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9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初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9月月考(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0小题,总分40分)1.(2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合理开发洁净能源B.全面关停化工企业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2.(2分)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3.(2分)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编成铁网B.冰块制成冰雕C.石油燃烧D.木板制成桌椅4.(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溶解性C.密度、硬度D.可燃性5.(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C.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6.(2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2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已洗干净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7.(2分)实验室加热150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①烧杯②试管③酒精灯④石棉网⑤试管夹⑥铁架台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8.(2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可引起温室效应的是()A.稀有气体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9.(2分)关于空气与呼吸排出的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与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其成分完全相同B.减少吸入空气中的氧气便转化为呼出的气体C.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有明显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有明显的增加D.吸入的空气中只有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1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二氧化锰可以作为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11.(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蒸馏水B.冰水混合物C.可乐饮料D.镁12.(2分)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

九年级化学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吉林省吉林市2018届九年级化学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B、酒精燃烧 C、汽油挥发 D、粮食酿酒2、下列物质中, 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B。

自来水 C。

矿泉水 D、蒸馏水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ﻩB、可燃性C。

熔点ﻩD。

状态4。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ﻩB、氧气ﻩC、稀有气体ﻩD、水蒸气5、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A、 B、ﻩC、D、6、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项目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8。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C。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9。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燃着的木条判断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D。

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

用下列气体填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l)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2)用于医疗急救(3)空气中含量过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气体(4)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还能够填充到食品包装袋内防腐12。

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酒精洒出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马上用。

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加热、1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冷却至室温,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内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 ,若所测氧气体积分数偏小,原因是,所测氧气体积分数偏大的原因是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4分)14。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孝南区肖港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双氧水制氧气 B.制造石器C.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 D.分离空气制氧气2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读数B.滴加液体C.加热固体D.倾倒液体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热KMnO4后的残余固体B.液氧C.食盐水D.清新的空气4.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B.分别通人到澄清石灰水中C.闻气味D.看颜色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D.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A.大力发展煤炭发电 B.大力植树造林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8.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9.下列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大量的热10.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7分)11.如图表示了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按示例填空:示例:A部分: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例:氧化钙+水→氢氧化钙(1)C部分:例:;(2)B部分:例:.12.如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1)收集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2)收集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3)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端进入.(4)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端进入.13.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A、C、D、F.(2)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14.用如图装置加热KMnO4制取氧气,指出装置中的三处错误:、、.用改正后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制备氧气装置内空气配排尽的标志是.三、实验探究题(共8分)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下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1)写出仪器a的名称:.(2)甲同学从上图中选择B、E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收集氧气还可选用的装置是.(3)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猜想Ⅲ: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分解都放出O2.【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II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为什么?,.四、应用题(5分)16.如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30%H2O215%H2O210%H2O25%H2O2溶度时间(S)反应条件无催化剂、不加热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无催化剂、加热360 480 540 720MnO2催化、不加热10 25 60 120请分析回答:(1)该研究小组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考虑了①、②、③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2)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意选择一种说明该因素对其分解速率有何影响?.(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孝南区肖港初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双氧水制氧气 B.制造石器C.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 D.分离空气制氧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双氧水制氧气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制造石器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分离空气制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读数B.滴加液体C.加热固体D.倾倒液体【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判断;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解答;C、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加热解答;D、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解答.【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D、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答案选C.【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热KMnO4后的残余固体B.液氧C.食盐水D.清新的空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解答】解:A、加热高锰酸钾后的残余固体中有锰酸钾、二氧化锰,还可能有未分解的高锰酸钾,属于混合物.B、液氧是氧气的液态,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食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D、清新的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4.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B.分别通人到澄清石灰水中C.闻气味D.看颜色【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即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以鉴别气体空气和氧气.方案不可行;C、三种气体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此方案不能鉴别三种气体;D、三种气体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无法完成鉴别.故选A【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D.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供给呼吸、用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但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故选项说法正确.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注意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空气的成分、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A.大力发展煤炭发电 B.大力植树造林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只要能减少空气中固体颗粒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据此分析有关的措施或方法.【解答】解:A、大力发展煤炭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故A符合题意;B、大力植树造林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能减少烟尘的排放,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能减少烟尘的排放,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只要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而不是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如人的呼吸作用,不需要使用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加一小团棉花,图中装置正确;B、收集气体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尽可能的排出原有空气;C、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故应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沙.【解答】解: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图中装置正确,故A正确;B、收集气体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图中导气管太短,故B错误;C、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部,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火星四射,热的溅落物会炸裂瓶底,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气体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的方法;了解常用气体的收集方式等.9.下列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大量的热【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0.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专题】实验装置连接题.【分析】(1)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时氧气几乎不会减小并且还可以润湿,对病人有好处;(2)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解答】A、若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时,装置内的氧气越来越多,装置内压强大于外面的大气压,水就会沿着a导管被排出,故不选;B、由A选项分析可知,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时,病人吸的不是氧气,而是水,故不选;C、氧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里面时会呈气泡冒出,现象明显,很容易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故选;D、氧气经过水里多时,产生的气泡就多;氧气的流速快时,产生气泡就快,故不选.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的装置作用主要是输送氧气,并对氧气润湿,与化学知识没有多大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进气的方向,与洗气是相同的,长管进气,短管排出.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7分)11.如图表示了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按示例填空:示例:A部分: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例:氧化钙+水→氢氧化钙(1)C部分: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例:如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2)B部分: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例:碳+氧气二氧化碳.【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由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图,结合题意:A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则C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B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图,由题意:A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则C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B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1)C部分,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如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2)B部分,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如碳+氧气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如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2)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如碳+氧气二氧化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如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1)收集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气体密度小于空气.(2)收集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气体密度大于空气.(3)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 a 端进入.(4)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 b 端进入.【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气体的净化(除杂);气体的干燥(除水).【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了解用此装置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收集的气体应从那端口通入.【解答】解:(1)收集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实际上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因此,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2)收集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实际上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因此,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3)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实际上是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从a端进入后,使瓶内压强增大,从而将其中的水排出瓶外,瓶内便收集到了所需气体;如果气体从b端进入的话,由于气体的密度比水的小,气体就会通过水经a端排出瓶外,从而收集不到所需气体.(4)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b端进入.因为水的密度比气体的大,水从b 端进入瓶内后,瓶内的气体就会被排出瓶外使用了.故答案为:(1)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2)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3)a;(4)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下图的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干燥气体等,需学生根据气体的性质灵活运用,此装置很重要.13.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A H2O2、C MnO2、D H2O 、F SO2.(2)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或2H2O22H2O+O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所以C是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所以B是氧气,A是过氧化氢溶液,D为水,把淡黄色E点燃后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所以E是硫,F是二氧化硫,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解答】解:(1)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所以C是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所以B是氧气,A是过氧化氢溶液,D为水,把淡黄色E点燃后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所以E是硫,F是二氧化硫,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2,C是MnO2,D是H2O,F是SO2;(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或化学方程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或2H2O22H2O+O2↑.故答案为:(1)H2O2,MnO2,H2O,SO2;(2)过氧化氢水+氧气或2H2O22H2O+O2↑.【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4.用如图装置加热KMnO4制取氧气,指出装置中的三处错误:导气管插入试管太长、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口没有棉花.用改正后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制备氧气装置内空气配排尽的标志是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加热KMnO4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有: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导管要进入橡皮塞少许;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如果是高锰酸钾,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等;若用如图装置加热KMnO4制取氧气.【解答】解:加热KMnO4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有: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导管要进入橡皮塞少许;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如果是高锰酸钾,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等;用排水法收集时,制备氧气装置内空气配排尽的标志是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则证明已满.故答案为:导气管插入试管太长;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口没有棉花;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点评】考点主要考查氧气的制取的注意事项,难度较小.。

