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琦福寿连连产说会文字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晓琦福寿连连产说会文字稿
所谓私人财富管理,在座各位可能听到的不太多,这个题目也是有一定的缘由,11月份刚做了这样一个课题,10月28日,浙江省做了一个2009年高端金融人才发展论坛,这个论坛是个小范围的论坛,大概20几个人。
请到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以及主导者之一——常清教授,他作为经济学家,在中国还是有一定地位,他引入了中国的期货机制,在证券机制的基础上引入了期货机制,是中国期货界的教父。
同时莅临我们会议的还有一位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金融研究所的主任许宜道(音)老师,当时交流的时候谈到了一个趋势,什么趋势呢?中国未来的金融发展方向到底在哪个领域?经过讨论之后,我们惊讶地取得了一致。
一提到金融,可能大家都想到银行和客户之间的存贷款业务。
实际上,未来的趋势将会从公司金融向私人金融领域拓展。
可能我们现在还认为普通老百姓存存银行,到门口排排队这就属于与金融挂钩了。
但是实际上,未来的银行,包括国有银行,外资银行将会大力拓展国内的私人财富领域,私人金融。
换句话说,是因为私人财富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并且有了它的土壤。
中国已经开始步入了私人金融的时代。
以前,提到私人财富,很多人很不屑,因为在80年代,说到私人财富可能大家都没有钱,一个月工资也就30块钱,一家老小吃过用过,就剩下2块钱,不能拿着2块钱说这是我的私人财富。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二三十年间,你会发现,私人财富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现在的一种现象。
中国现在已经不知不觉步入到了一个私人财富的时代。
这三十年间告诉我们,30万的富豪坐拥了9万亿的财富。
9万亿什么概念,大概是整个中国财富的30%多一点。
接近1/3的财富掌握在30万的富豪手中。
同时,在我们身边听到了千万富翁也越来越多,中国每1万人中就有1个千万富翁。
以前我们听到百万富翁都是一个新鲜的名词,那现在随处都是千万富翁。
在座各位,扔几个榔头下去,砸到很多都是千万富翁。
千万富翁不断诞生,意味着财富管理成为一种趋势。
千万富翁这辈子吃不光用不光,那他还要用得着赚那么多钱,干什么用呢?他更重要的是为了什么呢?这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中国很早就诞生了千万富翁,其实,千万富翁并没有想大家认为的那么好过,那么舒适。
就拿这样的数据来看,广州1990年排名前100位的富翁到2000年仅有 5 人!
中国最早产生的 10 大千万富豪目前只剩 1 个。
我们不禁要问,在90年代,很多人都在想,我要是万元户就好了,但他们已经是千万元了。
按道理来讲,这些人一辈子吃不光用不光了,下辈子也吃不光用不光了。
为什么在短短的十年间我们去找这些人,都已经找不到了。
钱赚这么多,迅速就可以土崩瓦解。
不光光是这些个人,还有很多知名的企业也是一样。
我们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本书,叫做大败局,中间详细描述了曾经在这个叱咤风云的品牌,包括旭日升、三株、巨人、爱多VCD、秦池、银广厦、沈阳飞龙等等,这些都已经不在我们视线范围之内了。
在短短的一两年财富就已经消失殆尽了,是什么原因?研究私人财富,必须研究这些失败的原因,让我们谨记这些原因,以后遇到可以绕过去。
对我们而言,风险是无处不在的。
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风险。
我们经常开玩笑,2008年是我们风险教育年,专门用来警示中国老百姓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2008年是风险集中的年份,不仅包括了自然灾害,也包括了资本市场的灾害。
我们来看一下,2008年都经历了哪些灾害?自然风险:雪灾、512地震。
当我们经历雪灾的时候,很多有钱人终于知道,原来光有钱也是没有用的,车被冻住了,在路上也是跑不动的。
很多人冻在了南方,那么大的雪,走不了路。
同时,512大地震更是让中国的老百姓风险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真正让人意识到一句话钱乃身外之物。
当你面对再多灾难的时候,你有再多的钱也毫无意义。
很多人开始正视,当风险来临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
自然灾害如此,对整个资本市场也一样。
在座各位,也是作为一份子,2007年经历了如火如荼的资
本市场,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津津乐道,2008年来临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变了。
