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 5单元第7课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修3第三单元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高中历史选修3第三单元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一.盟军的反攻1.瓜岛战役●时间: 1942.8●双方: 美国和日本●结果: 美国从此牢牢掌握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2.北非战场●1942.11 - 1943.5, 美英对战德意军队,德意投降●1943.7 盟军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意大利政变,墨索里尼下台,意大利退出战争3.苏德战争●1943.7 德国大规模进攻苏联,坦克会战,德国战败●1944.1 苏联连续10次大规模反攻,收复全部国土●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退出战争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开罗会议●时间: 1943年11月●国家: 美国,英国,中国●成果: 《开罗宣言》,宣告日归还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2.德黑兰会议●国家: 美国,英国,苏联●决定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问题3.诺曼底登陆●时间: 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 指挥艾森豪威尔,地点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结果:1944年8月,巴黎光复●影响: 从此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三.德国法西斯的覆灭1. 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2. 1945年4月30日,苏联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投降四.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1. 1945年4月,美国占领硫磺岛和冲绳岛,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2. 1945年7月, 苏美英《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3.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4. 1945年 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打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5.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第7课儒林外史(习题练习三)-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4单元

第7课儒林外史(习题练习三)-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4单元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4单元第7课儒林外史习题练习三(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给谏大喜,进去和夫人说下,择了吉日,张灯结彩,倒赔数百金装奁,把外甥女嫁与匡超人。

B.人物又标致,嫁装又齐整,匡超人此时恍若亲见瑶宫仙子,月下嫦娥,那魂灵都飘在九霄云外去了!C.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D.时间过得真快,好像昨天刚刚进入高中,可转眼间里毕业的日子已经是屈指可数,心里不免有些惆怅。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胡屠夫前面骂范进赶考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等中了举人,却又认为他是天上的文曲星,前倨而后恭。

B.一日,正在门首闲站,忽见一个青衣大帽的人一路问来,问到跟前,说道:“这里可是乐清匡相公家。

”C.景兰江道:“你不晓得么?”匡超人道:“甚么事?我不晓得。

”景江兰道:“潘三昨晚拿了,已是下在监里。

”D.《儒林外史》假托明代故事,除了楔子写元明易代时王冕的故事外,正文从明宪宗成化末年(1465-1487)写到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为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的人,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

B.前日太老师有病,满朝问安的官都不见,单只请我进去,坐在床沿上,谈了一会出来。

C.总是你这天灾人祸的,生生的把我一个娇滴滴的女儿送死了!D.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却是哭得厉害。

”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

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修3-第五单元 第7课 海湾战争教案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修3-第五单元 第7课 海湾战争教案

二次修改意见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海湾战争的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

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知识与能力:海湾战争的背景、经过、影响。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高科技将在战争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二、预习检测1.列举海湾战争的背景。

1】两伊战争结束。

2】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3】东欧剧变,苏联面临解体。

4】美国、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发展。

2.简要解释“沙漠盾牌”“沙漠风暴”“沙漠军刀”。

1】沙漠盾牌。

1990年8月美国阻止38国军队进驻海湾阻止伊拉克扩大侵略的计划。

2】沙漠风暴。

美国组织多国部队解放科威特的军事行动。

3】沙漠军刀。

美国组织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的地面进攻。

3.简要列举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高科技(电子战、精确制导、高技术兵器);二战后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

2】影响。

伊拉克受到严厉制裁,萨达姆政权濒临奔溃;海湾石油开采和化工受到沉重打击;美国加强了对海湾地区的控制;阿拉伯世界分裂加重。

三、质疑探究探究:海湾战争背景:1.地理位置重要2.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3.联合国调解无效,和平解决海湾危机道路堵死4.国际形势:两极格局既将解体5.90年代科技取得突飞猛进发展,并在军事技术上得到广泛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互联网体系形成)四、精讲点拨分析海湾战争的特点1.最大特点是一次高科技战争2.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3.是冷战后文明间争夺资源的一场战争4.联合国的作用在这场危机中表现得空前突出5.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力图利用这一机会确立起对冷战后世界事务的领导地位,在危机发生后以十分强硬的姿态出兵五、当堂检测海湾战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1.战争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2.霸权主义是导致世界及地区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3.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占领了当代战争的制高点4.科技强军战略是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的正确决策六、作业布置分析海湾战争的影响板书设计海湾战争一、海湾战争背景:二、海湾战争的经过、结果和影响三、海湾战争的启示教学反思。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五单元第7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五单元第7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1990年,伊拉克发动了对科威特的战争。