九年级9月化学月考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9月化学月考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9月化学月考(考试总分:5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4小题,总分14分)1.(1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石蜡融化B.铁生锈C.煤燃烧D.酿酒粮食2.(1分)化学变化的特征的是A.发光发热 B.有气体生成C.有新物质生成 D.有沉淀生成3.(1分)下列物质中,目前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可吸入颗粒D.氮气4.(1分)研究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阿伏伽德罗C. 拉瓦锡D. 门捷列夫5.(1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 氮气B. 二氧化碳C.氧气D. 水蒸气6.(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汽水B.液态氧C.洁净的空气D.水泥砂浆7.(1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8.(1分)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量筒B.试管C.燃烧匙D.烧杯9.(1分)医疗上,抢救病人常用到的一种气体是A.氮气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10.(1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蓝紫色火焰11.(1分)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2.(1分)区分空气,氮气和氧气的最好方法A.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C.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D.液化13.(1分)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和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的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14.(1分)取用药品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B.打开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C.用过的药匙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D. 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0小题,总分26分)15.(2分)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是__________;16.(3分)写出下了常见元素(或根)的化合价。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3)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3)

2016-2017学年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水氧气+氢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铝+氧气氧化铝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5.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8.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A. B. C. D.9.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1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A.纯净物B.混合物C.氧化物D.无法判断12.为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13.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14.小强用托盘天平称5.0克食盐,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称量后天平达到平衡时(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则实际称量的食盐的质量()A.等于5.0克B.小于5.0克C.大于5.0克D.无法判断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二、填空题(34分)1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物质名称,并将基本反应类型写在括号内.①碳+氧气()②铁+氧气()③硫+氧气()④+氧气()⑤氯酸钾+ ().1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并生成.最能说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做铁丝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要预先装目的是.18.将下列实验操作选用的一种仪器名称填在横线上:(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2)实验室收集氧气时用盛装气体;(3)称量物品质量使用;(4)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使用;(5)取用块状药品一般使用.19.将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序号: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⑤物质的用途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取些许胆矾固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向内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另取少许胆矾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试管口有水珠,这说明胆矾受热易分解,在农业上,胆矾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20.有关空气成分的填空:(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三.实验题(36分)21.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燃烧匙中的红磷(过量)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实验中使用过量红磷的原因是(3)上面的实验还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请写出其中两点:①②(4)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二点)①②(5)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6)红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是.22.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和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结论:石蜡烧燃后的生成物有和.2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准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1)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2)请指出图中所用仪器的名称:a b c d(3)他们所用的装置图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为他们指出来:①.②.③.④.(4)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5)他们用这种方法收集了两瓶气体.在先收集的一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只看到火星亮了一些,插入后收集的一瓶木条则能复燃.导致这个现象的可能的原因是(写出操作上的原因):.24.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探究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1)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B.在水下剌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你认为两种方法中合理的.(2)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验证方法现象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2016-2017学年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界址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花香四溢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炬成灰,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时主要是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本题主要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进行判断一类题型.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呼吸时分解有机物,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氧气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的利用,故此项正确;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的性质,这种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干冰的物理性质,因此此项不选;C、生铁制造铁锅,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合适;D、铜制制造导线,原理是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并没有变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不合适.故选A.【点评】针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判断,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考点】绿色化学.【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特点判断,其核心是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解答】解: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符合上述第四个特点,所以正确.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符合上述第二个特点,所以正确.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符合上述第三个特点,所以正确.D、绿色化学与颜色无关,指的是环境友好化学,所以错误.故选D.【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绿色化学理念的考查,其核心是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水氧气+氢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铝+氧气氧化铝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简单概括为“一变多”,其反应的基本形式为:A→B+C.【解答】解:由分解反应的特征可知,分解反应的反应物要求是一种,所以BCD均错误,只有A的变化情况符合分解反应的要求.故选A【点评】判断分解反应,根据“一变多”的反应特点进行判断,不能只看是不是生成多种物质,还要看是不是只有一种物质反应.5.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分析】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包含有毒、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无毒,所以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正确;B、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D、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难度不大,明确“有毒、有害及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即可分析解答.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二氧化锰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是二氧化锰,其它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处.(2)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3)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滴瓶上的滴管无需清洗.(4)胶帽与玻璃滴管要结合紧密不漏气,若胶帽老化,要及时更换.(5)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液体时,该滴管尖端允许接触试管内壁.(6)胶头滴管常与量筒配套使用.(7)如果滴瓶上配有滴管,则这个滴管是滴瓶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如果滴瓶上配有滴管,则这个滴管是滴瓶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用后放回原位;故A使用方法正确;B、根据滴管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故B使用方法错误;C、根据滴管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故C使用方法正确;D、根据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处;故D使用方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室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及其应用.8.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A. B. C. 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标签图示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考点】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要注意以下事项: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破裂;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否则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容易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解答】解:A、试管外壁干燥,不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B、试管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容易炸裂试管;C、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会聚集在试管口,不会使试管炸裂;D、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是正确操作,不会造成试管炸裂.故选:B.【点评】熟记给试管内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锻炼自己的实际实验操作能力,防止实验时造成试管炸裂而使实验失败.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分析】运用酒精灯的使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两个基本操作和氧气验满方法和量筒规格的选择选出答案.【解答】A、绝对禁止酒精灯之间对燃,A不对.B、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要平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内,B不对.C、液体加热要与桌面呈大约45°角,由图知C对.D、量筒规格要与所量取的液体体积相近,不能相差太多,应用10ml的量筒,故D不对.故选C【点评】本题对酒精灯的使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两个基本操作和氧气验满方法和量筒规格的选择进行了考查,注重了识图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1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A.纯净物B.混合物C.氧化物D.无法判断【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冰红茶”中含有水和茶碱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雪碧饮料”中含有水和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生理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矿物质,属于混合物.观察选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12.为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做实验,则会导致氧气的浓度不同,B、浓度不同,没法比较C、在氧气的浓度中,可以根据燃烧的剧烈程度来判断D、题目中要求的是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燃烧的影响【解答】解:探究粗细的影响,所以要在粗细上对比,其他要素保持一致.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做实验,这样就使反应的条件不同,而难以比较,故A错误B、氧气的浓度不同,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故B错误C、氧气的浓度相同,根据两种铁丝的燃烧的剧烈情况来得出结论,故C正确D、浓度不同的氧气中,比较同种铁丝的燃烧,与探究的实验目的不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实验探究题,解答该类题目时要注意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来比较不同状态的物质的反应,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13.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所以: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e熄灭酒精灯.【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符合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故A正确;B、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故B错误;C、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C错误;D、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再更换仪器;气密性良好,才能装药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了解各个步骤中的注意事项.14.小强用托盘天平称5.0克食盐,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称量后天平达到平衡时(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则实际称量的食盐的质量()A.等于5.0克B.小于5.0克C.大于5.0克D.无法判断【考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结论探究.【分析】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归零,2、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只有调平衡的天平才能用来进行称量.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只有左边多加称量物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在称量5.0克食盐时,左物右码,右盘中加入5.0克砝码,只有左边加入多于5.0的食盐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则实际称量的食盐的质量是大于5.0克,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注意称量药品的质量和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是不同的,如果称量药品的质量,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则称量的质量要比实际质量要小.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运用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不产生火焰解答.B、运用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解答.C、运用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解答.D、运用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解答.【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不产生火焰,故A说法不正确.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B说法不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故C说法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故D说法不正确.故答案选C.【点评】有些认识不注意辨别时容易被误判误记,比如本题中的几项错误认识,仅仅是一字之差或。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九年级化学9月份月考试题 人教新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九年级化学9月份月考试题 人教新

