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平均分例1例2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例1.例2
说一说:下图的分法,哪个是平均分的?
(
)
(
)
(1)
√
(2)
(3)
×
√ (4)
×
×
(5)
(6)
√
(7)
×
例2 把15个
平均分成5份
你是如何分的?
分法一:把15个
一个一个的分
分法二分?
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
2 )个面包
把 6 个桃平均分在 3 个盘里,每盘( 2 )个。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 均 分(1)
学习目标
•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了解平均分的概 念,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 • 通过具体操作平均分,培养学习的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
明天二(1) 班去春游,咱们今 天去看看他们都准 备了些什么。
仔细观察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你是如何分的?
把12个篮球平均分成3组。说一说你 是怎样分的。
6
目标检测:
9
3
智慧屋
还是12瓶矿泉水,将它们平均分,有几种 方法?要求:不能重复,并且一个不漏的 摆出来。
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做 平均分。
你有什么 收获?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公开课教学设计_2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42页例1例2,第43页“试一试”“想想做做”。
学情分析:“分一分”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所以学生对它比较熟悉,也积累了一些的生活经验。
对于“平均分”这个数学名词学生可能生活中不常用,但学生知道什么叫“同样多。
比较容易解读什么叫平均分,并根据分的结果来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但学生对于“每几个一份”与“份数”的概念容易混淆,让学生按照要求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困难。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把一些物体按照每几个一份地分。
教、学具准备:12根小棒、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1、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看过熊出没吗?喜欢吗?大家看,熊大和熊二,摘了一些桃,大家数数有几个。
他们想把6个桃分成两堆,一只熊一堆,可以怎样分?2、展示学生对“分”的认识。
让学生先用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分法。
(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3、初步认识“平均分”。
(1)出示熊大和熊二的分法。
熊大和熊二是这样想的。
熊大:熊二的一堆2个,我的一堆4个。
弟弟让哥哥理所当然。
熊二:熊大的一堆1个,我的一堆5个。
哥哥让弟弟天经地义。
(2)还有的小朋友是分成两堆都是3个,出示两堆都是3个的分法。
(3)分类、比较三种分法。
观察:6个桃分成两堆,老师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分法。
你能按每份个数的情况,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为什么这样分?哪一类是每份同样多?(4)指出什么叫作平均分。
小学二年级〈分一分〉教案(详案)
分一分教者:杨梅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期数学,第五单元教科书71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四第3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概念。
2、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平均分。
寻找“平均分”的方法,为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作准备。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4、在课堂中渗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安全及整理物品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磁性教具(葡萄串、盘子)。
学生用学具(五角星、小棒、葡萄串),教学过程:一、导入:(预备三分钟,进教室)你们好,今天非常高兴能给在座的小朋友上课,你们高兴吗?先作一下自我介绍,我姓何,那你们可以叫我….(何老师),我是二年级三班的数学老师。
何老师知道我们四班的小朋友呀特别听话,特别能干,是不是呀?那这堂小朋友们就好好地表现给老师们看一看,好不好?一二三(坐端正)老师喊123的时候,小朋友们应该怎么样呀?(坐端正)对了,好,等会我们就来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最守纪律表现最好。
先静息好准备上课。
(上课问好)小朋友们,大家是不是都很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呀,这非常好,但老师也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要到宽敞的地方参加活动,就像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一样。
(出示主题图)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2、(指着图)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30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几人?5人一组,可以分几组?该怎么分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分一分。
(板书:分一分)二、理解平均分,(一)教学例11、先看这道题,(出示例子和6个五星图)读题,有6个五星分成2堆,有几种分法?分成2堆也就是分成2份,现在请每个同学拿出(老师帮大家准备好的)六个五角星,动手分一分。
咱们来比一比谁的分法最多。
2、小朋友们很快就分好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根据学生说的在投影仪上演示,(分成3个和3个),哪些小朋友是这样分的,举手给老师看看。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平均分》示范课教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平均分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的内容,是“数与代数”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分类知识和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的教学,它是学习除法的基础,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除法含义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
