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
中华文化说课稿3篇
中华文化说课稿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华文化说课稿3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中华文化说课稿3篇,供大家阅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说课稿(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本章节的特点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综合性、鲜明的实践性等特征,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明确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和根本任务,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政治觉悟、价值规范和道德情感。
3、德育目标:帮助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把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爱国激情倾注到实际行动中去,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梳理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确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践行爱国主义的志向,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一是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是爱国主义的传统,了解爱国主义的传统,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为我们获得对爱国主义的情感认同提供历史依据;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深刻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将为我们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行动提供指南。
2、教学难点:如何实现从爱国情感到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的升华。
四、教法1、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3、注重渗透教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等一般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五、学法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实践等方法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中国的民族说课稿
中国的民族说课稿
曾经,中国的民族被叱咤风云的大汉,明朝,清朝,近代西方势力的侵略,英法香港,租界黄河以下,都使中国民族进入到历史最低点。
那一段岁月里,中国受尽各种虐待,抹杀中华神韵,面临凋零后的危情。
这时,中华民族开始重拾自信心,决心改变命运,最终形成了中华民国的思想,以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解放运动者,以“五四”运动为契机,爱国热情蔓延全国,重振中华的气魄,重新给予中华民族自尊和自信。
今天的中国,虽然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但是有了一个完整的国家主权,引领着民族进步的正确道路,民族也在越来越接近这一追求,这需要建立强大的民族团结,共同实现祖国的振兴。
团结互助是民族生存发展与繁荣富强的必备素质,也是振兴民族的核心内容。
联合国家这一概念赋予了民族团结独特的含义,每一个民族都应持之以恒地把自己的祖国当作家园,维护着国家的尊严和尊崇;尊重祖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把和合作放在首位,走两岸一家亲的共同发展之路;更多的团结协作,使国家和民族朝着繁荣昌盛的方向前进。
中国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上的事件给它们带来了特殊的历程,他们将忠诚的意志心灵和勇气精神涌入了对自己的民族和祖国爱。
这种感情及其精神被民族传承着不断演变,这也是我们面对民族振兴大业,需要弘扬和发挥的。
中华民族以团结制胜,民族的追求就是团结一致,共同开创美好的明天,推动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宏伟事业,中国的民族必将再创辉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说课稿
说课稿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用来介绍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文稿。
下面是一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题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教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份具有时代性的教育资料。
通过本教材,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历史背景和实现途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明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梦的热爱,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和当代意义。
2. 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中国梦的实现与每个人的努力息息相关。
四、教学设计1. 导入: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中国伟大复兴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兴旺与个人奋斗的关系。
2. 知识讲解: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分享对中国梦的理解,教师逐步引导,补充相关知识,确保学生理解深入。
3. 互动讨论: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梦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4. 案例分析:选取成功人士的事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理解努力奋斗与实现中国梦的紧密关系。
5. 小结与展望: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概括中国梦的核心理念,展望未来,引导学生思考个体与国家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演示:利用图片、视频资料,直观呈现中国伟大复兴的发展历程。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和分享对中国梦的理解。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使学生更加具体地理解中国梦与个人奋斗的联系。
六、板书设计- 中国梦:个体与国家命运的交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 个人努力与中国梦的关系七、教学反馈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理解中国梦过程中的困惑,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全部优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通过学习这三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抗争历史,感受先烈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先烈的英勇精神,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对于历史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入理解历史事件,感受先烈的英勇精神。
同时,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还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抗争历史,感受先烈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先烈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抗争历史,感受先烈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先烈的英勇精神,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先烈的英勇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说课稿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高年级语文组的潘熠文,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是一篇能极大鼓舞学生爱国激情的现代诗歌,作者在诗歌的创作中,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改革开放的成就结合了起来,从祖国的地大物博、历史文化与近几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等多方面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营造一种既植根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又遨游于广阔的理想天空的现代诗风。
诗句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情、中国魂,表达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技能目标:在朗读中感受作者语言的精炼,初步领会反复等表达方法的特点及效果,并尝试着用“我是中国人”作为开头写几句话。
3、情感目标:借助搜集的相关资料和诗句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从而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着重体会作者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从而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二、说教法和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教案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我国精神教案》一、引言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我国精神是当前社会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新时代下,教育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就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案例,以此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
下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我国精神。
二、我国优良传统我国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其中包括道德品质、家国情怀、孝道礼仪等等。
