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第六章青春期健康与疾病]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儿科学整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儿科学整理_10眼七(2)班第一单元绪论 0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0第二单元生长发育 0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 0第三节体格生长 0第四节其他系统的发育 (1)第四单元儿童诊治原则 (1)第三节儿童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1)第五单元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3)第一节营养基础 (3)第二节婴儿喂养 (4)第四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5)第七单元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6)第一节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6)第九节新生儿黄疸 (7)第八节呼吸窘迫综合症 (9)第八单元遗传性疾病 (9)第一节21-三体综合征 (11)第二节苯丙酮尿症 (12)第三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2)第十单元感染性疾病 (13)第一节发疹性疾病 (13)第十一单元消化系统疾病 (18)第二节小儿腹泻病 (18)第十二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21)第三节肺炎 (23)第十三单元心血管系统疾病 (26)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生理特点 (26)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概论 (26)第三节房间隔缺损 (27)第四节室间隔缺损 (28)第五节动脉导管未闭 (29)第六节法洛四联症 (30)第十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 (31)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 (31)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31)第三节肾病综合征 (32)第十五单元小儿造血系统疾病 (34)第一节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34)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论 (34)第三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35)第十六单元神经系统疾病 (37)第二节化脓性脑膜炎 (37)第一单元绪论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
1.通过脐带与母体联系,高度依赖于母体。
2.遗传因素、孕期不利因素(孕期感染、中毒、X线、孕妇营养、心理状态等)均影响胎儿发育影响。
3.强调孕母保健(二)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开始至28天前。
儿科学知识点总结期末
儿科学知识点总结期末儿科学,也称为儿童医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以及与之相关的疾病和预防措施的学科。
在儿童期,孩子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和转折点。
因此,了解儿科学知识对于父母和医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儿科学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照顾儿童的健康。
1. 儿童生长发育- 孩子的体格发展:从出生开始,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等都在不断变化。
了解孩子的正常生长曲线以及可能的延迟或异常是评估其发育的关键。
- 婴儿的运动发展:婴儿会从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逐渐学会坐、爬、站立和行走等各种运动。
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所导致的,被视为儿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认知和语言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在幼儿期尤为迅速。
了解儿童的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轨迹有助于父母和教育者更好地帮助孩子提高这些能力。
2. 儿童常见疾病和预防措施- 婴幼儿腹泻:腹泻是婴儿和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通常是由于感染、消化不良或食物过敏引起的。
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和接种疫苗都可以预防婴幼儿腹泻。
-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和鼻窦炎,在儿童中非常常见。
传染控制、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接种疫苗都有助于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传播风险。
- 婴儿湿疹: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通常在婴儿的面部、脖子和四肢上出现红色、痒痛的皮疹。
及时的皮肤保湿、避免刺激性物质和寻求适当的医疗建议可以有效控制湿疹的症状。
- 儿童喂养:儿童的营养需求在不同年龄阶段有所不同。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佳的喂养方式,可以提供营养和抵抗力。
逐渐引入固体食物、遵循均衡饮食原则和注意食物过敏等问题都是关键。
- 儿童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预防儿童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接种疫苗可以帮助儿童产生免疫力,预防某些严重传染病的发生。
3. 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的心理发展包括情感、认知和社会交往等方面。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有助于父母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的行为。
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发育与生长
1. 新生儿期的特点及护理
2. 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规律
3. 儿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二、儿童传染病
1.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2. 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 儿童常见病毒性感染
三、婴幼儿膳食与营养
1. 妈妈为宝宝选择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膳食
2. 婴幼儿辅食的添加时机和方式
3.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预防和调理
四、儿童常见疾病
1. 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2. 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3. 儿童的皮肤病
4. 儿童的过敏性疾病
五、儿童的发育障碍及早期干预
1. 儿童自闭症及其早期干预
2. 儿童智力障碍及其早期干预
3. 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及其早期干预
六、儿童的心理问题
1. 儿童焦虑、恐惧、烦躁及其干预
2. 儿童多动症及其干预
3. 儿童抑郁症及其干预