九年级化学9月份月考试题(总分55分,60分钟完卷)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 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B.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D.化学家可以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3.下列物质是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B.纯净的空气 C.液态氧气 D.干冰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B.物理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C.化学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D.化学变化一定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的现象5.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正确的处置方法是()A.带出实验室B.放回原试剂瓶C.在实验室集中处理D.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6.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集气瓶B.量筒C.试管D.烧杯7.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氧化汞汞+氧气D.氢气+氧化铜铜+水8.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中,正确的操作是()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D.直接倒入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中上部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10.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说法正确的是()A.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的气体生成。

B.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的白雾产生,有黑色固体生成。

C.铁丝剧烈燃烧,有耀眼的白光,并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燃烧有大量白烟,并有能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才气体产生。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7分)1.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黑火药;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7)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7)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八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2.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空气 C.白醋 D.蒸馏水4.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A.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B.酒精灯的火焰用嘴吹灭C.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6.下列仪器中,能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D.量筒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是催化剂B.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C.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8.某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且易溶于水,则用什么方法来收集该气体()A.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B.瓶口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D.以上都可以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10.以下对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C.空气是几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二、填空题(11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11.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磷D、五氧化二磷E、四氧化三铁F、氧气G、氮气.(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3)在氧气中反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4)黑色固体的是;(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6)食品包装袋中填充的气体可以是.1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①氧气②干净的空气③矿泉水④蒸馏水⑤冰水混合物.13.通常状况下,氧气是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据此实验室可用法收集;又由于氧气溶于水,也可用法收集.14.仔细阅读下列短文,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填空.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的溶液是“非典”时期常用的消毒剂.①通常状况下过氧乙酸为无色的液体,②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氧气,⑤加热到110℃发生强烈爆炸,⑥过氧乙酸的溶液可用于织物、纸张等的脱色,⑦还可以做环境的杀菌消毒剂.(1)描述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2)描述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3)描述过氧乙酸用途的语句是(填序号).1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并写出反应的类型(选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1)硫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类型(2)燃烧红磷制造烟幕:反应类型(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类型(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类型(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类型.三、实验与探究题(18题(1)(2)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16.要从试剂瓶中倒出溶液时,先取下瓶塞,放在桌上,持瓶时要使瓶上标签,瓶口挨着试管口,把液体缓缓倒入试管中.17.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时燃烧匙中的可燃物可以选用,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含量低于.针对这一事实,请你分析其中的一种可能原因是:.1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少量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如图装置中仪器的名称:①②③④(2)若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可选择,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选用.(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完毕后,应先,然后,其目的是为了防止.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将下表的探究方案填写完整:探究内容实验方案判断依据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的集气瓶中;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根据不同判断CO2含量不同氧气含量是否相同用分别放入盛有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盛空气的集气瓶.根据不同判断O2含量不同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八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矿石粉碎的过程中只是矿石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解答】解:空气由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He、Ne、Ar)、二氧化碳(CO2)、其他气体和杂质(如H2O)五部分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空气 C.白醋 D.蒸馏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白醋中含有水和醋酸,属于混合物;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D.【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4.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此项错误;B、铝呈银白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碳酸易分解属于物质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此项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A.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B.酒精灯的火焰用嘴吹灭C.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酒精灯的火焰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选项说法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以防下次不易点燃,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室药品取用的原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下列仪器中,能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D.量筒【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能够加热的仪器,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解答】解:A、试管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故符合题意;B、烧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不符合题意;C、集气瓶是不能加热的仪器,故不符合题意;D、量筒是不能加热的仪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物质的加热是最重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之一,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的明确是安全使用仪器的基本保证,要熟记哪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哪些需垫石棉网加热,哪些不能加热.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是催化剂B.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C.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是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如人的呼吸作用,不需要使用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D、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某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且易溶于水,则用什么方法来收集该气体()A.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B.瓶口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D.以上都可以【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信息:某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且易溶于水,可知这种气体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B、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C、排水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D、都可以是不正确的.【解答】解:A、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故错误;B、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故正确;C、排水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不正确;D、都可以是不正确的.故选B【点评】收集气体的方法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确定,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的可用排水法收集.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D、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及现象与产物的区别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所以A 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所以B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不是白雾,所以C错误.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是对现象的描述,是说的反应产物,所以错误.故选CD.【点评】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化学反应的主要现象不外乎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有气味物质的生成、气泡产生、沉淀生成、形成烟或雾等,要特别注意几点:烟和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白色和无色的区别,现象和产物的区别等.10.以下对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C.空气是几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空气的用途判断.B、根据空气的组成特点判断.C、根据空气的成分和混合物的定义判断.D、根据空气的成分和纯净物的定义判断.【解答】解:A、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所以正确.B、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只有空气受到污染时杂质的成分和含量会有些许所变化,所以正确.C、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应是混合物,所以正确.D、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应是混合物,所以错误.故选D.【点评】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用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等.二、填空题(11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11.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磷D、五氧化二磷E、四氧化三铁F、氧气G、氮气.(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F ;(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B ;(3)在氧气中反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C ;(4)黑色固体的是 E ;(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B ;(6)食品包装袋中填充的气体可以是G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用途、化学性质分析回答本题.【解答】解:(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填:F;(2)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填:B;(3)磷在氧气中反应,产生大量白烟,故填:C;(4)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故填:E;(5)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AB;(6)由于氮气的性质稳定,常用于食品包装袋中填充的气体,故填:G.【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常见物质的色、态、味,性质和用途等知识.1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②③;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④⑤.①氧气②干净的空气③矿泉水④蒸馏水⑤冰水混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干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氧气、蒸馏水和冰水混合物等物质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故填:②③;①④⑤.【点评】冰是水的固体,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要注意理解.13.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据此实验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法收集;又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也可用排水法收集.【考点】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从氧气的物理性即密度和水溶性与收集方法之间的关系去分析.【解答】解: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和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无色、无味;大;向上排空气法;不易;排水.【点评】注意描述氧气水溶性时,是不易溶于水,而不是不溶于水,要理解“不易”与“不”的区别.14.仔细阅读下列短文,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填空.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的溶液是“非典”时期常用的消毒剂.①通常状况下过氧乙酸为无色的液体,②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氧气,⑤加热到110℃发生强烈爆炸,⑥过氧乙酸的溶液可用于织物、纸张等的脱色,⑦还可以做环境的杀菌消毒剂.(1)描述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①②③,(2)描述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④⑤,(3)描述过氧乙酸用途的语句是(填序号)⑥⑦.【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的定义及题目提供的信息判断.(2)根据化学性质的定义及题目提供的信息判断.(3)根据及题目提供的信息中描述物质的具体应用的句子判断.【解答】解:(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状态、气味、溶解性等,故描述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语句是①②③.(2)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稳定性、可燃性等,故描述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语句是④⑤.(3)描述过氧乙酸用途的语句是:⑥过氧乙酸的溶液可用于织物、纸张等的脱色,⑦还可以做环境的杀菌消毒剂.故答案为:(1)①②③;(2)④⑤;(3)⑥⑦.【点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是考查的热点之一,正确理解定义,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题的关键所在.1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并写出反应的类型(选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1)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反应类型化合反应(2)燃烧红磷制造烟幕: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反应类型化合反应(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反应类型化合反应(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类型分解反应(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反应类型分解反应.【考点】书写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4)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硫+氧气二氧化硫;化合反应;(2)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化合反应;(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4)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5)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三、实验与探究题(18题(1)(2)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16.要从试剂瓶中倒出溶液时,先取下瓶塞,倒放放在桌上,持瓶时要使瓶上标签向着手心,瓶口挨着试管口,把液体缓缓倒入试管中.【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向试管里添加液体时,应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污染试剂;向容器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向着手心,以防止倾倒液体的残留液会流下时腐蚀标签,瓶口要紧挨试管口,倒完后要立即盖紧瓶盖,放回原处.故答案为:倒;向着手心.【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时燃烧匙中的可燃物可以选用红磷,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含量低于.针对这一事实,请你分析其中的一种可能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解答】解: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该燃烧实验中可燃物是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进行此实验时,必须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红磷足量,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会导致结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答案:红磷;红磷的量不足.【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探究,并且注重了实验误差的分析.对实验的过程认真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1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少量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如图装置中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铁架台③集气瓶④水槽(2)若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可选择 B ,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选用 E .(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完毕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然后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收集氧气的方法来分析;(3)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1)仪器①是酒精灯;②是铁架台;③是集气瓶;④是水槽;故填: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水槽;(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择装置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放置一棉花团);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填:B;E;(3)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完毕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故填: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熄灭酒精灯;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_◆◆◆◆◆◆◆◆◆◆装◆◆◆◆◆◆◆◆◆◆◆◆◆◆◆订◆◆◆◆◆◆◆◆◆◆◆◆◆线◆◆◆◆◆ 习家店中学九年级化学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煤炭燃烧 B 、湿衣服晾干 C 、食物腐烂 D 、钢铁生锈2、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下列物质,可以看作是纯净物的是 ( ) A 、空气 B 、食醋 C 、蒸馏水 D 、自来水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4、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不包括( ) A 、可吸入颗粒 B 、二氧化硫 C 、二氧化氮 D 、二氧化碳 5.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约占21%的气体是 ( ) A 、氮气(N 2) B 、氧气(O 2)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CO 2) 6.加热50mL 液体时,用到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铁架台;⑦漏斗. A .①③⑤⑦ B .①③⑤⑥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⑤⑥ 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B .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D .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8.“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 2O 4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转化为O 2,而NiFe 2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 2O 4在该过程中是( )A .反应物B .生成物C .催化剂D .消毒剂 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B. 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C.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D. 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10、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A. 先给试管预热,再对着药品加热B. 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C. 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 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连续均匀后,再开始收集11.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分别观察气体的颜色B.分别罩上干而冷的烧杯C.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D.分别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12.某同学用量筒做实验时,开始时俯视读数为19mL,然后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1mL.此时,倒出液体体积应该是()A.等于8mL B.小于8mL C.大于8mL D.不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3、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

九年级化学9月月考试题试题_6

九年级化学9月月考试题试题_6

任城区济东中学2021届九年级化学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满分是〔50分〕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 20个题,一共计40分〕请把答案填在以下表格中1.以下物质属于碱类的是( )2.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处,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

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片状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响。

