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和完善国有公司治理结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合集下载

论国有资产流失及其对策

论国有资产流失及其对策

论国有资产流失及其对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有资产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处于国有资本的核心地位。

然而,国有资产的管理却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出现了资产流失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损失。

因此,需要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和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1.管理和监督不力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是国有资产监督机构和企业管理者。

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一些企业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监管作用也不够重视,导致了一些资产管理漏洞,有被侵吞和流失的风险。

2.不注重资产评估国有资产的评估是衡量企业价值和资产价值的重要依据。

但是,在评估方面,一些企业存在不严谨的情况,潜在的资产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并容易被侵吞或流失。

3.不合理的融资方式为了拓展经营规模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一些企业采用高额融资,不仅增加了资产负担,还易造成资产流失。

4.缺乏资产保护知识在国有资产管理中,一些企业管理者缺乏资产保护知识,容易上当受骗、被侵吞财产,而对资产进行及时的保护则是预防流失的重要手段。

二、对策1.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发挥监管机构的作用,明确企业管理者职责,建立权责清晰、责任到人的国有资产监管责任制度,建立信息化平台进行资产管理。

2.完善国有资产评估体系加强资产评估工作,建立完善的资产评估体系,加强对重要资产的保护和监管,发挥评估结果对决策的指导作用,确保资产评估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3.优化融资结构在融资中采用合理的融资途径和方式,优化融资结构,避免对资产形成负担,更好地保护财产权益。

加大内部资产回收力度,通过回收降低负担,对丧失利润或者处于亏损状态的资产进行及时处置。

4.加强资产保护教育企业管理者需要加强资产保护的意识,学习资产保护知识,了解维护资产的有效手段,增加防范控制意识,防止资产被侵吞或者流失。

结论国有资产流失不仅影响国有企业的发展,还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损失。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对策及建议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对策及建议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对策及建议国有资产管理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国有资产监督不到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有资产流转不畅等方面,影响了国有资产的增值和利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 国有资产监督不到位。

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监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但由于监督机构的职能分工不清、监督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监督不力,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问题较为严重。

2.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国有资产因管理不善、变卖、盗窃等原因而流失,导致国家财产遭受损失,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 国有资产流转不畅。

国有资产的流转受到制度、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资产无法流动、变现,影响了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

改进对策及建议:1. 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的机制,强化对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的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行为,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2.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标准,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3. 加强国有资产评估和监督。

对国有资产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的准确估值和有效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和浪费。

4. 加强国有资产的流转管理。

建立国有资产流转的便捷通道和监督机制,促进国有资产的流转和变现,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5. 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

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综上所述,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监督不到位、流失严重、流转不畅等方面。

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利用效率,我们需要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资产评估和监督、改善资产流转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方案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方案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方案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指国有资产在管理和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流失现象,导致国有资产的价值减少或者失去。

国有资产是国家财产,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财富,国有资产的流失不仅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入手,分析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具体表现,探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危害,提出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1、管理不善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不善。

国有资产由国家所有,管理者通常不用自己的资本购买国有资产,管理者可能没有足够的切身利益去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增值,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另外,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由于管理者的个人能力、管理水平、管理理念等因素,导致国有资产管理不善。

例如,工程项目管理不善,导致工程建设中出现问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管理者在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善,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这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2、监管不力国有资产流失的另一个原因是监管不力。

监管失灵、监管不力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中,监管是非常重要的,监管不力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监管不力的表现主要包括监管部门的制度不完善、监管手段不到位、监管措施不力等问题。

3、腐败问题腐败问题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腐败行为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例如,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以职务便利为自己谋取不法利益,或者与他人串通作案,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对此,建立反腐机制,加大反腐力度,是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重要途径。

4、缺乏公平公正的监督机制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还包括缺乏公平公正的监督机制。

如果国有资产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就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各级政府及有关监管机构要将把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监督体制作为当务之急,严格监管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谈谈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谈谈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谈谈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家掌握的资产以非法、不当、不透明等方式流失,既包括了大规模盗窃、贪污腐败,也包括了非法变卖、低价转让等方式。

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令人担忧,不仅导致国家财富减少,也损害了社会公平和司法公正。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首先,加强监管力度。