七、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
1. 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及预防措施
2. 儿童烫伤、烧伤的急救处理
3. 儿童溺水事故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八、儿童安全教育
1. 儿童交通安全教育
2. 儿童户外活动安全教育
3. 儿童网络安全教育
以上为儿科期末考试的知识点总结,包括了儿童的发育与生长、传染病、膳食与营养、常见疾病、发育障碍及早期干预、心理问题、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以及安全教育等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考试顺利!。
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归纳
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归纳儿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的归纳: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生长发育的阶段性: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 生长发育的指标: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等。
- 生长曲线的应用: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儿童营养与喂养:- 婴儿期的母乳喂养:母乳的成分、喂养技巧、喂养频率。
- 辅助食品的添加:时间、种类、量。
-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儿童常见疾病:- 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
- 消化道疾病:如腹泻、便秘、胃肠炎。
- 皮肤疾病:如湿疹、荨麻疹。
- 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病综合症。
儿童免疫规划:- 疫苗的种类和接种时间表。
- 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 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儿童急救知识:- 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步骤。
- 窒息的急救方法。
- 外伤的处理原则。
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 常见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 心理健康的促进方法。
儿童用药原则:- 儿童药物剂量的计算。
-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
- 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儿童预防保健:-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 预防接种的实施。
- 健康教育:个人卫生、营养、运动等。
儿科常见检查方法:-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皮肤、淋巴结、心肺、腹部等。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
- 影像学检查:X光、超声、CT、MRI等。
儿科常见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 疝气的手术治疗。
- 肿瘤的手术治疗。
儿科护理要点:- 新生儿护理:保暖、喂养、观察。
- 儿童日常护理:个人卫生、安全防护。
- 儿童疾病护理:症状观察、药物管理、心理支持。
儿科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有爱心和耐心,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希望以上归纳的知识点能帮助你更好地复习和掌握儿科的相关知识。
《儿科学》期末考试资料
《儿科学》期末考试资料(编辑:孔祥溢)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共40 周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之前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幼儿期自 1 岁至满 3 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学龄前期自3 周岁至 6 ~7 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学龄期自入小学始( 6 ~7 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 岁~20 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 2 年左右。
正常足月儿:胎龄≥37周并且<42w,BW≥2500g并≤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高危儿: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为重疾病而必须监护的新生儿。
小于胎龄儿:婴儿的BW在同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十个百分位以下。
2.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3.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疾病母亲情况家庭和社会环境4.体重年龄(岁)×2+8 身高年龄(岁)×7+75 后囟约6~8周龄前囟于1.5岁乳牙(共20个)和恒牙(28~32个)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2.5岁出齐6岁第一颗恒牙.婴儿死亡中约2/3 是新生儿。
自4~6 个月开始应添加辅食,为断离母乳做准备1岁体重10kg,身高75cm 头围46cm5母乳喂养优缺点:营养学蛋白质,乳糖,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免疫学SIgA、乳铁蛋白、双歧因子、淋巴因子、淋巴细胞、溶菌酶、低聚糖等卫生经济学温度适宜、省事省力方便、喂哺简单,无污染、节约省钱心理发展增进母婴情感交流,促进儿童智力发育产妇:促进子宫的复旧,推迟月经复潮,预防乳腺癌和卵巢肿瘤等。
缺点:维生素D、K 不足6婴儿食物转换特点: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7.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 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完整word版)儿科护理学1-6章重点总结精华资料.doc
绪论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
1.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分期时间特点保健重点胎儿期精卵结合→小儿出生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存围生期胎龄满 28 周→生后 7 小儿经历巨大变化和重视优生优育,做好足天遭到巨大危险的时围生期保健期;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新生儿期脐带结扎→生后28 以发生窒息、感染等特别加强护理,如保天疾病,死亡率高温、卫生、喂养,消毒隔离等婴儿期生后→满 1 周岁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提倡母乳喂养和合理期,出现第一个生长营养;进行计划接种高峰;易发消化紊乱提高免疫力和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不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幼儿期 1 周岁后→满 3 周岁对危险识别不足;免防止意外创伤和中疫仍低下;乳牙出齐毒;防病;注意防止消化紊乱和营养缺失学龄前期 3 周岁后→ 6-7 岁入智能发育更趋完善;开展学前教育,培养小学前有高度的可塑性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卫生习惯;较强锻炼学龄期入小学起→青春期前体格发育稳步增长,保证营养、休息、睡智力发育旺盛,除生眠和活动的时间;注殖系统外其他各器官意预防龋齿、近视和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不良习惯水平;是系统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青春期女孩: 11-12 岁→生长发育明显加快,及时进行生理、心理17-18 岁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卫生和性知识的教育男孩: 13-14 岁→峰;易出现心理、行18-20 岁为、精神发面的问题2. 