会合,即井冈山会师。

答案:D3.观察下图,下列对图中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A.位于今江西省的瑞金市B.见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C.反映了国共合作的成就D.体现了农村根据地的成长壮大解析:图示中的机构成立于1931年,而国共合作在1927年就破裂,故C项叙述错误。

答案:C4.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D.国共两党合作解析:中国独特的革命道路是相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而言的,俄国走的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中国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答案:C5.有人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分成前14年和后14年,因为在此中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是指( ) A.遵义会议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中共一大解析:根据题干“前14年(即1935年之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

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单项选择题: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重要的认识是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C.建立并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2.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B.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受王明“左”倾错误影响D.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3.1927年,毛泽东写过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奠定了新型的人民军队的基础C.标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D.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5.下列不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前提条件是A.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C.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D.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6.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充分体现这一原则的是下面哪项措施?A.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C.根据地经济建设 D.开辟井冈山根据地7.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的最基本的条件。

”这句话说明了A.土地国有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B.实现工农武装割据必须占有地盘C.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D.中国革命必须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B.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9.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且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A.敌我力量比较悬殊 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10.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指A.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B.从共产国际的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C.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D.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转向胜利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伍修权同志曾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会议开始还是由博古主持,他坐在一张长条桌子中间的位置上……在报告中,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题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题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二零一一年《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

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主要理由是A.遵义会议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B.遵义会议制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C.遵义会议事实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D.遵义会议结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遥控【答案】D2.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在谈到某事件时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开展土地改革B.进行万里长征C.工农武装割据D.进行抗日战争【答案】B3.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历史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答案】D4.为纪念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该会议是指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答案】B5.一九三五年10月,毛泽东写下著名的诗歌《七律·长征》,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诗歌的最后一句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歌中的“三军”是指A.红一方面军B.红二方面军C.红四方面军D.三大主力红军【答案】A6.“‘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

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

”下列符合“燎原”之势的是A.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C.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D.南昌起义打响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答案】B7.一九三零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

【导与练】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导与练】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7·湖南益阳期末)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

由于这些不足,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

这里的“不足”应指( )A.“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B.共产党没有掌握革命领导权C.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共产党没有创建革命军队解析:C 南昌起义时中国共产党仍然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在敌人大城市发动武装暴动,没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尚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A、B、D三项与当时的史实不符。

2.“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南昌起义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八七会议”解析:C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而中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2017·天津滨海期末)“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是毛泽东的诗词,写于1928年秋。

据此推断该诗词是( )A.《沁园春·长沙》B.《清平乐·六盘山》C.《西江月·井冈山》D.《忆秦娥·娄山关》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内容,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C项正确。

4.“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

2019届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2019届高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单选题1.中共中央在某一时期郑重宣布:“……(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一时期应是()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国民大革命和土地改革时期,中共均曾遭受重大挫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①均表现为党领导厂的人民军队遭受重大损失②都是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强大所致③都是由于党内出现了严重的机会主义错误④都是由于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所致⑤均在毛泽东等的正确领导下转危为安()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3.某校学生会计划假期组织一次“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活动,特意向同学们征集旅游路线的设计方案。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不应选择的地点是()A.江苏南京B.江西瑞金C.贵州遵义D.甘肃会宁4.“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六盘山上红旗展……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此歌词反映了()A.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B. 中央红军克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C. 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D.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西北地区的进攻5.1931年全国性水灾,死亡人数达360万。

1995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8亿亩,因灾死亡5千多人。

这说明()A.自然灾害破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B.中国幅员辽阔,大面积灾荒很正常C.灾荒造成了人口大量死亡和社会动荡D.灾荒频发的直接、重要原因是政治腐败6.美国人威廉・莫尔伍德形象地说:"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

埃德蒙兹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如果没有长征,中国今天就不是共产党的天下。

"两位所指的是()A. 肯定长征锻炼了革命力量B. 长征使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C. 长征使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D. 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一定的基础7.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 第四单元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 第四单元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其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建立农协政权。

该决议反映了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

中共认识到农民革命的重要C。

红军在陕北的力量发展壮大 D.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确立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下列选项对该事件描述正确的是()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C.表明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D.表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3、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A.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B。

