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2 位置 第2课时 左、右(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2 位置 第2课时 左、右(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2 位置第2课时左、右(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左右位置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判断物体在左或右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3. 培养学生运用左右位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1. 左右位置的概念及其运用。

2. 判断物体在左或右的位置。

教学难点:1. 左右位置的辨别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左右位置的图片和实例。

2. 准备左右位置的小卡片,用于学生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左右位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在左或右的位置。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感受左右位置。

2. 教师通过PPT展示左右位置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左右位置的定义。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左右位置的理解和认识。

4.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评价和指导。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左右位置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强化正确的认识。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左右位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教室内的某个物体在左或右的位置。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左右位置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教学延伸: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体,找出物体在左或右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2. 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增强他们对左右位置的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练习题和实际应用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左右位置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第2课时《用加法解决问题》教案(2024秋)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第2课时《用加法解决问题》教案(2024秋)

2.2 用加法解决问题【课题名称】第7课时用加法解决问题【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5页。

【教学目标】1.知道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正确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能看懂图意,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和列式,并正确进行运算。

[难点]理解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兔爸爸和兔妈妈带领小兔子们采蘑菇。

它们采了好多蘑菇。

看!它们多开心。

课件出示教材45页情境图:[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幅图,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有兔爸爸、兔妈妈,还有4只兔宝宝。

预设2:学生能回答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

[教师]你能根据图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预设1:一共有几只兔子?预设2:一共有6只兔子,左边有4只,右边有几只兔子?预设3:一共有6只兔子,右边有2只,左边有几只兔子?[教师]兔妈妈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就去帮兔妈妈解决问题吧![设计意图]直接出示情境图,在情境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大括号。

[教师](手指着情境图中的大括号)你们认识它吗?(学生回答:大括号)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见过它了,那么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大括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板书:合起来)教师示范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手势,带领学生一起做。

[教师]在这里,大括号表示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呢?预设:学生会说是把左边的兔子和右边的兔子合起来。

[教师]对,我们把左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右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大括号表示的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

2.认识问号。

[教师](手指着情境图中的问号)这是问号,你们知道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吗?预设:引导学生理解“?”是表示要求的问题。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2位置 人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2位置 人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2位置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位置”的概念,能够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物体位置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2)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理解“位置”的概念,能够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教学难点: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3.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小动物卡片、小旗子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小动物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位置。

(2)学生尝试用前后、左右描述小动物的位置。

(3)教师总结: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我们需要参照一个物体来确定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小旗子,引导学生观察小旗子的位置。

(2)学生尝试用前后、左右描述小旗子的位置。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4)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方法。

(3)教师点评学生的作业,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家里的物品,用前后、左右描述它们的位置,并与家长交流。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前后、左右位置的概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第二单元《位置》教案教学设计左右一、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用左、右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下前后的的位置关系,大家掌握的也很不错,现在老师考考大家,有没有同学知道还有哪些方位啊?生:左右。

师:平时老师和大家说,上下楼梯应该从哪边走啊?生:右边师:我们这节课就开始学习左右。

现在大家看看图片上的这位同学应该从哪边走啊?(展示图片)。

(学生指出从哪边走,指对的给予表扬,指错了请其他同学再说)师:现在让我们一起举起左手,认识一下左手,再举起右手,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左手和右手有什么区别(请同学单独说)引导学生说出左手和右手手指的顺序不同。

(二)活动中感知,认识左和右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那么我们思考一下,我们的两只小手平时用来做什么呢?生:右手写字、吃饭,左手压书。

师:左右手师一对好朋友,它们配合起来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你身上还有这样的“左”和“右”的好朋友吗?快来找一找。

生:左腿和右腿,左眼和右眼,左脚和右脚等等。

师:大家说的很对,下面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师:请几位同学到台前来做游戏,他们要听老师说的话做动作,大家看看这几位同学做的对不对,错的最多的同学,我们请他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游戏开始师: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请表演错误最多的同学表演节目)师: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请几位同学说一说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哪几位同学,从前往后说他是第几人,从左往右数他是第几人。