儿科特点(1)解剖特点新生儿和小婴儿头部相对较大,抱小儿时应注意保护头部;颈部肌肉和颈椎发育迟缓,平卧时在肩下垫软垫抬高2-3cm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胃呈水平位,哺乳后易溢乳,哺乳后宜将小儿竖立并拍背至打嗝后再放下;小儿骨骼较软且富有弹性,不易折断,受压易变形;髋关节处韧带较松弛,易发生脱臼;皮肤和黏膜薄而柔嫩,易损伤和感染(2)生理特点小儿生长快,营养需求大,胃肠功能尚未成熟,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婴儿代谢旺盛,肾脏功能较差,比成人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3)免疫特点IgG (可从母体获得)生后 6 个月内患传染病的机会较少, 6 个月后来自母体的 IgG 下降,自行合成的能力要到6-7 岁才达到成人水平;IgM( 不可从母体获得) ,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SIgA 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4)病理特点维生素 D 缺乏时,成人患骨软化症,儿童患佝偻病;肺炎球菌感染时,成人患大叶性肺炎,儿童患支气管肺炎(5)预后特点诊治护理及时合理到位,好转恢复快,小儿各脏器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较强,后遗症较少生长发育4. 生长发育的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贯穿于整个小儿时期并 2 个生长高峰(2)各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先快而后萎缩;皮下脂肪发育年幼时较发达,肌肉组织的发育要到学龄期才加速(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通常遵循由上到下(先会抬头,再会坐,站和走)、由近及远(先抬肩、伸臂,后双手握物)、由粗到细(先会用全手掌握物,再会由手指持物)、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画直线,再会画圆)、由低级到高级(先会感觉事物,再发展到认识事物)(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小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正常范围5.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的潜力环境因素影响生长发育的潜力,包括营养、孕母情况、生活环境和疾病6.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1)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
儿科学知识点总结期末
儿科学知识点总结期末一、儿科学简介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和保健的学科,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儿科医生主要负责儿童健康的保健和疾病的诊断、治疗。
儿科学知识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新生儿护理、婴幼儿保健、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内容。
二、儿童生长发育1.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是评估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主要通过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来评估。
生长发育的评估需要考虑性别、年龄、家族遗传等因素,以确定是否符合正常生长曲线。
2. 婴幼儿喂养婴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良好的喂养对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母乳喂养是最佳的喂养方式,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免疫物质,有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3. 儿童青春期发育青春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又一个重要阶段,伴随着性征的发育、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
关于青春期的发育特征和生理变化,对于做好青少年保健和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儿童常见疾病1. 儿童传染病儿童易患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流感等,这些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引起疫情蔓延。
防控传染病的关键是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加强疫苗接种和传染病监测。
2. 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等,容易受到外界环境、食物、药物等过敏原刺激而发作。
对于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不仅需要针对过敏原进行避免,更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儿童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
对于儿童营养不良,既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又需要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和干预。
四、儿童保健1. 儿童常规体检儿童常规体检是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必须定期开展。
在体检时需要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免疫接种情况、各项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
2. 儿童预防接种儿童预防接种是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有效手段,能够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根据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计划,儿童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以构建免疫保护屏障。
《儿科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儿科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绪论第1节儿科护理学的任务与范围1.研究对象: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
服务对象:初生至满14周岁。
第2节儿童年龄分期1.年龄分期:①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出生为胎儿期,正常胎儿期的为40周。
②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
(死亡率最高。
)③婴儿期:从出生后满一周岁为婴儿期。
(生长发育的第1个高峰期)④幼儿期:从满1周岁到三3岁为幼儿期。
(最容易发生意外的阶段)⑤学龄前期:从3周岁至6~7岁入小学之前为学龄前期。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始增多)⑥学龄期:从小学开始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智能发育更趋成熟。
