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_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9篇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9篇《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9篇教学反思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符合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学校、学科、课程和学生的变化。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精选篇1)“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劳动光荣”的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思想,立志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我校开展“劳动美”主题实践活动。
一、开展“劳动最光荣”五个一劳动技能实践活动。
我校从培养学生爱劳动意识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为核心,布置适当的家务劳动作业,广泛开展“做一次饭,刷一次碗,洗一次衣服,叠一次被子,做一次公益劳动”的“劳动最光荣”五个一劳动技能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并帮助家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劳动意识,养成日常劳动的好习惯。
二、开展“我是光荣的劳动者”职业体验活动。
我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净化和美化家园、校园、家乡的活动,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劳动中展现美丽,在收获中体验幸福。
鼓励家长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期及课余时间带领孩子寻找合适的岗位进行亲子职业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家长劳动的艰辛,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思想,立志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三、开展“新时代劳动小能手”劳动技能大赛及评比表彰活动。
我校将“爱劳动”纳入到各类评优评先的基础条件中,通过评选“新时代劳动小能手”、“环保小卫士”等表彰活动树立榜样,从而带动全体学生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通过开展“劳动技能大赛”等评比活动,引导学生重视劳动技能的学习和培养。
四、开展“爱劳动”教育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我校通过宣传栏、广播站、黑板报、文化走廊等形式,宣传“爱劳动”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赛、手抄报等活动向广大学生解读“爱劳动”的精神实质,营造良好氛围。
高中教育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2017年10月,本人参加了由学校统一报名的长沙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按培训要求上了一堂录像课,高一年级,《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本人从教三十年,参加工作后先后教高中15年。
由于担任行政工作的关系,受组织安排,主管了10年的初中教学,先后教初中14年。
本次按培训要求必须上高中内容,因此,借天心一中高一1703班上了课。
上课后,有以下几点反思:
1、结合了最新时事十九大,结合了生活中的例子(如机器人停车、天虹商场人工收银台减少而自助收银台增加、“双11”来临等),结合了学生身边的例子(如劳动者形象中采用了班主任曾齐红老师的照片),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了一些陌生感,增加了亲和感。
2、结合了初中所学知识及解题方法,学生比较熟悉,也起到了知识的承上启下、举一反三的作用。
如知识结构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如从消费者合理维权的方法类比到劳动者合理维权的方法,如解决某个问题应从几个方面去思考的思维方法等等。
因此,学生对于怎样解决就业问题、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问题的讨论、发言,都有章法可循,解决问题也比较顺利,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和难点问题的突破起到了促进作用。
3、全课运用了聪聪这个漫画形象,从不愿意上班、到求职、到
求职遇到侵权、到最后评为优秀劳动者,贯穿始终,结构比较合理,漫画形象也比较切合学生实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4、由于时间有限,仅上课前几分钟进入课堂,未能事先和学生有较多交流,对班级学生不熟悉,也不清楚学生课堂分组的具体情况,因此小组合作探究不是十分理想。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2篇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2篇《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11.加工与整合一一新教材为老师供应了广袤的空间本课学问涉及劳动、就业、维权三个方面的内容学问,从表面上看,劳动并不是一个重点,就业和维权所占篇幅更大,学问看似零散。
在教学实践中,把劳动作为教学主线整合教学内容:劳动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通过劳动制造着财宝,因此,劳动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劳动的重要途径是就业,敬重劳动者的劳动,对国家而言,便意味着国家要实施扩大就业的政策,通过立法和执法制造良好的环境来维护劳动者权益;对个人而言,便意味着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劳动权使自己的劳动获得敬重。
以劳动作为主线整合教材内容,课堂具有了内在的逻辑性,通过设计聘请启事的情境,把就业压力、就业观、政府行为、劳动者维权有机结合,符合高一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2.赞许与鼓舞一一对学生内心需求的关注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调研的结果五花八门,也有一些学生表现出了对财宝和地位的追求。
在教学中,没有简洁的对这些学生的愿望做出否定的推断,生硬的说教学生选择清洁工的工作。
而是确定每位同学选择中的乐观方面(说明全部的同学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敬重学生的想法,确定学生的闪光点;然后引导学生相识,可以不选择,但必须要敬重,这是我们对劳动的看法,更是我们对人的看法,学生在此自然而然的实现了价值观上的升华。
在就业环节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内心需求得到敬重,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学生表现出能较好的处理个人愿望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理性面对选择。
3.感性与理性一一实施中的两难取舍情感体验可以自主获得,价值观的升华则须要老师的引领和点拨。
本课实行探讨与讲解并描述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设计冲突性的情境,学生共同探讨,在冲突、推断、思索中深化相识,体现老师的引领作用。
在详细实施中,我也在想,是不是劳动环节学生的活动参与可以更多一些,因为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课堂所不行或缺的,学生会在这种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整个课堂也会显得更生动,然而,多彩的形式可能会使高一的学生难以对劳动这一问题有深化地思索,理性的震撼力就可能被减弱了。
高中思想政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资源准备
多媒体
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
一.情景导入
采访学生的职业理想
通过采访学生的职业理想,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为新课教学打下根底。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观看视频《神采叙永》,启发学生思考劳动的含义与意义。
活动三:根据漫画展开小组讨论。
通过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活动四:案例分析
通过让学生分析来自于生活的案例,学会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小结
小结本课,明确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
活动五:浅谈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与导入相照应,要求学生根据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和本课所学,找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措施,从而到达学以致用。
利用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叙永〕作为教学材料,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启发学生从中感悟劳动的意义所在,并明确对待劳动的态度,树立劳动荣耀的情感价值观。