当时,伊拉克领导人认为发动战争的有利国际形势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B.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加强C.两极格局逐步解体造成国际局势动荡D.中东和平取得很大进展解析:选C。

伊拉克领导人认为随着两极格局的即将解体,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去平衡,正是自己建立地区霸权的有利时机。

2.(2012·宁波高二测试)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对多国部队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抵抗,包括()①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②进攻沙特阿拉伯③点燃科威特的油井,向波斯湾倾泻石油④发动“袭船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B。

“袭船战”是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使用的作战手段,排除含④的选项。

3.2003年3月,美国出兵伊拉克,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美国此举的本质意图是()A.推翻萨达姆政权B.控制那里的石油资源C.控制中东,树立美国的霸权D.打击恐怖主义解析:选C。

解答本题要注意区分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A、B、D三项中有的是借口,有的是直接目的,只有C项才体现了美国的本质意图。

4.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随后,安理会687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所有成员国,在1991年1月15日之后,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促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

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A.和平解决争端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C.维持国际均势D.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解析:选B。

依据安理会687号决议的内容以及联合国的宗旨分析,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一、选择题1.(2012·邵阳高二测试)海湾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背景,其中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主要有()①边界纠纷②石油问题③债务问题④宗教派别之争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领土、石油及债务问题上,两国同属伊斯兰世界,排除④。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七课 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三单元 第七课 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知作者]李白(见《越中览古》相关介绍)。

[知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意为“劝酒歌”。

作者的这首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曾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的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知常识]李白与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李白的乐府诗大量沿用乐府旧题,或用其本意,或翻出新意,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题写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如《丁都护歌》《出自蓟北门行》等,表达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另一方面,用古题写已怀,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身,在某一点上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在《蜀道难》中,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势带进乐府。

从而使古题乐府诗获得了新的生命,把乐府诗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

一、字音识记1.岑.(cén)夫子 2.将.(qiāng)进酒3.馔.(zhuàn)玉 4.金樽.(zūn) 5.恣.(zì)欢谑.(xuè) 6.烹.羊(pēng)7.对君酌.(zhuó)二、词语释义1.将.进酒将:请2.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应当3.钟鼓馔玉....不足贵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4.斗酒十千恣.欢谑.恣:放纵、无拘束谑:玩笑5.径.须沽.取对君酌径:即、就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三、名句默写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课件3:第7课 海湾战争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课件3:第7课 海湾战争
——《作战理论入门》 材料二 在海湾战争当中,美军利用空中战机和“战斧” 式巡航导弹的远距离超视距打击,以及大量进行电子战的 行为……以特种部队和电子战对付伊军常规军事力量等。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有哪些 不同的特点? 【答案】朝鲜战争:以战壕为依托的阵地战;近距离的短 兵相接;强调军队的数量优势,体现传统常规战争的特点。 海湾战争:以电子战、信息战为主;远距离精确打击;强 调多军种协同作战,体现现代高科技战争的 目 疮 痍 ,
海湾战争的后遗症
美军使用的贫铀弹、高能微波炸弹、集 束炸弹等现代武器,造成该地区的严重 铀污染,无端患病者特别是血液病和癌 症患者急剧增多。调查表明,伊拉克战 后的的癌症死亡率是战前的十倍。紧接 着,美国自己也尝到了使用贫铀弹的苦 果,参战的多国部队特别是美军老兵中 普遍出现了“海湾战争综合症” 。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7课 海湾战争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原因 (1)伊拉克和科威特在主权归属和边界纠纷方面的矛盾由来 已久。 (2)伊拉克对科威特提出取消债务和“租借”岛屿的要求遭 到拒绝。
③如果占领科威特,伊拉克国际地位将极大提高。 ④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去平衡。 (2)经过: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袭击,8月8 日,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
【答案】D 【解析】1991年,多国部队发动“沙漠风暴”行动后,伊军 战斗力被严重削弱,但伊军的优势在地面,因而想把多国部 队拖入地面作战。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中国军队来说,云山战役……的成功,其主要 原因是他们……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 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特别提醒】 海湾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背景,一是伊拉克和科威特 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为 了保证他们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维护西方经 济命脉,决定对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第五单元 第7课 海湾战争(共35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第五单元 第7课 海湾战争(共35张PPT)