)⑦青春期:第2个生长高峰(女性比男性早两年)第3节儿科护理的特点1.免疫特点: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抗体IgG;不能通过胎盘获取lgM。
SlgA从母乳获得。
婴幼儿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第1节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生长发育的规律:①连续性,阶段性。
②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③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④个体差异性。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第2节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评价1.体重最能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生长指标。
①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公斤;三个月为2倍(6kg);一岁为3倍(9kg);两岁为4倍(12kg)。
②生理性体重:一般下降幅度不超过10%,常于生后第7~10天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③公式: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两岁到青春期前:体重(kg)=年龄×2+8(kg)2.身高: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①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平均生长为50厘米;一岁约为75厘米。
;两岁到86~87厘米。
儿科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第一单元绪论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二单元生长发育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第二节体格生长(重点)(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 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 + 703.头围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儿科学是以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健康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下面将对儿科学考试的重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一、幼儿生长发育幼儿生长发育是儿科学中的重点内容,它包含了儿童的体格发育、心理发育和社会发育三个方面。
首先是体格发育,主要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测量与评估。
其次是心理发育,主要关注儿童认知、语言、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最后是社会发育,强调儿童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二、儿童常见疾病在儿科学考试中,对儿童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是重点内容。
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发热、腹泻、呼吸道感染等。
在掌握常见疾病的基础上,还需要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以及常见疫苗接种的时间和方法。
三、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的营养与喂养也是儿科学考试的重点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母乳喂养、婴儿配方奶、固体食物的添加、儿童膳食均衡等方面。
考生需要熟悉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营养需求,并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补充方法。
四、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也是儿科学考试的考点之一。
考生需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并了解相应的干预方法和治疗原则。
此外,还需要了解儿童发展中的典型行为和发展障碍,以及如何进行评估和干预。
五、儿童免疫与预防接种儿童免疫与预防接种是儿科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疫苗的接种原则、接种时间和接种剂量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疫苗的功效和副作用,以及接种程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六、儿童常见急症处理在儿科学考试中,对儿童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也需要熟悉掌握。
常见急症包括窒息、溺水、失血性休克等。
考生需要了解急救的步骤和技巧,并了解在不同年龄段儿童急症处理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七、儿科医学伦理和法律在儿童医疗过程中,儿科医学伦理和法律也是需要考生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儿童医疗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此外,还要了解医疗法律规定中与儿童相关的内容,如未成年人的医疗权利等。
儿科护理学青春期健康与疾病课件
2.痤疮(acne)
• 又称粉刺,是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内 分泌因素、皮脂的作用、毛囊内微生物等有关,遗传也是本病发生 的一个重要因素。痤疮的皮损主要发生在面部,也可发生在胸背上 部及肩部。
3.青春期高血压
• 青春期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升高,可达 140~150mmHg (18.7~20.0kPa),舒张压不高或升高不明显。主要原因是青春 期各器官系统迅速发育,心肌收缩力大大提高,血管发育落后于心 脏,导致血压增高。激素分泌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自主神 经调节功能不平衡,也会产生血压增高现象。
• (2)心脏:心肌增厚,收缩力增强,心功能显著提高。到17~18 岁心脏每搏输出量为60~70ml,已接近成人。
• (3)肺脏:10岁时肺活量为1400ml左右,到 14~15 岁时肺活量 明显增加到 2000~2500ml。
• (4)肌肉长度增加、增粗、弹性增大,变得坚实有力。 • (5)基础代谢率比成人高,食欲旺盛。
• 思考: 该患儿遇见青春期常见的哪些相关问题?你作为一名心理医生该如何 给予患儿治疗措施?
(四)饮食障碍
1.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 是指通过节食等方法,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 征的一种饮食障碍,早期为主动性节食、厌食,逐渐出现缺乏食欲、 消瘦、内分泌代谢紊乱,以女性多见。抑郁症伴饮食紊乱者可出现 神经性厌食。家庭氛围不良、家长教养方法不当及神经内分泌异常 也可出现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往往伴随体重明显下降、身体虚 弱、心率变缓、血压下降、皮肤粗糙和闭经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一 些精神症状和行为失常,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严重后果。本病尚 无系统性治疗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结合行为调节、营养康复。
儿科期末知识点总结
儿科期末知识点总结儿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以及儿童保健工作。