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⑤3.利用家庭厨房中的常见物质,可完成的实验是①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②鉴别食盐与纯碱③检验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盐④测定雨水的酸碱度〔〕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 .向盛有1mL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再逐滴参加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一直到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A.无色、红色、紫色、蓝色B.无色、蓝色、紫色、红色C.无色、蓝色、紫色、无色D.无色、红色、紫色、无色2反响,又能与CaO反响的是 ( )A.盐酸 B.水 C.NaCl D.NaOH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pH=0的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呈中性D.现要测定某溶液的pH,假设事先用水把pH试纸润湿再测,那么实际测得值与真实值比拟将偏大7.以下实例不属于中和反响的是〔〕A.土壤酸化后参加熟石灰改进C.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分泌出蚁酸,假如涂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D.金属外表锈蚀后,可用稀盐酸进展清洗8.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2Fe+3H2SO4=Fe2〔SO4〕3+3H2↑2SO4+Cu〔OH〕2=CuSO4↓+2H2OC.Cu+2HCl=CuCl2+H2↑2+2NaOH=Na2CO3+H2O9.能用来鉴别稀盐酸、纯水、澄清石灰水三瓶无色液体的试剂是〔〕10.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叫胆汁酸〔一种酸〕的难溶于水物质,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可用以下的何种溶液冲洗最适宜〔〕A. 食盐水B. 醋酸C. 纯碱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二、填空题〔一共计29分〕11〔3分〕有C、H、O、Na四种元素,请选用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写出符合以下要求的化学式:〔1〕人类生存离不开的一种液态氧化物,〔2〕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3〕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峨山县锦屏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冰冰融化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铁生锈铁熔化D.鸡蛋变臭鸡蛋煮熟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磷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3.下列实验操作存在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B.取用粉末状固体C.闻气体气味D.检查气密性4.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C.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用湿抹布扑灭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铜可制作导线B.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D.氢气可作火箭的燃料6.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B.食物的腐烂C.酒和醋的酿造 D.燃烧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能使任何物质间都发生化学反应8.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A.B.C.D.9.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肯定大于8 mL B.肯定小于8 mLC.肯定等于8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8 mL10.据报道,1994 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其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433 B.161 C.272 D.11111.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D.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12.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氨水挥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将氧气制成固体雪花状,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1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不能够再分的粒子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14.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C.D.1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业上制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B.氧气具有可燃性C.物质跟氧气发生反应都是化合反应D.相同情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17.如图所示表示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苏打水B.酱油C.牛奶 D.充气包装中的氮气18.要区别下表中的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物质区别的方法或试剂A 氧气与氮气带火星的木条B 石灰水与自来水通入二氧化碳C 铁片与铜片观察颜色D 二氧化碳与氮气点燃的木条A.A B.B C.C D.D19.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气体中目前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20.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C .氢气+氧气→水D .氯化氢+氨气→氯化铵2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⑦②③①④⑤⑥B .①⑦③②⑤④⑥C .⑤⑦③②①④⑥D .⑦③①②④⑥⑤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2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依据此表回答有关问题. 第1周期 1 H2 He 第2周期3 Li4 Be5 B6 C7 N8 O9 F 10 Ne第3周期 11 Na12 Mg13 Al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1)第2周期中,铍(Be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第3周期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填元素名称).(2)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第3周期中某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m=.(3)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名称是,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23.阅读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已知氮气和氢气在600℃、2.02×104kPa和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合成氨.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经过下列反应制得生产炸药的原料﹣﹣硝酸.A.氨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B.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硝酸和一氧化氮.(1)请从以上信息中总结有关氨的知识.氨的物理性质:;氨的化学性质:;(2)氨的制法(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24.如图为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实验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当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是.(2)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是.(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该实验可推论出它的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4)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写出一条即可).25.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则:(1)这些物质分别是:甲,乙,丙,丁.(2)写出甲与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4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相应位置上)26.(1)写出A、B、G三种仪器的名称:ABG.(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仪器和装置编号为,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是(填“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3)实验开始前如图H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说明气密性良好.27.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并收集多种气体(必要时可以加热)(1)利用该装置,若选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①要对装置A进行的改进是;②A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若在改进后的装置A中,试管口处塞一团棉花,还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如果用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放出时就可以收集.当停止反应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里撤出,造成的后果是(4)用B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5)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制取甲烷所需的仪器和装置与实验室用制取氧气的方法相同.28.某学生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内放入的物质是.(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填字母).(3)该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伸入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4)写出A装置还能制取的两种气体的名称:.(5)若实验室用此法代替KMnO4加热制取氧气,则优点是(填编号).①生成物只有氧气;②反应不需要加热,较安全;③产生的氧气量较多.(6)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请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填编号).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③加热锥形瓶.2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1)第一步应如何操作?.(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探究内容实验方法判断依据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氧气含量是否相同水蒸汽含量是否相同30.氨水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显红色.氨水中主要存在的物质成分是氨气和水,是哪一种成分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呢?【提出假设】一.可能是水使酚酞试液变红.二.(补充假设二)三.可能是氨气溶于水后混合物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实验探究】(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水,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是.【结论】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2)在第二支试管中放入一片用酚酞浸泡过的干燥试纸(遇氨水能变红),再通入氨气,现象是酚酞试纸没有变色.【结论】.(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2ml氨水,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预测看到的现象.【结论】假设三(填“成立”或“不成立”).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峨山县锦屏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冰冰融化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铁生锈铁熔化D.鸡蛋变臭鸡蛋煮熟【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融化是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铁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鸡蛋变臭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鸡蛋煮熟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即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磷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运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B、运用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C、运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D、运用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解答】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A正确.B、磷在氧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B正确.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C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点评】本题是对氧气性质的考查,考查了物质燃烧时的实验现象,平时要注意细节和做好知识总结.3.下列实验操作存在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B.取用粉末状固体C.闻气体气味D.检查气密性【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图中倾倒液体的错误:瓶塞没有倒放在桌上;标签没有向着手心;瓶口没有紧挨着试管口;B、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注意:“一横二放三直立”;C、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D、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解答】解:A、液体药品的取用注意:瓶塞应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故A错误;B、取用粉末状药品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D、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胶头滴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了解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以及取用固体和液体的方法.4.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C.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用湿抹布扑灭【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酒精着火可以采用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的方法灭火.【解答】解:酒精着火时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使用湿抹布盖灭,能起到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观察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酒精着火的灭火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铜可制作导线B.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D.氢气可作火箭的燃料【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解答】解:A、用铜丝作导线是利用铜丝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B、用金刚石切割金属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不合题意;C、用石墨做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能留下痕迹,利用的是硬度,属于物理性质;D、氢气可作火箭的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6.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 B.食物的腐烂C.酒和醋的酿造 D.燃烧【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有些氧化反应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些氧化反应比较缓慢,缓慢氧化是指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种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B、食物的腐烂是一种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C、酒和醋的酿造是一种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D、燃烧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理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异同点,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不同点是: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能使任何物质间都发生化学反应【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本题考查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则可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解答】解:A、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对其作用认识不全面,故A错误.B、只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对其作用认识不全面,故B错误.