A 美国的富有
B 战争是一种巨大的消耗 C 美国武器价格昂贵
B
D普通美国人收入低
土 耳 其 从土耳其空
军基地出发
里海
地 中
叙利亚
海以

约 列旦
沙特 海湾战争形势图


巴格达

阿拉伯
从沙特空军基地出发
伊 朗


威 科威特城
特斯

被集束炸弹毁掉的伊拉克车队
的 坦 克伊 。军 左从 侧科 为撤 被退 伊后 军遗 点弃 燃在 的沙 油漠 井中
(3)使美国摆脱了多年来影响自己的越南综合症,增强了美国 干预国际事务的信心和能力,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助长其独霸 世界的野心。
(4)(美国在战争中既打击伊拉克又打击苏联)加速了苏联的 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
(5)提升了联合国的声望。 (6)改变了传统的战争观念和作战方式(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 化战争转变),开创了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
赛 因
(1937 2006
争爆发。 2003年12月
14日,萨达姆在家乡 提克里特被捕。2006

年12月30日,萨达姆
因“杜贾尔村案”被

处以绞刑。
土耳其
里海
地 中
叙利亚
海以

约 列旦
沙特 海湾战争形势图
伊 拉 巴格达 克
阿拉伯
伊 朗


威 科威特城
特斯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火线
1、原因
绝。美丽丰饶的波斯湾
变成了一片死海,海洋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
波斯湾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 统的破坏是难以挽回的。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5单元 第7课 海湾战争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5单元 第7课 海湾战争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7课海湾战争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海湾战争.2.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

重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的特点。

2.难点:美国领导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的原因;海湾战争的影响。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原因(1)伊拉克和科威特在边界纠纷方面的矛盾由来已久。

(2)伊拉克对科威特提出取消债务和租借岛屿的要求遭到拒绝.(3)如果占领科威特,伊拉克国际地位将极大提高。

(4)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衡。

2.经过: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袭击。

8月8日,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二、海湾战争的经过1.“沙漠盾牌"行动(1)背景①国际社会一致谴责伊拉克的野蛮行径.②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③美国为维护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显示世界领导作用.④和平解决的努力失败。

(2)行动: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多国部队进驻海湾。

2.“沙漠风暴"行动(1)1991年1月17日晨,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空袭,给伊拉克造成巨大损失。

(2)伊拉克以各种方式同多国部队对抗。

3.“沙漠军刀”行动(1)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兵分三路向伊拉克军队发动地面攻势。

(2)伊拉克军队全线溃退,最后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战争基本结束.三、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2.影响(1)给科威特和伊拉克两国人民带来灾难。

(2)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3)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4)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高科技战争史料一半夜还是后半夜打,谁都不知道。

……又如美国偷袭利比亚,只花了18分钟……从直接损失上看,多国部队42天花了610亿美元,伊方则损失了1 900亿美元,科威特损失了1 600亿美元.-—王增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解读]根据史料一中“谁都不知道”“只花了18分钟”“从直接损失上看”及数字等可归纳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三单元第7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三单元第7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2012·株洲市二中高二测试)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

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

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③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④诺曼底登陆成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发生于1943年,④发生在1944年。

2.“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以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永难卷土重来。

”这一材料最初出处应为()A.开罗会议的决议B.德黑兰会议的决议C.雅尔塔会议的决议D.波茨坦会议的决议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题干中的材料实际上就是指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真正建立战后德国的民主与和平,这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盟国确立的对德国的处理原则。

3.雅尔塔会议与波茨坦会议在内容上的一致之处是()A.苏联都许诺参加对日作战B.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C.都主张根除德国军国主义D.都强调盟国对德一致行动解析:选C。

波茨坦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

4.(2012·河北正定中学高二测试)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了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A.苏联实力最强B.罗斯福野心最大C.美苏矛盾是主要矛盾D.三国争霸意图显现解析:选D。

苏、美、英三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国家,虽在反法西斯的基础上结成了同盟,但都有自己的战后野心。