在儿科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对于提高儿科医生的诊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常见疾病、常见体征、辅助检查、预防接种、营养与疾病、生长发育等几个方面对儿科的期末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常见疾病1. 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
2. 循环系统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热、心内膜炎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呕吐、胃炎、肝炎等。
4. 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炎、脱水等。
5. 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膜炎、脑瘫等。
6. 免疫系统疾病:如过敏性紫癜、免疫缺陷病等。
7. 皮肤疾病:如湿疹、皮炎、水痘等。
8. 发育异常和遗传病:如唐氏综合征、先天性畸形等。
二、常见体征1. 体温:正常儿童的体温范围为36.5℃-37.5℃。
2. 心率:新生儿心率为120-160次/分,1岁以下为110-160次/分,1-2岁为100-150次/分,2-6岁为80-140次/分,6岁以上为70-110次/分。
3. 呼吸:新生儿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1岁以内为30-40次/分,1-6岁为25-30次/分,6岁以上为20-25次/分。
4. 血压:婴儿的一般血压为小于90/60mmHg,儿童的一般血压为90-110/60-70mmHg。
三、辅助检查1. 血常规:血红蛋白检查、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2. 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酮体等。
3. 血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4.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B超检查等。
5. 病原学检查:病毒抗原检测、细菌培养等。
四、预防接种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等。
2. 非免疫规划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
3. 接种时间: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表进行接种。
五、营养与疾病1. 营养不良: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维生素缺乏病等。
小儿科学期末复习重点
小儿科学期末复习重点儿童生长与发育
- 儿童的正常生长曲线以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发育特点和里程碑
- 儿童饮食与营养需求
- 儿童常见的生长发育异常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儿童常见疾病与预防
-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儿童免疫接种规划及相关知识
- 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儿童常见的慢性疾病及其管理
儿童常见急症与护理
- 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及治疗
- 儿童突发性疾病的急救知识与技巧
-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和预防
- 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障碍的护理和干预
儿童心理与社会发展
-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识别和干预
- 儿童常见的社会适应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儿童安全教育与预防性教育
儿童家庭护理与教育
- 儿童健康管理、体检和健康维护知识
- 儿童常见的家庭护理技巧和常用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 儿童早期教育和儿童保健服务的重要性
- 儿童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以上是小儿科学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儿科学知识点
儿科学知识点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与疾病的医学科学,它涵盖了从胎儿到青春期的整个年龄段。
对于儿科医生和家长来说,了解儿科学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儿童生长发育。
从出生到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和智力都在不断发展。
身高、体重、头围等是衡量儿童生长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出生后的前三个月,孩子的体重增长迅速,约为每月 1 千克;而身高在第一年增长约 25 厘米。
到了青春期,会出现生长突增,这是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
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也不容忽视。
比如,新生儿就有一些原始的反射,如吸吮反射和握持反射。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会逐渐掌握抬头、翻身、坐立、行走等大运动技能,以及抓握、涂鸦等精细动作。
语言发育也是一个关键方面,从最初的咿呀学语,到能说出单词、句子,再到能够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
营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母乳喂养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体,有助于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随着孩子长大,逐渐添加辅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从单一到多样,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儿童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例如,钙对于骨骼发育至关重要,而铁则有助于预防贫血。
在疾病方面,儿童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由于孩子的呼吸道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加上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所以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
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流涕、发热等。
腹泻也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可能由病毒、细菌感染,或者饮食不当引起。
儿童的免疫系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成熟。
预防接种是提高儿童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比如,卡介苗预防结核病,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
按时带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可以为他们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另外,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
家庭环境、学校生活等都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儿童用药也有其特殊性。
