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简单的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溵发兴趣,积极学习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能做到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迅速掌握所学知识。

1.创造轻松的课堂环境首先我们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说敢于问,不但要多说多问,还要会说会问,产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学生们共同探讨问题。

尤其对学困生和腼腆的学生,多给发言机会,哪怕答错了我也让他把话说完。

这样学生没有太大的思想压力,想说就说,在数学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自信心也得到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会高涨。

2.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竞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想,多看,多问。

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了胜利,由此,对学习数学也会产生兴趣。

3.建立奖励机制合理的奖励办法会让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和鞭策。

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我們要善于巧妙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和上进心。

比如以加分的形式鼓励学生,毎次竞赛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要按等级加分,学期结束将各项分数汇总,公布结果。

这样对学生有很大的促动,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培养自信心,努力学习1.现代教育观倡导的是对学生的鼓励我们要建立小学生的自信心,就要适时、适地和适当地鼓励孩子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本领,对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哪怕是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当场表扬,教师要尽可能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比如鼓励学生“你比上次进步了”、“你能做好”等等。

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

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

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古人说得很好。

一个小学生如果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新,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愉悦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宽松的、愉悦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是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第一步。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亲切、可信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胜不骄、败不馁,从容的对待失败,树立必胜的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数学的魅力所吸引,从心底里产生我要学数学的念头,学生有了我学数学我作主的念头,自学的兴趣就由然而生。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92页“分数的初步认识”例1时,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教材提供了学生感兴趣的分月饼情境,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动脑、动口是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主要方法。

老师说:“有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每个学生都知道:每个小朋友分得1个。

老师又说:“如果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老师适时地组织学生观察教材中分月饼的情境,由于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学生很快就发现两个小朋友正在分一个月饼,一人一半。

有的学生还大声说出这个月饼的一半是它的二分之一;有的还说我会写出二分之一,1,先写一条短横线,横线下写2,横线上写1。

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写作:21中,2是表示平老师马上表扬他们会看书、会思考、会发现。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

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才能真正调动自身的学习激情,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学生才是学习中真正的主人,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只有通过引导、指导、督导,教会学生学会自学,让学生自己去努力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科学解决问题,才能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标。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自学引导,并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这是当前组织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

自学作为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呢?一、做好自学的引导工作比如在教学巧求周长问题时,教师先让学生谈谈对于周长的初步认识。

教师在导出课题“巧求周长”后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谈谈对这个课题的认识。

”“今天就是研究用巧妙的方法来求出一个图形的周长。

”接着老师又追问“那你是怎样理解‘周长’这两个字?“围成这个图形一周的长。

”这时老师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的图形并说说这些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

在学生饶有兴趣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已经能从主观上对周长有了一定的认识。

教师这时再依次展示日常图形和一些特殊图形让学生上来画出这些图形的周长。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出示各种几何图形的周长,告诉他们一些数据让学生自已去求它们的周长。

在自学中,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在课本上标记知识要点,领会主题思想和作者创作意图,分哪些段落,记哪些笔记,记哪些知识要领,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多想结论“怎么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再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一边让同学们自学,一边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与长方形、正方形等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在生活中有哪些方面可以运用到三角形面积计算、如何计算?不断启发和开拓学生自学。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

为此我在学生自学的培养上有几点认识与大家斟酌。

一、激发自学动机,提高自学兴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经无非有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而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记得更牢。

并且,学生通过自学获得新知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这在一般学习中是不可能体会到的。

所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兴趣,是比较关键的,让学生战胜自我,投入进去,坚持到底,争取成功。

可通过一些科学家的例子来说服学生。

我介绍了曾被人称“低能儿”的爱迪生,他通过刻苦自学,终于成为发明大师;著名数学大师华庚,出身贫寒,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却凭着超人的意志登上数学的高峰。

这些典型实例,使学生受到启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师在实施时不可操之过急,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刚开始进行自学,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的疑虑。

教师还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都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大力宣传倡导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

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学,让他们产生自学的愿望,以便形成正确的自学动机。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学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

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二、进行自学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

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扎实基础的学科,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才能够在日常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呢?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该养成每天定时、定量的复习和练习的习惯。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地调整和完善学习计划。