如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君子之道”等思想贯穿我国几千年文化历史,影响深远,至今仍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此种传统伦理价值观念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价值观念具有极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三、教案设计1. 优良传统教育以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素材,设计各个学科的教学案例,深入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适时适地地将我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节日传统、历史故事等内容融入到教案设计中,在生动有趣的课堂实践中让学生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 国学经典教育通过解读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大学》、《中庸》等,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案设计中,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其蕴含的我国传统文化精髓,逐渐领悟其中蕴含的智慧。
四、弘扬我国精神我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的结果,它是一种普遍的民族精神,也是一种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强大精神力量。
弘扬我国精神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必然要求。
在今天,在教育教学中,多更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获得了普遍认同。
五、总结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发掘、传承、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并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好相关的教案。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镜、以史鉴今,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学生继承传统、饱含热情地走向未来提供有力的支撑。
《灿烂中华文化》说课稿
《灿烂中华文化》说课稿《灿烂中华文化》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课是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的最后一课,本课时共有两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主要通过展示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使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特点,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因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情感目标: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认同感。
通过学生感受奥运,传承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知道民族文化影响个人情感,个人情感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中。
能力目标: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意义,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提升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认识。
教学重点:继承,发扬,传播中华文化教学难点: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二.说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重点应在于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内化为一股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因此,对于本课的学习,首先应有直观的感受,图片应精而有代表性;其次对于一些时事及重点社会问题,应注意与教材知识的切合点;最后,应注意教学中的前后承接,形成板块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框架。
教法和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进而通过“姓氏对对碰”、“文化驿站”、“奥运盛会找文化”、“记者调查谈文化”、“与时俱进传文化”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讨论研究问题——交流展示、解决问题,将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
由“绿叶对根有情,每一个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同样情意深重,而我们魂牵梦绕的情感源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
”引入新课。
〈二〉新课第一目:1.绿叶寻根多媒体展示:根据目前人数多寡来确立的新百家姓。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 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一、说教材1、课程地位本课在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民族精神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所以,此课内容在文化生活教材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2、课程内容(1)、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
3、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对兴国革命历史史料分析来阐述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通过近几年兴国县发展的历程来阐述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③通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探究如何弘扬的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能力,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增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引用(视频资料、史料图片),阐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通过我校组织“小红帽”义务帮扶活动,来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探究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增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增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感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难点、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二、学情分析1、学生政治基础较好。
我所要教学的对象是高二(1)班,是文科重点班,第一次月考成绩(试题难度在0.55)全班学生的平均分73分,80分以上的10人。
2、班级尖子生政治不尖,总分前十名中,三人政治成绩偏差。
3、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方法不科学。
学生做材料题的得分率偏低,主观题得分情况较差。
因此,我本节课教学方面的主要任务定为:(1)掌握基本知识。
(2)指导正确方法。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说课稿
教材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教材以真实的案例开篇引领学生去思考、感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教材选取了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开发和建设引领学生认识民族自治地方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教材介绍了我国在少数名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以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本课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提高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的能力;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明确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知道全国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是国家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形成原因、地位,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作用。
学情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概念初三学生是比较生疏的,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民族区域自治离我们生活很遥远,虽然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如: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等了解的很多,但是要做到更好的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文化的认同感,并且做到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各民族有好往来,必须对民族关系、民族政策进一步了解,从而认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更好的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遵循“以活动带动学生学习”的思路,把活动作为实现教学目标和连接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载体,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把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为此,本课共设计了五个活动:活动一:听歌悟理。
让学生听《爱我中华》,思考两个问题:你从歌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获得了什么感悟?学生得出了“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之间平等、团结,和谐相处”等结论,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最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说课稿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高年级语文组的潘熠文,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是一篇能极大鼓舞学生爱国激情的现代诗歌,作者在诗歌的创作中,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改革开放的成就结合了起来,从祖国的地大物博、历史文化与近几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等多方面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营造一种既植根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又遨游于广阔的理想天空的现代诗风。
诗句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情、中国魂,表达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技能目标:在朗读中感受作者语言的精炼,初步领会反复等表达方法的特点及效果,并尝试着用“我是中国人”作为开头写几句话。