活动二:引导学生观看就业方面的视频,及图文资料。
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通过图表资料分析让学生掌握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启发学生思考,就业的意义所在。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郭忠琴
活动内容
新时代的劳动者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劳动与就业的意义,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劳动者享有的权利,以及如何让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树立劳动荣耀、劳动伟大、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人教版《经济生活》(必修一)第五课第二框题《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姓名:杜晖单位:周至中学时间:2013年10月《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我讲的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一)成功之处:1、根据高中新课改的精神,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坚持“三贴近”原则,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我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创设有利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和谐课堂。
同时作为引导者,我也适时的指导学生有效开展探究活动和组织学生展示点评。
2、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决定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材料的选择要“新”,这样可以将时政教育很好的融入政治课教学。
本节课主要讲述有关劳动就业的知识,“活”即选用案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开放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正确就业观选取教材P42页探究活动1的图片及观点,这个探究活动极具典型性,切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
“紧”即所选材料必须紧扣课题,关于维权,为了突出重点,选择富士康跳楼事件,帮助学生理解关于企业侵犯劳动者的权利和依法维权问题。
3、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结合教学内容就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和如何维权,帮助学生掌握措施类试题的做法,及时总结,以适应高考的需要。
4、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关于劳动,突出了热爱劳动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值日生工作。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采用教材P42页探究活动,以引起学生思考,使他们对择业有正确的认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引导学生选择职业要从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去适应既定的工作。
5、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职业的认识-每种职业都是既有利又有弊,对维权的认识,既要看到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又要看到维权的道路是漫长的。
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择业时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去适应既定的工作。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反思上完了《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我积极地进行了反思,以下几点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关于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在当今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根据高中新课改的精神,我觉得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体现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组织教学时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创设有利的条件,;同时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也应适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引导,帮助学生在情感上升华、认识上深化、知识上强化。
根据这个理念,我给自己这堂课定下了一个基本思路,那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连贯的几个学生活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另一方面采用“学案”和及时点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准确系统的掌握本课知识。
二、关于教学理念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沟通和合作,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应树立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努力营造平等课堂和谐课堂,平等是灵魂,互动是生命,开放是活水,生成是归宿。
在新课程背景下,使“活动内容生动化,内容活动化”,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探究讨论自主地生成问题的答案,变知识的“容器”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者。
三、关于课堂实施过程在课前通过搜集大量的资料,以及对学情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本堂课顺利完成;听课的老师们也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特别是对我在体现新课改精神和教材加工、整合这两个方面给予了肯定。
但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1、情景模拟环节耗费时间太长,以至于后面的教学时间被压缩甚至有抢时间的嫌疑;2、课堂上,学生对相关问题不能深刻思考,思考问题只停留在表面。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新时代的劳动者》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的基础。() (5)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6)向法院起诉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唯一
途径。() (7)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是依法签订劳
动合同。() 交流展示 汇报自学成果,找出自学中的困惑,教师针对学生
学习情况,做修正或补充讲解。 合作探究 活动一:阅读课本第 41-42 页第一段,探讨下列问
意识;增强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法制观念;增强进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和正当竞争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树
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人
民的情感。
学生学习能
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感触和认知,与现实生活
力分析 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对于这个内容也比较感兴趣,有一
定的自学能力。故本课许多内容的学习可以采用合作探
制定了、
教学过程
、和的方针。 5.劳动者要树立、、和。
6.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7.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自主检测
判断:
(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启示劳动
者要树立自主择业观。()
(2)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本质要求。() (3)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前提的。
我国的就业问题;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