通过对话,依照次序,下一个国家都在力图掌握上一个国家,获得最大的霸权,故答案为D项。

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案经济与社会生活

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学案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单元课标】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认识其对商业贸易的意义;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知识梳理】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古代中国:①原始社会后期/起源:②商朝:③西周:“工商食官”④春秋战国:⑤秦汉时期:⑥隋唐到两宋:⑦元明清:2、古代世界:①古埃及:②古希腊:③古罗马:④拜占庭帝国:⑤阿拉伯商人:⑥古代两河流域:3、贸易通道(丝绸之路):①丝路路线:陆路:海路:②丝路产品:中国输出:中国进口:③商贸方式:市舶贸易:朝贡贸易:含义、特点、目的、影响、瓦解原因(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公行贸易:④丝路影响:二、货币、信贷、商业契约:1、货币:(1)产生概况:(2)产生意义:2、信贷:(1)世界概况:(2)中国概况:3、商业契约:(1)世界概况:(2)中国概况:4、历史影响:【重点阐释】1、朝贡贸易?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目的:政治上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满足统治者对于奢侈品的需求影响: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影响;造成政府的财政负担;东亚逐渐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瓦解的原因:国力下降;厚往薄来,不顾经济利益;西方殖民势力冲击。

【限时训练】1.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进行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2.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2021年高中历史第7课海湾战争教师用书教案人教版选修3.doc

2021年高中历史第7课海湾战争教师用书教案人教版选修3.doc

第7课海湾战争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海湾战争。

2.认识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重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的特点。

2.难点:美国领导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的原因;海湾战争的影响。

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原因(1)伊拉克和科威特在边界纠纷方面的矛盾由来已久。

(2)伊拉克对科威特提出取消债务和租借岛屿的要求遭到拒绝。

(3)如果占领科威特,伊拉克国际地位将极大提高。

(4)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衡。

2.经过: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袭击。

8月8日,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

二、海湾战争的经过1.“沙漠盾牌”行动(1)背景①国际社会一致谴责伊拉克的野蛮行径。

②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

③美国为维护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显示世界领导作用。

④和平解决的努力失败。

(2)行动: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多国部队进驻海湾。

2.“沙漠风暴”行动(1)1991年1月17日晨,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空袭,给伊拉克造成巨大损失。

(2)伊拉克以各种方式同多国部队对抗。

3.“沙漠军刀”行动(1)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兵分三路向伊拉克军队发动地面攻势。

(2)伊拉克军队全线溃退,最后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战争基本结束。

三、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2.影响(1)给科威特和伊拉克两国人民带来灾难。

(2)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3)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

(4)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高科技战争后半夜打,谁都不知道。

……又如美国偷袭利比亚,只花了18分钟……从直接损失上看,多国部队42天花了610亿美元,伊方则损失了1 900亿美元,科威特损失了1 600亿美元。

——王增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解读] 根据史料一中“谁都不知道”“只花了18分钟”“从直接损失上看”及数字等可归纳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7课娜塔莎含答案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案:第7课娜塔莎含答案

“那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开遍的繁华如梦/却原来,都付之断瓦残垣/那是情人间呢喃相依的璧人一双/却不料,竟是躲不过世情人心/那是壮士舞干戈,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沙场豪情/却终究,不许人间见白头。

”娜塔莎只在第一眼,就爱上了安德来公爵。

那是一个孩子的爱情,真诚、纯洁却带着几分轻率。

是从哪一次凝眸开始,是从哪一次相遇结缘,是从哪一刻年轻的心迷失了方向,又是从哪一场浩劫里生命重新找到了意义,本文从托翁的《战争与和平》中为我们截取了这一段不完美但最终完美的爱情。

泰戈尔一直关注女性的悲剧命运。

小说《素芭》中泰戈尔用大量笔墨细腻描写素芭极为深刻、极为美好、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样一个女孩却没有得到她应有的关爱。

