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我的母亲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课《回延安》

一、基础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油馍.( ) 炕.( )上满窑.( ) 脑畔.( )

眼眶.( ) 气喘.( )

2.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比喻、夸张)

B.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C.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比兴)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对偶)

3.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4)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4.根据原文填空。

(1)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2)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3),/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4)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5)运用比兴手法,强调延安母亲和“我”之间养育与被养育关系的诗句是:,/。

5.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二、课内精读

阅读《回延安》,回答问题。

6.赏析诗歌第一节中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的表达效果。

7.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永久的悔》同步练习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永久的悔》同步练习 语文版

永久的悔

本文通过作者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表达了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面红色字的字音。

立锥zhuī唾手tuî俩liǎ伶仃língdīng 赖以lài 简陋lîu

倾注qīng 缩回suō够呛qiàng 面糕gāo 懵懂měng 轮廓kuî

2.多音字

┏ jǐ济南┏ yān 咽喉┏sāng奔丧

济┫咽┫ yàn下咽丧┫

┗ jì救济┗ yè呜咽┗sàng丧失

3.词语解释

【望九】接近九十。望:(年龄)接近。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

【背乡离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

【懵懵懂懂】糊涂,不明事理。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雄心壮志】远大的抱负,豪壮的理想。

【誓愿】表示决心时许下的心愿。

【有所恃而不恐】有所依赖而不害怕。

4.下列词语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望九:接近十九。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B.懵懵懂懂:糊涂,不明事理。寄人篱下:在别人的篱笆下过日子,说明生活贫困。

C.迎养:接(某人)到家里来赡养。盈眶:充满了眼眶。

D.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背乡离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通过作者回忆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课文,使我们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诗《___________》,这首诗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同步测试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同步测试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社戏》同步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一、字词书写

1.汉字积累。

归省.(_____)欺侮.(_____)dài慢(_____)撺掇

..(_____)wǎn转(_____)凫.水(_____)

朦胧

..(_____)屹.立(_____)家眷.(_____)皎.洁(_____)

2.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1)母亲便宽尉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____)

(2)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浮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______)

(3)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幽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_____)

(4)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蓬。(______)

二、选择题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桕.树(jiù)凫.水(fú)蕴.藻(yùn)不惮.(dàn)

B.怠.慢(dài)潺.潺(chán)行.辈(xíng)家眷.(juàn)

C.旺相.(xiàng)弥.散(mí) 纠.葛(jiū)撺.掇(chuān)

D.归省.(shěng)喝.采(hè)舟楫.(jí)漂渺.(miǎo)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然而又________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悠扬宛转愉快自失消失

B.宛转悠扬沉静自失弥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我的母亲》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我的母亲》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我的母亲》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第一课时

课时训练

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厌恶(wù)管束(sù)广漠(mò)质问(zhì)

B.责罚(zé)眼翳(yì)调度(diào)轻薄(bó)

C.庶祖母(zhé)嬉戏(xī)抽屉(tì)野蛮(mán)

D.文绉绉(zōu)绰号(chuò)牢骚(sāo)宽恕(shù)

2.为下列句子选择一个准确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1)我母亲待人最____________(A慈详B仁慈C仁义),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2)在这_____________(A广漠B茫茫C广大)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_____________(A约束B管理C管束)过我。(3)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_____________(A请B找C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3.与下面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我只得感谢我的慈母。

B.我必得感谢我的慈母。

C.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D.我就得感谢我的慈母。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我只知道母亲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说明妇女在封建社会没有地位。

B.到年底,父亲“清算”我的功课,如发现问题就用竹板教训我,这一做法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这种教育方法,应该批判。

C.母亲看到父亲因我不好好读书而打我时,在一旁说“打得好”可见她完全站在父亲一边,帮助教训我。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 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 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同步练习〕

积累运用拓展演练

一、根底知识

1. 如下词语中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穈先生〔mí〕广漠〔mò〕侮辱〔wǔ〕嬉戏〔xī〕

B. 掷铜钱〔zhì〕厌恶〔wù〕摹画〔mó〕管束〔sù〕

C. 眼翳病〔yì〕抽屉〔tī〕佃户〔diàn〕灶神〔zào〕

D. 文绉绉〔zhōu〕绰号〔zhuō〕宽恕〔shù〕锁匙〔shì〕

2. 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A. 卑劣,不道德。〔〕

B. 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C.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3. 如下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_______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_______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_______我,然后_______,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A. 严厉教育责备惩罚

