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 年、月、日教案2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所有二年级数学老师都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教学与参与式教学。

每个二年级数学老师在教学之前都应该写二年级数学教案。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下面作者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

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一)统一长度单位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例1情境图。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

一拃(zhǎ)、一步、一庹( 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

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202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02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02X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评判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在课前如何鼓励学生预习与复习、在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反馈、课后作业的精心设计和批改等。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X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X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进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进程与方法: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换能力。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1、导入语:(课件播放鞭炮声)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来,本来呀,是猪八戒的超市开张了,咱们一起去走走,好吗2、(出示情境图)师:这是超市里的食品专柜,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如果要买两种东西,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评析]: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教师让学生学会看图,从中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二、探索交换,构建新知。

(一)探索“乘加”的运算顺序。

1、小熊也来了,看看他要买什么?小熊:我要买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需要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师:买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需要多少钱呢?请每个同学先自己想一想怎样算,然后围成四人小组,把你的想法告知小组里的同学,并认真听一听别人是怎样想的。

小组活动后全班交换,(师相应板书)①3×4=12(元),12+6=18(元)②4×3=12(元),12+6=18(元)③3+3+3+3+6=18(元)④3×4 +6=18⑤6+3×4=18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发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增进讨论深入展开的有效做法。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10篇(苏教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10篇(苏教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10篇(苏教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下面是整理的二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10篇(苏教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供大家赏析。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1设计说明1、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数量关系。

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为了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示意图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让学生结合示意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与平均分联系起来。

通过图形表征和语言表征等多种形式,将具体问题和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使学生有理有据地选择算法。

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方法,提高能力。

解决问题主要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而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则是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问题的过程。

本节课充分利用主题图呈现的用除法解决的两种不同的现实情境,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

同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要解决的问题与除法意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圆片教学过程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教材23页例3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分组交流各自从图中看到的信息)2、组织学生汇报。

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1、教学例3,探究解题方法。

(1)引导学生从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讲给同桌听。

(2)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预设生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生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3)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问题。

①学生小组合作,先分析问题,然后汇报方法。

预设方法一:用圆片代替蚕宝宝,动手分一分。

方法二:用笔画一画。

②教师强调:我们可以用动手操作的方法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全册教案解析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全册教案解析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全册教案解析二年级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初步认识和数学思维的初步培养时期。

苏教版全册二年级数学下册是让学生对数学发展史和数学观念有一定的认识,通过不同形式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教案将对苏教版全册二年级数学下册进行解析,分析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并从教材中挖掘出数学教学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标1. 教材设计教材的设计突出了数学的可视化与图形化,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大的练习题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内容。

2. 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模型化能力,让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有深刻的认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和知识,帮助学生在数字、图形和量的认识上更加深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和策略1. 注重启发式教学本教材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的方式获得新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充分发掘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逐渐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引导对数学概念的认识数学的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对数学概念的深入认识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认识,比如数字、图形等基本概念,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3. 创造性组合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创造性组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深入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中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等多种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单元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7页。

二、单元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3、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心;培养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四、单元课时安排有4个课时。

理解第一课中的带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3页二、教学目标:1.在平分几个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用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公式,能正确表达商和余数,能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公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小棒五、学情分析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指导学生练习时,应注意三点:第一,要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或看图写算式,不应该让学生脱离直观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要关注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及剩余数的操作、因为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完善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六、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谈:开学第一天,老师准备了10支新铅笔给孩子们测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十以内的数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地识别0-10之间的各个数- 能够正确地念出这些数- 能够正确地写出这些数- 能够用生活中简单的事例介绍这些数教学重点- 数的读法、写法、认识方法的启发- 数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 数的读写能力的培养- 数与生活实际之间联系的启发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数字卡片等教具- 教师准备好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用数字卡片和图表向学生介绍数字0-10,并领读。

2. 自主研究让学生用纸笔写一遍0-10并让他们互相核对。

然后让学生到班内或家庭中寻找出现的数字,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拓展巩固教师自编简单的比大小、数的顺序等题目,让学生自己解决,练他们的读写能力。