从6000多点一直跌倒1600多点,短短的一年跌幅高达73%,这样高的跌幅使很多老百姓措手不及。
在整个过程中,终于让中国的老百姓知道了一句话,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很多人知道这句话都是在合同上写的,在开户的时候,很小很小,蚂蚁般的文字写着开户需谨慎。
但是,你真正在从事股票交易的时候,经历了2008年,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明白了原来股市真的有风险,绝对不是狼来了。
当面对股市风险的时候,2009年很多人又抱着打死我都不做股票的心情之下,2009年又开始做一点股票,很多人又开始砸锅卖铁买股票了。
这只是一种警示而已,如果你能从中获取自已的收益,也无可厚非。
2008年给我们带来资本市场的教训,同时,在企业经营中也给了我们新的经验。
我不知道在座各位,有多少是做企业的,2008年前所未有的企业倒闭潮席卷整个中国大陆。
中国以前没有这种大规模倒闭的迹象,只是正常的更迭导致的企业的没落,没有大规模的企业倒闭。
但是,随着2008年整个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也刮入到了整个中国内地,随着东莞一家合俊玩具厂的倒闭,使中国实体性企业倒闭,进入实质性的内容。
2008年看到中国企业大规模的倒闭,以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企业大规模都面临这样的内容,同时,全国倒闭的企业更是数以万计。
那为什么这个时间点来临的金融海啸会让中国企业大规模倒闭呢?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中国今年特别呼吁,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或如何产业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值得我们思考。
但,同时针对我们私人经济来讲,也是要思考的一个内容。
作为私营企业主或私人财富的研究来讲,很惊讶的看到了一种现象。
在2009年我们专门把它作为一个名词提出来,大家相信也听到过,叫中国式破产。
什么叫中国式破产呢?国外的企业破产,根据破产法,比如说雷曼兄弟倒掉了,它倒掉之前,看到资不抵债,怎么办呢?那就申请破产,所有的债务全部清盘清掉。
但是你会发现国外的企业当你进行资产破产之后,他自己依然拥有足够多的私人财富,他依然还是一个有钱人。
但是国内不一样,国内虽然也有破产法,但国内的企业破产之后,为什么会出现中国式破产呢?中国式破产就是中国老百姓面临破产之后,他采用的方式方法跟国外不一样,国外就是破产就破产了,依然过得很逍遥,但国内的企业家破产基本上会选择一条路,卷铺盖跑路。
基本上采用极端的方式,钱收一收,赶紧跑吧,希望能够躲过这一场灾难。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也是值得我们深层次分析的一个内容。
为什么中国企业破产的时候,他不能很好地面对,重振旗鼓,东山再起,而往往选择的是极端的违反道德,违反法律的途径呢。
所以,从此我们会发现,他在之前是成功的,而在那一刻之后,就成为失败者。
而且,一辈子也没有什么翻身的余地,因为他已经违法了。
所以,违法之后就成为成者王,败者寇,被穷追猛打。
这就是中国企业他做到这个层次之后经常会犯的错误,这个深层次的原因,我们稍后会和大家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有时候也不能理解。
你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主应当可以承担起这个风险,但是恰恰很多的企业主,虽然已经很有钱了,但他还愿意做这种卷铺盖跑人的这种举措。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一句话,如果说以前你已经足够成功了话,已经成为千万乃至亿万富翁的话,如果你不能守住你的富翁地位,守住你的财富,你赚这么多钱究竟是为了什么?这句话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不能守住财富,赚这么多钱是为了什么?赚了一千万、两千万,只是享受了这短短的两三年,但是回过头来你发现你已经成为阶下囚,那你赚这么多钱为了什么呢?原本三辈子都吃不完的这笔钱到最后却一下子都没有了,不仅我们要考虑这样的问题,同时我也借助我们浙商的一句名言,我们权且把它当作名人名言吧,最近大家比较关注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要进行评选,我个人觉得马云可能还是很有机会再次当选,所以我也借助于马云说的一句话跟大家来交流,他说过:“一个伟大的公司绝不仅仅是因为能抓住多少次机会,而是因为能扛过一次又一次的灭顶之灾。
”其实对我们个人理财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回想一下,如果说一个企业当进入这个社会在做这个行当,你会发现只要你能够活着,机会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多,但怕就怕一不小心就满盘皆输,你连机会都没有,