B. 严肃教育责骂惩罚

C. 严肃教训责骂刑罚

D. 严厉教训责备行罚

4.与下面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__________。

A. 我只得感谢我的慈母。

B. 我必得感谢我的慈母。

C.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D. 我就得感谢我的慈母。

二、综合性学习:

5. 请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

例句: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快;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朋友是,。

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课《回延安》

一、基础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油馍.( ) 炕.( )上满窑.( ) 脑畔.( )

眼眶.( ) 气喘.( )

2.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比喻、夸张)

B.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C.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比兴)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对偶)

3.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4)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4.根据原文填空。

(1)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2)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3),/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4)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5)运用比兴手法,强调延安母亲和“我”之间养育与被养育关系的诗句是:,/。

5.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二、课内精读

阅读《回延安》,回答问题。

6.赏析诗歌第一节中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的表达效果。

7.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你知道吗?
母亲之花——康乃馨
中 国 的 母 亲 花 萱 草
——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 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 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 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 “焉得谖(xuan,忘)草,言树之背?”谖 草就是萱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 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 。
布置作 业
• 1、母亲是一本永远也读不透的书。夜深人静之 时,请撷一轮清辉,读几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吧。 • 推荐的文章: • 三毛的《守望的天使》 • 朱德的《我的母亲》 • 王恒绩的《疯娘》 • 韩静霆的《母爱是船也是帆》 • 2、 请同学们亲手制作一张贺卡,并写上一段祝 福的话表达对母亲的爱。以便在母亲节时送给母 亲。
生活采真
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 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 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 影响?请联系实际谈谈。
虽然古语有“至亲不谢” 的说法,但今天我要对您说……
1、请以作者的口吻,对文中的 母亲说一句话。
2、请以自己的口吻,对自己的 母亲说一句话。 3、请你对天下所有母亲说一句 话。
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来自《博 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 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诗经疏称: “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 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 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 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 《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 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 花。”

新人教版试题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

新人教版试题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

新人教版试题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现

代文阅读练习试卷

一)《藤野先生》(13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看电影事件

2、选文二三段出现了两处“他们”分别指那些

人?(4分)

第一处指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爱国青年,第二处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3、作者为什么说“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这句话说明作者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旁观者。影片的内容始终牵动着他的心,此时他内心的痛楚是可想而知的。这句话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看到自己同胞不觉醒时地痛苦心情。

4、“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一句中“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变化了”分别指什么?请具体写出。(4分)

“那时”:看电影。“那地”: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我的意见”:学医救国。“变化了”:弃医从文。

(二)《我的母亲》(17分)

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后附答案)

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后附答案)

2.《回延安》同步练习(后附答案)

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重点词语积累)

情景化:每当夜深人静,nǎo pàn 总是回想起临行前母亲做的油馍和那盏糜méi子酒的滋味。霎时,泪水浸湿了他的yǎn kuàng 。

2.名句默写

(1)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句子是: ,。

(2),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3)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4),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5)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6),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3.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2020 年前三个季度,贵阳市网络零售额达44.23 亿元,位列全省第一。

B.樊锦诗奉献大漠近60年,打造了“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

C.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D.据商务部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十三五”时期吸收外资有望达6 900亿美元。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贺敬之,诗人,剧作家,代表作品有《白毛女》《回延安》等。

B.信天游是民歌的一种,流行于陕北一带。

C.《回延安》中“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等都是“信天游”式的言语。

D.《回延安》中描写贵州农村生活场景,富有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如“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等。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