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为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教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和方法。
2.关注“平均分”的过程,会用图画、语言、操作等方式表示平均分的意义。
1/ 83.通过分的过程,能理解等分的意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进行平均分。
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一共有几颗糖?你是怎么想的?2、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馆,要把东西分一分。
老师这有6颗糖,这样吧,聪聪和明明是我学习的助手,我要把6颗糖和他们一起分享。
教学例1:2/ 81、提问:把6颗糖分成3分,可以怎么分?2、教师巡视学生分的结果。
3、观察3种分法,引出平均分。
第一种:4 1 1第二种:2 1 3第三种:2 2 2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分法,为什么?哪一种更公平?4、小结:第三种分法,就是每盘都是2颗,这样的话,很公平。
像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叫它“平均分”。
出示小飞飞的话“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读一读。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均分。
(揭示课题:平均分)6、巩固练习:3/ 8一做”2,思考并填空。
教学例2:1、出示题目: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一)》名师教案
《平均分(一)》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9页例1、例2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1--4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
学习除法,首先必须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
课本在例1中“分一分”的情境中,使学生通过3种不同的分物方法,在对比中突出同样多的分法,在直观中认识,抽象出“平均分”的含义;在例2 的学习中,既关注到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又关注了通过操作后得到的结果。
(二)核心能力在“分一分”的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平均分”的过程,既注重动手操作,又注重了用数学语言描述,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培养了数学表达能力。
(三)学习目标1.借助“分一分”的活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学习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五)学习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结果。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平均分(一)》名师教学课件、《平均分(一)》巩固练习、《平均分(一)》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一)课堂设计1.导入师:(出示准备出游食品主题图)看,向阳小学二(1)班的同学们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老师和家长们准备了一些食品,你能说一说,都准备了什么?师:这么多食品,要怎么处理?你有什么建议?师:把这些食品分给同学们,你有什么分东西的建议呢?师:请你认真观察,图上的同学们分东西时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借助出游一起分东西的情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为引进“平均分”做了铺垫,同时又积累了分东西的经验。
】2.问题探究(1)平均分的含义师:把这些糖分成3份,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拿出你的糖果分一分。
学生摆糖果,动手分。
全班交流,学生演示。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把这6块糖分成了3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分的结果。
出示下图:师:这3种分法,哪一种最公平?师:这种分法为什么公平?师:像这种,每一份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除法(一)平均分
平均分
继续
学习任务
例
1
认识平均分
试一试 想想做做 例
4
例 2 用每几个为一份 的方法平均分 试一试 想想做做 例 3 把东西平均分成 几份的方法平均分
两种方法平均分
想想做做 小结:平均分
继续
2
4
3
3
1
5
每堆都是2个:
每堆都是1个:
分成3堆
分成6堆
返回 继续
2
2
2
2
2
分成4份
4
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叫做平均分。
返回 继续
2
2
2
2
2
2
3
3
3
3
分成6份 4 4 4 6
分成4份 6
分成3份
分成2份
返回
继续
5个
4个
3个 3个
3个
不是平均分
是平均分
5
3 3 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叫做平均分。
返回 继续
5
3
3
3
3
3
分成5份
返回 继续
每份4个桃
4
把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也叫平均分。
返回 继续
每份6根
每份4根
每份3根
想一想: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 2 )根。 如果平均12份,每份是( 1 )根。
返回 继续
3
3
返回继续22返回继续平均分成3份,每份( 5)个。
平均分成5份,每份(3)个。
想一想:平均分成15份,每份( 1)个。 把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也叫平均分。
返回
继续
4个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单元 1平均分-人教版
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一)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平均分(一)。
(教材第7~9页例1、例2)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了解“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
2.让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通过活动操作,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圆片。
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了,看看他们在忙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主题图)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同学在做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他们准备了糖果、橙子、果冻等好吃的。