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又可减慢反应速率,故C正确.D、催化剂具有专一性,不能使任何物质间都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还应注意催化剂本身的特点,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选择性等特点.8.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A.B.C.D.【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除外),性质稳定.【解答】解:A、质子数为2的原子为He原子,质子数为10的原子为Ne原子,二者都是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都表现为稳定;B、质子数为9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不稳定,易得1个电子而形成稳定结构;质子数为11的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不稳定,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形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迥然不同;C、虽然两种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完全不同.质子数为2的He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而质子数为12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稳定,易失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D、质子数为12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稳定,易失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质子数为8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不稳定,易得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两种元素化学性质无相似处.故选:A.【点评】最外层电子数为8称为稳定结构(He除外),具有这种结构的粒子化学性质稳定.9.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肯定大于8 mL B.肯定小于8 mLC.肯定等于8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8 mL【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的正确方法及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判断,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解答】解: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时,读数时的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0毫升,即开始液体的准确体积为1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毫升,则实际体积小于2毫升,所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10毫升﹣2毫升(8毫升).故选:A.【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则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10.据报道,1994 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其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433 B.161 C.272 D.111【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来解答.【解答】解:由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则质量数为272,又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则质子数为272﹣161=111,即核电荷数为111,故选D.【点评】本题很简单,学生应明确原子结构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利用习题中相关的信息来计算解答.11.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D.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一氧化氮,虽然密度比空气略大,但由于极易与氧气反应且是大气污染物,不宜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我们据此选择出排水法收集的选项即可.故选C.【点评】收集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考虑,只要能与空气中成分反应或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很小的气体,都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12.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氨水挥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将氧气制成固体雪花状,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氨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故选项解释正确B、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将氧气制成固体雪花状是由于分子的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21个水分子,说明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不能够再分的粒子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概念关系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进行解答;B、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解答;C、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进行解答;D、根据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A说法正确;B、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B说法正确;C、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C说法错误;D、根据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的理解与掌握.14.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业上制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B.氧气具有可燃性C.物质跟氧气发生反应都是化合反应D.相同情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乐陵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1-5每小题1分,6-10每小题1分.共15分.各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1.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用于刻画玻璃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盐酸用于除铁锈D.熟石灰用于治疗胃酸过多2.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以下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A.Fe B.H C.SO42﹣ D.2H2O3.某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A.山上的树木B.小桥的铁栏杆 C.路灯的玻璃罩 D.某某石雕塑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区别硬水和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试剂B.人体所需的能量全部由糖类提供C.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D.蔬菜、水果、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有关该粒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粒子是阴离子B.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C.该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到电子6.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C.KNO3是一种常用的复某某料D.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7.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A.立即打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8.下面是小军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一些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现象与解释: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B.元素与人体健康:人体缺氟﹣﹣易产生龋齿C.实验操作与安全:稀释浓硫酸﹣﹣把水倒入浓硫酸里D.环境问题与相关物质:温室效应﹣﹣SO29.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A.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10.取70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g水,析出4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A.1:7 B.3:5 C.2:5 D.3:8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15分)11.我国已成功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所用的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化学式为NH4ClO4)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2NH4ClO4N2↑+Cl2↑+2O2↑+4X↑.(1)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X的化学式为.(3)N2的一种用途是.12.请按下列要求分别写出一个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应:.13.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g 25 50 95溶解度/℃某同学为了提纯某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室温时,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待样品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3)将所得滤液,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14.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一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将所得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也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试回答:(1)用化学式回答:废水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后,生成的白色沉淀是.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生成的蓝色沉淀是.(2)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编号):A.氯化物 B.硝酸盐 C.硫酸盐. D.碳酸盐请简述你做出选择的理由.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13分)1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湖水的水质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1)取水样,静置后过滤.过滤操作中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2)若要检验该湖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16.实验室有以下三组实验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的实验操作目的是,从该图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2)能用图Ⅱ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3)某同学用装置Ⅲ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断该气体可能为(填化学式),请使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你的推断:.17.某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1)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某同学对此干燥剂作了一系列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问题与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问题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取适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不能作干燥剂问题2: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什么?变质后固体中有四、化学计算(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7分)18.已知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某课外小组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测定,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甲乙丙所取混合物的质量/g 4 4 5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40 40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g(1)所取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是同学的实验.(2)该同学所取的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3)计算该同学所取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乐陵市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1-5每小题1分,6-10每小题1分.共15分.各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1.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用于刻画玻璃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盐酸用于除铁锈D.熟石灰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分别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定义以其特点来判断;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A、利用它的硬度大;B、利用干冰升华会吸收周围的热量;C、利用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的性质;D、利用盐酸与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解答】解:A、金刚石用于刻画玻璃,利用它的硬度大,用途正确,故A正确;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所以用途正确,故B正确;C、盐酸用于除铁锈,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发生反应,所以用途正确,故C正确;D、熟石灰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为氢氧化铝或碳酸氢钠,用途错误,故D错误.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了解常见酸、碱的性质和用途.2.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以下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A.Fe B.H C.SO42﹣ D.2H2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一、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4层含义:微观1、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2、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3层含义:微观1、表示一个原子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解答】解:A、Fe:微观:表示一个原子;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B、H 表示1个氢原子;C、SO42﹣表示一个硫酸根;D、2H2O 表示2个水分子;通过比较可知 A、Fe表示的意义最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与正掌握.3.某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A.山上的树木B.小桥的铁栏杆 C.路灯的玻璃罩 D.某某石雕塑【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就会形成酸雨.酸会和活泼金属、碳酸钙反应,酸会腐蚀森林.玻璃一般不会和酸反应.【解答】解:A、酸雨会腐蚀森林,使树木死亡,故A错误,B、活泼金属会和酸反应,腐蚀铁栏杆,故B错误,C、玻璃一般不会和酸反应,酸一般不会腐蚀玻璃,故C正确,D、某某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酸会和碳酸钙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雨的危害方面的知识,需要记忆.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区别硬水和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试剂B.人体所需的能量全部由糖类提供C.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D.蔬菜、水果、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硬水与软水;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少是硬水.