就业观;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知道政府在维护劳动
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懂得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的基本途径与方式。
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的辩证
思维能力;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1 - 副本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说新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的基本要求: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说教材地位:本课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①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 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本单元起着决定作用。
劳动者是生产的微观主体之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与就业状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学生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与建设者,他们的创业精神和择业观念的培养对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是有重大的意义。
同时就业问题、维护劳动合法权益又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框题又有很强的时代性。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拟订三维目标如下:(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职业平等的观念,增强诚实劳动、积极创业、提高自身素质、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的法律意识。
(2)能力目标: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3)知识目标:识记:劳动、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理解:正确认识劳动的权利与义务,正确理解就业观的内涵;运用:应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说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重点成因: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来努力解决的。
而今天面对这么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每一个劳动者和未来劳动者应树立怎样的正确就业择业观呢?这更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社会热点问题。
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能够指导我们该怎么迎接挑战并脱颖而出。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很实际的课题,所以我把这确定为本框的重点。
高中政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内容》《新时代的劳动者》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
在社会再生产的环节中,本单元起着决定作用。
劳动者是生产的微观主体之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就业状态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学生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他们的创业精神和择业观念的培养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因此,本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本框题教学内容较多,本教学设计主要完成第一目和第二目的内容《新时代的劳动者》课标要求: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教材解析观。
在基础知识方面,学生已学习了货币、价格、消费、生产等基础知识,对于劳动、就业这些词汇并陌生,对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也有自己的一些了解和认识;能力方面,学生们已基本具备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经验。
但即兴探究的基础较差,需要老师的启发、引导和点拨;对此,应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劳动、就业问题的理性认识,更加全面和科学学情分析。
1.指导思想:围绕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中心,以“教学即生活”为指导思想,将问题设置融入生活现象中,将理论知识纳入问题设置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情景出发感知和分析,实现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提升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和“公共参与”等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整堂课以活动为核心,按照“认知分析——内化自省——参与体验”的认知路径进行设计,围绕“打工人”这一热点话题,通过活动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观察与分析生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自我选择和反思中升华认知、内化理念,认识社会劳动就业的现象,达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做准备。
1.知识目标:理解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当前的劳动形势;知道如何从国家、政府、企业的方面解决就业问题教学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新时代的劳动者》》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浙江省新昌中学胡丽曼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第二单元主要是在社会再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生产环节,生产离不开的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新时代的劳动者》在第二单元正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在学习了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基础上,这一框分析了劳动者如何就业、创业;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及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也为学习第六课《投资的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说,本节课更侧重于对学生的德育意义。
2学情分析本课涉及的现实生活热点问题较多,学生较感兴趣,但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了解较少,因此理解本课内容有一定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要善于整合教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劳动、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理解:正确认识劳动的权利与意义,理解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运用: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就业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国家观念,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进一步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危机意识、正确的竞争观、择业观以及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国家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学难点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问题探究法,设置悬念,启发思考;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体验探究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不是老师,你们也不是高中生了,我们今天换个角色,我是一场招聘会的组织者,而你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新时代的劳动者》公开课反思.