如果把机会跟风险之间对等,我就经常做个比喻,就好比一个人站在海边上,你会发现享受着阳光站在悬崖峭壁之上,你会发现海阔天空,但如果说你一旦多走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对于机会和风险其实就是这样客观地来评价,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样,就好比很多人做股票,2007年是他是风光无限好,当2008年来临的时候,如果你不懂得收手,你会发现前面走的就是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很多人的财富就在08年大打折扣,同时你要再起来就很难,所以对企业经理也是一样,我们必须要明确的知道,当有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宁可错过一万,也不要抓住一次风险,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一定要懂得评判风险和机会的可行性,当然对我们来讲,那么多企业或者那么多的资金拥有者为什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灰飞烟灭了呢?财富流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我们也做过一些研究,根据杰金诺顿对全世界的富豪的大多数在短时间内快速衰败的原因来做分析的话,无外乎三种原因,第一种就是盲目投资的错误举措,我不知道我们山东这里有没有。
像很多的企业就是这样,比如开始的时候是做专项的,做加工贸易类的,做着做着觉得不行,我要进行资本运作,于是他就大规模地进行企业购并,并到很多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结果往往导致错一步满盘皆输,盲目的投资导致他损失殆尽,比如我们就拿浙商的一个典型代表——陈金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就是浙江的金义集团,他是金义集团的总裁,金义集团是最初在新加坡上市的集团,中国最早在新加坡上市的企业,他拥有数亿资产,随着陈金义看好当初的能源危机,90年代就开始向能源方面研究,他研究的课题是什么呢?希望用廉价的液态物进行重水话之后变成油类,就是变成可燃物体,后来代替汽车的燃料,而就是这项高科技的项目就是导致他把所有的资产全部铺在这个上面,最终导致了满盘皆输,陈金义现在在杭州大概只剩下两居室的一套房,确保他的生活水平,同时他一旦拥有财产,将会被法院分到清偿债务,他基本上已经是翻不了身了,而这个是很典型的错误决策,导致了数亿资产满盘皆输的典型代表。
当然第二个财富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不良嗜好,挥霍无度,不良嗜好大家很容易理解,经常我们在新闻报纸上看到很多,比如嗜赌如命,经常拿着钱去赌,结果把家产全部赌光,企业全部赌光,这个很多;但是挥霍无度也是这样,我不知道大家对财富的观念是什么样的观念,很多有钱人对财富的概念也仅仅是数字上的概念,对于消费来讲,他真的无所谓,挥霍已经到了一种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比如说我们山西的煤老板,我们经常说他们是暴发户,山西的煤老板我曾经在07年的新闻上看到,他嫁一个女儿,一路的豪车,都是悍马,耗资一亿,把一个女儿嫁出去了,这个确实属于挥霍无度,到了极限,所以这也是财富流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当然第三个原因是什么呢?叫做税收监管,不知道在座各位有没有了解税收的,其实很多的企业当做到很大的时候,当树大招风的时候,有人稍微想要弄你一下,基本上别的不用动,就税收就可以把你弄倒,所以税永远是悬挂在我们企业主头上的一把利剑,所以在座的各位,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如果你有跟哪个企业过不去,就找找他在税收上有什么地方过不去,税收只要一查,只要税务局来稽查的,基本上99%的企业是逃不过的,因为目前为止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跟税务打交道是最多的,同时企业面对税务监管方面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就是把税务研究的非常透,知道要征税了,知道税收是很重要的,他把税务研究的非常透;还有一种是税务研究不清楚,因为税法税制实在搞不清楚,规定太多,研究不透,怎么办?反正国家叫我征税我就征税,多做就行。
而这两种人恰恰都是在水边容易沾到水的人,大家你想象一下,你对税务研究不透彻,那么税务要来查你是不是很简单啊,因为你不小心都是走水里面的事情,然后人家一查就查到。
那么想象一下那些税务做透的人,研究透的人往往就想要钻一下空子,你看我研究的很透,这样子做就没有问题拉,我就这样这样来做,但是他忽略了很重要的事情,税务是可以用来追溯的,而且税务是可以打补丁的,国家发现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一看到这样子有漏洞了,我打一个补丁,这个补丁上前追溯多