……师:他们是怎样分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学生合理的发言应给予鼓励)二、学习新课1.教学教材第8页例1——认识“平均分”。
(1)认识“平均分”。
师:这6块糖果,如果要分成3份,该怎样分呢?拿出你的小圆片代替糖果分一分。
(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组织交流汇报)汇报1:第一份是1块糖果,第二份也是1块糖果,第三份是4块糖果。
汇报2:第一份是1块糖果,第二份是2块糖果,第三份是3块糖果。
汇报3:分了三份,每份都是2块糖果。
师:请大家说一说,听了前面同学不同分法的结果后,你们有什么想法?(师生共同讨论公平的分配方案,得出“平均分”的含义)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利用“平均分”解决问题。
①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哪种分法是平均分,集体订正)引导学生明确:第一幅图中的每份都是3块,同样多,所以第一幅图的分法是平均分。
②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一共有16片枫叶,每4片为一份,平均分成了4份。
二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 (6)
分一分郑秋菊教学内容:教材66页例1〔什么叫做平均分〕,例2〔按份数平均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究按份数平均分的方法。
会用“平均分〞的方法分物品并描述平均分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究按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描述平均分的结果。
教学难点:探究按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描述平均分的结果。
教具准备:课件、磁性圆片、扑克牌学具准备:小棒、装扑克牌的信封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分东西的情况吗?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动手分一分〔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认识平均分1、认识平均分国庆期间,几个小朋友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游玩了。
他们在分东西时,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愿意帮帮他们吗?〔出示课件:6个月饼,2个孩子〕有6个月饼,欢欢和乐乐准备分成2堆,可以怎么分?你们用小棒代替月饼,分一分吧!学生独立操作。
汇报展示:谁愿意说说是怎么分的?〔指名答复〕同意这种分法的举手。
谁还有不同分法?〔指名答复〕同意这种分法的举手。
谁还有不同分法?〔指名答复〕同意这种分法的举手。
〔课件展示分法〕欢欢和乐乐想共同享用这6个月饼,你觉得他们会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每人同样多,公平〕像这样,每人分得同样多,也可以说,每份分得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个名字,你认为叫什么名字适宜?〔孩子们取的名字很有道理,只不过数学家已经提前帮我们想好了,取名为:平均分。
〕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很重要?〔同样多〕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把最重要的词读响亮一点。
什么是平均分?跟你的同桌说说吧!孩子们说得很认真!2、分辨平均分〔1〕现在,孩子们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进行拔河比赛〕现在老师选几个小朋友上台,假设要进行一次拔河比赛,这样安排两边的人数,可以吗?〔一边3人,一边5人〕为什么?〔两边人数不是同样多,不公平〕怎么办?〔把人多的调整一些到人少的一边,每边人数要同样多才公平〕孩子们真会想方法!〔课件〕刚刚孩子们认识了新朋友平均分,你敢带着你的新朋友参加下面的闯关游戏吗?〔用手势判断,平均分对的打勾,错的打叉,并说明理由。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让学生掌出学具6个小圆片替桃子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
指同学上黑板展示分的结果,用圆圈代替桃子。
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表象,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认识积累经验。
3、我们再看看展示结果有几种我们尝试的分法和他们的分法一样吗师生一起总结把六个桃子分成两堆一共有三种分法。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需要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感知和创设比较趣味性的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集中,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2、随堂练习,强化做题方法,巩固平均分的概念。
根据做题练习,加强对平均分的理解,能够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结课后练习分为三个部分:
1、辨析练习,不同数量的萝卜,相同数量的草莓,快速辨别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充分认识不是所有的分配都是平均分,让同学们从不同的感官上去体会感受。
2、基础练习。如何将物品进行平均分。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复习乘法口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七背乘法口诀,回顾之前所学知识,并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
学生齐背,语速一致,语调整齐。
指两名学生单独背诵乘法口诀,其他同学认真听,纠错,评价。
对低年级来说,教学知如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呜,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节课以学过的只是导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通用13篇〕篇1: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例1、例2。
教学目的:1、在详细情境与理论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络,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教学重难点: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通过学具操作打破重点;通过小组合作研讨打破难点。
教学准备:学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一〕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说一说把“谁平均分”师:〔看到大屏幕〕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什么吗?生:平均分。
师:很有观察才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什么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师:那你们理解平均分吗?出示“平均分”的图片师:同学们刚刚看到了平均分的图片你有什么感想?生:感觉很漂亮、很整齐。