在这里,看不到人性的美好,看不到亲情的可贵,这里只有欺骗和交易。

女孩因为残疾而变成了亲人的负担,而得不到亲人更多的爱护。

“现在,在这位姑娘永恒沉默的心灵里,响起一种无限的无法言说的哭泣声,除了心灵探索者,谁也不会去倾听那种无声的哭泣。

”这不仅是素芭无法言说的悲哀,也是泰戈尔对人们这种漠视的态度感到的悲哀,因而使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学习本单元,要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认识小说中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比较、分析两篇小说人物刻画手法的异同,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尤其是“画眼睛”及心理描写等手法,学会从侧面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对《娜塔莎》文中精彩对话的揣摩,感知娜塔莎性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同时通过对《素芭》中的肖像、心理描写的赏析,理解作者对于印度妇女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第7课娜塔莎对应学生用书P32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官邸.(d ǐ)2.花翎.(l ín ɡ) 3.勋绶.(sh òu )4.砰.然(p ēn ɡ) 5.迸.流(b èn ɡ)6.绛.红(ji àn ɡ) 7.耽.搁(d ān )8.皱襞.(b ì) 9.怯.场(qi è)10.憎.恶(z ēn ɡ) (二)多音字1.帖⎩⎨⎧妥帖.(ti ē)请帖.(ti ě)字帖.(ti è)2.伯⎩⎨⎧ 伯.爵(b ó)大伯.子(b ǎi ) 3.仆⎩⎨⎧ 女仆.(p ú)仆.倒(p ū)4.脯⎩⎨⎧ 胸脯.(p ú)果脯.(f ǔ) 5.折⎩⎨⎧折.磨(zhé)折.腾(zh ē)折.本(sh é)二、写准字形1.⎩⎨⎧ 功x ūn (勋)y ǔn (殒)身不恤y ǔn (陨)落2.⎩⎨⎧ 蔷w ēi (薇)安hu ī(徽)3.⎩⎪⎨⎪⎧茶li áo (寮)li áo (燎)原li áo (潦)草li ào (镣)铐 4.⎩⎨⎧ ji àn ɡ(绛)红xi án ɡ(降)服5.⎩⎪⎨⎪⎧ 惊hu án ɡ(惶)彷hu án ɡ(徨)辉hu án ɡ(煌)hu án ɡ(蝗)虫6.⎩⎨⎧b ǔ(哺)育胸p ú(脯) 三、用准词语1.掩盖 掩饰3.质疑 置疑宽宏大量:形容人度量大,也作宽洪大量。

高中历史选修3第五单元第1课 朝鲜战争

高中历史选修3第五单元第1课 朝鲜战争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1课朝鲜战争
一.朝鲜战争的爆发
1. 1948年8月,美国扶植成立大韩民国
2. 1948年9月,苏联扶植成立朝鲜
3. 朝鲜内战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朝鲜人民军迅速攻占汉城,并占领南部大部分地区
●美国操纵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 1950年10月—1951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双方在三八线附近互有攻守
2. 1951年7月—1953年7月,边谈边打,打打停停
3. 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
1.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失败
3.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战后中美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教学案:第3单元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教学案:第3单元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Word版含答案

清单一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瓦解盟军的反攻1.太平洋战场(1)1942年8月,美军率先展开反攻,夺取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2)1945年初,美军已收复马里亚纳群岛和菲律宾等战略要地,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2.北非战场(1)1942年11月,美、英联军在西北非实行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

(2)1943年5月,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3.意大利投降(1)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

(2)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新政府退出战争,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4.苏德战场(1)时间:1943年后。

(2)战况:①德军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力图消灭该地苏军主力。

②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发生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损失惨重。

③1944年1月起,苏军对德军发动10次大规模进攻。

(3)影响:①德军从此一蹶不振,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

②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法西斯仆从国退出战争。

[深化认知]北非战场是美英盟军配合作战;太平洋战场主要是美军单独作战;苏德战场是苏联红军单独作战。

但在整体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互相配合。

清单二盟军的联合行动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和国际会议1.政治合作:召开会议(1)背景:①1943年后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②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2)过程:①战役代号是“霸王行动”,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指挥。

②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强行登陆。

③盟军向法国内陆进攻,8月,巴黎光复。

(3)影响:①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

②从此,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加速走向灭亡。

[深化认知]欧洲第二战场相对于苏德战场(欧洲第一战场)而言,是指英美开辟的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场。

它以英国为基地,通过横渡英吉利海峡,实现了在欧洲西部的作战,并与苏德战场相呼应,直接形成了对德国的东西夹击,加速了德军的灭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第7课二战的结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第7课二战的结束