(一)课内主旨归纳

5.再读诗歌,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诗歌每部分的内容。

回延安——延安——话延安——延安——延安

6.本诗抒发了诗人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喜悦以及对延安的之情。

7.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1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1
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 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
的口罩上方,眼神儿疲竭
的我熟悉的一双眼睛吃惊 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
睛。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 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
那个女人:“谁叫我们
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 他爱看书的!”
从小人书到“大部头”,
从派出所门口到小工厂车间, 面对这样一位慈母—— 我(心情)…… 所以就……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 噪声震耳欲聋。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
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 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
的口罩上方,眼神儿疲竭
的我熟悉的一双眼睛吃惊 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
睛。
我的母亲,背直起 来了,转过身来了,肮
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
罩上方,眼神儿疲竭的 我熟悉的一双眼睛吃惊
百度文库地望着我。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
“我”回想起了母亲的哪些往事?
请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出来。
我一回到家就号啕大哭。 我用头撞墙。我的小人书是我 巨大的财富。我觉得我破产了。 从绰绰富翁变成了一贫如洗的 穷光蛋。我绝望得不想活,想 死。我那种可怜的样子,使母 亲为之动容。于是她带我去讨 还我的小人书。
深入10——45自然段, 结合有关母亲的描写,说 说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
样的母亲(请画出相关语
句并作简单批注)。
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个 小时。母亲始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 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 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

八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2我的母亲随堂训练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2我的母亲随堂训练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4.将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本人身材矮小粗壮,面部丰满而不臃肿。( 肖像描写 ) (2)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了一下,把它当个小玩意。( 动作描写) (3)“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语言描写) (4)蓝色的大湖是土地的眼睛,倒映着天上的阳光。( 环境描写 )
2.下列每组中只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更正。
(1)歉疚 管束 安隐 改正: 安隐→安稳
仁慈温和
(2)严历 广漠 责备 改正: 严历→严厉
事事容忍
(3)胡须 究竞 轻薄 改正: 究竞→究竟
经济宽裕
(4)料理 嘻戏 绘像 改正: 嘻戏→嬉戏
又悔源自文库急
3.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 (1)我母亲待人最 B (A.慈祥 B.仁慈 C.仁义),最温和,从来没有 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2)在这 A (A.广漠 B.苍茫 C.广大)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 没有一个人 C (A.约束 B.管理 C.管束)过我。 (3)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 C (A.请 B.找 C.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 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2)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母亲的 哪些品质?
序号
事件
性格品质

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 我”上学。
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 她 重重责罚“我” 。

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回延安》同步练习(后附答案)

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

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坐在单位的窑洞里,听着nǎo pàn_ 上传来的脚步声。老李忽然回想起临行前母亲为他做的一锅yóu mó,父亲倒的那盏méi zi 黄酒。不知为何,yǎn kuàng _登时有些酸涩,心中也空落落的。

2.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2)树梢树枝树根根,。

(3)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贺敬之,诗人,剧作家。代表作品有《白毛女》《回延安》等。

B.信天游是民歌的一种,流行于陕北一带,多用比兴手法。

C.《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地方特色浓郁。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

4.【名著阅读】阅读文段,完成任务。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我的母亲》同步练习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正确的是()

A.娓娓(wěi)憧憧(cōng)唏唏嘘嘘(xīxīxūxū)

B.女红(hóng)女仔(zǎi)万籁俱寂(lài)

C.歉疚(jiù)蒙眬(méng)辗转反侧(zhǎn)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中的“憧”应该是chōng,B项中“红”应该是gōng,C全对,故选C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音的掌握,把平时常混淆的找到看是否正确,逐个排除,答案就很简单。

2.下列词语中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穈先生(mí) 广漠(mò)捞着(lāo) 嬉戏(xī)

B.掷铜钱(zhì) 厌恶(wù)摹画 (mó) 管束(sù)

C.眼翳病(yì) 抽屉(tī)容忍(rónɡ) 泡茶(pào)

D.文绉绉(zhōu) 绰号(zhuō)牢骚(sāo) 锁匙(shī)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穈先生的“穈”读méi,B项中管束的“束”应读shù,C项中抽屉的“屉”应读tì,D项绰号的“绰”应读chuò,锁匙的“匙”应读chí故选择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音的掌握,把平时常混淆的找到看是否正确,逐个排除,但需要注意的是看清题干要求,是选择两个错误的。

3.下列各组词语全部正确的是()

A.循循善诱蹑手蹑脚莫明其妙

B.泪如泉涌钦泣吞声五彩缤纷

C.娓娓动听睡眼惺忪万籁俱寂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中莫明其妙的“明”应该是“名”, B项中“钦泣吞声”应该是“忍气吞声”故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字形的掌握,把自己平时掌握的词语在回顾下,就很容易选择。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现代文阅读练习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现代文

一、《藤野先生》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的意思是(),表现了“我”的()思想感情.

3、本文段主要针对清国留学生的()和()进行描叙,表现了作者的()的思想感情,其中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它运用的修辞是() .