《新时代的劳动者》公开课反思莆田华侨中学政治组陈海英指导教师吴友华美国教育家波斯纳说:“经验+反思=成长”。
因此,对我而言,每上完一次课后的教学反思,不仅仅是我成长的必经之路,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
本学期,我上了一节校级公开课,课题为《新时代的劳动者》。
考虑到本节课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我充分利用教材的探究题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培本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新课程教学要求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原则。
在教法上,本节课我采取小组讨论与讲述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设计现实生活中精彩的情境,由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中通过观念的冲突、判断、思考深化学生的认识,教师及时给予引领。
同时,在讲授本节重、难点时我坚持将练习贯穿在其中,培养了学生收集有效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说,师生互动效果佳。
(2)新教材特点是淡化知识体系,但总体上坚持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一致性。
在教学过程上,本课知识涉及劳动、就业、维权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从表面上看,劳动并不是一个重点,就业和维权所占篇幅更大,知识看似零散,但始终以劳动作为教学主线整合教材内容。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材料、案例等情境,将就业压力、就业观、政府行为、劳动者维权有机结合,使课堂具有了内在的逻辑性,符合高一学生的思维水平。
因此,教学过程比较流畅。
(3)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把思想教育和学生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教学认识过程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其间渗透有情绪、情感、意志、信念、价值观等强烈的主体性因素。
高一学生逻辑思维得到迅速的发展,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情感意志等不断发展变化和成熟。
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营造政治课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当然,我认为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改进的有以下几点:(1)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待进一步培养。
人教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新课标必修1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学案学习目标:学习情景: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在我国就业问题较之其他国家尤为突出。
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
国家从去年开始陆续公布了49种新职业,它们被称为“朝阳产业”,还有新职业正在审核有待公布。
据报道,广州每五天就产生一个新职业。
思考:从以上材料中你能提取出哪些信息?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讨论,提出假想后,看书。
课堂小结: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应树立怎样的正确就业观?巩固作业:1、单项选择题:关注农民工,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侵害了劳动者的()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D.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
2、辨析题: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个人的事,国家、企业没有必要管。
3、材料1:我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种每年损失近2000亿元;我国科技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5%,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材料2:我国技术工人的技术构成和文化构成如下表: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人数的40%以上。
十五期间我国就业压力膨胀,预计城镇登记失业率在5%左右,农村尚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待转移。
材料3:许振超是青岛港前集装箱码头公司桥吊队队长。
作为一个老三届出生的普通工人。
他始终站在时代前例,顺应社会潮流不断发展自身。
不仅没有被时代淘汰,相反成为“工人技术专家”,创造了“振超效率”。
其每小时381自然箱的记录为世界最高,震动了中国和世界航运界。
(1)材料1和2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结合上述材料,面对严峻就业形势,作为未来劳动者,你应做好哪些准备?。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_新时代的劳动者_教学设计_教案_5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国家重视就业的原因及如何解决就业;劳动者的权利及如何依法维权。
2、能力目标: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培养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权利的维护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目标引领多媒体展示目标要求二、新课导入情景导入:通过上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去创办公司以及如何去经营好公司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当然,不论企业的发展,还是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因此,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板书)第二节新时代的劳动者(板书)三、劳动和就业1、劳动的含义和意义通过引入几句关于劳动的句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什么是劳动?劳动有什么意义?(展示)(1)劳动的含义(2)劳动的意义2、就业情境(一)小张是09届山东某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大四即将毕业的他,梦想成为的网络工程师。
大四上学期末,在会展中心举行了一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
那天早上很冷,可是才7点钟,父母就不断的催促他起床,小张边穿衣服边抱怨着:人啊,为什么一定要就业呢?问题:人啊,为什么一定要就业呢?请你来帮助小张解决心中的疑惑(展示)(1)就业的意义(从劳动者和社会两个角度思考)四、探究:工作为什么这般难找?1、小张刚进会展中心大门,此时才8点钟,可是里面已经是人山人海,几乎所有展台都被挤的水泄不通,此时此刻,看到这架势,小张才体会如今的工作真是不太好找啊。
(展示)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2、小张正为就业遇到困难而郁闷不已的时候,突然碰到了来自青海的校友小王,“哥们,别抱怨了,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的家乡是山沟里的一个小村庄,基础设施极其不完善,通讯困难,连人才市场都没有,更别说举行这样大型的招聘会了,就算知道了哪个企业招人,都不知道上哪递简历去……”(展示)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3、小张和小王道别后,小张继续寻找工作,突然间,他发现有个别展台前非常冷清,原来是某汽车品牌4S店正在招人,招聘方很着急,“我们急需高级销售、高级汽修等员工,这样的人才太少了,维修配件经理、维修站服务经理等新型岗位,工资高、待遇好,但能胜任的人才寥寥无几”。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新时代的劳动者》》