要加大对政府机构和国企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做到规范运作,盯住关键环节,严防资产流失。

同时,要加强对资产评估和清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其次,完善法律制度。

要加快立法进程,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国有资产的权属和管理权,并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和追责机制。

同时,要加大司法力度,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查处和审判工作,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

第三,提高透明度。

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信息公开,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制度,使公众能够了解国有资产的状况和运作情况,以便及时监督和维护社会利益。

同时,加强舆论监督,推动舆论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关注和批评,形成舆论压力,促使相关部门和个人改正错误,回归正轨。

第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要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

国有资产流失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和非法资本流动,维护世界经济的公平和稳定。

同时,要加强对涉及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防止国家资产流失。

总之,要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需要政府、法律制度、社会各界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完善法律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切实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保护国家财富和社会利益。

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实施方案

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实施方案

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国办发〔X〕79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方案》(X发〔X〕1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流失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监督及社会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充分体现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时效性,促进全省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实现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全覆盖,加强对国有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决策环节的监督,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坚持权责分明,协同联合。

清晰界定各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有效整合监督资源,增强监督工作合力,形成内外衔接、上下贯通的国有资产监督格局。

坚持放管结合,提高效率。

正确处理好依法加强监督和增强企业活力的关系,改进监督方式,创新监督方法,尊重和维护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完善制度,严肃问责。

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法规制度体系,依法依规开展监督工作,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违规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以及监督工作中失职渎职的责任主体,严格追究责任。

二、着力强化企业内部监督(三)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规范企业股东(X)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责关系,形成定位清晰、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方案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方案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资产也在不断增加。

但与此同时,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日益突出。

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家或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管理和使用中被侵占、浪费、损坏等,导致国家或集体所有的财产遭受损失。

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制约国家财产保值增值的重要问题,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

为了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现国有资产有效保值和增值。

一、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分析1.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管理人员失职渎职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管理体制不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管理不善、监管不力,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一些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审核和审批不严,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另外,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不作为、不负责,对国有资产管理不重视,也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2)监管机制不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不力,也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

一些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监管措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难以有效地得到制止和解决。

(3)管理人员失职渎职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失职渎职,对国有资产管理不力,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

一些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为个人私利,对国有资产管理不尽职尽责,导致国有资产受到损失和流失。

2.国有资产流失的危害国有资产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是国家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产流失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具体危害如下:(1)影响国家财产保值增值国有资产流失会影响国家财产的保值增值,减少国家财富的积累,损害国家的经济利益。

(2)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国有资产流失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影响社会稳定国有资产流失会导致国家财富的流失,增加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对国家的社会和政治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10.31•【文号】国办发〔2015〕79号•【施行日期】2015.10.3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国办发〔2015〕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企业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市场活力普遍增强、效率显著提高,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但与此同时,一些国有企业逐渐暴露出管理不规范、内部人控制严重、企业领导人员权力缺乏制约、腐败案件多有发生等问题,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工作中多头监督、重复监督和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也日益突出。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部署,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流失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切实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充分体现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时效性,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实现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全覆盖,加强对国有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决策环节的监督,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坚持权责分明,协同联合。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措施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措施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措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措施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对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遏制这一问题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措施。

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与审计国有资产监管与审计是防止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明确资产归属、权益和职责。

监管部门应定期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加强资产审计工作,监督国有资产的运行与管理情况。

通过加强监管和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资产流失的问题。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企业内部控制是确保国有资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规范的流程和制度、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等。

加强对重点岗位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减少资产流失的风险。

三、加强合规与监察机制建设合规与监察机制是预防和制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国有企业合规的监管,强调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

加强对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建立健全的内部监察机制,通过内部监察的方式查找和纠正违规问题,预防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化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对于国有资产的保护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全程监控和管理。

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全面的数据分析和风险预警,有效应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预防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

五、加强国有资产的运营与价值提升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水平和价值,可以有效减少资产流失的可能性。

国有企业应注重规范经营,加强企业管理和效益评价,将国有资产投资用于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领域,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和价值。

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实施方案

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实施方案

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实施方案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是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增值的重要措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资产监督的核心任务。

为了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可以采取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制度建设1.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国有资产监督的目标、原则、职责和程序。