师:那你们从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没有啊?生1:分的都是一样的。
生2:每一份都是相等的。
〔二〕观察图片,理解“平均分”形成表象。
出示棋盘。
师:这幅图有没有平均分?生:有,黑棋占的空间和白棋占的空间是一样的。
出示足球场。
师:这足球场,谁能说说它是怎么分的?生:左右是平均分的。
师:我假如让左边的场地〔门〕大一些,右边的场地〔门〕小一些行不行呢?生:不行,因为这样不公平。
师:对啊!其实我们什么的桌子椅子也是平均分的。
假如让你的桌子、椅子小一些,让他的桌子、椅子大一些,行不行啊?生:不行。
师:所以说“平均分“是非常公平的。
二、探究新知〔一〕动手分一分探究平均分的概念。
探究6的平均分。
——理解定义师:假如让你们自己分一分,会平均分吗?生:会。
出示6个苹果。
师:请用数学的语言说一说你所看到的。
生:我看到了6个苹果。
师:我们手中没有苹果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呢?生:扣子。
师:好,〔听好老师的要求〕请在学具袋里每人拿出6个扣子。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学案例分析朱堂乡刘楼小学袁兰兰一、案例背景:《平均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例题,例1认识“平均分”,例2学习“平均分”的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为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打基础的的一节课,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虽然“平均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接触过“平均分”的概念。
因此,在设计教案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分东西的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平均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平均分”,用学具操作理解“平均分”。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
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会知识共享,思维互相碰撞,把生活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具小圆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
二、案例描述:案例一:情境引入,认识平均分。
师:光明小学二(1)班的同学门准备明天去参观科技馆,他们正在分东西呢!同学们在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出示分糖果要求,“把6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
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生:学生按要求在小组内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组长统计分法。
活动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
师:同学们的分法真多!在这些分法中,哪种分法最公平、最公正?生:第三种,每份都是2颗。
师:为什么这种分法最公平?生:每份都一样。
小组再次合作交流,聚焦分法,突出第三种分法每份都是2颗,每份分的都是同样多。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2.1.1《平均分》(有答案) 人教版
平均分(一)1.2只小猴子分享劳动果实。
下面哪种分法公平?在括号里画“○”。
()()()2.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3.二(1)班3个同学在文艺汇演中获得了12支铅笔,为了保证公平,老师准备把这12支铅笔平均分给这3个同学。
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画“()()()4.一共有()个气球,每()个气球一束,平均分成了()束。
5.根据下面的对话可以知道,它们的分法()(填“是”或“不是”)平均分。
6.你能把它们变成平均分吗?请你圈一圈。
平均分(二)1.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1)15根,每3根一份,能分成()份。
(2)15根,每5根一份,能分成()份。
(3)有25个,每5个拼成一个,可以拼成()个。
2.大熊猫吃竹子。
18根竹子,每2根分给一只大熊猫,可以分给()只大熊猫。
每6根分给一只大熊猫,可以分给()只大熊猫。
每()根分给一只大熊猫,可以分给2只大熊猫。
每()根分给一只大熊猫,可以分给6只大熊猫。
3.大象运木头(1)有10根木头,大象每次运2根,()次可以运完。
(2)有14根木头,大象每次运()根,()次可以运完。
4.猫妈妈抓了12条,分给小猫们吃,每只小猫分几条?可以分给几只小猫?参考答案:1 1.2.3.4.15 5 35.不是6.答案不唯一参考答案:21.(1)5 (2)3 (3)52.9 3 9 33.(1)5 (2)2 74.。
《平均分例1例》课件
便于比较
在不同组或不同时间点的 平均分可以进行比较,便 于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平均分的缺点
忽视个体差异
平均分无法反映个体之间 的差异,可能会掩盖某些 优秀或较差的表现。
受异常值影响较大
如果数据集中存在异常值 ,平均分可能会受到较大 的影响,导致评分失真。
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需 要强调个体表现而非整体 平均水平的情况,平均分 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余。
例题二:分糖果问题
总结词
复杂平均分问们平 均分给几个人,每个人得到的糖果种类和 数量也要相等,且没有剩余。
解题思路
注意事项
先统计每种糖果的数量,然后确定要分给 几个人,最后将每种糖果数量平均分配。
确保每个人得到的糖果种类和数量符合平 均分配的原则,且没有剩余。
例题三:分蛋糕问题
总结词
不规则形状的平均分问题
详细描述
有一个不规则形状的蛋糕,需要将它平均分给几个人,每个人得到的 蛋糕形状和大小也要相等,且没有剩余。
解题思路
先确定蛋糕的切割点,然后按照切割点将蛋糕分成若干等份,最后将 等份分给每个人。
注意事项
确保每个人得到的蛋糕形状和大小符合平均分配的原则,且没有剩余 。
《平均分例1例》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平均分的概念 • 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 平均分例题解析 • 平均分的实际应用 • 平均分的优缺点
01
平均分的概念
平均分的定义
平均分的定义
平均分是把一组数据分成若干份 ,每一份数据相等的分数。它是 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统计方式, 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通过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成绩、课堂表现等按照一定权 重计算平均分,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为进 一步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参考依据。
平均分例1和例2
1. 把 8 块糖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 哪种分法对?
