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三课学案文档 (2)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学案

第一单元第3课开元盛世【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认识唐玄宗统治前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居当时世界先进地位。

【重点难点】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的表现。

难点:农业工具曲辕犁、筒车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

【学法指导】1.链接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引入继往开来的唐玄宗的统治-开元盛世。

2.对比唐玄宗与唐太宗的相同点,分析理解唐玄宗的政治措施。

3. 观察直辕犁与曲辕犁、筒车等图片,理解它们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4.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归纳整理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

【学习过程】【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为什么出现“开元之治”的局面?2.唐朝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 唐朝有哪些创新的生产工具?与前代生产工具相比,这些工具有何优点?4.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最为有名。

观察14页“唐朝穿裙衫的妇女”图,结合动脑筋: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5.唐朝繁华的大都市有、、、。

6.简述唐都长安城市布局和城市繁荣的盛况。

【交流释疑展示】记录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1.什么是“开元之治”?什么是“开元盛世”?2.唐玄宗前期,盛世经济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归纳梳理】(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图表等形式,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拓展迁移】1.开无之治是指()A.唐太宗的统治 B. 武则天的统治C. 唐玄宗前期的统治D. 唐玄宗后期的统治2.右图所示的灌溉工具的名称是()3.假如你生活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可以看到的是()①许多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城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农田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4. 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方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A. 经济繁荣B. 政治清明C. 对外开放D. 文化昌盛5.下列关于唐朝人们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A. 饮茶之风盛行B. 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C. 在越窑炼制出青瓷D. 长安城的坊是居民的住宅区6. 唐朝的商业繁荣,著名的大都市有()①长安②洛阳③扬州④成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七下历史第3课学案

七下历史第3课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3课盛唐气象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概括唐玄宗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和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3.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含义。

4.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知道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及他们诗作的特点。

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唐朝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难点: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含义。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①垦田面积__________。

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________和________。

③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_____________。

2.手工业方面:①__________品种繁多,________水平最高。

②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___________最为有名。

3.商业方面: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吐蕃赞普_____________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把__________嫁给他。

2.唐太宗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________”。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社会风气比较________。

主要表现:①一些妇女受过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等活动;②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____________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影响;③刚健豪迈的__________风气盛行一时。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诗歌①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多首。

②李白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③杜甫被人们称为“________”,他的诗风__________,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_______”之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课前准备】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和背景。

2. 针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关键内容进行预习,明确学习目标。

【知识回顾】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真正开始。

【学习目标】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和背景。

2.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学习重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和背景。

【学习难点】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学习方法】阅读、思考和讨论。

【学习过程】Step1 导入新课1. 引入话题:大家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吗?它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2. 提问:你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了解?Step2 学习新课1. 导入:请大家自主观看一段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视频,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背景信息。

2. 阅读与讨论:(1) 学生阅读课本P21页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并回答问题:a. 太平天国运动的最早活动发生在哪个地方?b.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谁?c. 太平天国运动的宗旨是什么?d.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中国的哪些地区?e.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2) 学生讨论上述问题,并回答问题。

(3)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逐一解释每个问题的答案。

Step3 拓展与巩固1. 阅读与思考:通过观看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图片和文章,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新的信息,并思考:a.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称为“太平天国”?b. 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重要的事件和影响?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红土地”和“土匪”问题,并就这两个问题交换意见。

3. 教师组织学生发表意见,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Step4 小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和背景,并强调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2.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自主思考一下,自己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有哪些不足之处,并做出改进。

人教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导学案

人教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导学案

人教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课题】: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洪秀全等农民起义领袖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3、《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文件的优缺点【学习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流程[分层导练]A层(一)选择题1.“拜上帝会”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A.宗教迷信严重 B.阶级矛盾严重 C.人们渴望平等平均 D.“拜上帝会”有创新精神2.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A.金国起义B.永安建制C.攻克武昌D.定都天京3.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的标志性事件是()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B.金田起义C.把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D.天京事变4.观察下面漫画,请你判断它与哪一文件有关()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资治通鉴》D.《农政全书》5.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A.北伐失利B.永安建制C.安庆陷落D.天京事变B层: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材料二:“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凤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此。