老师先做一次示范,再让学生起来说。

师:出示一张和教室座位一样的图片,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在图中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请几位同学找出自己的位置。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位置》教案(共2课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位置》教案(共2课时)

第二单元位置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上下”“前后”“左右”。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三对方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触,“上下”“前后”的方位儿童基本上已建立起来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6岁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所以我们先认识,并且把它们安排在一个例题中(去掉了原来专门教学前后的例2,在例1中加入了“前后”的认识);而左右相对于前两对方位难一些,所以后认识,并且专门安排一个例题进行教学。

1. 上下、前后。

结合情境和活动认识。

教材以一座大桥为背景,有2层加上水面共3层,每层都有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都有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先示范如何用上下、前后来描述两种交通工具的位置,再让学生自己选两种交通工具像这样进行描述,以进一步明确上下方位。

接着通过“做一做”的活动和练习进一步巩固“上下”“前后”方位概念。

·让学生充分地说。

例题、第4题,每两层物体的位置都有上、下关系,例题、第2题每两辆车,每两个人的位置都有前后关系,因此,可说的内容很多。

让学生充分地说,既能调动积极性,又给他们大量的练习机会。

·描述的语言不要过分单调、机械。

可以像教材示范的那样说“谁在谁的上(下)面”“谁在谁的前(后)面”,也可以说“谁的上(下)面是什么”“谁的前(后)面是什么”。

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说法来描述,通过语言的灵活促进思维的灵活。

·感受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可以把对两种事物相关描述对照起来,如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语文书在数学书的上面,数学书在语文书的下面等,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体会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2.左右。

◇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认识:认识左右手---感知身体的左右---以自身为中心。

儿童辨别“左、右”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有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判断左、右的根据是身体的左、右两半,后来有人证明在左、右分化中起绝对优势作用的不是身体,而是手。

也就是说,儿童建立左、右的过程是:先将左、右同自己的左、右手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与自己身体的两边对应起来,最后以自身为标准来进行判断。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

“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基本含义及其相对性。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会用“上、下”“前、后”和“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和知识基础,对于“上、下”和“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左、右”则要引导学生以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其他物体为中心进行辨别。

2.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左、右”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教材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如握握手,听反语等)来帮助学生辨别。

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或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学生充分地体验,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

1 上、下、前、后…………………………………………………………………………1课时2 左、右…………………………………………………………………………………1课时上、下、前、后教材第9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的第1、第3题。

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从而经历建立“上、下”和“前、后”的方向感的过程。

2.能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及体验其相对性。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及体验其相对性。

课件或挂图,各种汽车、火车、轮船图片。

游戏导入新课。

1.请你把数学书放在桌上,再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上,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铅笔盒上。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你和同桌站成一排,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3.板书题目:上、下、前、后教材第9页主题图。

课件动态显示第9页主题图。

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幅大桥的图画。

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江河,一艘轮船正从桥下穿过,大桥铁路上正奔驰着一列火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各式各样的汽车……课件显示: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

请你回答:汽车在轮船的( )面,轮船在火车的( )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位置》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位置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位置有一定的认识,比如他们会说“我的书在你的左边”,“椅子在桌子下面”。

但正式的用语言描述位置的能力还不够,需要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位置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位置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位置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卡片等。

2.学具:学生座位图、小动物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课件,呈现不同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位置。

例如,出示一幅动物园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小鸟的位置。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或卡片,呈现不同的物体,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例如,教师出示一个小动物的卡片,让学生用“在上、在下、在左、在右”等词汇描述小动物的位置。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其他组员用语言描述代表的位置。

然后,代表根据组员的描述,调整自己的位置。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座位图,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同学的位置。

然后,让学生实际走到相应的位置。

5. 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复杂的座位图,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同学的位置。

然后,让学生实际走到相应的位置。

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让学生明白位置的概念和如何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第二单元第2课时 比大小、第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秋)

第二单元第2课时 比大小、第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秋)

第二单元 比大小、第几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熟练读写6~9各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事物的数量、顺序和位置。

2.进一步认识“ >” <”和“ =”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知道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是相对的。