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D。

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4、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冯的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创造农协政权,推翻冯的统治;党到国民党军队中去,加紧培植革命的军事基础。

这些决议出台的背景是A。

中共八七会议的召开B。

南方工农武装运动蓬勃发展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5、纪念章中存留着回忆。

如图所示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准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6、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代表中共湖南省委致中央的信中说:“中国客观上早已到了1917年”,“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

【导与练】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导与练】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高中·历史
【问题】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出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 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 【解读】 据1927年秋收起义的革命形势、井冈山道路的内容进行理解。 【结论】 “坚定信念”: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 山,继续革命,对革命充满信心;“敢闯新路”:抛弃城市中心论,创立第一 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革命道路;“依靠群 众”: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一切反封建因素。
高中·历史
三、红军长征
1.原因:“左”倾错误导致第 五 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过程 (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2)遵义会议 ①时间:1935年1月。 ②内容: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 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③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 毛泽东 为核 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高中·历史
(2)概况 ①起义军进攻 长沙 受挫。 ②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 ③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 3.“工农武装割据” (1)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根据地建设 ①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 据地。 ②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③政权建设:1931年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政府在 瑞金 成立。 (3)武装斗争: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高中·历史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高中·历史
素养落实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7
功绩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田分地”是哪一重大行动?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探 索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答案】(1)分配土地的办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核心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2)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 侵略。 功绩: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 (3)行动:土地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的信息归纳回 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农民平均主义角度回答。
1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历程,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关键在于考生在复 习中要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厘清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如本题只要学生 在复习中理清了中共党史的脉络,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3.下图所示是江西省遂川人民 1928 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 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你分谷子我分田。过新年、过新年, 你拿斧头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打了土豪分了田。 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你分谷子我分田。过新年、过新年, 你拿斧头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打了土豪分了田。 ①红军长征的到来 ②土地革命的开展 ③红色政权的建立 ④人民的喜悦心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二、非选择题(每题 12 分,1 小题,总共 12 分.) 13.中国近代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积极领导和参与民主革命,提出了自己的主 张并加以实践。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 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 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 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材料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 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 年) (1)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办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办法体现的核心思 想是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在民族方面的革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最大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题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题

【金版学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一、“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探索1.武装起义。

(1)背景。

①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②1927年8月,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2)南昌起义。

①概况:1927年8月,周恩来、贺龙等领导。

②结果:占领南昌城,南下受挫。

③意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秋收起义。

①概况:1927年9月,湘赣边界,毛泽东领导。

②结果:进攻长沙失利后转向农村,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建设。

(1)概况: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起点,在南方建立了10多个革命根据地。

(2)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3)政权建设: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3.土地革命。

(1)主要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意义: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有利于巩固根据地。

4.武装斗争:红军反“围剿”(前四次胜利,第五次失败)。

【问题导思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目标有何相同之处?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失利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相同之处:都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

失利原因主要在于力量对比的悬殊。

失利说明中共还没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预习检测1】毛泽东的《西江月》(1927年)中写道:“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是(A)①开展土地革命②武装反抗国民党③纠正“左”倾错误路线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A.①②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史实1927年秋收时节指的是中共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领导的工农武装起义:秋收起义。

故选A项。

二、红军长征1.原因:“左”倾军事路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目的:保存实力,实行战略转移。

3.过程。

(1)开始: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

2018-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2018-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2019年题组1.(2019·广东文综·16)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

“左”倾错误的表现有( )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红军长征前的左倾错误【解析】“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可知反对资产阶级尚不是正确的。

故选A。

【答案】A2.(2019·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井冈山道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结合1928年这一时间信息,并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当时中共六大认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不足以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必须要联结““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

这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选择B项。

其他三项均对材料理解片面。

【答案】B2019年题组1.(2019·北京文综卷·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是1945年之后的称谓。

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训练卷

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训练卷

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训练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毛泽东曾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体现了“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是A.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任务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正确处理农轻重比例的问题D.“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答案】B2.(2019年天津卷文综历史9)“(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