3、情感目标:借助搜集的相关资料和诗句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从而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着重体会作者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从而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二、说教法和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说课稿件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说课稿件一、教材分析下面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认识:主要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三个方面来谈。
首先,来谈(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个框题:灿烂的中华文化,了解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本框在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民族精神。
因此本框是对前面教材的进一步延伸。
只有对民族精神产生更多的认可感和归属感,才会自觉地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因此,本框的学习也为学习下一个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起到了铺垫作用。
由此可见,这两个单元在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
本节课由“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传承”两目组成,主要讲述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以及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建设的今天,就需要从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华,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故本课的教学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谈完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再分析一下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转变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念,突出显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因此我把这个目标放在第一位,然后是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我们先来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来看.能力目标:1能体会出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2具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最后是知识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2.知道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依据:民族精神是比较抽象的,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很好理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6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6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6篇说课稿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通过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向观摩者传达教学的核心思想和实施细节,使其能够全面了解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精选篇1说课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七单元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专题,单元读写训练重点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综合性学习,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
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本课是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通过三件事写了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意在引导学生了解、体会他立志的原因,从而在阅读中更好的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理解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如下的四个教学环节:一、理清思路,确定重点段;二、体会感悟,领悟感情;三、总结收获,回归整体。
四、课堂作业一、理清思路,确定重点段1、回顾文章写作思路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指生说,师适时板书。
第一件事: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
(板:听说“中华不振”)第二件事: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
(板:真正体会中华不振)第三件事: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后总写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远大志向。
(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明确学习重点(1)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课后问题)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2)哪件事最能说明他立志的原因呢?(第二件事-7、8自然段)【这一环节,我通过带领学生回顾这篇课文的写作思路来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有了整体的感知,同时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学有方向。
说课稿(完整)
说课稿(完整)一、说教材本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
这篇课文作为现代文学作品,承载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时代背景,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其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内容是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1. 作用与地位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承文化:课文以独特的地域文化为背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2)培养情感:课文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能够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提高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借鉴作者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较为重要,既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又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篇章。
2.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通过对家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家乡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学会用批注、摘录等方法进行课文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3)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2)课文表达技巧的学习和应用。
(3)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结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课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课稿一、设计意图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实行诚信教育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
在学校,学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等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我设计了这次主题班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诚信》目的是使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懂得怎样做才是一个守诚信的人。
二、活动目标:1、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懂得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更需要守诚信。
2、希望通过此次班会,能引起同学们对守诚信的重视,做一个守诚信的小公民。
3、增强学生自信,使学生努力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如一。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以及情景参与法等。
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诚信的含义,学会做守诚信的人。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分别出示“诚”和“信”的篆书,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再解释“诚”与“信”篆书构成及含义,引出“诚信”的含义。
(二)进入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诚信1.出示“曾子杀猪”和“烽火戏诸侯”的图片。
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然后再出示“曾子杀猪”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讲述“中国留学生求职的故事”和“陈美丽替亡夫还债的故事”。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再小结:陈美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诚信,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村民,却受到亿万中国人的尊重。
而留学生因丧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诚信,即便是高学历,高水平,却连工作都找不到。
3.议一议:我们应该怎么做?在这个部分设计了两个环节:①出示四个选项,让学生选择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并说出理由。
②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小纸条,出示一些学生在课上、课间和课外的不守诚信的事。
然后让学生写下自己曾做过的不诚信的事。
接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箱,让学生将写好的纸条扔进垃圾箱,与不诚信彻底告别。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获奖