”材料三:天王前段时间驾崩了,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不断吃败仗,听说是红毛子洋枪队也打我们了。

终于到这天,天国城破!请回答问题:(1)材料一、二所述之事分别发生在哪年?在这两年中,太平天国进行了哪些活动?答:1851年和1853年。

1851年,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不久,洪秀全在永安分封重要将领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为王。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北伐和西征。

(2)根据材料三,请你谈谈“天国城破”的原因有哪些?外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内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学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连续剧《太平天国》主题曲:浩浩乾坤)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明末李自成起义有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到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想要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并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一)背景介绍1.材料解读: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

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太平天国讨清檄文》2.引导学生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主要发动起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3.材料引入: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4.教师提问: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输入呈现什么趋势?必然会引发什么结果?提示:上升趋势白银外流冲击传统的自然经济5.教师讲述:清政府的腐败,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对百姓来说是人祸不断,可偏偏又逢天灾。

1850年前后两广地区水旱蝗灾不断,广西尤为严重。

天灾人祸使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处于破产甚至死亡的境地。

一位叫洪秀全的农民知识分子挺身而出肩负起了组织领导民众的重任。

早在19世纪40年代多次科举不中的洪秀全受西方传教士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宣扬建立“天下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大同社会对农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拜上帝教组织不断壮大,起义一触即发。

6.教师小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阶级矛盾的激化;2.外国经济侵略加重,冲击传统经济结构;3.自然灾害严重;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学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学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学案 班级某某 年 月 日
学习内容
向社会主义过渡
主备
课时
3、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到的变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阶段。
四、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
1.时间:年9月。
2.制定者:第一届第一次会议通过。
3.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4.意义:使我国的和法制建设有了的保障。
学习流程:
《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
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知识结构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奠定建设国家物质基础
始于一五计划
工业化社会主义
主体
改造农业手工业
两翼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自学检查
(一)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一、过渡时期(1949——1956)的总路线
1、目的: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完成后,实现从新某某主义向过渡。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科教事业
4、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产生于( )
A、1951年B、1952年C、1953 D、1954年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B.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
C.《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颁布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中华人民某某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部分说:“中华人民某某国的人民某某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穷,建成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部宪法是何时何会议通过并公布的?
2、第一部宪法的历史地位如何?
三、问答题
1.什么是过渡时期?
2、什么是过渡时期总路线?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雅利安人的入侵、种姓制度的构成及其对印度社会的深远影响、初步了解早期佛教的基本内容。

2.认识种姓制度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认识佛教的教义。

3.通过分析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重点难点】1.重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发展和对外传播。

2.难点: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对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认识。

【自主学习】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大河流域:最早出现于流域。

3.早期文明:哈拉帕和等文明,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18世纪。

4.奴隶制国家:(1)出现:约年左右,侵入印度,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2)强盛: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背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制度,史称“”。

2.内容(1)四大种姓(2)除此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各等级之间,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1.时间:世纪。

2.地点:古代。

3.创始人:,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4.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的特权,提出“”,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佛教宣扬“”。

5.影响:佛教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6.传播:(1)时间: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2)路线①向北: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②向南:佛教经,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当堂达标】1.摩亨佐·达罗的考古遗址(右图)在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A.雅利安人创造的B.古代印度早期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鼎盛时期的代表D.道教的起源地2.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将印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B. 低等级的人不能从事高等级的职业C. 不同等级的人可以相互通婚D.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3.(徐州中考改编)“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2.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作用。

3.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

【重点难点】1.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

2.组织基础:“________”。

3.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__,起义军称“太平军”。

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4.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初步建立起。

二、定都天京1.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________作为都城。

2.《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

(3)评价: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3.北伐、西征(1)开始时间:1853年。

(2)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3)结果: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时期。

三、天京陷落1.由盛转衰的标志:1856年,________。

2.《资政新篇》(1)作者:________。

(2)内容: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3)结果:受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3.失败过程(1)安庆陷落: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后来,陈玉成被俘就义。