少年,好了你就全部被笼络到补丁之列,所以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所以很多的企业它当初倒闭的时候,主要的原因就会变成税务稽查导致的,事实上这段时间大家也知道一些新闻,是关于五粮液的。
五粮液在证券市场上交易,证监会说我要查一查五粮液,五粮液还挺牛气,你来查吧,我也不申请停牌,按理来说重大事情要申报停牌,而我们五粮液是拿得出来的,随便怎么查都行,肯定没什么问题的,没有什么未公告的事项,结果呢证监会去查,前一阶段查不出什么事情,五粮液很牛气,屡次发公告,到第二阶段真的要来查你的时候,就是谁来查呢?由税务来查,结果税务一查,五粮液酒趴下了,五年之间偷税漏税10个亿。
这样一下,好了,基本一查一个准,所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五粮液肯定的得罪谁了,肯定被人整。
其实主要原因,财富流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几项,所以大家了解下,尽量绕道走路,不要碰这些东西,但是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私人财富管理的几个层次。
私人财富中间,它有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
第一个层次是私人财富的积累,所谓积累的层次我认为它是一个过程的管理。
它相当于是什么呢?就是创富的一个过程。
所谓创富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创富的这个阶段,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有的人是百万富翁,有的人是千万富翁,也有的人是藏龙卧虎,可能是身价亿万,但在座的各位你们相信千万的人绝不认为自己就到头了?一个亿的人也绝不会认为自己到头了,因为当100万的人坐下来的时候,他会认为自己的财富是那么少,因为还有很多千万富翁。
而千万富翁坐下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那么是那么的少,还有很多的亿万富翁,你看山西煤老板嫁个女儿都一个亿,原来亿万富翁坐在一起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不可匹敌的富豪,令他遥不可及。
正是因为这样,就是说财富创造是无止境的,那么既然这样,是不是财富的积累到这个阶段就OK了呢?不是这样的,它是一个过程。
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考虑更多的其他财富的相关因素。
那就是第二个层次。
关于财富的安全层次,在座各位,我们想象一下,我们不是说身上要达到亿万富翁了才来考虑财富安全问题,其实我们从一开始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我们就要考虑财富的安全。
比如说人家普通的老百姓他都知道怎么样让财富更安全。
他都知道要把钱放在保险箱里面,她都知道要出差的时候把钱放在左口袋、右口袋、上口袋、下口袋、左鞋底、右鞋底里,都要分一分,放一放,这就是安全的考虑。
对于我们创造财富阶段的人来讲也是一样的。
第二个层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财富的安全。
那么第三个层次是什么呢?当你真正做到很大的企业的时候,那么第三个层次必须要考虑的是财富的转移。
财富的转移我们通常认为有两种途径的转移,一种是空间上的转移,比如很优秀的集团,比如在山东开一个企业或者到哪里开个企业,这是空间上的,还有一种是时间上的转移,就是自己老爸赚的钱要传递给儿子,儿子赚的钱要传递给孙子,它是两种层次,那么我们今天主要和大家讲关于财富的安全和财富的转移。
什么叫财富的安全?很多人在座的各位不要简单的把它理解为把钱放在保险箱里,那不是财富的安全,那也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层次,所以真正讨论财富的安全层次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要让自己所赚到的每一分钱,能够在相对安全的领域中被自己所独占性的拥有,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层次是什么呢?就是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的隔离。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想过?尤其是做企业的一定要考虑说我们老百姓做企业从工商户开始,基本上是什么呢?就是说有雇工开始就是自己不拿钱,或者我那个500-800快的下个月工资,就是做个表率作用,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干,然后所赚到的每一分利润都投入到企业中去,进行不断的扩大再生产。
不断的扩大再生产,所以企业从500万变成1000万,5000万,一个亿。
我们不难相信企业在壮大的过程中间,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个人资产,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很多人经常会说,中国人经常说这个老板很厉害啊,我告诉你他又多少多少企业,在