同时,让学生思考数字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第二课数0教学目标- 能够准确地理解“零”的含义和用法- 能够正确地念、写、用“零”教学重点- 对数字“零”的理解和应用- “零”在分数中的位置教学难点- 数字“零”与数子“0”的理解- “零”的应用教学准备- 数字0和分数的图表等教具- 学生练用纸和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数出0-10中的数并问学生哪个数是最小的?学生回答后将学生的答案用图表表示出来,其中包括0这个数。

2. 自主研究让学生用纸笔完成0的写法,然后让他们实际感受0的意义,例如在食品包装盒上观察0。

同时,让学生了解零在分数中的位置。

3. 拓展巩固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如何用“零”来表示数字?”“在1/15中有几个零?”等让学生进行小讨论,在讨论中打破“零不是很重要”的观念。

第三课数1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地认识数“1”- 能够正确地念、写、用“1”- 能够找出生活中的数字1教学重点- 1的阅读、写出、认识方法- 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难点- 数字“1”的读写能力- 如何正确地理解数字“1”教学准备- 数字1的图表等教具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让学生举手并说出一个恰当的数,然后教师将学生的答案用图标表示出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科辅导教案044课题:有余数的除法页码: 1-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圆片11个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提问:你能看图列出两道除法算式吗?根据图说说,这两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二、新课。

1.摆一摆。

请小朋友拿出10个圆片,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摆一摆。

(1)10个圆片,每组2个,可放几组?(2)10个圆片,每组5个,可放几组?(3)10个圆片,每组3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4)10个圆片,每组4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根据学生操作后汇报的结果,填出下表:2.思考:请你观察一下,以上分圆片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把一些物体平均时,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

这个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中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板书: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3.10个圆每组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怎样列式计算?10个圆每组分5个,可以分给几人?怎样列式计算?10个圆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几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除法?(平均分)分给几人?有没有分完?还剩几个?这1个还能再分一组吗?为什么?这剩下的1个能不能不写了?在算式中怎么表示呢?师板书:10÷2=5(组)10÷5=2(组)10÷3=3(组)……1(个)10÷4=2(组)……2(个)商的单位是什么?余数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单位不一样?教师小结:像这样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读呢?(点名读,板书:10除以3等于3余1,)如果把10个圆片分给6个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生独立列式并写出读作,师板演,生互相核对,再点名说各部分名称)三.练习1.想想做做1下面我们来独立分一分!听口令!①拿8个圆片!(师也拿出8个圆片,××最快!最轻!)继续!每4个一份,开始分!(××最快!)②还是8个圆片,每3个一份,开始!(××最快!)都分好了?!③第2题,谁来读一读?这样,我们还是用圆片代替分一分,并且填写,开始!2.想想做做23.想想做做3 (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读)4.游戏:7个圆片!3个一堆!开始!有没有余数?8个圆片!9个、10个、11个,怎么老是要不没有余数,有余数不是1就是2呀?怎么没有余3啊?肯定是圆片太少了,你们再加几个分分看!教后记:课题:有余数的除法页码: 3-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2个盘子图片、7个梨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年月日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年月日教案苏教版

认识年、月、日《认识年、月、日》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能看懂年历,认识并记忆大月、小月,知道一年有365天。

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学生尽管不是妙语连珠,知识面也不是很广,但还是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

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零碎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

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安排让学生观察年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年历中发现各月的天数,探索出大月、小月。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

本节课,我尽量给予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发现知识;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去深化理解知识,接着,我安排让学生探索记忆大小月的方法,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像诗人一样创作出了歌诀,像数学家一样发现了用拳头记忆的方法,他们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

课堂的生命活力来源于对事件或对事实的感受和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和思考,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认同,来自于探究体验中的惊险和喜悦。

老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使教学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现实生活的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大胆地打开门窗,让现实生活的“灿烂阳光”照亮我们的数学课堂,让数学学习活动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从生活中走来,在生活中发展,为生活而服务的,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生活现象,去解决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8篇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8篇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8篇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p36我长高了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巩固统计的知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能准确测量,收集数据。

教学准备:刻度尺(米尺、厘米尺)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常用的长度单位。

(复习常用的长度单位。

)2、学习了怎样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复习刻度尺使用方法)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用我们手中的尺子来测量我们身边的物体。