主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获奖一、概述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我一直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自己的使命。
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参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比赛,并荣获了一等奖。
本文将结合自身经历,共享我在说课比赛中的教学理念、实践经验和感悟。
二、教学理念1. 爱国情怀教育在我看来,爱国情怀教育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国情,是培养学生爱国之心,志存高远的重要途径。
我在教学中致力于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辉煌历史、优秀传统和文化,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在说课比赛中,我选择了《红楼梦》作为教学范例,通过杰出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和尊重。
2. 责任意识培养除了爱国情怀教育,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我看来,每个我国人都应该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行动和责任担当精神。
在说课比赛中,我结合了《鲁迅文集》中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责任,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经验1. 多方案设计在说课比赛中,我特别注重教学方案的设计。
我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案,以应对不同情况。
这样的教学方案不仅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实效性,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多媒体辅助在教学中,我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说课比赛中,我充分利用了PPT、音频、视瓶等多媒体资源,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呈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全方位地理解和感知知识。
3. 互动式教学在说课比赛中,我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思考,提倡学生参与,实行师生互动。
我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互动式教学,我让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在实践中成长。
四、感悟与展望通过参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比赛,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红星照耀中国说课稿一等奖
红星照耀中国说课稿一等奖一、说教材《红星照耀中国》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
本文选自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通过对该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艰苦卓绝,以及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及其采访红军的背景;第二部分详细叙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展现了革命先烈们为实现民族解放而付出的巨大牺牲;第三部分论述了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1. 作用(1)弘扬民族精神:本文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精神。
(2)传承红色基因:本文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激发他们对党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
(3)提高历史素养:本文作为历史事件的记载,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和批判性思维。
2. 地位《红星照耀中国》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它是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被誉为“红色经典”。
本文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
3.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红军长征的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2)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爬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
(3)红军长征的意义:锻炼了革命队伍,传播了共产主义思想,为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理解红军长征的历程和意义。
(3)掌握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历史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和作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高中政治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三
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题承接上一框题同学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
内涵和重大作用的了解基础上,来进一步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
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建设者、弘
扬者和传播者。
教学目标:
结合高二同学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确定本框题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技能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增强同学们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同学们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视频欣赏、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让同学们学会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如何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法和动手收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同学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导他们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和义务,并为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晓之以理——通过活动,让同学们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依据: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所以需重点讲授)
难点:动之以情——通过感悟,让同学们自觉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弘扬者和传播者。
(依据: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实践,贴近生活”)
关键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依据:这是两目间的逻辑关系)
教材处理:
我把本框题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来讲授,第一部分是情感体验,品味民族精神;第二部分是情感升华,传承民族精神。
二、说学情
高中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还处在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一些
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还比较弱,通过对本框
题的学习后,能进一步培养和完善同学们的三观,从而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
义精神。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感体验法、讨论归纳法。
学法:自学品味、合作探究、活动感悟。
(依据:教法服务于学法,学法又丰富教法。
学生在品味、体验、感悟中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维主线”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格局。
)
四、教学流程:
(为了让让意识形态的民族精神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有机衔接,同时又引起同学们学习兴趣,我采用视频导入)
(分钟)欣赏“感动中国年度颁奖典礼——“最美的妈妈””视频,导入新课。
(此环节旨在将抽象的民族精神化为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把久远厚重的历史与现实的平静生活紧密相联。
为新课的讲授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讲授:我归结为为两大部分:(分钟)
(一)品味民族精神——推陈出新(分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华民族能巍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正是源于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滋养与哺育。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和关键点的内容,我将采用收集资料感知、欣赏视频感悟、讨论归纳明理三部曲来完成。
)
、一步曲:收集资料感知——民族精神的内涵(分钟)
课前布置同学收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和历史典,并在课堂上分享各自收集的资料。
然后请位同学来谈谈他们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这就从理性的初步感知到心灵的情感升华,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达到在资料分享中感悟民族精神。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民族精神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坚强的中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谱写了一曲曲撼天动地的民族精神之歌。
接下来,进入第二步曲)
、二步曲:欣赏视频感悟——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重点)(分钟)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道德践行。
”这部分主要采用视频欣赏的方法,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体现的不同的民族精神。
感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同学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
()播放视频:有关不同时期的英雄事迹
()欣赏完视频后请位同学分别把视频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以板书形式写在黑板上,再把人答案结合,若有遗漏的再请同学发言补充,并给以他们掌声鼓励)
(小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