评价: 这些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
斯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特别是雅尔
塔会议的若干内容,为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 会议奠定了基础。(美苏根据雅尔塔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 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雅尔塔体系,在美苏势均力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美 苏为核心的两极格局)
的蘑菇云。
原子弹爆炸后的日本广岛夷为平地
二战胜利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包括本国 反战力量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同盟国之间的密切配合,对 迅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政 治上相互协调,经济上互相支援,军事上互相配合。 3.同盟国的经济力量对轴心国形成压倒性优势 4.世界各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 量。
2.北非、地中海战场 (1)时间:1942年11月开始。 (2)事件与意义: ①美英联军在西北非实行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北 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 ②1943年5月突尼斯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③7月,美英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的墨索 里尼政府垮台,新政府投降。意大利率先退出战争,法西 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依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迟迟不开辟原因: ①开辟战场的条件和实力暂时还不具备; ②企图在战争中消耗苏联,谋求战后霸权; 2.1944年开辟原因: ①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1943 形势取得根本性好转) ②限制苏联影响,取得战后有利地位
三、德国法西斯的覆亡、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 1.德国法西斯的覆亡 (1)雅尔塔会议召开:
开 罗 会 议
雅尔塔 会议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第三单元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共42张ppt)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第三单元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共42张ppt)

一.盟军的反攻: (四)苏德战场的反攻:
1.时间: 1943年7月 2.主要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堡垒计划) 3.特点: 普罗霍罗夫卡,二战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 4.结果: (1)德军损失惨重,从此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 (2)苏军乘胜追击,1944年基本收复全部国土; (3)罗、保、匈等法西斯仆从国退出战争。
第三,有大规模空降相配合; 第四,采取了严密的伪装措施,在登陆前,对加来地区进行了 猛烈轰炸,使德军错误地作出判断,将大量兵力配置在加来地区, 从而使诺曼底地区成了防御的薄弱环节,使盟军登陆得以成功。
诺曼地登陆前的盟军小合照 德国大西洋壁垒位置图(黄线)
没有哪个王八蛋可以通过为 他的祖国战死来赢得一场战争。 你得通过让别的猪头王八蛋为他 的国家战死来赢得战争……
条件投降。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战争;(性质)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同盟国之间的密切配合;
(前提和保证)
3.世界各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在几个战场同时进行) 4.同盟国的经济力量对轴心国形成压倒性优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归纳
一个阴谋: 慕尼黑阴谋(1938)——绥靖政策的顶峰
德黑兰 会议
1943年 11月
苏美英
雅尔塔 会议
1945年 2月
苏美英
波茨坦 会议
1945年 7月
苏美英
签署《开罗宣言》——日本所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 窃取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 收复领土的神圣权 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利得到国际公认。
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②战后处置德国; ③战后成立联合国。
火炬行动战役示意图 盟军在阿尔及尔附近之海滩登陆
一.盟军的反攻: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7课《海湾战争》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7课《海湾战争》

第7课海湾战争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火线1、背景: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两极格局解体,引起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失调,造成了局部地区力量真空和失衡。

2、主要原因是:⑴领土纠纷:历史上两国同属于一个国家。

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伊拉克拒不承认。

⑵关于石油政策。

⑶债务问题。

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科威特、阿联酋及其他海湾国家300亿美元债务。

3、经过:⑴战争爆发:1990年8月2日⑵埃米尔流亡:⑶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二、1990年的“沙漠盾牌”计划1、联合国的反应:⑴联合国第660号决议(1990年8月2日):要求伊拉克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

⑵联合国第678号决议(1990年11月29日):伊拉克撤军的最后通牒(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2、美国的反应:“沙漠盾牌”计划3、中国的态度:反对伊拉克侵略行径,希望和平解决海湾危机三、“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1、“沙漠风暴”行动——空中打击(1991年1月17日~2月23日):2、“沙漠军刀”行动——地面攻势(1991年2月24日~27日)1991年2月26日,萨达姆宣布接受停火,伊军迅即崩溃。

28日晨8时,多国部队宣布停止进攻,历时100小时的地面战役至此结束。

四、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是二战后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

2、海湾战争的影响:⑴对中东:打破了中东地区原有的战略格局,使战后的中东面临新的力量分化组合。

⑵对世界格局:海湾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⑶对美国:增强了控制海湾地区的能力,助长了其建立单极世界的野心。

⑷对中国:推动军事改革,使军队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

⑸后遗症:战争还带来了很多后遗症,如环境污染、各种疾病。

历史人教版选修3 第五单元第7课 海湾战争 课件(28张)