你想测量什么东西的长度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二、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合作选择你们感兴趣的四样东西进行测量。

2、组长做好记录工作。

(教师巡视指导)三、小组开始活动。

四、汇报、记录数据。

1、把测量的数据汇报记录在黑板上。

2、完成学生身高统计表。

3、讨论、交流:看统计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内容?五、课堂总结。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篇2目的要求1.在具体的操作中,进一步加强方向感,提高认识路线图的能力。

参与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

2.培养与同伴积极合作的精神,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方向并读懂路线图。

难点: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

一、室内活动1.看方向板指方向。

(学生面向东方坐)提问:大家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让学生把方向板按实际的方向放在桌上。

提问:你能根据方向板指出其他的七个方向吗?同座互相指、说。

2.说一说同学之间的位置关系。

谈话:请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小朋友起立,再请坐在他北面、东面、南面、西面的小朋友听口令起立。

提问东北面的学生:你坐在他的哪一面?再分别请坐在东南面的,西北面的,西南面的学生说出自己在他的哪个方向。

任意找一个学生,让他说说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关系。

3.在教材呈现的场景里辨认方向。

谈话:同学们在教室里已经能正确地辨认方向,你们想不想到校园里去辨认一下方向?在去校园之前,我们先帮助书上的小朋友测定他们学校的方向。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年月日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年月日

第五单元年月日教材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的计量单位中,时间单位比较抽象,难以体验一个单位具体有多少,而且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也不完全一致。

所以,教材把时间单位的教学分成两段安排。

本单元是教学时间单位的第二段,在二年级教学的时、分、秒的基础上,再来教学年、月、日的知识,以及24时记时法。

全单元安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例1:认识年、月、日例2:认识平年和闰年例3:认识24时记时法例4:求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不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3.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4.使学生在发现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特点,以及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时等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课时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年、月、日教学内容:教材第44-46页。

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谈话引入1.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让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2.解题: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年、月、日。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整十整百的认识与把整十整百分成若干份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表示整十整百。

2.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把整十整百分成若干份。

3.学生能够掌握用图形、实物或其他教具模拟表示整十整百。

教学重点1.整十整百的认识与表示。

2.把整十整百分成若干份的方法。

教学难点1.整十整百的认识与表示。

2.多种方式模拟整十整百的表示。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由教师准备的模拟表示教具,如计数器、珠算、磁棒、图形卡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图,让学生识别其中表示整十整百的数字,引导学生认识整十整百。

2. 认识整十整百(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整十整百的概念和表示,如10、20、100、200等。

3. 把整十整百分成若干份(30分钟)教师提供多种方式把整十整百分成若干份的方法,如图形卡片拼接、计数器操作、磁棒组合、珠算计算等。

4. 模拟表示整十整百(10分钟)教师通过提供模拟表示教具,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示整十整百,如用珠算表示整百数,用计数器表示二十个十元,用磁棒表示五个二十元等。

5. 巩固练习(5分钟)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分解、表示整十整百。

6. 复习(5分钟)回顾整节课的知识点和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整十整百的认识和表示,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多种把整十整百分成若干份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整十整百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PPT和模拟表示教具的选择上需注意保证教具的易操作性和呈现性,使得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课件 年、月、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课件 年、月、日