通过坚持每天的学习任务,小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一些引导和建议,但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让孩子充分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鼓励孩子在学习中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还需要注重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扎实基础的学科,因此培养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制定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式,激发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长和老师也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学习工具和资源,如数学书籍、练习题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自学能力。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培养数学自学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

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呢?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之前,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有趣的数学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家长也要给予关注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快乐和趣味。

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从而培养自学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定期复习数学知识、做好数学作业、积极参加数学练习等。

教师和家长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学习资料和工具,如参考书籍、学习网站、数学软件等。

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自学能力。

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快、安静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舒适的氛围中进行数学自学。

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如数学图书、电子教学资源、数学实验器材等,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坚持不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数学难题和困难,教师和家长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犯错误,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

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

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总结、自我检测,自我创新的一种能力;良好的学习能力,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变成了“我要学”的状态,为学生的继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在此,作为一位一线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自学能力的培养:1 加强读的指导应该说,读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专利,数学课也要注重读的训练和指导。

这里的读,就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有利于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扩大知识的领域,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增强自学能力。

教师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

①初读,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独立地阅读教材。

初读要达到能够概括、质疑、复现所学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参阅工具书、相互讨论。

②重读,学生在练习中遇到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时,再次读教材或者重点地读教材。

教师还要注意多角度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就是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提出读书所应达到的不同要求。

如通过读来预习教材、提出问题、解答问题、重现知识结构等。

总之要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避免“不求甚解”。

2 注重上好自学课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心理规律以及有关学习手段,在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通过读书学习、做作业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新的技能的过程。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适当的安排自学课,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采用自学课的形式,同时,自学课对于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要求。

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制定自学的提纲,自学提纲应该具有启发思考,开拓思路、紧扣教材等特点。

提纲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强弱而有所不同,强者略些,弱者详些。

其次,教师在之前要根据提纲做指导性、启发性的谈话,以启迪学生思维。

提高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之我见

提高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之我见

212神州教育提高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之我见高玉慧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实验小学摘要:自学能力是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而可塑性强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基于此,在小学阶段着力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品质,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智力因素十分重要。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课堂教学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思维,遵循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求,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同时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目的,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教学效果。

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一、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

为了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开始阶段笔者坚持要求学生预习,并事先布置预习提纲。

预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能自己看懂,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并标记出来,以便有针对性地听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结,交流预习的心得体会。

学生很快总结出了预习三步骤:第一遍先粗读,了解大意;第二遍逐字逐句地读,掌握书中内容,理解概念、法则、公式,弄清例题及解题的格式要求;第三遍则要求在记住概念、法则、公式及例题格式的基础上,能够运用。

学生很快适应了这种方法,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还自己画图和列式,做一些练习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初步形成了自学的习惯。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一边和同学们自学,一边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与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有什么关系?在生活中有哪些方面可以运用到三角形面积计算、如何计算?不断启发和开拓学生的自学思路。

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而完成这项任务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具有深厚的学习兴趣,他就会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去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数学与祖国的巨大科技成果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大意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自己所学知识还有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

这样,我们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一种“我想学”的心理冲动。

学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效果自然会好些。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教师应提出具体要求,指明读书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指明的方法尝试着去做,让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去体会,领略知识。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使学生养成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读书的习惯。

在指导学生看书时,要求学生从标题的内容中掌握学习的中心;通过边读边想、边写边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读概念、定律、法则的形成过程;读例题时,要注意分清步骤,探求每一步骤的解题根据等。

在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时,只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3.要引导学生勤思善思,勇于质疑问难在课堂教学中,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想不停、思不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勤思善思的习惯;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大胆质疑问难的好习惯。

鼓励学生追根求源,勇于提出与老师、同学不同的见解。

通过师生、生与生之间讨论,相互启发、补充,最后总结出正确的理论。

有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之我见

有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之我见

有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之我见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应该把整个小学教育阶段看成是一个学生争取独立学习和日益独立学习的过程,达成“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始终把教的立足点放在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上。

为了扎实、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训练和培养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新教材的呈现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自主阅读,教师更应该充分应用好这一教学资源。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节课前给学生下达较为浅显的预习提纲,让学生在预习提纲的引导下初读教材,初步了解新学内容,并能把不懂的问题带入课堂。

上课时,教师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再针对教材的重难点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在自学提纲的引导下细读教材。