人体所需的能量由糖类、油脂、蛋白质等物质提供.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蔬菜、水果、鱼肝油等物质中的维生素含量丰富.【解答】解:A、区别硬水和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试剂.故A叙述正确.B、人体所需的能量由糖类、油脂、蛋白质等物质提供.故B叙述错误.C、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C叙述正确.D、蔬菜、水果、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故D叙述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区别软水和硬水的方法及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有关该粒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粒子是阴离子B.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C.该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到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A、阴离子,带负电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离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C、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D、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大于4易得电子.【解答】解:A、根据微粒的示意图,该微粒核内9个质子、核外10个电子,微粒为带负电的阴离子;故A正确;B、该微粒核外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为阴离子,根据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判断其原子核外9个电子分为两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而非8个电子;故B不正确;C、微粒核外10个电子带10个单位负电荷,核内9个质子带9个单位正电荷,因此,该微粒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故C不正确;D、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可判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7个电子,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1个电子;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微粒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小于4易失电子.6.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C.KNO3是一种常用的复某某料D.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是有限的,施用较多的化肥,不但作物不能完全吸收,造成经济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氯化铵含铵根离子,与碱性物质混合后,放出氨气,降低肥效;KNO3含有K、N两种植物营养元素,为复某某;农家肥与化肥混合施用,不但作用持久,而且效果显著.【解答】解:A、适量施用化肥既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有利于减缓环境污染,所以尽量多施用化肥的做法是不正确的.错误;B、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时会降低肥效.正确;C、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某某.正确;D、农家肥与化肥混合施用,不但作用持久,而且效果显著.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化肥种类的认识和合理使用化肥的理解.7.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A.立即打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先自救的原则判断.B、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C、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判断.D、根据液化石油气的溶解性判断.【解答】解:A、立即打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的措施不及时,所以错误.B、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所以错误.C、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所以正确.D、液化石油气不能溶解在水中,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8.下面是小军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一些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现象与解释: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B.元素与人体健康:人体缺氟﹣﹣易产生龋齿C.实验操作与安全:稀释浓硫酸﹣﹣把水倒入浓硫酸里D.环境问题与相关物质:温室效应﹣﹣SO2【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A、热胀冷缩主要的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B、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若缺少的话会引起龋齿;C、稀释浓硫酸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先加水再加浓硫酸;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解答】解:A、热胀冷缩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微粒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故不正确;B、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若缺少的话会引起龋齿.故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加快热量的散发.故不正确;D、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大幅度增加.而非二氧化硫.故不正确.故选B.【点评】因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且其具有很强烈的腐蚀性,故在稀释时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切不可混淆,以免发生安全事故.9.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A.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两种物质相互刻划时,痕迹明显的物质硬度较小进行解答;B、根据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显碱性的物质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进行解答;C、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一氧化碳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进行解答.【解答】解: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故A合理;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故B合理;C、该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但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故C不合理;D、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D合理;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0.取70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其恒温蒸发10g水,析出4g氯化钾固体,则剩余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A.1:7 B.3:5 C.2:5 D.3:8【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因为温度相同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应该是一个定值,都等于其溶解度与100g溶剂的质量比,题意中是恒温蒸发故蒸发出的溶剂与析出的溶质正好配制成饱和溶液.【解答】解:由题意得溶液的恒温蒸发时蒸发的溶剂与析出的溶质正好配置成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剩溶液也饱和,又因为温度相同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应该是一个定值,都等于其溶解度与100g溶剂的质量比故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4g:10g=2:5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饱和溶液的考查,涉及到恒温蒸发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蒸发出的溶质与溶剂会配置成饱和溶液,剩余的溶液也会使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这一关键点,属基础知识考查题.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15分)11.我国已成功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所用的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化学式为NH4ClO4)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2NH4ClO4N2↑+Cl2↑+2O2↑+4X↑.(1)NH4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 .(2)X的化学式为H2O .(3)N2的一种用途是做保护气.【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气体的用途;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式推断十字法;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新信息筛选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物质的化学式NH4ClO4,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化合物中Cl元素的化合价;其中含有为+1价NH4根;(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推断生成物质X的化学式;(3)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说出氮气的一个用途.【解答】解:(1)根据物质的化学式NH4ClO4,其中NH4根为+1价、O为﹣2价,设Cl元素化合价为x,则(+1)+x+(﹣2)×4=0 解得x=+7故答案为:+7;(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O4N2↑+Cl2↑+2O2↑+4X↑,反应前2个NH4ClO4分子中共含有N、H、Cl、O的原子个数为2、8、2、8,而反应后生成的1个N2分子、1个Cl2分子、2个O2分子中共含有N、H、Cl、O的原子个数为2、0、2、4,则4个X分子中含有8个H原子和4个O原子,则X物质的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H2O;(3)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常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在高温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可用于制造氮肥等;故答案为:做保护气(或制造氮肥等).【点评】本题综合了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推断及常见物质的用途等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熟练用运用基本技能解决简单问题.12.请按下列要求分别写出一个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C+O2CO2.(2)分解反应:CaCO3CaO+CO2↑.(3)置换反应:C+2CuO2Cu+CO2↑.(4)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先回顾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列举符合条件的化学反应:(1)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 A+B=AB,如碳燃烧的反应;(2)分解反应:符合(一变多)AB=A+B,如碳酸钙的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符合(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即 A+BC=B+AC,如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4)复分解反应:符合AB+CD=AD+CB,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2)由题意可知,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3)由题意可知,符合A+BC=B+AC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4)由题意可知,符合AB+CD=AD+CB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故答案为:(1)C+O2CO2;(2)CaCO3CaO+CO2↑;(3)C+2CuO2Cu+CO2↑;(4)CaCO3+2HCl=CaCl2+CO2↑+H2O.【点评】掌握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步骤及技巧;掌握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和判定方法.13.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g 25 50 95溶解度/℃某同学为了提纯某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室温时,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室温时,苯甲酸的溶解度较小.(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待样品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减少过滤时苯甲酸的损失.(3)将所得滤液缓慢冷却至室温,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1)利用表格提供的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解释此题.(2)温度低时苯甲酸溶解度很低,易析出过滤会使其损失.(3)为使其形成颗粒较大的晶体,应缓慢降温.【解答】解:(1)苯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5℃时其溶解度只有0.17g,室温时会更小,故不会有溶解现象发生,故答案为:室温时,苯甲酸的溶解度较小.(2)温度低时苯甲酸溶解度很低,易析出过滤会使其与泥沙混合滤出导致其损失,故答案为:减少过滤时苯甲酸的损失.(3)缓慢降温使其析出会得到颗粒较大的晶体,便于得到苯甲酸晶体,故答案为:缓慢冷却至室温【点评】此题是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利用表格数据结合相关的实验操作解决此题.14.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一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将所得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也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试回答:(1)用化学式回答:废水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后,生成的白色沉淀是AgCl .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后,生成的蓝色沉淀是Cu(OH)2.(2)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B (填编号):A.氯化物 B.硝酸盐 C.硫酸盐. D.碳酸盐请简述你做出选择的理由实验证明该废水中含有Ag+、Ba2+,而Ag+与Cl﹣、SO42﹣、CO32﹣不能共存,Ba2+与SO42﹣不能共存.【考点】酸、碱、盐的鉴别;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1)根据常见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和硫酸钡,常见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可解答.(2)根据离子共存知识,用已经肯定存在的离子进行验证,只要不反应证明可以共存于体系.【解答】解:(1)和盐酸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银;由于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滤液中没有银离子,所以和硫酸反应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_9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_9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木炭燃烧B . 冰雪融化C . 西瓜榨汁D . 气球吹爆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B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D . 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了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热D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4.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酒精灯熄灭B . 倾倒液体C . 气体验满D . 液体过滤5. 实验室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固体药品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 . ①②③④⑤⑥⑦B . ②①④③⑥⑤⑦C . ①②④③⑥⑤⑦D . ②①④③⑥⑦⑤6. 某学生俯视量取25mL的水,把水倒掉部分以后,再仰视读数是8mL,倒掉的水是()A . 大于17mLB . 等于17mLC . 小于17mLD . 无法确定7. 用来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 . 火星四射B . 放热C . 生成黑色固体D . 铁丝熔化成小球8. 某同学在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时,若出现试管炸裂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A .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B . 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C . 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了D . 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9. 某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取5.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