(2)李秀成东征: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但在华尔的________和李鸿章的淮军双重打击下,最终失利。

历史第3课学案.doc

历史第3课学案.doc

学案设计学校:巩义市第二初级中学教师姓名张晓峰班级:七年级学习内容3中华文明之祖计划学时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2)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文明之祖?“禅让制”的含义项目内容解决措施学习重点(1)掌握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2)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 ?“禅让理解背诵学习难点掌握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理解背诵教学方法讨论法、联系讲述法、图表法、图片分析法、备注【学案自学】(预习课文,自主完成,记下发现的问题)一、炎黄战蚩尤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二、黄帝——“人文初祖”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回答:“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合作交流】(生生互助,合作交流)1.组内展示、交流、矫正2.在课本上标记知识要点【班级展示】(师生互动,夯实基础)1、各组汇报预习成果2、把课本有关知识点标志在书上。

(小组成员汇报成果,教师点评)【质疑探究】(点拨释疑,共同提高)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精讲点拨】1、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

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3、“禅让”的实质一一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其表现有两点: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4、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3课“开元盛世”学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3课“开元盛世”学案

第3课“开元盛世”学案第3课“开元盛世”一.课前导学(一)认清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1.掌握“开元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历史概念;2.概括唐玄宗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3.认识唐玄宗统治前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居当时世界先进地位。

学习重点:“开元之治”;开元盛世”;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学习难点:为什么说曲辕梨、筒车是先进的农业工具?(二)课前自学1.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图片认真阅读课文中所有内容,并思考目标中的问题;2.独立做好下面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并进一步识记、巩固:(1)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等人当宰相;(2)唐玄宗时期,南方水稻广泛采用————————栽培的方法,使产量大大增加,————————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3)唐朝农民制成了先进的耕作工具————————,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4)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最为有名;(5)唐朝繁华的大都市有—————、—————、—————、————。

长安是一座————————的大都市,城内分为坊和市,—————是居民住宅区,—————是繁华的商业区。

二.课堂助学(一)交流展示1. 你做错的练习题是————————————————————————————————————————————;2. 学习目标中你不明白的问题是—————————————————————————————————;3. 你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

(二)小组讨论1.什么是“开元之治”?3.什么是“开元盛世”?3.唐玄宗前期,盛世经济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三)质疑、释疑与巩固课文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如“动脑筋”、“活动与探究”中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解决吧!(四)能力提升。

七下历史第03课学案

七下历史第03课学案

经典精品试卷第三课《盛唐气象》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盛唐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有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商业的繁荣;2.掌握唐朝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史实,知道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3.3.掌握隋唐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学习难点: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原因隋唐时期取得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的原因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经济的繁荣:(1)农业上发明并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唐朝非常重视_____________(2)手工业方面:纺织业品种繁多,其中__________精美冠于全国。

陶瓷器著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唐朝商业繁荣,__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2、民族交往与交融(1)西南民族:唐太宗时期_________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_______ 唐太宗把_________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方西北民族:民族交融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太宗实行___________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称为_____________3、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的社会风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多彩的文学艺术(1)诗歌 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生活于__________时期,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诗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__;杜甫生活于____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其诗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白居易生活于____________时期,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诗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书法: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颜真卿的书法风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询的书法风格是__________________ (3)绘画: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的画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2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2 北师大版
学生回答: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赏识。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4.教师指出: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这场历时达14年之久、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为什么会轰然倒塌,其原因是什么?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观察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思考:1851年的中国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颁布了哪些纲领性文件?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一起探讨吧!
二、讲授新课
(一)金田起义
1.阅读教材: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三)天京陷落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通过图示简单描述天京事变的经过?
学生回答:
2.教师讲述: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依然掌握着朝政大全,但这一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了重振国政,洪秀全大胆起用新人,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年青将领。
3.教师提问:洪仁玕总理朝政后,采取什么措施重振国政?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题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授课类型
新授
课标依据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和经过。
2.知道《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重要影响。
3.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和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观察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的标志及重大事件。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教学设计2