历史人教版选修3 第五单元第7课 海湾战争 课件(28张)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从海湾战争看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及影响
1.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1)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空袭与反空袭既是 作 战的主要样式,也是战争最重要的手段。 (2)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战争 双 方作战行动的先导。 (3)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 于 消失。 (4)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 济 力量作支撑。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2)行为:_____美__国______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多国部 队进 驻 海湾。 (3)和平努力: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和各国领导人为和平 解决海湾危机进行了多次努力,美国、伊拉克代表也进行 了 直接会谈,但都未能达成协议。 2.“沙漠风暴”行动 (1)1991年1月17日晨,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境内和伊 军在 科 威 特的___军__事__目__标____实施大规模空袭。 (2)美国总统_____布__什______发表讲话,宣布开始解放 科 威 特 的“沙漠风暴”行动。
栏目 导引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三、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海湾战争是一场____高__科__技_____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 部队广泛使用各种先进的指挥系统。 (2)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 争,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2.影响 (1)给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人民带来灾难。 (2)这场战争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它向 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了震动。
后余生的海湾地区,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破坏。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课标导航
课程 标准
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高中语文讲练: 第2单元 第7课 夜归鹿门歌(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讲练: 第2单元 第7课 夜归鹿门歌(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7课夜归鹿门歌学习目标 1.体味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析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

本诗通过对比手法表明自己的人生抉择——隐居清静之地。

在阅读时应注意作者是如何将俗人与隐士作对比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的。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泊:停船靠岸。

烟渚: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赏析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

起句“移舟泊烟渚”点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

次句“日暮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

第三句“野旷天低树”写江边的远景: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

第四句“江清月近人”写江中的近景: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

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领略到。

在对比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一、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早年在家乡隐居,过着闭门苦读、灌园艺圃、救患释纷的生活,40岁入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又归隐。