这时他应该()A . 减少药品B . 向右盘中加砝码C . 移动游码D .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10. 已知实验室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加快氯酸钾分解的作用,某同学在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忘加了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 . 反应较慢,但产生氧气总量不变B . 反应较慢,且产生氧气总量减少C . 反应正常,产生氧气总量不变D . 反应正常,产生氧气总量减少二、填空题11.(1)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食醋,③海水,④五氧化二磷,⑤人呼出的气体,⑥氮气,⑦加碘食盐,⑧高锰酸钾,⑨冰水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9月月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9月月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9月月考测试题(考试内容:1 ~ 3 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本题共4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冰雪融化 C.铁生锈 D.液化空气2、如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4.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B、碳原子C、碳原子和氧原子D、二氧化碳分子5.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7.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 )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水、氢气B.铁、氧气C.二氧化硫 、铜D.汞、水9.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B.自来水C.酸奶 D 白酒10.臭氧(O 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l0 km ~50 km 的高空,形成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臭氧属于 ( )A .混合物B .单质C .化合物D .稀有气体11.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 2,生成固态的P 2O 5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 2、O 2、CO 2和稀有气体12.下列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NO 2 B, P 2O 5 C, MnO 2 D,KMnO 414.下列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A .乙炔 + 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水 B .水 −−−→通电 氢气+氧气 C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D .一氧化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15.下列不是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的是 ( )A 铁架台B 玻璃棒C 量筒D 漏斗1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D .分子都由原子构成17、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A 通电分解水B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C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受热分解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18、氢气不同于其他气体的最显著特点是A密度最小B无色无味C难溶于水D可以燃烧19、下列净化水的措施中,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吸附B过滤C蒸馏D消毒20、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反应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使用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九月份月考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九月份月考试卷