2.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国有资产的全程监控和实时监管。

3.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评估、增值和处置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价值最大化。

4.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监督机构,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和管理。

二、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水平1.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3.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约束。

三、强化审计监督1.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的审计监督,发现和纠正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2.配备专业的审计团队,提高审计监督的专业性和效果。

3.对审计结果建立追责机制,确保审计监督的实效性。

四、加强员工教育培训1.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法律法规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认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五、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与合作2.加强与企业合作伙伴的沟通,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共同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3.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共识和共同行动。

以上是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实施方案。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以及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财务不透明、资产流失、效益低下、监管不完善等。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提高财务透明度: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机制,加强财务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并且对外公开。

2. 加强资产监管: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和评估,防止资产流失和滥用。

3. 强化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激励国有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增加资产收益率,确保国有资产的最大化利用。

4. 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5. 加强监管机构建设: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建设和能力建设,提高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加强对资产管理活动的监督和调查力度。

6. 加强合规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合规管理,防止腐败和违法行为。

7. 加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声誉。

国有资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国有资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国有资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国有资产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资产流失:由于管理不善、监督不力以及腐败行为等原因,国有资产可能会被侵占、挪用或流失。

2. 因资产流转不畅导致效益下降:国有资产在流转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政策限制、行政干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益不佳。

3. 内部管理不规范:由于国有企业的机制问题,内部治理不规范、透明度不高,可能存在着权力寻租、腐败等问题。

针对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对资产流转过程的监督和审计。

2. 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市场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减少对政府支持的依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

3. 强化内部治理:改革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机制,增加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专业化管理团队的介入,加强内部治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4. 推进国有资本的多元化运营:使国有资本能够更好地参与市
场竞争,提高其投资回报率,减少对财政的依赖。

5. 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加强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的反腐败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严厉打击国有企业中的腐败行为,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总之,解决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市场化改革、制度建设以及加强监管等多种手段,推动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和有效运营。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方案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方案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方案一、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或国有企业所有的资产,包括土地、矿产资源、固定资产、金融资产等。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指国有资产由于各种原因而流失的现象。

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其流失会导致国家财富的减少和国家利益的损失,因此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腐败、疏于管理、监管不到位、权力寻租等。

首先,由于管理者的腐败行为,导致国有资产被侵吞、挪用。

其次,由于监管不到位,一些国有资产被“灰色利益集团”和“权力寻租者”控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此外,疏于管理也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解决方案针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国有资产保护和管理,以保护国家的财富和利益。

1.加强监管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是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关键。

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机制,对国有资产的流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及时发现并制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同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打击和防范腐败行为,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

2.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建设是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重要手段。

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增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律监督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保护国有资产的重要环节。

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强化企业内部监控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和管理。

4.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是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必要手段。

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国有资产的保护意识,增强全社会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警惕性。

5.加强国际合作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不仅是国内问题,也是国际问题。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共同打击国有资产流失行为,保护全球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利益。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有资产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不当等问题,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因此,我认为需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议如下:
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机制
应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有效运营。

具体措施包括:
1.完善国有资产评估、监管和审计制度,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

2.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管理,实现资产规模、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的动态监测和调整。

3.加强对国有企业高管和员工的管理,规范其行为,防止腐败和浪费。

二、改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应通过改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提升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具体措施包括:
1.推行股权多元化、股份制改革等制度创新,增强企业的市场机制和竞争力。

2.提高国有企业高管和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加强人才管理和培养。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树立企业形象和品牌。

三、加强国有资产的创新和转型
应通过加强国有资产的创新和转型,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措施包括:
1.鼓励国有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2.加强国有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推进资本运作和产业协同发展。

综上所述,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

国有资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国有资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国有资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所有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部分。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国有资产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形成了一定的危害。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国有资产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问题一: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

由于国有资产分散在各级政府和不同的企业单位中,容易造成管理混乱、职责不明确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存在违规操作、滥权等问题,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影响了国家财产的安全。

整改措施一: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加强对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和权限。

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问题二: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在一些企业的运营中存在着利益输送、挪用、侵占国有资产等问题,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和股东利用职权或漏洞谋取私利,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整改措施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建立国有资产流失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监督国有资产的运行和使用,防止资产流失。