阅读时,先让学生沿着教材中知识发生、发展的顺序循“序”而读,字斟句酌,边读边想,接着通过相互启发讨论、质疑问难,再次抓住要点问题精读教材,让阅读贯穿学习的始终。

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学习,而且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与教师密切相关。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独立思考创设条件,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能力与要求的契合点、思维的发散点。

其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

教师要相信学生,学生能独立思考解决的,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只是启发、点拨,不包办代替。

如在六年级教学分数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时,先让学生解答复习中的整数应用题,并让学生讲清数量关系。

在此基础上出示新学内容:“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6天完成,如果两队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学生在模拟提纲的引导下进行自学,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间的启发讨论,寻求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题中没有告诉具体的工作总量,就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一、学会制定学习目标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的学生学习带有很大的盲动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东一榔头西一棒,学习处于无状态之中;有一部分学生制定不切实际的过高的学习目标,当学习目标达不到时便灰头丧气。

为此,我们指导学生在制定学习目标时,一是采取分级确定的原则。

即总体目标、学期目标、阶段目标、单元学习目标逐次确定,知识和能力目标逐个确定。

一般来说,知识的分级目标根据知识的网络结构循序确定,能力和素质的分级目标依据知识载体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螺旋式递进;二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对某些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分步骤完成,对数学能力分阶段达到,对素质的提高分层次渗透。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学会制订自学计划无宁静无以致深远,学习需要专心孜志,我们认为制定学习计划是个好办法。

所谓学习计划就是把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需要训练提高的素质、需要完成的作业安排进去,使自己的学习活动在时间和内容等方面能够有计划的进行。

学习计划对于学生学习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它可以使学生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学习了,严密完整的学习计划还应当包括每次学习什么内容?采取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多少时间等。

随着个人学习计划的落实,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就按期完成了,这就是学习计划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三、学会挑选和利用自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强大的支持服务。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科学突飞猛进的年代,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日新月异。

在信息社会,学会抓取信息、栽种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就是展开终身自学的必备条件。

我们辨认出,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晓得怎样根据自己的数学自学水平和自学建议挑选和利用资料,有的学生基本知识还没妥当,就回去搞出中级、高级题库或竞赛题;有的学生挑选的参考书错误百出,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有的学生挑选相近的参考书,并作了大量的重复劳动,从而被题目牵着鼻子跑,就是自学处在十分被动的状态。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自主学习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孩子建立数学素养的基础阶段。

在这个阶段,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谈谈我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看法与建议。

一、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

学生需要知道如何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寻找需要的信息,如何学习和解决问题。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逐渐习惯提出问题、自我探究、自我整理和分享成果的过程,实现自主性和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创造有益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亦是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在学习中,小学生不要被题目中的语言和问题所迷惑,要学会思考,做到观察、发现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

在学学习方法上,鼓励孩子自己挑战,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赖老师或直接获得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积极、有耐心并注重细节的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魅力,感受数学和学习中的成功和成就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良性循环。

三、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锻炼:1.鼓励孩子提问。

孩子真正提问的背后,是他们对那些想法提出质疑、想搜索新的东西的愿望。

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在提问中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更容易掌握学习方法。

2.鼓励孩子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思路或方法,这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相互尊重,交流意见,从中学习与反思。

3.把数学知识和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

设计一些富有情境感的数学问题,让孩子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4.鼓励孩子思考数学的实际应用。

让孩子通过数学的知识去理解生活,通过数学的解题思路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关于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数学是一门深入浅出的科学,在其庞杂的数理逻辑中含有数学思维的核心要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利用自己的思维、知识与方法综合运用,在生活中、学习中及工作中均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就讨论一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一、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学生处于知识储备能力较差的阶段,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主要依赖教师课堂上的讲解。

在此基础之上,为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从学生的数学兴趣入手,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优秀作品的展示,让小学生深刻地感知数学所蕴含的美、好和实用性,并在集体或个人的学习中不断挑战自我,产生学生自己学习的动力,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

二、创设各类情境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有实际的教学应用。

对于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情境教学。

在教学中设置多样化的情境,例如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钻研问题的解决方案,寻求和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注重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逻辑性和推理性的学科,数学思维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在解决数学问题这个主要情境中,通过观察、分类、归纳、分析、推理和判断等一系列思维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能力。

因此,注重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针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提出问题、发展观察和实验技巧、客观地作出判断和推理等能力。