3.在观察和分析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时,会进行简单的辨析,以此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及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根据情境填写基数或序数。

【教学难点】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学情分析】这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6~9“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数物体的个数,进一步了解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直观感受数的大小。

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鱼缸图提出问题,并结合问题进一步理解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核心素养】“通过观察、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提高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表达图意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新课导入【设计意图:通过拿出若干小正方体,分别摆成两组,每组数量在0~5之间,引导学生根据小正方体的数量比较数字的大小,复习比较1~5各数的大小,以及“ >” <” =”的用法。

复习比较1~5各数的大小,以及“ >” <” =”的用法。

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朋友?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些数字?2.先数一数,再比一比。

老师拿出若干小正方体,分别摆成两组,每组数量在0~5之间(1)表示数。

每一行的小正方体分别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2)你能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吗?预设:2<3,3>2,4<5,5>4(3)观察摆好的小正方体,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1:从摆成的样式来说,都摆成了一排,依次变长。

预设2:从数的顺序来说明,用的小正方体依次增多,数也会越来越大。

3.引入新课:今天就请利用小正方体来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吧!(板书:比大小)学习任务一:6~9的再认识【设计意图:在原有比较1~5的大小的基础上,学会比较5~9的大小,并且了解数与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了解各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数学学第二单元位置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数学学第二单元位置集体备课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总计第3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1年9月6日第一课时上、下、前、后(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页)一、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上、下”和“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和“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了解“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和含义,会用“上、下”和“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上、下”和“前、后”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情境图、课件学具:语文书、数学书、笔盒。

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教师:上课前,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

教师说口令,学生做动作: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二)教学新知:1、谈话,揭示课题。

教师:在刚才的小游戏里,我们提到了哪些方位?学生:上、下、前、后。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这四个方位。

(板书课题)2、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这四个方位大家都很熟悉,你能举些例子来说一说吗?学生个别汇报。

(在学生观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家中的物体摆设、观察教室里物体的位置。

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总计第3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1年9月6日第二课时左、右(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0页)一、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能确定“左右”的位置,并用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含义和位置关系,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左右”的空间观念,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四、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情境图、课件学具:学具盒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举手。

2位置第2课时左、右(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2位置第2课时左、右(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2 位置第2课时左、右(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2课时左、右的教学内容所制定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2课时左、右两部分。

其中,左、右两部分主要介绍了左右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左右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左右的概念,能够准确地辨别物体的左右位置,并能够运用左右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左右的概念,能够准确地辨别物体的左右位置。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左右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挂图、卡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同学和物品,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 讲解左右概念:通过挂图和卡片的展示,向学生讲解左右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左和右的区别。

3. 例题讲解: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左右的概念。

例如,让学生观察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一只手放在左边,让学生指出这只手的右边是什么。

4. 随堂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左右的概念解决问题。

例如,让学生指出一些物体的左边或右边是什么。

5. 游戏巩固: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左右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左右的概念和一些实际例题。

通过板书,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左右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指出一些物体的左边或右边是什么。

2.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正确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已经理解和掌握了左右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左右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位置第二课时左右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位置第二课时左右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位置第二课时左右人教新课标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0页例题、“做一做”的第1、2题以及练习二的第2、6题和“生活中的数学”。

教材中的例题通过让学生仿照教师举右手,观看自己的左、右手,再让学生说明左、右两只手的适应性分工,将左、右与自己的左、右手对应起来,以此建立左、右的标准。

“做一做”第1题通过让学生摸左、右耳,拍左、右肩,抬左、右脚,感知躯体的左右。

“做一做”第2题和练习二第2题通过学生的实际活动,说一说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是谁,进一步把握左右。

练习二第6题通过学生亲自移一移,进一步体会路径的多样性。

“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留心关注生活中经常使用“左、右”的情境,初步体会用这些方位词表述的作用。

(二)核心能力认识“左右”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图形与位置”部分的内容,借助左右的知识载体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如从借助左右手、再到躯体的左右部分,最后脱离躯体到周围的空间,慢慢从具体到抽象,实现空间观念的培养。