加强审计工作,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问题三: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低下。

一些国有企业由于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原因,运营效率低下,导致资产无法充分发挥效益。

这不仅浪费了国家的财富,也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整改措施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通过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激发活力。

引入市场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效益,推动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积极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完善公司制度,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问题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一些国有资产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信息化程度较低。

这导致了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低下、信息的不透明,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国有资产的动态。

整改措施四: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

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建设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国有资产的电子化管理。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内部管理不规范。

由于国有企业的机制性质,往往存在管理不规范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员工可能会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盗窃国有资产,造成资产流失。

2. 市场化改革不彻底。

国有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过程不顺畅或不彻底,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竞争意识,使得企业效率低下,不具备竞争力,导致资产流失。

3. 非法侵占、转让和抵押。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非法侵占、转让和抵押国有资产,造成资产流失。

4. 监管不力。

监管机构在国有企业监管中,存在不到位或不严格的情况,使得国有资产流失。

针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反腐救贪斗争,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执行管理规范,防止资产流失。

2. 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加强企业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效益,从而防止资产流失。

3. 加强法律和监管机构的建设,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防止资产流失。

4. 提高社会监督力度,加强对侵权侵占行为的打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惩罚力度,保护国有资产不被非法侵占,防止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会破坏 社会公平,影响社会稳定 。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
03
原因分析
内部原因分析
管理问题
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管 理漏洞,导致资产的使用和处
置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财务不规范
财务报告制度不规范,存在账 实不符、虚报资产价值等问题 ,为资产流失提供了机会。
员工激励不足
激励机制不健全,员工缺乏积 极性,对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 缺乏关注。
失,如盗窃、欺诈、火灾等。
间接流失是指由于市场竞争、政 策变化等原因导致的资产价值减 少,如市场萎缩、政策调整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危害
01
02
03
损害国家利益
国有企业是国家的重要经 济支柱,资产流失会导致 国家利益的损失。
影响企业发展
资产流失会导致企业经济 状况恶化,影响企业的可 持续发展。
破坏社会公平
包括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利益输送等多 种途径,这些途径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
治理结构不完善
政策法规不健全
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缺乏有效 的监督和制衡机制,使得内部人员能够利 用权力进行不当操作。
相关政策法规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约 束和规范不够完善,存在漏洞和不足。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领域局限 缺乏比较分析 政策法规完善 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司法程序,提高司法效率 ,确保案件得到及时处理。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 国有资产流失案件。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全国性的国有资产信息共享 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

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度,提 高公众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知情权
和监督权。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国有资 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方案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方案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方案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并由国家保有、代表国家利益的各种资产。

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指国有资产在管理和运营过程中的丧失、减损、损毁、流失或因不当管理和过失所造成的损失。

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国有资产的流失不仅会损害国家的经济利益,还会削弱国家的管理效能和权威,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将其防范和解决。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1.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国有资产在过去长期的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严重。

一些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不重视,不了解资产管理的专业知识,对资产管理的法规和制度不熟悉,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缺乏有效监管。

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和监管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出现了乱象。

一些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在监管不严的情况下,出现了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现象,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3.制度不完善。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制度和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有的国有资产管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合理的激励机制也会导致管理人员不重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4.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

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不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5.存在腐败现象。

一些国有企业内部存在腐败现象,例如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6.社会经济环境不稳定。

一些国有资产管理单位在社会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力,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7.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单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缺乏重视,减损意识不强。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危害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具有关键性影响,因此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国有资产流失会对国家和人民利益产生重大危害:1.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解读

《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解读

《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解读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提出,切实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出资人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国有资产来之不易,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必须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和重要保障。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说。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文件,此次印发的意见提出问题导向,对加强和改进企业国资监督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有助于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筑牢国有资产流失防线,为促进国企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工作,意见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其中颇为重要的一项是,坚持放管结合,提高效率。

正确处理好依法加强监督和增强企业活力的关系,改进监督方式,创新监督方法,尊重和维护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被视为意见核心原则。

北师大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分析说,意见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文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工作核心目的在于推动改革顺利进行,而不是形成阻碍,要形成一套办法既让改革顺利推进,又避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延续此前深改组会议传递出“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十六字精神,意见提出着力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切实加强企业外部监督、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强化国有资产损失和监督工作责任追究和加强监督制度和能力建设五方面举措。