1、小明是 1995 年的上半年最后一个月出生的, 你知道是哪个月吗?是大月还是小月?年年的生日 都过吗? 2、6 月 30 日的后一日是( 7 )月( 1 )日。 3、小兰在外婆家连续住了 62 天,正好是两个月, 这两个月是( 七 )月和( 八 )月。
(1)一年有( 12 )个月,其中小月有( 4、6、9、11各月 ), 大月有( 1、3、5、7、8、10、12 各月 )。 (2)八月一日的前一天是( 7 (3)五月的最后一天是( ( 30 )日。 31 )月( 31 )日。 )日,11月的最后 没有余数,所以 )
找一找, 下列年份哪些是平年,
哪些是闰年?
(1) 1600 1880 1983 1998 2100
(2) 1700
1960
2000
2014
1984
1、1月、3月、5月、7月、8月 ( 10 月 ) 、( 12 月 ) 2、1888年 、1892年 、1896年 ( 1904年 )、( 1908年 )、 ( 1912年 )。
平年二月二十八,
闰年二月把一加。
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5时 48分46秒。为了方便,一年定为365 天,叫做平年。这样每过四年差不多 就要多出一天来,把这一天加在二月 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 四百年又闰”也就是说四年里 有一个闰年、三个平年。公历 年份是整百整千的年份是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
(4)四月和五月共有(
(5)三年五个月是(
61 41
)天。
)个月。 2 )月
(6)小明今年 12周岁,只过 3 个生日,他是( ( 29 )日出生。
(1)凡是单数的月份都是大月。(
(2)二月份是28天。……………(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认识时间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认识时间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认识时间丨苏教版教案:认识时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2章第2节“认识时间”。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钟面的基本知识,学会读写小时和分钟,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经过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一个小时。

2. 让学生学会读写小时和分钟,能够正确表示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写时间,特别是下午和晚上的时间。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钟面的基本知识,能够用语言描述经过的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面模型、时间卡片、PPT2. 学具:学生钟面模型、时间卡片、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让学生观察钟面,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问题。

2. 讲解:讲解钟面的基本知识,如12个大格代表12个小时,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代表5分钟。

讲解小时的读写方法,如1时、2时等,讲解分钟的读写方法,如0分、10分等。

3. 示例:出示时间卡片,让学生读写时间,如3时15分、4时30分等。

引导学生注意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读写方法。

4. 练习:让学生练习读写时间,如2时、5时、7时30分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钟面:12个大格代表12个小时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代表5分钟小时的读写:1时、2时、3时……分钟的读写:0分、10分、20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画笔和彩纸制作一个钟面,并在钟面上标出正确的时间。

2. 作业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钟面的认识和时间的读写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读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写时间。

2023年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2教案

2023年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2教案

2023年新改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2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二位数的认识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进行二位数加法运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二位数的认识和理解;2. 二位数的加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教具(如口算卡片、计数棒等);2. 学生准备:教科书、练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老师可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二位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尝试认识二位数。

-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复加法的基本原理。

2. 研究新知(15分钟)- 老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二位数的概念和构成。

- 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解释二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3. 合作探究(20分钟)- 学生自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目,在小组内合作解答。

- 老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拓展运用(10分钟)-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巩固所学知识。

- 老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归纳总结(5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复重点要点。

6. 课堂作业(5分钟)- 学生完成练册的相关题目,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认识二位数的能力;- 培养二位数加法运算的能力;-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 二位数的认识和理解;- 二位数的加法运算。

3. 导入:复加法的基本原理。

4. 研究新知:- 二位数的概念和构成;- 二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5.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解答题目。

6. 拓展运用:完成课本练。

7. 归纳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二位数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进行简单的二位数加法运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合作探究和拓展运用的环节,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巩固,提高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三下数学:《年、月、日》教案2(新版)

苏教三下数学:《年、月、日》教案2(新版)

《年、月、日》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归纳的过程,知道平年、闰年;记住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平年与闰年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判断某一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1、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2、谈话:前不久,小明碰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想知道吗?小明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弟弟,他是2004年二月份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满一周岁了,全家人都在为弟弟准备过生日呢,小明也为弟弟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准备在弟弟生日那天送给他。

可2005年的年历上怎么没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二、探究活动一请同学们看2004年、2005年二月份的天数,你有什么发现?(同样是二月,但天数是不一样的。

)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04年哪一天出生的?小结:2004年2月的天数和2005年2月的是不同的。

小明的弟弟应该是2004年2月29日出生的。

可2005年的年历上找不到2月29日。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问:谁来说一说,2004年和2005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闰年?那平年、闰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好好研究。

板书:平年、闰年三、学习新知:1、现在谁能来说一说:闰年和平年有什么区别吗?活动:这样一来,平年和闰年的天数也不一样,你能很快算出像2004年这样的闰年的全年有多少天吗?你是怎样算的?学生汇报:闰年在二月份多了一天,平年一年的天数(365)加一天就是闰年全年的天数。