4、本文段描述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方式,表现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恶灵魂.

5、从本文段可以看出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是

() .

6、文段最后一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 .()

答案:1、在东京的所见所闻2、只不过,失望3、憎恶、讽刺,标致,反语4、行尸走肉、醉生梦死5、看不惯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6、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2题.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7、鲁迅去仙台的途中谈及日暮里、水户这两处驿站,用意是 .

8、“物以稀为贵”具体表现在

.

9、“我在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中的“这样的优待”具体指

.

10、本文段写在仙台受到优待,作用是 .

11、本文段选自,作者是我国著名的、、 .

12、本文段在全文内容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 .

答案:7、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的情感8、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到了北京美其名月“龙舌兰“9、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10、反映日本人民的友好热情,正衬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质11、《藤野先生》,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2、为全文奠定爱国主义的感情基调铺垫下文;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胡适)(全国一等奖)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胡适)(全国一等奖)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我的母亲》是八年级下册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主要是叙事性作品,或追述一段难忘经历,或写伟人的一个侧面,整体而言侧重写人。本文通过回忆与母亲相处的一段经历,说明母亲对自己成长的影响,表达对母亲的怀念,敬爱之情。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理解水平,以人物题材通常的写作方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深入理解文章的写作旨要。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大意。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

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感受质朴、真切的文风。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由诗歌《游子吟》导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人类歌颂的永恒主题,能够享受母爱是幸福的。母亲也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她往往影响我们的一生。今天我们跟随胡适一起走近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再次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品质。

2. 走近作者,了解其母亲

胡适(—),汉族,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一生获得35个博士学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程同步学习与探究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程同步学习与探究答案

新课程同步学习与探究参考答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藤野先生〔自主性探究〕1.略2.略3.①无礼、不恭顺②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③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作者认为所受的特殊待遇不是一种善意的尊重,而是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内心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④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4鲁迅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5.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第一部分(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第二部分(4—35段):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第三部分(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6.四件事①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②纠正解剖图:对学生要求严格③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④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开放性作业〕1.首先是一种感激和怀念之情,体现在: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然后是一种愧疚之情,因为“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2.略3.字字句句都倾诉着鲁迅先生的爱国心声,蕴含着热切的爱国之情4.文章组织严密,脉络分明,选用典型事例,运用了白描、对比、映衬等方法刻画人物。“启发”略5.受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麻木的中国人6.深深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7.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8.对同胞的麻木的讽刺9.略〔拓展性学习〕1.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比喻成雕塑,突出“我”的窘迫;接着用一个动词“埋”,生动形象地将“我”羞愧至极的样子表现了出来。2.一是这段经历给“我”的印象太深了;二是交代“我”的贫困,为后面写“我”成为贫困生作铺垫;三是这段报名经历也折射出了老师对贫困生的关爱。3.示例:虽然生活困窘,可我的内心十分安静。4.一开始很自卑,后来不再顾影自怜,而是坦然面对,并把贫困生视为一生最高的荣誉,从中汲取动力,自强不息。是班主任的谈心和鼓励触动了“我”,使“我”调整了心态。5.示例:细节——我把父亲从远方打工挣来的钱拿给班主任的时候,她只是轻轻地把我的手推了回来。“轻轻地把我的手推了回来”这一细节,既写出了老师态度的坚决,又写出了老师不想对此事过分渲染,故意轻描淡写的心态,突出了老师对“我”无比细致的爱。6.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词语消失,新词语不断出现;新词语的传播速度很快;使用新词语应规范,否则会产生交流障碍。(三点中只要答出两点、意思符合即可)7示例:爸爸,您不是经常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

一、字音字形

文绉.绉(zhōu)穈.先生(méi)嬉.戏(xī)

庶.祖母(shù)吹笙.(shēng)mó(摹)画

眼翳.(yì)wǔ(侮)辱 c.huò(绰)号

二、重要词语

1.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2.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3.气量:①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②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4.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5.广漠:广大空旷。

6.宽恕:宽容饶恕。

三、作者介绍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他早年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其《文学改良刍议》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首篇正式宣言。其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请体会这样写的妙处。

点拨: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既写出了童年的爱好、快乐,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在作者的童年生活中,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而且影响巨大。所以前三段不是闲笔,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2.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作为颇有名气的学者胡适,在行文时用词却极注意分寸,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句子加以体会。