------ 华夏教育资源库第 3 课“开元盛世”教课目的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唐朝开元期间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包含“开元之治” 、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升以及商业的繁华等主要史实。

经过思虑和归纳开元期间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协助教课,培养学生察看、想象能力。

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先期唐朝进入全盛期间,经济生产水平超出了过去任何一个朝代,并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经过对这一时期精良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课,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味。

教材剖析和教课建议一、要点和难点本课以“开元盛世” 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表达:第一介绍的是唐玄宗先期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

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华,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盛世经济的繁华”一目是本课教课的要点,因为盛世最重要的反应在经济繁华方面。

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反应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

唐朝开元年间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型水利工程的修筑、农耕技术的发展、蔬菜新品种的传入、茶叶的种植以及农业工具的改良等方面。

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此刻丝织业和陶瓷业技术的提升方面。

商业的繁华则主要经过对长安城的介绍来表现。

在叙述这个子目时,一要注意几方面的内在联系,二要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生活其余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研究各朝历史都一定关注的一个问题。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可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正确的观点。

并且,此刻的学生关于农具的认识又很少,所以农业工具的改良是本课教课的一个难点。

二、教法建议1.讲新课从前,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引出本课的课题;或出示几首反应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等方面状况的唐诗,指引学生归纳出这一期间的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教案推荐文章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热度:七年级下册历史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教案热度: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热度: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含答案热度: 2018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题热度:学无止境,教无定法。

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讲,应当是有无数种方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教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教案(一)第3课开元盛世【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教案(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

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

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教案(三)【教学过程】导入:回顾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

一、开元之治出示材料: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他是怎样做的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的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的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的教案范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的教案1两汉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教学中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期,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重点和难点]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二、讲述农耕技术的改进时,可分为三个方面讲解:1、农业成就: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

2、丝织业:汉朝丝织品已使用提花机。

3、冶铁: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利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对于这些,学生由于接触太少,不易理解。

三、经济措施:1、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2、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称为东西二京,商业区叫市。

关于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重点介绍汉武帝时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关于两汉商业的繁荣情况,可将重点放在介绍长安、洛阳的繁盛,包括城市的规模、布局、商业活动等方面。

可结合本课的活动与探究进行讲解。

七下历史第3课导学案

七下历史第3课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使用时间: 七年级 历史导学案 日期: 主备人: 审核人: 课 题 第3课 “开 元 盛 世” 课 型 新 课2、手工业方面:(1)丝织品的__________很多,丝织技术高;(2)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_______、邢窑_______和_________最为有名。

是世界工艺珍品。

3、商业方面:(1)、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长安既是当时________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_______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 时 期,历史上称为 “ ”(三)、唐朝的衰亡:_________统治后期,朝政混乱,导致边将_______和______叛乱。

史称“___________” , ______年,唐朝灭亡。

【合作探究】1、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为什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他统治的后期却使唐朝由盛转衰,你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丰实。

” 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唐朝__________统治时期的繁荣景象。

2)材料中反映了唐朝的粮食以_______和______为主。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自己尝试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当堂检测】:(小本课堂作业)四、教学反思: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 “开元盛世” 时期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繁荣。

2、能力目标:培养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全盛时期的唐朝居世界先进地位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教师点拨、小组合作探究等 三、教学流程: 【导入】(略)【自主学习】(教材助读:结合学习目标自学课本P12—15,依据导学案进行知识梳理,勾画教材并写上提示语;划横线处,写一写并尽量记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学案 制作人:吕严美 时间:2013.3.3
●精题精讲
1、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集聚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唐玄宗是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A.制定《唐律疏议》
B.重用贤能,改革吏治
C.改革军事制度
D.改革财政和漕运制度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是唐朝最强盛的时期(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高宗
2.下列与开元盛世无关的是( )
A.大运河的开凿及作用
B.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C.改国号为周,颁布《姓氏录》
D.人口由唐初不足300万户增至1000多万户
3.唐朝最盛时,其疆域东达( )A.蒙古高原B.黑龙江C.安东D.新疆
4.下列发明使用于唐朝,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是( )
①曲辕犁②筒车③翻车④犁耕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5.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叫( )A.翻车B.筒车C.水排D.耧车
6.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被列为一等的姓氏是( )
A.李氏
B.武氏
C.谢氏
D.袁氏
7.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共同点是( )
A.社会较为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B.国力强盛
C.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D.疆域空前辽阔
8.下列与武则天有关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代唐高宗执政,初显管理才能
B.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C.武周政治时期,社会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
D.史称其统治有贞观遗风
9.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开元盛世②贞观遗风③贞观之治
东西