培养小学数学自学工作总结

培养小学数学自学工作总结

培养小学数学自学工作总结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还能培
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感到困难,因此培养小学数学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需要从学习方法上进行引导。

老师和家
长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学会利用教科书和习题册自主学习,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培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自觉性。

其次,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还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
是一门需要动脑筋的学科,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就很难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因此,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去学习数学,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最后,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良好的学习环境,适当的休息和运动等,都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家长
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之我见摘要: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教学一直沿用“课堂讲解+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习只有自主化、活动化、生活化,才能解放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双手和大脑,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因此,我积极研究,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思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以几何级数激增。

这些知识、技术仅靠课堂或仅靠老师的传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需要必要的补充,而自学是一种最佳的途径。

“知识可能被遗忘,但能力却伴随你终身。

”如果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就可以扩大知识面,并增强自身的技术和技能。

它影响其他能力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广度。

数学有其学科特点:逻辑性、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

学好数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度的想象力,还要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和刻苦钻研精神,并把它和实践相联系。

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强有力的后续“部队”的声援,充分利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来学好数学。

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

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提高自学能力的必要性自学能力是解决掌握知识和发展智能、提高整体素质的联结点与突破口。

当今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正在学习发展的小学生,仅仅在课堂上机械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提高其自学能力,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之我见发表时间:2011-05-11T15:46:20.76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数学)2011年第36期供稿作者:王芳[导读]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山东平邑县实验小学王芳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习惯,倡导自学,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呢?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古人曾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可见,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认识的需要,也是学习的直接动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观察愈细致,反应愈敏捷,思维、记忆等多方面的智力活动也愈有成效。

因此,数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活动课是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的一个主战场。

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优势,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二、创设自主课堂,培养自学能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且富有个性的过程。

”要实现这些理念,学生首先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在能够激发学生探索需求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什么是探索创造,才能会创造、能创造。

三、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让学生拥有点石成金的手指要远比拥有成堆的金子强。

教学时,不仅要尽可能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还要在方法上给予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熟悉掌握探索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四、鼓励质疑、反思,发展自学能力数学课本中的语言精练,叙述严谨,科学性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
宁强县北关小学彭凤兰
学生自学能力是指学生个体为确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自主学习,并为达到确定的目标而不懈地努力的主观条件。

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独立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学能力既强调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也强调强调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

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自学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行为。

带着一定的兴趣去学习,可以使人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学习时精力就会非常集中,并且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还将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力源泉。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

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

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

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
饼个数。

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

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学生很快伸出 2 个手指。

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

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

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灵活多变。

我在教学中注意教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

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

”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这样的教法让学生有了主动性,兴趣提高了,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了。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学生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促使学生手、脑、眼、口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达到“以动激趣”的效果。

(三)开展数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活动能让学生情绪饱满,炽热追求,积极用脑,气氛和谐,对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开展数学游戏,由于形式新颖、学生参与面广、喜闻乐于接受。

再如搞一次室外数学课,能让学生为这种与众不同的教学形式所感动,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如:教学“位置与顺序”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参观,将知识的传授融
入到活动中来,这比起课堂无味的讲授强多了……
二、教给自学的方法,使学生善于自学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自学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

学生的自学方法的掌握,必然受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

特别是小学生,教师怎样教,学生就会怎样学。

因此,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不要只考虑自己怎样教,还要考虑到学生如何学。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同时,学习的方法不能作为知识来教,而要在教学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学习方法,使学生自觉获得,到一定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这样得到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理解了的,才是受用的。

因此,要让学生做到五会:(1)会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

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

(2)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

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并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资料。

(3)会想,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做到肯于思考、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

(4)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多听、多看。

(5)会用,知识的应用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本、最经常的一项任务,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体现智慧与能力的主要手段,而且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除了要求解决问题合乎规范外,还应做到独立、专心、按时,并要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应用情况的习惯。

三、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勤于自学
学生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之后,还必须通过反复实践,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才能真正受用,也只有在养成自学习惯之后,才算真正具备了自学能力。

其中,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
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在身边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自己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解决新问题。

美国的教育家提倡“发现法”,苏联的教育家强调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中国的教育家主张,“教是为了不教”。

显然,他们都很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随之就会显著提高起来。

2010年5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