看 图 说 图 看意图列式 2.
把( 18 )个西瓜(平均)提成 ( 2 )份,每份是( 9 )个西瓜。
看 图 说 图 看意图列式 2.
把( 18 )个西瓜(平均)提成 ( 3 )份,每份是( 6 )个西瓜。
看 图 说 图 看意图列式 2.
朋友恰好分完,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还少1朵。一共有多少朵花?
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
——平均分
请四个人一组把这些礼品 分完。
报告要求:先说我们组有 多少礼品,再说分给几种同学 ,每人分到多少。
报告要求:先说我们组是 怎样份,每份是多少? 动手圈一圈,圈完之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 分旳。
山坡上有一大棵桃树,树下有一堆桃 子,数量在10——15个之间,是两只猴子 刚从树上摘下来旳。第一只猴子性急,先 从树上跳下来想要取走自己旳一份,于是 便把桃子分为两堆,发觉还多一种,便把 多出旳一种放到嘴里,把自己应得旳一份 放到筐里拿走。第二只猴子也从树上跳下, 把剩余旳桃都放到筐里取走。你懂得原来 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吗?
把(18)个西瓜(平均)提成
( )份,每份是( )个西瓜。
看 图 说 图 看意图列式 2.
把( 18 )个西瓜(平均)提成 ( 6 )份,每份是( 3 )个西瓜。
看 图 说 图 看意图列式 2.
把( 18 )个西瓜(平均)提成 ( 9 )份,每份是( 2 )个西瓜。
3.
思索题
有二十几朵花,平均分给4个小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优质课教案_2
平均分教案一、认识平均分(例1和想做1)师:今天我们就和孙悟空一起去学习。
孙悟空带了些桃回花果山,小猴子们可喜欢了,都围了过来。
孙悟空却说“且慢!要想吃桃,首先要先学会分桃!(录音)”,师:把6个桃分成2堆,可以怎样分?(录音)。
大家能帮它们分一分吗?生:能师:谁来说说你把6个桃子一堆分几个,另一堆分几个预设:生1:6个桃子一堆分1个,一堆分5个 PPT出示,师:有别的分法吗?生2:6个桃子一堆分2个,一堆分4个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3:6个桃子一堆分3个,一堆分3个师:我们一起来看这3种不同的分法,你们觉得哪种分法是公平的?生:第三种分法公平。
生:2堆都是3个的。
师:就是第三种分法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为什么?生:1堆是3个,另1堆也是3个,师:这 2堆桃的个数同样多(板书)。
为什么上面2种分法是不公平的呢?先说说第一种分法?生:第一种是1个和5个,师:2堆桃的个数不一样多第二种分法呢?师:一堆2个,另一堆4个。
师:这2堆桃的个数也不一样师:我们首先看公平的这种分法。
2堆同样多就是每堆同样多,在数学上每堆我们还有另一种说法呢!大家看,这一堆是1份,这一堆也是1份,一共有几份生:2份师:数数,1份,2份每堆同样多就是每份同样多,一起说(每份)师:这6个桃每份几个,分成几份生:回答我们一起说师:6个桃还可以怎么分,每份也是同样多,又能分成几份呢?请大家拿出学具袋中的6个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
拿出圆片后,把信封放回原来的位置分完自己说说你的6个桃,每份几个,分成几份生操作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生1:6个桃,每份分得1个,分成了6份(ppt出示)师:是这样吗?这里有1份,2份,3份,4份,5份,6份。
师:哪些小朋友是这么分的?你们分对了!师:有不同的分法吗?生2:6个桃每份有2个,分成了3份。
师:还有人是这么分的吗?你们分的也对!师:我们比较一下这三种分法,第一种分法6个桃,每份分1个,分成了6份,你能像这样说说第二种分法吗?生:6个桃,每份分2个,分成3份师:说的真好,第三种呢生:6个桃每份分3个,分成2份师:很棒!大家看,6个桃不管分成几份,只要每份(板书)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优质课教案_12
“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四单元《认识除法》第一节,分一分中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教学教材30—31页的例1、例2、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的1—3题。
学情分析《平均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几个几”的已有认识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直接基础,平均分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也是认识除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能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
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将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 让学生充分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为学习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3. 懂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知道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初步建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表象。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颁发手抄报比赛奖品引入:同学们,昨天我们班举行的手抄报比赛,我们班郑巨寅荣获一等奖,宋国帅荣获二等奖,李思雅荣获三等奖,现在进行颁奖仪式。
裁老师要把6个本子奖励给他们,你们猜它们各分到了几个?谁来当小老师把本子分给他们?(每人分2本)同学们,你们同意这样的分法吗?(不同意)为什么?那么怎样分才公平?谁也想来当小老师(展示分法3-2-1)名次越高,得到的奖励越多,虽然分到的本子不一样,但大家都心服口服,非常开心。
小结:分东西要考虑实际情况,可以分的不一样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分东西的时候可以分的不一样多。
通过和后面的比较,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
2、颁发进步之星奖品,比较两种分法的不同。