”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下图中A.①B.②C.③D.④【答案】D3.毛泽东曾指出: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创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借以长期战争中逐步B.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C.使朱毛逐斩成为时代称谓D.星星之火已成为燎原之势【答案】C7.1934年11月,北平政务委员会秘书长何其巩向蒋介石建议:有计划地网开一面,迫其出窜,在追剿中予以节节之击灭。

川滇黔三省,人口众多,形险而地腴,足为国防之最后支撑点。

宜乘“赣匪”西审之时,力加经背。

蒋介石赞同了这一建议。

材料表明A.西南地区在军事斗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B.国共矛盾已不再是当时的最主要矛盾C.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已宣告失败 D.国民党内派系斗争削弱“围剿”力量【答案】A8.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理解错误的是A.根据国情,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奋斗目标B.走“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C.形成了独立自主解决本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D.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答案】A9.党史研究专家何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是在红军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召开的,标志着中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从此中国革命中一个杰出人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2015年5月9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了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莫斯科红场阅兵仪式 ,展示了我国作为和平大国的国际形象 ,这支军队创立于(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解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题关键 ,它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都是同盟会领导下的起义 ,参加者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排除A、B两项;秋收起义发生在南昌起义之后 ,排除D项【答案】C2.某游客在浏览周恩来纪念馆时拍摄了周恩来曾穿戴过的一套服装。

这套服装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立人民军队的历史见证。

据此分析周恩来曾穿戴这套服装参加了( )A.中共“一大〞 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解析】选C 结合关键信息“周恩来〞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立人民军队〞可推理出 ,周恩来曾穿戴过这套服装领导了南昌起义 ,答案为C。

【答案】C3.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必须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解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 ,其原因在于片面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 ,即先进攻城市再由城市领导农村 ,没有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

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深刻教训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革命道路 ,应选C项。

【答案】C4.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开展 ,其根本措施是(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方案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解析】打土豪、分田地是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重要内容。

农民的支持和参加是根据地和红军开展的主要条件 ,因此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是根本措施。

【答案】D5.李立三曾说 ,南昌暴动在广阔群众没有出路的时候 ,在全国树立出新的革命中心。

必修一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的习题及答案

必修一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的习题及答案

必修一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的习题及答案国共的十年对峙是必修一历史第15课的知识点,做习题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一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的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一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的习题(一)知识掌握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武装起义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2.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左”倾错误在中央占统治地位C.蒋介石的兵力强大D.红军要转移到陕北根据地3.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

这表明中共( )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B.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受王明“左”倾路线影响D.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二)能力提高1.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主要认识是( )A.必须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B.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C.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D.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2.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中共政治上日益成熟的十年。

“成熟”表现在( )①探索出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②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战无不胜③多次纠正机会主义错误,使革命转危为安A. ①②③B. ①②C. ②③D. ①③(三)延伸拓展1.我国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影响B.北方是军阀统治的中心C.近代革命是从南方开始的D.红军的领导人主要是南方人2.毛泽东说:“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最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对这一论断的正确理解是( )①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封建地主阶级②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是互相关联的③农民反帝反封建的态度最坚决,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④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D. ②④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选举的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B.陈独秀C.王明D.博古(四)模拟练习1.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发生的变化有( )①活动中心从南转向北②自身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③工作重心从城市走向农村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②D. ①③2.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取消了李德、博古的军事指挥权C.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D.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3.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B.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进攻与经济封锁C.动员广大农民支持革命,参加革命,反对国民党反动派D.扩大中共在农村中的影响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改变,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

高中历史 4_15 国共的十年对峙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4_15 国共的十年对峙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标语口号对特定时期的革命斗争起了促进作用。

“打倒反革命的新军阀蒋介石,打倒假革命反革命的汪精卫,继续完成国民革命”。

上述口号所鼓动的革命事件是A.中共一大 B.国民革命军北伐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2.南昌起义前夕,中共宣言称:孙中山之光荣的旗帜永久是在革命的民众、工农兵小资产阶级广大的群众方面,决非反动的妥协的伪国民党所能盗窃的。