(三)学习目标1.结合情境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

2.经历观看、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把握判定左、右位置的方法,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学习重点感悟、体会判定左、右位置的方法。

(五)学习难点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方向。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课外小小调查员”观看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尽管他们各行其道,但他们的行驶方向有相同的地点吗?如此行驶有什么好处?(二)课堂设计1.激趣导入猜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伸开你的小手,能告诉大伙儿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两个方位——左、右。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爱好,揭示本节课课题左右。

】2.新知探究(1)认识左右手①认识右手师:要想发言先举手,我们通常差不多上举右手,请小朋友举起你的右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位置 |人教新课标(2018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位置 |人教新课标(2018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人教新课标(2018秋)课时1 上、下、前、后教学内容看法上、下、钱、后教学目的1. 能结合详细情境,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

2. 会用上、下、前、后描画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3. 培育先生的观察才干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教会先生用上、下、前、后描画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让先生体验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教具预备PPT课件、轮船、汽车、火车、大卡车等卡片。

教学进程一、情形引入。

同窗们,上课啦!请同窗们把双手放在桌子下面,双脚放在桌子下面。

仔细按教员的要求做一做。

自己说一说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前面是谁。

二、协作交流,探求新知。

1.看法〝上、下〞。

〔1〕教员先拿出卡片,让先生认一认。

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看看谁看法的交通工具多。

教员再出示情境图,引导先生说一说,轮船在水中行驶,汽车在桥下行驶……〔2〕教员提问:请大家再仔细观察图片,找出水中的轮船,请问:轮船的下面有什么?卡车的下面有什么?〔3〕先生了解:轮船的下面不只要火车,还有汽车。

教员引导先生说一说,火车在轮船的下面,那么轮船就在火车的下面,让先生了解位置的相对性,从而加深先生对空间方位的了解。

2.看法〝前、后〞。

〔1〕教员提问:大家看一看,轿车在卡车的前面,卡车在轿车的前面,对吗?大巴车的前面有什么?经过提问让先生感受前面和前面的相对性。

〔2〕先生依据教员的说话,判别教员说的是正确的。

细心观察图片可以知道,大巴车的前面有卡车和轿车,轿车的前面有卡车和大巴车。

三、稳固运用,提升才干。

1.指点先生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指点先生完成教材第11页第1题。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先生回忆总结。

2.位置在高处的就是〝上〞,与〝下〞相对;位置在低处的就是〝下〞,与〝上〞相对。

普通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与后是相对的。

课时2 左、右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对〝左、右〞的教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左右教案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左右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时左、右教材第10页的内容。

1.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用左、右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难点: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课件。

1.感知自身的左右。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2.体验左、右.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师: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生1:用右手写字,左手压住本子。

生2:用右手举手发言.师: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

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要求学生摸着说。

)(板书课题:左、右。

)1.感知你身边的左、右,建立方位感。

找一找你座位周围的同学.(1)第一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 最右边的又是谁?(2)第二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__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____个同学又是谁?教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4)同桌互说:你的左边、右边都有哪些同学?(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创设问题情境:一位同学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他回家。

(2)学生讨论,演示结果.(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同桌讨论,演示结果。

教师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判断时应把自己当作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通过本课的学习,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从引导学生唱拍手歌导入,再引出左右手,体验自己的左右手位置,伸伸自己的左手,伸伸自己的右手,同时让学生说说左手、右手的用途,强化他们的左右意识;让学生做“上下楼梯的游戏”,通过平时上下楼梯靠右行,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解释”的过程,从而发现方向相反,左右相对,再次强化学生判断左右位置的能力,让学生理解跟自己的左手边在同一侧的就是左边,跟自己的右手边在同一侧的就是右边。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位置-第二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位置-第二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精品教案

最新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1 二 位 置
新知识点
“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基本含义及其相对性。

教学要求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会用“上、下”“前、后”和“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和知识基础,对于“上、下”和“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左、右”则要引导学生以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其他物体为中心进行辨别。

2.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左、右”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教材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如握握手,听反语等)来帮助学生辨别。