“国有资产监督曾经存在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局面亟须改变。

”李锦说,当前需要找好依法加强监管和通过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之间的平衡点,意见强调了要尊重和维护企业经营自主权,这要求监管力量在改进监督方式、创新监督方法方面做出努力。

全文十八点意见中,有五点用于部署“着力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包括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强化董事会规范运作和对经理层的监督、加强企业内设监事会建设、重视企业职工民主监督以及发挥企业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

国有企业资产处置过程中资产流失问题及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资产处置过程中资产流失问题及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资产处置过程中资产流失问题及应对策略国有企业资产处置是指国有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将其闲置、低效、非主业等资产进行处置,以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资产效益,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资产处置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资产流失问题,对企业经营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探讨国有企业资产处置过程中资产流失问题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产流失问题分析国有企业资产处置过程中,资产流失是指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由于内部控制不严、监管不力、人员疏忽等原因导致的资产流失现象。

资产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内部控制不严:企业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内部控制不严,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制度,导致资产处置环节出现漏洞和空白,容易被人为操作,从而导致资产流失现象。

2. 监管不力:国有企业资产处置过程中监管不力是导致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监管部门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使得资产处置环节容易出现疏漏和违规行为。

3. 人员疏忽:企业内部人员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由于工作疏忽、管理不当等原因,容易导致资产流失问题。

没有及时对处置资产进行登记、监管、跟踪等措施,造成资产流失。

二、资产流失问题的影响资产流失问题不仅对国有企业自身经营和发展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企业形象和社会信誉产生不良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损失:资产流失导致企业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出现资金丢失、资产丢失等现象,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影响企业形象:资产流失问题容易导致企业在社会上形象受损,影响企业的声誉和社会信誉。

3. 影响政府决策:资产流失问题会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国家资产资源的处置和配置造成不利影响。

三、资产流失问题的应对策略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资产处置过程中资产流失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

1. 健全监管机制:国有企业应加强对资产处置过程中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责任,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资产流失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 计 、 权 力 配 置 、 人 员 选 聘 等 都 必 须 考 虑 到 要 有 利 于 使 代 理 人 为 出资 人 的利 益 最 大 化服 务 这 一 目 的 。二 是代 理 链 条 宜 短不 宜 长 、 管 理 环 节 宜 少 不 宜 多 的 原 则 。 如 果 代 理 链 条 过 长 , 管 理 环 节 过 多 , 不 仅 会 增 加 代 理 成 本 和 管 理 成 本 , 从 而 使 利 润 下 降 , 还 会 使 管 理 过 程 复 杂 化 , 人 事 关 系 复 杂 化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即 使 有 严 格 、 周 密 的制 度 , 出 资人 也 难 以 驾 驭 代 理 人 。 对 国 有 资 产 的 经 营 管 理 来 说 , 由出资 人 代表 机 构 、 董 事 会 ( 事 会 ) 、 总 经 理 、 分 监 公 司 经 理 ( 部 门 经 理 ) 这 四 个 或
善 、创 新监 督体 制和 司 法体 制 ,为 规 范国企 的公 司 法人 治理 结 构塑造 外部 的推 动 力。 [ 键 词】国有公 司 ;治理 结构 ;国有资 产流 失 ;对策 关 [ 图分 类 号】 F 2 . [ 献 标 识码】 A 中 1 37 文 [ 章编 号】 1 0 — 3 X(0 61 — 0 7 0 文 0 2 7 6 2 0)2 03 — 3
维普资讯
2 0 第 1 期 (0 6 62 ) 总第1 0 期
改革 与战 略
R EFo R M AT I N & S o TR ATEG Y
N O . 2. 2 6 1 00
( u lt e ,NO.6 C muai l v y 1 0)
规 范和完 善 国有公 司治理结 防止 国有 资产 流失 的对 策
周 志 华
( 西 社 会 科 学 院 ,广 西 南 宁 广
502 ) 3 0 2
[ 要】规 范和 完善 国有公 司治理 结 构必 须遵 循 国内外普 遍 适 用的 六大 原则 ; 机构 调 整 和制度 创新 , 国资委这 摘 通过 使 个 出资人 代表 机构 的职 能得 到进 一 步 强化; 底改 革党 委 书纪 、董 事长 、总 经理 三位 一体 由一人 担任 的权 力 结构模 式 ; 彻 在 国 家、 国资委 和 国有 股权代 表 三 个层 次 中对 国有 资产 的剩余 索取 权 和有 限责 任 实行层 级 分解及 对称配 置 ;努 力建设 现代 的 先进 的 市场 文化 和企 业 文化 ;加 强对 企 业 内部 的 责任 制度 建设 ,强化 对企 业 负责人 的责 任 约束 ;建 立全 国统 一 的 、规 范的 经 营 管理 者 业 绩评 估 制度 、道 德 纪 录档 案 制度 ,进 一 步 完善 国有 资 产评 估 制 度 ;深 化金 融体 制 改革 ,完
完 善 和 规 范 国 有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和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要 遵 循 的