(1)“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2)“如果

....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

..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点拨:(1)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就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2)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

3.核心图解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野蛮.(mán)宽恕.(shù)绰.号(chuò)

B.文绉.绉(zōu)嬉.戏(xī)侮.辱(wǔ)

C.笙.歌(shēng)廿.一夜(niàn)眼翳.病(yì)

D.投掷.(zhì)庶.祖母(shù)摹.画(mó)

2.选择词语填空。

管束管教惩罚责罚仁慈慈爱

(1)我母亲______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______了一顿。

(3)我母亲待人最______,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我小时候体弱,不能跟着野蛮

..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2)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

..的人。

(3)世间最下流

..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4)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

..。

4.课文结尾胡适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来表达自己的真切情感,请你以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亲人或师友的感激之情。

5.“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诸葛亮、刘备是______里的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吗?试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

6.母爱是一种深度,是一种无条件的给予,是一种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请根据你的学习积累,写出两句反映母爱的诗句或名言。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7~10题。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

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7.找出文中母亲是严师的例子,是慈母的例子,并各用一句话概括。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行罚时为什么“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9.体会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所包含的情感。

10.用自己的话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1~14题。

失眠的海

朱成玉

母亲有失眠的毛病,用了很多办法都不管用。A这个毛病就像一只恶魔的手,招摇肆虐在母亲睡梦的边缘,让母亲的每个夜晚,都变得惴惴不安。

看着母亲日渐老去,我的心痛亦是无法言说。我开始搜罗各种治疗失眠的偏方。今天打电话告诉她,要多吃小米粥,明天打电话告诉她,在粥里放些大枣……母亲应着,按我的偏方去做了,依然不见效果。

那天早晨,我在母亲的枕头边上看到了一个盘子,里面装了一些细细的葱丝,我问母亲那是做什么用的,母亲说,难道你忘了吗?你和我说过的,这是治疗失眠的偏方啊。

母亲说,好像还挺好使的,最近几天睡得挺香。

我猛然记起,有一次我和母亲说过这样的话。可是我明明记得,我说的是姜丝而不是葱丝。

母亲听错了,可是她却那么相信她的儿子,她坚信,她的儿子讨得的偏方,一定可以治疗她的毛病。

母亲这些年要操心的事情太多:大哥喝醉酒打伤人,吃了官司,赔了人家很多钱;二哥离婚,人也下岗了,在她那里住着,靠出苦力维持生计。母亲每天天刚刚亮就要起来给他做饭,她还一直惦记着给二哥再张罗一个媳妇,四处托人保媒;姐姐家刚刚出生的宝宝生了很奇怪的病症,医生们用了各种办法也无济于事,刚来这个世界短短几天便撒手而去;我常常在外办案,更是让母亲放心不下,一颗心常常悬在嗓子眼儿上……我们成了母亲心中纠缠不断地结,令母亲在每个夜里辗转反侧。

所有的这一切,使母亲得了这样一个毛病,夜夜失眠。

因为睡眠不足,母亲在白天的时候,常常坐在那里就耷拉着脑袋睡着了。我们看着电视,回头看母亲已经鼾声四起了。开始我们还会拿母亲开着玩笑,母亲也常常在我们的笑声里醒过来。一边笑着一边责骂自己:怎么又睡着了,都成了大觉包啦!

母亲越来越瘦弱,极度缺乏的睡眠抽走了她的健康。那以后,我们再也不忍心唤醒坐着睡着了的母亲。如果这些只言片语可以穿起过往,我愿意,把自己揉碎,变成一个凛冽的词、一个停顿的逗点、一个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可是,一个急刹车的句号,忽然断了我所有的念想——母亲,因为常常失眠导致了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在病床上整整昏迷了十多天。

我们一边呼唤着母亲,一边在心里惦念着:这样也好,母亲,您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的觉了。

那些天的梦里,总是梦见母亲离开了这个世界。总是忍不住啜泣,而自己亦常常被自己的哭泣惊醒。醒来后,发现一切都是虚幻的,确定了母亲不曾离去,便有一种破涕为笑的冲动,B但是伤感的心,一时半会儿缓不过劲儿来,身子依然颤抖着,像夏日夜里被风鞭打的凤尾竹。

母亲被唤醒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幸福的泪水。那种表达不出的爱和长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