即365+1=366(天)四、探究活动二看书上第19页,观察1997~2008年2月的天数,你有什么发现?(1)先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学生汇报:平年有1997、1998、1999、2001、2002、2003、2005、2006、2007。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合集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合集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合集教案一:认识和比较面积教学目标1. 通过实物和图形比较,认识面积的概念。

2. 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比较面积大小。

3. 进行面积排序。

教学准备1. 实物:纸片、小方块等。

2. 图形卡片:正方形、长方形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实物和图形,让学生认识面积的概念。

2. 比较面积:让学生用实物和图形比较面积的大小,使用比较词语进行描述。

3. 面积排序:让学生根据面积大小进行排序,可以使用图形卡片进行练习。

教案二:认识时间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认识时间的概念,包括小时和分钟。

2. 学会使用时钟和日历表示时间。

3. 学会读取和书写时间。

教学准备1. 时钟模型。

2. 日历。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时钟和日历,让学生认识时间的概念。

2. 读取时间:教学读取整点和半点的时间,如8点、8点半。

3. 书写时间:教学书写时间的格式,如8:00、8:30。

4. 练习:让学生通过时钟模型和日历进行时间的练习。

教案三:认识和使用货币教学目标1. 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

2. 学会使用货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货币概念和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1. 货币模型。

2. 购物清单。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货币模型,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和面值的货币。

2. 购物计算:给学生提供购物清单,让他们使用货币模型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购物计算练习,培养他们的货币概念和计算能力。

以上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的合集,教案简单易懂,无法确认具体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
设计
阅读书本第19页,完成下面问题:
1.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
2.把1997——2008年2月的天数填入下表,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月份天数
什么年
3.判断平年、闰年的标准是什么?
教学过程
导学策略
(2)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年二月有()天
3.完成第4题。要知道一年有四个季度。
4.小华今年13岁,她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为什么她只过了3个生日?
5.读“你知道吗?”
五、全课小结。
【板块一】
1.宣布学习任务,板书课题。
2.口述学习目标。
【板块二】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出示相关结论。
(3)师板书:根据2月份的天数来判断。
(4)小结方法:
公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年份是整百数的除以400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让学生齐读。
【板块四】
1.组织学生进行整体练习,集体讲评。
2.出示填空题,指导完成。
3.第四题先介绍季度的含义,再让学生说说一年四个季度是怎么划分的,算出今年每个季度各有多少天,填在表格里。
【板块三】
1.认识平年、闰年。
(1)师出示结论,并请学生齐读。
(2)利用例题,进行巩固小练习。
(3)指导学生计算2004年的天数。
把2005年的天数和2004年的天数进行比较。
2.学习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1)集体汇报第2题。师板书。
(2)、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排列规律,并表达出来。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二月天数
28
28
28
29
28
28
28
29
28
28
28
29
平闰年








它们有什么规律?
4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
根据规律,推算,2008年后的哪一年是闰年,再后呢?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2004年的二月有多少天?全年呢?快速计算一下。
回忆昨天2005年全年的天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闰年比平年多1天。
2.学习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1)交流预习作业第2题。学生汇报填表结果。
1997年-2008年各年二月份天数统计表
年份
97年
98年
99年
00年
01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认识年、月、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季度。
2.能力目标: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交流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难点:判断平年和闰年。
教学
资源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年、月、日的认识有了一定加深,但是对于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学生是比较生疏的。这节课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之后,知道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掌握判断方法。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分钟)
1.明确学习任务。
2.认定学习目标。
二、小组交流预习作业(预设3分钟)
把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小组中交流分享。
三、相互交流,自主学习(预设15分钟)
1.认识平年、闰年。
(1)交流预习作业第一题。
(2)根据2004年和2005年二月份的天数来进行判断:2004年是什么年?2005年呢?
(3)交流预习作业第3题。
(4)你知道这些年份,它们是平年还是闰年?
1980年1997年2008年
1999年1949年1900年
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能很快的判断出来?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0分钟)
1.整体练习
想想做做1、2、3。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填空:
(1)1975年袁隆平杂交水稻试制成功,这年二月有()天
【板块五】
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