首都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我综合我发展
10.填写唐朝的疆域。

11.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

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韩愈形容长安人口众多,写下“长安百万家”的诗句。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的当政时期?
(2)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3)联系材料一、二,结合现实,谈谈古今人口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
1.填空题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她的统治时期史称有______。

(2)唐朝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______犁和______灌溉技术,增加了粮食产量。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这一时期被誉为______。

(4)唐朝邢窑生产的_______瓷,类雪似银,越窑生产的_______瓷,如冰似玉。

2.武则天重用酷吏的目的是()
A.打击元老重臣
B.打击新老贵族
C.镇压人民反抗
D.监视人民活动
3.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一诗,
描述的盛世景象出现在()
4.A.汉武帝时B.光武帝时C.唐太宗时D.唐玄宗时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
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称赞的帝王是()A.唐太宗B.唐高祖C.唐玄宗D.武则天
2.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3.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与贞观时期相比开元时期()
A.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B.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4.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提到“唐初诸帝时代”,诸帝主要指()
A.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
B.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
C.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D.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5.阅读下面材料:
开元年间,唐玄宗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重用贤才,实行改革,稳定政局,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当时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强大,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劳动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加之中外文化经济的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

在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年间,唐王朝达到鼎盛时期。

但是,在取得成就后,他就变得骄奢了,大臣进谏也听不进去。

不久,奸臣李林甫被重用,进谏的路也被堵死,没人向他进谏,他便一味地随心所欲了。

从此,开元年间的清明政治向他后期的“天宝”乱世发展,直至最后被边防叛军逼出长安,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完成(1)~(3)题: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谁的统治?他统治前期和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你有何启示?
(2)材料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3)请依据上述材料再设计一个问题。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
1.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得出以上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在位期间()
A.破格用人,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B.利用权威镇压大地主势力,制止土地兼并
C.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并改国号为周
D.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重用人才
B.轻徭薄赋
C.善于纳谏
D.减轻刑罚
3.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集聚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诊断题
武则天重用酷吏,打击元老重臣等反对势力;编修《贞观氏族志》,士兵因军功升至五品的也可列入其中,借此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她重视选拔人才,创立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措施促进生产发展,为唐朝全盛奠定了基础。

你觉得上述材料符合历史事实吗?为什么?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怎样重视人才的?他们的这些做法给当时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有何启示?
11、参考答案: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

参考答案:(1)唐玄宗前期。

(2)稻米、粟米。

(3)古代人口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现在人口的增长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可持续发展)。

5、答案:(1)唐玄宗。

前期进入盛世,后期由盛转衰。

启示(可各抒己见,自由发挥,但要言之有理)略。

(2)提示:唐玄宗本人的励精图治;前代奠定的基础;劳动人民的创造;中外文化的交流。

(3)略
课本第13页议一议答案:
反对武则天的是那些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出身豪门的大地主;支持武则天的则是出身寒微、品级较低的新兴地主.。

课本第18页自我测评答案:
错误之处:编修《贞观氏族志》。

正确的是: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答案: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11、因为武则天是改《贞观氏族志》,而不是编修;是完善科举制度,而不是创立科举制度。

答案:(1)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而著称,他既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兼收并用,又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所以贞观时名将名相辈出。

武则天统治时期,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

唐玄宗继位后很有作为,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祟为相,励精图治。

(2)从唐太宗到唐玄宗,统治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因而出现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有“贞观遗风”,唐玄宗时有“开元盛世”的景象。

(3)启示: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们不仅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更要重用人才。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