座的各位其实那是将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混淆了。
为什么呢?这种混淆其实风险很大,所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中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到破产的一刹那,她往往选择的是卷铺盖跑路?而不是选择合法破产?因为他把这辈子全部创造的财富全部放在哪里?企业里面。
所以说,表面上企业是有限责任公司,但中国的老板都承担着无限责任。
并把所有的家产都放入到这个企业里面。
结果导致的现象是什么呢?当企业一旦出现危机,资不抵债的时候,在座各位,他就突然间想到原来真正属于自己的资产也不过就是在家里面的2套或者3套房子,根据他上亿的资产而言,他认为是不能匹配的,所以他必须得把银行的存款卷出来,怎么样?跑路。
这才觉得对得起这一生的打拼。
但恰恰是这样,当你的企业面临倒闭的一刹那,在座的各位你所在企业的每一分钱都不属于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自己有限的公司却承担着无限的责任。
这个导致中国企业家最根本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并没有做到相互的隔离。
所以我们现在经常和企业家在做交流的时候,我呼吁这样,你要赚到钱,大家要怎么样?把钱分出来,分红分出来,你作为大股东当然可以分到的更多,这笔钱分出来可以作为自己私人财产所拥有,那企业一旦未来经营不好,那按照经营情况,该倒闭就倒闭,而此时你的私人财产是可以得到保护的。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我们要有这个意识,千万不要以为把企业做大了就是自己做大了,我前段时间碰到一个客户就是这样,他60岁左右了,他说我现在很痛苦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个问题,我就是一辈子打拼打拼,结果发现自己家里就是那么2或3套房子,虽然自己吃吃用用全部都可以在企业里面走账,但是真正要将企业资产转变成我个人资产的时候,我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因为什么呢?他想退出来了,但是他的合伙人不想退,因为他60岁了,他的合伙人才40岁,他的合伙人还想做大做强呢,他已经赚够钱了,他想要退出来但是他退不出来,但是他又不甘心这么多资产被别人控制和使用。
这是很大的矛盾,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在未来的10-20年要逐步逐步学会剥离企业资产和个人资产,并且让自己拥有足够多的私人财产,这是很重要的第一个层次。
当然第一个层次财富安全是考虑的比较大的话,那么考虑第二个层次相对来说变得微观了。
那么第二个层次是什么呢?叫夫妻资产的相互隔离。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当想到夫妻资产的相互隔离就在笑哈,我不知道大家笑什么?可能大家知道是不是怂恿我们呢?这个我知道女同志很喜欢,为什呢?前阶段我有个老板客户经常和我讲,他老婆经常要他弄个300万给她,你说女孩子拿那么多钱能干什么呢?基本就是存银行什么也不干,还不如放到我的企业里面,做的更大,赚得更多呢,这是很多企业者所想的。
女人所想的没错,她就想从你身上拿一点钱过来家里有个安稳的支撑,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很多的女性都是怎么做的呢?就是瞒着老公东存一点,西存一点,到处存钱,哪个银行都去开个户,当然老公不知道,这个最好,其实你不知道在中国,夫妻财产是属于共有的,一旦出现问题的话,你名下所存的钱全部都可以抓住,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所以说我们要考虑夫妻资产要有一定的隔离,为什么呢?我就拿前阶段的一个案例给大家做个介绍。
大家能够感觉到,这在我们生活当中还是相当普遍的,同时也给大家敲响警钟,有些事情你不应该去做。
是这样的,我有个朋友,他自己做企业做的挺好,他有个同学也是做企业,做得挺好,那么在早些年的时候呢,他的同学说要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的最有有个手续要找一个担保人,找个担保人很正常,他就找到我那个朋友,说老同学了,你看我的资产这么多,就这么点银行贷款你帮我担保下,你放心吧我的企业资产要比银行贷款多,我这个朋友也抹不开面子,就像都是同学,他做的挺好,我也做的挺好,说不准万一求到人家的时候,那担保就担保吧。
结果担保以后,他也忘记了这个事情。
一段时间相安无事,结果到了2008年我这个朋友的同学找不到了。
这是典型的跑路族,就是跑掉了,跑掉了以后,他也没有特别在意,结果呢,没多长时间银行通过法院一直文书下来,要求把他和他妻子名下所有的资产全部冻结,还他的这个同学的贷款,结果我这个朋友就受不了,他赶紧找律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