中国几万万的民众始终要认得真正革命的国民党的旗帜,始终知道中国共产党永久站在国民革命的最前线。

这反映出中共A.明确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B.希望争取更多的国民党革命者C.希望再次与蒋介石合作 D.没有认识到国民党的反动面目3.南昌起义之后,有的战士说出“什么革命?大家不过跟着走到汕头,好有出路”,“这是叶挺、贺龙想做军长、总指挥罢了”之类的话。

这反映出A.中共对起义的宣传不足 B.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动力不足C.南昌起义失败的必然性 D.中共内部革命策略存在分歧4.中国共产党的某一次会议通过的《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利用今年秋收时期农村中阶级斗争剧烈的关键”,来发动和组织农民举行秋收暴动。

这次会议是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5.有一首山歌唱道:“朱毛红军到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

”与这首山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 B.井冈山的斗争C.南昌起义 D.八七会议6.观察下列地图,地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是A.中共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B.打倒列强、除军阀C.革命军队的创建和发展 D.红军战略转移7.毛泽东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办法。

我们到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到那儿去当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走A.统一战线道路 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C.城市中心道路 D.国共合作道路8.20世纪30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练习):_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练习):_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基础巩固1贺龙说:“南昌起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胜利。

”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B.北伐战争胜利C.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D.红军长征取得胜利解析根据“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故选A 项。

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A2某同学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政治大纲》,封面上有“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日”“琼崖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出版”等字样。

通过阅读该书他可以了解( )A.革命统一战线的来龙去脉B.“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创举C.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支持答案B3油画《井冈山上》描绘了毛泽东率军队到达井冈山的场景。

当时毛泽东在井冈山重点思索的是( )A.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如何把苏联的指导落到实处C.如何尽快建立新统一战线D.如何尽快同党中央取得联系答案A4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王明等人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其错误产生的根源是( )A.完全听命于共产国际的指导B.完全否定毛泽东正确的军事和政治路线C.顽固坚持苏联式的革命道路D.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答案D《闪闪的红星》电影海报5《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曾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的偶像,年仅十岁的潘冬子一心要参加红军,参加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根据地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红军,主要是为了( )A.表明革命的决心B.为根据地经济发展赢得稳定环境C.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答案D6“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朱德这首诗缅怀的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答案D72016年暑假,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某学校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他们沿着当年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经过下列重要景点的先后顺序应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①④③②答案B8“陕北出了个刘志丹,红旗一举半边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2017·湖南益阳期末)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

由于这些不足,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

这里的“不足”应指( )
A.“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
B.共产党没有掌握革命领导权
C.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共产党没有创建革命军队
解析:C 南昌起义时中国共产党仍然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在敌人大城市发动武装暴动,没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尚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A、B、D三项与当时的史实不符。

2.“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
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八七会议”
解析:C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而中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2017·天津滨海期末)“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是毛泽东的诗词,写于1928年秋。

据此推断该诗词是( ) A.《沁园春·长沙》 B.《清平乐·六盘山》
C.《西江月·井冈山》
D.《忆秦娥·娄山关》
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内容,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C项正确。

4.“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

”材料中“我们的队伍”( )
A.出师北伐
B.开始长征
C.奔赴抗日前线
D.奔赴南昌发动起义
解析:B 从材料“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苏维埃”等信息可知,“我们的队伍”是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等地开始长征,B项符合题意。

5.(2017·湖北天门期末)“此事将毛泽东造就成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毛把一个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加以锻造,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队伍。

”文中的“此事”是指( )
A.大革命湖南农民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C.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D.八路军深入敌后战场
解析:C 依据材料“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等可知毛泽东从“此事”中掌握了军队的领导指挥权,军队在“此事”中也得到了锤炼,故“此事”应指长征,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

”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数次的斗争。

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

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

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

”6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立三路线”。

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三个多月,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
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全面抗战的兴起。

(1)对比指出材料一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阐述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分析理解能力。

第(1)问,“主张”主要从对革命中心的不同认识来分析两者的不同,“地位”主要体现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上。

第(2)问,根据材料所述的“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来回答。

答案:(1)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由于犯“左”倾错误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城市中心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该道路被放弃。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