曾做过张九龄的短期幕僚。

他是唐代少有的以布衣终老的诗人。

因其生活经历简单,故其诗歌内容较集中,主要描写漫游旅程中所见的自然景物和他的隐逸生活,表现一种悠闲自得和洁身自好的情趣。

但他不甘心隐沦却不得不终身隐沦的生活现实,又使他的作品不能一味冲淡平和,而在山水描写中常隐含游子漂泊、身世落拓之感,流露出对统治阶级的愤愤不平。

二、背景简介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

鹿门山在汉江东岸、沔水南岸,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

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地在鹿门山辟一处住所,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的别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伊入侵科的当天,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递交一 伊入侵科的当天, 封信,表达美国对此事的关注 同时“独立号” 关注, 封信,表达美国对此事的关注,同时“独立号”航母 奉命驶向海湾。 奉命驶向海湾。 • 8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签署向海湾地区派兵的 沙漠盾牌”计划,美国正式出兵海湾。 “沙漠盾牌”计划,美国正式出兵海湾。 • 10月6日:美国防部宣布“沙漠盾牌”行动已实际完 10月 美国防部宣布“沙漠盾牌”行动已实际完 成并进入维持阶段 • 次年1月17日:开始解放科威特的“沙漠风暴”行动 次年1 17日 开始解放科威特的“沙漠风暴” • 2月24日:多国部队对伊军发动大规模代号为“沙漠 24日 多国部队对伊军发动大规模代号为“ 军刀”地面进攻。多国部队出动飞机3000 3000架次配合地 军刀”地面进攻。多国部队出动飞机3000架次配合地 面作战。 面作战。
海湾战争
导火线——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导火线
1990年当地时间8 1990年当地时间8月2日凌晨2点,伊拉克10万 年当地时间 日凌晨2 伊拉克10万 10 大军向科威特发动闪电式袭击, 大军向科威特发动闪电式袭击,9个小时后占 领了科威特王宫。 领了科威特王宫。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边界纠纷 ①掠夺财富→转嫁危机 掠夺财富→ 夺取领土→ ②夺取领土→改变海湾战略态势 控制石油资源→ ③控制石油资源→提高国际地位 中东力量均势失衡, 中东力量均势失衡,动荡不 定的国际局势
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场资源战争。 “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场资源战争。 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 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 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 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 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 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 赛因, 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 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 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 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 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 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 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海湾战争影响 ①对传统战争观念提出挑战 ②对伊拉克的破坏和制裁 ③科威特获得解放 ④中东和世界格局因之改变 美国 苏联 阿拉伯地区
•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 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其 独霸世界的野心。 独霸世界的野心。 • 海湾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 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结束了冷战期间美苏长期在中东的争霸局面, 结束了冷战期间美苏长期在中东的争霸局面, 开启了由美主导的“中东新秩序”时期。 开启了由美主导的“中东新秩序”时期。 • 阿拉伯世界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式更加 阿拉伯世界严重分裂, 错综复杂。 错综复杂。
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海湾战争特点: 海湾战争特点: 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①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②海湾战争是二战后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 海湾战争是二战后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
高科技杀人武器 F117A ”号航母 “小鹰 隐身夜鹰 小鹰” F15制空战斗机 F15制空战斗机
F14重型战斗机 F14重型战斗机
空中打击--- 沙漠风暴 (1991.1.17~ 空中打击---“沙漠风暴”行动(1991.1.17~2.23) --- 沙漠风暴”
伊拉克的对抗
1、向以色列发射“飞毛 向以色列发射“ 导弹。 腿”导弹。 2、向沙特阿拉伯进攻 3、点燃科威特600多口油 点燃科威特600多口油 600 并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井。并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历史
现实目的
外部条件
安全理事会…… 安全理事会…… 注意到伊拉克 悍然蔑视安全理事会, 悍然蔑视安全理事会,虽然联 合国作出种种努力, 合国作出种种努力,仍拒不遵 守其应当执行……的义务。 ……的义务 守其应当执行……的义务。 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 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 1991年 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 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 日或之前…… 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 述各决议, 述各决议,否则可以使用一切 必要手段…… ……恢复该地区的国 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 际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安理会第678 678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
B-2隐形战略轰炸机
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空中突击与地面 进攻结合,创造出机动战的又一新模式-空地一体战。 空地一体战
海湾战争影响 对传统战争观念提出挑战 高科技发展对世界战争的影响 高科技发展对世界战争的影响
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1)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 (2)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对战争进程和结 果产生重要影响, 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磁优势将成为现代战场双方 激烈争夺的制高点。 激烈争夺的制高点。 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 (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 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 (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 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伊军总兵力120 伊军总兵力120 万人、 万人、作战飞机 770余架 余架、 770余架、坦克 5800余辆 余辆、 5800余辆、装甲车 5100余辆 余辆、 5100余辆、火炮 3.8万余门 万余门、 3.8万余门、地对 地导弹800余枚。 800余枚 地导弹800余枚。
双方部署
多国部队:以连续不断的高强度空袭, 多国部队:以连续不断的高强度空袭,摧毁伊拉克的 高强度空袭 战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震撼其士气民心, 战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震撼其士气民心,重创其地面部 瘫痪其防御体系, 队,瘫痪其防御体系,而后在海空军支援下以出其不意的 地面进攻、快速坚决的纵深穿插和迂回包围, 地面进攻、快速坚决的纵深穿插和迂回包围,将伊军主力 歼灭于科威特北部和伊拉克南部地区, 歼灭于科威特北部和伊拉克南部地区,迫使伊拉克接受联 合国有关决议,结束战争。 合国有关决议,结束战争。
海湾战争(1991.1.17-2.27) 海湾战争(1991.1.17-2.27) • 多国部队总兵力为 70万人 坦克3500 万人、 3500余 70万人、坦克3500余 装甲车3000余辆、 3000余辆 辆、装甲车3000余辆、 作战飞机5000余架、 5000余架 作战飞机5000余架、 舰艇250 250余艘部署在伊 舰艇250余艘部署在伊 拉克-科威特周围地区, 拉克-科威特周围地区, 对伊军呈包围态势 .
双方部署
伊军: 伊军: 伊军由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直接指挥 侯赛因直接指挥, 伊军由总统萨达姆 侯赛因直接指挥, 其作战企图是:以藏避炸、保存实力,以有限 其作战企图是:以藏避炸、保存实力, 反击拖住对方, 反击拖住对方,以导弹袭击分化瓦解多国联 依托既设阵地, 盟;依托既设阵地,发挥兵力优势并利用日 益严酷的气候,使战争长期化、复杂化, 益严酷的气候,使战争长期化、复杂化,最 终迫使多国部队撤出波斯湾, 终迫使多国部队撤出波斯湾,以永久占领科 威特。 威特。
伊“飞毛腿” 飞毛腿”
油井大火
地面突入--- 沙漠军刀 (1991.2.24~ 地面突入---“沙漠军刀”行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91.2.24~2.27) --- 沙漠军刀”
地面作战历时仅100小时,伊拉克军队全面溃退, 地面作战历时仅100小时,伊拉克军队全面溃退, 100小时 1991年 27日 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 1991年2月27日,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 多国部队停止进攻,战争结束。 多国部队停止进攻,战争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