1.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2.解读理念<<经济生活>>教材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生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活动中探究,充分利用课内课外资源,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解读学生高一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将来也是一名劳动者,对劳动、劳动者的地位作用认识还不到位,对就业的形势与压力还没有切身感悟。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将为学生将来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打下知识基础。
4.解读教材4.1.内容目标劳动的含义和意义,劳动者的作用和地位,就业的意义和解决措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4.2.教学目标4.2.1.知识目标了解劳动的含义和意义,劳动者的作用和地位;理解把握就业的意义和解决措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懂得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4.2.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辨别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2.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业观,增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劳动者。
4.3.教材资源教材、案例、图片、视频短片4.4.教学重难点解决就业的措施,劳动者的权利,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5.解读方法5.1.教学准备收集课内外图片、材料5.2.教学方法启发法、情境体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材料分析法等5.3.学习方法体验感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5.4.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6.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导入新课新时代的劳动者播放视频<<大国工匠>>学生观看视频,感受新时代劳动者的人生价值。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顺利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劳动\劳动者创设情境问题,让学认识劳动和劳动者的地位作用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劳动的含义和意义,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并划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就业展示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其中的问题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根据教师提供图片和设置的问题相互之间展开交流、讨论、概括、总结就业的意义、就业的措施解决了本课题的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争做一个新时代劳动者板书设计效果预测在教学中致力于构建生活化的课堂,通过情境创设,合作探究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谈一谈、写一写,充分体现新课改的要求,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劳动、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2.正确认识劳动的权利与义务,正确理解就业观的内涵。
3.应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职业平等的观念,增强诚实劳动、积极创业、提高自身素质、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教学难点】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和程序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旧知巩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发展的新目标。
要实现这一新目标,要通过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更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因此,在学习了企业的经营相关知识后,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劳动者如何就业、创业,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二框题:新时代的劳动者本课以小张的求职之旅为主线,探索新时代的劳动者【求职篇】一.劳动(课下自主学习)1.劳动的含义及其意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万里长城、青藏铁路、鸟巢、嫦娥探月工程——见证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历史,没有文明,所以劳动创造了一切,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2.劳动者的地位作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我国劳动者,只有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都应该得到尊重。
光荣属于劳动者根据学生职业体验课程,请学生谈谈对职业体验的认识,并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劳动,就业的意义是什么?二、就业1.就业的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
①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③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面试篇】学生模拟小张面试过程。
老师总结: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1、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兴趣,特长2、竞争就业观,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就业,①只有那些劳动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会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获得更优厚的报酬;②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培训学习,提高技能3、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都能有所作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4、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不断增加,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还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等途径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入职篇】最终小张找到了一份网络工程师的工作,可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部分权益受到了侵害。
请学生来帮忙指出小张的哪些权益受到了侵害。
设问:(1)小张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2)小张要不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什么?四、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2.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继续设问:维权的正确途径是什么?3.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权?①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劳动者享受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是互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