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或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学生充分地体验,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

课时安排
1 上、下、前、后…………………………………………………………………1课时
2 左、右
………………………………………………………………………1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上、下、前、后,左、右。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性的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本单元集中教学这些最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一方面为学生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空间方位的体验和对概念的使用,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教学活动经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这些基本方位的判断和表达。

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表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相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安排教学建议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一般学生在 6 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

因此,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对“左、右”的辨别,则要进行适当地引导。

2.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辨认位置关系。

教师应该在教材所提供内容的基础上,多创设有趣、好玩的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在游戏中感受这三组方位词的作用。

3.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交流并运用所学习的知识。

在认识“上、下”“前、后”时,可以创设物体相同但位置关系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辨认位置关系。

交流时“答案”不同,引发“冲突”,进而对比分析,深化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方位词语“左右”表示的意思,能够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生活中经验认识自身的“左右”,以自身的左右为标准,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明确方位词语“左右“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位置与顺序的相对性,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左、右标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左右,体会自身存在的左右(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揭示谜底:双手。

(二)联系左右手,认识左右方位词1.让学生在小组内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左手可以做什么?右手可以做什么?2.学生一边汇报想法一边做动作:左手压本,右手写字、右手敬礼、左手扶碗,右手拿筷子吃饭……【设计
意图: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利用生活实例让他们初步区分左右。


二、利用汉字加深对左、右的理解1.教师板书汉字:“左、右”,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两个字。

2.教师借助PPT介绍“左、右”汉字的演变。

左和右,是两个象形字,就像两只伸出来的手形一样。

后来,人们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工”字,表示左手,意思是说左手可以辅助做工。

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口”字,表示方位名词,与左相对,凡是在左手的一边就叫“左边”,在右手的一边就叫“右边”。

【设计意图:追根溯源,了解在文字发展史的基础上来理解表示方位的词“左、右”。


教学目标: 1.明确方位词语“左右”表示的意思,能够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生活中经验认识自身的“左右”,以自身的左右为标准,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明确方位词语“左右“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
表述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位置与顺序的相对性,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左、右标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左右,体会自身存在的左右(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揭示谜底:双手。

(二)联系左右手,认识左右方位词1.让学生在小组内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左手可以做什么?右手可以做什么?2.学生一边汇报想法一边做动作:左手压本,右手写字、右手敬礼、左手扶碗,右手拿筷子吃饭……【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利用生活实例让他们初步区分左右。


二、利用汉字加深对左、右的理解1.教师板书汉字:“左、右”,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两个字。

2.教师借助PPT介绍“左、右”汉字的演变。

左和右,是两个象形字,就像两只伸出来的手形一样。

后来,人们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工”字,表示左手,意思是说左手可以辅助做工。

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口”字,表示方位名词,与左相对,凡是在左手的一边
就叫“左边”,在右手的一边就叫“右边”。

【设计意图:追根溯源,了解在文字发展史的基础上来理解表示方位的词“左、右”。


教学目标: 1.明确方位词语“左右”表示的意思,能够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生活中经验认识自身的“左右”,以自身的左右为标准,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明确方位词语“左右“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位置与顺序的相对性,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左右的标准,左、右标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左右,体会自身存在的左右(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揭示谜底:双手。

(二)联系左右手,认识左右方位词1.让学生在小组内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左手可以做什么?右手可以做什么?2.学
生一边汇报想法一边做动作:左手压本,右手写字、右手敬礼、左手扶碗,右手拿筷子吃饭……【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利用生活实例让他们初步区分左右。


二、利用汉字加深对左、右的理解1.教师板书汉字:“左、右”,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两个字。

2.教师借助PPT介绍“左、右”汉字的演变。

左和右,是两个象形字,就像两只伸出来的手形一样。

后来,人们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工”字,表示左手,意思是说左手可以辅助做工。

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口”字,表示方位名词,与左相对,凡是在左手的一边就叫“左边”,在右手的一边就叫“右边”。

【设计意图:追根溯源,了解在文字发展史的基础上来理解表示方位的词“左、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