A B C D .实验室中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8.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 ( )A.最外层电子数B.电子层数C.质子数中子数9.“分子足球”C60之后,科学家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

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N60属于()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C.制氮肥 D.制霓虹灯1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以上答案都不对1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再发生改变C.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16.一个离子转变为原子,发生的变化是()A.失去一定数目的电子 B.得到一定数目的电子C.不得电子也不失电子 D.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17.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A.1∶4 B.4∶1 C.1∶5 D.5∶118.一种微粒的原子核内含有n个质子,核外共有n+1个电子,则该粒子一定属于()A.原子 B.分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37分)19.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碳元素______;两个氢原子________;氦气_______;铝单质______;汞原子______。

20.在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一般应用 ____;加热物质一般用___ 做热源,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

21.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 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 __ _持水平,如果采用仰视的话,将会使读数________。

22.取用药品时,试剂瓶塞拿下应_____放在桌上,取液体药品时,瓶上的标签应向着_______,瓶口应______________容器口。

23.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一般取_____________,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上学期九月九年级化学月考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温馨提示:1 .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 .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等信息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第1-20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其余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在试卷上答案无效。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某化妆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

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学”,受到舆论的讨伐。

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A. 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B. 纯天然的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C. 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毫无作用D. 化学生产有百利而无一害2.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水银液氧B.钢铁汽油C.洁净的空气蒸馏水D.甲烷塑料4.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CO2B.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C.空气中O2的质量分数约为21%D.分离液态空气可制得无色氮气和淡蓝色的液态氧5. 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A. ②③B. ②③④C. ⑤⑥D. ②⑤⑥6.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7. 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向青少年连续开展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8.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倾出液体的体积是()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判断9.鉴别三瓶无标签的无色的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用()A.燃着的木条 B.带火星木条 C.澄清石灰水 D.闻气味10.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装置气密性良好。

经数小时后,U形管A、 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 A处上升,B处下降 B. A、B两处都下降C. A处下降,B处上升 D.无法判断变化情况11. 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

以下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2.下列装置中,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的是( )13.小月在称量15克蔗糖时,操作正确,天平指针偏向左边,她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A、继续加砝码B、继续加蔗糖C、减少蔗糖至天平平衡D、不要理睬1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 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分解反应C. 物质只有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15.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1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以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描述正确的是()A.灯泡中充入氮气做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不和任何物质发生反应B.二氧化碳可以灭火,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C.氧气可用于金属切割,因为氧气可以具有可燃性D.双氧水可用做消毒剂,主要是因为双氧水具有氧化性17.下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

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是()18.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了试管破裂的情况,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珠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撤去酒精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1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快慢,说法错误的是()A、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点燃红磷后要迅速伸入集气瓶中B、把双氧水从分液漏斗迅速加入装有少量二氧化锰粉末的锥形瓶中C、把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内,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D、在试管中加入几小块大理石,先平放在试管口,再缓慢竖直试管20.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完全反应需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含5个小题共33分)21.(4分)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现有六种物质:①二氧化硫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氖气。

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2)形成酸雨的一种气体是______;(3)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4)可制霓虹灯的气体是_________;22.(9分)某白色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B、C两种物质,其中B为无色气体,C为白色固体,将点燃的硫放入B中,硫会燃烧得更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若向A中加入一种紫黑色固体E,开始时产生气体速度较为缓慢,接着产生气体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产生的气体的量也大大增加,经验定,这种紫黑色固体E在反应过程中也能生成无色气本B;请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试推断A、B、C、D、E各是什么,(1)(填名称) B C E(2)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及反应类型:A→B:反应类型:硫+B→D:反应类型:23.(3分)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B具体的操作。

(填“打开”或“关闭”)(2)人呼气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24.(4分)小明欲证明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该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小明欲证明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①在试管中加入5 mL “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③如右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第二组实验】小明欲证明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该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①;②将二氧化锰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 mL“双氧水”;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④。

(3)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25.(13分)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还能得出氮气的性质。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开展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①可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药品只能是红磷吗?什么样的药品可以作为该实验的反应物?②可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装置除了课本中提及的,还有其它装置吗?③改进装置和药品,能使一些在一般条件下不能用于测定空气含量的物质也能测定氧气的含量吗?[作出猜想]猜想1 一定还可用其它的物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镁条。

猜想2 可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装置不止这一种,但都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查阅资料] 刘小源同学查阅资料获知:(1)“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2)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3)“引火铁”(极细的铁粉)是一种准纳米材料,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它在空气中受热很容易燃烧;(4)白磷与红磷的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白磷在40℃左右便能燃烧,红磷在240℃才能燃烧。

[分析论证]刘小源同学觉得如果用蜡烛、硫粉、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做此实验将产生很大误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雨欣同学觉得用铁丝也不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刘小源同学查阅的资料,若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含量应该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等于”)空气体积的1/5。

[得出结论]根据刘小源同学查阅的资料及上述分析,请归纳: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应考虑所用药品和生成物应满足以下的条件:①在加热点燃等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改进]李雨欣同学根据查阅到的不同装置,结合刘小源同学查阅的资料与分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包括装置及药品):其中,不适宜在较短时间内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案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其余的五种实验方案中,有一个装置可能因为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导致装置损坏或气体外逸,该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其余改进方案共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27分)26.(20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