本周的进步之星已经选出来了,老师也给他们准备了6个本子,应该怎么分呢?你们看!他这样分公平吗?(展示3-2-1)(不公平)为什么不公平?学生思考回答(因为有的分的多,有的分的少,不公平!)谁还想来分一分?教师总结:对了!他们分到的本子,有的多,有的少,不公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平均分》
平均分[设计理念]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数学,从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平均分分法的特殊性。
感受平均分与一般的分法的区别,从而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9页例1、例2及“做一做”。
[学情与教材分析]学生对物体的分法在生活中有很多经验。
也知道怎么把物体分的均匀。
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来感受数学。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它是认识除法的基础。
在生活中,学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认识,那怎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我们可以从实际除法,让学生感受平均分的概念,培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美德,尊敬他人、孝敬父母,能学会分享,能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助人为乐。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
难点: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平均分”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点。
师:春天就要到了,二年级的小朋友准备去春游,看,他们正在忙什么呢?课件出示书中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小组同学听。
学情预设: (1)看到了有的小朋友在分汽水,还有分面包的。
(2)有2个小朋友分棒棒糖。
(3)还有分糖的,每堆都是5个。
2.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1)问题:同学们要把10个面包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2)学生独立操作学具完成。
小组交流。
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3.从学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 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三、小结
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四、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
(一)辨析练习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 √ )
( × )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 × )
( √ )
四、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
(三)提供素材,通过辨析巩固概念
二(1)班明天要去参 观科技园。同学们正 在准备食物,你找到 平均分了么?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四)联系生活,感悟概念
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 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一)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 小礼物,快来看看吧!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你能将这些糖分成3份吗? 请你来分一分。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
有三种不同的 分法。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试一试 先用12根果冻条分一分,再填空。
(1)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 (2)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 (3)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份。 )份。
(1)每2根一份,可可以分成(
4
)份。
(3)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
3
)份。
五、课堂作业
作业: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二)基本练习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盒。
四、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
(三)深化练习
(1)一共有( 16 )片枫叶,每( 4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 4 )份。 (2)如果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 8 )片枫叶。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每份都是2块糖, 同样多。
观察同学们分的结果, 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三)交流分法,提升认识“平均分”
把18个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平均分成6份,每份( 3 )个。
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1)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 ,能将具体的事物平均分。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一)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
把18个 分一分。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二)实际操作,应用“平均分”
把18个 分一分。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