管 理 环 节 组成 的代 理链 条 就 可 以 了 。 资 产 规 模 较 小 的 公 司 , 由 前 三 个 管 理 环 节 组 成 的代 理 链 条 就 适合 了 。三 是权 力 制衡 的原 则 。 股 东 会 ( 有 独 资 公 司 没 有 股 东 国 会 , 其职 能 由出 资人 代 表机 构 国 资 委 行 使 ) 董 事 会 及 监 事 会 三 者 之 间 的 权 力 配 置 要 平 衡 , 不 宜 将 权 力 高 度 集 中 于 某 一 方 , 这 样 才 有 利 于 科 学 决 策 和 相 互 监 督 。 如 果 将 权 力 高 度 集 中 于 某 一 机 构 ( 某 些 国 有 公司 将 党委 书 记 、 如 董 事 长 、 总 经 理 三 位 一 体 的 权 力 集 中 于 某 一 人 身 上 ) , 就 会 导 致
监 督 失 效 、 决 策 失 误 、 内 部 人 控
行 政 管 理 领 域 , 权 力 与 责 任 的 量 化 比 较 困 难 , 但 在 经 济 领 域 ,权 力 与 责 任 的 量 化 并 不 困 难 , 只 要 在 两 者 之 间 设 立 一 个 盈 利 目 标 ( 减 亏 目标 ) , 根 据 资 产 管 理 或 授 权 的 大 小 ( 资 产 管 理 授 权 如 1 0 元 或 1 0 万 元 等 ) , 按 适 0万 00 当 的 比 例 计 算 出 该 资 产 总 量 应 达 到 的 盈 利 数 量 , 然 后 用 实 际 盈 利 数 与 目 标 盈 利 数 比 较 , 计 算 出 其 应 负 的 经 济 责 任 。 盈 利 目标 可 在 人才 市 场 公 开招 聘 中择 高确 定 , 专 业 的 ( 职 业 的 ) 经 营 管 理 人 或 士 会 了 解 某 一 行 业 的 一 定 资 产 总 量 在 市 场 因 素 相 对 稳 定 的 情 况 下 所 能 实 现 的 盈 利 数 量 。 五 是 管 理 绩 效 与 报 酬 挂 钩 的 原 则 。 各 层 次 的 管 理 机 构 按 其 实 现 盈 利 总 额 的 适 当 比 例 提 取 报 酬 , 这 一 原 则 运 用 得 好 , 有 利 于 最 大 限 度 地 发 挥 经 营 管 理 层 的 积 极 性 。 六 是 用 人 市 场 化 原 则 。 各 管 理 层 次 的 负 责 人 及 员 工 都 要 从 人 才 市 场 ( 经 或 理 市 场 ) 和 劳 动 力 市 场 中 按 公 开 、 公 正 、 公 平 的 原 则 择 优 录
若 干 原 则
构 建 规 范 、 完 善 的 公 司 法 人 治 理 结 构 必 须 遵 循 以 下 原 则 : 一 是 代 理 人 ( 管 理 、 经 营 负 责 即 人 )必 须 为委 托 人 ( 出 资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即 利 益 最 大 化 服 务 的 原 则 。 根 据 这 原 则 , 公 司 的 机 构 设 置 、 制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