②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者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③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拓展提高>作为高中生的我们,高中阶段为将来职业生涯该做怎样的准备?学生齐读“新时代三字经”昔锄禾,汗下土,今劳动,亦辛苦知敬业,得幸福,分工异,地位同当就业,不服输,会选择,无弯路多方式,需自主,勇竞争,共进步守纪律,循规章,明权利,行义务签合同,有保证,多途径,善维权敬事业,树理想,惜寸阴,勿彷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结语: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的劳动才能实现。
不管你是什么职业,只要对得起国家、社会、民族、家人,你就是在给中国梦的实现助力。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集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新生代的劳动者》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上一课中初步学习了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本科又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生产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者。
对于企业的含义、作用,公司的组织机构,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等简单只是,学生易于掌握。
对于公司的两种法定形式,学生要进行比较记忆。
对于就业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因、意义,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重点知识,学生要重点把握。
《新时代的劳动者》效果分析1、课前预习比较充分,学生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
2、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的实质性教学行动中挖掘出来。
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得到展现,小组合作探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时间分配合理,突出了重点和难点。
4、小组合作探究的评价及时跟上,教师注重激励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课堂,课堂实效性好。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在我们了解了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基础上,本课又向我们介绍了企业和公司的概况,分析了公司经营中的关键因素及企业和公司的概况,分析了公司经营中的关键因素及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等现象,阐述了就业的意义及就业观、劳动者的权利及依法维权问题。
这有利于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公司,明确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式,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
【课堂强化巩固练习】1.“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在我国一些地方非常普遍,如果请你据此拟订一个研究学习课题,你认为最恰当的题目是 ( )A.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B.大力发展经济,转变择业观念C.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D.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创造活力2.有些大学生认为,找工作一定要找个体面的工作,不要让人看不起。
这种观点错在( )A.没有树立自主择业观B.没有树立职业平等观C.没有竞争就业的意识D.没有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3.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学历好比商品上的标签,论人才用才要看品质,不要只注重标签价码。
”这给劳动者的启()A.提高学历文凭,自主选择职业B.拓展就业,改善就业环境C.增强竞争意识,增强综合素质D.转变就业观念,多种方式就业4.从学院血水主席到职场“霸气哥”,从服务生到店长助理再到拓展部经理助理,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大四学生黄小松用自己的求职经历证明:只要有能力,再难的就业年也不怕。
这给其他求职者的启示()A.要根据跟人的兴趣自主选择职业B.要努力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C.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D.要完善就业机制,靠自己开拓新生活《新时代劳动者》教学反思一、关于设计理念在设计理念上我力图向新课改靠近。
根据高中新课改的精神,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创设有利条件,充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作为引导者也应适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引导,帮助学生在情感上升华、认识上深化、知识上强化。
根据这个理念,我首先给自己这堂课定下了一个基本思路: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连贯的几个学生活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另一方面采用“学案”和及时点拨、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准确系统的掌握本课知识。
二、关于知识整合本课知识涉及劳动、就业、维权三个方面的内容,从教材本身来看,知识零散且容量很大,要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内容有很大困难。
后来经过仔细分析教材我发现,虽然就业和维权所占篇幅更大,但是劳动才是真正的主线。
因此我把劳动作为教学主线开始整合教学内容:劳动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着财富,因此,劳动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劳动的重要途径是就业,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对国家而言,便意味着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立法和监管创造良好的用工环境来维护劳动者权益;对个人而言,便意味着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劳动权使自己的劳动获得尊重,同时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经过这样的整合,整个课堂便具有了其内在的逻辑性,不过这种逻辑应该是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这是下面一个环节的任务。
三、关于环节设计根据整合过后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两个活动,分别是探究一:小张的就业烦恼、小张就业后之烦恼,通过在这些活动中创造冲突性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实际,思考、探究理论知识,以求把劳动和就业的意义、就业压力、就业观、政府行为、劳动者维权等内容融入到活动当中;并通过设计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体验生活的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思考、探究所得到的理论知识准确、全面的掌握住,从而实现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有机结合,达成新课改要求下的教学目标。
四、关于课堂实施虽然课前做了相应准备,但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探究环节耗费时间太长,以至于后面的教学时间被压缩甚至抢时间;再如探究活动应该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还有设问方式和时机、及时的点评和鼓励、深入的引导和总结等方面有待改进。
总之,经过这堂课的摸索和探究,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