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与成人不同,所以用药剂量需要严格按照体重或年龄计算,避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青春期健康与疾病
【学习指导】
第一节青春期发育有关问题
青春发育期,各种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不仅保证了机体各个器官与组织的生长、发育及成熟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的发育与成熟,还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并影响学习、记忆与行为等。
青春期发育常见的问题有:①青春期甲状腺肿大;②痤疮;③青春期高血压;④月经不调和经前期综合征;⑤乳房发育问题;⑥遗精;⑦手淫。
第二节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一、青春期综合征
青春期综合征是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失衡和由此引发的心理失衡病症。
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同步,心理发育相对滞后、过度用脑和不良习惯是形成青春期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主要表现为:①脑神经功能失衡: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上课听不进,思维迟钝,意识模糊,学习成绩下降;白天精神委靡,上课易瞌睡,大脑昏沉;夜晚大脑兴奋,浮想联翩,难以入眠,乱梦纷纭,醒后大脑特别疲困,提不起精神。
②性神经功能失衡:性冲动频繁,形成不良性习惯过度手淫,并且难以用毅力克服,由于频繁手淫、卫生不洁使生殖器出现红、肿、痒、臭等炎症,甚至性器官发育不良。
③心理功能失衡:由于上述种种生理失衡症状,造成青少年心理失衡,表现为心理状态欠佳、自卑自责、忧虑抑郁、烦躁消极、敏感多疑、缺乏学习兴趣、冷漠、忧伤、恐惧、自暴自弃、厌学、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自虐、轻生。
二、青春期焦虑症
焦虑症即焦虑性神经症,是由一组情绪反应组成的综合征,以焦虑情绪反应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
三、青春期抑郁症
抑郁症是指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动作和语言减少,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
情绪抑郁如果每周发生3次,每次持续至少3 h或更多被认为是持续性抑郁。
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率为0.4%~8.3%,女性是男性的2~3倍。
青春期抑郁症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①自暴自弃;②多动;③冷漠。
四、饮食障碍
1.神经性厌食症指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长期厌食,早期为主动性节食、厌食,进而缺乏食欲、消瘦、内分泌代谢紊乱。
儿科学学习指南
2.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无控制的多食、暴食病症。
可反复发作,多见于女性、儿童和少年,并可同时伴发神经性厌食。
本病病因不明。
五、其他
1.网瘾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摆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其判断的基本标准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行为和心理上的依赖感;②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基本丧失;③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被打乱;④身心健康受到较严重的损害。
2.物质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与医疗目的无关且具有依赖性的一类有害物质。
包括烟、酒、某些药物如镇静药、镇痛药、阿片类、大麻、可卡因、幻觉剂、有同化作用的激素类药等。
由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现代社会复杂性增加及各种药物的广泛可得,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滥用这些物质。
物质滥用造成心身伤害,已成为全世界一大公害,其中青少年受害最大。
滥用物质种类的发生率随年龄、性别、地区、种族和地理因素不同而异。
青少年中常见的物质滥用及其损害有:
(1)乙醇(酒精):乙醇的危害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产生欣快、头昏眼花、多语和短期记忆障碍等。
血清乙醇水平很高时可以出现呼吸抑制。
饮酒最常见的胃肠道并发症是急性腐蚀性胃炎,表现为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呕吐和大便隐血阳性。
长期大量滥用可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
青少年每天饮酒数周后即可对乙醇产生生理性依赖。
(2)烟草: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喉癌、咽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及呼吸道和胃溃疡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与吸烟期限有关,自青春期开始吸烟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则增加。
吸烟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可在青春期就出现,如慢性咳嗽和喘鸣等。
烟草中产生副作用的主要成分尼古丁刺激神经兴奋,使人产生依赖性。
(3)致幻剂:也称拟精神病药,使用此类药物后产生类似精神病病人的表现,如生动的幻觉、片断的妄想及相应情绪、行为的改变。
(4)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和苯二氮革类。
这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中枢抑制,临床上主要用于镇静催眠和抗焦虑。
由于应用范围甚广,极易形成滥用。
(5)兴奋剂:包括可卡因、咖啡因、苯丙胺及哌甲酯(利他林)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
临床主要应用于振奋精神,可致欣快感。
此类药物反复使用甚易形成心理依赖。
此外,合成类固醇药物作为兴奋剂也有滥用现象。
(6)阿(鸦)片类:包括吗啡、可待因类罂粟碱等。
吗啡是阿片中主要的有效成分,医疗上主要用于镇静、止痛。
吗啡及其衍生物包括海洛因、可待因是当今世界成瘾问题最严重的毒品之一。
吗啡样镇痛作用的人工合成镇痛药物,如哌酯定(度冷丁)、美沙酮等药物使用也会成瘾。
预防青春期物质滥用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青春期对抵制滥用物质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和努力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和精神帮助。
对物质滥用的青少年成功的长期处理方法是,在生理解毒后进行连续的医学随访和提供适宜的社会和心理支持。
3.青少年伤害常见的伤害有:
(1)自杀:指自愿的、自己动手让自己死亡的行为。
是一种自我惩罚和毁灭的行为。
自杀的原因有:
1)遗传因素:有自杀行为的青少年可有家族自杀行为倾向,其父母往往有自杀企图的历史。
单卵双生子有一个自杀的,发生双生同胞自杀的可能性增大。
2)心理障碍:精神疾患如抑郁症、厌世症、边缘人格、攻击性行为等与青少年自杀有密切关系。
3)环境因素:父母不和睦、有不良行为,亲子关系紧张可使青少年产生自杀。
学校课程负担重、考试失败是近年来自杀的重要因素。
其他如失恋、性行为问题、物质滥用等与自杀也有密切关系。
对有自杀企图的青少年需要心理专家的咨询,最好能够住院帮助解决存在的冲突及提供安全场所。
在自杀发生前,常有许多心理与行为的改变,这些改变或征候可被父母、同学或同伴发现,应早期采取措施,防止自杀的发生。
(2)暴力:指一种威胁或身体力量对某人或一群人造成伤害或死亡。
(3)车祸:即道路交通伤害,是指车辆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在公用道路行驶过程中,因违章行为或过失发生碰撞、颠覆等造成人身伤亡或经济损失的事故。
车祸的原因包括:①内源性因素;②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